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录 卷之三 瑞红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益智录
《益智录》 卷之三 瑞红 解鉴

山西平阳尹尚德,郡诸生。

素封已十世,故家第为一乡之冠。

舍旁花园,通于内室,园内修楼厅,以为留客读书所。

花木成蹊,亭榭相联。

有方塘半亩许,外接小渚,以铁篦密笼其口,内养横尾金银鱼数百头。

至尚德时,长尺许、粗如碗口者不可胜数,一时浮游,池水尽赤,洵一方之巨观也。

初,尚德之伯无子,以尚德继伯,则生父无子,其伯与父遂议各为娶一妻室,生孙则各承其祧。

适有邵某孪生二女,与尚德年相若,伯媒其长,父聘其次,同日定祥,容华双绝。

次年又各生一子,尚德喜之不胜。

然双斧交伐,体渐瘦弱,复值生继之亲相继俱终,积劳成疾,医不效。

因移居花园中,独宿书室以养疴,佣一僮服事焉。

一日,偶自窗外窥见有二美人徘徊池畔,一着紫衣,一服淡白软绡,以为邻女。

转念附近无此丽人,急出户视之,而二女已杳。

后辄见之。

池旁有六角亭,遂力疾至亭,翳身而俟。

俄见二女自门外来,冶容秀骨,佳艳绝伦,甫近亭,便折身欲退。

急出亭视之,而女已失其所在。

燃灯之后,回忆容华,率笔成一绝云:"如花还比玉,绝代复倾城。 病即消他意,观仍系我情。"

时已更深,顿觉口渴,呼僮不应。

忽窗外有人曰:"僮睡熟,吾代劳可也。"

既入,视之,即日间所见之紫衣女也。

喜极,力疾起谢。

女曰:"此不足谢,君无乃渴乎?"遂为燃炭煮泉,既沸,沦茗以进。

尹甫接以吻,觉其味异他日,精神为之一爽,曰:"非斋茗乎?"女曰:"是也,但火候不同耳。"

遂以茶当酒,徐徐饮之,曰:"卿得无仙乎?"曰:"非也。"

"鬼狐乎?"曰:"亦非也。 日久自知,不必穷诘。"

尹曰:"愿闻芳名。"

女曰:"妾小字瑞红,衣淡白软绡者,妾胞妹瑞白也。"

尹曰:"渠盍偕来?"红曰:"人各有心,不可强也。"

尹曰:"惜仆有采薪之忧,惭无以报,大负枉驾。"

红曰:"妾正为贵恙而来,非真为佣僮代劳。 妾姊妹微君家十世之恩,不及此,若坐视贵恙而不救,是知恩不报也。 妾自君得病日即火炼金丹,今始告成。 但妾与君初会,恐不见信,未敢遽进。"

尹曰:"既有仙丹,请即医治,即不愈,亦不尤汝。"

红曰:"妾之药虽不能服之即愈,一日一丸,三丸后保君精神如初。 但须切戒房事,君既不家,可无此虞。"

遂以一丸令尹含口中,即以所饮之茶送下,曰:"君可寝矣!"解履脱衣,妻室无其殷勤也。

尹恒夜不寐,服药后,寝即酣眠。

及醒,日已亭午,觉沉疴已去其半,大喜。

知红晚必来,致望之切,反恨日暮之迟。

及晚,红至,复进一丸。

三丸后,精神焕发,宛然少壮。

尹欲与欢好,红曰:"才得生路,又欲寻死耶?"尹曰:"仆今得死所矣!"红曰:"尚须戒房事月余,卅日后,即旦旦伐之,不畏斧刀矣。"

尹乃止。

二邵见尹形体刚强,问之,尹以实告。

邵曰:"红娘在室,何能独卧?"尹曰:"渠虽相伴,实终夜不寝。"

邵不信。

及夜,二邵由窗窥之,红果趺坐床头。

窃窥之际,二邵各有畏心,遂急归。

次夕,二邵同至书斋,力请尹卧内室。

红曰:"良人虽愈,尚须静养月余。"

二邵不听,力请行。

红怒曰:"淫心难制耶?即尔,亦断不由汝!"邵闻红言,若畏丹诏,唯唯而去。

及戒期将满,尹欲违之。

红曰:"再迟二三日,可百岁荣华;今兹违之,必减寿十年。"

尹曰:"九十而卒,亦非少亡。"

遂相狎。

尹曰:"日昨卿言仆家与卿有十世之恩,果何谓也?"红曰:"日后自知。"

尹复曰:"令妹何不一至?"红曰:"妹不同妾情痴也,徐徐劝驾,终有来时。"

晨兴亦作五绝云:"色如花玉者,含笑惑阳城。 羞献媸媸质,聊酬恋恋情。"

尹曰:"卿可谓才色两绝。"

及夕,尹曰:"今宵仆欲移卧内庭,不知可否?"红曰:"此事勿与妾谋,疏不间亲,新不间旧,岂有露水之交而霸绝人之伉俪者乎?妾在此,如君别墅,往来由君,妾不敢禁也。"

