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4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4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宫室
房屋
有巢氏始构木为巢。
古皇氏始编槿为庐。
黄帝始备宫室。
黄帝制庭、制楼、制阁、制观。
神农制堂。
燧人氏制台。
黄帝制榭。
尧制亭。
汉宣帝制轩。
唐虞制宅。
周制房、制第。
汉制邸。
六朝后始加听事为厅。
秦孝公始制殿,乃有陛。
萧何治未央宫,立东阙、北阙,始沿名阙。
梁朱温按河图制五凤楼。
魏始制城门楼,名丽谯。
张说制京城鼓楼。
鲧作城郭。
禹作宫室。
寺庙
左彻制祠庙,汉宣帝制斋室。
周穆王召尹轨、杜仲居终南尹真人草楼,始名道居为观。
汉明帝时,摩腾、竺法兰自西域止鸿胪寺,始名僧居为寺。
隋炀帝制道场,改观为玄坛,五代宋改制宫。
孙权始为佛塔。
东晋何充舍宅始为尼寺。
书院
唐玄宗制书院。
后汉刘淑制精舍。
殷仲堪制读书斋。
欧阳修燕居,始为户室相通,名画舫斋。
门户
黄帝制门户,文王制璧门,周公制戟门、辕门车相向以表门、人门立长大人之以表门。
秦始皇制走马廊,制千步廊。
黄帝制阶、制梯。
尧制墙。
伊尹制亮。
神农制窖。
伏羲制厨。
黄帝制灶、制蚕室。
周制暴室。
黄帝制囿。
尧制池。
秦始皇制汤池。
公署
汉制开府,制九卿治事之寺。
北齐始以官名寺。
隋制监。
唐制院、制省、制局。
汉制南宫。
唐制东台。
玄宗制黄门省。
周制馆。
汉制藁街即今四夷馆,汉武帝制。
宋置马铺,制递站。
夏制府藏文书财货。
汤武制库藏。
平泉庄
李赞皇平泉庄周回十里,建堂榭百余所,天下奇花、异卉、怪石、古松,靡不毕致。
自作记云:"鬻平泉者,非吾子孙也!以一石一树与人者,非佳子弟也!吾百年后,为权势所夺,则以先人所命泣而告之。"
午桥庄
张齐贤以司空致仕归洛,得裴晋公午桥庄,凿渠通流,栽花植竹,日与故旧乘小车携觞游钓。
辋川别业
在蓝田,宋之问所建,后为王维所得。
辋川通流竹洲花坞,日与裴秀才迪浮舟赋诗,斋中惟茶铛、酒臼、经案、竹床而已。
高阳池
汉侍中习郁于岘山南,依范蠡养鱼法作鱼池,池边有高堤,种竹及长楸,芙蓉缘岸,菱芡覆水,是游燕名处。
山简每临此池,未尝不大醉而返,曰:"此是我高阳池也。"
迷楼
隋炀帝无日不治宫室,浙人项陛进新宫图,大悦,即日召有司庀材鸠工,经岁而就,帑藏为之一空。
帝幸之,大喜曰:"使真仙游其中,亦当自迷也。"
因署之曰"迷楼"。
西苑
隋炀帝筑西苑,周三百里,其内为海,周十余里,为方丈、瀛洲、蓬莱诸山岛,高出水百余丈,有龙鳞筑萦回海内,缘筑十六院门皆临渠,每院以四品夫人主之。
殿堂楼观,穷极华丽,秋冬凋落,则剪彩为花,缀于枝干,色渝则易以新者,常如阳春。
上好以月夜从宫女数千骑游西苑,作《清夜游曲》,于马上奏之。
阿房宫
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
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
表山颠以为阙。
复道,渡渭,属之咸阳。
役隐宫徒刑者七千余人。
卢生说帝为微行所居,毋令人知,然后不死之药可得。
乃令咸阳宫三百里内宫观复道相连,帷帐钟鼓美人不够而具,所行幸,有言其处者死。
驾霄亭
张功甫为张循王诸孙,园池声伎服玩甲天下,常于南湖园作驾霄亭,于四古松间,以巨铁之半空,当风月清夜,与客梯登之,飘遥云表。
水斋
羊侃性豪侈。
初赴衡州,于两起三间水斋,饰以珠玉,加以锦缋,盛设围屏,陈列女乐。
