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4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4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起讫时间 起真宗大中祥符七年正月尽是年六月
卷名 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八十二
帝号 宋真宗
年号 大中祥符七年"甲寅,1014"
全文
春正月壬辰,詔不逞之民娶妻紿取其财而亡,妻不能自给者,自今即许改適。
时京城民既娶,浹旬,持其貲产亡去。
而律有夫亡六年改嫁之制,其妻迫於飢寒,诣登闻上诉,乃特降是詔。
癸巳,三司请於畿县和市芻矒,詔中等已下户免之。
甲午,高阳关言副都部署、英州防御使杨延昭卒。
延昭即延朗也,智勇善战,所得俸赐,悉以犒军,未尝问家事。
性质素,出入骑从如小校,号令严明,与士卒同甘苦,寒不冒絮,暑不执盖。
遇敌必身先行阵,克捷推功於下,人乐为用。
在北边二十余年,敌惮之,目曰杨六郎。
讣闻,上嗟悼,遣中使护丧而归,河朔之人多望柩而泣。
官其三子,其常从门客亦试艺甄□。
然延昭不达吏事,军中牒诉,常遣小校周正治之,颇为正所罔,因缘为奸。
上知之,斥正还营,而戒延昭焉。
丙申,赐戎瀘州巡检军士、白坠子弟緡钱。
先是,鼎州判官孙韙坐赃,转运\使牒鄆州追其妻证验,三子皆幼,上悯之。
己亥,詔诸州勘劾公事,干连女口当为证左者,千里外勿追摄,牒所在区断。
庚子,赐辅臣新印孟子。
辛丑,上御崇政殿,亲决系囚,多所原减,以车驾將行故也。
壬寅,车驾奉天书发京师,禁天下屠宰十日。
丙午,至奉元宫,斋於迎禧殿。
判亳州丁谓献白鹿一,灵芝九万五千本。
丁未,令奉祀经度制置副使陈彭年【一】诣宫殿大醮。
戊申,奉圣号册宝,於庭拜授。
摄太尉王旦,持节载以玉輅,诣宫奉上,摄中书令丁谓读讫,置玉匱中。
己酉,三鼓,具法驾赴宫,时密雪骤霽,自奉元至太清十余里,夹道设笼\灯燎台,左右执炬间之,焜煌如昼。
五鼓,上奉玉幣酌献,读册文,命太尉封石匱。
又遣官分献本宫之元中法师、三师、真武、张天师,本殿之文子通元真人、列子冲虚至德真人、庚桑子洞灵真人、庄子南华真人、唐明皇文宗,並如从祀例。
又遣宰相等荐献真源观之三清灵宝天尊,先天观之元始天尊、元母经师,广灵宫之先天太皇,洞霄宫之先天太后、龙女。
幣色,三清灵宝、元始用碧,太皇用苍,元母用白【二】,皆如大祀礼,余同从祀。
上又诣先天观、洞霄广灵宫行香,復至太清宫、真源观周览,还奉元宫。
肆赦,亳州及车驾所经,流以下罪並释之,死罪奏裁;给復一年半,永减岁赋十之二。
升亳州为集庆军,改真源县曰卫真县,给復二年,奉元宫曰明道宫。
赐道士女官紫服、师名【三】,披度者八十人。
詔三宫正殿,民庶不得輒升,官吏非朝修止拜庭中。
上作朝謁颂,先天太皇、老君像、真武赞;命中书侍郎、兼刑部尚书、平章事向敏中撰亲祠颂,並刻於石。
司天言含誉星见,帝作歌,赐近臣属和。
庚戌,发卫真县,次亳州,謁圣祖殿,御奉元均庆楼,赐酺三日。
壬子,以顺祖惠元皇帝忌,罢赐酺。
詔缘路置顿侵占民田者,並据顷亩之数,给復二年,其须永占者,优给其直。
给亳州公用钱岁七十万,酒月十斛。
甲寅,发亳州。
乙卯,次应天府。
天书升輦,有云五色如花木,又黄云如人连袂翊輅而行。
占云:「春云如花木者,木旺与德相生;如人连袂色黄者,子孙分土延祚之兆也。
」扶持使赵安仁请播为乐章以备酌献,从之。
丙辰,升应天府为南京,正殿牓以归德,仍赦境內及东畿车驾所过县流以下罪。
追赠太祖幕府元勋僚旧,及录常参官逮事者並进秩,欲授子孙者亦听。