红三日不至,尹心疑之。

二更后,瑞白忽至,尹大喜曰:"卿亦可怜小生耶!频烦令姊道达微忱,卿竟不一至,自谓无福可消双美。 今兹辱临,何幸如之!"审视之,白愁容满面,秋波含泣。

惊问之,白曰:"妾姊忽得异疾,死在旦夕,非某孝廉之九转还阳丹不能医治,不知肯为转求否?"尹曰:"瑞红,吾爱妾,岂肯坐视不救!"遂欲命驾往。

白不觉失笑曰:"岂有深夜干人之理,晨往可耳。"

尹曰:"求得药来,卿为煎服乎?"白曰:"妾实不能,尚祈君亲手调理。 事已至此,不容自讳。 明夕池中有赤金病鱼浮水面,鱼即妾姊。 君急用巨盆挹以池水,将鱼安置盆内,移于密室,勿令复见天日;将丹药细细散于盆中,经夜当自苏。"

言已告辞。

尹欲留与同宿,白曰:"君何不情之至也!妾姊病危,有何心绪与君欢寝。"

遂去。

尹始知瑞红姊妹皆鱼精也。

次日,尹购丹药以俟。

日夕,果有金鱼浮出,尹处之悉如白言。

晨视之,盆中之鱼已无有矣。

及晚,白至曰:"勿庸挂怀,君之爱妾已获生路。 但大病之体,非百日不能复元,会期少远耳。"

言已告别。

尹曰:"令姊忽离,使人寝食俱废,卿肯少留,聊慰怀想,何乃如是决绝?"白乃止。

尹狎抱之,白曰:"勿尔,夜长如岁,情何极也?妾以为凡事须留余地,厌足之后,索然无味,反不若爱慕之趣长也。"

白见尹与瑞红倡合之章,曰:"佳作过誉,姊诗太谦,悉不惬鄙怀。"

遂援笔题云:"天媛称国色,一顾可倾城。 无少夸妍意,祗缘报旧情。"

尹曰:"卿秀外而慧中,真令人爱而忘死。"

白曰:"君勿死,勿令妾姊怨妾终身也!"既而就寝,枕衾之间,淡而有味,较浓情快意,别有佳趣。

白曰:"妾初经人道,觉此事愈疏则其情愈笃。"

尹曰:"然,卿可谓善于格物。"

平明白去,后十数夕始一至,至则清谈,恒夜半始寝。

忽半月竟不至,念想颇切。

一夕,丽人自外入,以为白也来矣,审视之,则非白而红。

大喜曰:"金体如常否?"红曰:"不但如之,直胜之矣。 君见妾即以此为问,似君心中尚有瑞红二字。"

尹曰:"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况今已三月,渴想何极!"红曰:"其新孔嘉,视妾应如弁髦,尚伪为是言以欺人耶?"尹方欲自表其心,而白忽至。

见红,愕然曰:"姊来胡不令妹知也,将谓妹知之即不令姊来耶?妹代姊作妇,辛苦难言,姊犹以嫉妒疑妹,妹诚有不白之冤。 请从此永别,勿若邵家姊妹争汉子也。"

负气而去。

红曰:"妹不复来矣!"尹以与红复聚,竟置白于度外。

尹妻大邵氏卒。

大邵生儒。

尹以儒母虽卒,小邵与儒母同胞,抚儒必如己出,遂托儒于小邵。

未及三月,儒黄瘠如鬼。

尹谓儒病,不料邵之惟日毒伤也。

儒腕有绳痕,尹见而问之,至再至三,而儒终不言。

盖儒前曾言其苦于父,邵知之,夜以针刺儒下体,至百而始止,故不敢复言。

尹向红言之,红曰:"妾试察之。"

次日,红曰:"公子苦不堪言矣!夜以绳捆其手足,载寝之地。"

尹怒,欲责小邵。

红曰:"君且少安而勿躁,试以此问之,听渠有何言也。"

尹以问邵,邵曰:"儒夜夜溺床,故借此以示儆。"

尹怒曰:"儒即溺床,亦不宜视如犬豕!"邵笑曰:"君勿怒。 责之太过,妾亦有悔心矣。"

尹负气出。

次日,视儒腕无绳痕,乃反恚为喜。

未及三日,儒困异常,不饭而睡,摇之不醒,醒而复睡,尹甚疑之。

及夕,红至,尹以儒状语之。

红曰:"妾往观之。"

复曰:"公子之苦更惨矣!以绳接发,系于梁间,令其立寝。"

尹半信半疑,嘿嘿不语。

红曰:"君盍自往视之。"

尹曰:"重门坚扃,何以得入?"红曰:"君试以手推门,或自辟。"

尹遂往,悉如红言。

大怒,急释儒系,鞭小邵数十始出。

红曰:"君为公子结深仇矣,务严防之。"

一日,尹昼寝,红急摇之醒,曰:"公子有难,可速救之!邵怀宿怨,将寸磔儒体以泄之,渠亦不畏偿命也。"

尹闻之,大惧,急起欲往。

红曰:"且缓行,其情形已著,陡见君,必立戕儒命,鞭长莫及,无以救公子。"