乘潮解缆,临波置酒,缘塘倚水,观者填塞。
清秘阁
倪云林所居,有清秘阁、云林堂。
其清秘阁尤胜,前植碧梧,四周列以奇石,蓄古法书名画其中,客非佳流不得入。
尝有夷人入贡,道经无锡,闻云林名,欲见之,以沉香百斤为贽,云林令人绐云:"适往惠山饮泉。"
翌日再至,又辞以出探梅花。
夷人不得一见,徘徊其家。
倪密令开云林堂使登焉,东设古玉器,西设古鼎彝尊,夷人方惊顾,问其家人曰:"闻有清秘阁,可一观否?"家人曰:"此阁非人所易入,且吾主已出,不可得也。"
夷人望阁再拜而去。
泖湖
杨铁崖晚居泖,尝曰:"吾未七十,休官在九峰三泖间,殆且二十年,优游光景过于乐天。 有李五峰、张句曲、周易痴、钱思复为唱和友,桃叶、柳枝、琼花、翠羽为歌伎。 风日好时,驾春水宅"先生舟名"赴吴越间,好事者招致,效昔人水仙舫故事,荡漾湖光鸟翠,望之呼铁龙仙伯,顾未知香山老人有此无也。"
客有小海生贺公为"江山风月神仙福人",且貌公老像,以八字字之,又赋诗其上曰:"二十四考中书令,二百八字太师衔,不如八字神仙福,风月湖山一担担。"
咸阳北阪
秦始皇灭六国,写其宫室,作之咸阳北阪上,自雍门以东至泾、渭交处,殿屋覆道,周围相属,然各自为区。
虽一瓦一甓之造,亦如其式。
各书国号,不相雷同,皆布其所得诸侯美人居之。
花萼楼
唐玄宗友爱至厚,设五王幄,与诸王同处。
后于宫中造楼,题曰:"花萼相辉之楼"。
黄鹤楼
晋时有酒保姓辛,卖酒江夏,有道士就饮,辛不索钱,如此三年。
一日,道士饮毕,以橘皮画一鹤于壁,以箸招之即下舞,嗣是贵客皆就饮,辛遂致富,乃建黄鹤楼。
后道士骑鹤而去。
滕王阁
滕王,唐高帝之子,武德中出为洪州刺史,喜山水,酷爱蝴蝶,尤工书,妙音律。
暇日泛青雀舸,就芳渚建阁登临,仍以王名阁焉。
轮奂
晋献文子成室,晋大夫贺焉。
张老曰:"美哉轮焉,美哉奂焉!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
是全首领以从先大夫于九京也。
君子谓其善颂善祷。
爽垲
齐景公欲更晏子之宅,谓晏子曰:"子之宅近市,不可以居,请更诸爽垲"地名"。"
晏子如晋,公更宅焉。
反,则成矣。
既拜,乃复旧宅。
绿野堂
唐裴度以东都留守加中书令,不复有经世之意,乃治第东都集贤里,名绿野堂,竹木清浅,野服萧散。
铜雀台
在彰德县,曹操所筑。
上有楼,铸大铜雀,高一丈五尺,置之楼颠。
临终遗命,施帐于上,使宫人歌吹帐中,望吾西陵。
西陵,操葬处也。
华林园
梁简文帝入华林园,顾谓左右曰:"会心处政不在远,翳然林木,便自有濠濮间想,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
金谷园
石崇为荆州刺史时,劫远使商客,致富不赀。
有别馆,在河阳之金谷,一名梓泽园,中有清泉茂林,竹柏药草之属,莫不毕备。
尝与众客游宴,屡迁其处,或登高临下,或列坐水滨,琴瑟笙筑合载车中,道路并作,令与鼓吹递奏,昼夜不倦。
后房数百,俱极佳丽之选,以羞精丽相高,求市恩宠。
衣冠
冠
辰氏始教民发首。
尧始制冠礼。
黄帝始制冠冕。
女娲氏始制簪导。
尧始制缨。
伏羲始制弁,用皮韦。
鲁昭公始易绢素。
周公始制幅巾。
汉末始尚幅巾,制角巾。
晋制接诸巾及葛巾,始以巾为礼。
秦始皇加武将,以别贵贱,始为帻。
汉元帝额有壮发,始服帻。
王莽秃,加屋帻上,始为头巾。
古元巾,止用尊□。
帽
荀始制帽,舜制帽冠。
汉成帝始制贵臣乌纱帽,后魏迄隋因之。
唐太宗始制纱帽,为视事见宾,上下通用。
秦汉始效羌人制为毡帽。
晋始以席为骨而挽之,制席帽。
隋始制帷帽障尘,为远行,用皂纱连幅缀油帽及毡笠前。
唐制大帽,后魏孝文始赐百官。
