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录 卷之十 李司训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益智录
《益智录》 卷之十 李司训 解鉴

蒲台李公向荣,以附生报捐训导。

同班三人,而公为殿。

平原出缺,渠二人俱系济南,因部选归公。

固官运之通也,然其中则有别故。

先是,公父亦秀才,昆仲二人,友于甚笃。

其弟杀人,公父以仲尚无后,愿代仲自首;弟争之,终不可。

下囹圄多年,后遇恩赦,军而得归。

公之读书成名及捐纳训导,皆其叔之力,亦借以报兄德耳。

齐东宋雨田先生,与李公通家,偶为言及,乃知天似有意于其间。

先生又言:一绅士李公,原其致贵之由,盖因待塾师甚厚,其他可置弗论。

公有五子,从北直张孝廉读。

一日,张公之子俊至。

孝廉大怒,曰:"历年所寄束贽,除家中日用,应有赢余。 汝母来信,言家中苦寒异常。 汝不浮荡,何至如是?"明晨促之归,曰:"睹汝情形,必有病,可速去,勿死于此。"

李公并不挽留,伪送之,而实引俊别墅居。

视其身,风流疮将结,急为延医治之,月余始瘥。

李曲言于张,使从在塾读。

张不可,李劝之,张感李意而始允。

李令与先生同馔。

及课期,张以"戒之在色"命题,俊文有云:"人本愚也,一笃于色,则无人而不智;人本智也,一迷于色,则无人而不愚。"

张公见之,又大怒曰:"下流人则作下流语。"

将夏楚之。

李闻知,谓张公曰:"文情活泼,意到笔随,翰苑才也。 颖悟若是,福命正未可量。"

张始为之色解。

后公五子俱显达。

俊亦得两榜,榜下以知县用。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