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起讫时间 起神宗元丰三年正月尽是年二月
卷名 续资治通鑑长编卷三百二
帝号 宋神宗 年号 元丰三年"庚申,1080"
全文
春正月乙丑朔,开封府界第六將言,差襄邑县防河兵闕二百余人,已添差讫。
上批:「今汴流京岸止深八尺五寸,应接向东重纲,方得济办。
若便差人防护,则无时可以放散。
况今水流调缓,不须过为支梧。
」詔提点司相度,据彼处隄岸去水所余尺寸更行增长【一】,方听上河。
」己巳,御史舒亶言:「銓院事无正条,止凭吏人检到例因缘,或致奸弊。
乞委官一例刪定为例策。
」詔銓院合施行事,並编入敕令格式。
吉州言:「奉詔市箭笴三十万,既非土产及民间素畜之物,乞预给钱,限一年和市。
」从之。
送伴辽使李琮等言,大行太皇太后未葬,恐使人以故事邀过白沟,置酒作乐。
詔勿过白沟桥,给乐人例物如故事。
辛未,詔大理寺鞫罪人,依开封府例报稽查司。
后大理寺乞旬具徒以上事报纠察司,许之,开封府准此。
仍詔纠察司如察访得虽非徒以上而出入不当,许索文案点检。
詔陕西诸路经□安抚司差人深入体探夏人点集作过次第,严飭守將过为隄备。
以上批「闻夏人今春点集颇觽,虽声言欲討邈川及犯鄜延,缘贼\计多奸,所向难测,可处分诸路严飭守备」故也。
广南西路经□司言,刘谊已奏修邕州城,乞免土丁今年教阅,以备来年差雇。
詔候修筑日,被雇土丁与免教阅。
河北转运\判官孙□言,界河內北人鱼船三十余艘,白昼肆行,未有约束。
詔缘边安抚司体量,如数稍多,即婉顺止约。
癸酉,池州司法参军、监中书制敕库孙諤坐失察吏人,漏落进呈条贯,与外任合入差遣。
自今制敕库监官依旧堂后官兼,勿差外官。
"熙寧八年八月二十三日,諤监制敕库。 杨时誌諤墓云:諤自监制敕库除吏房习学、同编修中书条例【二】。 习学一考,当即真,未阅岁,丁父忧去职。 服除,会罢习学官,再监制敕库,仍多摄五房职事,因议司农法,駮其不当者。 大臣力主之,諤犹反覆论不已,忤其意。 又常叱堂吏,语有所侵。 大臣闻而疾之,造为訕上语以闻。 赖神宗仁圣,察其无根,得不坐。 会库吏编进条目,漏常程札子三道。 諤已自陈再进矣,大臣交詆之,出为睦州司理参军。 此墓誌所云罢习学官及駮司农法、叱堂吏,皆当考。 "
詔升许州为潁昌府。
"张舜民云:神宗自潁州郡王即位,熙寧初,升潁州为潁昌军,久之,知其误,遂升许州为潁昌府。 按升潁州为潁昌军,乃元丰二年八月二十四日、九月十八日德音,非熙寧初也。 神宗初为忠武节度、淮阳郡王,后封潁王。 忠武即许州军额,郡王则封淮阳,非潁州,舜民误也。 旧记书升许州旧镇为潁昌府,新纪削「旧镇」两字。 "
詔大行太皇太后卤簿不用赞书,內臣二十四人捧梓宫。
上批:「闻陵下役兵至今未得特支,及使臣添支亦过时不给,致有质卖衣物者。
可下京西北路提点刑狱司体量,有实,即劾当职官吏以闻。
」乙亥,以大行太皇太后梓宫在殯,罢朝謁。
祖宗神御分遣辅臣行事。
著作佐郎、馆阁校勘、国子监直讲满中行为太子中允、权监察御史裏行。
大理评事、管勾崇福宫吕升卿復馆阁校勘、权判登闻鼓院。
詔秦州鞫市易事,除牵连得罪情轻外,余並不用去官赦原。
经制熙河路边防财用官言,置司以来实收利入:元丰元年,四十一万四千六百二十六贯石;二年,六十八万四千九十九贯石。
"朱本削此,今从墨本。 "
