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4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4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浪迹丛谈》中散见联话
焦山
初到邗上,知好即欲招游焦山。
忆官苏藩时,以开坝催漕诸役,盖无岁不登金、焦。
又于乙未年曾偕逢儿、暎儿信宿焦山松寥阁,备领山中胜事,辄为神往。
或言焦山古名樵山,因汉处士焦光隐此,故名。
罗茗香曰:"闻之江郑堂藩言,樵字当作谯,不知其义何居?"余曰:"杜佑《通典》载京口有谯山戍,《太平寰宇记》亦以谯山为戍海口之山。 《嘉定镇江府志》云,江淹《焦山诗》旧本作谯山。 是皆郑堂所据。 知北宋以前尚名谯山。 谯有望远之义,故戍楼名谯楼,戍山亦名谯山也。 宋以后始以焦孝然之事附会之。 孝然避兵娶妇于扬州,见《三国志》注。 彼时孝然年尚幼,未必即有隐焦山被三诏之事。 且孝然为魏以后人,蔡伯喈卒于汉末,在孝然之前,焦君之赞当别是一焦君,似蔡亦无为孝然作赞之事。 但因孝然而名山,相传已久,而古字之从谯,似我辈不可不知耳。"
茗香甚以为然。
焦山水晶庵中有长沙陈恪勤手书一联云:"山月不随江水去;天风时送海涛来。"
《跋》云:"此山中旧联,不知为何人所作,今久无存,山僧数为吟诵,余甚爱之,以属对不甚工,或亦传述之讹,因以‘江月’易作‘山月’、‘流水’易作‘江水’"云云。
而自然庵中林少穆尚书亦书此联,作"江月不随流水去;天风直送海涛来。"
《跋》云:"此朱文公句。 陈恪勤不审所出,易‘江月’为‘山月’、‘流水’为‘江水’,又误以‘直’作‘时’,今重书以正之。"
按,陈恪勤固以意轻改旧句,而少穆亦偶未审也。
此宋赵忠定公汝愚同林择之、姚宏甫游吾乡鼓山诗句,朱子喜之,为摘"天风海涛"四字,大书磨崖于屴崱峰顶。
后人又为建天风海涛亭。
今亭久圮而摩崖字犹存,此句亦长在人口,不知者遂误以为朱子诗。
今赵诗载《鼓山志》,厉樊榭《宋诗纪事》亦录之,此联以题鼓山固佳,今若移题焦山,则情景尤真切,故乐为辨之。
记得水晶庵壁又有"入室果同水晶域,开门正对石公山"一联,殊工雅,忘却何人所题。
石公山即象山,正与焦山相对也。
又记得丁未夏余游焦山时,借庵诗僧犹健在,前一年是其八十诞辰,借庵索余补赠联句,时从游者已停桡相待,乃手挥十四字与之,云"山中鹤寿不知纪;世上诗声早似雷",句虽未工,而意颇切。
借庵称谢不绝口,而余则久忘之。
今此联尚悬海西庵壁,阅之如同隔世矣。
红船
今大江来往之船,以云台师巡抚江西时所制红船为最稳且最速。
嘉庆十八九年间始创为于滕王阁下,后各处皆仿造,人以为利。
今湖北、安徽以迄大江南北,吾师所制之船随在而有。
船中小扁,多师所手题,有沧江虹、木兰身、曲江舫、宗舫诸号。
数十年来利济行人,快如奔马,开物成务之功伟矣。
吾师尝为余述:在江右时,偶以事遣家丁回扬州,恰值风水顺利,朝发南昌,暮抵瓜州。
若非红船,断不能如此快速也。
因制一联悬于舟中云:"扬子江头万里浪;滕王阁下一帆风。"
相府新旧门联
云台师旧宅在旧城之公道巷。
自回禄后,始迁居新城南河下康山草堂之右。
余于数年前初到扬州,即谒师于旧宅。
巷口有石牌楼,大书"福寿庭"三字。
大门口贴八字大联云:"三朝阁老;一代伟人。"
时观者多以为疑,谓师之枚卜在道光年间,何以有三朝阁老之称,不知师于干隆六十年九月已授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则阁老之称由来已久。
或又疑:"一代伟人"四字,颇嫌自夸,余初亦无以应之,后读《雷塘庵主弟子记》,乃知师于嘉庆五年在浙江巡抚任内,奏陈筹海捕盗等因,曾奉有"显亲扬名,为国宣力,成一代伟人"之谕。
此是敬录天语,并非自夸也。
后吾师亦微闻人言,遂于新宅大门改书云:"三朝阁老;九省疆臣。"
则更不招拟议矣。
按,王兰泉先生《湖海诗传》中,吾师诗下小传有"年华正盛,向用方殷,加之以开物成务之功,进之以诚意正心之学,洵一代伟人"云云,似亦敬本褒嘉之语,而吾师究以为涉于自炫,故改书之。
老臣谦抑之盛心,可以风矣。
太傅衔
云台师以今年丙午乡试重宴鹿鸣,大吏奏入,得优旨晋加太傅衔,并有"三赴鹿鸣"之望,荣宠极矣。