魏文帝始赐百官立冬暖帽。
今赐百官暖耳,本此。
幞头
北朝周武帝裁布始制幞头。
一云六国时赵魏用全幅向后幞发,通谓头巾,俗呼幞头。
魏武制,始燕居着"同裁缣布为之,以色别贵"。
荀文若始制有岐,因触树枝成岐,后效之。
纵
周公制纵,以韬发。
宋太祖制网巾,明太祖颁行天下。
古冠名
尧黄收、牟追;汤;武王委貌;秦始皇远游冠;汉高祖通天冠、高山冠、鹊尾冠、长冠、竹皮冠;唐太宗翼善冠、交天冠;宋平天冠,并入君冠。
殷章甫冠;汉梁冠"以梁数分别",后汉进贤冠;唐太宗进德冠;楚王獬豸冠;汉却非冠;赵武灵王惠文冠,饰金豹尾。
汉武弁效惠文加蝉、冠、繁冠、□冠。
秦孝公武帻,汉文帝价帻。
西汉翠帽,唐帽,李晟绣帽,沈庆之狐皮帽、汝阳王砑光帽,南汉平顶帽,后周独孤帽、侧帽,韩熙载轻纱帽,萧载小博风帽。
唐乌纱巾、夹罗巾,员头、平头、方头巾,宋云巾、歇鸱巾,汉文帝平巾,唐中宗踣养巾,昭宗珠巾,诸葛孔明纶巾,谢万白纶巾,祢衡练巾,石季伦紫纶巾,桑维翰蝉翼纱巾。
张孝秀皮巾,陶弘景鹿皮巾,王衍尖巾,顾况华阳巾,山简白鹭巾,高九万渔巾,程伊川阔幅巾,苏子瞻加辅方巾,牛弘卜桐巾,王邻菱角巾,罗隐减样平方巾。
履
黄帝臣於则始制履"单底",周公制舄"复底"、制屦"施带"、制。
伊尹制草,周文王始制麻履,秦始用丝,始皇始制金泥飞头鞋,始名鞋。
汉始以布上脱下加锦饰,东晋始以草木巧织成如芙蓉为履是也。
靴
赵武灵王制靴,短。
隋炀帝制皂靴,始长。
马周加毡及,始着入殿省敷奏。
三代冠制夏曰母追"音牟堆",周曰委貌。
衡,维持冠者;冠之垂者;弦缨,从下而上;冠之上覆者,皆冠饰也。
冕制
有虞氏曰皇,夏后氏曰收,商汤氏曰,周武王曰冕。
衮冕,一品服冕,二品服毳冕,三品服希冕,四品服玄冕,五品服平冕。
郊庙武舞郎之服,爵弁六品以下、九品以上,从祀之服,武弁武官参殿廷,武舞郎、堂下鼓人鼓吹按工之服、弁服,文官九品公事之服。
旒制
汉明帝采《周官礼记》,以定冕制,广七寸、长一尺二寸,系白珠于其端,曰旒。
天子十二旒,三公及诸侯九旒,卿七旒。
冠制
太白冠,太古之白布冠也。
通天冠,天子冠名。
惠文冠,汉法冠也,御史服之。
葛巾,葛布冠也,居士野人所服。
方山冠,乐人之冠也。
铁柱冠,即獬豸冠也,后以铁为柱,取其执法如铁也,故御史服之。
□冠
汉惠帝时,郎中皆冠冠,傅脂粉。
岸帻,起冠露额曰岸。
雄鸡冠
子路性鄙,好勇力,冠雄鸡,佩豚,凌暴孔子,孔子设礼稍诱子路。
子路后服,委贽因门人请为弟子。
竹皮冠
汉高祖为亭长,以竹皮为冠。
及贵,浑服之,所谓"刘氏冠"也。
诏曰:爵非公乘以上,不得冠刘氏冠。
公乘,第八爵也。
弁髦
男子始冠则用弁髦,既冠则弃之,故凡物弃之不用,则曰弁髦。
帽制
接□,白帽也。
常脱,毡帽也。
,即今暑月所戴凉帽也,内以笠为之,外以青缯缀其檐而蔽日者也。
进贤冠
今文臣所著纱帽,即古之进贤冠也。
貂蝉冠
为侍中、中常侍所服之冠,黄金铛附蝉为文,貂尾为饰,侍中插左,常侍插右。
□冠
楚人居于深山,以□为冠,著书十六篇,号《□冠子》。
虎贲冠
虎卉插两□尾,竖左右。
□□,鸷鸟中之劲果者,秦汉施之武人。
黄冠
道士冠也。
文文山愿黄冠归故乡,以备顾问。
椰子冠
苏东坡有椰子冠,广东所产,俗言茄瓢是也。
束发冠
古制也。
三王画像多著此冠,名曰束发者,亦以仅能束一髻耳。
折角巾
后汉郭林宗常行梁陈之间,遇雨,巾一角沾雨而折。
三国名士著巾,莫不折其角,号"林宗巾"。
其见仪则如此。
折上巾
汉魏以前戴幅巾,晋、宋用幂,后周以三尺皂绢向后幞发,名折上巾。
方巾
元杨维祯被召入见,太祖问:"卿所冠何巾?"对曰:"四方平定巾。"
太祖悦其名,召中书省,依此巾制颁天下尽冠之。
