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法言 先知卷 第九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扬子法言
《扬子法言》 先知卷 第九 汉·扬雄 撰 晋·李轨 注

扬子法言·先知卷

〔注〕图难于其易,求大于其细,为之乎其未有,治之乎其未乱,如斯而已矣。

〔疏〕注"图难"至"已矣"。

按:老子云:"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

"先知其几于神乎!〔注〕几,近也。 神以知来,探未兆也。 逆识先知,近于神也。 敢问先知。"

曰:"不知。 〔注〕答以不知者,神悟则先知,非问之所及也。 知其道者其如视,〔注〕举目便见。 忽、眇、绵作◆。"

〔注〕眇绵,远视。

〔疏〕"先知其几于神乎"者,音义:"其几,音机。 下‘有几’同。"

中庸云:"至诚之道,可以前知。 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 见乎蓍龟,动乎四体,祸福将至。 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

孔疏云:"言至诚之道豫知前事,如神之微妙。"

朱子集注云:"神谓鬼神。"

"问先知,曰不知"者,天官书云:"传其人,不待告。 告非其人,虽言不着也。"

"知其道者其如视"者,圣人所以能先知如神者,非有异术也,见微知着而已。

此其道犹目之于视也,善用明者,察秋毫之末;善用知者,见几微之萌,其理一也。

"忽、眇、绵作◆"者,王云:"忽、眇、绵皆微也。 汉书律历志‘无有忽微’,孟康曰:‘忽微,若有若无,细于发者也。 ’大戴礼文王官人篇曰:‘微忽之言,久而可复。 ’是忽为微也。 方言十三曰:‘眇,小也。 ’顾命曰:‘眇眇予末小子。 ’是眇为微也。 说文曰:‘绵,联微也。 ’广雅释诂四曰:‘绵,小也。 ’大雅绵篇:‘绵绵瓜瓞。 ’郑笺曰:‘绵绵然若将无长大时。 ’司马相如上林赋曰:‘微睇绵藐。 ’是绵为微也。 广雅释诂四曰:‘●、纱、●,微也。 ’曹宪:‘●音忽,纱音眇,●音蔑。 ’集韵:‘●音绵。 ’●、纱、●与忽、眇、绵同义。 孙子算经曰:‘蚕所吐丝为忽,十忽为秒。 ’忽与总同,秒与纱同。 说文:‘缅,微丝也。 ’玉篇:‘●,与缅同。 ’然则●、纱、●皆丝之微者。"

按:王解是也。

说文无"●",古止作"忽";亦无"纱"。

秒,禾芒也,故十忽为秒。

"眇"即"秒"之假,"绵"即"缅"之假也。

音义:"作◆,音炳。"

按:宋、吴本作"炳"。

"◆"亦说文所无,即"炳"之或体,犹"耀"之或为"曜","辉"之或为"晖"也。

一切经音义七十四:"古文昺、芮二形今作‘炳’。"

是也。

系辞云:"知几其神乎?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

春秋繁露二端云:"夫览求微细于无端之处,诚知小之为大也,微之将为着也。 吉凶未形,圣人所独立也。 故圣人能系心于微而致之着也。"

"忽、眇、绵作◆",即微者为着之谓。

疑此亦古书成语,子云引之以证知之理通于视。

不云微而云忽、眇、绵,字不作"炳"而作"◆",皆引古故然,非故作此艰深之语也。

注"几,近也"。

按:尔雅释诂文。

注"神以知来,探未兆也"。

按:系辞云:"神以知来,知以藏往。"

注"举目便见"。

按:李于"其如视"绝句而释之如此,义虽未安,句读则是。

宋以"其如视"下属为句,云:"此言先知之道,临事则悟。 如明目之视,忽轻、眇细、绵远之物皆炳然而见也。"

王从其读云:"视忽、眇、绵作◆者,见微而知着也。"

义似可通。

然如此则"其如"二字殆成衍文,但云"知其道者,视忽、眇、绵作◆"足矣。

荣谓此以目证心,以视验知。

盖精视则见微,精思则知微,见微则明,知微则神。

知明视之道,则知先知之道矣。

故云"知其道者其如视",三字不得属下读。

注"眇绵,远视"。

按:上林赋:"微睇绵藐。"

郭璞注云:"绵藐,远视貌。"

弘范以眇绵双声连语,即绵藐之倒言,故用郭义为训。

忽者,忽然。

言苟知其道,则忽然远视皆为明也,故上文云"举目便见"。

然如此说之,先知之义乃近顿悟。

斯晋人之玄言,非子云之法语已。

先甲一日易,后甲一日难。

〔注〕甲者,一旬之始,已有之初也。

先之一日,未兆也;后之一日,已形也。

夫求福于未兆之前易,救祸于已形之后难。

〔疏〕易蛊孔疏引郑注云:"甲者,造作新令之日。"

按:古者国家发布政令,四时各有定日,当春发政,必以甲乙。

春者,岁始。

甲日之政为一岁之政之首。

言甲足以统其它发政之日,故云"甲者,造作新令之日"也。

政令当慎思于未发之前,不得辄改于已发之后。

"先甲一日易"者,先时图惟,则其成功也易。

"后甲一日难"者,事后补救,则其致力也难。

云一日者,从其至迫之期言之也。

注"甲者"至"后难"。

按:"已有之初",世德堂本作"已有之秘"。

宋云:"甲者,教令之始也。 夫明王之道,先令后刑,故先甲一日以昭而示之也。 示之而虽犯,犹宥之,故曰‘先一日易’也。 后甲一日,以广而谕之也。 谕之而再犯,则刑之,故曰‘后一日难’也。"

吴云:"周礼县治象之法于象魏,使万民观治象,挟日而敛之。 郑司农云:‘从甲至癸谓之挟日,凡十日。 是以易称‘先甲三日’、‘先庚三日’皆为申命令之义。 夫干有十日,自甲至癸,皆挟日之义。 而易独取甲庚者,以甲木主仁,而示其宽令也;庚金主义,而示其严令也。 今夫先见者,察民未犯之前,先一日申其令,则其为治易也。 如当已犯之后,后一日申其令,则其为治难也。"

二说皆略本弘范义敷衍之。

俞云:"管子四时篇曰:‘春三月,以甲、乙之日发五政。 夏三月,以丙、丁之日发五政。 秋三月,以庚、辛之日发五政。 冬三月,以壬、癸之日发五政。 ’是以周易称先甲三日,后甲三日,盖以春三月言也;又称先庚三日,后庚三日,盖以秋三月言也。 杨子此文独称先甲,则专以春言耳。 其三日、一日皆行事之节,如冠礼‘前期三日筮宾’,此先三日之例也;‘子生三日,卜士负之’,此后三日之例也。 祭礼‘前期一日,视濯、视牲’,此先一日之例也;乡射礼‘明日有息,司正之事’,此后一日之例也。"

说互见群经平议。

先甲一日易,后甲一日难,即所谓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耳。

此以管子"春三月发政之日"释先甲、后甲,举证甚确,而以先后一日为行事之节,则近穿凿。

不如弘范求福未兆易,救祸已形难之说为近是矣。

或问:"何以治国?"曰:"立政。"

曰:"何以立政?"曰:"政之本,身也。 身立则政立矣。"

〔注〕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或问:"为政有几?"〔注〕几,要也。

欲知为政善恶之要。

曰:"思斁。"

〔注〕斁,厌。

或问"思斁"。

曰:"昔在周公,征于东方,四国是王;〔注〕王,正。 召伯述职,蔽芾甘棠,其思矣夫!齐桓欲径陈,陈不果内,执袁涛涂,其斁矣夫!〔注〕伐楚虽美,而御师不整,故不欲令径。 于戏!从政者审其思斁而已矣。"

