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画舫录 卷二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扬州画舫录
《扬州画舫录》 卷二 李斗

◎草河录下

"临水红霞"即桃花庵,在长春桥西。

野树成林,溪毛碍桨,茅屋三四间在松楸中,其旁厝屋鳞次,植桃树数百株,半藏于丹楼翠阁,倏隐倏见。

前有屿,上结茅亭,额曰"螺亭"。

亭南有板桥接入穆如亭。

亭北砌石为阶,坊表插天,额曰"临水红霞"。

折南为桃花庵,大门三楹,门内大殿三楹,殿后飞霞楼三楹,楼左为见悟堂,堂后小楼又三楹,为僧舍,庵之檀越柴宾臣延江宁僧道存居之。

楼右小廊开圆门,门外穿太湖石入厅事,复三楹,额曰"千树红霞",庵中呼之为红霞厅。

迤东曲廊数折,两亭浮水,小桥通之。

再东曰桐轩,右为舫屋。

又过桥入东为枕流亭。

穿曲廊,得小室,曰"临流映壑"。

室外无限烟水,而平冈又云起矣。

平冈为古"平冈秋望"之遗阜,北郊土厚,任其自然增累成冈,间载盘礴大石。

石隙小路横出,冈硗中断,盘行萦曲,继以木栈,倚石排空,周环而上。

溪河绕其下,愈绕愈曲。

岸上多梅树,花时如雪,故庵后名"平冈艳雪"。

桃花庵僻处长春桥内,过桥沿小溪河边折入山径,ゃや难行。

小澳夹两陵间,屿亦分而为两,左右有螺亭、穆如亭。

屿竟,琢石为阶,庵门额为朱思堂转运所书。

溪水到门,可以欹身汲流漱齿,中多水鸟,白毛初满,时得人稀水深之乐。

湖上园亭,皆有花园,为莳花之地。

桃花庵花园在大门大殿阶下。

养花人谓之花匠,莳养盆景,蓄短松、矮杨、杉、柏、梅、柳之属。

海桐、黄杨、虎刺以小为最,花则月季、丛菊为最,冬于暖室烘出芍药、牡丹,以备正月园亭之用。

盆以景德窑、宜兴土、高资石为上等。

种树多寄生,剪丫除肄,根枝盘曲而有环抱之势。

其下养苔如针,点以小石,谓之花树点景。

又江南石工以高资盆增土迭小山数寸,多黄石、宣石、太湖、灵璧之属,有有山,有罅有杠,蓄水作小瀑布倾泻危溜。

其下空处有沼,畜小鱼游泳嚅,谓之山水点景。

大殿供大悲佛,四围红阑。

殿前右楹门构靠山廊,廊外多竹,夏可忘暑。

殿后檐左楹山墙门外为茶室,通僧厨。

飞霞楼在大殿后一层,楼前老桂四株,绣球二株,秋间多白海棠、白凤仙花。

联云:"四野绿云笼稼穑"杜荀鹤",九春风景足林泉"薛稷"。"

红霞厅面河,后倚石壁,多牡丹。

厅内开东西牖,东牖外多竹,西牖外凌霄花附枯木上,婆娑作荫。

夏间池荷盛开,园丁踏藕来者,时自牖上送入。

厅前多古树,有拿云攫石之势,树间一桁河路,横穿而来。

河外对岸,平原如掌,直接蜀冈三峰。

白塔红庙,朱楼粉郭,了在目前。

见悟堂在飞霞之左。

联云:"花药绕方丈"常建",清流涌坐隅"元结"。"

是堂为庵僧方丈。

僧道存,字石庄,上元人,剃染江宁承恩寺。

莲香社因湖上建三贤祠,延石庄为住持。

迨石庄为淮阴湛真寺方丈,以三贤祠付其徒竹堂。

迨石庄卸湛真寺徙是庵,遂迎三贤神主于庵之桐轩。

其时竹堂亦下世。

自是三贤祠复为筱园,石庄则独居是庵矣。

石庄工画,善吹洞箫,其徒西崖、竹堂、古涛,皆工画,自是庵以画传。

竹堂兼工刻竹根图书,与潘老桐齐名。

孙甘亭,画如其师,诗人朱与之善。

甘亭之徒善田,字小石,善弹琴,工画侧柏树。

竹堂以上,皆上元人,甘亭以下,皆扬州人,因莲香社为石庄祖堂,故令其裔开爽居之。

见悟堂后楼,额曰"莲香阁",石庄自署名也。

阁为石庄所居,所蓄玩好有三,一大笔筒倒署摺迭扇数百柄,皆故人赠答,积自六七十年;一紫竹箫,长二尺一寸,九节五孔,周栎园亮工题曰"虞帝制音,王褒作赋,仲谦取材,乃为独步";一瘿瓢细毛如拳发,滑泽如秋水,色如紫糖,圆如明月,不在蒋若柳《椰经》诸品之下。