按,吾师本以太子太保原衔越加七级而至太傅,如斯旷典,前此所未闻也。
谨考本朝满汉大臣生前以太傅加衔者,如金文通之俊、洪文襄承畴、范文肃文程、鄂文端尔泰、曹文正振镛、长文襄龄,不过六人。
余如马文穆斋、佟端纯国纲、奉文勤宽、谢清义升、杨敏壮捷、顾文端八代、王文恭顼龄、张文端英、朱文端轼、钱文端陈群、蔡文恭新、董文恭诰,皆由身后赠太傅衔。
其由太子太保越赠太傅者,则惟刘文正统勋一人。
若吾师之躬逢其盛,其稽古之殊荣,科名之旷遇,宜邗江大夫士欢欣鼓舞,啧啧以为美谈矣。
余客居无以为贺,献一联云:"异数超七阶,帝眷东山谢太傅;嘉宾伫三肄,天留南国鲁灵光。"
但求切不求工也。
是年,江南副考官黄征三通副賛汤为吾师门下士,由金陵闱中寄联相贺云:"鸾诏亲褒,历相三朝贤太傅;鹿鸣重宴,同年一榜小门生。"
亦工不足而切有余也。
又山西平定州张石洲穆、以集杜句贺云台师重宴鹿鸣加太傅衔,楹帖云:"从来谢太傅;祗似鲁诸生。"
师甚赏其巧切,而外人多不以为工。
按,杜诗《奉观严郑公厅事岷山沱江画图》诗末联云:"从来谢太傅,邱壑道难忘。"
又《奉送郭中丞兼太仆卿充陇右节度使》诗中一联云:"耻为齐说客,祗似鲁诸生。"
不稽其出典,不知其浑成也。
云台师有老妾刘恭人,即嫡配江夫人之媵也。
师两次断弦,得其内助力为多。
生子祜,登道光癸卯乡荐,现官刑部山西司郎中。
刘得四品恭人封典。
女适吴,刺史公谨崧辅阁老子妇也。
今岁七十寿辰,师许同人为之制锦称觞,余亦制一联往祝,句云:"鹿宴沐恩浓,正及臣门膺旷典;翟衣襄政久,更看子舍策清名。"
翌日,师亲来谢步,并曰:"此番同人所赠联轴颇多,惟阁下及右原所撰句最佳。"
右原句云:"温温恭人,母以子贵;潭潭相府,日引春长。"
先是右原以酒筵献,吾师以手简谢云:"此席恰为煖寿而来,煖者温也,所谓温温恭人是矣。"
右原即因此制成联句,庄重浑成,真可入余联话也欤。
广厦
壬寅年,因避海警到扬州,借居流芳巷张松崖郡丞容园中者三阅月,水木之胜,甲于邗江。
今岁重至扬州,则松崖已赴官袁浦,许小琴为卜居南河下之支氏空宅中。
宅无园圃,而高梁广厦,亦是邗江第一家。
于逭暑为宜,而家人犹有苦热者,因口占一律示之云:"借人广厦乐栖迟,随分都忘故土思。 但舍高官何必隐,弗耽佳句易成诗。 纵横铅椠家人笑,脱略衣冠过客疑。 只惜万方同苦热,清凉心地有何裨。"
尝录呈云台师,谓末联别出一意,必如此诗方非空作。
适修林少穆中丞信,亦附呈此诗。
中丞回信云:"读寄诗,甚羡甚愧,末二句尤觉深人无浅语耳。"
此宅前厅最崇敞,璧星泉制军、梁楚香抚军过访,皆讶余财力之雄,而不知其为借居也。
星泉曰:"虽是借居,然不可无一题扁,以纪一时鸿爪。"
余拟题为"随安室",属许珊林太守篆之。
后进有大楼,儿辈亦请题扁,余笑曰:"可署为‘见一楼’乎?"或请其说,余曰:"‘相逢尽道休官去,林下何曾见一人。 ’拟戏摘二字耳。"
或曰:"此句究出何典?"余曰:"此唐人诗也。 韦丹寄灵彻云:‘王事纷纷无暇日,浮生冉冉只如云。 巳为平子归田计,五老岩前必共闻。 ’灵彻酬云:‘年老身闲无外事,麻衣草坐亦容身。 相逢尽道休官去或作好,林下何曾见一人。 ’"客曰:"既有扁矣,可无联乎?"余复戏集唐宋人句云:"即知远客虽多事;将谓偷闲学少年。"
客为冁然。
建隆寺
建隆寺本后周李招讨重进旧宅,宋师入城,招讨力不能支,合室自焚,因敕建为寺,即以建隆年号为名。
近僧小支手辑《建隆寺志》,并绘《建隆寺图》,征名流题咏。
余次云台师韵云:"竹西讲忠义,似梅香破腊。 古寺抱冬心,千载不萧飒。 支公爱神骏,怀古如响答。 冷缘与俗判,胜践招我踏。 阐幽合名流,好事仗老衲。 咄哉淮海浊,鄙词委尘劫。 姜白石有《淮海浊》乐府,即咏李招讨事,宋臣之言自应尔也珍兹图志传,敬伫香火接。 隔邻梅花岭,贞风共猎猎。"
时小支欲于寺中西偏募建李招讨祠龛,征余楹柱之语,余集唐刘兼、陆龟蒙诗句应之云:"万迭云山供远恨;一家烟雨是元功。"
近但云湖都转亦题一联云:"宋史何妨称叛宋;周亲毕竟欲存周。"
亦有味也。
桃花庵三贤祠
扬州名胜以平山堂为最著。
平山堂诗以王荆公"一堂高视两三州"一律为最佳。
平山堂楹联以伊墨卿太守"隔江诸山"十字为最壮。
余于壬寅夏初来游,亦曾撰一联云:"高视两三州,何论二分月色;旷观八百载,难忘六一风流。"
谢椒石同年嘲之曰:"联句实佳,然二十二字中用数目字多至七八,非古人所讥卜算子乎?"余笑置之。
