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五十六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续资治通鉴长编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五十六 李焘

起讫时间 起仁宗庆历五年闰五月尽是年七月

卷名 续资治通鑑长编卷一百五十六

帝号 宋仁宗

年号 庆历五年"乙酉,1045"

全文

闰五月丙戌朔,赐大理寺丞、通判镇戎军雷周式五品服,仍陞一任差遣。

先是,西贼\围镇戎,周式收散卒二万余人入保,贼\遂引去,故赏及之。

围镇戎是甚时月,当考。

殿前副都指挥使、建武节度使李用和以老乞解军职,戊子,授宣徽北院使。

命步军副都指挥使、淮康军留后李昭亮为武寧节度使、殿前副都指挥使,代用和也。

先是,承平久,將帅多因循,军士纵弛。

昭亮虽缘恩泽进,本將家子,习军中事,既统宿卫,一切尚严,多所建请。

万胜、龙猛军蒱博爭胜,撤屋椽相击,市人惶骇,昭亮捕斩之,杖其军主连州刺史宋绪,诸军股栗。

及上祀南郊,有骑卒亡所挟弓,会赦,当释去,昭亮以为宿卫不谨,不可贷,卒配隶下军,禁兵自是颇肃。

昭亮乞比类特给大例请俸,詔昭亮任留后日,料钱已给四百千,特依大例定支,余人不许援例。

大例定支,会要在十二月十五日,今附此。

己丑,御延和殿阅诸军转员,凡三日。

丁酉,刑部郎中、天章阁待制王素知江州,前河东转运\使、司勋员外郎刘京罚铜十斤,与知军差遣,坐市木扰民故也。

事虽在赦前,特贬之。

己亥,殿中侍御史梅挚等言,广西转运\使杜杞诱杀降蛮五百余人,失朝廷所以推信远人之意,宜劾其罪。

上置不问,赐詔戒諭之。

礼宾副使陈珙等四十三人並行赏有差,录平蛮之功也。

庚子,度支员外郎、集贤校理兼天章阁侍讲、史馆检討曾公亮,宗正丞、崇文院检討兼天章阁侍讲赵师民,殿中丞、集贤校理何中立,校书郎宋敏求,大理寺丞、馆阁校勘范镇,大理寺丞、国子监直讲邵必,並为编修唐书官。

必以为史出觽手非是,卒辞之。

中立,长社人;必丹阳人也。

赐广西转运\使杜杞、提点刑狱李永德器幣有差。

甲辰,以细腰城隶原州,从四路安抚使范仲淹之请也。

丙午,鄜延经略司言索干九族巡检、右班殿直李延遇子德明累击西贼\有功,乞补殿侍,从之。

夏国主曩霄遣丁卢、嵬名聿、营吕则依张延寿来谢册命。

又遣僧吉外吉法正谢赐藏经。

戊申,赠神卫右第三都指挥使、贺州刺史许伦为虔州观察使,以伦与西人战死也。

考伦战没。

己酉,宣徽北院使、建武节度使李用和为彰信节度使、同平章事,许张伞击杖子【一】,上下马如二府仪,余无得援例。

又詔公使钱特依宗室例,岁给其半。

初,用和得宣徽使,意不满,不谢。

未几,遂有此授。

御史中丞王拱辰言:「杜审琼,太祖、太宗舅,事两朝有劳,然终不至宣徽使,祖宗所以保后家也。

用和无功贪骄,而陛下名器听其所欲,恐非所以全安之。

」不听。

庚戌,太子太保致仕杨崇勋卒。

赠太尉,諡恭密。

將葬,易其諡曰恭毅。

崇勋久任军职,当真宗朝,每对见,輒肆言中外事,喜中伤人,人以是畏之。

性贪鄙【二】,任藩镇日,尝役兵工作木偶戏人,涂以丹白,舟载鬻於京师。

壬子,詔中书门下曰:「朕有事太庙,格於奉慈,每怀保育之仁,僾若见乎其位。

三后厌代,多歷年所,肆馈合食,犹隔閟宫,有司不时討论,使国有闕典,朕甚惧焉。

其令礼官稽考故籍,议升祔之礼。

青涧城都巡检、內殿崇班马怀德为供备库副使兼閤门通事舍人,西头供奉官、閤门祗候折保忠为供备库副使。

时枢密副使庞籍言,贼\入青涧城,而怀德、保忠力战有功,虽已赏,然其人並有將帅之略,更宜旌用,故又迁之。

马怀德,祥符人,或已见。

癸丑,河北都转运\按察使欧阳修言:「转运\使虽合专掌金谷,不与兵戎之事,然向被朝廷密旨,令熟图本道利害,阴为边备。

今缘边知州,武臣不过诸司使、副,通判即是常参初入京朝官,並得尽闻机事,而臣之本司独不得与。

非欲侵扰边臣之权,盖调用军储,须量边事之舒急,以至按察將吏,亦当知处事之当否,请自今许令本司与闻边事。

」从之。

修尝奏疏言:

伏见北敌近於界首添建城寨,及拘囚定州巡兵汤则,侵过银坊、冶谷地界等事,臣窃闻朝廷至今未有分明严切指挥【三】,令边臣以理爭辨。

窃料朝廷之意,必谓爭之恐有引惹之虞,此乃虑之过而计之失也。

夫敌性刚劲,素称慓悍,欺弱畏强,难示以怯。

今杜之以早,而力为拒绝,犹恐不能,若纵之不爭,而诱其来侵,乃是引惹。

况西山道路有三十余处【四】,皆可行兵,而其险要所扼,在於军城、银坊等路,为彼夺据而不爭,则北寨、王柳等口,渐更来侵,岂能爭矣!是则西山险要,尽为彼夺。

一日使敌以大兵渡易水,由威虏之西平陆而来,以奇兵自飞狐出西山诸口而下,则我有腹背受敌之患,不知何以御之,此盖兵法必爭之地也。

且与人为邻敌,而自弃险要,任彼夺据而不爭,虽使我弱彼强,尚须勉强,何况势均力敌,又违誓约,而彼曲我直乎。

臣谓朝廷所以然者,盖由未察敌中强弱之形,而不得其情偽之实也。

臣又见朝廷常有惧敌之色,而无忧敌之心。

夫忧之与惧,名近而意殊。

忧者,深思极虑而不敢暂忘;惧者,临事惶惑而莫知所措【五】。

今边防之事,措置多失其机者,惧敌之意过深也。

若能察其强弱之形,得其情偽之实,则目今之事【六】,诚\不足惧,而將来之患,深有可忧,奈何不忧其深可忧,而反惧其不足惧!

且北敌虽以战射为国,而耶律氏自幼承其父祖与中国通和之后,未尝躬战阵、遭勍敌,谋\臣旧將又皆老死,今其臣下如贯寧者无三两人。

寧材不及中人,已是彼之杰者,所以君臣计事,动多不臧。

当初对梁適遣使河西,使与中国通好,及议和垂就,不能小忍,以邀中国厚利,乃与元昊爭夹山小族,遂至交兵。

而累战累败,亡失人马,国內疮痍,诛敛山前,汉人怨怒。

往时北人杀汉人者罚,汉人杀北人者死。

近闻反此二法,欲悦汉人,汉人未能收其心,而北人亦以怒矣。

又闻今春女真、渤海之类,所在离叛攻劫,近才稍定。

方且招缉败亡,修治器甲,內恐国中之復叛,外有西夏之为虞,心自怀疑,忧我乘虚而北袭。

故於界上勉强虚张,囚我巡兵,侵我地界,盖其实弱而示强尔。

实弱而示强者,用兵之诡计也。

故臣谓苟能察其强弱,知其情偽,则无不爭之理,何必惧其不足惧哉?

自国家困於西鄙用兵,常虑北人合谋\,乘隙而动,及见二敌相失而交攻,议者皆云中国之福。

夫幸其相攻为我之福,则不幸使其解仇而復合,岂不为我祸乎!臣谓北敌昨所以败於元昊者,亦其久不用兵,骤战而逢劲敌尔。

闻其自败衄以来,君臣恐惧,日夜谋\议,通招丁口【七】,简募甲兵,处处开教阅之场,家家括粮马之数。

以其天姿骄劲之俗,加以日夜训练之勤,则其强难敌矣。

今敌国虽未有人,然大抵为国者,久无事则人难见,因用兵则將自出。

使其交战既频,而谋\臣猛將爭能並出,则是夹山一败,警其四十年因循之弊,变骄心而为愤志,化墮卒而为劲兵,因屡战而得驍將,此乃北敌之福,非中国之福也。

此臣所谓將来之患者也。

然二敌势非久相攻者也,一二年间不能相并,则必復合,使北敌驱新励之强兵,无西人之后害,而南向以窥河北,又將来之大患者也。

臣虽不知朝廷顾河北为如何【八】,但于本路之事,以今年较去年,则亦可见。

去年以前,河北官吏无大小皆得举才而择能,急於用人如不及者,惟恐事之失计故也。

自今春以来,差除渐循旧弊,凡干敏之吏、熟於北方事者,举留奏乞,百不一从。

不惟使材臣、能吏不劝,而殆亦足见朝廷不忧河北之事办否也。

至如废沿边久任之制【九】而徙刘貽孙,以王世文当冀州,李中吉当广信,王中庸当保州,刘忠顺当邢州,如此数人,於闲慢州军,尚忧败政,况於边要之任乎。

然臣谓为国计者,若以北敌为忧,深思极虑而不敢暂忘,则其选材任將肯若是乎!臣愚以谓朝廷不以北事为忧,又怯惧如此,既曰惧矣,则於用人之际,又若忽而不忧,此臣之所未喻也。

