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录 卷之五 阿娇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益智录
《益智录》 卷之五 阿娇 解鉴

佛山赏菊,济南八景之一也。

菊开时,即石缝径侧亦悉露团香叶,风舞异葩。

每逢重阳,城中外妇女,多登山拜佛,且采菊以应时令。

风流人士,亦三五成群,山上乎逍遥。

遇美人,辄假同途,恣情月旦。

有儒生于自怡者,美丰姿,静穆自喜,不解谑浪,为诸友坚约,从以行。

抵南关,有友陈生曰:"游女如云。"

于曰:"虽则如云,非我思存。"

陈曰:"君未见其尤者耳。 寒舍对门馆舍,为张令税居。 其女阿娇,真如红药碧桃,有目共赏,君如见之,必将神志飞扬,不能自主。"

于不以为然。

忽见路旁有油壁车,车夫与陈生相识,辄问赴火神庙、天齐庙街道。

陈问乘车者为谁,问答数语而过。

陈曰:"车中人即阿娇,君可见所未见矣。"

未几,见一媪扶笄女下山。

陈曰:"美人在望。"

遂鹭列道左以俟。

于睨之,果色美如玉,足翘如笋,诚天人也。

女行本迟,于犹以为速,立视女升车而去,中心悒悒,如有所失。

心念女先赴火神庙,其至天齐庙,当须时刻,遂托故先回,急赴天齐庙俟之。

于丰姿出众,当山遇时,阿娇已目为专瞩,及至天齐庙,而于又先在。

女檀口故吐娇声,柳腰特形媚态,两廊游瞩,故为迟延,四目传情,各怀意趣。

媪微觉,急促女行;女含笑一顾而去。

越数日,苦思女。

意女与陈生对门,托故访陈,冀幸一遇。

至则女适出门上轿,见于,故以旧巾授媪,令回绣阁换易。

女立身以俟。

斯时虽各立一地,而实洽两情。

媪易巾至,女始升轿而去。

于喜极,遂入陈生斋,盘桓片时而回。

后屡与陈往来,而未一遇女。

疑之,故假无心问陈曰:"君对门之尤物亦出乎?"曰:"屡出门探亲。 今得疳疾,医药罔效。"

于大惊曰:"几时矣?"曰:"兹已两月有余。"

于曰:"仆契友某得一仙方,专医此症。 今坐幕于南路厅,仆试自往购求之。"

陈曰:"盍白于张公,得赆以助资斧。"

于曰:"勿庸。 仆与张公无素,若所为,似假此渔利。"

遂辞归,刻日起程。

月半即回。

陈生将方转付张尹,并言方所由致,公甚德于。

女服药五、六剂,病小愈。

一月后复元。

张备厚礼谢于,于坚辞不受。

女闻之,不胜感激。

于烦陈生为媒,欲结姻于尹。

尹呼女商之,女曰:"女微于,斯时早投身他处呱呱而泣。"

尹曰:"惜于太贫。"

女曰:"贫富命也。 先贫后富者,古今岂少哉?"尹闻女言,遂言于陈生曰:"婚姻事巨,不敢自专,吾将修书禀白家严,若家君任吾处置也,则字之。"

乃尹书未达,而家报已到,言已许女于同邑林某为继室,林以主簿分发山东,次年来东成礼云云。

尹以书示陈,陈复于于。

于无可如何,惟灰心郁郁而已。

一日,女佣媪忽至,以香囊一对授于,曰:"此君可意人自作之。 令寄君,睹物如见人,聊以分相思也。"

于执囊以泣,媪笑曰:"勿泣,且有后语。 娇姑使吾曰:势得归君则忍而生,不得则缢而死。"

于曰:"寄语娇娘,祈勿死。 盖娇娘与吾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岂可以一面微缘致误终身大事。"

促媪去。

嗣闻张补海丰令,携眷而往。

复闻张婿来东,数月内亲迎。

阿娇玉容果有主,于料与女永无会面期矣。

时于税居城外,惟有老母在堂。

一日二漏后,方欲就寝,忽闻款门声,启户出视,见轿车五、六乘。

一媪曰:"君于郎耶?"于曰:"然。"

媪即回身,于车上扶一笄女下,向于投止。

于方欲问,媪曰:"此君可意人。"