网巾
明太祖一日微行至神乐观,有道士结网巾,问结此何用,对曰:"网巾用以裹头,则万发俱齐。"
明日有旨命道官取网巾一十三顶,颁行天下,无贵贱,皆令裹之。
衣裳有巢氏始衣皮。
轩辕妃嫘祖始兴机杼,成布帛。
尧始加苎木绵布毛。
黄帝臣胡曹始作衣,伯余始作裳,始衣裳加垂以衣皮,短小也。
舜制"冕服之,古字,从韦,今从丝",三代增画文;汉明帝用赤皮;魏晋始易络纱。
黄帝始制衮,舜始备,周始详。
袍
傅说制袍,长至足。
隋制大袍,宇文护始加。
舜制深衣。
马周制衫。
汉制方心曲领,唐制圆领。
公服
唐太宗制朝参拜表朝服,公事谒见,公服始分别。
北齐入中国,始胡服,窄袖。
唐玄宗始公服,褒博大袍。
伏羲制裘"一云黄帝"。
禹制披风"如背子制较长,而袖宽于衫"、制襦"短衣"。
伊尹制。
汉高祖制汗衫"小仅覆胸背,即古中单帝与楚战汗透,因名"。
唐高祖制半臂"隋文帝时半臂余,即长袖也。 高祖减为秃袖,如背心"。
马周制开"即今四衫"。
周文王制,禹始制,周武王改为褶,以布;敬王以缯;汉章帝以绫,始加下缘。
晋董威制百结"碎杂缯为之"。
宋太祖制截褶、制海青"俱仿南番作"。
宇文涉制毡衫。
防雨服
陈成子制雨衣、雨帽。
宇文涉制雨笼。
於则制角袜"前后两只相承,中心系带"。
魏文帝吴妃始裁缝如今样。
后魏始赐僧尼偏衫。
天子服
黄帝始定人君服,色随王运。
周公始制天子服,四时各以其色。
隋文帝始专尚黄。
唐玄宗时,韦韬请天子服御皆用黄,设禁。
隋别服色
炀帝诏牛弘等始别服色,三、四品紫,五味朱,六品以下绿,胥吏青,庶人白,商皂。
本秦始皇以紫、绯、绿三等服为制。
僧衣
后魏制僧衣,赤布,后周易黄,宇文周易褐色。
北齐忌黑,以僧衣多黑,始行师忌僧。
鱼袋
即古鱼符,刻鱼,盛之以袋,而饰金银玉。
三代为等袋,用韦。
唐高祖始制鱼袋,饰金银。
武后改制龟,盖为别;后复为鱼,加用铜;宋仁宗加用玉。
唐玄宗敕品卑者借绯及鱼袋。
笏
成汤始制笏,书教令以备忽忘。
武王诛纣,太公解剑带,笏始制为等。
周制诸侯用象笏。
晋、宋以来,惟八座用笏,余执手板。
周武帝始百官皆执笏朝参,以笏为礼。
汉高祖制手板如笏,魏武帝制露板"奏事木简"。
带绶
黄帝制衣带"用革反插垂头",秦二世名腰带。
唐高宗始制金、玉、犀、银、□、□、铜、铁等差。
佩
尧始制佩,周制为等。
七国去佩留□,始以彩组连结子。
转相受为绶"古绶以贯佩"制,更秦名,本三代。
汉高祖制为等加缥。
天子佩白玉而玄组绶,公侯佩山玄玉而朱组绶,大夫佩水苍玉而纯组绶,世子佩瑜玉而綦组绶,士佩玟而组绶,孔子佩象环五寸而綦组绶。
牙牌
宋太祖始制牙牌,给赐立功武臣悬带,令朝参官皆用之。
颛顼制丝绦。
汤制囊,厕牖近身之小衫,即今之汗衫也。
绣□
盖以羽衣为半臂,如《汉书》所谓诸子绣,其字不同,其义则一也。
□羽衣也。
又曰氅衣。
敝衣。
蓑衣,"音夷",雨衣。
"音谄遥"单衣也。
武安侯田坐入宫,不敬,国除。
吉光裘
汉武帝时,西域献吉光裘,裘色黄,盖神马之类,入水不濡,入火不燃。
雉头裘
大医程据上雉头裘,武帝诏据:此裘非常衣服,消费功用,其于殿前烧之。
狐白裘
孟尝君使人说昭王幸姬求解,姬曰:"愿得狐白裘"。
此裘孟尝君已献昭王,客有能为狗盗者,夜入秦宫藏中,取以献姬,乃得释。
集翠裘
武后赐张昌宗集翠裘,后令狄仁杰与赌此裘。
仁杰因指所衣紫拖袍,后曰:"不等。"
杰曰:"此大臣朝见之服也。"
昌宗累局连北,仁杰褫其裘,拜恩出,赐与舆前厮养。
□裘
司马相如初与文君还成都,居贫愁惫,以所着裘,就市人杨昌贳酒,与文君拨闷。
深衣
古者深衣,盖有制度,短毋见肤,长毋被土。
制有十二幅,以应十有二月;袂圆以应规;曲袷如矩以应方;负绳及踝以应直,下齐如权衡以应平。