除民干食盐钱。
御重熙颁庆楼观酺,凡三日。
改圣祖殿为鸿庆殿。
二月丁巳朔,发南京。
戊午,次襄邑县。
皇子来朝。
庚申,次陈留县。
夏州赵德明遣使来贡。
荆湖北路转运\司言,蛮贼\魏进武已招赴卢溪县请罪。
詔前所遣兵悉还屯,止留五百人戍县境。
寻又詔知辰州张纶於卢溪县建道场五昼夜,仍丰洁致祭。
"詔纶设道场致祭,据会要乃三月事,今附见。 "
雍邱邢惇,以学术称,尝举进士不第,遂隱居不出。
上之幸亳也,考制度使王曾荐之。
及还,自亳召对,问治道,惇不对。
上问其故,惇曰:「陛下东封西祀,皆已毕矣,臣復何言。
」上悦,除许州助教,遣归。
惇衣服居处,一如平日,乡人不觉其有官也。
既卒,乃见其敕与废纸同束置屋梁间。
"司马光记闻与国史不同【四】,今从记闻。 记闻云除四门助教,恐误,今从国史。 "辛酉,车驾至自亳州。
乙丑,詔:「自今天书在朝元殿,车驾由右昇龙门入,自东上閤门就东阶,赴殿焚香,无陟广庭,以尽严恭之意。
所司著为定式。
」
戊辰,大风扬砂砾,百官习仪於恭谢坛,有坠幘者。
三司假內藏库钱五十万贯。
己巳,上宿斋於玉清昭应宫之集禧殿。
庚午,行荐献之礼,遂赴太庙。
辛未,饗六室。
上曰:「属登歌始作,而奏严不已,此殊未安。
」乃詔:「大祀將行礼,严警悉罢【五】。
宫庙礼毕,归幄殿,復奏严。
郊坛祭毕,警场,鼓吹乃振作。
」壬申,恭谢天地於东郊。
还,御干元门,大赦,內外文武官悉加恩,诸路蠲放租赋有差。
举人因事殿举,及永不得入科场不经刑责者,许將来依例取解。
自后大赦率下此制。
癸酉,以吏部员外郎、知制誥李迪知亳州。
先是,亡命卒胥亢髃剽城邑,朝廷发兵捕之,久不得,居民甚恐。
迪至,悉罢所发兵,阴听知贼\处,部勒驍锐士禽贼\於蒙馆镇。
降詔箧諭。
西川用景德新铸钱將十年,以铁重,民多鎔为器,每一千得铁二十五斤,鬻之直二千。
转运\使赵禎言其非便,请铸大铜钱一当十,詔三司议,未决。
知益州凌策请减景德之制,別铸大铁钱,每一千重十二斤十两,仍一当十,其旧钱亦许兼用;且言钱轻则行者易齎,铁少则鎔者鲜利。
乙亥,詔从其请。
泰州、淮阳军言民饥,詔发官粟賑之。
戊寅,詔如闻滨、棣州葺遥隄,配民重役,多逃亡者,亟罢之。
詔臣僚上殿札子奏事进呈后,不得批送中书、枢密院、三司等处別取进止。
己卯,以恭谢礼毕,遣官祭告社稷、宗庙、灵山、圣跡、寺观五岳、海瀆。
庚辰,謁启圣院太宗神御殿。
以参知政事丁谓判礼仪院,翰林学士陈彭年知院。
兵部侍郎赵安仁初与彭年同知院,於是罢之。
余官悉罢,止命谓及彭年二人。
凡礼仪院揭牓,刻印,移文他局,並以银台司为准。
制度文物,及祠祭所用有未合礼者,悉令裁定。
內外书奏中书礼房所掌者,尽付之。
诸司职务相涉者,咸得统焉。
詔自今玉清昭应宫、太庙、郊坛荐饗行礼前,卫士迎驾起居,无得呼万岁。
壬午,开封府言筑恭谢天地坛占民田十八户。
詔给直外,赐钱三十万,仍蠲其租。
又詔贫民住官屋者,遇冬至、寒食,免僦三日。
上封者言,鄆州发卒泄河水,工役甚大,而闕官提振。
詔本路提点刑狱、閤门祗候高正监督之。
三月庚寅,以奉祀礼成,大宴含元殿。
辛卯,戎、瀘州巡检使王怀信等言:「瀘州溪洞,悉已寧静。
淯井监旧无城隍,今请发瀘州军士浚隍筑城。
又近界蛮人赴监鬻马者,请比戎州例给直市之。
」詔可。
"按寇瑊传,筑城浚隍及市马並瑊为之,实录但著怀信名,不知何也。 "
癸巳,詔文武髃臣逮事太祖朝者,赐一子恩,令翰林学士李维、知杂御史段曄等参验以闻。
维等请自两省给諫、观察使以上为例。
从之。
甲午,髃臣以次加恩。
乙未,召宰相观太宗圣文、神笔於玉宸殿。
宴翔鸞阁,浮觴曲水,奏云韶乐。
上作诗,髃臣皆赋。
詔南郊五帝坛、斋宫,自今悉遣剩员军士守护。
戊戌,翰林学士、右諫议大夫、知制誥、龙图阁学士陈彭年,右諫议大夫、权三司使公事林特,並为给事中。