丙午年重至邗上,游桃花庵,登三贤祠堂,与黄石原比部、罗茗香茂才商撰楹帖,右原为杂举《东坡志林》、《墨庄漫录》、《避暑录》事,为合拟一联云:"四朵兆金瓯,是二千石美谈,不因五色书云,谁识名流皆五马;万花停玉局,惟六一堂如旧,若溯三贤谥典,合将祠额署三忠。"
时罗茗香亦拟一联云:"胜地景芳徽,卅载三贤俱典郡;同龛昭祀典,两文一献共称忠。"
按,韩忠献之守扬,在庆历六年,欧阳文忠则在庆历八年,距苏文忠之元丰守扬时,恰三十余年。
此前后两联,俱见典雅,非不学人所能办,当不让李兰卿独步于前矣。
李兰卿旧联有"谥并称忠"语,故即其意而衍之因用前联署余名,以后联署恭儿名,悬之壁间,而疏其缘起于此。
越日,茗香又拟一联云:"杨柳拂堤塍,追溯前徽,于宋历仁神两世;桃花遍祠宇,传来美谥,至今合文献三忠。"
亦佳制也。
水仓
扬州城内街巷,多设水仓,其法甚善,他郡县所宜仿行也。
相传干隆五十九年四月,新城多子街一带不戒于火,每延烧彻昼夜。
有余观德者,人颇豪侠,视而悯之,因创设水仓。
其地在人烟稠密、距河稍远之区,买屋基一所,前设门楹,中为大院,置水缸百十只,满贮以水。
复置水桶百十只,兼设水龙一二具,扬州俗语谓之水炮。
设有左近报火者,汲桶可以立集,炮夫可以即行。
孙春洲为作门联云:"事有备以无患;门虽设而常关。"
余尝过皮市街,见有广济水仓,门上勒石扁,安极佳,询之,则鲍崇城所作也。
字体极得诚悬法,因增其名入《随安室书录》中。
罗茗香云:"水仓门联原本出句系‘井用汲以受福’,后始改‘事有备以无患’。"
余又改为"事前定则不跲"。
又别拟一联云:"玉瓒何烦禅灶让;金莲永免祝融灾。"
近日各衢路增设愈多,章程愈密,可谓法良意美。
少穆尚书赠联
三儿恭辰五上公车,依然故我。
近缘福州旧宅不能安居,奉余出游,并悉索敝赋,纳资作郡大夫,指省浙江,以便迎养,非得已也。
时陕甘捐输之事,少穆尚书主之,余作手函恳其照拂,捐事已成,少穆复书相贺,中有"哲嗣以二千石洊登通显,台端以八十翁就养湖山"云云。
余谢不敢当,而心艳其语,嘱少穆就此演成长联,将悬挂于武林寓斋,以为光宠。
甫逾月,少穆果手制二十八字长联见寄,并缀以长跋,词翰双美,感愧交并。
时方辑录楹联余话,得此又增一美谈,不禁眉飞色舞也。
句云:"曾从二千石起家,衣钵新传贤子弟;难得八十翁就养,湖山旧识老诗人。"
跋云:"茝林中丞老前辈大人,自出守至开府,常往来吴越间。 今忻嗣敬叔太守,又以一麾莅浙,迎养公于西泠。 公游兴仍豪,吟情更健,此行真与湖山重缔夙缘矣。 昨书来索楹帖,以则徐前书有‘二千石’、‘八十翁’对语,嘱广其意为长联,并欲识其缘起。 忆公昔历封圻,距守郡时才一纪耳。 今悬车数载后,复以儿郎作郡,就养于六桥、三竺间,此福几生修得。 若他日再见封圻之历,承此衣钵之传,岂不更为盛事?敬叔勉乎哉。 道光丁未人日,同里馆侍生林则徐识于青门节署,时年六十有三。"
少穆由西域赐还后,先权陕甘总制,旋抚关中,绥辑番民,筦理捐务。
公私具举,欢颂载途,而不知其三年塞上开垦屯田,厥功尤伟。
以逐臣而犹为民为国,岂复是寻常报称之情。
近虽因病陈情,行将感激复出,且闻已饬哲嗣楫之编修还朝供职,其为心存君国,实远迩所同钦。
适承公以长联寄赠,不揣固陋,亦勉成数语报之,虽不足以揄扬盛美,而情往似赠,兴来如答,亦聊纪一时翰墨缘也。
句云:"麟阁待劳臣,最难西域生还,万顷开荒成伟绩;凤池诒令子,喜听东山复起,一门济美报清时。"
按,此联书就缄寄关中,适公已擢移滇黔总制,未知得达与否,而公所惠寄之联,则早已装治完美,悬诸杭州三桥址新宅中,众目快瞻,且脍炙人口矣。
云台师寿联
英夷之不犯扬州,京师士大夫以云台阁老之居邗江比汉郑康成之居高密,而以英夷比黄巾之保郑公乡也。
逾年值八十寿辰,恭蒙赐寿,彭春农学士以楹联寄贺云:"新恩又见临裴野;近事争传保郑乡"。
即指此事。
但都转寿联
英夷初犯邗江,扬郡人家已纷纷逃窜,赖但云湖都转竭力防堵,加意抚循,不一月即各安其居,扬人甚德之。
值都转九月诞辰,各制楹帖,以其致颂祷之忱。
然语或过当,甚有以郭汾阳、李西平为比者,则拟于不伦矣。
惟云台师撰七字联云:"菊花潭里人同寿;扬子江头海不波。"
落落大方,恰如身分,不能不推为大手笔也。
俞陶泉都转
闲与两淮鹾商谈历任都转之贤,以李秬轩为第一。
