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却说充金山下出三纲村,有一人姓弓,名长两。
其父弓伯子,草号"夹榆头",原是庄农起家。
他承了先世所遗妆钿铲一把,置有万贯家产,却无儿子。
他妻看经好善,背着弓伯子,这里盖堂庙,那里修寺院,济急恤贫,斋僧饱道,大约一年也捕三五十金,有此积行,后来果然产生一男。
其像貌甚是丑陋,一个扪着头,模糊脸,照前不顾后的眼,今年张开、来年合不上来的嘴,不紧的手,超大步的脚。
一生下来之时,他父将他的身子用尺子量了一量,不多不少,看看的两尺长,所以名为弓长两。
及长至五六岁,他父一日引他在门前顽的,有一道士到门上,一见弓长两,便曰:"此子不应在红尘住脚,到有一了精光之缘。"
其父寻问根由,那道士说:"天道昏暗暗的,人事黑漫漫的,岂是易见得?亦岂是易说得?我留下一篇《颂子》,以为此子后日之验罢了。"
写云:
非有为有,道无是无。
无则非有,有则非无。
知无不无,虽无亦有。
知有不有,虽有亦无。
终归一空,是为净了。
道士写完,遂递与弓长两之父。
弓长两之父接过来,遂问道士曰:"老师从何处来?是何道号?"道士曰:"我是从苦海钻云洞里来的。 当初我一出门修行之时,我即将尘世间事,一切丢得清清的,一心攀上苦海去了。 修到如今,修成个丢清祖师。"
言罢而去。
弓长两之父,亦不解《颂子》上的意思,将道士之言。
一一说与他妻,亦把《颂子》递与他看了。
他妻沉吟了半晌。
乃猜疑说:"咱这个孩子,后日或有个功名。 或成仙了道,或破坏家业,我终不晓的是怎么说哩。 语云:但行好事,草间前程,凭他怎么看,他只成个人就罢。"
弓长两之父也就将《颂子》高高抬搁起了。
松月道士曰:天生奇男儿,像貌真罕稀。
起做弓长两,却非无凭无据。
可脑那苦海钻云的道扒,无故的留下一篇《颂子》。
夫妻疑猜胡打算,岂料是败家缘的谶语!
江湖散人曰:苦海道士何处来?自名丢清实哀哉。
特来留下一《颂子》,恰与长两种下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