詔开封府界、京东西將副內各选一员赴闕,传授新降教格。
后又詔教大保长就王中正处看阅教法。
丙子,德音降潁昌府死罪囚,徒以下释之。
"新、旧纪並书。 "龙图阁直学士韩縝以河东分画地界文字来上。
詔录付河东经□司,令帅臣亲掌。
詔诸路將官满三年无监司保明治状,差人承替。
中书堂后官周清言:「准律,谋\杀夫者皆斩。
又条,妻殴夫死者斩。
又十恶条,四曰恶逆,谓杀夫。
议曰:自伯叔以下即据杀讫,若谋\而未杀,自当不睦之条。
八曰不睦,谓谋\杀緦麻以下亲。
准敕,其十恶中,恶逆以上四等罪请准律用刑;其余应合处绞、斩刑,並嘊重杖,一顿处死。
审刑院、刑部自来奏断妻为从谋\杀夫,已杀,案问自首变从故杀法者,引举轻明重法,断入恶逆斩刑。
详律议,妻谋\杀夫,已杀,合入恶逆,以案问自首变从故杀法,合用妻殴夫死法定罪。
缘妻殴夫死者斩,不言皆斩,乃係相因为首从,合依首从法减死,止科流刑。
盖为发心谋\杀夫便得皆斩,所以举谋\杀未伤是轻,明故斗已杀是重,理同谋\而未杀之法。
伏缘十恶条,谋\与故斗杀夫,方入恶逆者,若谋\而未杀,止当不睦。
既用举轻明重,合从谋\而未杀法,止入不睦条,非是恶逆以上四等罪,依敕当嘊重杖处死,恐不可復得杀夫全罪却入恶逆斩刑。
乞加详议申明。
」下审刑院、刑部参详,请如清议。
从之。
詔司农寺给坊场钱十万緡,下成都府造大驾卤簿仪物。
先给五万緡,不足故也。
戊寅,上太皇太后諡曰慈圣光献。
"新、旧纪並书此。 "辛巳,詔改国子监直讲为太学博士,每经二人。
詔前虔州瑞金县尉张格放归田里,令开封府押归本贯。
坐妄讼三司、吏部及遮执政马喧誖也。
监察御史丁执礼、权监察御史裏行舒亶何正臣自劾赴景灵宫误乘马入偏门。
詔释之。
执礼等固乞行法。
上批:「可依所乞从违令赎铜。
」而命卒不下。
龙图阁直学士韩縝言:「伏以为治之法,图籍为本。
臣窃睹陛下临御以来,內则讲求典礼,总一制度,流斡财幣,审核庶狱;外则团结兵將,討伐违傲,开拓疆境,经制边用。
凡所措置,悉该圣虑,一有奏稟,皆出宸断。
及缘边州军与外界移文,往往执为爭端,而官司奉行之外,初无编录之法,官吏一易,不知本末。
臣愚欲乞应朝廷置局及专使被受朝廷措画行遣事节,可遵守检用者,并缘边州军与外界移文,各令元差或见任官,分门编类,责以期限,投进中书、枢密院。
检举严立漏落之法,置籍拘管收□贝□"□□一"□。
」詔严立中书、枢密院诸房遗失官文书法。
縝又言:「乞以分定地界、壕堠、铺舍照用文字,降付河东路经□司。
」从之。
保州言北界屡有移文理会修城,乞自今三两次移文,回答一次。
从之。
上批:「高丽国王每朝贡,回赐浙绢万匹,须下有司估准贡物乃给,有伤事体。
宜自今国王贡物不估直回赐,永为定数。
」
壬午,詔左諫议大夫、知陈州安燾赴闕押赐高丽进奉使朝见。
罢御筵,仍借给事中。
降前知江寧府、司封员外郎吕嘉问知临江军。
嘉问前坐监司按修造违法事等夺职,至是上书自辨,又坐对制不实,会恩止降差遣。
前勘官太常博士范峋、太常丞彭汝礪坐推鞫不尽,虽会恩,各特夺一官。
"元丰元年九月壬申朔,嘉问自江寧改润州。 十二月癸卯,江东提举司乞罢嘉问润州。 二年四月庚戌,罢润州。 今乃以前知江寧责,不知何故。 "
癸未,增国子监岁赐钱万五千緡。
以国子监言岁费钱三万七千緡,而所入纔二万三千緡也。
又增开封府公使钱千緡。
录光州牢城兵士徐靖为三班差使、殿侍,充京东路多贼\盗州县巡检下指使,赏钱三百千。