是地多鬼狐,庵中道人尝见对岸牌楼彳亍而行,又见女子半身在水,忽有吠犬出竹中,遂失所在。

又一夕有二犬嬉于岸,一物如犬而黑色,口中似火焰,长尺许,立噙二犬去。

又张筠谷尝乘月立桥上,闻异香,有女子七八辈,皆美姿,互作谐语,喧笑过桥,渐行渐远,影如淡墨。

黄秋平《庵中夜坐》诗云:"黄狐拜月四更时,萤火光青乌绕枝。 世上可怜白日短,输他鬼唱鲍家诗。"

壬子除夕石庄死。

死之前一夕,毕园居人见师衣白袷衣,桐帽棕鞋,手拄方竹杖,往茱萸湾大路去,呼之不应,忽忆师已病半月矣。

白是草河人家皆卜师将西归。

师在日蓄一猫,及师死,卧遗舄中,七日不食而毙。

甘亭葬之庵后门外,呼之曰"义猫坟"。

是年正月十五夜,一船自长春桥来,撒幔无客,惟一人立船尾摇橹而行,至则师也。

庵中人见之,跪哭不忍视,而款乃直下,神色自若,无顾盼意。

是日,承恩寺大殿作上元会,一僧见师立二山门,托其寄信莲香社僧开爽,令其出,出则杳无人焉。

城中叶含青秀才逢恩,于六月中病垂死,恍惚至万山中,扶头软脚,百体不快,忽遇师携手至塔庙深处,身如御风,入一草堂,额上有十一字云:"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竹。"

由堂入禅房,又有额,上书"空空如也"四字。

两旁联句云:"溪声闲处安诗几,山翠浓中置画床。"

其下几榻笔砚,宛然如旧游。

与之语旧事移时,甚畅。

含青作诗云:"拄杖寻诗扣竹关,雨余青拥一房山。 此间真是神仙地,乞坐蒲团不欲还。"

师和诗曰:"结屋松门不闭关,也留风月也留山。 君家本有逍遥地,莫谩勾留且自还。"