或问:"何思?何斁?"曰:"老人老,孤人孤,病者养,死者葬,男子亩,妇人桑之谓思。 〔注〕为政如此,民所思也。 若污人老,〔注〕污,慢。 屈人孤,〔注〕屈,穷。 病者独,死者逋,田亩荒,杼轴空之谓斁。"

〔注〕民厌苦也。

〔疏〕"昔在周公"云云者,诗破斧:"周公东征,四国是皇。"

毛传云:"皇,匡也。"

王应麟诗考引董氏云:"齐诗作‘四国是匡’。"

按:此作"王"者,盖鲁诗异文。

春秋繁露深察名号云:"王者,皇也,匡也。"

然则三字声近义同。

古文诗作"皇",传写或为"匡",或为"王",其义皆为正也。

荀子王制云:"周公南征而北国怨,曰:‘何独不来也?’东征而西国怨,曰:‘何独后我也?’"公羊传僖公篇云:"古者周公东征则西国怨,西征则东国怨。"

解诂云:"此道黜陟之时也",引诗云"周公东征,四国是皇"。

白虎通巡狩云:"三岁一闰,天道小备;五岁再闰,天道大备。 故五年一巡狩;三年二伯出,述职黜陟;一年物有终始,岁有所成,方伯行国,时有所生,诸侯行邑。 传曰:‘周公入为三公,出为二伯,中分天下,出黜陟。 ’诗曰:‘周公东征,四国是皇。 ’言东征述职,周公黜陟,而天下皆正也。"

陈氏乔枞鲁诗遗说考云:"何邵公述破斧诗义,与白虎通合。 公羊家用齐诗,邵公则用鲁诗者,是此篇齐、鲁说同矣。 荀子言‘周公南征而北国怨,东征而西国怨’,即鲁诗之义所本也。"

荣按:子云说诗,皆用鲁义。

此以周公东征与召伯述职并举,是亦以破斧为黜陟时之作,其以此为思义之证,即用东征西怨、南征北怨之说。

音义:"召伯,寔照切。"

述职有二义:诸侯时朝于王,因而助祭,谓之述职,孝经云"是以四海之内,各以其职来祭";孟子云"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 述职者,述所职也",书大传云"古者诸侯之于天子,五年一朝,朝见其身,述其职"。

公羊传桓公篇解诂云:"王者亦贵得天下之欢心,以事其先王,因助祭之述其职。"

是也。

二伯三年一出行国,因而黜陟,亦谓之述职。

公羊传隐公篇解诂云:"三年一使三公绌陟。"

白虎通封公侯云:"王者所以有二伯者,分职而授政,欲其亟成也。"

又巡狩云:"三年二伯出,述职黜陟。"

是也。

此"召伯述职",则行国之辞也。

音义:"蔽芾,上必袂切,下非贵切。"

"蔽芾甘棠",诗甘棠文。

韩诗外传引诗作"蔽茀",荡阴令张迁碑作"◆沛",凉州刺史魏元丕碑作"◆芾",并三家异文。

今说苑贵德,汉书韦玄成传载王舜、刘歆庙议,白虎通封公侯又巡狩,引诗皆作"蔽芾",与法言文同。

蔡伯喈刘镇南碑亦云:"蔽芾甘棠,召公听讼"。

似鲁诗字如此。

或皆校书者据毛诗改之。

毛传云:"蔽芾,小貌;甘棠,杜也。"

史记燕世家云:"召公之治西方,甚得兆民和。 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 召公卒,而人民思召公之政,怀甘棠,不敢伐。"

说苑贵德引诗传云:"自陕以东者,周公主之;自陕以西者,召公主之。 召公述职,当桑蚕之时,不欲变民事,故不入邑中,舍于甘棠之下,而听断焉。 陕闲之人,皆得其所。 是故后世思而歌咏之。 善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歌咏之。 夫诗思然后积,积然后满,满然后发,发由其道,而致其位焉。 百姓叹其美而致其敬,甘棠之不伐,政教恶乎不行?孔子曰:‘吾于甘棠,见宗庙之敬也。 ’甚尊其人,必敬其位。 顺安万物,古圣之道几哉!"按:子政世传鲁诗,此所引诗传必甘棠鲁故文。

法言此文云"述职",云"其思矣夫",亦皆本诗传为说。

汉书王吉传载吉上疏谏昌邑王云:"昔召公述职,当民事时,舍于棠下而听断焉。 是时,人皆得其所。 后世思其仁恩,至乎不伐甘棠,甘棠之诗是也。"

吉传韩诗,而此疏云云,与说苑引传全合,是鲁、韩说同。

"齐桓欲径陈"云云者,"齐桓"世德堂本作"齐桓公"。

音义:"果内,音‘纳’。"

按:说文:"内,入也。"

自入曰内,使入亦曰内。

使入字今皆以"纳"为之。

"袁"治平本作"辕",今依世德堂本。

公羊传僖公篇:"齐人执陈袁涛涂。"

字正作"袁"。

左传作"辕"。

子云于春秋用公羊,此治平本作"辕",乃后人据左传改之。

国三老袁良碑云:"周之兴,满为陈侯,至玄孙涛涂,立姓曰袁。"

可证汉人皆以涛涂之氏字作袁也。

公羊传云:"涛涂之罪何?辟军之道也。 其辟军之道柰何?涛涂谓桓公曰:‘君既服南夷矣,何不还师滨海而东,服东夷且归?’桓公曰:‘诺。 ’于是还师滨海而东,大陷于沛泽之中。 顾而执涛涂。 执者曷为或称侯?或称人?称侯而执者,伯讨也;称人而执者,非伯讨也。 此执有罪,何以不得为伯讨?古者周公东征则西国怨,西征则东国怨。 桓公假途于陈而伐楚,则陈人不欲其反由己者,师不正故也。 不修其师而执涛涂,古人之讨,则不然也。"

按:此以齐桓之执袁涛涂与周公东征对举,分证思斁之说,即本公羊为义。

吴云:"左氏无‘斁之’之文,杨据公羊而言。"

是也。

"于戏",世德堂本作"呜呼"。

按:学行:"于戏!学者审其是而已矣。"

问明:"于戏!观书者违子贡,虽多亦何以为"一"?"温公并云:"宋、吴本作‘呜呼’,今从李本。"

则此亦当尔。

"老人老,孤人孤,病者养,死者葬,男子亩,妇人桑之谓思"者,吴云:"使人各得其所,则见思矣。"

按:即本甘棠诗传之义详言之。

老与孤为韵,养、葬、桑为韵。

段表老声在第二部,瓜声在第五部,以"孤"协"老",所谓合韵也。

琴操猗兰雨、野、所、处、者、老六字为韵,亦以"老"入第五部。

段云:"第二、第三、第四、第五部,汉以后多四部合用,不甚区分。"

"污人老,屈人孤,病者独,死者逋,田亩荒,杼轴空之谓斁"者,音义:"污人,哀都切。"

俞云:"‘逋’乃‘膊’之假字,膊从尃声,尃从甫声,逋亦从甫声,故得通用。 说文肉部:‘膊,薄脯,膊之屋上也。 ’方言:‘膊,暴也。 燕之外郊,朝鲜洌水之间,凡暴肉、发人之私、披牛羊之五藏谓之膊。 ’然则‘死者膊’犹言暴露也,正与上文‘死者葬’相对。"

按:俞说是也。

音义:"杼轴,直吕切。"

按:说文:"杼,机之持纬者。"

又:"滕,机持经者。"

轴即滕也,以似车轴,故亦谓之轴。

诗大东"杼柚其空",字作"柚"。

按:作"柚"者,古文诗;作"轴"者,今文诗。

彼释文云:"柚,本又作轴。"