靖执剧贼\闞温,特录之。
詔提点淮南东路刑狱范百禄罚铜二十斤。
坐知扬州江都县王观枉法受财,转运\司遣官鞫劾,而百禄擅止之也。
审官东院言:「大理寺丞申天规昨乞长告,访求其父。
今已迎归侍养,乞许天规不候岁满朝见。
」从之。
天规少失其父,至是访得之,年百岁矣。
乙酉,御史中丞李定兼直学士院。
赐故知琼州俞瑊家银五百两。
本路言瑊在海外六年,不得代而死,故优卹之。
高丽进奉使柳洪等,以海行遇风飘失贡物,上表自劾。
詔降敕书,諭以风波不虞,开释罪戾之意,今据见存物投进,仍詔明州先借高丽主船兵工劾罪以闻。
馆伴高丽使所言,使人以大行太皇太后在殯,欲入见日,系墨带。
上批:「已易吉服,在理难更再变。
若使人实有稟请,委王存等婉顺开諭止之。
」
詔北朝贺同天节使过界,如在百日外作乐。
丙戌,詔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都承旨韩縝依权三司使例,免赴崇文院宿直。
司封郎中、提举京东、河北路盐税周革权河北转运\副使,兼提举盐税,仍陞一任。
"要考盐税事。 革初提举,当检。 四月八日,合参考。 "
都官员外郎李琮权发遣淮南路转运\副使。
"去年九月八日,琮治匿税,可掇取附此。 或已附四月十二日,可并入。 "
丁亥,两浙转运\司言温州民首纳海中收得高丽贡布等。
上批:「海洋飘溺之物,理或渍溼破损,岂能致匹帛短小?盖滨海小民侵盗。
宜下贾青、苏澥於沿海州县榜諭。
如获高丽贡物,輒敢隱藏,指挥后十日不尽首,许人告,十分给三分赏,犯人计赃加凡盗二等。
邻保知而不纠,减犯人二等。
赐保州钱千五百緡给犒设。
戊子,詔审刑院、刑部断议官,自今岁终具尝失入徒、流罪五人以上,或失入死罪者,取旨连签者二人当一人,京朝官展磨勘年,幕职、州县官展考,或不与任满指射差遣,或罢,本年断绝支赐,去官不免。
先是,熙寧十年,尝詔岁终比校取旨,而法未备故也。
詔秦凤路勇敢依鄜延路以百人为额,隨正兵训练。
每季升降,仍依诸军都教头格简试
己丑,高丽国谢恩兼进奉使柳洪、副使朴寅亮等百二十一人见於垂拱殿,赐物有差。
"要录云:初,高丽国人常至明州商贩,詔发运\使罗拯经画。 拯遣人浮海往諭,其国王於是入贡。 "
命知制誥张璪详定郊庙礼文。
詔世经等五人先以赵居逆节缘坐,勒任朝参,今累经赦宥,宜听以见降官赴起居。
白虹贯日。
"两纪並书。 "
庚寅,命检正中书户房公事蔡京兼编修诸路学制。
詔都官员外郎、知大理寺丞叶武送审官东院。
以御史中丞李定劾奏武同贾种民劾苏颂,种民增移事节,而武不能察,故罢之。
"二年四月己丑,大理少卿蹇周辅,丞叶武、贾种民同黄顏鞫事,并此年二月己未、壬戌。 "手詔:「勒停人、前梓州司户参军姜適狂妄上书,请还復大行太皇太后,可保万岁。
比令有司主管供给以验其方,而逾所期日,卒无少效。
罔上惑觽,法固宜诛。
以其情非有他,特示□,可除名勒停,郴州编管。
」適辟谷,自谓有长年术,馆于金明池,其方不验故也。
詔京西差禁兵二百人守大行太皇太后陵。
江淮发运\司乞自洪泽以南至龟山、蛇浦以北,创开新河。
詔权管勾都水监丞陈祐甫再相度计工以闻。
辛卯,于闐国大首领阿令其□页顙温等来贡方物。
詔国子监庄田屋租並隶逐路转运\司、开封府界提点司【三】,依钱谷数认见钱,岁送监。
髃牧司言,收废监租课等钱共百一十六万緡有奇。