促之行,送至山下,一揖而觉,病遂霍然失体矣。

石庄画以查二瞻为师,所与交皆名家,惟不善作书,故凡题识皆所交书家代作,于是僧窝而为书画舫矣。

扬州书画家极多,兼之过客往来,代不乏人。

考之志乘,书画无专门,皆附入方伎部。

而康熙府县志所载不过数人,雍正县志得十三人,较前略多。

迨甘泉分县修志,得六十六人,而国朝画家不过十四人,皆扬州土著,书家不过三人,则其遗失多矣。

兹自国初迄今各名家,先画后书,附录于此,至曾馆于各工商家者,则另附录于诸园亭之后。

孙兰,江都人。

工书画,精于天文,诗学深邃,著《舆地隅说》四卷。

其友毕锐,为武弁,工画山水。

徐又陵,字坦庵,画花卉有天趣,工诗词制曲,有《坦庵六种》,又著《蜗亭杂记》、《青白眼》诸书。

宗元鼎,字定九,号梅岑,别号小香居士,又号卖花老人。

工画着色山水。

施原,工山水。

晚居北湖,性好驴,蓄驴数十,凡有客至,与客骑驴谈论,田间道左,謦咳风生。

因画驴,成神品,谓之施驴儿。

李寅,字白也,江都人。

与萧灵曦齐名,画《桃花杨柳图》,称神品,载在县志。

汤禾,字秋颖,江都人。

工花卉。

点染得生趣,谓可参赵昌名笔,曾绘《阜寺菩提树图》进呈,载县志。

唐志契,扬州人。

精绘事,兴寄所托,便赍粮游名山大川,经月坐卧其下,故画笔萧散清远,有元人风。

著《绘事微言》。

弟志尹,花鸟得吕纪、王偕之传,时称二唐。

事载《江南通志》。

宗灏,字开先,江都人。

工山水,见《历代画家姓氏韵编》。

朱珏,字二玉,江都人。

工人物、山水、花草,见《画法纪事》。

李翊如,字祚铬,江都人。

工山水,见《历代画家姓氏韵编》。

张,字子雨,广陵人。

工人物、山水、花鸟,见《画法纪年》。

桑豸,字楚执,扬州人。

工山水,见《历代画家姓氏韵编》。

王玺,字鹤里,扬州人。

工山水兰石,见《历代画家姓氏韵编》。

萧晨,字灵曦,江都人。

以人物擅长,神理具足,不屑屑于步趋前人。

诗在倪、黄之间。

胡春生,字夏昌,一字赤岸。

工水墨山水,寸轴万里,烟云变态,随手出没。

载县志。

马骧,江西人。

工山水,有元人矩,为扬州清军同知。

载在侯肩复《画征录》。

王云,字汉藻,扬州人。

工笔楼阁学小李将军,以宋冢宰荦荐,待诏画苑,比之阎立本丹青云。

赵有彬,字岷江,扬州生员。

工书画,与龚半千、查二瞻齐名。

禹之鼎,字上吉,号慎斋,江都人。

工人物,幼师蓝瑛,后出入宋元,遂成一家。

写真多白描,不袭公麟之旧,而用吴生兰叶法,两颧微用脂晕之,娟媚古雅,曾为泽州相国写《水亭玩鹅图》。

康熙中,授鸿胪寺序班,遂归洞庭,朱竹有送之出都诗。

颠道人,江宁人,流寓扬州。

善饮酒,醉后作画,任意挥洒,山水花卉,皆有奇趣。

释道济,字石涛,号大涤子,又号清湘陈人,又号瞎尊者,又号苦瓜和尚。

工山水、花卉,任意挥洒,云气进出。

兼工垒石,扬州以名园胜,名园以垒石胜,余氏万石园出道济手,至今称胜迹。

次之张南垣所垒"白沙翠竹"、"江村石壁",皆传诵一时。

若近今仇好石垒怡性堂"宣石山",淮安董道士垒"九狮山",亦藉藉人口。

至若西山王天於、张国泰诸人,直是石工而已。

江都文命时,工画兰,以羊毫笔蘸墨写之,佐以竹石。

自言与可后无传人,至己而尽得其法。

性孤傲,隐于湖中,故传之不远。

《画征录》以文命时之兰,比吴秋声之竹,黄筠庵之石。

云三家之法会而通之,足成一家,未深知文兰者也。

命时传于子秋陵,秋陵传于其甥焦润,润之后盖无传焉。

虞沅,字畹之,江都人。

工花卉、翎毛,勾染工整得法。

查士标,字二瞻,号梅壑散人。

与华亭同干支,又号后乙卯生,休宁人,居江都。

性迂,家多古铜器及宋元人真迹。

书法华亭,画初学倪高士,后参以梅花道人、董文敏,与孙逸、汪之端、释洪仁称四家。

延王石谷至其家,乞泼墨作云西、云林、大痴、仲圭四家笔法,盖有所取资也。

