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乡党篇
总论
乡党记圣人动 容周旋,无不中礼。
泳。
如乡党说圣人容色处,是以有事观圣人;如言『燕居申申、夭夭』,是以无事时观圣人。
学者於此,又知得圣人无时无处而不然。
燾。
乡党一篇,自「天命之谓性」至「道不可须臾离也」,皆在裏面。
许多道理,皆自圣人身上迸出来 。
惟圣人做得甚分晓 ,故门人见之熟,是以纪之详也。
问:「看论语,及乡党之半。
」曰:「觉公看得浅\,未甚切己。
终了乡党篇,更须从 头温 一过。
许多说话,尽在集注中。
」贺孙。
问贺孙:「读乡党已终,觉得意思如何?」曰:「见得段段都是道理合著如此,不如此定不得。
纔有些子不如此,心下便不安。
」曰:「圣贤一句是一箇道理,要得教人识著,都是要人收拾已放之心。
所谓『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非是学问只在求放心,非把求放心为 学问工夫,乃是学问皆所以求放心。
如『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大要皆欲使人『思无邪』而已。
」贺孙。
第一节乡党、宗庙、朝廷言貌不同。
看乡党篇,须以心体之。
「孔子於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
」如何是「似不能言者」?「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
」如何是「便便言唯谨」?「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誾誾如也。
」如何是「侃侃」?如何是「誾誾」?义刚录云:「看乡党一篇,须是想像他恂恂是如何,誾誾是如何,不可一滚看。
」
问:「先生解『侃侃、誾誾』四字,不与古注同。
古注以侃侃为 和乐 ,誾誾为 中正。
」曰:「『衎』字乃训和乐 ,与此『侃』字不同。
说文以侃为 刚直。
后汉书 中亦云『侃然正色』。
誾誾是『和说而諍』,此意思甚好。
和说则不失事上之恭,諍则又不失自家义理之正。
」广。
或问乡党如恂恂侃侃之类。
曰:「如此类,解说则甚易。
须是以心体之,真自见箇气 象始得。
」士毅。
问:「『孔子於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
』或有大是非利害,似不可不说。
所谓『似不能言者』,恐但当以卑逊为 主,所以说『似不能言』。
」曰:「不是全不说。
但较之宗庙、朝廷,为 不敢多说耳。
」问:「『其在宗庙、朝廷』,集注云:『宗庙,礼法之所在。
』在宗庙则『每事问』,固是礼法之所在,不知圣人还已知之而犹问,还以其名物制度之非古而因订之?」曰:「便是这处,某尝道是孔子初仕时如此。
若初来问一番了,后番番来 ,番番问,恐不如此。
『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呼曰『鄹人之子』,是与孔子父相识者有此语,多应 是孔子初年。
」贺孙。
第二节在朝廷事上、接下不同。
亚夫问「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誾誾如也」。
曰:「侃侃,是刚直貌。
以其位不甚尊,故吾之言可得而直遂。