詔髃牧使韩縝、副使张诚\一並赐银绢各三百,余共赐钱五千緡,令枢密院均给官吏。
太常丞、充集贤校理黄廉上编修南郊增损式。
壬辰,詔:「髃牧废监及诸军班牧地租课积年逋欠,遣太常博士路昌衡、祕书丞王得臣与逐路转运\司、开封府界提点司案租地,依向原例定租课,据岁输之物,酌三年中界为准,及合纳租见钱,付逐司为年额。
若催趣违滯,以擅支封桩钱法论。
」
癸巳,熙河路经□司言,邈川城主温訥支郢成遣首领阿篤等□塞乞补官职。
詔补温訥支郢成为会州团练使、邈川蕃部都巡检使,温溪心为內殿崇班、温声腊抹为右班殿直,並邈川蕃部同巡检;阿篤为本族副军主,僧禄尊为禄畼结族都虞候,月给茶帛有差。
"新、旧纪於岁末乃书温訥支郢成內附。 "
詔给归明人、宫苑副使儂智会全俸。
以智会年老有功也。
礼院言:「大行太皇太后启菆故事,前三日,在京禁乐,祔庙毕,仍旧。
所过府州县镇,候虞主回京,仍旧。
」又言:「明道中,山陵文字首称庄献明肃皇太后、庄懿皇太后,即是当年一时之议,別无经见。
今大行太皇太后虽已有諡号,然山陵未毕,俟掩皇堂,题虞主去『大行』,称慈圣光献太皇太后;祔庙题神主称慈圣光献皇后。
」並从之。
三司言:「发运\司岁发头运\粮纲入汴,旧以清明日。
自导洛入汴,以二月一日。
今自去冬汴水通行,不必以二月为限。
」从之。
豫章郡王宗諤不觉家婢烧拆屋三百间,詔释其罪。
白虹贯日。
"此从新纪,盖己丑、癸巳两日皆然。 旧纪但书己丑。 "
二月丙申,詔权同判司农寺、太常博士周直孺陞一任,丞、主簿各减磨勘三年,仍赐银绢有差。
以修司农暣成也。
詔大行太皇太后灵驾发引日,听高丽使陪位。
并馆伴所言,高丽使柳洪等乞遇奉慰入寺观烧香,比髃臣服墨带。
从之,仍以带赐之。
己亥,詔大行太皇太后皇堂创为地宫,非嘉祐、治平故事。
安厝梓宫,须別为规度,可命都大提举修奉宋用臣专一管勾。
辛丑,命辅臣祈雨。
詔改诸王宫侍讲为讲书。
太子中允、馆阁校勘范鏜为监察御史裏行。
岐王顥言,府知客西京左藏库副使李真致仕,乞录其孙为三班借职。
有司谓其孙於法止得陈乞差遣,詔依法。
河东都转运\司言:「宪州静乐县民请射石神慢坡坞荒地千余顷,置弓箭手五百人,岁输租米三千石。
今据静乐县尉案行,止有百二十三顷,即今林木蕃茂,乞禁採伐,养成良材,以备官用。
」从之。
壬寅,提点永兴军等路刑狱、驾部员外郎王孝先知邠州。
孝先上淤田营田司自熙寧七年至十年费钱十五万五千四百余緡。
"此事当考。 不知淤田费用与孝先知邠州有何关涉?今但依实录附此,当考详。 朱本云,事小削去。 "
詔高丽进奉使五日一赴崇政殿起居,班当起居后。
癸卯,命权御史中丞李定判国子监,张璪管勾国子监,范鏜同蔡京编修诸路学制。
詔国子监罢书库官,復置主簿,增监□、使臣各一员;增岁赐公使钱,并旧为千緡;太学正、录三年为任,通计六考,听改官,三考与循资;并增巡宿剩员,并旧为二百人。
並从看详学制所请也。
乙巳,权御史中丞李定言:「朝廷更置大理寺,设官数十,专治诸司狱讼,所以防噃滯,省刑罚也。
卿、丞皆典狱之官,理当躬亲听治。
比闻公事多委丞讯鞫,而卿则□引问而已。
至于增损情节,卿或不知。
窃恐前后断狱,不能无滥。
欲望改易官吏,修立成法,遴择其人而付与之。
」不听。
"朱本签贴云:前史官以言者有断狱不能无滥之语,故载于此,以明上听之失。 缘无施行,亦无噃滥文字照据,刪去。 新本已復存之。 案定所言,盖指苏颂、吕公著狱也。 狱官后皆被责罚,朱史刪去,殆私意耳。 "