黑貂裘
苏秦初说赵,赵相李兑遗以黑貂裘。
及游说秦王,王不能用,黑貂之裘敝。
通天犀带
南唐严续相公歌姬、唐镐给事通天犀带,皆一代尤物,因出伎解带呼卢。
唐彩大胜,乃酌酒,命美人歌一曲而别,严怅然久之。
月影犀带
张九成有犀带,文理缜密,中有一月影,过望则见,贵重在通天犀之上,盖犀牛望月之久,故感其影于角也。
黄琅带
唐太宗赐房玄龄黄琅带,云服此带,鬼神畏之。
百花带
宗测春游山谷,见奇花异卉,则系于带上,归而图其形状,名"百花带",人多效之。
笏囊
唐故事,公卿皆笏于带,而后乘马。
张九龄体弱,使人持之,因设笏囊。
笏囊自此始。
只逊
殿上直校鹅帽锦衣,总曰"只逊"。
曾见有旨下工部,造只逊八百副。
身衣弋绨
张安世尊为公侯,而身衣弋绨,夫人自绩。
衣不重帛
晋国苦奢,文公以俭矫之,乃衣不重帛,食不嫌肉。
未几时,国人皆大布之衣,脱粟之饭。
□韦跗注
□,赤也。
跗注,戎服,若而属于跗,与连,言军中君子之饰也。
飞云履
白乐天烧丹于庐山草堂,制飞云履,立云为直,四面以素绢作云梁,染以诸香,振履,则如烟雾。
常着示道友云,吾足下生云,计不久上升矣。
□衫
明朝高皇后见秀才服饰与胥吏同,乃更制儒巾衫,令太祖着之。
太祖曰:"此真儒者服也。"
遂颁天下。
毳衣
《诗经》:"毳衣如。"
天子、大夫之服。
纨,贵家子弟之服。
逢腋,肘腋宽大之衣,为庶人之服。
初服
初,始也,谓未仕时清洁之服,故致仕归,曰得遂初衣。
轻裘缓带
羊祜在军中尝服之。
偏,戎衣名;肠夷,甲名;皆从军所服之饰。
赤芾
芾,冕之饰也。
大夫以上,赤乘轩。
饮食
有巢氏始教民食果。
燧人氏始修火食,作醴酪"蒸酿之使熟"。
神农始教民食谷,加于烧石之上而食。
黄帝始具五谷种"地神所献"。
烈山氏子柱始作稼,始教民食蔬果。
燧人氏作脯、作。
黄帝作炙。
成汤作醢。
禹作鲞,吴寿梦作。
神农诸侯夙沙氏煮盐,嫘姐作,神农作油,殷果作醯,周公作酱,公刘作饧。
"后汉谓饴饧即《楚辞》也。 方言:江东为糖作蜜"。
唐太宗煎蔗作沙糖。
黄帝作羹、作褈。
少昊作齑。
神农作炒米。
黄帝作蒸饭、作粥。
公刘作、作麻团、作糕。
周公作汤团。
汝作粽。
诸葛亮作馒头、作。
石崇作馄饨。
秦昭王作蒸饼。
汉高祖作汉饼。
金日作胡饼。
魏作汤饼。
晋作不托"即面。 简于汤饼"。
酒
始自空桑委余饭郁积生味。
黄帝始作醴"一宿",夷狄作酒醪,杜康作秫酒。
周公作酎,三重酒。
汉作宗庙九酝酒"五月造,八月成"。
魏文侯始为觞。
齐桓公作酒令。
汝阳王著《酒法》。
唐人始以酒名春。
刘表始以酒器称雅。
"有伯仲季雅称。 雅集本此。 "晋隐士张元作酒帘。
南齐始以樗蒲头战酒。
宋帝延萧介赋诗置酒,始称即席。
名酒
齐人田无已"一云狄希"中山酒,汉武帝兰生酒"采百味即百末旨酒",曹操缥醪,刘白堕桑落酒"成桑落时"、千里酒"六月曝日不动",唐玄宗三辰酒,虢国夫人天圣酒"用鹿肉",裴度鱼儿酒"凝龙脑刻鱼投之",魏征翠涛,孙思邈屠苏"元日入药",隋炀帝玉薤"仿胡法",陈后主红粱新酝,魏贾锵昆仑觞"绛色以瓢接河源水酿之",房寿碧芳酒,羊雅舒抱瓮醪"冬月令人抱而酿之",向恭伯芗林、秋露,殷子新黄娇,易毅夫瓮中云,胡长文银光,宋安定郡王洞庭春"以柑酿",苏轼罗浮春、真一酒,陆放翁玉清堂,贾似道长春法酒,欧阳修冰堂春。
茶
成汤作茶,黄帝食百草,得茶解毒。
晋王蒙、齐王肃始习茗饮"三代以下炙茗菜或煮羹"。
钱超、赵莒为茶会。
唐陆羽始著《茶经》,创茶具,茶始盛行。
唐常衮,德宗时人,刺建州,始茶蒸焙研膏。
宋郑可闻剔银丝为水牙,始去龙脑香。
唐茶品,阳羡为上,唐末北苑始出。
南唐始率县民采茶,北苑造膏茶腊面,又京铤最佳。