晚年不远姬侍,晚起最迟,凡应酬临池,挥洒必于深夜,不以为苦,而笔更超迈,真窥元人之奥。

作《狮子林册》,宋漫堂宝之,为立传并序其诗。

年八十四,葬山麓。

死后百年,查观察淳访其墓,为之封树焉。

袁江,字文涛,江都人。

善山水楼阁,初学仇十洲,中年得无名氏临古人画,遂大进。

张宗苍,字默存,一字墨岑,号篁村,吴县人。

山水出黄尊古之门,以画供奉内庭。

蔡嘉,字松原,丹阳人。

花卉、山石、翎毛称逸品,予尝于黄园观所画扇面《豆棚闲话图》,村落溪山,茅屋里舍,人物须眉,神理具足。

鲍楷,字端人,号棠村,又号去邪子,嘉兴人,迁居扬州。

少工花草,师法南田,后客沈凡民署。

画山水不用稿,疏朗秀润,得古人意。

孙人俊,字瑶原,江宁人。

以画驴得名,山水学巨然,画古树皴染得古人法则。

熊维熊,字伟男,岁贡生,一岁七试皆第一,王文简特置国士之目。

工诗画,著《瓜洲贞烈志》。

丁裕,字文华,号石门。

工花卉,与禹之鼎齐名,吴云从之学。

子芳字芳杜,以时文见知于陆麟度师,为名诸生;览字苇江,号旷亭,皆工画。

方士庶,字洵远,号小师,歙县人。

时年画山水,运笔构思,天机迅发,中年受学于黄尊古,气韵骀宕,有出尘之目。

年未五十而死。

门人黄溱,字正川,号山翟,徐柱字桐立,号南山樵人,皆小师嫡派。

高翔,字凤冈,号西唐,甘泉人。

善山水。

高甲,字干亭,风冈之侄,善花卉,尤工八分。

汪士慎,字近人。

工八分,书画花卉与张乙僧、金《甬戈》齐名。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兴化人。

进士。

兰、竹、石称三绝。

工隶书,后以隶楷相参,自成一派。

关帝庙道士吴雨田从之学字,可以乱真。

李{艹勉},字啸村,上江人。

工花卉、翎毛,来扬州居贺园。

李单,字宗扬,号复堂。

兴化孝廉,官知县。

花鸟学林良,纵横驰骋,不拘绳墨,而得天趣。

往来扬州,与贺吴村友善。

其时陈撰字楞山,写生与单齐名。

陈馥字松亭、戴礼字石屏,皆从学焉。

金农,字寿门,号冬心,仁和人。

从事于画,涉古即古,脱画家之习。

画竹师竹石老人,号稽留山民。

画梅师白玉螗,号昔耶居士。

画马自谓曹、韩法,赵王孙不足道也。

画佛像,号心出家粥饭僧。

花木奇柯异叶,设色非复尘世间所睹,盖皆意为之,而托为贝多龙窠之类。

黄慎,字躬懋,号瘿瓢,福建人。

师上官周,为工笔人物。

久寓扬州,晚年以粗笔画仙佛,径丈许,其工笔不可多得也。

题句法二王草书。

汪师虞,字樵水,湖北人。

画牡丹,称逸品。

其徒陶鼎,字立亭,扬州人,亦称画中能品。

奚冈,字铁生,浙江钱塘人。

往来扬州,画山水得唐宋人笔意。

丹阳蒋璋,字铁琴,居扬州。

画大幅人物,与瘿瓢齐名,尤工指头。

善歌,城中唱口宗之,谓蒋派。

又呼之为蒋胯子。

伊龄阿,字精一,满洲人。

官侍郎。

书学孙过庭,工诗,画法梅花道人。

巡盐两淮时,于扇面画梅花兰竹,称逸品,至今勒于石。

钱塘康涛,字石舟,号天笃山人,又号莲蕊峰头不朽人,又号茅心老人。

画山水、花卉、翎毛,工白描,善书法。

汪元麟,字石恬,休宁进士。

山水法梅道人,以画《长堤春柳图》得名。

汪涤崖,歙县人。

画学大痴,尝画《黄山图》于法净寺之平楼。

吴{鹿吝},字栗园,歙县人。

山水学黄子久,生平有古君子风。

居扬州汪贻士家,其家有饶州景德镇土窑产秘色器,与唐熊年三窑并称,谓之吴窑。

仲鹤庆,字松岚,泰州进士。

画有生气,书卷盎然。

团时根、宫国苞、李顽石,并泰州人,俱工诗画。

汤密,字入林,通州人。

工诗画,墨竹法文与可,号个中人。

江都张杰,字柯亭,工花卉。

洪承祖,字林士,号紫霞山人,画学恽南田。

项佩鱼,字孔亭,山水、花卉皆精致。

谢野臣,字庭逸,其先世河南郏州人,徙家于宜兴,为匡山隐者毛干干之婿。

明天文历算之学,与宣城梅文鼎、吴江王夤旭同时,在扬州主汪氏。

