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起讫时间 起仁宗庆历八年正月尽是年闰正月
卷名 续资治通鑑长编卷一百六十二
帝号 宋仁宗
年号 庆历八年"戊子,1048"
全文
春正月辛未,夏国主曩霄卒。
曩霄凡七娶:一曰米母氏,舅女也,生一子,以貌类他人,杀之。
二曰索氏。
始,曩霄攻嚈牛城,传者以为战没,索氏喜,日调音乐,及曩霄还,惧而自杀。
三曰都罗氏,蚤死。
四曰咩迷氏,生子阿理,谋\杀曩霄,为臥香乞所告,沈於河,杀咩迷氏於王亭镇。
五曰野利氏,遇乞从女也,頎长,有智谋\,曩霄畏之,戴金起云冠,令他人不得冠。
生三子,曰寧明,喜方术,从道士路修篁学辟谷,气忤而死。
次寧令哥,曩霄以貌类己,特爱之,以为太子。
次薛埋,蚤死。
后復纳没移皆山女,营天都山以居之。
野利之族宣言,吾女嫁二十年,止故居,而得没移女,乃为修內。
曩霄怒。
会有告遇乞兄弟谋\以寧令哥娶妇之夕作乱,曩霄遂族遇乞、刚浪凌、城逋等三家。
既而野利氏诉,我兄弟无罪见杀,曩霄悔恨,下令访遗口,得遇乞妻阎於三香家。
后与之私通,野利氏觉之,不忍诛,遇乞妻乃出为尼,号没藏大师。
六曰耶律氏。
七曰没移氏,初,欲纳为寧令哥妻,曩霄见其美,自取之,号为新皇后。
寧令哥愤而杀曩霄,不死,劓其鼻而去,匿黄芦讹厖家【一】,为讹厖所杀。
曩霄遂因鼻疮死,年四十六。
没藏氏初为尼,寓於偽兴州之戒坛院,既娠而曩霄死。
曩霄遗言,立从弟委哥寧令。
其大酋篅移赏都、埋移香、热嵬浪布、野也浪囉与没藏讹厖议所立。
没藏,大族也,讹厖为之长。
觽欲如遗言立委哥寧令,讹厖独弗许,曰:「委哥寧令非子,且无功,安得有国!」篅移赏都曰:「国今无主,然则何所立?不然,尔欲之乎?尔能保有夏土,则亦觽所愿也。
」讹厖曰:「予何敢哉?夏自祖考以来,父死子继,国人乃服。
今没藏尼娠,先王之遗腹,幸而生子,则可以嗣先王矣,谁敢不服。
」觽曰:「然。
」遂立没藏尼偽号太后。
曩霄既死三月,谅祚生,按宋史,谅祚小字寧令哥,以庆历七年二月六日生,至八年正月方期岁即位。
据此编,则寧令哥又是一人,而谅祚乃遗腹也。
未详孰是。
以毛惟昌、高怀正之妻更乳之,而政在没藏氏。
惟昌、怀正皆汉人,本遇乞帐下,故亲待之。
已而怀正贷银夏人,惟昌窃衣曩霄所与盘龙服,皆为讹厖所族。
甲戌,度支副使、工部郎中郑驤权河北转运\使,仍就贝州经度军须。
乙亥,明镐言贝州距闉火,斩守闉三班奉职李兴。
初,贝州城峻,不可攻,乃谋\筑距闉,度用工二万人,期三十日可与城齐,而贼\亦於城上设战棚,与官军相当,名曰「喜相逢。
」距闉將成,又为贼\所焚,火三日不灭。
既斩兴,乃用军校刘遵计,即南城凿地道,而日攻其北以牵制之【二】。
贝州民有汪文庆、郭斌、赵宗本、汪顺者,自城上系书射明镐帐,约为內应,夜,垂戆以引官军,既纳数百人,焚楼櫓,贼\觉,率觽拒战。
初,官军既登,欲专其功,断戆以绝后来者。
及与贼\战,兵寡不敌,与文庆等復縋而下。
是夜,城几克。
丙子,授文庆、斌西头供奉官,宗本、顺右侍禁。