宋太宗始制龙凤模,即北苑时造团茶,以别庶饮,用茶碾,今炒制用茶芽废团。
王涯始献茶,因命涯榷茶。
唐回纥始入朝市茶。
宋太祖始禁私茶,太宗始官场贴射,徐改行交引。
宋始称绝品茶曰斗,次亚斗。
始制贡茶,列粗细纲。
蒙山茶
蜀蒙山顶上茶多不能数,片极重,于唐以为仙品。
今之蒙茶,乃青州蒙阴山石上地衣,味苦而性寒,亦不易得。
密云龙
东坡有密云龙茶,极为甘馨。
时黄、秦、晁、张号"苏门四学士",子瞻待之厚,每来,必令侍妾朝云取密云龙饮之。
天柱峰茶
李德裕有亲知授舒州牧,李曰:"到郡日,天柱峰可惠三四角。"
其人辄献数斤,李却之。
明年罢郡,用意精求,获数角,投之赞皇,阅而受之,曰:"此茶可消酒肉毒。"
乃命烹一瓯沃于肉,以银盒闭之,诘旦开视,其肉已化为水矣,众服其广识。
惊雷荚
觉林院僧志崇收茶三等,待客以惊雷荚,自奉以萱草带,供佛以紫茸。
香客赴茶者,皆以油囊盛余沥以归。
石岩白
蔡襄善别茶。
建安能仁寺有茶生石缝间,名石岩白,寺僧遣人遗内翰王禹玉。
襄至京访禹玉,烹茶饮之,襄捧瓯未尝,辄曰:"此极似能仁寺石岩白,何以得之?"禹玉叹服。
仙人掌
荆州玉泉寺,近清溪诸山,山洞往往有乳窟,窟中多玉泉交流,其水边处处有茗草罗生,枝叶如碧玉,拳然重迭,其状如手,号仙人掌,盖旷古未睹也。
惟玉泉真公常采而饮之,年八十余,颜色如桃色。
此茗清香酷烈,异于他产,所以能还童振枯,扶人寿也。
水厄
晋司徒长史王蒙好饮茶,客至辄命饮,士夫皆患之,每欲往候,必曰:"今日有水厄。"
汤社
和凝在朝,率同列递日以茶相饮,味劣者有罚,号为汤社。
茗战
建人以斗茶为茗战。
卢仝七碗
卢仝歌: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九难
《茶经》言茶有九难;阴采夜焙,非造也;嚼味嗅香,非别也;膻鼎腥瓯,非器也;膏薪庖炭,非火也;飞湍壅潦,非水也;外熟内生,非汤也;碧粉缥尘,非茶也;操艰搅遽,非煮也;夏兴冬废,非饮也。
六物
《月令》;乃命大酋,秫稻必齐,曲蘖必时,湛炽必洁,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齐必得,兼用六物,大酋监之,无有差忒。
昆仑觞
魏贾锵有苍头善别水,常令乘小艇于黄河中流,以瓠匏接河源水,一日不过七、八升,经宿,色如绛,以酿酒,名昆仑觞。
芳味世间所绝。
白堕鹤觞
河东刘白堕善酿,六月以罂贮酒,暴于日中,经一旬,其酒不动,饮之者香美,醉而经月不醒。
朝贵相飨,逾于千里。
以其远至,号曰鹤觞,如鹤之一飞千里也。
椒花雨
杨诚斋退居,名酒之和者曰金盘露,劲者曰椒花雨。
鲁酒
楚会诸侯,鲁赵皆献酒于楚王。
主酒吏求酒于赵,赵不与,吏怒,乃以赵厚酒易鲁薄酒献之,楚王以赵酒薄,遂围邯郸。
故曰:"鲁酒薄而邯郸围。"
酿王
汝阳王,自称"酿王"。
种放号"云溪醉侯"。
蔡邕饮至一石,常醉,在路上卧。
人名曰"醉龙"。
李白嗜酒,醉后文尤奇,号为"醉圣"。
白乐天自称"醉尹",又称"醉吟先生"。
皮日休自称"醉士"。
王绩称"斗酒学士",又称"五斗先生"。
山简称"高阳酒徒"。
狂花病叶
饮流,谓睚眦者为狂花;谓目睡者为病叶。
八珍
龙肝、凤髓、豹胎、猩唇、鲤尾、炙、熊掌、驼峰。
内刚八珍
一淳熬,二淳母,三炮豚,四炮,五捣珍,六渍,七熬,八肝。
盖烹饪之八法,养老所用也。
麟脯
王方平至蔡经家,与麻姑共设肴膳,擗麟脯而行酒。
牛心炙
王右军年十三,谒周,异之。
时绝重牛心炙,座客未啖,先割以啖之,于是始知名。
五侯鲭
王氏五侯,各署宾客,不相来往。
娄护传食五侯间,尽得其欢心,竞致奇膳,护合以为鲭,世称五侯鲭,为世间绝味。
醒酒鲭