著《推步全仪》,以铜为之,凡勾股弧矢之微,靡不毕具。

画龙最神。

时周寻字锟来亦画龙,知不能居其右,乃用红金衬墨,遂成恶状。

子身灌,字晓山,山水多着色,为世所称。

性尤精巧,北郊工段档子用蒲包山石,为晓山所创。

久居扬州,死于文选楼。

生平尝蓄石琴,有声铿然。

又六合砚为唐人物,皆终身随之,未尝顷刻离也。

方元鹿,号竹楼,仪征人。

工诗词,书法二王,画竹学东坡,有《虹桥春泛图》。

王涛,字素行,江南人,移家扬州。

画着色花卉、翎毛,有元人笔意。

张士教,字石民,号宣传,临潼人,家扬州。

画法得华秋岳一派。

年汝邻,字寄涛,号瘦生,顺天人,居扬州。

画山水好仿古人,若荣邱、北苑诸派,临之颇能得其形似。

张赐宁,字桂岩,北平人。

作人物、山水多不依旧法,唯以气韵过人。

着色花卉,独称绝技。

牛培,字因之,天津人,从之学画,大有师法。

余栋,字栋木,长洲人。

工画,仿王石谷,惜其时为小师道人所掩。

管希宁,字平原,江都人。

工诗画,笔墨雅淡,极尽山林之变,不苟作。

兼长于医。

年五十无子。

妻素有贤誉,早死,死之日发其笥获白金五十,遗书一封,以此金为买妾之资。

平原晚年与洪疏谷订为忘年友,平原殁,丧葬之事,疏谷任之,韦书城进士为作墓志铭,序其诗集行于世。

罗聘,字两峰,号花之寺僧。

初学金寿门梅花,后仿古仙佛画法,有《鬼趣图》,为世所称。

妻方白莲,子允绍、允缵,俱工画。

释方珍,字席隐,号小山,居城中地藏庵。

工诗画,陈古渔《所知集》中,谓其作画不让古人。

周瓒,字采岩,吴县人。

少学花卉。

既成,学界画白描人物,而大幅工笔山水,出奇无穷,遂成名家。

兄兰坡,精于医。

孔继干,字樗谷,曲阜人。

工画墨梅,官江都县知县。

王正,字端肃,江都闺秀。

善画花草,布置工稳。

能诗,受知于徐大宗伯倬,后入都,马相国齐延之教其女。

传真为画家一派,《西京杂记》载毛延寿、陈敞诸人,晋顾长康传神阿堵,皆其技也。

陶九成《辍耕录》载其法而未详。

丹阳丁皋,字鹤洲,居甘泉,精于是技,撰《传真心领》二卷。

分三停五部,先从匡廓画起,以为肖与否,皆系于是。

次及阴阳虚实之法,次及天庭两颧,目光海口,鼻准眉耳,各有定法。

部位定,次及染法,次及上血色法,终之以提神。

又申言旁侧俯仰之理,及誊法朽法,皆备焉。

卢雅雨转运为之叙云:"画像之兴,由来尚矣。 伊尹从汤,言素王九王之事,皆图画其形。 高宗梦傅说,使百工写其形,旁求天下。 孔子观乎明堂,有尧舜之容,桀纣之像,有周公相成王朝诸侯之图。 其在于汉,则自六经诸子,贤士列女,以及问礼讲学,皆有图,凡以广见闻,垂鉴诫,用意自深远也。 惟人子之肖其父母也,未详所始。 然古者祭必有尸,尸废则画像兴。 人子之情,有所必至。 特以时代之遥,春秋之隔,几筵榱桷之间,聚其精神以求其嗜欲,发其慨闻ㄊ见之思,其事诚不可苟,而其术尤岂易言者哉。 古传画学,众体各有师法,而肖像无专门,亦未有勒成一书者,不可谓非艺林之缺事也。 丹阳丁君鹤洲,世传其业,运思落墨,直臻神解,随人之妍媸老少,偏侧反正,并其喜怒哀乐皆传之。 近为余绘十二图,图各有景,见者惊叹,以为须眉毕肖,而神色舒肃,悉与景会。 余固疑丁君之有天授,非学力所能到。 而丁君曰:‘不然,是固有法也。 法可以言传,而法外之意,必由心领。 ’因出其《传真心领》一书示余,并乞余为之序。 其书凡二十余篇,曰部位,曰起稿,曰心法,曰阴阳虚实,曰天庭,曰鼻,曰两颧地角,曰眼光,曰海口,曰眉,曰须,曰耳,曰染法,曰面色,曰气血,曰提神,曰旁背俯仰,曰誊像,曰笔墨,曰纸,曰绢,曰择室。 凡者不惜言之详意之尽,法传而法外之意与之俱传,信从来未有之书也。 学者得以矩,参以会悟,破除俗师相传之陋,以上窥唐虞三代以来不传之秘钥,而仁人孝子亦不自觉而油然生其尊祖敬宗之心。 则是书所关,良非浅鲜,岂特画像一家之学已哉。"