詔司农寺借坊场钱十万緡,给开封府教大保长之费,以销减退军六指挥请受钱偿之。
丙午,翰林学士、右正言、知审官东院章惇为右諫议大夫、参知政事。
"两纪並书。 "
知陈州、左諫议大夫、史馆修撰安燾知审官东院,仍为濮安懿王夫人迁护使。
三司言:「駙马都尉李瑋昨责授郴州团练使,陈州安置,误给见任团练使俸禄,当追纳。
」詔蠲之。
详定朝会仪注所言:「唐尚书户部主贡物,大朝会则陈之。
国朝旧仪,元正朝贺所陈贡物,仅存其名,盖有司之闕。
谨稽案图誌,推原州郡物产之所宜,轻重多寡,稍为条次。
」又言:「夏书,冀州以帝都,入谷不贡,异於余州。
唐书地理志,京兆、河南府皆有贡。
今开封府虽不列於诸州,亦宜復上贡。
」並从之。
仍詔贡物应买者给省钱,偶无者,听以他物代,並递夫传送。
都大提举导洛通汴宋用臣言:「洛水入汴至淮,河道甚有阔处,水行散漫,故多浅\□,乞计功料修狭河【四】。
」从之。
后用臣上狭河六百里【五】,为二十一万六千步。
詔给坊场钱二十余万緡,仍伐並河林木,以足梢桩之费。
"五年十月毕工。 "
丁未,詔权御史中丞李定兼职颇多,宜罢详定重修编暣,以安燾代之。
詔六宅使、高阳关路副总管、兼河北第六將丌贇,训练有劳,復带御器械,令赴闕。
以梓夔路鈐辖、东上閤门使王光祖代之。
戊申,高丽使柳洪以国主之命,贡日本国所造车【六】。
赐詔答之。
洪以礼,诸侯不贡车,不敢与贡物同进,而馆伴使以闻。
詔许之,乃进。
御史中丞李定、知制誥张璪【七】,李清臣,並为翰林学士。
太子中允、集贤校理、权监察御史裏行舒亶同修起居注,罢御史,改知諫院。
屯田员外郎刘宗杰权发遣三司都勘、理欠、凭由司。
宗杰言:「昨任京西转运\判官日,案发邓州官吏鞫断私酝酒富民事,及改换文案,所坐罪未当。
乞下御史台,或差官看详。
」詔御史台看详以闻。
三司使李承之等言:「三司负髃牧司券马縻费钱百二十八万二千七百緡,自熙寧五年至元丰二年【八】;费三司芻粟钱五十一万七千五百七十緡外,合偿钱七十六万五千一百二十緡【九】。
奉詔蠲其半,犹负钱三十八万二千五百六十緡,下三司限三年拨还。
自元丰三年后,三司岁当偿髃牧司券马縻费钱二十一万三千七百八十緡,除芻粟钱六万四千六百九十緡外,计钱十四万九千八百緡。
」詔岁以十万緡偿髃牧司,余特除之。
初,自熙寧五年后,岁四月至八月,京师诸班直诸军马不出牧【一○】,岁费三司芻粟【一一】自五年至元丰二年,为钱五十一万余緡【一二】,三司请取於髃牧司。
既命官校定,而髃牧司岁罢券马,以嘉祐五年、六年、八年,治平二年、三年、四年,熙寧五年、七年、八年,凡九年通计之,岁省三司钱二百万緡,计所费芻粟钱外,定三司当偿髃牧之数。
庚戌,详定礼文所言:「谨按记曰:『荐其血毛,腥其俎。
』郑氏曰:『皆所以法於太古也。
』又曰:『毛血告幽全之物,贵纯之道也。
』孔颖达曰:『血是告幽之物,毛是告全之物。
告幽者,言牲体肉裏美善。
告全者,言牲体外色完具。
所以备此告幽全之物者,贵其牲之中外皆善也。
』盖当纳牲之时,王亲执鸞刀,启其毛,而祝以血毛詔於室。
故国语曰:『毛以示物,血以告杀。
』未尝有以血毛与膟膋俱燔者也。
今亲祠太庙仪注,诸太祝取毛血奠於神坐,既而取毛血、膟膋出户,燔於炉炭,毛血与膟膋俱燔,此则误也,当改正。
仪注云:『诸太祝以毛血荐於神坐讫,彻之而退。