先是,户部侍郎、参知政事丁谓以奉祀之劳当进秩,谓固让不受,但加阶勋爵邑。
於是彭年援谓例恳辞,上不许,仍作诗赐之。
枢密直学士、吏部郎中刘综得风疾,求典河中。
上以太寧宫庙长吏奉祠,综艰於拜起,虑不克恭事,弗许。
己亥,命知庐州。
综强敏有吏材,所至抑挫豪右,提举文法,时称干治。
然涉学素浅\,又尚气好胜,不为物论所许。
殿中侍御史曹定,言诸州长吏有罪,恐为人所诉,即投牒自首,虽情状至重,亦以例免,请行条约。
詔自今知州、通判、幕职官、使臣等首罪,如实未彰露,则以状报转运\司,虽格当原,亦书於律。
"曹定,未见。 "
辛丑,仪州言民饥,詔发官粟賑之。
詔自今诸州观察使並循旧制兼刺史,从陈彭年所请也。
江、淮制置发运\使胡则,尝居杭州,肆纵无检,知州戚纶恶之。
通判□耀卿,则之党也,伺纶动静,密以报则。
则又厚结李溥,溥方为当涂者所饂,因共捃摭纶过。
癸卯,詔徙知扬州,维扬亦溥、则巡內,持之益急,纶求换僻郡,是冬又徙徐州。
"本传云:江潮为患,纶立埽岸以易柱石之制,虽免水害,而觽颇非其法。 按此即陈尧佐传所载与丁谓爭议者,盖尧佐及纶同议变法,谓先徙纶,相继徙尧佐,二传各载其事,若不相关,今取而联合之,然所以徙纶,又不独缘作隄也,故因尧佐徙使乃並书。 "
甲辰,免扬州建隆寺田租。
丁未,以皇子受益为左卫上將军,封庆国公,月给俸钱二百千。
初,宰相屡言皇子未议封建,中外係望,今朝修礼成,愿特降制命。
上虽从之,而谦让未加王爵。
旧制,国公食邑三千户,今止千户,有司之误也。
皇子即后宫李氏所生,於是五年矣,刘皇后以为己子,使杨婉仪保视之,故仁宗常呼后为大孃孃,婉仪为小孃孃。
詔:「在京授差遣及外州移任文武官,除驛程外,在道属疾者,所至遣官验视,给公据,俟达本任,委长吏验问,如设诈妄满百日者,不得放上,具名以闻,並用违制论。
当任远官託故不赴者,从本法。
监军、巡检、监当使臣,自今除程限一月办装,其事缘急速驰驛者不在此限。
代还者准上条罪减二等。
」从编敕所之请也。
荆湖北路转运\司言,当管慢水、乌速、卢溪、江口等寨,最当冲要,止以木为城,请改用版筑,从之。
己酉,马军司奏雍邱等县牧马地多被侵盗。
詔遣常参官、閤门祗候各一员,与本县官吏按籍参定,立堠以表之。
河东安抚司言,北界自景德二年后,汉口被掠自归者千六百二十五人。
壬子,鄜延路驻泊部署曹利用,言鄜州军马尤觽,请徙本路都监符承翰往治之,詔可。
又言缘边蕃部指挥使悉心捍寇,望取年深者月给俸。
上曰:「向来环庆蕃部给俸料者已数百人矣,所费滋广。
第詔利用具有劳者名闻,当量加赐予。
」又以延州野家族蕃部指挥使伽凌补三班借职,为七襄平、雅克青哈至金明已来巡检使,从利用之请也。
癸丑,罢游金明池,以舒王元偁疾故也。
夏四月丙辰朔,令有司依新定仪制重画入阁图,有唐朝职官悉改之。
从东上閤门使魏昭亮之请。
昭亮,咸信次子也。
丁巳,西凉府畼鐸督遣使来贡。
戊午,詔诸军已给衣而没者勿追。
詔枢密院所管奉使印,自今除国信、接伴、劾制狱、句财用、创寺观外,其別细务勿给。
己未,赐淮南诸州民中等以上户秋租十之二,仍许从便折纳,余悉除之。
詔:「经度制置使所定奉祀第一等京朝官、使臣並迁秩,幕职、州县官授京朝官;第二等优与家便,亲民、都监、监押差遣;第三等优与注官。
部役军校有劳者第升一级。
」
庚申,三司借內藏库綾十五万匹。
上谓宰相曰:「闻永兴陈尧咨用刑峻酷。
关中近方丰稔,郡县尤藉绥抚,不宜严急。
有竇隨者,提点本路刑狱,颇復伺察人过以激怒之,欲使內外畏惮,成其威望,此不可不责也。
」辛酉,徙隨京西路。
后数月,尧咨言导龙首渠入城以给民用,有詔嘉銟,因曰:「决渠济之,不若省刑以安之,乃副朕意也。
」
癸亥,詔自今閤门祇候因公罪追降者,许理为一任。