鹤洲子以诚,字义门,传父业亦能精肖,四方来求者,远至数千里。

某宠姬病,延之肖形,十余日改易六七次,姬视之,皆曰不肖,义门自视所画,则肖之极矣。

明日至,不摹其形,自为绝色女子,姬笑曰肖矣。

君真解人也。

义门善弈,书法效董香光,间为诗亦清雅有致。

撰《续心领》四卷,论朽染之法尤详,虽不知画人阅之,可以肖像也。

任世礼,字汉修,与鹤洲交,得闻其法,摹之二十年,画合其旨。

性豪侠,善弹琴,工时曲。

又有蒋文波者,写生次于义门。

海州吴焯,字俊三,写生兼工山水人物,皆画之能肖。

盖是技以肖为工,不肖无足论也。

义门之徒涂冬,居小秦淮,凡妓之来者,涂必摹其形,不下百数十人矣。

人之短视者多带眼镜,除之则面必变,涂能画短视不带眼镜而能肖,其技亦巧矣。

又梁师武与义门交,善画花卉翎毛,尤工写生。

陆鼎,字铁箫,长洲人,放翁先生之裔。

工诗画,山水花卉翎毛,有宋元气韵。

方嵩,字峙泉,号桐庵,徽州歙县人。

工山水大幅,小师老人不能出其右。

家资巨万,好画不治生业,遂贫无立锥。

其族仕煌,字又辉,号晴岩,名诸生,工小楷。

吴嘉谟,字虞三,号蕙轩,如皋人。

工兰竹,书法《圣教序》。

为人磊落有奇气,尝游京师,书画与朱野云齐名。

后归扬州,主蔡志蕙家,与之友善。

志蕙字艾山,善画兰竹。

汪鸣珂,字瑶圃,吴江人。

工书画,官知州。

袁慰祖,字竹室,长洲人。

工诗画,山水有王石谷之风。

胡量,字眉峰,长洲人。

工诗画,山水为毛绣亭后一人,王述庵司寇深契之。

黄恩长,字宗易,号苍雅,长洲人。

工花卉。

徐午,字芝田,扬州举人。

工山水,中年自成一家,有宋元人气味。

钱东,字玉鱼,嘉兴人。

画以花卉为最,工诗词。

朱ピ,字丙南,杭州人。

画花卉山水,尤工梅花。

扬州闺秀吴政肃,字静娴,工山水,笔力老健,风神简古,有《秋山读书图》。

张因,字净因,工诗画,花卉翎毛,称逸品。

朱涟,字若贤,扬州人。

工花卉翎毛,亦时画美人。

萧椿,江都举人,以画传。

潘恭寿,丹徒人。

工山水花卉人物,每画必王梦楼题之。

张焯,字筠谷,淮安人。

工花卉,精于小楷,石庄延之教其徒。

倪名灿,甘泉人。

工笔人物,人呼之为小倪。

施胖子,山阴人。

始从继父学写真,兼画美人。

居扬州小秦淮客寓,凡求其画美人者,长则丈许,小至半寸,皆酬以三十金,谓之施美人。

同时杨良,字白眉,工画驴,一驴换牛肉一斤,谓之杨驴子。

邹若泉,善画人物山水,以画兴教寺万佛楼壁五百应真得名。

张恕,字近仁,工泰西画法,自近而远,由大及小,毫厘皆准法则,虽泰西人无能出其右。

叶弥广,字博之,江都贡士,工书。

谭宗,字公子,余姚人,客扬州,善书。

宋曹,字彬臣,号射陵,盐城中书,善书。

《甘泉县志》所录书家,此三人耳。

汪楫,字舟次,江都人。

书法以骨胜,有杨凝式、米芾之神。

举博学鸿词,授捡讨,充封琉球正使,为其国王书殿榜,纵笔为擘窠大书,王惊以为神。

著《琉球使录》。

高承爵,三韩人,善擘窠书。

为扬州太守,民人爱慕,每岁暮,乡民求书福字以为瑞。

一民伺太守出,持所书请曰:"求易一福字。"

太守熟视之曰:"书此字时,笔不好耳。"

至今传为美谈。

郑,字谷口,江宁人。

精于医,工隶书。

来往扬州,主徐氏。

平山堂额出其手,朱竹有诗纪其事。

金坛王澍,字虚舟,官吏部员外。

扬州绅扁联,多出其手。

法净寺西园中"天下第五泉"字,是所书也。

蒋衡,字湘繁,号江南拙老人,虎臣修撰之侄。

尝于蕃厘观写《十三经》,马曰璐装潢,大学士高斌进之,奉命刊于辟雍,授官学正。

观中建写经楼,法净寺旁"淮东第一观",是所书也。

子和,字醉峰,工书画,著《说文集解》,四库馆议叙,成孝廉。

又恭摹御考太学《石鼓文》缩小本刻石。

阮芸台阁学《石渠记》云:"蒋衡书《十三经》册,凡十二年始成。 衡于干隆初年尝薄游扬州,故此经半在扬州所写。 其书先归于盐务,为两淮运使卢见曾所赏,言之总督高斌,遂装潢以进,"其装潢为吾乡马曰璐征君任之,费数千金"赐国子监学正。 翰林励宗万以序石经校勘一过,记其异同,书成一册,今庋之懋勤殿书阁上。 干隆五十七年,因敕纂《石渠宝笈》,及于此册,特命刊石立学宫。"