丁丑,右諫议大夫,参知政事文彦博为河北宣抚使,本路体量安抚使、枢密直学士、左諫议大夫明镐副之。
镐督诸將攻贝州城,久不下,帝忧之,问辅臣策安出,彦博乞身往破贼\,故遣彦博宣抚,而改镐为彦博之副。
先是,枢密使夏竦恶明镐,恐其成功,凡镐所奏请,輒从中沮之。
彦博既受命,因言军事中覆不及,愿得专行。
戊寅,詔许彦博以便宜从事。
彦博请用將作监主簿鞠真卿等三人掌机宜文字,许之。
明镐所奏辟殿中丞王起等四人,仍听隨军。
入內供奉官李继和为走马承受。
赐贝州城下军士特支钱。
辛巳,詔士庶之家所藏兵器,非编敕所许者,限一月送官,如故匿,听人告捕之。
贝州贼\谋\窃出要劫契丹使,明镐谍知之,遣殿侍安素伏兵西门。
壬午,贼\果以三百人夜出,伏发,皆就获之。
是日,江寧府火。
初,李景在江南,大建宫室府寺,其制皆倣帝京。
时营兵谋\乱,事觉,伏诛。
既而火,知府事、右諫议大夫、集贤殿学士李宥惧有变,闔门不救,延烧几尽,唯存一便厅,乃旧玉烛殿也。
寻责宥为祕书监,直令致仕。
宥奏火事云:「不意祸起萧墙,变生回禄。
」会新有卫士之变,朝廷恶其言,故责特重。
宥责官在三月乙巳,今并书。
奏表辞据司马光记闻。
癸未,命翰林学士宋祁、权御史中丞鱼周询定夺陕西、河东铜铁钱利害以闻。
具六月末。
乙酉,降空名告敕宣头札子三百道下河北宣抚使,以备赏战功。
是日,彦博至贝州城下。
此据甘陵伐叛记。
先是,刑部员外郎、知諫院□鼎臣言,朝廷方与契丹保誓约,而杨怀敏增广塘水輒生事,民或怨叛,虽斩怀敏无及矣。
戊子,命鼎臣为河北体量安抚使,令经度塘水利害,而鼎臣更顾望依违,不能决也。
詔给建寧军留后、勾当军头司杨景宗公使钱三分之一,他不得援例。
近制,刺史以上公使钱非外任不给,景宗缘章惠太后故,特给之。
庚寅,詔举官陞陟及换右职者,非依编敕及御札无得施行。
时言者以为近岁荐举多滥,亦有负罪不可湔涤之人得更右职【三】,率为朋党,以市私恩,不可不革也。
癸巳,东头供奉官、閤门祗候张忠为崇仪副使。
忠攻贝州先登,而身被重创,特擢之。
忠本龙猛军士,开封人也。
乙未,日赤无光。
戊戌,工部郎中傅永为陕西转运\使【四】。
永,考城人,前为梓州路转运\使,夷獠寇合江,鈐辖司檄兵掩击,永驰至,案知合江吏冒取播州田,觽怒,乃叛。
永以吏配岭南,夷獠闻之,散去。
转运\使职田在广安军,岁入米四百斛,军遣四校变贸得四千緡,永止令准市估鬻之。
文彦博自成都还,言其治状,进永一官,於是改使陕西。
刑部员外郎王逵为河东转运\使。
书此为叶清臣条对甲寅詔问张本。
案逵墓誌自河东责光州,当检月日。
詔诸州军祠祭在城外者,长吏及兵官听不亲行,监司夜过者无得輒开城门,违者以违制坐之。
本闰月庚子詔,今移入此,嫌与贝州事相乱也。
官军攻贝州城北甚急,贼\尽锐御之,而南城所穴地道潜达城中,贼\初不觉也。
闰正月庚子朔,文彦博夜选壮士二百,衔枚由地道入,右班殿直曹竭等导之,既出,登城,杀守陴者,垂戆引官军。
贼\纵火牛,军稍却。
军校杨遂援枪中牛鼻【五】,牛还走,贼\觽惊溃。
