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正蒙 参两萹第二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张子正蒙
《张子正蒙》 参两萹第二 张载

地所以两,分刚柔男女而效之,法也;天所以参,一太极两仪而"五"象之,性也。

一物两体,气也;一故神,两在故不测。

两故化,推行於一。

此天之所以参也。

地纯阴凝聚於中,天浮阳运\旋於外,此天地之常体也。

恒星不动,纯系乎天,与浮阳运\旋而不穷者「11」也;日月五星逆天而行,并包乎地者也。

地在气中,虽顺天左旋,其所系辰象隨之,稍迟则反移徙而右尔,间有缓速不齐者,七政之性殊也。

月阴精,反乎阳者也,故其右行最速;日为阳精,然其质本阴,故其右行虽缓,亦不纯系乎天,如恒星不动。

金水附日前后进退而行者,其理精深,存乎物感可知矣。

镇星地类,然根本五行,虽其行最缓,亦不纯系乎地也。

火者亦阴质,为阳萃焉,然其气此日而微,故其迟倍日。

惟木乃岁一盛衰,故岁歷一辰。

辰者,日月一交之次,有岁之象也。

凡圜转之物,动必有机;既谓之机,则动非自外也。

古今谓天左旋,此直至粗之论尔,不考日月出没、恒星昏晓之变。

愚谓在天而运\者,惟七曜而已。

恒星所以为昼夜者,直以地气乘机左旋於中,故使恒星、河汉因一作回。

北为南,日月因天隱见,太虚无体,则无以验其迁动於外也。

天左旋,处其中者顺之,少迟则反右矣。

地,物也;天,神也。

物无踰神之理,顾有地斯有天,若其配然尔。

地有升降,日有修短。

地虽凝聚不散之物,然二气升降其间,相从而不已也。

阳日上,地日降而下者,虚也;阳日降,地日进而上者,盈也;此一岁寒暑之候也。

至於一昼夜之盈虚、升降,则以海水潮汐验之为信;然间有小大之差,则系日月朔望,其精相感。

日质本阴,月质本阳,故於朔望之际精魄反交,则光为之食矣。

亏盈法:月於人为近,日远在外,故月受日光常在於外,人视其终初如鉤之曲,及其中天也如半璧然。

此亏盈之验也。

「12」月所位者阳,故受日之光,不受日之精,相望中弦则光为之食,精之不可以二也。

日月虽以形相物,考其道则有施受健顺之差焉。

星月金水受光於火日,阴受而阳施也。

阴阳之精互藏其宅,则各得其所安,故日月之形,万古不变。

若阴阳之气,则循环迭至,聚散相盪,升降相求,絪縕相揉,盖相兼相制,欲一之而不能,此其所以屈伸无方,运\行不息,莫或使之,不曰性命之理,谓之何哉?

「日月得天」,得自然之理也,非苍苍之形也。

闰余生於朔,不尽周天之气,而世传交食法,与闰异术,盖有不知而作者尔。

阳之德主於遂,阴之德主於闭。

阴性凝聚,阳性发散;阴聚之,阳必散之,其势均散。

阳为阴累,则相持为雨而降;阴为阳得,则飘扬为云而升。

故云物班布太虚者,阴为风驱,敛聚而未散者也。

凡阴气凝聚,阳在內者不得出,则奋击而为雷霆;阳在外者不得入,则周旋不舍而为风;其聚有远近虚实,故雷风有小大暴缓。

和而散,则为霜雪雨露;不和而散,则偽戾气曀霾;阴常散缓,受交於阳,则风雨调,寒暑正。

天象者,阳中之阴;风霆者,阴中之阳。

雷霆感动虽速,然其所由来亦渐尔。

能穷神化所从来,德之盛者与!

火日外光,能直而施;金水內光,能辟而受。

受者隨材各得,施者所应无穷,神与形、天与地之道与!「13」「木曰曲直」,能既曲而反申也;「金曰从革」,一从革而不能自反也。

水火,气也,故炎上润下与阴阳升降,土不得而制焉。

木金者,土之华实也,其性有水火之杂,故木之为物,水渍则生,火然而不离也,盖得土之浮华於水火之交也。

金之为物,得火之精於土之燥,得水之精於〈土〉"一"之濡,故水火相待而不相害,鑠之反流而不耗,盖得土之精实於水火之际也。

土者,物之所以成始而成终也,地之质也,化之终也,水火之所以升降,物兼体而不遗者也。

〈水〉"二"者﹐阴凝而阳未胜也;火者,阳丽而阴未尽也。

火之炎,人之蒸,有影无形,能散而不能受光者,其气阳也。

阳陷於阴为水,附於阴为火。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