辰州言瀘溪县蛮寇惊扰,今已寧静。
詔銟本路转运\使及辰鼎知州、使臣,蛮寇所经,免今年田租。
张纶寻徙知原州,辰州吏民列上治绩,提点刑狱以闻,乞加旌擢。
枢密院擬状不行,上出以示宰相曰:「纶清苦自守,移官三千里,诚\可念也。
本与高绅不协,绅乃王钦若近亲,若此朋徇耶!当特改官遣之。
」"此事不得其时,宝训系之祥符九年,不知高绅时为何官,今移见于此。 绅除文选判銓,在九年八月。 又据纶本传,乃自辰徙渭,非原州也。 当考。 六年五月辛丑注可参考高绅官职。 "知河南府冯拯言军巡院自春狱空,有鳩巢其户,生二雏。
甲子,以归义军留后曹贤顺为归义节度使,弟贤惠知瓜州。
於是,贤顺遣使入贡,言其父宗寿既卒,以其母及国人之请求嗣位,詔予之,仍赐以金字藏经及茶药等,亦从所请也。
詔大理寺断狱宜依条处罪,其情轻法重者,具状实封以闻。
时上封者言法官以临时取旨为文,归怨於上故也。
丙寅,编敕所言:「婺州、台州断持仗强盗宋德、叶逸,並坐强盗杀人,绞斩各异。
准唐建中敕,恶逆已上四等罪,准律用刑,其余应当绞斩,並决重杖处死,以代极法。
又景德元年詔处斩讫奏者即斩之。
今二州同罪异丝,望申明旧制。
」从之。
己巳,令髃臣诣国子监,观太宗御书及新刻御制辨、论,遂宴本监。
庚午,詔庆成军增置官吏,许直达朝廷。
太寧宫庙每岁祠祭,委知军行礼。
甲戌,涇原都鈐辖曹瑋,言原州熟户蕃部请以管百帐以上大首领补本族军主,次补指挥使,次补副指挥使,百帐以下並补本族指挥使,从之。
又言渭州北有古池,连带山麓,今浚为渠,令民导以溉田,赐詔嘉銟。
"导渠溉田,实录在此月二十八日,今並书之。 蕃帐指挥使见天圣八年瑋卒时。 此或可削。 不妨两存。 "
乙亥,礼仪院请以圣祖降及迎奉圣像奉祀事跡,各编集为记,詔可。
亳州言自车驾临幸后,民復业者一千三百。
丙子,镇南寧国等军节度使、太保、兼中书令舒王元偁【六】薨。
自景德后,每有大祀,元偁皆为终献。
素羸多疾。
及上幸真源【七】,时元偁疾已甚,恳求扈从,至鹿邑先还,上数临问之。
幼子先卒,虑其伤慟,敕家人勿以告。
既薨,即临哭。
翼日,对辅臣发言出涕,悲不自胜。
將敛,再临之。
赠太尉、尚书令【八】,追封曹王,諡恭惠。
医官並坐视疾无状谴责。
元偁好学,善属文,奉佛尤谨。
性慈恕,尝於僧舍斋集,从者失金灌器,未几获贼\,元偁请末减其罪,以所失器施僧寺。
有集三卷、笔札一卷,上为序之,藏祕阁。
戊寅,封焦山神为明应公。
上以京口江多覆溺之患,是山在江中,近海门,祷\祈有应,故加封爵。
仍制文告之,刻石庙中。
庚辰,詔诸路知州、通判,自今在城仓库则每季检视,在外县者止阅簿籍,不须巡行。
初,淳化中,詔长吏每季行县,县有去州五七百里者,以烦扰故,罢之。
甲申,詔三班使臣自今愿试弓矢者,委本院与带御器械官同验视【九】,第其能否以闻。
是月,中书言文武臣僚年终举到幕职、州县官,今欲定五人以上同罪保举者,替日令吏部流內銓磨勘引对,从之。
"此据会要祥符七年四月事,今附月末。 "
詔自今遇圣节、南郊奏荐亲属,其在圣节及南郊后奏到者,更不施行。
"此据会要。 "枢密使王钦若等言:「本院小吏,以奉祀礼成,援中书堂后官、直省官例求恩泽。
」帝以问宰臣,王旦等曰:「堂后官本选士流经科者,十年无遗闕,改官为通判,盖先朝旧制也。
若由流外守职至堂后官,即无此例。
直省官,南郊例得七人出职,昨纔出行首二人为供奉官,亦定例也。
大凡中书、枢密院,体制各异。
至如密院副承旨,出为诸司副使,若转至副都承旨;即便为大將军;以至主事已下,有特加俸钱及十千者。
中书人吏所加,不过两三千【一○】。
以是不可比类。
盖中书堂后官,开宝九年以后,多是优转【一一】,咸平以来,惟有抑损。
」帝然之。
"此据会要,乃七年四月事,恐別见,当检详。 "申禁诸路走马承受使臣纳诸路赠遗。