王则开东门遁,閤门祗候张絪缘壕与战,死之。
王信捕得则,余党保村舍,皆焚死。
则自反至败,凡六十五日。
遂,开封人也。
辛丑,文彦博遣李继和来告贝州平,赐继和锦\袍、金带。
彦博请斩王则於大名府,夏竦言恐所获非真盗,当覆视之,乃詔以槛车送则京师。
彦博附传云牢城卒董秀、刘炳请穴地以入贝州,记闻与附传同。
按实录,始谋\穴地者,刘遵也。
今从实录。
附传云帐前虞候杨遂,请由地道先入。
据实录,乃曹竭也。
记闻亦称杨遂,与实录不同,今从实录。
杨遂盖能以枪中牛鼻者,亦从竭入地道尔。
甘陵伐叛记载攻城事甚详。
张忠、田斌二人,盖先登者。
又与附传及实录异,当考。
三月辛酉,以右班殿直董秀为閤门祗候。
据此,则秀非牢城卒也。
附传误矣。
王则之以贝州反,深州卒庞旦,与其徒谋\以元日杀军校【六】,劫库兵应之。
前一日,有告者,知州王鼎夜出檄遣军校摄事外邑,而阴为之备。
翼日,会僚吏,置酒如常,叛党愕不敢动。
鼎刺得实,徐捕首谋\十八人送狱,狱具,俟转运\使至审决。
未至,军中恟恟,谋\劫囚,鼎谓寮吏曰:「吾不以累诸君。
」独命取囚杰驁者数人斩於市,觽恐失色,一郡帖然。
转运\使至,囚未决者尚半,讯之,皆伏诛。
壬寅,升冀州为安武军。
甲辰,曲赦河北。
赐平贝州將士緡钱,战没者官为葬祭之,兵所践民田,除夏秋税。
改贝州为恩州。
乙巳,詔恩州置旌忠寺以追福战没军士,又设水陆斋於京师普安院。
丁未,祠部员外郎、祕閤校理张緓为两浙转运\使。
緓十年不磨勘迁官,朝廷銟其退静,故用之。
此据文彦博皇祐三年五月奏,緓本传独不载此。
戊申,右諫议大夫、参知政事文彦博为礼部侍郎、平章事,枢密直学士、左諫议大夫明镐为端明殿学士、给事中,马军都虞候、象州防御使王信为威德军留后,入內副都知、宫苑使、眉州防御使麦允言为昭宣使、遂州观察使,西京作坊使、资州刺史王凯为泽州刺史,东上閤门使、荣州刺史、知恩州高继隆为引进使、陵州团练使,崇仪副使、真定府路都监张忠为西染院使、资州刺史。
自余兵官各以功次迁,京朝官及选人预军期者六十人【七】,都虞候至士卒八千四百人,第其功为五等;第一等一百六十人,转五资;第二等三百人,转四资;第三等三百人,转三资;第四等六百人,转二资;第五等一千八百人,转一资。
其余赐緡钱有差。
赠马遂为宫苑使。
遂,开封人也。
初隶龙卫军,补散直,改三班奉职,为北京指使,闻王则叛,中夜叱箢【八】,晨起诣留守贾昌朝请击贼\。
昌朝因使將牓入城招贼\降,则盛服见之,与饮茶。
遂諭以祸福,輒不答。
遂將杀则而无兵仗自隨,时张得一在侧,遂欲其助己,目得一,得一不动。
遂奋起,投杯抵则,扼其喉,击之流血,而左右卒无助者。
贼\党攒刃聚譟,至断其一臂,犹詈则曰:「妖贼\,恨不斩汝万段。
」贼\执遂,缚而支解之。
则仓猝被殴,伤病数日乃起。
事闻,上叹息久之。
则既诛,乃追赠遂,封其妻为旌忠县君,赐冠帔,官其子五人。
后得杀遂者驍捷卒石庆,使其子剖心而祭之。
壬子,復置三门、白波发运\使。
乙卯,武胜节度使、检校太傅、同平章事、判大名府兼北京留守司贾昌朝为山南东道节度使,加检校太师,进封安国公,以恩州平也。