景考祥,字履斋,江都人,于礼子,占籍河南。

成进士,官御史。

工书,天宁寺旁"杏园"石额,是所书也。

于礼字介人,以孝友称。

刘重选,字文叔,为扬州同知,书法学褚河南。

江起权,字子权,甘泉人。

虚舟门生。

扬州府学"七十二贤神主"为其所书。

曹寅,字子清,号栋亭,满洲人。

官两淮盐院,工诗词,善书,著有《楝亭诗集》。

刊秘书十二种,为《梅苑》、《声画集》、《法书考》、《琴史》、《墨经》、《砚笺》、《刘后山千家诗》、《禁扁》、《钓矶立谈》、《都城纪胜》、《糖霜谱》、《录鬼簿》。

今之仪征余园门榜"江天传舍"四字,是所书也。

余园余熙,以字传。

曾曰唯,字贯之,江都人,襄愍八世孙。

书精楷法。

嗜牛肉,不苟合于世,与之交,如糜鹿不可接。

观剧至忠孝处,辄恸哭。

演《鸣凤记》,长跪不起视。

客有遗貂裘者,剪碎以二葛表里纫之,其傀异若此。

同里王宪,字可法,号楷亭,性至孝,以双钩法肖贯之书,可以乱真。

汪肤敏,字公硕,号春泉,江都人。

书法欧、褚。

性廉介,安麓村延之弗就,就之弗见。

使人要于路,掖之人,见则命书戏目数出。

公硕为其所迫,书而进之。

命掖入密室中,良久,数仆延至一堂,麓村迓于阶下,曰:"先生古君子,前特相戏耳。"