尹曰:"然则奈何?"红乃以指向空书符,令尹大喊一声。

尹乃喊曰:"邵氏何得下此毒手!"喊毕,红曰:"可以往矣,但与公子同来,勿责小邵以深仇怨。"

尹诺而去。

既至,见邵氏眼瞪舌出,垂手操刀,面天而立,若有畏神怒击之势。

儒赤捆在地,俨同死尸。

尹乃将儒解释,谓小邵曰:"心如豺狼,何足诛也!"遂携儒而出。

谓红曰:"此害实难提防,仆欲令儒依卿,未知肯否?"红曰:"固所愿也。 但恐才力不逮,未足当此重任。"

既而曰:"此事责成于妾妹。"

尹曰:"渠不肯辱临,奈何?"红曰:"欲令妹来,亦自易易。 以素纸一方,硃书瑞白二字,外以墨笔当瑞白字上绘横尾鱼一尾,再于鱼身书一雷字,于脊、腹、尾上各书一雷,念咒语三遍,以火焚之,妹必立至。 首上之雷字决不可书,此五雷符咒也。"

遂将咒语口授尹。

尹曰:"卿失检点,此符能制令妹,必能制卿,卿姊妹性命悉在仆掌握中。"

红闻之,勃然变色。

尹曰:"卿勿惧,仆与卿姊妹情深如海,何忍相害!若传于小人,卿必有噬脐之悔。"

红再四拜谢,曰:"妾姑去,君自作法,见妾妹,勿谓此符系妾传授。"

及夕,尹如红言,书绘雷符,以灯火焚之。

未几,白至,形色异常,举止无措,惕然曰:"君得妾姊奉事,已慰情怀,何需于妾?"尹曰:"仆之所以冀卿移玉者,全不在此。"

遂将儒之遭遇并己奉托之意,切切言之。

白曰:"君家遭此不幸,理合闻之即来,必俟致之而始至,不惟君以妾为无义,妾之热肠亦难自白。 恨姊并未与妾言及此。"

尹闻之,不胜感激。

既而,白曰:"君于此事胸有成竹否?"尹曰:"仆欲卿与邵氏各居一室,旦夕保儒。"

白曰:"同居难以远害。"

尹曰:"与儒同居花园可乎?"白曰:"客舍不便久居,妾有一术,较此为妥。 先人在时,住宅原系两院,后乃合而为一。 今仍分而为两,妾与儒同居一院,兼承伯氏所遗产业,君往来于其间而总其成,不亦善乎?"尹从之。

白为儒延师教读,师训于昼,白教于夜。

儒十六岁入泮,嗣为儒娶妻刘氏。

刘以白为姑,不知别有母氏也。

小邵之子十二岁以疾卒,邵不复生育,见儒入泮娶妻,极欲子儒,而儒不往朝。

乃以己意告尹,且言悔过,尹诺之。

以告白,白曰:"可。"

遂遣儒往朝之。

儒不敢,白曰:"汝往,吾暗随之。"

儒见邵,礼拜毕,命儒坐,儒面如土色,齿震震有声。

邵乃以掌自击其面,曰:"使儿见吾如是恐惧,益觉往日所为无人心。"

言已,泪涔涔下。

白曰:"果有悔心。"

遂令儒夫妇旦夕两次见邵。

邵格外体恤,过于所生。

未及十日,儒毫无畏心,遂令儒夫妇与邵同院居。

几半年,一日,白令人请尹与儒夫妇至。

尹曰:"往昔仆以家务到此,治理毕,辄催仆行,今忽令人奉请,何前后情意之迥殊也?"白正色曰:"今有要事禀白,岂终夜不寐,冀与君消良夜耶?"尹曰:"卿何严毅如此?"白曰:"不敢施劳。 妾为君训子教媳,颇觉有功。 今举家融融泄泄,君之所以责成于妾者已终,请从此永别。"

儒闻之,泣曰:"儿微母,不及此,恩同昊天,终身难报。 母忽欲长往,是不令男报德于万一。"

泣涕不已。

白曰:"勿尔。 试为汝再留月余。"

是夜,尹宿于白室,向晨而醒,白已杳。

急起,至花园,红亦不在。

案头有笺一幅,读之,乃红告别之诗,其词云:"为报池塘十世恩,相将姊妹结双婚。 汉皋解佩情同切,梦里衔环谊倍敦。 一向协心扶燕翼,从兹烧尾度龙门。 妾名若系郎君念,岁岁桃花放满园。"

虚白道人曰:妇女者,以身事人者也。

以身报德,亦云极矣!而红与白不惟此,一炼丹药以救德之沉疴,一效犬马以保德之嗣子,较曲意承欢、志在无违者,不啻天渊矣。

报德若红、白者,可矣!

以德报德,即鳞物亦知之,可见德之感人也深。

黄琴轩

池鱼衔环,古有其事。

得此发挥,尤油然兴人善念,不止红红白白,五彩成章也。

马竹吾

视三峡记高唐女事,尤奇艳。

上元李瑜谨注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