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济南福德会馆,银市也。
其第为统城银号摊修,故楼厅房舍甲市廛,官绅巨室往往借其处以宴客。
邑有狂生某,性磊落不为畛畦。
一日醉过其门,闻馆内演戏,问之坐贾,知为张寿筵者。
遂市寿礼四色,书己姓名,使人送进。
坐贾人曰:"张寿筵者为谁?"生答以不识。
曰:"既不相识,胡为庆贺?"生始悟,而帖礼已投,悔之无及。
既而,一少年盛服出迓,视之,美如冠玉,虽不相识,亦不便问其姓氏。
既入,见筵设鵷鹭,男女中分;居中一席,一白发老人独坐,知为是日寿星,趋而为礼。
老人离坐躬身,少年在旁陪礼。
毕,约生独坐末席。
视其坐客,一无所识。
视其右边女眷,各艳美绝俗,内一二八女郎,容貌若仙,在群媛中如鸡群之鹤。
生频频目注,女亦时若转瞩。
未几,献酬维殷,客尚未散,生已酩酊大醉,觉有人扶卧一榻而去。
移时,醉眼微睁,辉光映面,意欲起归,踉跄不得起。
更觉此一动转,腹酒陡上,呕吐狼籍,昏迷尤甚。
觉有人以巾拂其面,饮以香茗,言曰:"酒臭熏人,实实难堪。"
生意主人遣人照应,朦胧目之,乃白昼所见如仙之女郎,心中大喜,甚恨醉体荏染,不得握腕申谢,稍尽绸缪。
见女郎以巨碗注茶,若嫌其热,而以小碗扬之,曰:"客醉若是,无人照管,殊属不情。"
扬之数十,始将茶送生面前,不辞而去。
生饮毕,不觉睡去。
及醒,时已巳初。
急起,问之馆人,馆人仅知张筵者姓白,余悉不知也。
生归,母责之曰:"汝常在外饮宴,家中柴米殆尽,置若罔闻,不忧饿殍死耶?"生闻之,不胜忧虞。
及回忆女郎华容,怜恤情节,复置谋食之忧于九霄外矣。
始则冥想,继则忘食,日复一日,竟成沉疴。
母问之,以实告。
母曰:"果系仙人,祷之必有应验。"
遂于夜静时焚香默祷,连祷数夕。
一夜,生觉有人摇之,开目以视,正心上人也。
曰:"卿亦可怜小生耶?"女曰:"迂哉夫子!胸无畛畦,奈何以妾致病如此?"生母闻病房中有二人声音,趋入,见女郎红上双颊,俯首不语。
审视之,曰:"吾见犹爱,勿怪吾子以汝致疾,汝务多方以济之。 不然,不惟负吾子,老身亦衰残无依矣。"
言之潸然泣下。
女靦然曰:"老母勿悲,症虽危,尚可医。"
母闻之,反悲为喜,曰:"需何药味?"女曰:"媳自有药,但需香茶一盏。"
母急为煎茶一壶,付女而去。
女欲进丹药,其茶尚热,因静坐以俟之。
生曰:"此药可服几剂?"女曰:"一剂即愈。"
生曰:"如此重病,一服而愈,非仙丹不为功,卿得无仙乎?"女曰:"仙则妾不敢当,然觉作仙亦自易易。"
言际,其茶已温,女令生含丹药于口,而以茶送之。
下咽后,生握女腕曰:"蒙赐医药,五内铭感。 然妙药在卿身,仆病非徒丹药所能医也。"
女笑曰:"妾奉严命而来,不复去,亦将以身医贵恙。"
生闻之,精神为之一爽,觉病已去其半,未几,睡去。
及醒,病若失,东曦已驾,不见女。
急起,见女在厨下代母操作,布服农饰,较华妆别有风格。
既而,奉食授箸,备极殷勤。
及夕,绸缪臻至。
问其姓氏,曰:"妾白氏,即君前祝寿主人之女。 妾为君拜祝情殷,维时心动,不料事遂至此。"
问其族阀,女亦不讳其为狐。
女在生家住及二月,忽欲归宁,请三日归,生许之。
月余无耗,生渴想无极,旧病复发。
母大惧,复事虔祝。
女复至,以药医生,应手而愈。
女曰:"妾被君母子纠缠死矣!妾实不能奉事终身,祈早觅良匹。"
生曰:"清贫如洗,谁肯俯就?"女曰:"君亦有素愿否?"曰:"有之。 某街杨氏之养女生姿埒卿,但声价过昂,非仆力之所能及。"
女曰:"需白金几何?"曰:"五十两。"
女曰:"五十两即为价昂也?"复笑曰:"如君言,妾身亦仅值五十两矣!君急烦人媒之,无忧聘金无着。"
媒定之后,女促旬日完婚。
佳期临迩,女出白金五百为助,曰:"今将永别,衷情难昧。 妾之道业,为君故,十分已损其七。 兹腹中震动,男女未卜,请先为命名,异日好相认。"
生曰:"卿生产后,盍即交继娶之杨氏长育之。"
女曰:"不妥。 盖继母之养嫡子,宽严皆有弊端:御之以宽,则每事姑息,子多不肖;以严待之,则母子相夷,情实不祥。 非仁且智,不能情理兼尽于其间。"
生闻之,深以为然,遂曰:"卿如生男,可名之曰福;如生女,卿自名之可也。"
言毕,女已杳,生不胜惊异。
有银在手,不难经营喜务。
及过门,新妇娟丽,颇快心意,遂将前得狐妇之事,历历向杨言之。
后七年,忽有老苍头请见。
生问其来意,曰:"愿请先生设帐于家主人之家。"
生曰:"贵主为谁?"曰:"家无男老,惟小相公一人名某福,即愿拜门墙之学生。"
生闻之愕然,心计曰:"白氏其生子耶?"转念天下之同姓名殊多,书金丰厚,生遂就之。
既入塾,某福少慧,过目能了,十四岁入泮。
生于考试见福之年容三代,固知福为白氏所生,但八年之久,未一见福母之面,终不敢认福为子。
一日,福母具帖请杨氏,杨至,福复请生入。
生见福母果白氏,久别之情,实笃于杨氏。
白谓福曰:"汝师即汝父,无徒师事也。"
于是夫妻子母团聚,喜何如之!白曰:"此宅二千金价买,临近别有闲房二处,勤俭居室,衣食有赖。"
晚夕,生欲与白同卧,白诺之。
及醒,生仍在杨榻,白已失其所在。
虚白道人曰:敬人者人恒敬之,诚哉是言也!某生之祝寿于白氏,虽云醉诬,而受祝者终以为雅惠宜酬,以故美妇嗣子,某悉于此一祝致之。
以是知礼以下人,非无益举也。
彼自大者,何可同日语哉!
福德会馆中有狐大张寿筵,亦咄咄怪事。
马竹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