邹公眉观察曰:"秬轩之清操亮节,诚不可阶,然有守而兼有为者,终推平罗俞陶泉德渊一人而已。"
忆陶文毅公擎理淮鹾之始,都转屡不得其人,手书令余切实举荐。
余即以陶泉应。
盖陶泉令长洲、守苏州,实心实政,皆余所目击心仪者也。
时陶泉方守金陵,闻信力辞。
文毅以余手书示之,陶泉语塞。
闻陶泉初到扬时,运库并无余积,次年遂有三百万之储。
此席拥东南财赋之雄,冠盖往来,每多觖望,谤议丛兴。
自陶泉莅任后,改弦更张,洗手奉职,而裒多益寡,称物平施,亦无不各得分愿者。
惜其用心太苦,精力骤衰,位不称才,年不副德,论者伤之。
余在兰州藩署,忽接陶泉之讣,为之涕如绠縻。
适其孤以急信恳余转递平罗,余手挥一联寄挽之云:"殚心力以报所知,一代长才出甘陇;处脂膏而不自润,千秋遗爱满邗江。"
素闻贺耦庚督部言,陶泉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不谓边陲乃有此人物。
又言陶泉若长管淮鹾,可称得人,惜地方上少一好手耳。
此联正隐括其意。
今年在扬州,闻公眉观察亦有一联云:"敬以持己,恕以接物,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生不交利,死不属子,九京可作,舍公其谁与归。"
出语本朱子,对语本《檀弓》,则真足以传陶泉矣。
睢工神
小住袁浦日,有一河员来谒,意气轩昂,语言无忌,自言系由衡工投效,得官甚速,并述彼时有一对句云:"捷径不在终南,河水洋洋,大有佳处;补缺何须吏部,睢工衮衮,竟开便门。"
且言亲在睢口工次目击合龙时,实有神助显应,众目共睹,但不知此神何名耳。
《浪迹续谈》中散见联话
灵岩山馆
过苏州时,有客约余游灵岩山馆,余以前游未畅,且欲考悉其颠末,因欣然孥舟前往。
历览久之,盖不过相隔十余年,而门庭已大非昔比矣。
按,山馆即在灵岩山之阳西施洞下,干隆四十八九年间,毕秋帆先生所购筑,营造之工,亭台之侈,凡四、五年而始竣,计购值及工费不下十万金。
至五十四年三月,始将扁额悬挂其头门,曰"灵岩山馆"。
联云:"花草旧香溪,卜兆千年如待我;湖山新画障,卧游终古定何年。"
皆先生自书,而语意凄惋,识者已虑其不能歌哭于斯矣。
二门扁曰"钟秀灵峰"。
乃阿文成公书,联云:"莲嶂千重,此日已成云出岫;松风十里,他年应待鹤归巢。"
自此蟠曲而上,至御书楼,皆长松夹路,有一门甚宏敞,上题"丽烛层霄"四大字,是嵇文恭公书。
忆昔游时,是处楼上有楠木橱一具,中奉御笔扁额"福"字及所赐书籍、字画、法帖诸件,今俱无之。
楼下刻纪恩诗及谢恩各疏稿,凡八石。
由楼后折而东,有九曲廊,过廊为张太夫人祠。
由祠而上,有小亭,曰"澄怀观"。
道左有三楹,曰"画船云壑"、"三面石壁"、"一削千仞",其上即西施洞也。
前有一池,水甚清冽,游鱼出没可数,中一联云:"香水濯云根,奇石惯延采砚客;画廊垂月地,幽花曾照浣纱人。"
池上有精舍,曰"砚石山房",则刘文清公书也。
嘉庆四年九月,忽有旨查抄,以营兆地例不入官,故此园至今无恙。
至嘉庆二十一年,始为虞山蒋相国后人所得。
而先生自镇抚陕西、河南、山东,总制两湖,计二十余年,平泉草木,终未一见。
余前游诗云:"灵岩亭馆出烟霞,占尽中吴景物嘉。 闻说主人不曾到,邱山华屋可胜嗟。"
盖纪其实也。
近年辑《楹联丛话》,前数联均未及采,今始录得,将补入《楹联三话》,则此游亦不虚矣。
绣谷
苏州阊门内有绣谷园,余过吴门时,有以《绣谷送春图卷》来售者,恐是仿本,且其值过昂,因置之。
此园嘉庆中为吾乡叶晓崖河帅所得,后归余同年谢椒石观察,又后归王竹屿都转,叶、谢、王皆余至好,往来最熟,今则不知何姓所居矣。
按,此宅在国初为蒋氏旧业,偶于土中掘得"绣谷"二大字,作八分书,遂以名其园。
园中亭榭无多,而位置有法,相传为王石谷所修。
康熙三十八年己卯,尤西堂、朱竹垞、张匠门、惠天牧、徐征斋、蒋仙根诸名流,曾于此作送春会,王石谷、杨子鹤为之图,时沈归愚尚书年才二十七,居末座。
干隆二十四年,又有作后己卯送春会者,则以尚书为首座矣。
先是蒋氏将售是宅,犹豫未决,卜于乩笔,判一联云:"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而不解其义。
迨归叶氏,而上语应,后叶氏转售于谢氏,谢又转售于王氏,而对语亦应。
一宅之迁流,悉有定数,亦奇矣哉!