齐世祖幸芳林园,就侍中虞求扁米,虞献及杂肴数十舆,大官鼎味不及也。
上就虞求诸饮食方,虞秘不肯出,上醉后,体不快,乃献醒酒鲭一方而已。
甘露羹
李林甫婿郑平为省郎,林甫见其须鬓斑白,以上所赐甘露羹与之食,一夕而须鬓如。
玉糁羹
东坡云:过子忽出新意,以山芋作玉糁羹,色香味皆奇绝。
天上酥酡则不可知,人间决无此味也。”
诗曰:"香似龙涎仍酿白,味如牛乳更全清。 莫将南海金齑脍,轻比东坡王糁羹。"
三升良醪斗酒学士
唐王绩,字无功,武德初,待诏门下省。
故事官给酒日三升,或问:"待诏何乐耶?"答曰:"三升良酝可慰耳。"
侍中陈叔达闻之,日给一斗,号"斗酒学士"。
六和汤
医家以酸养骨,以辛养节,以苦养心,以咸养脉,以甘养肉,以滑养窍。
段成式食品
有寿木花,玄木叶,梦泽芹,具区菁,杨朴姜,招摇桂,越略□,长泽卯,三危露,昆仑蒲叶菘、竹根粟、麻湖菱、绿施笋。
伞子盐
朐县盐井,有盐方寸中央隆起,如张伞,名曰"伞子盐"。
鸡栖半露
晋符郎善识味。
会稽王导子为设精馔。
讫,问关中,味孰若于此。
郎曰:"皆好,唯盐少生。"
即问宰夫,如其言。
或杀鸡以飨之,郎曰:"此鸡栖恒半露。"
问之,亦验。
崖蜜
一名石饴,味甘,润五脏,益气强志,疗百病,服之不饥,即崖石间蜂蜜也。
豆腐
为淮南王鸿烈所造,故孔庙祭器不用豆腐。
五谷
稻,黍,稷,麦,菽。
黍,小米。
稷,高粱。
菽,豆也。
昆仑瓜
茄子一名落苏,一名昆仑瓜。
莼
八月以前为绿莼,冬至为赭莼,秋时长丈许,凝脂甚清。
张季鹰秋风所思,正为此也。
食宪章
段文昌丞相精馔事。
第中庖所榜曰"练珍堂",在途号"行珍馆"。
文昌自编《食经》五十卷,时称《郇平公食宪章》。
郇公厨
韦陟袭封郇国公,性侈纵,尤穷治羞馔。
厨中饮食,香味错杂,入其中者,多饱饫而归,时人语曰:"人欲不饭筋骨舒,夤缘须入郇公厨。"
遗饼不受
王悦之少厉清节。
为吏部郎时,邻省有会同者遗以饼一瓯,辞不受,曰:"所费诚复小,然少来不欲当人之意。"
嗟来食
齐大饥。
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饥者而食。
有饥者蒙袂辑屦,贸贸而来。
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饥者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
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馒头
诸葛武侯南征孟获,泸水汹涌,不得渡。
有云须杀人以头祭之,武侯曰:"吾仁义之师,奚忍杀人以代牺牲?"于是用面为皮,裹猪羊肉于内,象人头而祭之。
后之有馒头,始此。
五美菜
诸葛武侯出军,凡所止之处,必种蔓菁,即萝卜菜,蜀人呼为诸葛菜。
其菜有五美:可以生食,一美;可菹,二美;根可充饥,三美;生食消痰止渴,四美;煮食之补人,五美。
故又名五美菜。
酪奴
鼓城王勰谓王肃曰:"君弃齐鲁大邦,而受邾莒小国,明日请为设邾莒之飧,亦有酪奴。"
故号茗曰酪奴。
龙凤团
古人以茶为团饼,上印龙凤文,供御者以金妆龙凤,凡八饼重一斤。
庆历间,蔡君谟始造小片,凡二十片重一斤。
天子每南郊致祭,中书、枢密院各赐一饼,宫人镂金其上。
茶异名
《国史》:剑南有蒙顶石花,湖州有藿山嫩笋,峡州有碧涧明月。
露芽
陶弘景《杂录》:蜀雅州蒙山上顶有露芽,火前者最佳,火后者次之。
火,谓禁火,寒食节也。
雪芽
越郡茶有龙山、瑞草、日铸、雪芽。
欧阳永叔云,两浙之茶,以日铸为第一。
反复没饮
郑泉尝曰:"原得美酒满五百斛船,以四时肥甘置两头,反复没饮之,不亦快乎!"