至於上大夫之前,则虽有所諍,必须有含蓄不尽底意思,不如侃侃之发露得尽也。
『閔子侍侧 』一章,义亦如此。
」时举。
问:「注云:『侃侃,刚直。
』『誾誾』,是『和悦而諍』。
不知諍意思如何?」曰:「说道和悦,终不成一向放倒了。
到合辨別处,也须辨別,始得。
內 不失其事上之礼,而外不至於曲从 。
如古人用这般字,不是只说字义,须是想像这意思是如此。
如『恂恂』,皆是有此意思,方下此字。
如史记云:『鲁道之衰,洙泗之间齗齗如也。
』「齗」、「誾」,字同。
这正见『和悦而諍』底意思。
当道化盛时,斑白者不提挈,不负戴於道路,少壮 者代其事。
到周衰,少壮 者尚欲执 其任,而老者自不肯安,爭欲自提挈,自负戴,此正是『和悦而諍』。
」贺孙。
「『誾誾』,说文云:『和悦而諍。
』看得字义是一难底字,缘有爭义。
汉志『洙泗之间齗齗』,义一同两 齿相断 。
」泳。
汉书 ,诸尚书 爭一件事,其中有云:「誾誾侃侃,得礼之容。
缄默邪心,非朝廷福。
」泳。
第三节为 君摈相。
问「宾不顾矣」。
曰:「古者宾退,主人送出门外,设两 拜,宾更不顾而去。
国 君於列国 之卿大夫亦如此。
」燾。
问:「『君召使摈』,摈如其命数 之半。
如上公九命,则摈者五人,以次传 命。
」曰:「古者摈介之仪甚烦 。
如九命摈五人,介则如命数 ,是九人。
宾主相见,自摈以下列两 行,行末相近。
如主人说一句,主人之摈传 许多摈者讫,又交过末介传 中介,直至宾之上介,方闻之宾。
」贺孙。
古者相见之礼,主人有摈,宾有介。
宾传 命於上介,上介传 之次介,次介传 之末介,末介传 之末摈,末摈传 之次摈,次摈传 之上摈,上摈传 之主人,然后宾主方相见。
又曰:「看来 古人大故淳朴 。
人君出命不甚会说话,所以著人代他说话。
」燾。
植举注云:「『揖左人,则左其手;揖右人,则右其手。
』揖左人,传 命出也;揖右人,传 命入也。
」曰:「然。
」植。
集注引晁氏说,谓孔子无使摈执 圭之事。
正淳曰:「定公十年夹谷之会 ,孔子相,恐即摈相之相。
」曰:「相自是相,摈自是摈。
相是相其礼仪。
摈是传 道言语,故摈用命数 之半,以次传 说。
」必大。
今集注无。
第四节在朝之容。
「立不中门,行不履閾。
」注云「棖闑之间,由闑右,不践閾」,只是自外入。
右边门中,乃君出入之所。
闑,如一木拄门,如今人多用石墩当两 门中。
臣傍闑右边出入。
此「右」字,自內 出而言。
贺孙。
棖,如今羇头相似。
闑,当中碍门者,今城门有之。
古人常揜左扉。
人君多出在门外见人,所以当棖闑之间为 君位。
泳。
问:「『立不中门。
』或问谓『门之左右扉各有中』,其制可考否?」曰:「门之中有闑,扉之两 旁有棖。
棖、闑之间,即中。
古人常闔左扉,所谓中门者,谓右扉之中也。
」必大。
萧问:「『过位,色勃如也。
』『位,谓门屏之间,人君宁立之处。
』」曰:「古今之制不同,今之朝仪,用秦制也。
古者朝会 ,君臣皆立,故史记谓『秦王一旦捐宾客,而不立朝』。
君立於门屏之间。
屏者,乃门间萧墙也。
今殿门亦设之。
三公九卿以下,设位於廷中,故谓之『三槐、九棘』者,廷中有树 处,公卿位当其下也。
」雉。
「过位。
」注云:「君之虚位,谓门屏之间。
」曰:「如今人厅门之內 ,屏门之外,似周礼所谓『外朝』也。
」植。
问「復 其位,踧踖如也」。
曰:「此是到末梢又结算则箇。
若眾人到末梢,便撒了。
圣人则始乎敬,终乎敬,故到末梢,又整顿则箇。
」燾。
第五节为 君聘。
「上如揖,下如授」,旧说亦好。
