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春园小史 第五回 假道作邻奴锥还露颖 荡舟逢宿侠萍且留踪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驻春园小史
《驻春园小史》 第五回 假道作邻奴锥还露颖 荡舟逢宿侠萍且留踪 吴航野客

词曰:

大罗天,阎浮地,下下高高,都要追寻至。

问途近可从邻比,权屈为奴,何怕污行止。

渺烟中,埃尘里,物换星移,觌面人千里。

道故班荆浑梦寐,冷遇倾肝,缓急堪相倚。

右调《苏幕遮》

却说黄生寻到金陵,遂入城中,到吴府门前探信。

只见老管家站门前,便想道:"云卿大家已寄迹于兹矣。"

忽转头一看,见隔楼有一高第,访问邻人,知为周牧庵第也。

带着墨童奴暂寓客舍。

那夜想了一夜,不知何计得晤阿云。

忽想道:"周牧庵致仕在家。 莫若卖身投在周牧庵家,谅必收留。 既系隔邻,或得一面,岂不甚妙?"又想道:"此计虽妙,如此墨奴何?"又想道:"我昨日登舟时,行里许,有一寺,其中长老系我同乡,明日莫若封了一札,将墨奴暂寄彼处,谅必不我却也。"

次早,遂对墨奴道:"我此来为拜访老爷同年,今已到此,带汝齐去恐有不便。 今具一书,汝可访到昨日登舟与欧相公作别之处,里许有一寺。"

墨奴见说,便应口道:"昨日一寺,匾上书‘广教寺’三字,有一长老出迎相款处未知是否?"生点头道:"好乖,认得如许明白,正是彼处。 汝可见那长老,将书递上。 彼看书中来意,必定留汝。 俟我回日,便与汝同归。"

墨奴遂承命而去。

生见墨奴已有着落,将所著衣冠遂一一换了。

把行李寄在客店中,只把云娥所贻罗帕并坠谨包一封,置之怀中。

急走周尚书府内,对那管家道:"老爷在家否?"那管家道:"足下何来?问家老爷何事?"生遂将来意一一说明。

老管家便进书房中禀周尚书知道。

尚书即命管家引生进见。

周尚书见生是个文人,气象闲雅,便问道:"汝本籍何处?因甚到此?"生道:"小人系浙江人,姓胡。 早岁亦事诗书,近因家计零落,飘荡于兹,特来投靠府中,缮书以及工役之事,某一一效劳。"

尚书遂道:"看汝这样,任不得烦剧之劳,可同小童伺候公子代书,取名曰司翰。"

遂进见,并道前事。

公子亦不胜喜跃,遂命生与家童司墨日夜相伴,生叩头领命,即在周府住了。

以后周公子或与友人分韵联吟,生亦在旁低声卿卿。

脱稿完,即窃书片纸,置之壁窦间,公子全不及觉。

乃司墨颇称解人,时常亲近公子。

公子教之读书习字,以故与生十分绸缎。

一日,公子偶因外出,生将楼窗推开,只见隔享有一座名园,遂呼司墨道:"此是谁家亭子?"司墨道:"乃是邻家园子,吴翰林老爷所居。 一门孤蠕,一向无人在此间来往的。 且近闻浙江有年家家眷寄住在此,亦是孀居,以故益加严密。"

说毕,又指着红螭阁亭边小门对生说道:"此门正通彼家府内,从来不开。"

说话未毕,忽传公子回来,中堂有召,遂一同下楼而去。

一日,正当长至,周公子招友人过楼分韵,拈得"先"字韵,个个苦口推敲。

生潜往房中,取一短笺,书于笺上,带着袖中,仍到公子身边侍立。

但见列作皆完,共相就正。

生从旁一看,亦但庸庸,且有不通之外。

须臾,对公子说道:"某下里巴人,勉强一和阳春,不知列位相公肯赐教与否?"诸位公子道:"何妨,可不闻苏公小婢亦解诗联,郑氏丫鬟尚工应对。"

遂顾生道:"你若会做,不妨写来。"

生遂将袖中取出,递与周公子。

请少年齐来一看,见上写道:

江外寒峰碧晚天,峰楼回首事凄然。

雪兮无意怜梅瘦,云也何心抱月眠。

绣线牵长添别恨,分题联句续姻缘。

吟边不少诗奴兴,漫学新言寄一篇。

衣云楼长至即事

看毕,各人不胜惊异。

中有一人却妒忌生才,疑道:"还恐此诗有夙构抄袭之弊,莫若就本题再限一韵,命他当面赋成。"