正三家异文也。

老、孤、逋为韵,荒、空为韵。

荒从巟声,段表第十部;空声,段表第九部。

段云:"古人以第九部入第十部用者,如老子‘五音令人耳聋’,聋读如郎,合韵盲、爽、狂字。 其合用最多者,如东方朔七谏沈江章用第十部二十四字,而以第九部垄、同、降、功、公、蒙、江、聪、纵、蓬、凶、容、重、东、壅十五字合韵;庄忌哀时命用第十部二十字,而以第九部桐、通、空、忠、容、凶、宫、穷、匈、●十字合韵。"

按:此以空韵荒,亦其例。

注"几,要也"。

按:弘范读几为机,故训为要。

国策秦策:"听者,存亡之机。"

高注云:"机,要也。"

注"斁,厌"。

按:尔雅释诂文。

注"王,正"。

按:世德堂本"正"作"匡"。

注"伐楚"至"令径"。

按:"御师不整"者,即传云"师不正"之谓。

公羊传陈疏云:"左传:‘涛涂谓郑申侯曰:师出于陈、郑之间,国必甚病。 ’明师不正也。 通义云:‘师有失律,不便于陈者。 ’是也。"

"不欲令径",世德堂本"欲"作"敢"。

注"污,慢。 屈,穷"。

按:荀子儒效云:"行不免于污漫。"

漫、慢声同义近。

吕览安死云:"智巧穷屈。"

穷、屈一声之转。

"一""为"字原本讹作"违",据本书问明篇改。

为政日新。

或人:"敢问日新。"

曰:"使之利其仁,乐其义。 厉之以名,引之以美,使之陶陶然之谓日新。"

〔疏〕论语云:"智者利仁。"

王注云:"智者知仁为美,故利而行之也。"

音义:"乐其,音洛。 下‘乐陶’同。"

荀子富国:"故使或美或恶。"

杨注云:"美谓褒宠。"

或问"民所勤"。

〔注〕勤,苦。

曰:"民有三勤。"

曰:"何哉所谓三勤?"曰:"政善而吏恶,一勤也;吏善而政恶,二勤也;政、吏骈恶,三勤也。 〔注〕政,君也。 骈,并也。 禽兽食人之食,土木衣人之帛,谷人不足于昼,丝人不足于夜之谓恶政。"

〔注〕人君苑囿禽兽,故谷人竭力于昼也;土木衣绨锦,故丝人竭力于夜也。

昼夜竭力而犹不足,是故为恶政。

〔疏〕"民所勤"者,俞云:"僖二年谷梁传:‘不雨者,勤雨也。 ’释文曰:‘糜氏音觐。 ’集韵去声二十二:‘稕勤,渠吝切,忧也。 ’春秋传勤雨,糜氏说此文‘勤’字,当从彼读。 音义无音,失之。"

按:谷梁传勤雨字本有二音,彼释文云:"勤雨,如字。 糜氏音‘觐’。"

是陆固读勤如字也。

广韵:"慬,忧哀,巨斤切。"

即勤雨之勤,而音仍巨斤切。

然则此勤字虽训为忧,不必音觐也。

"政善而吏恶"云云者,政犹法也。

论语:"道之以政。"

孔注云:"政谓法教也。"

皇疏云:"政谓法制也。"

法者治人之具,吏者治人之人。

政善吏恶,徒法不能以自行也;吏善政恶,徒善不足以为政也。

"禽兽食人之食"云云者,用之无节,则取之无厌,民力竭而不能供,则乱作而不可止矣,故曰恶政。

音义:"衣人,于既切。"

世德堂本"恶政"下有"也"字,御览八百十六引作"此谓恶政也"。

注"勤,苦"。

按:修身云:"乐天则不勤。"

是勤者乐之反,故训为苦。

忧、苦同义。

注"政,君也。 骈,并也。"

按:广雅释诂云:"正,君也。"

政、正古通。

弘范以此文政、吏对举,故读为"正",而训以君。

然"禽兽食人之食"云云之谓恶政,明非专指恶君而言,则"政善吏恶"云云之"政",亦不当训为君也。

骈、并一声之转。

圣人,文质者也。

〔注〕因人才质,刻而画之,文而藻之。

车服以彰之,〔注〕车服等差,辨彰贵贱。

藻色以明之,〔注〕藻色轻重,显明尊卑。

声音以扬之,〔注〕歌于管弦,咏其德美。

诗、书以光之。

〔注〕载其功德,光照后世。

笾豆不陈,玉帛不分,琴瑟不铿,钟鼓不抎,则吾无以见圣人矣。

〔注〕言此诸礼存,故得睹圣人。

〔疏〕"圣人,文质者也"者,谓施文于质。

盐铁论毁学云:"故学以辅德,礼以文质。"

与此同义。

今本后汉书舆服志注引作"圣人文质备也",此校书者误以文、质二字平列为义,遂用说文"份"篆之训,改"者"字为备耳。

绍兴本后汉书正作"文质者也",不误。

彰、明、扬、光为韵。

"琴瑟不铿"者,论语云:"铿尔,舍瑟而作。"

孔注云:"铿者,投瑟之声。"

广韵十三耕:"铿,铿锵,金石声也,口茎切。"

说文无"铿";"硻,余坚声",即"铿"字。

"钟鼓不抎"者,钟、钟古字通用。

音义:"不抎,于粉切。 天复本作‘◆’,音‘云’,耳中声也。"

按:绍兴本后汉书舆服志注引正作"◆",与天复本同。

广韵:"◆,耳中声。"

即音义所本,集注从之。

然钟鼓不◆,义殊未协。

说文:"抎,有所失也。"

亦非此文之义。

按:子华子虎会云:"钟鼓柷圉,日以抎考,而和声不闻。"

抎考连文,义当相近,正合法言此文语意。

今本后汉书作"锵",亦妄人所改。

陈、分、铿、抎为韵。

铿从坚声,坚从●声。

说文:"●读若铿锵之铿。"

明铿音如"●"。

今韵以铿入耕,非古音也。

"则吾无以见圣人矣",世德堂本"吾"字在"则"上,舆服志注引作"吾无以见乎圣也"。

注"因人才质,刻而画之,文而藻之"。

按:宋云:"质者,言世之质野,如鸟兽草木然。 圣人因为礼乐制度以文饰之,故有别也。"

司马云:"质者,为政之大体也。 质既美矣,又须礼乐以文之。"

注"言此诸礼存"一",故得睹圣人"。

按:世德堂本"睹"作"观""二"。

司马云:"言圣人事业皆在制礼作乐之中也。"

"一""存"字原本作"在",据其上原注文改。

"二"原本"睹"、"观"二字误倒,据世德堂本乙。

或曰:"以往圣人之法治将来,譬犹胶柱而调瑟,有诸?"曰:"有之。"

曰:"圣君少而庸君多,如独守仲尼之道,是漆也。"

〔注〕漆甚于胶。

曰:"圣人之法,未尝不关盛衰焉。 昔者尧有天下,举大纲,命舜、禹;夏、殷、周属其子,不胶者卓矣!〔注〕卓,远。 唐、虞象刑惟明,〔注〕法度彰也。 夏后肉辟三千,不胶者卓矣!〔注〕二帝、三王,期于存公,不恤私也。 尧亲九族,协和万国;汤、武桓桓,征伐四克。 由是言之,不胶者卓矣!〔注〕五君之迹虽异,随时顺宜,其道一也。 礼乐征伐自天子所出,春秋之时,齐、晋实与,不胶者卓矣!"〔注〕礼乐征伐当由天子所出,而春秋之时,天子微弱,齐桓、晋文专命征讨。

然而所为皆尊王室,故春秋公羊传文虽不予,而实予之,存于公正也。

〔疏〕"以往圣人之法治将来,譬犹胶柱而调瑟"者,淮南子齐俗云:"今握一君之法,籍以非传代之俗,譬由胶柱而调瑟也。"