』其旧制燔毛血,伏请除去。
又荐血之器,礼所不载,惟周官玉府云:『若合诸侯,则共珠槃、玉敦。
』郑氏注曰:『古以槃盛血,以敦盛食。
』贾公彦曰:『槃以木为之,以珠为饰。
』按特牲少牢,皆无敦盛血之文。
然则取血以告杀,当以槃盛之也。
唐崔沔议亦曰:『毛血盛於槃。
』宋书志,南郊以二陶豆盛毛血。
开元礼、开宝通礼及今仪注,皆以豆盛之。
礼,豆盛菹醢,登盛羹而已。
其荐毛血当以槃,乞於旧文改正。
」从之。
"三年二月十六日依奏。 "
又言:「谨按仪礼,尸九饭,主人进,听嘏。
少牢馈食礼,尸十一饭,『二佐食,各取黍于一敦,上佐食,兼受摶之以授尸,尸执以命祝』。
『祝受以东北面于户西,以嘏於主人』。
周礼膳夫:『祭祀。
』『彻王之胙俎』。
说者谓若特牲少牢,主人受尸,酢户东西面【一三】,设主人俎於席前。
司几筵:『祀先王胙席。
』郑氏曰:『胙,读曰酢,谓祭祀及王受酢之席【一四】。
尸卒食,王酳之,卒爵,祝受之。
又酌授尸,尸酢王於户內。
』为疏义者亦曰:『在户內之东西面也』【一五】。
今仪注,亲饗太庙饮福位,乃诣东序,又俟入室,俱一献讫受胙,並不应古义。
伏请诸庙各设莞筵纷纯,加繅席画纯,于户內之东西面【一六】,皇帝亲行三献礼成,於此受嘏。
」詔候庙制成日施行。
"三年二月十六日詔书。 "
辛亥,祕阁校理何洵直言:「按礼,『遂適殯宫』,『三虞』。
郑氏曰:『虞,安也。
』既葬,迎精而还,祭之於殯宫以安之。
士虞礼云:『侧享於庙门外。
』庙则殯宫之谓也。
凡宫有鬼神曰庙,故说者以虞、卒哭在寢。
春秋左氏传曰:『反哭于寢。
』杜预云:『既葬,日中自墓还虞於正寢。
』盖古者之葬,近在国城之北,故可以平旦而往,日中即虞於寢,所谓葬日虞,弗忍一日离也。
后世之葬,其地既远,则礼有不能尽如古者。
今大行太皇太后葬日至第六虞,自当行之于外,如旧仪;其七虞及九虞、卒哭,谓宜行之於庆寿殿。
且虞以安神,卒哭以告祔,必就殯宫。
盖即其平生居处之地,则神灵之所凭依而来寧故也。
又按士虞礼,主人酳尸之后,有亚献、三献,大□与馈食礼同。
其所变於吉者,吉事尚左,此则尚右。
如设洗于西阶西南,及陈鼎于西阶前之类是也。
唐仪注,虞祭,太尉亚献如不亲行事,则宗正卿亚献,光禄卿终献。
皇帝素服,太尉、司徒以下祭服,髃官、皇亲、诸亲皆素服。
臣以为虞祭当用亚献,终献如亲祠,其服宜比附参酌施行。
又按春秋公羊传曰:「虞主用桑。
』何休注引士虞记曰:『桑主不文。
』后汉书志亦曰:『桑木主不书謚。
』夫栗主书謚,为禘祫之时【一七】別昭穆。
若虞主瘞于两阶之间,则謚安用书?旧仪题虞主,伏请罢之。
」下礼院,以为「洵直所引虞礼乃士礼,左氏传乃诸侯之礼。
若朝廷礼,则经无所见。
况嘉祐、治平故事並虞于集英殿,宜如近詔,虞主回,奉安於集英殿。
又饭尸、酳尸,並为事尸之礼,后世既不设尸,难用此礼,宜且仍旧。
又嘉祐、治平故事,虞主已不书謚,今欲如洵直所请。
」从之。
"三月四日,奉安虞主于庆寿殿。 "
甲寅,大行太皇太后发引,上自庆寿殿步导梓宫,且行且哭,至宣德门外立班俟时,号慟不绝声。
王珪等及雍王顥【一八】、曹王頵更进开释,不能止。
百官士卒感慟悲咽,高丽使至於出涕。
灵驾既行,上衰服还內。
百官辞灵驾於板桥,退,改常服入门。
明日,诣阁门进名奉慰,又慰皇太后于內东门。
上自庚戌不视事,丙辰,始御崇政殿,至祔庙乃御前殿。
