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冈东录
干隆二十二年,高御史开莲花埂新河抵平山堂,两岸皆建名园。
北岸构"白塔晴云"、"石壁流淙"、"锦泉花屿"三段,南岸构"春台祝寿"、"条园花瑞"、"蜀冈朝旭"、"春流画舫"、尺五楼五段。
"白塔晴云"在莲花桥北岸,岸ぞ外拓,与浅水平。
水中多巨石,如兽蹲踞;水落石出,高下成阶。
上有奇峰壁立,峰石平处刻"白塔晴云"四字。
阶前高屋三间名曰"桂屿";屿后为花南水北之堂,堂右为积翠轩,轩前建半青阁,阁临园中小溪河,溪西设红板桥;桥西梅花里许,筑"之字厅",厅外种芍药,其半为芍厅。
前为兰渚,后为苍Υ馆,复数折入林香草堂,堂后入种纸山房,其旁有归云别馆,外为望春楼,楼右为西爽阁。
桥南小屿,种桂数百株,构屋三楹,去水尺许。
虎斗鸟厉,攒峦互峙。
屋前缚矮桂作篱,将屿上老桂围入园中。
山后多荆棘杂花,后构厅事,额曰"花南水北之堂",联句云:"别业临青甸"李峤",前轩枕大河"许浑"。"
积翠轩在屿北树间,联云:"迭石通溪水"许浑",当轩暗绿筠"刘宪"。"
屿西半青阁联云:"才看早春莺出谷"韦庄",更逢晴日柳含烟"苏"。"
阁前嵌石隙,后倚峭壁,左角与积翠轩通,右临小溪河。
窗拂垂柳,柳阑绕水曲,阁外设红板桥以通屿中人来往。
桥外修竹断路,瀑泉吼喷,直穿岩腹,分流竹间,时或贮泥侵穴。
薄暮渔艇乘水而入,遥呼抽桥,相应答于缘树蓊郁之际。
而屿东村春坞笛,又莫之闻也。
园中芍药十余亩,花时植木为棚,织苇为帘,编竹为篱,倚树为关。
游人步畦町,路窄如线、纵横屈曲,时或迷不知来去。
行久足疲,有茶屋于其中,看花者皆得契而饮焉,名曰芍厅。
芍厅后于石隙中种兰。
早春始花,至于初夏,秋时花盛,一干数朵,谓之兰渚。
渚上筑室三间,联云:"名园依绿水"杜甫",仙塔俪云庄"马怀素"。"
过此竹势始大。
筑小室在竹中,额曰"苍Υ馆",联云:"竹高鸣翡翠"杜甫",溪暖戏"刘长卿"。"
春夏之交,草木际天,中有屋数椽,额曰"林香草堂",联云:"歌绕夜梁珠宛转"罗隐",山连河水碧氤氲"陈上美"。"
堂后小屋数折,屋旁地连后山,植蕉百余本,额曰"种纸山房"。
种纸山房之右,短垣数折,松石如黛,高阁百尺,额曰"西爽"。
其西竹烟花气,生衣袂间,渚宫碧树,乍隐乍现,后山暖融,彩翠交映。
得小亭舍,曰"归云别馆"。
联云:"小院回廊春寂寂"杜甫",碧桃红杏水潺潺"许浑"。"
望春楼前有园池,左右设二石桥,曲如蟹螯,额曰"一渠春水",联云:"北榭远峰闲即望"薛能",月华星采望来收"杜甫"。"
池前高屋五楹,露台一方。
台外即新河湾处,大石侧立,作惊涛怒浪,篙刺蜂房。
飞楼杰阁,崛起于云霄之间,复道四通于树石之际。
朱金丹青,照耀陆离,额曰"小李将军画本",联云:"万井楼台疑绣画"杜甫",千家山郭静朝晖"张九龄"。"
屋后小卷对望春楼,联云:"飞阁凌芳树"张九龄",双桥落彩虹"李白"。"
西爽阁前夹河外,堤上树木苍茂。
构小屋,高不盈四五尺,枋楣梁柱,皆木之去肤而成者,名曰"木假亭",如苏老泉"木假山"之类。
今谓之"天然木"。
是园为程宗扬建,今归巴权保。
"石壁流淙",一名徐工,徐氏别墅也。
干隆乙酉,赐名"水竹居",御制诗云:"柳堤系桂双,散步俗尘降。 水色清依榻,竹声凉入窗。 幽偏诚独擅,揽结喜无双。 凭底静诸虑,试听石壁淙。"
是园由西爽阁前池内夹河入小方壶,中筑厅事,额曰"花潭竹屿"。
厅后为静香书屋,屋在两山间,梅花极多。
