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古圣人之立方,不过四五味而止。
其审药性,至精至当,其察病情,至真至确。
方中所用之药,必准对其病,而无毫发之差。
无一味泛用之药,且能以一药兼治数症。
故其药味虽少,而无症不该。
后世之人,果能审其人之病,与古方所治之病无少异,则全用古方治之,无不立效。
其如天下之风气各殊,人之气禀各异,则不得不依古人所制主病之方,略为增减,则药味增矣。
又或病同而症甚杂,未免欲兼顾,则随症增一二味,而药又增矣。
故后世之方,药味增多,非其好为杂乱也。
乃学不如古人,不能以一药该数症,故变简而为繁耳,此犹不失周详之意。
且古方之设,原有加减之法,病症杂出,亦有多品之剂,药味至十余种。
自唐以后之方,用药渐多,皆此义也。
乃近世之医,动云效法汉方,药止四五味。
其四五味之药,有用浮泛轻淡之品者,虽不中病,犹无大害。
若趋时之辈,竟以人参、附子、干姜、苍术、鹿茸、熟地等峻补辛热之品,不论伤寒暑湿,惟此数种轮流转换,以成一方,种种与病相反,每试必杀人,毫不自悔。
既不办病,又不审药性,更不记方书,以为此乃汉人之法。
呜呼!今之所学汉人之方,何其害人如此之毒也?其端起于近日之时医,好为高论以欺人。
又人情乐于温补,而富贵之家尤甚,不如是则道不行。
所以人争效尤,以致贻害不息。
安有读书考古深思体验之君子,出而挽回,亦世道生民之大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