命翰林学士李清臣权发遣开封府。
时,钱藻为山陵顿递使故也。
詔:「闻京东、京西、河北、河东、陕西路闕雨,其令转运\司访名山灵祠,委长吏祈祷\。
」
权御史中丞李定请知諫院舒亶同结正周沃事。
从之。
"周沃事,初在二年八月,此年八月责官。 "
丁巳,命辅臣祈雨。
詔自今奏举太常博士,先取所业进入。
己未,礼院言:「慈圣光献皇后祔庙前二日,告天地、社稷、太庙、皇后庙如故事。
至日,奉神主先诣僖祖室,次翼祖室,次宣祖室,次太祖室,次太宗室。
次太宗皇帝懿德皇后、明德皇后同一祝,次饗元德皇后。
慈圣光献皇后异饌、异位、异祝,行祔謁之礼。
次真宗室,次仁宗室,次英宗室。
礼毕,奉神主归仁宗室。
如此,则古者祔謁之礼及近代篃饗故事並行不废。
」从之。
詔罢提举教习在京马军所。
初,熙寧十年三月,詔入內副都知王中正提举教习马军【一九】。
至是,中正言教习及三年,各已精熟,故罢之。
"熙寧十年三月八日,始差中正。 此年二月十一日,当考。 "詔光禄寺丞、权发遣大理寺丞贾种民冲替,知大理卿崔台符、少卿杨汲、权监察御史裏行何正臣,各罚铜十斤。
大理初鞫陈世儒狱,并治世儒妻李氏,母吕氏尝干其叔父公著,请求於知开封府苏颂。
公著未尝以语颂,而种民挟情【二○】,於上殿札子增易语言事节,傅致其罪。
公著自辨,移御史台推治。
时颂已坐孙纯事謫知濠州,追还,参对得实。
种民坐罪,而正臣坐常监勘,与台符、汲各不举察故也。
"并正月庚寅、是月壬戌、四月丁酉。 "辛酉,判司农寺李定等,乞开封府界诸县乡村第四等、第五等户敷出役钱。
不听。
"朱史签贴云:役钱隨所在民力敷出,户多民富,则出钱不至第四、第五等而已足。 户少民贫,则须出至五等,各不同。 李定所言非是,兼不施行,合刪去。 新本云:此可见李定小人掊克之態,復存旧文。 今从新本。 又舒亶传云:亶判司农寺,朝廷推行新法,亶言役法未均,责在提举官。 神宗曰:「提举官未可责也。 近臣僚有自陕右来者,欲尽蠲免中下之民,朕谓不然。 夫觽擎易举,天下中下之民多,而上户少;若中下尽免,而取足上户,则不均甚矣。 朝廷立法,但欲均耳。 卿可更讲求以闻。 」按亶判司农,在元丰四年,亶传云云,已附见四年六月,今復注此,可证其妄也。 "
权三司使李承之、知制誥王安礼,各罚铜十斤。
安礼尝提举三司帐司,与承之互奏帐司事不当故也。
"二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戊午,令李定等根治。 "
壬戌,詔以国马未备,令开封府界、京东西、河北、陕西、河东路州县物力户自买马牧养。
坊郭户家产及三千緡【二一】,乡村及五千緡,养一匹;各及一倍增一匹,至三匹止。
须四尺三寸以上,及八岁以下。
令提举司注籍。
仍先下逐路具民户家业等第,及合养马数以闻。
从王拱辰请也。
"户马从王拱宸请,朱、墨本同,当考六月二十七、八月二十二、又二十七。 本志云:又有物力户养马,今者自元丰三年詔:「以国马未备,其令开封府界、京东西、河北、陕西、河东路州县物力户,各计资产市马。 坊郭户家产及三千緡,乡村通及五千緡以上者,並养马一匹;各及一倍增一匹,至三匹止。 马以四尺三寸以上,齿及八岁以下。 至十五岁,则更市如初。 提举司籍记之。 」七年二月七日罢。 "
詔知濠州、祕书监、集贤院学士苏颂归班,髃牧判官、都官郎中庞元英送审官东院,大理评事吕希亚、赞善大夫晏靖並冲替。