过此上半山亭,山下牡丹成畦,围以矮垣,垣门临水,上雕文砖为如意,为是园之水马头,呼为"如意门"。
门内构清妍室,室后壁中有瀑入内夹河。
过天然桥,出湖口,壁中有观音洞,小廊嵌石隙,如草蛇云龙,忽现忽隐,莳玉居藏其中。
壁将竟,至阆风堂,壁复起折入丛碧山房,与霞外亭相上下;其下山路,尽为藤花占断矣。
盖石壁之势,驰奔云矗,诡状变化,山榴海柏,以助其势,令游人攀跻弗知何从。
如是里许,乃渐平易,因建碧云楼于壁之尽处,园内夹河亦于此出口。
楼右筑小室四五间,赐名"静照轩"。
轩后复构套房,诡制不可思拟,所谓"水竹居"也。
园后土坡上为鬼神坛,坛左竹屋五六间,自为院落,园中花匠居之。
自望春楼入夹河,上庋水阁,入水厅,碧缘四溢,潭深无底,菱芡郁兴,蹙水生花,无数水鸟踏浪而飞,层层成梯,令游其中者人面烟水不相隔也。
厅西屿上筑屋两三间,名曰"小方壶"。
水廊西斜,蓼浦兰皋,接径而出,中有高屋数十间,题曰"花潭竹屿"。
联云:"天上碧桃和露种"高蟾",门前荷叶与桥齐"张万顷"。"
屋后危楼百尺,栏槛涂金碧。
楹柱列锦绣,望之如天霞落地。
右入浅岸,种老梅数百株,枝枝交让,尽成画格。
中建静香书屋,汲水护苔,选树编篱,自成院落,如隔人境。
联云:"飞塔云霄半"刘宪",书斋竹树中"李颀"。"
静香书屋之左,土径如线,隐见草际。
干松湿云,怪石路齿,建半山亭以为游人憩息之所。
"石壁流淙",以水石胜也。
是园辇巧石,磊奇峰,潴泉水,飞出巅崖峻壁,而成碧淀红涔,此"石壁流淙"之胜也。
先是土山蜿蜒,由半山亭曲径逶迤至此,忽森然突怒而出,平如刀削,峭如剑利,襞积缝纫。
淙嵌γ,如新篁出箨,匹练悬空,挂岸盘溪,披苔裂石,激射柔滑,令湖水全活,故名曰"淙"。
淙者众水攒冲,鸣湍迭濑,喷若雷风,四面丛流也。
如意门中牡丹极高,花时可过墙而出。
中筑清妍室,联云:"露气暗连青桂苑"李商隐",春风新长紫兰芽"白居易"。"
室右环以流水,跨木为渡,名"天然桥"。
桥取朽木,去霜皮,存铁干,使皮中不住聚脂,而郁顿挫。
栏皆用附枝,委婉屈曲,偃蹇光泽,又一种木假诡制也。
天然桥西,汀草初丰,渚花乱作,大石屏立,疑无行路;度其下者,亦疑其必有殊胜。
乃步浅岸,攀枯藤,寻绝径,猿鸟助忙,迎人来去。
行人苦难,幽赏不倦。
移时晃晃昱昱,自乱石出,长廊靓深,不数十步,金碧相映,如寒星垂地,由廊得一石洞,深黑不见人,持烛而入,中有白衣观音像,游者至广,迥非世间烟霞矣。
自清妍室后,危崖绝壁,断《齿Ф》相望。
闯然而过,甫得平地,上建小室,额曰"莳玉居"。
集杜联云:"山月映石室,春星带草堂。"
伏流既回,万石乃出。
崖洞盘郁,散作迭;尖削为峰,平夷为岭,悬石为岩,有穴为岫;小者类兔,大者如虎,立者如人。
松生石隙,凉徐来,文苔小草,嵌合石隙,梓桧之属,拳曲安命。
其下小屋数椽,露台一弓,厅事五楹,颜曰"阆风堂"。
联云:"红桃绿柳垂檐向"王维",碧石青苔满树阴"李端"。"
堂后种竹十余顷,构小屋三四间,为丛碧山房。
石壁中古藤数本,植木为架。
春时新绿在杏花前,花开累累如缨络。
行其下者,及肩拗项,如身在绣伞盖中。
鼠语啧啧,枝叶摇动。
秋夏之交,深碧断路;秋尽筋骨缠裹,霜皮尽露,满地成冰裂纹。
屿上构草亭,为看东岸藤花之地。
藤花既尽,土阜复起,阜上筑霞外亭。
土阜西南,危楼切云,广十余间。
水槛风棂,若连舻縻舰,署曰"碧云楼"。
联云:"烟开翠幌清风晓"许浑",花压兰干春昼长"温庭筠"。"
楼北小室虚徐,疏棂秀朗,盖静照轩也。