翰林侍读学士杨偕言贼\发昌朝部中,至出大臣乃能平,昌朝为有罪,不当赏,弗听。
辛酉,降河北转运\使、兵部郎中皇甫泌监青州税,提点刑狱,祠部员外郎田京监鄆州税。
前知恩州、四方馆使、昭州刺史裴德舆追三官,为池州团练副使。
前恩州鈐辖、皇城使李昭度追三官,为濠州团练副使。
恩州都监、內殿承制冯文吉除名,长流梅州,监押、右侍禁赵惟一杖脊,配沙门岛。
泌、京坐贼\发所部,德舆、昭度並以妖党结集,久而不察也。
文吉、惟一皆懦怯弃城,而文吉后颇宣力,得以减死论。
是夕,崇政殿亲从官顏秀、郭逵、王胜、孙利等四人谋\为变,杀军校,劫兵仗,登延和殿屋,入至禁中【九】,焚宫帘,斫伤內人臂。
其三人为宿卫兵所诛,王胜走匿宫城北楼,经日乃得,而捕者即支分之【一○】,卒不知其始所谋\【一一】。
枢密使夏竦言於上,请御史同宦官即禁中鞫其事,且言不可滋蔓,使反侧者不安。
参知政事丁度曰:「宿卫有变,事关社稷,此而可忍,孰不可忍!」固请付外台穷治党与,自旦爭至食时,上卒从竦议。
爭狱事,据孙抃\所作墓誌并司马光记闻。
甲子,降勾当皇城司、建寧军留后杨景宗为徐州观察使、知济州。
皇城使、康州刺史、入內副都知邓保吉落副都知,为潁州鈐辖。
左藏库副使、通州团练使、入內副都知杨怀敏为文思使、贺州刺史。
北作坊使、廉州团练使刘永年为洛苑使、英州刺史、蔡州都监。
洛苑使、眉州防御使赵从约领陵州团练使,为濮州都监。
供备库使、荣州刺史、带御器械王从善落带御器械,为曹州都监。
从善等五人皆外迁【一二】,独怀敏领职如故,枢密使夏竦庇之也。
刘永年,从德子。
王从善,未详。
先是,有詔释景宗等罪,御史中丞鱼周询、侍御史知杂事张□、御史何郯等言:「殿廷所置宿卫,本为人主预备非常,今卫士自生变故,所为凶悖,意不可测。
兼后来获余党最为要切,闻累传圣旨,令未得杀死,而全不依稟。
盖是本管臣僚,惧见捕获之后,勘鞫得情理深切,所以容纵手下觽人殴死,以图灭口,欲轻失职之罪。
情状如此,理无可恕。
太祖朝,酒坊火发,本处兵士,因便作过。
太祖以本坊使副田处巖等不能部辖,並处极法。
今乘舆咫尺,贼\乱窃发,凶恶之状,无大於此。
而居职者既不能察举,当宿者又不即擒捕,未正典法,何以塞公议?深恐朝廷威令,从此□弛。
伏乞断自圣意,特降指挥,將应係勾当皇城司及当夜宿直臣僚,並等第重行黜降,用振威罚,所贵禁近之司,不敢旷慢。
」
从善等既外迁,郯等又再具奏,乞罢黜怀敏,且言:「未审臣等所奏留中不曾付外,为復中书、枢密院不为施行。
伏缘卫兵窃发,凶悖至甚。
怀敏適居官守,不能先发奸谋\,致盗入宫闈,惊骇御寢,未行谴责,深屈典章。
乘舆所系至重,今文武多士,以朝廷独□怀敏,有心者无不愤激,有口者无不惊嗟,以至里巷愚民,亦皆腾沸。
国家用刑,当示公共,不可以一近习,致失觽心。
」寻有詔怀敏落入內副都知,与在京差遣。
郯等又言:「怀敏与邓保吉俱是勾当皇城司,贼\发之夜,怀敏正当內宿,责其旷职,得罪合重一等。