盐铁论相刺云:"大夫曰:‘坚据古文,以应当世,犹辰参之错,胶柱而调瑟,固而难合矣。 ’"是汉时说者有此语,故欲问其信然否也。

"曰:有之"者,司马云:"言当随时制宜。"

"圣人之道未尝不关盛衰"者,盐铁论错币云:"三王之时,迭盛迭衰。 衰则扶之,倾则定之,是以夏忠,殷敬,周文。"

"尧有天下,举大纲,命舜、禹"者,司马云:"大纲谓天下之政。"

"夏、殷、周属其子"者,音义:"属其,音‘烛’。"

"唐、虞象刑惟明"者,"象刑惟明",书皋陶谟文。

大传云:"唐、虞象刑而民不敢犯,苗民用刑而民兴胥渐。 唐、虞之象刑,上刑赭衣不纯,中刑杂屦,下刑墨幪,以居州里,而民耻之。"

又云:"唐、虞象刑,犯墨者蒙皂巾,犯劓者赭其衣,犯膑者以墨幪其膑处而画之,犯大辟者布衣无领。"

史记孝文本纪云:"盖闻有虞氏之时,画衣冠,异章服,而民不犯。 何则?至治也。"

此唐、虞象刑之说。

"夏后肉辟三千"者,音义:"肉辟,婢亦切。"

汉书刑法志云:"禹承尧、舜之后,自以德衰,而制肉刑。 汤、武顺而行之者,以俗薄于唐、虞故也。"

大传云:"夏刑三千条。"

按:肉刑三千者,吕刑云:"墨罚之属千,劓罚之属千,剕罚之属五百,宫罚之属三百,大辟之罚其属二百。 五刑之属三千。"

白虎通五刑云:"科条三千者,应天地人情也。"

"尧亲九族,协和万国",尧典文。

白虎通宗族云:"族所以有九,何?九之为言究也,亲疏恩爱究竟谓之九族也。 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 四者,谓父之姓为一族也,父女昆弟适人有子为二族也,身女昆弟适人有子为三族也,身女子适人有子为四族也。 母族三者,母之父母为一族也,母之昆弟为二族也,母昆弟子为三族也。 母昆弟者,男女皆在"一",外亲,故合言之也。 妻族二者,妻之父为一族,妻之母为二族。 妻之亲略,故父母各为一族。"

按:白虎通此说于母族则以一世为一族,于妻族则又以一人为一族,义甚可疑。

左传桓公篇:"亲其九族。"

孔疏引异义称"今礼戴、书欧阳说母族三,母之父姓为一族,母之母姓为一族,母女昆弟适人者与其子为一族。 妻族二,妻之父姓为一族,妻之母姓为一族。"

较白虎通说为密。

尧典孔疏引异义此条作"夏侯、欧阳等",是尚书三家说同。

白虎通云云,盖传述之误。

至近儒王氏夫之书经稗疏乃谓按诸尔雅,有姑、王姑、曾祖王姑、从祖姑、族祖姑,则是父族六也。

母之考、妣与从母,母族三也。

妻则父、母二族而已。

俞氏樾九族考又别为之说,谓父族四,曰高祖之族,曰曾祖之族,曰祖之族,曰父之族;母族三,曰母之曾祖之族,曰母之祖之族,曰母之父之族;妻族二,曰妻之祖之族,曰妻之父之族。

此皆率臆虚造,不可为训。

"万国"伪孔本作"万邦"。

按:史记高祖功臣侯年表、汉书王莽传、论衡艺增引书皆作"万国",盖今文尚书有然,非必避讳。

说详撰异。

"汤、武桓桓,征伐四克"者,尔雅释训云:"桓桓,武也。"

国与克为韵。

"礼乐征伐自天子所出"者,论语云:"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按:此文当云"自天子所",无"出"字。

"尧亲九族"四句,句皆四言,国、克为韵。

此文"礼乐征伐"四句,亦句皆四言,所、予为韵。

"自天子所",语本诗出车,浅学人习知论语"自天子出"之文,遂于"所"下妄增"出"字,既失句例,又失其韵。

不知二语虽用论语文,而变"出"为"所",所以协韵。

古人多有此法,说详古书疑义举例变文协韵条。

"春秋之时,齐、晋实予"者,音义:"实予,音与。"

公羊传僖公篇云:"齐师、宋师、曹师次于聂北,救邢。 救不言次,此其言次何?不及事也。 不及事者何?邢已亡矣。 孰亡之?盖狄灭之。 曷为不言狄灭之?为桓公讳也。 曷为为桓公讳?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天下诸侯有相灭亡者,桓公不能救,则桓公耻之。 曷为先言次而后言救?君也。 君则其称师何?不与诸侯专封也。 曷为不与?实与而文不与。 文曷为不与?诸侯之义不得专封也。 诸侯之义不得专封,则其曰实与之何?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天下诸侯有相灭亡者,力能救之,则救之可也。"

此实予之说。

予、与古通。

"实与文不与",公羊于僖公篇凡三发传,其一即此,其二为城楚丘,其三为城缘陵,并齐桓公事。

又文公篇:"晋人纳接菑于邾娄,弗克纳。 纳者何?入辞也。 其言弗克纳何?大其弗克纳也。 何大乎其弗克纳?晋郄缺帅师,革车八百乘,以纳接菑于邾娄,力沛若有余,而纳之。 邾娄人言曰:‘接菑,晋出也。 貜且,齐出也。 子以其指,则接菑也四,貜且也六。 子以大国压之,则未知齐、晋孰有之也。 贵则皆贵矣,虽然,貜且也长。 ’郄缺曰:‘非吾力不能纳也,义实不尔克也。 ’引师而去之。 故君子大其弗克纳也。 此晋郄缺也,其称人何?贬。 曷为贬?不与大夫专废置君也。 曷为不与?实与而文不与。 文曷为不与?大夫之义,不得专废置君也。"

又定公篇"晋人执宋仲几于京师",传亦有是语。

皆晋事,故云"齐、晋实予"。

宣公篇"楚人杀陈夏征舒",亦发是传,则楚庄王事,此不及之,举齐、晋以见义耳。

注"卓,远"。

按:说文:"卓,高也。"

高、远义同。

吴云:"卓然可见。"

则读为"焯"。

说文:"焯,明也。"

注"五君之迹虽异,随时顺宜,其道一也"。

按:五君谓尧、舜、禹、汤、武,即上注云二帝三王。

世德堂本作"人君",误。

注"礼乐"至"正也"。

按:陶氏鸿庆读法言札记云:"‘实’读为‘是’。 齐、晋实予者,齐、晋是予也。 问明篇云:‘不聪,实无耳也;不明,实无目也。 ’俞氏云两‘实’字皆当为‘是’,即其例矣。 此言世治则宗王,时衰则思霸,皆见不胶之卓,与上文意同。 李注云云,正得其旨,惟解‘实’字意稍回曲耳。"

荣谓"实予"字正用公羊传"实与而文不与"之说,弘范解此,援据至当。

以为回曲,窃所未喻。

又按:上三节不胶者卓,指禹、汤、武;此节不胶者卓,指孔子,非指齐、晋。

言明王在上,人臣而专礼乐征伐诛绝之罪也。

而春秋之义,于齐、晋之征伐废置,文虽不与而实与之。

此素王黜陟之法,亦随时顺宜,与三代圣王之变革同也。

吴乃云:"自汤、武以上称。 由是言之,明二霸之迹不可继也。"

失之远矣。

"一""在"下原本有偏书小字"句",盖作者以示句读,今删。

或曰:"人君不可不学律、令。"