五月丙戌,以左諫议大夫陈象舆权判西京留司御史台。
象舆疾风痺,步履艰阻,朝謁屡失仪。
右军巡使姜遵劾奏之,象舆即求对,自陈可以治郡。
上以语宰相,宰相曰:「象舆非干器,且抱疾,任以专城,祇益其过耳!」上然之,故有是命。
"实录云姜遵请授象舆外郡,按本传乃象舆自请也。 今从本传。 "
丁亥,赵州言寧晋县民曹遵六世同居,詔旌其门。
遵,利用兄也。
戊子,知益州凌策言眉州民孙延世强夺孙朴田,积三十年,六经制劾,官吏受賕枉法,殿中丞、知华阳县黄梦松鞫之,尽得其状【一二】。
詔待梦松还引对,其推典第加进补。
明年,擢梦松为监察御史。
"梦松,未详邑里。 "
壬辰,命右仆射、平章事王旦为兗州景灵宫朝修使。
禁民间服皁纈。
初,钱塘江隄以竹笼\石,而潮嚙之,不数岁,輒坏而復理。
转运\使陈尧佐曰:「隄以捍患,而反病民。
」乃与知杭州戚纶议易以薪土。
有害其政者言於朝,以为不便。
参知政事丁谓主言者以絀尧佐,尧佐爭不已。
谓既徙纶扬州,癸未,又徙尧佐京西路。
发运\使李溥请復笼\石为隄,数岁功不就,民力大困,卒用尧佐议,隄乃成。
"此事与本志不同,当考。 "
甲午,中书以逮事太祖髃臣名闻。
上因言:「开宝中举人陛见,有以武勇求较胜负。
」王旦曰:「太祖英武之德,贤不肖共知。
科场无艺者,往往以挽强善骑自陈,太祖勉从之,纵有司程以名第,不过置之州县。
如宋准有文行,释褐即授校书郎、直史馆,盖神机圣鉴,非常人之所测也。
」
乙未,詔模刻天书奉安於玉清昭应宫,命王旦为天书刻玉使,王钦若为同刻玉使,丁谓为副使,兵部侍郎赵安仁、翰林学士陈彭年为同刻玉副使,入內押班周怀政为都监。
上作奉祀礼成述怀五言百韵诗,赐近臣馆阁官属和,咸奉章求免,不许。
修玉清昭应宫使丁谓表请御制本宫碑颂及御书额,从之。
王旦言朝修景灵宫,请用先天节设道场,礼毕诣至圣文宣王庙、会真宫、东岳庙、真君观行礼,望下礼官参酌仪制。
又言路出澶州,欲诣河瀆庙致奠。
並从之。
庚子,太常博士邓余庆坐受誓戒不及,在法,私罪当劾举主,詔释之。
上因谓宰相曰:「连坐举官,诚\亦不易,如此公坐,犹或可矜。
其有本不諳知,勉徇请託,及乎旷败,何以逃责。
」王旦曰:「荐才实难,士人操行,往往中变。
」上曰:「然拔十得五,纵使徇私,朝廷由此得人,盖不少矣。
」旦曰:「求人之际,但信其言而用之,有所旷败,亦如其言而坐之。
太祖朝,有自员外郎与所犯州县官同除名者。
太平兴国初,程能为转运\使,举官至滥,人多鄙之。
」上曰:「朝廷急於得人,苟不令荐举,则才俊在下,无由自达。
求人之要,固无出於此也。
」癸卯,知篮御史王隨请以御史台新降条目编为仪制,从之。
丙午,府州言知州兴州刺史折惟昌卒。
先是,河东民运\粮赴麟州,当出兵为援,惟昌时已属疾,或请驻师浹旬【一三】,以俟少间。
惟昌曰:「古人受命忘家,死於官事,吾无憾也。
」即引步骑屯寧远寨,冒风沙而行,疾遂亟。
將卒前一日【一四】,坐斋中会宾佐,人皆意其良愈。
惟昌退告其母以病篤,且曰:「强宴饮者,正以境外之重,虑貽朝廷忧耳。
」上闻之,遣使挟医诊\视,弗及。
於是命入內供奉官张文质驰往护葬,所须官给。
以其弟供奉官、閤门祗候惟忠为六宅使知州事,录其二子官。
礼部侍郎冯起请致仕,上顾宰相问其年。
王旦曰:「起清名素履,搢绅少及,年实七十,以诚\引退。
」上曰:「起谨畏寡过,亦可嘉也,当特改官。
」戊申,授户部侍郎致仕。
枢密院副承旨尹德润、句当引见司焦守节、句当事材场贾继勋、句当修內司李知信、同句当修內司王从政並削一任,坐假军匠与德润治第,为东上閤门使魏昭亮所发也。
昭亮居官务为皦察,多遣私僮侦伺僚辈,尝与德润从西祀,提总顿置,德润以昭亮贵家子少之,故因是报怨。
吏部流內銓言,诸州有亲属为部內官,到任一考以下听对换,一考以上,请令俟成资日依得替例放罢,从之。