乃款留堂上,水陆竞献,笙歌错陈,所奏戏文,即为所书戏目也。

尽欢而罢,归为麓村母书寿序一通。

时程字实夫,号秋槎,汪舸字可舟,书法与公硕齐名,皆居扬州。

释药根,居城中祗园庵,字学蒋湘繁,善刻符。

释昌泰,六安人。

以三指撮管端作书,字体法鲜于伯机。

来扬州主法净寺。

俞瀚,字楚江,绍兴人。

精于篆籀,以金陵怀古诗受知于尹制军,著有《壶山诗钞》。

在扬州与石庄友善,卒年自苏写诗寄仪研园属其索题。

不数日讣音至,石庄设位哭于庵中,研园出诗,同吊者共题之。

仪育,字则厚,山西人,居扬州。

书《十七帖》,与鲍步江联社南湖,谓之二分明月社。

阎谷年,字贻孙,扬州人。

工书,以大幅笺以作擘窠书己作诗,别具苍凉之致。

刘嘉珏,字二如,扬州人。

书《十七帖》。

朱斗南,字星堂,扬州武生员。

工书。

其父行九,以枪法为安麓村所知。

扬州白蜡旱之传,自朱九始。

沈春,字既堂,嘉兴人。

工书。

久居扬州曾家苑,有砚癖。

葛柱,字二峰,甘泉人。

行三,体胖,人呼为葛牛。

善章草。

好饮,尝醉于虹桥酒肆垆下,永夜呼糖炒栗子不置。

沈业富,字既堂,高邮人。

甲戌进士,官河东转运使。

工行书,风韵天然。

王方魏,字芗城,一号大名,江都人。

祖纳谏,父玉藻,科名甚盛。

方魏隐居黄珏桥。

工书,得晋人最深。

著《周易纂解》二卷,《大名集》一卷。

黄衮,江都人,居公道桥。

工草书,求者辄以"鹅"字应之。

詹淇,高邮岁贡生,居陈家集。

书法雄健。

阮匡衡,字瑶岑,居公道桥。

康熙癸未武进士,官滁州卫掌印守备。

工《十七帖》,年七十余,犹日临不倦。

侄金堂,字宣廷,仪征文学,亦工草书。

金堂子二,承春字再,仪邑文学,辑有《颜子》二卷,承鸿字逵阳,名诸生。

焦熹,字效朱,江都人,居黄珏桥。

官古北口都司,日训行陈,能关重弓。

暇作小楷,法极于古。

侄继轼,字熊符,亦工书。

善为谜诗,有《梅花百韵诗》,每首隐一物,一时传之。

杨法,字巳军,江宁人。

工篆籀,黄园中"柳下风来桐间月上"八字,是所书也。

来扬州寓地藏庵,与小山上人善。

梁,字文山,亳州人。

进士。

书法秀润,尺五楼之延山堂扁出其手。

马荣祖,字力本,号石莲,江都人。

雍正壬子举人,官闽乡知县。

工古文,善书法,幼为桐城方望溪、金坛王耘渠所重,长与山阴胡稚威、丹徒张东、仁和沈林、钱塘桑甫齐名。

著有《文颂》九十二章、文集二卷传世。

顾锡躬,字万峰,兴化人。

工书能诗,有《陆诗钞》四卷。

兴化陆骖,字白义。

书法怀素。

汪元长,仪征人。

书得唐人法,所书石碣碑刻最多。

张瑾,扬州孝廉。

善仿退翁。

赵之璧,宁夏人。

字学退翁,能擘窠书。

以世袭一等子,官两淮运司。

泰州叶雯以箸书,邓琬以指书。

琬性迂,人呼为《岂犬》子。

常执桓,字友伯,扬州人。

书法《圣教序》。

吴焯,字凌州,扬州人,退翁门弟子。

子溥,字茶溪,继之。

白云上,字秋斋,河南人,以游击镇扬州。

工书,于慧因寺书"了然"二字,今刻石陷楼壁。

叶敬,字义方,扬州人。

工书。

牛翊祖,字湘南,天津人。

为扬州清军同知,书法钟繇。

苏楞额,字智堂,满洲人。

官巡盐御史,以书名家。

陈起文,字退山,江都人。

工隶书。

方辅,字密庵,歙县人。

工书。

巴慰祖,字禹籍,徽州人,居扬州。

工八分书,收藏金石最富。

叶天赐,字孔章,号咏亭,仪征人。

书运中锋,多逸趣。

汪焘,字石兰,徽州人。

书法米颠。

同时殷俊扬者,以箸书传。

汪大黉,字斗张,号损之,徽州人。

工隶书。

林李,字九标,号铁箫。

少时得铁箫于眢井中,吹之清越,遂佩以自随,兼可辟邪。

书法《圣教序》,称于世。

叶勇复,字英多,号霜林,江都诸生。

好欧阳通书法,摹之逼肖。

善评话,言古人忠孝事,慷慨激发,座客凛然。

陆甲林,字缙乔,高邮人。

己酉拔贡。

书作颜平原。

王式序,苏州人。

身短,人呼为矮王。

初为海府班串客,工楷隶,来扬州为内班教师。

岑仙筑群芳圃,扁联多出其手。

又有周仲昭者,为十番教师,亦精小楷。

桐轩在飞霞楼后,地多梧桐。

联云:"凉意生竹树"张说",疏雨滴梧桐"孟浩然"。"

是轩祀三贤神主,三贤为宋欧阳文忠公、苏文忠公及王文简公。

卢转运联云:"一代两文忠,到处风流标胜迹;三贤同俎豆,何人尚友似先生。"

郑燮联句云:"遗韵满江淮,三家一律;爱才如性命,异世同心。"

轩旁由六角门入桐荫书屋,屋后小亭,额曰"枕流"。

联云:"鸟宿池边树"贾岛"。 花香洞里天"许浑"。 亭右石隙有瀑布入涧中,涧旁筑亭,额曰“临流映壑"。

联云:"新水乳侵青草路"雍陶",疏帘半卷野亭风"李群玉"。"

至此"临水红霞"之景毕矣。

是园本周楠所建,楠字讠刃庵,工诗,尝与申拂珊副宪甫往来湖上,唱和有诗。

子二,长子炎,字受堂,为国子监学正,次子兆兰,宇香泉,为南康府知府。

周炎,字受堂,号竹樵,顺天□□科举人。

工文词,精于医。

同时卞垣纶,字如堂。

□□科举人,官江西县令,亦精于医。

均以是技名于京师。

周兆兰,字香泉,顺天□□科举人,工文词,有经济才,丙午为安徽太和知县。

时大饥,民入山掘得黑米,救一邑之命,上官以为邑宰所感,遂上闻,擢太守,补南康府。

其友尹正,字方水,江浦诸生,工书法,精于制义。

扬州医学罕见,北乡黄叔林精于脉诀,而用药失当,土人称之曰黄半仙。

此一人之后,无有继之者。

若受堂、如堂,可谓读书明医之士矣。

次之朱培五,博涉群书,多有引据,亦工诗。

疡痘科自杨天池之后,遂失真传。

刘昆山、张秉天次之。

邓馨儒讲究五运六气,著《时行痧疹说》,最精确。

是园周氏,后归于王履泰、尉济美,二家皆山西人。

王、尉本北省富室,业盐淮南,而家居不亲筹算。

王氏任之柴宜,尉氏任之柴宾臣,皆深谙鹾法者。

是河两岸园亭,皆用档子法,其法京师多用之,南北省人非熟习内府工程者莫能为此。

朱钅宏,字鹤巢,诸生,有经济才,柴氏重之。

其兄东曙,精于弈。

姚玉调,苏州人,工小楷,精于医。

子蔚池,有异才,善图样,平地顽石,构制天然。

朱棠字惠南,深明算学。

史松乔出样异常。

其子椿龄,字寿庄,名诸生,皆其选也。

若王世雄工珐琅器,好交游,广声气,京师称之为"珐琅王",又良工也。

他如一工之奇,一技之巧,见闻所及者,各附于诸家工次。

长春桥界迎恩河及保障湖之间,桥内为迎恩河,桥外为保障湖。

白石基,刻奇兽蹲踞,上覆飞亭枋楔,广丈许,修百余步。

北循黄园后楼小径,过宵市桥,通北门街。

南过"水云胜"园门,入观音山路。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