郡署楹联
郡署旧为建炎驻跸之区,故制度崇宏,屋宇委属,为两浙十一郡署之冠。
惟自外堂以至内廨,楹柱无一佳联留题,岂以前官斯土者,皆不屑为此耶?自恭儿莅任,始于东客厅中制一额,曰"节俭正直之堂",而于楹柱书"政惟求于民便,事皆可与人言"两语。
盖余初出守荆州时,曾书此十二字于客座之旁,恭儿至今服膺不释耳。
既又欲制公堂联语,考昔贤守郡者,以王右军、谢康乐为最著,故县中有王谢祠之建,此间山海要区,今昔情形顿异,有未可以王、谢之卧理概之者,余令其隐括此意为之。
越日,恭儿即以拟句呈云:"要地寄一麾,须常念海山深阻;旧堂共千载,敢但希王谢风流。"
虽亦常语,而尚质实不浮,因即令其揭诸堂楹,以谂观者。
英济庙楹联
温州瑞安门,俗呼大南门,出城半里许,有英济庙,俗呼白马庙。
相传神为昭明太子,既无旧碑可考,里人亦无能详其原委者。
庙中有潘宗耀楹帖云:"白马溯光仪,彩仗霓旌,尚振英风昭肸蚃;黄麋谈故事,仁浆义粟,长传闿泽济嗷鸿"。
跋云:"英济庙神灵最著,里俗相传梁昭明太子拯饥来此,时乘白马,故又称白马庙"云云。
按,《郡志》未载此事,前史亦无可征证,昭明何以能来温拯饥,事属茫昧。
惟此联尚非俗笔,适余辑《楹联三话》,到温州旬余日,偶入庙睹此,因附录之。
孙雨入学博云:"《续雁荡山志》载,卧云禅师重建罗汉寺于谷内芙蓉峰下,劚地得古石碑,高二尺,阔一尺,文曰:‘昭明太子肇基,建号昭明禅寺,及造宝塔一所,以奠温庥康盛者。 大梁大通元年丁未岁上元志。 ’考《梁书》,太子统以中大通三年辛亥四月卒,始谥昭明,岂有五年之前,先有立号刻石之理,殊不可解。 余谓此碑必好事者所为。"
若此碑果真,则是唐以前所遗,当为东瓯第一贞石耳。
程浩《雁荡开山说》、李象坤《雁山志余》并载此事,《乐清县志》已辩其诬。
永嘉忠义节孝祠楹联
永嘉县学之东偏,旧有忠义节孝祠,嘉庆初为飓风所圮,嘉庆末始重建。
朱沧湄观察文翰为碑记其事,又各为之楹联。
忠义祠云:"近圣人之居,容光必照;遵海滨而处,明德惟馨。"
节孝祠云:"儿女尽能之,一点热肠,三分血性;家庭常事耳,察乎天地,通乎神明。"
余皆录入《楹联三话》中。
江心寺门联
孙雨人学博《永嘉闻见录》云:"江心寺外门旧有联云:‘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潮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旁署‘宋状元梅溪王十朋书题’。 余谓此等似巧实拙,断非梅溪手笔。 即如联意,亦止须‘云朝朝朝散,潮长长长消’,何烦重迭至八字耶?"并引蔡葵圃之言曰:"题曰宋,曰状元,本人断无此款式,其为好事者假托无疑。"
忆余四十三年前到此,亦曾目击此联,以其费解,笑置之。
旋里后,乃知闽县乌龙江之东山上罗星塔,旧有七字联,不知何人所撰,其句云:"朝朝朝朝朝朝夕,长长长长长长消。"
过客皆不知所谓。
相传康熙中,有一道人到此,读而喜之,众请其说,道人笑曰:"此山为海潮来往之区,此联出语第一、第二朝字上平声,第三朝字下平声,通作潮字,第四朝字下平声,第五朝字上平声,第六朝字又下平声,凡下平声者,皆应作潮字读;对语第一、第二长字平声,第三长字上声,第四长字平声,第五长字上声,第六长字又是平声,如此读之,自不烦言而解,不过是言潮汐长消而已。"
言讫,道人遂不见,或以为纯阳现身也。
按,此塔联与寺联字句互异,其为仙笔与否,不可知,而塔联似较简明有意趣,故余曾录入《楹联续话》中。
学博言道光壬辰,风飓大作,此联吹入江中,不知飘流何处。
而余今冬重游,则寺门仍有此联,却无前款,后题"章安蔡朝珂重录"。
江心寺楼联