己酉,以渭州蕃族首领唃廝囉为殿直、充巡检使。
时唃廝囉帅其帐下来归,给以土田,未及播种,求俸给赡用。
故有是命。
"己酉五月二十五日。 此据会要。 "唃廝囉者,绪出吐蕃赞普,本名欺南陵温籛逋,籛逋犹赞普也,羌语讹为籛逋。
生高昌磨榆国,既十二岁,河州羌何郎业贤客高昌,见廝囉貌奇伟,挈以归,至峧心城,而大姓耸昌廝均又以廝囉居移公城,欲於河州立文法,河州人谓佛「唃」,谓儿子「廝囉」。
既而宗哥僧李立遵、邈川大酋温逋奇略取廝囉如廓州,尊立之,部族寖强,乃徙居宗哥城,立遵为论逋佐之。
立遵或曰李遵,或曰李立遵。
论逋者,相也。
"按唃廝囉尝受朝命为殿直、巡检使,而实录不载,廝囉附传及正传並略之,不知何也。 又按会要,初以廝囉为渭州蕃族,恐此时李立遵等犹未略取廝囉,故廝囉以穷归我,且受朝命,寻即为立遵略取如廓州,遂徙宗哥城。 及此年十一月,张佶奏立遵与廝囉召诸酋谋\入寇。 然则廝囉盖骤兴者,殿直、巡检之命亦微矣,或史官以其事微,故不著耶?当考。 "辛亥,上御崇政殿亲决系囚,死罪至徒递降,杖已下释之。
涇原都鈐辖曹瑋言叶市族大首领艷奴,率其族自北境归顺。
詔第补侍禁、殿直,月给俸料。
癸丑,度军士郑荣为道士,赐名自清,住上清宫。
荣先戍壁州,还,夜遇神人谓曰:「汝有道气,勿火食。
」因授以医术救人,自是不食。
其所传药,能愈人风疾,民多求之,皆刺臂血和以饼饵。
甲寅,詔自今祠祭酒,令有司別酿,务在严洁。
知宿州李防言,引见司科丝罪人於崇政殿门外,切近帝所,有亏严肃,欲望自今送开封府或皇城司决遣。
上曰:「外人不知,近年每月不过一二次,决丝人皆杖笞以下,此事已久,不欲遽改。
」"会要五月事。 "
六月乙卯朔,詔內外文字不得斥用黄帝名号、故事,其经典旧文不可避者闕之。
丙辰,詔曰:「眉州通判黄莹、知长安县王文龟,或酗酒滥刑,或受贿鬻狱,並投荒裔,犹屈刑章,凡百搢绅,所宜申戒。
」
初,孙延世偽作祖父手疏,夺孙朴田,计直三百万。
提点刑狱司命莹辨之,眉山县尉高用纳延世钱七万,易其丁簿以为证佐,莹又取黄金三十两,狱成,夹江令李干审覆之,又取金四两。
因逐朴,悉以产付延世。
朴诣闋讼冤,詔劾得实,莹等当死,用五年十月戊午赦,特除名配本城军,莹隶白州,干漳州,用韶州。
文龟在长安,醉出,回顾市民有踞坐者,即其所杖之三十,詰朝而卒。
法寺准罪当加役流,特命除名,配隶海州。
因布告天下。
初,有司以敕草上,第言市民踞坐,上曰:「文龟□中有『回顾』二字,此最非理,不可不载。
」视之果然,遂益之。
丁巳,泗州言水害民田,遣使賑卹。
戊午,禁诸州决罪暗加杖数,令提点刑狱、转运\司察举之。
己未,詔两京、诸路,系囚死罪委长吏躬亲详鞫,徒、流降等决遣,杖以下释之。
时属炎暑故也。
知秦州张佶【一五】言,新置水寨二於大洛门,以不俟朝旨待罪。
詔释之,令佶绘图来上。
河南府言洛水涨。
河东路承受、供奉官李崇政,西川路承受、侍禁张仲文坐增减上言,张皇动觽,並降职勒归班。
庚申,詔以其事戒諭:「自今所遣內臣使臣承受边奏,如能周谨平允,当议特记姓名,优与差任,或增加俸给。
其有明负才识,深察机宜,规度之间,实有裨益者,亦当別示升擢。
」
辛酉,詔自今玉清昭应宫、景灵宫亲荐,皆备乐,用三十六虡。
编敕所请自今刑部举驳诸州误入人死罪劾断官吏讫,具事布告天下【一六】,俾其晓悟,从之。
罢扬楚州高邮军屯兵。
先是,以宣武军分戍淮甸,至是军中有不逞辈谋\杀校长,转运\使请省去之故也。
壬戌,遣使齎御药赐景灵宫朝修使王旦。
癸亥,旦入辞,又赐袭衣、金带、鞍勒马,仍赋诗以宠其行。
詔自京至兗州【一七】,察吏治民隱,听以便宜从事。
"十二日旦入內殿观天书摹本讫,乃上道。 "
河北缘边安抚司,言民有自北界市马三匹至者,已牒送顺义军。