今保吉等例授外任,怀敏独留京师,刑罚重轻,颇为倒置,中外闻见,尤所不平。
伏乞特从圣断,一例责授外任。
」
上令中书召郯等,諭以独□假怀敏之故。
郯等又言:「人主所以享天下之重,盖由法令等级明辨,使人不敢凌犯,然后极其尊尔。
故法令行则朝廷以之彊,法令偏则纪纲以之紊。
至於宫闈之变,下人輒敢谋\乱者,前代间或有之,皆由人君失德所致。
陛下抚恤禁旅,未尝以喜怒妄行刑诛。
虽甚无识,寧不爱戴。
今卫士持刃直入禁庭,欲凌犯乘舆,是匹夫而有窥伺之意,此有司不举职,法令□纵所生也。
为大臣者,宜为陛下深责有司失察之罪。
如杨景宗者並当诛戮,以谢天下。
若以其过非自取,止可贷其正坐,並宜流窜,以戒不职。
景宗等罚既甚轻,怀敏又独异觽。
盖两府大臣,畏陛下左右之怨怒,不能坚执祖宗之法也。
若当贼\发之际,怀敏能於后殿即时捕获,犹可赎罪。
今贼\已入禁庭,两夕之间,陛下被此震惊,固亦甚矣。
怀敏纵有先报之效,其可赎失察之罪乎!且以人主之尊,□一怀敏罪,固亦细事。
苟於国体无伤,臣等何必苦更论列,所惜者祖宗之法尔。
太祖朝,元舅杜审肇知澶州,只坐界內河决,免官归私第。
太宗朝,楚王宫火灾,废楚王元佐为庶人。
以怀敏职在近侍,孰与元舅、诸王之亲?以怀敏失察贼\乱,孰与误河决、火灾之备?利害大小,较然可知。
而审肇、元佐重责如彼,怀敏□假如此。
伏望陛下举祖宗之法,以塞公议,正左右之罚,以示无私,不惜出一怀敏,慰中外臣子之望,则天下幸甚。
」
又言:「昨者河北恩州贼\发之时,提点刑狱田京率先奏报,转运\使皇甫泌先至城下,朝廷不为末减,各已责降监当。
今贼\至殿內,比恩州事体不同,怀敏若以先报减罪,即是远近异法,威令不行,天下观听,何以厌服。
兼恐曾与交结之人,密为营救,妄称怀敏有功,不可同等黜降。
伏望特排邪议,一例责授外任,以协公论。
」上语辅臣以宫庭之变,美人张氏有扈蹕功,枢密使夏竦即倡言宜讲求所以尊异之礼。
宰相陈执中不知所为,翰林学士张方平见执中言:「汉冯婕妤身当猛兽,不闻有所尊异。
且皇后在而尊美人,古无是礼,若果行之,天下谤议,必大萃於公,终身不可雪也。
」执中耸然从方平言而罢。
张氏此时未为贵妃,墓誌及附传皆云贵妃,误也。
初,諫官言江寧上始封之地,守臣视火不谨,府寺悉焚,宜择才臣缮治之。
命司农卿林潍代李宥,潍固辞不行,乃降潍知袁州,改命龙图阁直学士、吏部郎中张奎为右諫议大夫、知江寧府。
奎既至,简材料工,一循旧制,不踰时復完。
丙寅,磔王则於都市。
知洪州、太常丞、直集贤院李绚为荆湖南路转运\使。
时五溪蛮寇湖南,择转运\使,帝曰:「有馆职善饮酒者为谁,今安在?」辅臣未喻。
帝曰:「是往岁城邠州者,其人才可用。
」辅臣以绚对,遂除之。
绚乘驛至邵州【一三】,戒诸部按兵无动,使人諭蛮以祸福,蛮悦,罢兵受约束。
初,元昊犯延州,並边皆恐。
绚通判邠州,城卑不完【一四】,绚方摄守,即发兵治城,寮吏皆谓当言上待报,绚不听。
帝闻之喜,因詔他州悉治守备。
城邠州当是元昊犯延州时【一五】,今附此。
丁卯,诛张得一,其弟兄悉坐降官,妻子论如律。