于不胜惊喜,导而入。

媪扶女先拜老母,次与于交拜。

于曰:"娇娘何得到此?"女含羞不语。

媪代答曰:"娇姑闻林家亲迎有期,屡欲自尽,誓非君不嫁。 家主不得已,假托娇姑暴卒以告林,而遣老身送归于君,以从其志。 但林某需次省垣,耳目昭彰,恐有不便,惟远徙他邑始妥。"

于曰:"仆有旧戚,世籍即墨,但路途遥远,吾力不及。"

媪曰:"车中资斧足用。"

于清贫,身外长物无多,即刻收拾,请母升车,连夜驰去。

抵即墨,始行合卺礼。

于视女,玉貌犹昔而媚若次之,终不意其伪为。

越三年,会母寿辰,敬设酒酌。

母馔既撤,于与女私室对饮,女曰:"假如妾至今未事君,今始欲事之,应嫌齿长,弃妾如敝屣也?"于曰:"卿即年逾卅余,仆仍以及笄视之。"

女不语。

于曰:"谓予不信,有如皦日。"

女曰:"惟然,妾非阿娇。"

于愕然问故,女曰:"阿娇闻于归有日,遂自经。 妾救之醒而谓之曰:子勿死,爱子者终待子,始愿终遂也。 嗣林丁父忧,及服满,而林复病故。 今张尹以海寇故罢职,闲居于丰,将为阿娇议婚异姓。 可速往,迟则无及。"

于曰:"卿为谁?"女曰:"妾实狐。 慕君二人笃于情,故曲曲玉成之。 君如往,妾愿从之去。"

于曰:"得无有违碍乎?"狐曰:"妾虽往,不令他人见。"

于从之,急命驾往。

投刺谒张,退即遣媒求亲。

张喜,请异日复命。

盖林某卒后,有为阿娇提亲者,张与女商之,女曰:"林某亦非吾夫,况他人乎?"母问之,女直言"非于郎不嫁"。

张曰:"于郎知汝字林姓,于今三年,想已早有伉俪。"

女曰:"若然,则愿为女终身。"

母怒曰:"我不养汝一生。"

女曰:"畜我不卒,则削发为尼,今生决不负于郎。"

言已,零涕不已。

张不得已,遣人如省探之,知于三年前远徙,不知去向。

女闻之,不时哭泣。

张于媒去后,即唤女来,见女有泪痕,曰:"勿悲,于郎来矣。 今且烦人求亲。"

女俯首不语。

既回绣阁,因自思:"甫闻于郎远徙,即有冰人提媒,显系伪罔。 前传于郎之言不可食也。"

及夜复自缢。

于方与狐灯下谈宴,狐忽大惊曰:"君可意人又自缢。"

于曰:"且为奈何?"狐曰:"渠不曾以香囊为赠乎?可速取来,非此不足取信也。"

狐执香囊乘风而去。

娇始缢,释之即苏,见狐曰:"姊姊救吾二次,愿闻仙氏,以便异日焚香报复。"

狐曰:"吾亦非局外人。"

遂以香囊授女。

女愕然,问囊之由来。

狐曰:"汝以是物赠谁,谁给吾。 于郎固在此,祈勿疑。"

女始反悲为喜,急问其详。

狐曰:"其话甚长,异日面询于郎。"

言已而杳。

于媒定而后,择吉奠雁。

及花烛之夕,狐忽不见。

合卺后,于与女眉目传情,各遂素愿。

及晚,于推女于床,为代解襟缓带,忽有人笑曰:"阿娇不害羞耶?"女急推于起,四顾,室无他人,大疑。

于曰:"此仆狐妻,即二次救卿之恩人。"

女闻之,再拜展谢,敬求现身,以共谈笑。

言之再四,寂无应声。

既而夫妇欢寝,狐在暗中嗤嗤笑之,女羞惭无以自容。

次夜,患其复扰,而连宵寂然,始知狐远去。

于得狐助,已成巨富,因出资为张尹捐复。

产业在墨,遂家焉。

虚白道人曰:笃于情者,每害于义;害于义则其情虽笃无足取也已。

若于生爱色而不囿于色,于劝张氏勿误终身可见也;张氏重节而不改其节,于婚异姓二次自经可知也。

其情不惟人慕之,狐亦慕之,狐且慕之尤胜于人慕之。

写情真处即是写义笃处,"周诗"、"楚些"皆当作如是观之。

马竹吾

紧处忽松,合处忽离,笔法绝妙。

何子英

汉之阿娇,始贮金屋,终废长门,何不幸也!若于生者可谓义笃矣。

上元李瑜谨注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