曰:"君子为国,张其纲纪,谨其教化。 〔注〕网之有纲纪,犹君之有股肱也,纲纪张则网目正,股肱良则庶事康。 导之以仁,则下不相贼;邪之以廉,则下不相盗;临之以正,则下不相诈;修之以礼义,则下多德让。 此君子所当学也。 如有犯法,则司狱在。"

〔注〕执契而已。

〔疏〕律、令者,刑法志云:"汉兴,相国萧何◆摭秦法,取其宜于时者,作律九章。 及至孝武即位,招进张汤、赵禹之属,条定法令,律令凡三百五十九章,大辟四百九条、千八百八十二事,死罪决事比万三千四百七十二事。"

"谨其教化",治平本"谨"作"议",秦校云:"‘议’当作‘谨’。"

按:世德堂本作"谨",今从之。

韩诗外传云:"谨其教道。"

"导之以仁,则下不相贼"云云者,贼盗、诈伪皆律、令所有事,李悝法经首盗法,次贼法,汉律沿用之,详长孙无忌等唐律疏义。

律、令之用,在罚已然;仁义廉正之用,在禁未然。

罚已然者,有司之事;禁未然者,化民成俗,大学之事。

人君当为化民成俗之学,不当为有司之学也。

"如有犯法,则司狱在"者,周礼大司徒郑注云:"争罪曰狱,争财曰讼。"

然则狱即今刑事诉讼,讼即今民事诉讼。

狱、讼对文则异,散文亦通。

国语周语:"夫君臣无狱。"

韦注云:"狱,讼也。"

汉时司狱之官为廷尉,百官公卿表:"廷尉,秦官,掌刑辟。 有正、左、右监,秩皆千石。 景帝中六年,更名大理。 武帝建元四年,复为廷尉。 宣帝地节三年,初置左、右平,秩皆六百石。 哀帝元寿二年,复为大理。"

颜注云:"廷,平也。 治狱贵平,故以为号。"

注"执契而已"。

按:老子云:"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 有德司契,无德司彻。"

河上公注云:"古者圣人执左契,合符信也。 但刻契之信,不责人以他事也。"

晋书刘恢传云:"古之善政,司契而已。"

此弘范语所本。

然法言此文固与老氏无为之旨不同。

弘范此义,乃晋人常语,亦当时风习如此。

或苦乱。

〔注〕苦,患。

曰:"纲纪。"

〔注〕纲纪然后网目正。

曰:"恶在于纲纪?"曰:"大作纲,小作纪。 〔注〕网赖纲纪,君任辅佐。 如纲不纲,纪不纪,〔注〕谓失纲纪之任。 虽有罗网,恶得一目而正诸?"〔注〕网无纲纪目不正,君无股肱国不治。

〔疏〕"或苦乱"者,吴云:"或人以专任有司,苦患其紊乱。"

按:苦乱犹论语云"季康子患盗",当自为一章,不必承上而言。

"纲纪"者,诗棫朴:"纲纪四方。"

郑笺云:"以网罟喻为政,张之为纲,理之为纪。"

孔疏云:说文:"纲,网纮也。 纪,别丝也。"

然则纲者网之大绳,故盘庚云:"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

是其事也。

以举纲能张网之目,故张之为纲也。

纪者别理丝缕,故理之为纪。

"恶在于纲纪"者,音义:"恶在,音乌。 下‘恶得’同。"

"大作纲,小作纪"云云者,白虎通三纲六纪云:"何谓纲纪?纲者,张也;纪者,理也。 大者为纲,小者为纪,所以张理上下,整齐人道也。 人皆怀五常之性,有亲爱之心,是以纲纪为化,若罗网之有纪纲而万目张也。"

注"苦,患"。

按:广雅释诂云:"患,苦也。"

是苦、患互训。

或曰:"齐得夷吾而霸,仲尼曰小器。 请问大器。"

曰:"大器其犹规矩准绳乎?先自治而后治人之谓大器。"

〔注〕夫以规矩准绳而能使上下无猜者,大器也。

大器者必笼沓群疑之表,莫得与之争量也。

管子相桓公,不能以之自固,三归反坫,然后获安。

〔疏〕"齐得夷吾而霸,仲尼曰小器"者,论语云:"子曰:‘管仲之器小哉!’"皇疏云:"管仲者,齐桓公之相管夷吾也。 器者,谓管仲识量也。"

孙绰曰:"功有余而德不足,以道观之,得不曰小乎?""大器其犹规矩准绳乎?先自治而后治人之谓大器"者,吴云:"规矩先自圆方,准绳先自平直,然后能为器。 器出于是,大器者也。 管子不知礼,安能以礼正国哉?"惠氏栋云:"尧、舜,性之也;汤、武,身之也。 此先自治而后治人者也。 五霸,假之也,故器小。 此王、霸之辨也。 以大学言之,诚意、正心、修身,规矩、准绳也,所谓先自治也;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谓治人也。 先诚意、正心、修身,而后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谓先自治而后治人。 由本达末,原始反终,一以贯之之道也。"

注"大器者必能笼沓群疑之表"。

按:笼沓即笼罩之谓。

夏侯孝若东方朔画赞:"笼罩靡前。"

沓、罩一声之转,笼罩之为笼沓,犹腾踔之为腾踏也。

器大则能笼罩万物,故云"笼沓群疑之表"。

注"管子"至"获安"。

按:国策东周策云:"齐桓公宫中七巿,女闾七百,国人非之,故为三归之家,以掩桓公非"一",自伤于民也。"

列子杨朱云:"管仲之相齐也,君淫亦淫,君奢亦奢。"

说苑善说云:"桓公立仲父,致大夫曰:‘善吾者入门而右,不善吾者入门而左。 ’有中门而立者,桓公问焉,对曰:‘管子之知可与谋天下,其强可与取天下,君恃其信乎,内政委焉,外事断焉,驱民而归之,是亦可夺也。 ’桓公曰:‘善。 ’乃谓管仲:‘政则卒归于子矣,政之所不及,惟子是匡。 ’管仲故筑三归之台,以自伤于民。"

论语八佾皇疏引李充云:"齐桓隆霸王之业,管仲成一匡之功,免生民于左衽,岂小也哉!然苟非大才者,则有偏失。 好内极奢,桓公之病也。 管生方恢仁大勋,宏振风义,遗近节于当年,期远济乎千载,宁分谤以要治,不洁己以求名,所谓君子行道,忘其为身者也。 漏细行而全令图,唯大德乃堪之。 季末奢淫,愆违礼则,圣人明经常之训,塞奢侈之源,故不得不贬以为小也。"

是旧说皆以管仲之淫奢为分谤求全之计。

弘范此注,亦用此义。

"一""非"下原本有偏书小字"句",盖作者以示句读,今删。

或曰:"正国何先?"曰:"躬工人绩。"

〔注〕躬,身也;工,官也。

言先正身以临百官,次乃览察其人,考其勋绩也。

〔疏〕"躬工人绩"者,司马云:"工巧则绩善,工拙则绩恶。 言当先正其身,而后正人。"

按:躬与人对文,工与绩同义,工读为"功",绩亦功也。

躬工人绩,谓己勤其职,则人亦效之,而事无不治也。

注"躬,身"至"绩也"。

按:弘范以躬、工、人、绩平列为四事,似失其义。

"览察其人",世德堂本作"觉察其人"。

或曰:"为政先杀后教。"

曰:"于乎!〔注〕于乎者,骇叹之声。 天先秋而后春乎?将先春而后秋乎?"〔注〕天道先春后秋以成岁,为政先令后诛以成治。

〔疏〕"为政先杀后教"者,法家之蔽有如此。

艺文志序法家云:"及刻者为之,则无教化,去仁爱,专任刑法,而欲以致治。"

"于乎",音义:"于,音‘乌’。"