颂坐前知开封府鞫陈世儒事,而元英诣颂伺问,颂尝酬对,但言其情状极丑恶,刑名未可知。
法寺当颂,元英以不应为从重。
希亚、靖亦尝伺问,后坐报上不实。
始颂鞫世儒狱具,輒为法官所駮,或谓颂欲□世儒夫妇。
上以詰颂【二二】,且曰:「无纵有罪」,颂对:「事在有司,臣固不敢諭之使重。
」詔移狱於大理。
大理因言颂尝受吕公著请求。
遣官即讯於濠州,而世儒狱又移付御史台。
颂自濠赴台置对。
御史曰:「君素长者,必以亲旧之情不能违,速自言,毋重困辱。
」颂曰:「诬人以死不可为,若自诬以得罪,虽甚重,不敢避。
」遂手书数百言付狱吏。
上览奏牘,疑之,詔御史求实状。
御史反覆究治无得,乃詰大理狱吏所得公著请求之说,吏穷,吐实曰:「此大理丞贾种民增减其辞为之也。
今其矒尚在。
」取而视之,信然。
於是种民抵罪,而颂得辨明,犹坐酬对元英等为泄狱情,故罢濠州。
"此据元符詔旨內苏颂附传及曾肇【二三】墓铭刪修。 四月四日当参考。 "
詔权发遣提点京西北路刑狱胡宗回【二四】罚铜十斤,免冲替,坐越职治提举司事也。
注释
【一】据彼处隄岸去水所余尺寸更行增长「岸」字原脱,据宋会要方域一六之一五补。
【二】同编修中书条例「修」原作「条」,据杨龟山先生集卷三四孙龙图墓誌铭改。
【三】开封府界提点司「府」字原脱,据宋会要职官二八之一○补。
【四】乞计功料修狭河「河」字原脱,据宋会要方域一六之一五补。
【五】六百里「百」,宋史卷九四河渠志作「十」。
【六】贡日本国所造车「日」原作「入」,据阁本及宋会要蕃夷七之三六、宋史卷四八七高丽传改。
【七】知制誥张璪「璪」原作「操」,据阁本、活字本及本卷正月己丑条改。
【八】元丰二年「二」原作「三」,据阁本、宋会要职官二三之一一及下文改。
【九】七十六万五千一百二十緡据上列数字计算,「二」当作「三」。
【一○】不出牧「牧」原作「收」,据宋会要职官二三之一一改。
【一一】岁费三司芻粟「司」原作「月」,据同上书改。
【一二】五十一万余緡「五」原作「二」,据阁本、活字本及宋会要职官二三之一二改。
【一三】酢户东西面「户」原作「尸」,据周礼膳夫改。
【一四】谓祭祀及王受酢之席「王」原作「主」,据周礼司几筵郑玄注改。
【一五】在户內之东西面也「面」字原脱,据同上书贾公彦疏补。
【一六】于户內之东西面「面」原作「而」,据阁本、活字本及宋史卷一○八礼志改。
【一七】禘祫之时「祫」原作「祭」,据阁本及宋会要礼三二之二八改。
【一八】雍王顥据宋会要帝系一之三六,顥治平元年九月封岐王,元丰三年九月方封雍王。
【一九】詔入內副都知王中正「知」原舛在「詔」上,据阁本改。
【二○】种民挟情「情」原作「猜」,据阁本、活字本及宋会要职官六六之一一改。
【二一】坊郭户家产及三千緡「三」原作「二」,据阁本、宋会要兵二四之二一及下文改。
【二二】上以詰颂「上以」二字原脱,据苏魏公文集附录赠司空苏公墓誌铭补。
【二三】曾肇「肇」原作「巩」。
按:曾巩卒於元丰六年,苏颂卒於建中靖国二年,据同上书,墓铭作者乃曾肇,据改。
【二四】权发遣提点京西北路刑狱胡宗回「点」原作「举」。
按:宋无「提举刑狱」而有提点刑狱公事,见宋史卷一六七职官志。
据宋史卷三一八胡宗回传,宗回曾任京西提点刑狱,此处「举」显为「点」之误,故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