江心寺楼上,楹帖甚多,余同年李芝龄尚书一联,最为时所传诵,句云:"青山横郭,白水绕城,孤屿大江双塔院;初日芙蓉,晚风杨柳,一楼千古两诗人。"
此外朱沧湄观察亦有句云:"长与流芳,一片当年干净土;宛然浮玉,千秋此处妙高楼。"
亦颇超脱。
又楼外小柱上有沈茂才步云集唐人一联云:"潮平两岸阔;江上数峰青。"
亦尚自然,此则闻之孙雨人学博,余两度登楼,实皆未见此联也。
按,芝龄尚书"初日"、"晚风"八字,是合谢康乐、孟襄阳言之,二公皆与孤屿有关,可称巧合。
而徐铁孙权守荣一联云:"众山遥对酒,孤屿共题诗。"
则直书孟襄阳之句,且跋云:"书此以实孟楼之名。"
是为小岘先生扬其波,殊可不必矣。
余前游有诗而无联,近始补制一联云:"风景不殊,四十年余旧泥爪;江山如许,二千里外小金焦。"
文公祠
江心寺有文公祠,祠壁有石刻信国公像,为前巡道秦小岘先生所摹,有赞有诗,并系以跋,跋云:"《温州府志》及《永嘉县志》俱称,德祐元年,公与陆秀夫、张世杰在江心寺同立益王,非也。 《宋史》:益王昰、信王昺以德祐二年春同走温州,陆秀夫追及于道,张世杰自定海至,奉益王为兵马都元帅,昺副之。 是此时公并未在温,无同立益王之事。 迨益王入闽,公始自高邮泛海来温,上表益王劝进,召至福州,拜右丞相,改封信王为卫王,皆德祐二年事,《县志》称德祐元年亦误。"
案,此跋似未深考,今府、县两志并无文天祥同立益王之文,且俱明标德祐二年,不知小岘先生何所据而云然也。
小岘先生有一联云:"杜宇声寒,柴市一腔留热血;梅花梦断,瓯江千载泣忠魂。"
颇工丽,然尚不如彭清典联云:"孤屿有邻,喜得卓公称后死;严陵在望,直呼皋羽哭先生。"
尤为警切矣。
又有一长联云:"久要不忘平生之言,古谊若龟鉴,忠肝若铁石;敢问何谓浩然之气,在地为河岳,经天为日星。"
初闻此联语,极为叹赏,而不知何人所制,今乃知为李石农师所题。
盖信国大魁日,出王伯厚之门,"古谊"二句,即其卷中评语,不独忠肝铁石,信国果践斯言,而伯厚之具眼知人,亦为龟鉴矣,此吾师所谓久要不忘也。
若非稽此故实,鲜不疑上联所作为何语耳。
卓公祠
文公祠之旁为卓公祠,祀前明户部侍郎卓忠毅公敬,从前纪载各书,率称卓忠贞祠,实沿误也。
公旧有祠,前明中叶,奉诏建在郡城南隅,湫隘不可理。
万历间,郡守卫承芳始移建于江心寺文公祠之右。
岁久倾圮,我朝康熙中,郡人陈孝廉振麟倡捐重修。
干隆丙子,督学使者吾闽雷翠庭先生鋐,复率永嘉崔邑侯锡重修。
甲午,曾邑侯唯亦从事焉。
顾规制稍狭,祠中名流牓联及过客题咏,少所概见,视文公祠喧寂迥异,为之怒然。
按,史传载建文初,忠毅尝密疏言:"燕王雄才大略,酷类高帝。 北平形胜地,金、元所由兴。 今宜徙封南昌,万一有变,亦易控制。"
疏入,召问,叩首曰:"臣所言,天下至计,愿陛下察之。"
帝默然,事竟寝。
燕王即位,责以建议徙封,离间骨肉,然犹怜其才,命系狱。
姚广孝故与有隙,进曰;"敬之言诚见用,上讵有今日乎?"成祖不得已,斩之,且夷三族,慨然曰:"国家养士三十年,惟得一卓敬耳。"
焦弱侯竑作《祠记》,叙述独详备,所当镌之祠壁者也。
祠中有旧联二,颇沉著,一云:"祠接谢亭,亦有文章惊海内;忠符信国,并悬肝胆照江心。"
系雷翠庭先生所题。
一云:"沥悃陈谟拒不庸,遂使奸邪误国;捐躯赴难同一死,却教沟渎无颜。"
系诸城窦东皋先生光鼐所题。
翠庭先生又有一扁云:"忠炳几先。"
亦极警切。
名人手笔,故自不同。
余亦思学制一联,而屡不就,漫缀一诗云:"湛族当年泪不收,江心遗庙尚千秋。 敢言养士真收报,恨不移封作隐忧。 末路可怜病遭虎,故山应悔错骑牛。 革除旧事谁相理,赖有天朝谥典优。"
潘柽