上曰:「如闻彼国每擒获鬻马出界人,皆戮之,远配其家,甚可悯也。
宜令安抚司,自今如有此类,俟夜遣人牵至境上,解羈纵之。
」
詔自今唐龙镇来归人,委本路转运\、安抚、鈐辖司洎府州规画,於僻远处给闲田,勿復补署职名。
时安抚司请於府州诸族收管,上以顷岁外浪族杜庆光等率部下来归【一八】,既授职名,復还唐龙,故有是命。
乙丑,河北缘边安抚司上制置缘边浚陂塘筑隄道条式、画图,请付屯田司提振遵守,从之。
又言於缘边军城种柳蒔麻,以备边用,詔銟之。
丙寅,詔天书刻玉使副等诣內殿观待詔盛亮摹写本三函,上皆跪受置案,向敏中、陈尧叟、丁谓、赵安仁捧持,王旦与王钦若对读,陈彭年详字体。
初,有司具仪【一九】,上览之,增跪受、亲启封,又加上香者三、再拜者八。
戊辰,令诸军营在新城外者,所给衣俸钱,诸门勿禁之。
时开封府以商贩例邀止之故也。
己巳,陕西转运\使请於陇州西山、胡田、浇水等处置採木务以备边用,从之。
"十二月甲戌张佶置採木场事,或与此相关【二○】。 当参考。 "庚午夜,京师新作五岳观东北,黑云中见星如昼,有灵祇、旌纛、甲仗之状,睹者喧怖,修观使丁谓以闻。
詔建道场。
以三班奉职郑检为邓城县主簿、国子监说书。
检明经善讲,朝士以其名闻,试於国学而命焉。
壬申,封婉仪杨氏为淑妃。
始,皇后为修仪,妃为婉仪,位几与后埒。
上封泰山,祀后土,祠太清宫,凡巡幸皆从,荣宠莫比。
妃通敏有智思,周旋奉顺后无所忤,后亲爱之,故妃虽贵幸,终不以为己间。
及受册,上不欲令藩臣贡贺,不降制外庭,止命学士草制付中书。
翼日,宰相言宫掖加恩,朝廷庆事,臣下不可闕礼,望令客省依例受贡贺。
上勉从之。
癸酉,以內殿崇班、戎瀘州都巡检使王怀信为供备库副使,又以侍禁、知江安县宋賁为閤门祗候兼淯井监巡检使。
自余进补有差。
康训以战死,录其四子官。
赏平蛮之功也。
"实录于此始书怀信上平蛮功状,误甚矣。 赏久不行,故枢臣俱罢。 今削去。 "
梓州路转运\使寇瑊言:「瀘州富顺监牙校赵继隆等部领白坠子弟,颇有勤效,请补摄州司马。
知戎州马守遵防寇有劳,在官岁满,望迁秩留再任。
瀘州进士白固募乡丁隨军,请试其词艺。
」並从之。
詔除镇州元氏、获鹿二县亡失税赋。
甲戌,遣使以上所乘马三匹赐王旦。
乙亥,枢密使王钦若罢为吏部尚书,陈尧叟为户部尚书,副使马知节为潁州防御使。
钦若性倾巧,敢为矫诞,知节薄其为人,未尝诡隨。
上尝以喜雪诗赐近臣,而误用旁韵。
王旦欲白上,钦若曰:「天子诗,岂当以礼部格校之!」旦遂止。
钦若退,遽密以闻。
已而上諭二府曰:「前所赐诗,微钦若言,几为觽笑。
」旦唯唯,知节具斥其奸状,上亦不罪也。
钦若每奏事,或怀数奏,但出其一二,其余皆匿之。
既退,则以己意称上旨行之。
知节尝於上前顾钦若曰:「怀中奏何不尽出?」钦若宠顾方深,知节愈不为之下,爭於上前者数矣。
及王怀信等上平蛮功,枢密院议行赏,钦若、尧叟请转一资,知节云:「边臣久无立功者,请重赏以激其余。
」议久不决。
上趣之,知节忿恚,因面訐钦若之短。
既而不暇奏礏,即超授怀信等官。
上怒,谓向敏中等曰:「钦若等议怀信赏典,坚称与侍其旭例不同,当须加等。
朕语之曰:『爵赏有劳,国家不惜。
』盖怀信来告,枢密院略无酬銟,止望依侍其旭例为幸。
钦若等奏,当具取进止。
今乃並与所奏不同,不具札子,亦不进卷,便直札送中书,怀信与供备库副使。
始则稽留不行,终又擅自超擢,敢以爵赏之柄高下为己任,近位如此,朕须束手也。
」又曰:「钦若等异常不和,事无大小,动輒爭竞。
朕於臣下止可如此尔,其如事君之礼人所具瞻何!知节又歷詆朝列,审刑、审官、两制、三馆、諫官,御史,都无其人,其薄人厚己也如此!」於是三人者俱罢。
钦若、尧叟,各守本官。
知节以检校太傅、宣徽北院使兼副使,但除防御使,寻出知潞州。