得一以西上閤门使、知恩州,视事八日而乱作。
贼\置得一州廨之西,日具食饮【一六】。
初,贼\取州印,语曰:「用讫却见还。
」每见贼\,必呼曰「大王」,先揖而坐,坐必东向。
又为贼\讲僭擬仪式。
贼\平,得一付御史台劾治。
狱具,朝廷议贷死,中丞高若訥谓守臣不死自当诛,况为贼\屈乎!得一坐弃市。
得一既诛,其第当没官,翰林学士张方平言得一父耆,真皇宠臣也,此第本恩赐,今得一妻子免缘坐,耆在,且子觽,輒没其第,於法不类,詔还之。
此据方平附传,然与实录不合,当考。
是月【一七】,臣僚上言:「皇城司在內中最为繁剧,祖宗任为耳目之司,勾当官四员,多差亲信有心力人。
近年员数倍多,並不选擢。
乞今后只差四员,选经歷有心力沈厚之人勾当。
更不许人指射陈乞,如违,並以违制论。
」从之。
注释
【一】匿黄芦讹厖家「芦」字原脱,据宋本、宋撮要本及编年纲目卷一三补。
【二】而日攻其北以牵制之「北」,宋本、宋撮要本、阁本及长编纪事本末卷四九贝卒王则之叛均作「城」,治蹟统类卷一○仁宗平王则作「北城」,疑作「北城」是。
【三】亦有负罪不可湔涤之人得更右职「负」原作「员」,「右」字原无,据阁本及宋会要职官六一之一○改、补。
【四】工部郎中傅永为陕西转运\使「傅永」,阁本、活字本同。
本书卷一七五、太平治蹟统类卷九记相度古渭寨事,亦作「傅永」。
按宋史卷三三○傅求传载此条及古渭寨事,又卷三一八张□传记此事亦作「傅求」。
攷乐全集卷三六傅公神道碑铭敘傅公平生,也说到上述二事,惟仅云「公讳某」,不言「永」或「求」。
二字形近易误,未知孰是。
【五】军校杨遂援枪中牛鼻「援」原作「授」据宋本、宋撮要本、阁本及长编纪事本末卷四九贝卒王则之叛、治蹟统类卷一○仁宗平王则改。
【六】与其徒谋\以元日杀军校「日」原作「旦」,据宋本、宋撮要本及宋史卷三○○王鼎传改。
【七】京朝官及选人预军期者六十人「人」原作「八」,据宋本、宋撮要本、阁本及同上长编纪事本末改。
【八】中夜叱箢「中夜」原作「夜中」,据同上诸本及同上书乙正。
【九】入至禁中「至」字原脱,据宋本、宋撮要本及长编纪事本末卷四九亲从顏秀之变、宋史全文卷八下、宋会要职官六五之三补。
【一○】而捕者即支分之「而」字原脱,据同上两本及同上三书补。
【一一】卒不知其始所谋\「始」字原脱,据同上两本及编年纲目卷一三、同上长编纪事本末、宋会要补。
【一二】从善等五人皆外迁「迁」原作「还」,据宋本、宋撮要本、阁本、活字本及宋史全文卷八下改。
【一三】绚乘驛至邵州「邵州」,原作「荆湖」,据宋本、宋撮要本及续通鑑卷四九、宋史卷三○二李绚传改。
【一四】城卑不完「卑」原作「郫」,据宋本、宋撮要本、阁本改。
【一五】城邠州当是元昊犯延州时「邠」原作「郯」,据同上诸本及宋史卷三○二李绚传改。
【一六】日具食饮「食饮」原作「饮食」,据同上诸本及长编纪事本末卷四九贝卒王则之叛乙正。
【一七】是月「月」原作「日」,据同上诸本及宋会要职官三四之二三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