静照轩东隅,有门狭束而入,得屋一间,可容二三人。
壁间挂梅花道人山水长幅,推之则门也。
门中又得屋一间,窗外多风竹声。
中有小飞罩,罩中小棹,信手摸之而开,入竹间阁子。
一窗翠雨,着须而凝,中置圆几,半嵌壁中。
移几而入,虚室渐小,设竹榻,榻旁一架古书,缥缃零乱,近视之,乃西洋画也。
由画中入,步步幽邃,扉开月入,纸响风来,中置小座,游人可憩,旁有小书厨,开之则门也。
门中石径逶迤,小水清浅,短墙横绝,溪声遥闻,似墙外当有佳境,而莫自入也。
向导者指画其际,有门自开,粗险之石,穿池而出。
长廊架其上,额曰"水竹居"。
阶下小池半亩,泉如溅珠,高可逾屋,溪曲引流,随云而去。
池旁石洞逼仄,可接楼西山翠,而游者终未之深入也。
是地供奉御赐"水竹居"扁及"水色清依榻,竹声凉入窗"一联。
石刻临苏轼诗卷,并书"取径眉山"四字。
徐赞侯,歙县人,业盐扬州。
与程泽弓、汪令闻齐名。
家南河下街,与康山草堂比邻。
有晴庄、墨耕学圃、交翠林诸胜。
毁垣即与江氏康山为一。
南巡时,江氏借之为康山退园,故亦得以恭迓翠华,传为胜事,遂与北郊之水竹居并称矣。
徐履安,赞侯兄弟之子孙也。
有诡气,善弄水。
幼与群儿争浴河畔,能水面吹花;长与海船进洋篙篷成绝技。
善烹饪,岩镇街没骨鱼面,自履安始。
娴女工,尝绣十八尊者像,为世罕有。
工篆籀,人呼为"铁笔针神"。
作纸鸢置灯,以照夜行。
后来扬州,徐氏任以煮盐事。
学算半月,能科计豆人寸马,衣裳鞍辔,不溢一黍。
丁丑间为园中杉木对联,仿斜塘杨汇髹枪金法,以黑漆为地,针刻字画,傅以金箔,光彩异艳。
作水法,以锡为筒一百四十有二伏地下,下置木桶高三尺,以罗罩之,水由锡筒中行至口。
口七孔,孔中细丝盘转千余层。
其户轴织具,桔槔辘轳,关捩弩牙诸法,由械而生,使水出高与檐齐,如趵突泉,即今之水竹居也。
齐召南,字次风,号琼台,晚号思园,天台人。
幼称神童,年二十三拔贡,有王姚江一辈之目。
馆于徐氏。
雍正己酉副榜,癸丑举博学鸿词,授庶吉士,纂修《大清一统志》。
明年,官检讨,校勘经史,纂修《明鉴纲目》、《大清会典》、《文献通考》,勘定《通礼》,称经学儒臣。
后官至礼部右侍郎,以入直堕马回籍。
会其族齐周华逆书之事革职,以病卒。
著有《考证尚书》、《礼记》、《春秋三传》、《史记功臣表》、《汉书后汉书郡国考》、《隋书律历天文》、《旧唐书律历天文》各若干卷,《水道提纲》三十卷,《史汉功臣侯第考》一卷,《历代帝王表》十三卷,《后汉公卿表》一卷,《宋史目录》若干卷。
程瑶田,字易田,歙县人。
孝廉,官太仓州嘉定县教谕。
能诗文,与戴东原、方希园穷经数十年,著《通艺录辨》、《九谷沟洫》诸考,皆能发古人所未发。
以羊子戈证考工之制,与东原之说不同。
是为戴氏之学而不偏护其说者也。
尤精铁笔,书法步武晋唐,均为其学问所掩,以是世无知者。
往来扬州主徐氏。
子培,字伯厚,能读父书。
今业鹾,寓于扬。
叶敬,字义方,扬州人。
工书,馆徐氏,著有《日华堂诗集》。
金农,字寿门,号冬心,浙江仁和人。
与丁龙泓、吴西林号"浙西三高士"。
好古力学,工诗文,精鉴赏,善别古书画,书法汉隶。
年五十,妻亡,侨居扬州,从事于画,涉古即古,脱尽画家之习。
画竹师竹室,自号稽留山民。
画梅花师白玉蟾,号昔耶居士。
画马自谓能得曹韩法,赵王孙不足道也。
画佛像号心出家粥饭僧。
花木奇柯异叶,设色非复尘世间所睹,盖皆意为之,则曰"贝多龙窠"之类。
与徐氏往来,以其学圃改名"交翠林"。