"王旦遗事录载旦叱钦若及劝上还內事,与正史不同。 按此时旦方出使兗州,若数月前,上初无罢钦若等意也。 上所以罢钦若等,实缘不候奏礏擅除官耳【二一】,不专坐对上忿爭也,恐遗事录未可全信,今不取,取西府拜罢录陈绎所载上语具书之。 "
兵部尚书寇准为枢密使、同平章事,王旦荐之也。
准未告谢,命向敏中权发遣枢密院公事。
自是枢密皆罢,即命宰臣权发遣如敏中例。
驛召同州观察使、知镇州王嗣宗,內客省使、嘉州防御使、鄜延都部署曹利用赴闕。
丙子,詔棣州经水流民归业者给復三年。
丁丑,司空致仕张齐贤卒。
上甚悼之,遣中使致祭,賻以布帛五百匹,粟麦称是。
赠司徒,諡文定。
齐贤四践两府,九居八座,晚岁以三公就第,康寧福寿,人罕其比。
然不事仪矩,颇好治生,再入相,数起大狱,又与寇准相倾夺,人以此少之。
"齐贤以咸平元年十月復相,三年十一月罢,传所言数起大狱,此固非小事,而实录、正史並不略见,不知何也?寇准时又在外,亦不知所称相倾夺者何事也?齐贤以右仆射奉朝请,与宰相向敏中爭娶薛惟吉妻,敏中坐此罢絀,疑传所称相倾夺,盖指敏中也。 当考。 "
戊寅,秦州言定西寨山水暴涨,溺死者觽。
詔遣使赐緡钱,死者官为瘞埋,仍詔祭奠。
庚辰,上作悯农歌,又作读十一经诗,赐近臣和。
上每著歌诗,间命宰辅、宗室、两制、三馆、祕阁官属继和,而资政殿、龙图阁学士所和尤多。
至是篃咏经史【二二】,三司、諫官、御史或预賡载。
若大礼庆成及酺会,则百僚並赋。
其后梅洵等以馆职居外任,表求次韵,詔写本附驛赐之。
注释
【一】令奉祀经度制置副使陈彭年「祀」原作「礼」,据本书卷八一大中祥符六年八月辛酉编及长编纪事本末卷二○謁太清宫改。
【二】元母用白「元」原作「李」,「用」字原脱,据上引长编纪事本末改补。
按本编上文见「元母经师」。
【三】赐道士女官紫服师名各本同。
寻文义,疑「女官」当作「女冠」。
【四】司马光记闻与国史不同「国」字原脱,据宋本、宋撮要本补。
【五】严警悉罢「罢」原作「备」,据宋本、宋撮要本及太常因革礼卷二一改。
【六】镇南寧国等军节度使太保兼中书令舒王元偁「镇南」原作「镇国」,据宋会要帝系一之三一、宋史卷二四五宗室传改。
【七】及上幸真源「上」字原脱,据宋本、宋撮要本补。
【八】赠太尉尚书令「太尉」原作「太保」,据宋本、宋撮要本及宋会要帝系一之三一、宋史卷二四五宗室传改。
「尚书令」原作「中书令」,据上引宋会要及宋史改。
【九】委本院与带御器械官同验视「本院」原作「本县」,据宋会要选举二五之三改。
【一○】不过两三千「两」字原脱,据宋本、宋撮要本及宋会要职官三之二四补。
【一一】多是优转「是」原作「至」,据同上书改。
【一二】尽得其状「尽」原作「並」,据宋本、宋撮要本改。
【一三】或请驻师浹旬「驻师」原作「班师」,据宋本、宋撮要本及续通鑑卷三一改。
【一四】將卒前一日「前」字原脱,据宋本、宋撮要本补。
【一五】知秦州张佶「秦州」原作「泰州」,据本书卷八三大中祥符七年十一月己丑编、宋会要蕃夷六之一、宋史卷四九二吐蕃传改。
【一六】具事布告天下「具」原作「其」,据宋本、宋撮要本改。
按本编参见宋会要职官一五之四。
【一七】詔自京至兗州「京」原作「今」,据宋本、宋撮要本及续通鑑卷三一改。
【一八】上以顷岁外浪族杜庆光等率部下来归「部下」原作「部目」,据阁本、活字本改。
【一九】有司具仪「仪」原作「议」,据宋本、宋撮要本、阁本及长编纪事本末卷一八建玉清昭应宫改。
【二○】或与此相关「与」原作「于」,据阁本改。
【二一】实缘不候奏稟擅除官耳「缘」原作「录」,据宋本、宋撮要本、阁本改。
【二二】至是篃咏经史「经」原作「继」,据同上书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