世德堂本作"呜呼"。

"天先秋而后春乎?将先春而后秋乎"者,御览二引风俗通云:"易称天先春而后秋,地先生而后凋,日月先明而后幽,圣人则之,故先教而后刑。"

按:盖易纬文。

汉书董仲舒传云:"王者承天意以从事,故任德教而不任刑。 刑者不可任以治世,犹阴之不可以成岁也。 为政而任刑,不顺于天,故先王莫之肯为也。"

注"于乎者,骇叹之声"。

世德堂本亦作"呜呼"。

按:字作"于乎",故有此注。

若作"呜呼",则注为赘设矣。

吾见玄驹之步,〔注〕玄驹,蚍蜉子也。

雉之晨雊也,〔注〕雊,鸣。

化其可以已矣哉!〔注〕感阳应节,自然之化。

化之所感,有自来矣。

〔疏〕"玄驹之步"者,夏小正:"十有二月,玄驹贲。"

传云:"玄驹也者,蚁也。 贲者何也?走于地中也。"

按:步犹贲也。

贲者,奔之假。

疾行为奔,徐行为步,对文则异,散文亦通。

吴云:"步,行也。"

是也。

俞云:"襄二十六年左传:‘左师见夫人之步马者。 ’杜注曰:‘步马,习马。 ’字亦作‘●’,玉篇马部:‘●,盆故切,习马。 ’此云玄驹之步,盖因蚁有驹名,故借用步马之义。"

按:玄驹合二言以成辞,不可分释。

亦作玄蚼。

蚼者,北方蚼犬,食人。

呼蚁为玄驹,而谓之有驹名,然则呼蚁为玄蚼者,亦得谓之有蚼犬名乎?古今注云:"河内人并河而见人马数千万,皆如黍米,游动往来,从旦至暮。 家人以火烧之,人皆是蚊蚋,马皆是大蚁,故今人呼蚊蚋为黍民,名蚁曰玄驹也。"

斯则委巷之无稽,不可以为雅训。

且习马之为步马,乃调良之事,蚁之走于地中,谁为习之,而谓之步耶?夫以步为行,经典常语。

诗白华:"天步艰难。"

毛传:"步,行也。"

左传僖公篇:"将步师出于敝邑。"

释文:"步犹行也。"

玄驹之行,辞顺理昭,无须穿凿也。

"雉之晨雊也"者,"晨"当为"震"。

晨篆作◆,震之坏体似◆,传写者又因诗匏叶有"雉之朝雊"语,遂改为"晨"矣。

夏小正:"正月,雉震呴。"

传云:"呴也者,鸣也;震也者,鼓其翼也。 正月必雷,雷不必闻,惟雉为必闻之。 何以谓之"一"?雷则雉震呴,相识以雷。"

"据孔氏广森补注本。 "然则鼓翼而鸣谓之震。

呴震者,振之假。

说文:"振,一曰奋也。"

呴、雊同声通用。

"化其可以已矣哉",司马云:"宋、吴本‘已’作‘成至’。"

按:"至"盖"止"之误。

寡见云:"得已则已矣。"

宋、吴本"已"作"至",正其例。

止亦已也。

止误为至,而以至矣哉为叹美之辞,遂于"可以"字下妄增"成"字耳。

注"玄驹,蚍蜉子也"。

按:说文作"●●",重文作"蚍蜉",大蚁也。

方言云:"蚍蜉,齐、鲁之间谓之蚼蟓,西南梁、益之间谓之玄蚼,燕谓之蛾蛘。"

注"雊,鸣"。

按:说文:"雊,雄雉鸣也。 雷始动,雉鸣而句其颈。"

"一""之"下原本有偏书小字"句",盖作者以示句读,今删。

民可使觌德,〔注〕是以尧、舜之民可比屋而封。

不可使觌刑,〔注〕是以桀、纣之民可比屋而诛。

觌德则纯,觌刑则乱。

〔疏〕"民可使觌德,不可使觌刑"者,说文:"儥,见也。"

经传皆作"觌"。

国语周语云:"武不可觌。"

"觌德则纯,觌刑则乱"者,纯读为惇,说文:"惇,厚也。"

经传通以淳、醇、敦、肫、纯为之。

吴云:"观德则民归厚,故纯;观刑则民生伪,故乱。"

象龙之致雨也,难矣哉!〔注〕象,似也。

言画缯刻木以为龙而求致雨,则不可得也。

曰:"龙乎!龙乎!"〔注〕叹非真龙。

真龙而后能致云雨,明君而后道化行也。

〔疏〕"象龙之致雨也,难矣哉",后汉书礼仪志注引作"艰矣哉"。

按:春秋繁露求雨云:"春旱求雨以甲乙日,为大苍龙一,长八丈,居中央;为小龙七,各长四丈,于东方。 皆东向,其间相去八尺。 小童八人,皆斋三日,青衣而舞之。 夏求雨以丙丁日,为大赤龙一,长七丈,居中央;又为小龙六,各长三丈五尺,于南方。 皆南乡,其间相去七尺。 壮者七人,皆斋三日,赤衣而舞之。 季夏以戊己日,为大黄龙一,长五丈,居中央;又为小龙四,各长二丈五尺,于南方。 皆南乡,其间相去五尺。 丈夫五人,皆斋三日,黄衣而舞之。 秋以庚辛日,为大白龙一,长九丈,居中央;又为小龙八,各长四丈五尺,于西方。 皆西乡,其间相去九尺。 鳏者九人,皆斋三日,白衣而舞之。 冬以壬癸日,为大黑龙一,长六丈,居中央;又为小龙五,各长三丈,于北方。 皆北乡,其间相去六尺。 老者六人,皆斋三日,黑衣而舞之。"

又云:"四时皆以水日为龙,必取洁土为之结盖,龙成而发之。"

礼仪志注引新论云:"刘歆致雨,具作土龙,吹律及诸方术无不备设。 谭问求雨所以为土龙,何也?曰:‘龙见者,辄有风雨兴起以迎送之,故缘其象类而为之。"

按:子云此言,当即为此而发,乃因请雨术之不验,而叹一切作伪之无益,以讥王莽制作之为徒劳也。

曰:"龙乎!龙乎",礼仪志注引无"曰"字,"龙乎!龙乎",与重黎云"禹乎!卢乎!始终乎"义同。

言作伪者皆可作如是观也。

或问"政核。"

曰:"真伪。 〔注〕用真人,远佞伪。 真伪则政核。 〔注〕善善明则真人显,恶恶着则佞伪息,真伪审则政事核也。 如真不真,伪不伪,则政不核。"

〔注〕北面之祸,南面之贼也。

〔疏〕"政核"者,音义:"政核,下革切。"

按:读为"核"。

宋云:"核,实也。 问为政之实。"

司马云:"谓精确得其实。"

"真伪,真伪则政核"者,司马云:"‘真伪,真伪’当作‘真真,伪伪’,古书多然。"

按:司马说是也。

古书凡遇重言及复举之辞,皆省略不书,止于本字下作二短画以识之,传写每易致误。

诗羔羊:"委蛇委蛇。"

释文云:"沈读作‘委委蛇蛇’。"

即其例。

此文真真伪伪,与真不真、伪不伪相对为义。

正与论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本书吾子"奸奸、诈诈,不奸奸、不诈诈",文例相同。

真者真之,伪者伪之,则事得其序,而物莫能遁其情,故曰政核。

"如真不真,伪不伪,则政不核"者,真不真者,以不真为真;伪不伪者,以不伪为伪。

吴云:"真伪而伪真,则政事不核。"