《永嘉县志·经籍门》载潘柽《转庵集》一卷,《文苑门》有传。
按,《梅磵诗话》云:"永嘉潘柽,字德久,号转庵。 水心先生序其诗集,言德久年十五六,诗律已就,永嘉言诗,皆本德久。 读书评文,得古人深处。 举进士不中第,用父赏授右职,为閤门舍人。 题钓台一联云:‘但得诸公依日月;不妨老子卧林邱。 ’为人传诵。"
按,此联余辑入《楹联三话》,其实是一七律之颈联,今载《瀛奎律髓》中。
诗云:"蝉冠未必似羊裘,出处当时已熟筹。 但得诸公依日月,不妨老子卧林邱。"
此前四句,虽常语,而却旋转自如,后四句则平率矣。
诗派虽开四灵之先,其工力实不相上下也。
张园楹联
温州城中有三园,皆足供士大夫游宴之所。
在西为陈园,曲径通幽,台榭错出,聊堪小憩。
陈园之南为曾园,则水木明瑟,亭馆鲜妍,远出陈园之右。
其所编桂屏,所筑水槛,尤具匠心,为他园林所未见,思以两诗纪其胜,尚未能成章也。
在东为张园,紧贴积谷山下。
按《太平寰宇记》言,谢公池在积谷山之东,积谷山即今东山,则谢池旧址,似即在此山之左近,故张鉴湖观察亦就此地辟园起楼,以存其意,而属蔡生甫学士书"池上楼"三字为楼匾。
楼之左为鹤舫,并水依山,最为幽胜,余屡游宴其中。
山即东山之麓,水即城下之濠,实为城中第一胜区,因撰一柱联云:"面壁拓幽居,一角永嘉好山水;筑楼存古意,千秋康乐旧池塘。"
戏彩亭联
温州郡署,寓眷属于三堂,庭院极宽敞,相宅者皆嫌其不聚气,必于前廊构一亭子,以收束之,且可藉为岁时演剧之所。
恭儿题亭扁曰"戏彩",跋云:"宋温州通判赵屼,迎养其父清献公于倅厅,构戏彩堂,当时传为盛事,东坡、颍滨皆有诗,已详第二卷今资政公亦就养郡斋,而兹亭适成,因以名之。"
并请余撰为楹联,余亦即用此事题柱云:"舞彩又成亭,故事远惭清献德;逢场凭作戏,正声合补广微诗。"
时次儿丁辰,由内阁请假南来省视,亦于亭角附题一联云:"胜地许循陔,成兹乐事;齐心殷舞彩,让尔先声。"
跋云:"敬叔弟属撰亭联,因答其意付之。"
亦可谓一时佳话矣。
《浪迹三谈》中散见联话
戏彩亭诗事
戏彩亭仿戏彩堂而作,不过为岁时觞咏之所,自赵蓉肪学使张之以诗,而赓唱始盛,阮仪征师相复宠之以序,而题赠愈多。
余因思辑为《戏彩亭诗事》,以存其概,而远近投寄者,一时尚未能齐来,付梓尚需时日。
因先录赵学使诗并仪征师相序,先与众共读之,以备缘起云:"揽胜题诗遍浙东,安舆到处兴何穷!宦游最好永嘉郡,颐养直过清献公。 藤杖吟云身自健,荔乡隔岭路原通。 从来仙福能兼少,况有高文迈古风。"
跋云:"前辈茝林中丞,就养令嗣敬叔太守权瓯篆署中,人谓与北宋赵清献公就养瓯倅事相类。 窃以公封圻硕望,退归后流览山川,著述益富,今官舍近接珂乡,且彩服承欢,同探雁荡龙湫之胜,君身自有仙骨,绕膝况皆诗人,揆之赵清献之戏彩堂,恐未必如此美备也。 因次苏颍滨韵,录呈大教,聊以志倾慕之忱云尔。"
余即日依韵和答云:"两度趋承越海东,客怀离绪共何穷?最难胜地逢宗匠,无补清时是寓公。 胜赏诗连春草后,公两度临瓯皆在深春之月健探路未石门通。 连日议寻石门旧址,以未得路径,不果往游山更鼓登临兴,直驾龙湫最上风。 公前游雁荡,以阴雨未登大龙湫,愿此游补之"学使临发之前一日,余召菊部饮饯于戏彩亭,学使复迭前韵相赠云:"堂名戏彩纪瓯东,盛会重开兴不穷。 贤守承欢过赵倅,高斋投句愧苏公。 东坡有《赠赵阅道高斋》诗,并继子由赠戏彩堂句游山未许云偕访,公去春游雁荡,余以案临台郡先行,未克同往观瀑今看径可通。 去春将至大龙湫,以雨水,自崖而返,今拟补游也两度招邀聆麈论,且欣弦管坐春风。"
跋云:"茝林前辈就养东瓯,与赵清献公事相类,而福且过之。 因次颍滨韵奉赠,猥承赐和,兼蒙招集戏彩亭,仰仙福之能兼,感情文之交至,用迭前韵赋谢,以志盛会幸逢云尔。"
