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秘史 第二十二回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周朝秘史
《周朝秘史》 第二十二回 余邵鱼

第二十二回郑庄公祖宫演武周郑于繻葛大战却说次日庄公,令军将俱各披挂,分为四队。

第一队,将官乃郑伯次子曼伯是也,挂前部先锋印,大将军颍考叔副之,引兵五千,屯于前。

第二队,将官乃大夫原繁,字公简,挂左翼先锋印,公子子元副之,引兵五千,屯于左。

第三队,将官乃下大夫公孙关,字子都,挂右将军印,太子忽副之,引兵五千,屯于右。

第四队,将官乃上大夫公子吕,字子封,挂都督诸军运筹元帅兼后队保驾大将之印,以右大夫,段叔盈副之,引兵五千,屯于后。

诸军共有一十六万,大将四百余员,分为四队,列在大宫之前。

须臾,齐鲁二侯来至,郑伯宴之于宫前殿。

酒至数巡,郑伯传令谓诸将曰:"往者西戎所进铁弓一张,约三百余斤,今可设的于场前,有能挽此弓连中三箭于的,以助齐鲁二侯之乐者,定有重赏。"

只见前队军中拥出一员大将,丰神慷慨,勇力骁雄,乃副先锋颍考叔也。

考叔左手伸弓,右手架箭,连发三矢,齐中标的。

众口喝彩,鼓乐欢腾,考叔放弓升车。

又见一员将官大叫:"颍考叔勿得乘车,且等看我射箭!"众人视之,乃右翼将军公孙子都。

子都尚未曾架弓,考叔挟辀以走,子都援戟以逐之,考叔取车輗乱抵,几至交争。

郑伯望见二人,忙召至宫庭,谕之曰:"今日寡人练兵伐许,姑试汝等之能,何惜一乘之车乎?"遂命各赐良车一乘,复以铁弓赏考叔。

齐鲁二公见郑兵勇猛,咸侧目而骇。

是日,大兵前进于许,许本小国,闻郑兵临城,许侯庄公不敢出战,乃令军民竭力置木栅,以蔽城池。

郑先锋公子曼伯命一卒一束薪柴,是夜焚木栅而攻城,火光连城,喊声大作,许人并无战心,皆奔入城。

颍考叔乃取郑伯之旗,先登许城,麾而呼之曰:"郑伯登城,诸将齐登!"公孙子都怨考叔夺车之故,在火光中见考叔登城,乃抽弓发矢,暗射考叔。

考叔中箭坠城而死,郑伯亦不知为子都谋也。

许城既陷,许侯从北门走出,来投卫侯。

卫侯曰:"我国初被郑伐,不能容汝,汝可奔宋。"

许侯复奔宋,郑伯与齐鲁二侯入许收军,已失考叔。

郑伯大哭,谓二侯曰:"颍考叔乃勇而忠,纯而孝者也!一羹而悟寡人之天性,今从征而丧于许,是以哭之。"

乃命设酒肴,亲为制文祭于军前。

其词曰:呜呼考叔,天纵其纯,事母以孝,报国以忠。

动全礼乐,战奋折冲,正兹谋翼,云何处终。

既痛我曲,复惨我容,聊奠清浆,以尽我衷。

乌呼此恨!其何能穷?

祭罢,郑伯询许侯,许之文武奏曰:"已奔宋矣!"郑伯谓二侯曰:"举废继绝,此天子之事。"

共具表以奏天子。

发洛使者,星夜来周见天子。

天子下诏令郑伯立许新君,移兵伐宋回朝。

三人共议,令许大夫百里,奉许侯之弟许叔立为诸侯。

是日,遂发兵伐宋,三国之兵杀奔郜来,郑伯取郜之地送鲁侯。

宋公闻郑伯至,问群下抵守之策?司马孔父嘉奏曰:"先命一将,从间道取长葛,郑兵俱必回救之,然后我大军从后袭之,郑伯可擒也!"司空华父督奏曰:"郑兵势如虎狼,我郜已破,不可遣兵远出,只宜固守,求救于卫,方可免患。"

孔父嘉甚急之,宋公遂命嘉督兵从间道来攻长葛,华父恶嘉之不从己说,暗遣使于郑公子冯,言:"孔父嘉起兵侵郑长葛,汝能领兵擒孔父嘉,我不日谋汝归而继位!"冯得书大悦,即与郑大夫祝聃谋救长葛,聃率郑留守之兵卒八千来至长葛,却好遇宋兵于城下,两军相对扎营。

孔父嘉从将校蔺仲堪之计,传令三军披挂,夜半劫郑兵之寨。

时当三更,宋兵尽衔枚至郑寨外,孔父嘉潜身而入,只见寨内空虚,俏无人声,嘉引众兵大喊杀入。

转门外一声炮响,四围杀进,嘉见郑兵冲突,知陷其计,遂与仲堪舍命杀出。

外营祝聃大喊一声,手起刀落,仲堪分尸于马下。

嘉急急抽回,将盔甲弃于寨内,扮步卒走出,聃始不知追赶。

嘉领败兵八百余人,回见宋公。

公大惊无措,郑兵在外攻城又急,华父奏曰:"丧兵速祸,皆嘉之罪,乞斩嘉以谢郑伯,围可解也!"公以嘉乃先朝之臣,不忍加诛。

华父大声曰:"主公不听臣谋而听孔父嘉之浅识,今日祸至于此,尚惜一嘉而宁亡国乎?"公默然不语,华父援卫士之刀,斩孔父嘉于殿前。

华父既斩嘉之首级,付郑使曰:"谗贼已诛,谢罪来日!"