但此方说升堂时,其容如此。
既升堂纳圭於君前,即不復 执 之以下,故说做下堂不得,所以只用平衡之说言之。
上下,谓执 圭之高低也。
必大。
「执 圭,上如揖,下如授。
」前辈多作上阶之「上」,下阶之「下」。
其实既下则已不用笏,往往授介者。
只是高不过於揖,故如揖;下不低於授,故如授。
贺孙。
「享礼有容色。
」曰:「聘但以圭。
至享,则更用圭璧、庭实。
」植。
问聘享之礼。
曰:「正行聘礼毕,而后行享礼。
聘,是以命圭通信。
少间,仍旧退还命圭。
享,是献其圭璧琮璜,非命圭也。
幣 皮舆马之类,皆拜跪以献,退而又以物献其夫人,凡三四次方毕。
所献之物皆受,但少间別有物回之。
」又问庭实。
曰:「皮幣 舆马,皆陈之於庭实。
私覿,是所遣之大夫,既以君命行聘享之礼毕,却行私礼参 见他国 之君也。
」燾。
「『饗礼有容色』,仪礼谓『发气 满容』,何故如此?」曰:「聘是初见时,故其意极於恭肃。
既聘而享,则用圭璧以通信,有庭实以將 其意,比聘时渐紓也。
」聘礼篇。
广。
「私覿愉愉。
」曰:「聘者享礼,乃其君之信。
私覿,则聘使亦有私礼物,与所聘之国 君及其大臣。
」植。
第六节衣服之制。
「君子不以紺緅饰,红紫不以为 褻服。
」今反以红紫为 朝服。
贺孙。
紺是而今深底鸦青色。
义刚。
「紺深青扬赤色。
」扬,浮也。
植。
问:「『緅以饰练服』,緅是絳色。
练服是小祥后丧 服,如何用絳色以为 饰?」曰:「便是不可晓 。
此箇制度差异。
絳是浅\红色;紺是青赤色,如今之闪青也。
」广。
问:「红紫『且近於妇人女子之服』。
不知古之妇人女子亦多以红紫为 服否?」曰:「此亦不可知,但据 先儒如此说耳。
」广。
蒨纁絳朱,此红之染数 ,一入为 蒨,再入为 纁,三入为 絳,四入为 朱。
子蒙。
「当暑袗絺綌,必表而出之」,与「蒙彼縐絺」,有两 说。
泳。
「裘,乃纯用兽皮,而加裏衣,如今之貂裘。
」或问狐白裘。
曰:「是集眾狐为 之。
」植。
第七节谨斋事。
「明衣」即是箇布衫。
「长一身有半」,欲蔽足尔。
又曰:「即浴衣也。
见玉藻注。
」植。
问:「『「变食」,谓不饮酒,不茹荤。
』而今之致斋者有酒,何也?」曰:「饮酒非也。
但礼中亦有『饮不至醉』之说。
」广。
问「斋必变食」。
曰:「荤,是不食五辛。
」。
第八节饮食之制。
一言一语,一动 一作,一坐一立,一饮一食,都有是非。
是底便是天理,非底便是人欲。
如孔子「失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多食」,无非天理。
如口腹之人,不时也食,不正也食,失飪也食,便都是人慾,便都是逆天理。
如只喫 得许多物事,如不当喫 ,纔去贪喫 不住,都是逆天理。
看道理只管进,只管细,便好。
只管见上面,只管有一重,方好。
如一物相似,剥一重,又剥一重;又有一重,又剥一重;剥到四五重,剥得许多皮壳 都尽,方见真实底。
今人不是不理会 道理,只是不肯子细,只守著自底便了,是是非非,一向都没分別。
如詖淫邪遁之辞,也不消得辨;便说道是他自陷,自蔽,自如此,且恁地和同过,也不妨。
贺孙。
问:「『割不正不食』,与『席不正不坐』,此是圣人之心纯正,故日用间纔有不正处,便与心不相合,心亦不安。
」曰:「圣人之心,无毫釐之差。
谓如事当恁地做时,便硬要恁地做。
且如『不得其酱不食』,这一物合用酱而不得其酱,圣人寧可不喫 ,盖皆欲得其当然之则故也。
」又问:「注云:『精,凿也。
』」曰:『是插教那米白著。
』燾。