按:此亦讥莽之作伪。

注"北面之祸,南面之贼也"。

按:庄子天地文。

鼓舞万物者,雷风乎!鼓舞万民者,号令乎!〔注〕天以雷风鼓舞万物,君以号令制御万民。

雷不一,〔注〕三令五申。

风不再。

〔注〕制无二也。

〔疏〕世德堂本"雷风乎"上有"其"字,"号令乎"上同。

"雷不一,风不再"者,后汉书郎顗传载顗奏云:"雷者号令,其德生养。 号令殆废,当生而杀,则雷反作,其时无岁。"

又云:"风者号令,天之威怒,皆所以感悟人君忠厚之戒。"

又寇荣传载荣上书云:"连年大风,折拔树木,风为号令。"

章怀太子注引翼奉云:"凡风者,天之号令,所以谴告人也。"

然则雷、风虽同为号令,而雷象生养,风象谴告,乃齐诗旧说。

生养之令不厌周复,故当不一;谴告之令无取狎见,故当不再。

不一谓不可止于一,不再谓不可至于再也。

注"制无二也"。

按俞云:"李解甚得杨子之旨,惜其说下句未了耳。 易通卦验曰:‘立春调风至,春分明庶风至,立夏清明风至,夏至景风至,立秋凉风至,秋分阊阖风至,立冬不周风至,冬至广莫风至。 ’是一时有一时之风。 风不再,谓不并至也。 王者法之,故号令亦无错出矣。"

荣谓一时有一时之风,乃风因气候之变而异其凉燠,遂各为之名。

非此诸异名之风之不并至。

且"不并"之与"不再",义亦有别。

俞说非也。

圣人乐陶成天下之化,使人有士君子之器者也,故不遁于世,不离于群。

遁离者,是圣人乎?〔注〕言遁离者非圣人也。

〔疏〕"圣人乐陶成天下之化",世德堂本依宋、吴本"乐"下有"天"字。

俞云:"疑‘天’乃‘夫’字之误。 ‘圣人乐夫陶成天下之化,使人有士君子之器者也’,其旨亦与李本不殊。 因‘夫’字误作‘天’,宋、吴遂依误本为说,凿矣。"

"使人有士君子之器者也"者,春秋繁露俞序云:"教化流行,德泽大洽,天下之人,人有士君子之行,而少过矣。"

"不遁于世,不离于群"者,音义:"不离,力智切。 下同。"

"遁离者,是圣人乎"者,论语云:"鸟兽不可与同群也,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孔注云:"隐居于山林,是与鸟兽同群也。 吾自当与此天下人同群,安能去人从鸟兽居乎?"明遁世离群非圣人之道也。

注"言遁离者非圣人也"。

按:世德堂本无此注。

雌之不才,其卵毈矣;〔注〕毈,败。

君之不才,其民野矣。

〔注〕民之陶化,犹泥之在钧。

〔疏〕"雌之不才,其卵毈矣"者,音义:"毈,徒玩切,卵坏。"

"君之不才,其民野矣"者,荀子劝学云:"不由礼则夷固僻违,庸众而野。"

按:"野"与上文"士君子"相反为义。

注"毈,败"。

按:说文:"毈,卵不孚也。"

或问曰:"载使子草律。"

〔注〕载,设也;草,创也。

曰:" 吾不如弘恭。"

"草奏。"

曰:"吾不如陈汤。"

曰:"何为?"曰:"必也律不犯,奏不剡。"

〔注〕论语云:"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此亦言当以纯德化之,使不犯律,不剡奏也。

〔疏〕"或问曰",世德堂本无"问"字。

"载使子草律。 曰:吾不如弘恭"者,汉书佞幸传云:"弘恭,沛人也。 恭明习法令、故事,善为请奏,能称其职。"

"草奏。 曰:吾不如陈汤"者,论衡对作云:"上书谓之奏。"

独断云:"凡群臣上书于天子者,有四名:一曰章,二曰奏,三曰表,四曰驳议。"

陈汤传云:"字子公,山阳瑕丘人也。 少好书,博达,善属文。"

"必也律不犯,奏不剡"者,音义:"剡,以冉切。"

说文:"剡,锐利也。"

按:锐所以刺,故此借以为讥刺之意。

民无罪行则律不犯,君无过举则奏不剡。

犯、剡韵语。

注"载,设也"。

按:经传释词云:"载犹则也,则犹若也。"

注"论语"至"奏也"。

按:弘范意似专以奏为劾治之事,与律同意,故云:"以纯德化之,使不犯律,不剡奏。"

谓以德化民,使民无罪,既不犯律,又不烦削牍为劾奏也。

甄陶天下者,其在和乎?刚则甈,柔则坏。

〔注〕甈,燥也;坏,湿也。

言失和也。

夫陶者失刚柔之和则不成器,为政者失宽猛之中则不成治。

〔疏〕"甄陶天下者,其在和乎",何平叔景德殿赋李注引无"者"字。

"刚则甈,柔则坏",音义:"甈,五计切,破瓦也。 坏,芳杯切,未烧瓦也。 俗本作‘怌’,字之误也。"

按:宋、吴本作"怌"。

景德殿赋注引李聃曰:"埏埴为器曰甄陶。 王者亦甄陶其民也。"

胡氏克家考异云:"‘聃’当作‘轨’,谓李轨注法言也。"

按:今各本皆无此注。

注"甈,燥"至"成治"。

按:音义注"甈,燥也",俗本误作"躁";"坏,湿也",误作"怌,惧也"。

世德堂本"坏,湿也","湿"作"慢"。

司马云:"坏,土疏慢不黏也。 言甄者和土刚柔之齐,太刚则破裂,太柔则疏慢。 治天下之道,亦犹是也。"

似温公所据本亦作"慢"。

说文:"甈,康瓠、破罂也。"

段注云:"康之言,空也;瓠之言,壶也。 空壶谓破罂也。 罂已破矣,无所用之,空之而已。 释器曰:‘康瓠谓之甈。 ’甈之言,滞而无用也。 法言曰‘甄陶天下者’云云,此引申之义也。"

荣按:康之言孔,非谓空虚。

器有罅隙谓之甈。

埏埴过燥,则器生罅隙。

非有二义也。

又说文:"坏,丘一成者也,一曰瓦未烧。"

段注云:"今俗谓土坏,古语也。"

按:未烧谓之坏,烧而未成亦谓之坏。

太玄干云:"或锡之坏。"

范注云:"坏,未成瓦也。"

龙之潜亢,不获其中矣。

〔注〕初九,潜龙勿用;上九,亢龙有悔。

是以过中则惕,〔注〕九三居下卦之上,过其中则夕惕也。

不及中则跃,〔注〕九四居上卦之下,不及中故跃渊。

其近于中乎!〔注〕二五得中,故有利见之吉。

〔疏〕"龙之潜亢,不获其中矣"者,系辞云:"天下之理得,而易成位乎其中矣。"

荀注云:阳位成于五,阴位成于二,五为上中,二为下中,故易成位乎其中也。

然则初为下下,六为上上,极卑极高,去中弥远,故云不获其中也。”

"是以过中则惕,不及中则跃"者,系辞云:"三多凶,四多惧。"

惠氏栋周易述云:"六爻以二五为中和,卦二五两爻又以五爻为主。 四不中而近五,故多惧;三过中,故多凶也。"

"其近于中乎"者,吴云:"以其惕跃故近中,愈于潜亢。"

惠氏栋易例云:"惕跃近中,犹忠恕近道,进德修业,故近于中。"

按:过而能惕则知退,不及而能跃则知进,斯勉几于中之道也。

圣人之道,譬犹日之中矣。

〔注〕光被四表。

不及则未,〔注〕不及中,未盛明。

过则昃。

〔注〕日昃明尽,言昏昧也。

〔疏〕"不及则未"者,方言云:"未,未及也。"

"过则昃"者,易丰云:"日中则昃。"

昃与昃同。

注"光被四表"。

按:尧典:"光被四表。"

郑注云:"言尧德光耀及四海之外,至于天地,所谓大人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齐其明。"