宋侯亲出城劳军,以乞退兵也!郑使出,群臣皆相视而骇。

华父曰:"三国来时,汝君臣不出城劳军,任从汝退。"

遂出朝。

群臣奏曰:"华父督擅杀大臣,有无君之心,请除之!"宋公含泪。

次日前来入朝,华父督投戟以中公脑,公遂死。

开四门迎兵入城,迎公子冯归国,三侯兵立冯为宋公,督遍路三侯,立督为太宰之职,尽取宋之帑藏,班师回朝。

桓王大宴三侯,遣郑伯归国。

王问群臣曰:"此行本欲看郑伯之过而夺政权,今郑讨三国得胜来朝,其事若何?"群臣咸曰:"郑伯奉王命得专征伐,其势愈加,今不早除,恐后难制!"王曰:"彼既有功,难以为辞。"

周公黑肩进曰:"臣有一计,使郑伯吞声受代,以免诸侯见忌之心。"

王问:"其计如何?"周公曰:"昔者先王武王时,曾以原温以下十二邑之田,以苏忿生为采邑,后忿生叛,此田今为北边旷土,朝廷累欲取之,北夷伯占,不能恢复。 王朝日遣使赍诏,赐郑伯十二邑之田地,以赏征伐之功。 郑伯受之,则上表辞谢,特彼将营此田,必与北夷相争战,我得乘间观其胜负,就中取事。 彼若知而不受,必怒不上谢表,然后王下诏率列侯之兵,共伐郑伯不恭之罪,郑伯受伐无辞,列侯起兵亦有义,一举而两得矣!"桓王大悦,即遣使赍诏往郑,郑伯谢恩,厚礼遣归,群下闻王赐十二邑之田,咸相称贺,独上大夫公子吕知其为计,告明郑伯。

郑伯曰:"无子封,几乎入周君臣之套也,然则处之若何?"子封曰:"姑申谢表,然后遣使与北夷取之,北夷不还,然后上表辞还,庶几两处无失!"郑伯从之,遂裁谢表以上。

遣使往北夷取田,北夷主惧郑伯之威,遣使奉十二邑之田,郑伯厚谢遣归。

却说天子设朝,闻郑伯取十二邑之田,不片言而得,乃问于周公,公曰:"王可遣使告郑说,四邑归周供奉祭祀,郑伯必不肯给,然后会诸侯之兵,讨其不供祖祀之罪可也!"王喜。

遣使至郑,告以如此,郑伯问群臣,子封曰:"此削政之意明矣!"伯曰:"然则奉田以上何如?"子封曰:"不可!割田不已,必至削政,削政不已,必至灭国。 明公且舍其大绩,举政归朝,退守臣职可也!如其不然,必拒命而后可!"太子忽进曰:"我父为国家征宋伐许,结怨邻国,一旦解国大柄,则诸侯之兵毕集,郑不保矣!宁上表辞田,如天子必欲取之,则弃臣节而拒命,庶不失为伯国也!"

郑伯然之,上表入朝辞田。

周公劝王即此事为辞,传诏列侯,命会兵于孺葛,以伐郑伯不供之罪!王命虢公林父为先锋,蔡侯、卫侯副之。

周公黑肩为左翼,陈侯副之。

王亲率大军于后,杀入郑国而来。

郑之孺葛戍卒飞报于郑伯。

郑伯闻之,问子封计,子封曰:"事到如今,不得不为,公当率兵以拒之。"

郑伯即令公子元为左翼,曼伯为右翼,祭仲为先锋,出城三十里下寨。

次日,郑伯列开阵势,见周阵中黄旗开处,一将当先,熊腰虎背,白齿圆睛,手轮大刀,高声骂阵曰:"寤生背祖宗,违王命,何不下马受缚?尚敢兴兵来拒!"

郑伯横枪勒马,举目视之,乃王上卿虢公林父也。

两军战未数合,王兵既奔,虢公抽马便回保驾,公子曼伯持戟望虢公背后刺,虢公落马,太子忽拔剑便砍,周公黑肩救起,望西而走。

郑兵四围桓王,桓王不能出,从马上手舞双刀,力抵四将,忽子元曼伯、郑将祝聃执弓搭箭,望王左肩射中一矢,王坠马下,聃将近前斩之,郑伯大叫曰:"君子不欲多伤人,况敢凌天子乎?且勿动手。"

遂令鸣金收军。

潜渊居士读史诗云:君臣大义死无仇,郑伯如何敢拒周。

败后徒兴安否问,春秋首恶抗王侯。

又东平先生一绝云:繻葛风高滚战城,郑庄初动抗王兵。

劲弓偏射周王驾,战捷何谦不伤人。

周兵始救得天子回寨,是夜郑伯使大夫祭仲,于周寨中问王安否,周公惧郑兵复至,遂拔寨逃回。

郑兵虽胜,郑伯恐得弑君之罪于列侯,故亦不追赶。

桓王既败兵回,忧愤成疾,问群臣曰:"吾承先王之统,不能匡服诸侯,反见辱于郑,卿等为我谋计,以雪朕耻!"群臣奏曰:"陛下善养圣躬,郑不足忧!"虢公林父曰:"当今诸侯,惟齐最强,齐与郑相善,王请差使征齐兵伐郑,齐不忍加兵于郑,必率郑来朝,倘齐郑相恃为强,然后下诏大会天下诸侯,将齐郑两灭之,可免后患!"王遣使齐征兵伐郑。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4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