「不得其酱不食。
」「其」字正紧要。
「其酱」,如「鱼膾芥酱」之类。
閎祖。
「不得其酱」,如今所谓酱。
如礼记內 则中有数般 酱,隨所用而不同。
植。
「肉虽多,不使胜 食气 。
」非特肉也,凡蔬果之类,皆不可胜 食气 。
泳。
第十节居乡。
问:「『乡人儺 ,朝服而立於阼阶。
』集注云:『庶其依己而安。
』或云,存室神,盖五祀之属 。
子孙之精神,即祖考之精神,故祖考之精神依於己。
若门、行、户 、灶之属 ,吾身朝夕之所出处,则鬼神亦必依己而存。
」曰:「然。
一家之主,则一家之鬼神属 焉;诸侯守一国 ,则一国 鬼神属 焉;天子有天下,则天下鬼神属焉 。
看来 为 天子者,这一箇神明是多少大,如何有些子差忒得!若纵欲无度,天上许多星辰,地下许多山川,如何不变怪!」蔡云:「子陵足加帝腹,便见客星侵帝座。
」曰:「『殷之未丧 师,克配上帝。
』紂未做不好时,便与天相配,是甚细事!」贺孙。
第十一节与人交之诚\意。
苏实问「问人於他邦,再拜而送之」。
曰:「古人重此礼,遣使者问人於他邦,则主人拜而送之,从 背脊后拜。
」潘子善因言:「浙中若纳妇嫁娶盛礼时,遣人入传 语婚姻之家,亦拜送之。
至反命,则不拜也。
」植。
问:「『康子馈药,拜而受之。
』看此一事,见圣人应 接之间,义理发见,极其周密。
」曰:「这般所在,却是龟山看得子细,云:『大夫有赐,拜而受之,礼也;未达不敢尝,所以慎疾;必告之,直也。
直而有礼,故其直不绞。
』龟山为 人粘泥,故说之较密。
」贺孙。
第十二节事君之礼。
「君祭先饭」。
寻 常则主人延客祭,如世俗出生之类。
今侍食於君,君祭则臣先自喫 饭,若为 君尝食然,不敢当客礼也。
膳人取那饮食来 ,请君祭。
泳。
问:「『疾,君视之』,方东首。
常时首当在那边?礼记自云寢常当东首矣。
平时亦欲受生气 ,恐不独於疾时为 然。
」曰:「常时多东首,亦有隨意臥时节。
如记云:『请席何向,请衽何趾。
』这见得有隨意向时节。
然多是东首,故玉藻云『居常当户 ,寢常东首』也。
常寢於北牖下,君问疾,则移南牖下。
」贺孙。
问病者居北牖之义。
曰:「是就北牖下安床睡。
因君来 ,故迁之南牖下,使以南面视己耳。
」义刚。
第十三节交朋友之义。
问:「『朋友死,无所归,曰:「於我殯。
」朋友之馈,非祭肉不拜。
』朋友之义,固当如此。
后世同志者少,而汎 然交处者多,只得隨其浅\深厚薄,度吾力量为 之,寧可过厚,不可过薄。
」曰:「朋友交游固有浅\深。
若泛然之交,一一要周旋,也不可。
於自家情分稍厚,自著如此。
须是情文相称,若汎 汎 施之,却是曲意徇物。
古人於这般所在自分明。
如『交友称其信也,执友 称其仁也』,自有许多样 。
又如,於『师,吾哭诸寢;朋友,哭诸寢门之外;所知,哭於野』,恩义自有许多节。
」贺孙。
第十四节容貌之变。
问:「记云:『若有疾风、迅雷、甚雨,虽夜必兴,衣服冠而坐。
』看来 不如此,定是不安。
但有终日之雷,终夜之雨,如何得常如此?」曰:「固当常如此,但亦主於疾风、迅雷、甚雨。
若平平底雷风雨,也不消如此。
」问:「当应 接之际,无相妨否?」曰:「有事也只得应 。
」贺孙。
第十五节升车之容。
立之说「车中不內 顾」一章。
曰:「『立视五雋,式视马尾。
』盖雋是车轮一转之地,车轮高六尺,围 三径 一,则阔丈八,五转则正为 九丈矣。
立视虽远,亦不过此。
」时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