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正蒙 干称篇第十七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张子正蒙
《张子正蒙》 干称篇第十七 张载

干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

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

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

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吾〉"一"幼。

圣其合德,贤其秀也。

凡天下疲癃残疾、惸独鰥寡,皆吾兄弟之"二"顛连而无告者也。

于时保之,子之翼也;乐且不忧,纯乎孝者也。

违曰悖德,害仁曰贼\;济恶者不才,其践形,唯肖者也。

知化则善述其事,穷神则善继其志。

不傀屋漏偽无忝,存心养性偽匪懈。

恶旨酒,崇伯子之顾养;育英才,颖封人之锡类。

不弛劳而底豫,舜其功也;无所逃而待烹,申生其恭也。

体其受"三"而归全者,参乎!勇「63」於从而顺令者,伯奇也。

富贵福泽,將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女於成也。

存,吾顺事,没,吾寧也。

"一"

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

气之性本虚而神,则神与性"二"乃气所固有,此鬼神所以体物而不可遗也。

*舍气,有象否?非象。

有意否?

至诚\,天性也;不息,天命也。

人能至诚\则性尽而神可穷矣,不息则命行而化可知矣。

学未至知化,非真得也。

有无虚实通偽一物者,性也;不能偽一,非尽性也。

饮食男女皆性也,是乌可灭?然则有无皆性也,是岂无对?庄、老、浮屠为此说久矣,果畅真理乎?

天包载万物於內,所感所性,干坤、阴阳二端而已,无內外之合,无耳目之引取,与人物蕞然异矣。

人能尽性知天,不为蕞然起见则几矣。

有无一,內外合,{庸圣同。

}此人心之所自来也。

若圣人则不专以闻见为心,故能不专以闻见为用。

无所不感者虚也,感即合也,咸也。

以万物本一,故一能合异;以其能合异,故谓之感;若非有异则无合。

天性,干坤、阴阳也,二端故有感,本一故能合。

天地生万物,所受虽不同,皆无须臾之不感,所谓性即天道也。

感者性之神,性者感之体。

{在天在人,其究一也。

}惟屈伸、动静、终始之能一也,故所以妙万物而谓之「64」神,通万物而谓之道,体万物而谓之性。

至虚之实,实而不固;至静之动,动而不穷。

实而不固,则一而散;动而不穷,则往且来。

1

性通极於无,气其一物尔;命稟同於性,遇乃適然焉。

人一己百,人十己千,然有不至,犹难语性,可以言气;行同报异,犹难语命,可以言遇。

浮屠明鬼,谓有识之死受生循环,遂厌苦求免,可谓知鬼乎?以人生为妄〈见〉"一",可谓知人乎?天人一物,輒生取舍,可谓知天乎?孔孟所谓天,彼所谓道"二"。

惑者指游魂为变偽轮迥,未之思也。

大学当先知天德,知天德则知圣人,知鬼神。

今浮屠极论要归,必谓死生转流,非得道不免,谓之悟道可乎?悟则有义有命,均死生,一天人,惟知昼夜,通阴阳,体之不二"三"。

自其说炽傅中国,儒者未容窥圣学门墙,已为引取,沦胥其间,指为大道。

〈乃〉"四"其俗达之天下,至善恶、知愚、男女、臧获,人人著信,使英才间气,生则溺耳目恬习之事,长则师世儒宗尚之言,遂冥然被驱,因谓圣人可不修而至,大道可不学而知。

故未识圣人心,已谓不必求"五"其跡;未见君子志,已谓不必事其文。

此人伦所以不察,庶物所以不明,治所以忽,德所以乱,异言满耳,上无礼以防其偽,下无学以稽其弊。

自古詖、淫、邪、遁之词,翕然並兴,一出於佛氏之门者千五百年,自"六"非独立不惧,精一自信,有大过人之才,何「65」以正立其间、与之较是非,计得失!"一"

释氏语实际,乃知道者所谓诚\也,天德也。

其语到实际,则以人生为幻妄,〈以〉"二"有为为疣赘,以世界为荫浊,逐厌而不有,遗而弗存。

就使得之,乃诚\而恶明者也。

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易所谓不遗、不流、不过者也。

彼语虽似是,观其发本要归,与吾儒二本殊归矣。

"三"道一而已,此是则彼非,此非则彼是,固不当同日而语。

其言流遁失守,穷大则淫,推行则詖,致曲则邪,求之一卷之中,此弊数数有之。

大率知昼夜阴阳则能〈知〉"四"性命,能知性命则能知圣人,知鬼神。

彼欲直语太虚,不以昼夜、阴阳累其心,则是未始见易,未始见易,则虽欲免阴阳、昼夜之累,末由也已。

易且不见,又乌能更语真际!舍真际而谈鬼神,妄也。

所谓实际,彼徒能语之而已,未始心解也。

易谓「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者,谓原始而知生,则求其终而知死必矣,此夫子所以直季路之问而不隱也。

体不偏滯,乃可谓无方无体。

偏滯於昼夜阴阳者物也,若道则兼体而无累也。

以其兼体,故曰「一阴一阳」,又曰「阴阳不测」,又曰「一闔一辟」,又曰「通乎昼夜」。

语其推行故曰「道」,语其不测故曰「66」「神」,语其生生故曰「易」,其实一物,指事〈而〉"一"异名尔。

大率天之为德,"二"虚而善应,其应非思虑聪明可求,故谓之神,老氏况诸谷以此。

太虚者,气之体。

"三"气有阴阳,屈伸相感之无穷,故神之应也无穷;其散无数,故神之应也无数。

虽无穷,其实湛然;虽无数,其实一而已。

阴阳之气,散则万殊,人莫知其一也;合则混然,人不见其殊也。

形聚为物,形溃反原,反原者,其游魂为变与所〈谓〉"四"变者,对聚散存亡为文,非如萤雀之化,指前后身而为说也。

益物必诚\,如天之生物,日进日息;自益必诚\,如川之方至,日增日得。

施之妄,学之不勤,欲自益且益人,难矣哉!易曰「益长裕而不设,」,信夫!

將修己,必先厚重以自持,厚重知学,德乃进而不固矣。

忠信进德,惟尚友而急贤,欲胜己者亲,无如改过之不吝。

戏言出於思也,戏动作於谋\也。

发乎声,见乎四支,谓非己心,不明也;欲人无己疑,不能也。

过言非心也,过动非诚\也。

失於声,繆迷其四体,谓己当然,自诬也;欲他人己从,诬人也。

或者以出於心者归咎为己戏,失於思者自诬为己诚\,不知戒其出汝者,归"五"咎其不出汝者,长傲且逐非,不知孰甚焉!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