著有《冬心诗钞》,其余诗文十种,皆其门人罗聘搜索而成,沈大成为之序。
方辅,字密庵,徽州人。
工诗,书法苏、米,能擘窠大书。
善制墨,来扬州主徐氏,著有诗文集,刻以行世。
洪尔鉴,字照堂,歙县人。
徐氏姻娅,工诗。
黄占济,字槎山,歙县人。
主徐氏,工诗,书法各体备具,为人慷爽。
吴士岐,字乐耕,歙县人,工诗。
韩奕,字仙李,扬州人。
买园湖上,名曰"韩园’。 工诗,善鼓板。 蓄砂壶,为徐氏客。 韩姓,逸其名,扬州人。 性古直,为徐氏客。 晚年居园后鬼神坛旁,草屋三楹而已,年九十余乃卒。 “锦泉花屿",张氏别墅也。
徐工之下,渐近蜀冈,地多水石花树,有二泉一在九曲池东南角,一在微波峡,遂题曰"锦泉花屿"。
由べ竹轩、清华阁一路浓阴淡冶,曲折深邃,入笼烟筛月之轩,至是亭沼既适,梅花缤纷。
山上构香雪亭、藤花书屋、清远堂、锦云轩诸胜,旁构梅亭。
山下近水,构水厅,此皆背山一面林亭也。
山下过内夹河入微波馆,馆在微波峡之东岸。
馆后构绮霞、迟月二楼,复道潜通,山树郁兴。
中构方亭,题曰"幽岑春色",馆前小屿上有种春轩。
べ竹轩居蜀冈之麓,其地近水,宜于种竹,多者数十顷,少者四五畦。
居人率用竹结屋,四角直者为桂楣,撑者榱栋,编之为屏,以代垣堵。
皆仿高观竹屋、王元之竹楼之遗意。
张氏于此仿其制,构是轩,背山临水,自成院落。
盛夏不见日光,上有烟带其杪,下有水护其根。
长廊雨后,笋人来;虚阁水腥,打鱼船过。
佳构既适,陈设益精,竹窗竹槛,竹床竹灶,竹门竹联。
联云:"竹动疏帘影"卢纶",花明绮陌春"王维"。"
盖是轩皆取园之恶竹为之,于是园之竹益修而有致。
过べ竹轩,舍小于舟,垂帘一桁,碎摇日月之影;飞鸟嘎,鸟路上窗,盖清华阁也。
笼烟筛月之轩,竹所也。
由べ竹轩过清华阁,土无固志,竹有争心,游人至此,路塞语隔,身在竹中,不闻竹声。
湖上园亭,以此为第一竹所。
竹外一亭翼然,额曰"香雪",联云:"香中别有韵"崔道融",天意不教迟"熊敫"。"
藤花榭,长里许,中构小屋,额曰"藤花书屋"。
联云:"云遮日影藤萝合"韩翊",风带潮声枕簟凉"许浑"。"
绿榭既尽,碧天渐阔;雨斩云除,旷远斯出;迭石构岭,闲宴乃张,遂构清远堂于藤花书屋之北,以为是园宴宾客之地。
联云:"窗含远色通书幌"李贺",云带东风洗画屏"许浑"。"
锦云轩在东岸最高处,多牡丹,园中谓之牡丹厅,联云:"平分造化双苞出"徐仲雅",独占人间第一香"皮日休"。"
九曲池西南角有二泉,水极清洌,谓之双泉,即锦泉也。
张氏于此筑水口引入园中夹河,即东岸观音山尾,任嘉卉恶木,不加斧斤,令其气质敦厚。
中有古梅数株,游人不能辨识,惟花时香出,拔荆斩棘巡之,乃可得见。
爰于其上建梅花亭,亭外半里许,竹疏木稀,岸与水平,临流筑室,称曰"水厅"。
微波峡,两山夹谷,波路中通,树木青丛,拂蓬牵船,狭束已至。
行之若穷,山转水折,忽又无际。
东岸构微波馆,联云:"川源通霁色"皇甫冉",杨柳散和风"韦应物"。"
画舫至,舟子辄理篙楫入峡。
馆后绮霞楼,集晋人句云:"春秋多佳日"陶潜",山水有清音"左思"。"
楼后复道四达,层构益高,额曰"迟月楼"。
楼后峡深岚厚,美石如惊鸿游龙,怪石如山魈木客,偃蹇巍,匿于松杉间。
老桂挂岸盘溪,披苔裂石,经冬不凋。
构亭其上,额曰"幽岑春色"。
馆前宛转桥渡入小屿,屿上构种春轩,如杭州之水月楼,冯积困之无波艇。
是园为张氏所建。
张正治,字宾尚,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