生道:"唯命是从。"

遂限七阳韵,生低头半晌,遂走到座中,即书以献。

诸少年又来一看,见写道:

雪艳输春破暗香,金陵佳气渐汪洋。

愁深今日逆明日,醉到他乡即故乡。

倚槛谁怜寒不耐,拈针翻怨昼添长。

请看邻坞泪痕竹,为甚关心劲节凉。

大家看毕,不觉一齐拍案叫绝道:"他笔墨有可观,此名士也。 何故乃为下人?"公子遂将卖身来由说了一遍。

只见一个姓李的道:"此人暂屈尘中,毕竟出人头地。"

众人一面说话,至黄昏时候各自别去。

公子遂把生二诗达于周尚书。

尚书不胜惊异。

嗣是,公子或有所作,每命生代为捉笔,无不工绝,以故公子益重之。

公子想道:"他既如此才情,放他不得。 我府中婢子甚多,他如肯留,禀过父亲,拣一个匹配与他,不知他心意如何。"

尚未直对说明,司墨遂将公子的话与生知之。

生闻公子的话,每遇公子外出,即向楼窗,向红螭阁望去,实不见一毫动静。

遂想道:"忆昔驻春园,每日可以举首高瞻;今日红螭阁,劳我倚窗低瞩。 空结冤家,咫尺抱天涯之恨,于今两度矣。"

一时不觉恼从心生。

拾将小石块,向红螭阁掷了一掷,忽惊起飞鸟一阵,飞向内府而去。

生见了叹道:"何不如伊飞入隔墙而去,其乐何如!"彼正在痴想之间,忽见司墨上楼,对司翰道:"明日公子订李相公诸公往印峰溪舟游,命弟同兄偕往。"

生道:"公子此命,谁敢不从。"

到次日,生与司墨遂跟周公子大家入船。

正登舟时,忽把舟人细认,似曾经会过,又不敢记忆,恐露事机。

不逾时,诸少年俱已登舟。

公子命司墨执壶,命生司毊,入厨看酒。

那舟人见生声音、状貌酷似黄公子,仍加仔细识认,连声呼道:"黄公子何在此?"生听说,转轻声问道:"足下何人,今日奚由遂相识耶?"舟人道:"公子忘之乎?吾乃暮夜跳墙之王慕荆也。"

生疑始释。

便想道:"此人乃真负侠,有心许我,必非鼠辈流人,我便说明来意,彼必不我泄也。"

遂将别后情由对慕荆一一说了。

且问道:"足下几时到此,潜迹鱼舟?"慕荆道:"小弟自蒙公子大恩之后,便一路直抵江南,改换姓名,潜栖于此。 这等看来,弟为友人改名换姓,兄为佳人假饰行装,虽则痴侠不同,而踪迹行径大都相似。 前日贵园一别,报答无由,不图此日得晤恩人。 倘日后有事相闻,报以一死。 士当为知己者用,侠者大经。"

说毕,遂举手遥指竹林里一茅屋,对生道:"此系是小弟寄迹处。"

生举头细认,忽闻公子在座呼唤,遂对慕荆道:"弟且赴召,少停再来。"

生遂趋见公子,问道:"公子有何使令?"公子道:"可取文具、诗韵出来。"

生闻言,知列位要作诗,少不得在旁帮衬。

遂将各物携到席上。

只见公子对列位道:"诸兄既有兴作诗,请命一题,限一韵。"

那李生道:"题目无过《印峰溪舟行即事》,韵限‘舟’字,各成一律。"

说毕,又指一对公子道:"借重贵价,亦一倾珠玉,何如?"公子顾生道:"李相公台命,汝是要遵。"

生道:"不弃葑菲,敢不呈政?"于是列位各搦管思索。

生密书一律,递与公子,公子接了,遂倚着船窗,举头独向外面,假意玩景,将片纸得得展开,赴席疾书。

生复成一律。

须臾,诸作皆完,又相换繙阅毕。

把生一首展开齐看,只见上面写道:

湖海由来任纵游,飘蓬踪迹一孤舟。

不图万里他山外,得集千称名士流。

绕岸树声寒客思,印峰溪色照人愁。

夕阳何处催归鸟,畏向黄昏下碧楼。

列位看毕,大加叹服。

只见李生道:"看他寓意遥深,措词大雅,又将压倒举座矣。"

即而红日西斜,遂命舟人反掉。

生又往慕荆处叙别了,一同大家回府而去不题。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