弘范此注,亦同郑义,不以光被为广被也。

什一,天下之中正也。

〔注〕什一税民,天下之中赋正法也。

多则桀,寡则貉。

〔注〕公羊传曰:"多乎十一,大桀、小桀;寡乎十一,大貉、小貉。"

〔疏〕"什一天下之中正也",各本皆无"中"字,今依钱本补。

注"中赋正法",乃分释中、正二字,明李本如此。

孟子云:"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

赵注云:"民耕五十亩,贡上五亩;耕七十亩者,以七亩助公家;耕百亩者,彻取十亩以为赋。 虽异名,而多少同,故曰皆什一也。"

公羊传宣公篇云:"什一者,天下之中正也。"

注"公羊"至"小貉"。

按:宣公篇文。

"十一",世德堂本作"什一"。

按:治平本作"十一",必是弘范所据公羊传如此。

今本公羊传亦作"什一",彼解诂云:"奢泰多取于民,比于桀也。 蛮貉无社稷、宗庙、百官、制度之费,税薄。"

徐疏云:"夏桀无道,重赋于人,今过什一,与之相似。 若十取四五,则为桀之大贪;若取二三,则为桀之小贪。 故曰:‘多乎什一,大桀、小桀。 ’所以不言纣者,略举以为说耳。 旧说云,不言纣者,近事不嫌不知。 若十四五乃取其一,则为大貉行;若十二、十三乃取一,则为小貉行,故曰:‘寡于什一,则大貉、小貉也。 ’然则多于什一则有为桀之讥,寡于什一则有蛮貉之耻,是以什一而税,三王所不易,故传比于中正之言。"

按:孟子云:"欲轻之于尧、舜之道者,大貉、小貉也;欲重之于尧、舜之道者,大桀、小桀也。"

赵注云:"尧、舜以来,什一而税,足以行礼,故以此为道。 今欲轻之,二十而税一者,夷貉为大貉,子"按:谓白圭。 "为小貉也。 欲重之过什一,则是夏桀为大桀,而子为小桀也。"

尚书大传云:"古者十税一,多于十税一谓之大桀、小桀,少于十税一谓之大貊、小貊。 王者十一而税,而颂声作矣。 故书曰:‘越维有胥赋,小大多政。 ’"公羊传陈疏云:"伏氏以小桀、大桀、小貊、大貊明多方大小二字。 政者,正也,今书作‘正’,小大多得其正也。"

按:伏、赵、徐解大小二字,义各不同,似以徐说为优。

井田之田,田也;〔注〕谓古八家是治田也。

肉刑之刑,刑也。

〔注〕三千之属,是正法也。

田也者,与众田之;刑也者,与众弃之。

〔疏〕"井田之田,田也"者,孟子云:"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

公羊传宣公篇解诂云:"是故圣人制井田之法而口分之,一夫一妇受田百亩,以养父母妻子,五口为一家。 公田十亩,即所谓什一而税也。 庐舍二亩半。 凡为田一顷十二亩半,八家而九顷,共为一井,故曰井田。"

"肉刑之刑,刑也"者,荀子正论云:"世俗之为说者曰:‘治古无肉刑而有象刑。 ’是不然。 以为治邪?则人固莫触罪,非独不用肉刑,亦不用象刑矣。 以为人或触罪矣,而直轻其刑,则是杀人者不死,伤人者不刑也。 罪至重而刑至轻,庸人不知恶矣,乱莫大焉。"

本篇云:"夏后肉辟三千,不胶者卓矣。"

"田也者,与众田之"者,音义:"众田,音佃。"

盐铁论未通云:"什一而借民之力也,丰耗美恶与民共。 民馑己不独衍,民衍己不独馑。"

"刑也者,与众弃之"者,王制云:"刑人于市,与众弃之。"

注"谓古八家是治田也"。

按:万氏斯大学春秋随笔云:"孟子言三代田制莫善于助。 言助法之形体曰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 非谓成周之彻法如此也。 赵岐孟子注云:‘周人耕百亩者,彻取十亩以为赋。 ’斯言得之矣。 司马法云:‘亩百为夫,夫三为屋,屋三为井。 ’小司徒亦云:‘夫九为井。 ’据此二文,是周人井九百亩,分之九夫,每夫百亩,中以十亩为公田,君取其入,而不收余亩之税。 周氏柄中四书辨正云:‘彻本无公田,故孟子云惟助为有公田。 商家同井,公田在私田外。 周九夫为井,公田在私田中。 周何以变八家为九夫,此则任钧台尝言之矣。 盖自商至周,历六百余年,生齿必日繁,无田可给,不得不举公田授之民。 及列国兵争,杀戮过甚,民数反少于周初,而彻法之坏已甚,故孟子欲改行助法,所谓与时宜之者,此真通人之论也。 然则八家九夫,商、周已异其制,井田之田,但当就税制为言。 孟子云,其实皆什一也。 苟行什一之税,即是井田之意,似不必泥古八家为说也。"

又按:陶氏鸿庆读法言札记云:"田也之‘田’,当读为‘佃’;刑也之‘刑’,当读为‘型’。 李注云,谓古八家是治田也,三千之属是正法也,正得其义。 音义于下文‘众田’及‘田侯田’皆音‘佃’,此独无音,失之。"

荣谓"田也"云者,谓田制之正;"刑也"云者,谓刑法之正。

李注治田乃对正法而言,治亦正也,不读平声。

陶解殊误。

世德堂本"治田"作"治宜",误。

法无限,则庶人田侯田,处侯宅,食侯食,服侯服,〔注〕法制无限,则兴奢侈,长僭乱。

人亦多不足矣。

〔注〕僭乱既兴,民多匮竭。

〔疏〕"法无限,则庶人田侯田"云云者,音义:"田侯田,上‘田’同上音,下如字。"

按:同上音,谓同"与众田之"之"田"。

食货志云:"至秦,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 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盐铁论散不足云:"宫室、舆马,衣服、器械,丧际、食饮,声色、玩好,人情之所不能已也,故圣人为之制度以防之。 间者士大夫务于权利,怠于礼义,故百姓仿效,颇踰制度。"

为国不迪其法,〔注〕迪,蹈。

而望其效,〔注〕效,功。

譬诸算乎?〔注〕夫算者不运筹策,不能定其数;治国者不蹈法度,不能致其治。

〔疏〕"为国不迪其法,而望其效,譬诸算乎",治平本"算"作"筭",各本皆作"算"。

说文:"算,数也。 从竹,从具。 读若筭。"

又:"筭长六寸,计历数者。 从竹,从弄,言常弄乃不误也。"

算者计数之事,筭者计数之器,音同义近,古书通用。

此言为国之有治法,犹算之有数术。

为算者不循数术,不可以得数;为国者不循治法,不可以致治。

不循治法而冀治效,犹不循数术而冀得数之效也。

"譬诸算乎"云者,谓譬诸算不迪其法而望其效,蒙上而省耳。

注"迪,蹈"。

按:广雅释言文。

注"效,功"。

按:淮南子修务:"效亦大矣。"

高注云:"效,功也。"

注"夫算"至"其治"。

按:筹策即筭。

老子云:"善计不用筹策。"

俞云;"正文并无不运筹策之说,以意增益,非杨子意也。 ‘算’疑‘篡’字之误。 方言曰:‘凡取物而逆谓之篡。 ’为国者,必先迪其法,而后望其效。 今不迪其法,而即望其效,犹之乎逆而取之矣。 故曰:‘譬诸篡乎?’论语阳货篇:‘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亦以人事为喻,正与此同。"

荣按:运筹策者,算之法。

不运筹策,即不迪算法之谓,非以意增益。

俞说殊谬。

"不能致其治",世德堂本作"不能致康哉"。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4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