上樽
《平当传》:稻米一斗得酒一斗为上樽,稷米一斗得酒一斗为中樽,粟米一斗得酒一斗为下樽。
梨花春
杭州酿酒,趁梨花开时熟,号梨花春。
碧筒劝
荷叶盛酒,以簪刺柄与叶通,屈茎轮如象鼻,持吸之,名碧筒劝。
蕉叶饮
东坡尝谓人曰:"吾兄子明饮酒不过三蕉叶。 吾少时望见酒杯而醉,今亦能蕉叶饮矣。"
中山千日酒
刘玄石于中山沽酒,酒家与千日酒饮之,大醉,其家以为死。
葬之。
后酒家计其日,往视之,令启棺,玄石醉始醒。
青州从事
《世说》:桓温主簿善别酒,好者谓青州从事,盖青州有齐郡,言饮好酒直至腹脐也。
晋者谓平原督邮。
盖平原有鬲县,言恶酒饮至膈上住也。
防风粥
白居易在翰林,赐防风粥一瓯,食之,口香七日。
胡麻饭
晋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采药,迷路,流水中得一杯胡麻饭屑,二人相谓曰:"此去人家不远。"
因穷源而进,见二女,曰:"郎君来何暮也!"邀至家,待以胡麻饭、山龙脯,结为夫妇。
逾月,二人辞归,访于家,子孙已七世矣。
青精饭
道士邓伯元受青精石,为饭食之,延年益寿。
莼羹
昔陆机诣王济,济指羊酪谓机曰:"吴下何以敌此?"机曰:"千里莼羹,未下盐豉。"
锦带羹
荆湘间有草花,红白如锦带,苗嫩脆,可作羹。
杜诗:"滑忆雕胡饭"即胡麻饭",香闻锦带羹。"
安期枣
安期生琅琊人,卖药海上,自言寿已千岁,所食枣其大如瓜。
韭萍齑
石崇遇客,每冬作韭萍豆粥,咄嗟而办。
王恺密问其帐下,云豆最难熟,预炊熟,客来,但作白粥,投之韭萍齑,是时以其根杂麦苗耳。
金齑玉脍
南人作鱼脍以细缕,金橙拌之,号为金齑玉脍。
隋时吴郡献松江,炀帝曰:"所谓金齑玉□,东南佳味也。"
玉版
苏东坡邀刘器之参玉版禅师。
至寺,烧笋,觉味胜,坡曰:"名玉版也。"
作偈云:"不怕石头路,来参玉版师。 卿凭锦珠子,与问箨龙儿。"
碧海菜
《汉武内传》:王母曰:"仙之上药,有碧海之琅菜。"
肉山酒海
魏曹子建与季重书曰:"愿举泰山以为肉,倾北海以为酒。"
又古纣王以肉为林,以酒为池。
石髓
嵇康遇王烈,共入山,见石裂,得髓食之,因携少许与康,已成青石,扣之□□。
再往视之,断山复合矣。
松肪
东坡诗:"为深松肪寄一车。"
又松花为松黄,服之轻身。
杯中物
晋吴术好饮酒,因醉诟权贵,遂戒饮。
阮宣以拳殴其背,曰:"看看老逼痴汉,忍断杯中物耶?"乐饮如初。
惩羹吹齑
唐傅奕言:"唐承世当有变更,惩沸羹者吹冷齑,伤弓之鸟惊曲木。"
陆贽奏议:昔人有因噎而废食,惧溺而自沉者。
酒肉地狱
东坡杭,不胜杯酌。
奈部使者重公才望,朝夕聚首,疲于应接,乃目杭为酒肉地狱。
后袁□代,僚属疏阔,袁语人曰:"闻此郡为酒肉地狱,奈我来,乃值狱空。"
传以为笑。
齑赋
范文正公少时作《齑赋》,其警句云:"陶家瓮内,腌成碧、绿、青、黄;措大口中,嚼出宫、商、角、征。"
盖亲处贫困,故深得齑之趣味云。
绛雪□雪
《汉武传》:仙家妙药,有玄霜绀雪。
又,西王母进赚山红雪,亦名绛雪。
又,雪糕一名甜雪。
冰桃雪藕
周穆王方士集于春霄宫,王母乘飞辇而来,与王会,进万岁冰桃、千年雪藕。
玉食珍羞
《书经》:"惟辟玉食。"
李诗:"金鼎罗珍羞。"
竹叶珍珠
杜诗:"三杯竹叶春。"
李诗:"小槽酒滴真珠红。"
鸭绿鹅黄
李诗:"遥看春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泼醅。"
杜诗:"鹅儿黄似酒。"
东坡诗:"小舟浮鸭绿,大勺泻鹅黄。"
白粲
长腰米曰白粲。
东坡诗:"白粲连樯一万艘。"
江南有"长腰粳米、缩项鳊鱼"之谚。
钓诗扫愁
东坡呼酒为钓诗钩,亦号扫愁帚。
太羹玄酒
《礼记》:"太羹不和。"
玄酒,明水也,可荐馨香。
僧家诡名
《志林》:僧家谓酒为般若汤,鱼为水梭花,鸡为穿篱菜。
人有为不义,而义之以美名者,与此何异。
饕餮
《左传》: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不可盈厌,天下之人谓之饕餮。
欲炙
《晋史》:顾荣与同僚饮,见行炙者有欲炙之色,荣彻己炙与之。
后赵王伦篡位,荣在难,一人救之,获免,即受炙之人也。
半菽不饱
《史记》:汉文帝曰:"吾每饭,意未尝不在巨鹿也。"
白饭青刍
杜诗:"与奴白饭马青刍。"
炊金爨玉
骆宾王谓盛馔为炊金爨玉,言饮食之美,如金玉之贵重也。
抹月批风东坡诗:"贫家无可娱客,但知抹月披风。"
敲冰煮茗
《六帖》:王休居太白山,每冬月取冰煮茗,待宾客。
酒囊饭袋
《荆湖近事》:"马氏奢僭,诸院王子,仆从赫;文武之道,未尝留意。 时谓之酒囊饭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