案,此诗亦书扇以赠,并蒙集禊帖字留题一联云:"山水林亭,自得清趣;管弦觞咏,以娱大年。"
次日,余复次韵奉答云:"转眼鸿飞西复东,匆匆握晤意何穷!戏场欣看老莱子,是日菊部正演老莱子故事诗事须追康乐公。 学使属同人齐和此诗将相连茵九斗肃,是日叶容斋总戎亦在座,温郡山形如九斗,因名云烟落纸百蛮通。 学使濒发,尚手挥楹联百十幅分赠宾僚不倦一亭从此增声价,留与輶轩采越风。"
越月,承仪征师相寄序云:"宋元丰间,三衢赵屼倅温州,迎其父清献公侍养倅署,构戏彩堂,一时艳称其事,东坡、颍滨二先生并有诗。 后七百余年而福州梁敬叔太守权温篆,其尊甫茞林中丞亦就养郡斋,太守援清献故事,构戏彩亭署中,以为岁时觞咏之所,中丞顾而乐之。 道光间,昆明赵蓉舫学使按试东瓯。 学使与中丞旧相善,遂以诗相酬答,一时歌咏之欢,宾朋之盛,浙东人士播为美谈。 中丞因摭成《戏彩亭诗事》一本寄余,属以数语张之。 窃谓中丞之抚吴也,恩惠浃于吾乡,至今熟在人口。 其抚粤西五年,控制得宜,桴鼓无警,余曾手制楹联赠之云:‘江乡仁惠传荒政;岭表恩威播外夷。 ’综前后宦绩,其与忠献之帅蜀,将毋同。 今敬叔虽初登仕途,才望已不在赵屼下,古今人何尝不相及哉?信乎蓉舫学使之言,恐当日清献之戏彩堂,不能如斯之美备也。 余老衰,久不作诗,而乐述其事,因即列其缘起,以复中丞,为当代之服官者劝,且为后之续东瓯志乘者有所考焉。 道光己酉春日,扬州八十六老人学愚弟阮元书。"
说铃冥报录一则
杭州贡生沈自玉,名鼎新,寓淳祐桥相国寺。
壬辰夏五月,因病后答拜一友,登吴山过劳,踉跄归卧,即时若气绝者。
自玉尔时觉身轻举,如在半空,魂随上下,历境冥渺,四顾茫茫,行百里而遥至一大野。
更转道左,见红墙粉界,碧瓦朱门,有一童子前导。
再进百步,则殿宇隆崇,延袤数十里。
重门洞开,两廊庑俱署十三省,各省各有府,府各有县。
其往来奔走者,皆青衣绛袍,手各执簿,杂遝排拥,几不能前。
每到一门,则有数十力士,执戈扬盾,拦阻狰狞,细诘之童子,曰:"此武林善士沈鼎新也。"
遂从交戟下俯躬而入。
第一门榜曰"干坤一照",见金碧辉煌,异香从空中来。
又进一门,其联曰:"轮回生死地;人鬼去来关。"
入内阴森闪赫,不敢仰视。
(下略)
神童对
《七修类稿》载金茂之言:"云贵间人,绝不知诗,偶遇一秀才,试之以对,时值暮春,曰:‘马踏红尘风力软。 ’果无能对者。 余偶思古诗‘鸡鸣紫陌曙光寒’,岂非天生对乎?又有‘干坤圣世空搔首’句,久未有对,或对以‘云雨巫山枉断肠’。 又课徒云‘人间自古无仙骨;池上于今有凤毛。 ’皆旧诗今对,天生而成。"
余谓此等出句,本非成语,安知非先拈对句,而强就之乎?又载:何仲默入场时,最少,其兄背以进之,御史出一对云"弟骑兄作马。"
遂应曰:"子证父攘羊。"
又阁老袁元峰十岁时,县审里役于清道观,随父至观,县唤问:"何家儿,曾习对乎?"时有双鹤飞鸣,县曰:"三清殿上飞双鹤。"
袁应声曰:"五色云中驾六龙。"
复语之曰:"投子四方开六面。"
袁应声曰:"丈夫一德贯三才。"
此庶可为神童对乎?
都天庙联
过京口日,闻都天庙会甚盛,盖数十年来所未有,因停棹两日,凭篷窗纵观之。
至邗上,为云台师述之,及师为言甲辰年新修庙时,乡人请制楹联,因手书付之曰:"颜许同名,唐代人伦维气类;李韩论定,熙朝庙貌屹江淮。"
当时奸臣曾劝睢阳以天道,公骂曰:"汝不识人伦,焉知天道!"此人伦二字所本,语颇沉著,且人伦、庙貌二字皆双声也。
按此当补入《楹联续话》,谨先记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