臣闻敌人侵我冶谷,虽立寨屋三十余间,然尚迁延,未敢便贮兵甲,更伺我意紧慢。

若不及早毁拆,而少缓纵之,使其以兵守之,则尤难爭矣,此旦夕之间不可失也。

至於汤则,亦闻囚而未敢杀,此亦不可不爭。

臣愿陛下但以將来之患为忧,不忘此事,用人之际,革去旧例,而惟材是择。

勿听小人之繆谋\,勿於忠良而疑贰,使得上下毕力。

至於目今小事,未须过自怯惧。

夫事之利害,激切而言,则议者以为太过,言不激切,则听者或未动心,此自古以为难也。

况未形之事,虽曰必然,而敢冀尽信乎。

伏望陛下留意听纳,不以人而废言,庶竭愚瞽,少裨万一。

修疏不得其时,因修请兴边事附此【一○】。

刘貽孙责官在七月壬子。

银坊城本末,八月甲子,十月己巳,更当考详。

詔三司副使官至諫议大夫以上,立班次序从本官。

庆历元年十月,以入省先后为序。

六月乙卯朔,詔司天监保章正至五官正,自今听十年一迁官。

丙辰,降前福建路转运\按察使、金部员外郎高易简知衢州。

福建偽命时行铁钱,本朝因之。

时泉州青阳等场铁大发,易简遂置铁务於泉州,欲移铜钱於內地,初不以闻,坐是得罪。

丁巳,刑部郎中、天章阁待制、新知江州王素落待制。

司勋员外郎刘京监利国监。

秘书丞、监察御史裏行阎询落裏行,监河阳酒税。

御史台主簿楚泰送流內銓注外任官。

时御史台鞫素託京市木事既罢,而言者乃谓询、泰与素连姻,而初不以闻,故復责之。

素兄雍,时为两浙转运\使,寻卒於官。

朝廷以故相旦之后,且卹其孤,特改命素知汝州。

改知汝州,在八月庚午,今并书。

己未,復天庆、天祺、天貺、先天、降圣五节日休务,仍给辅臣私忌假如旧,西兵解严故也。

辛酉,罢军头司引不急公事。

壬戌,工部侍郎、知河阳任布为太子少傅致仕。

癸亥,以泽州进士刘羲叟为试大理评事。

羲叟精算术,兼通大衍诸历,尝注司马迁天官书及著洪范灾异论,欧阳修荐之,召试学士院,而有是命。

乙丑,以定州北平军军城寨、真定府北寨及沧州並隶缘边安抚司。

丁卯,復减梓州路上供绢岁三之一,红锦\、鹿胎半之。

实录并及益州路,今从本志。

戊辰,以枢密使王貽永兼髃牧制置使。

自王德用出镇徐州,枢密院不復兼领髃牧制置使,及是乃復之。

德用出镇徐州,在宝元二年五月二十二日。

三班院言:「旧制,臣僚同罪奏举使臣,差遣虽不行,而他时或別预选擢,其举状却復用。

请於所授宣敕,具载举主姓名,后或得罪,亦当连坐。

」从之。

辛未,詔三班院,自今使臣参班,止令读律、写家状。

壬申,太常礼院言:「奉詔议升祔三后事。

窃惟宗庙之位,所以奉先烈,配祔之礼,所以严时饗,典制具在,今昔所遵。

谨按唐肃明皇后本中閫之正,昭成皇后缘帝母之尊,开元中並祔睿宗之室。

国朝懿德、明德、元德三后,亦同祔太宗皇帝庙。

恭惟章献明肃皇太后母仪天下,辅成丕业,章懿皇太后诞生圣躬,恩德溥大,伏请迁祔真宗皇帝庙,序於章穆皇后郭氏之次。

章惠皇太后,虽先朝遗制,尝践太妃之贵,然至明道中始加懿号,与章怀皇后事体颇同,伏请迁於皇后庙,序於章怀之次。

又『太』者,生事之礼,不当施於宗庙。

至於章献明肃皇太后以顾託之重,著临御之劳【一一】,朝廷追遹丕德,崇尚徽称,若题之別庙,则义无所嫌,且属之配室,则礼或未顺,况太庙诸室,皇后並无四字之名,伏请改上章献明肃皇太后曰章献皇后刘氏,章懿皇太后曰章懿皇后李氏,章惠皇太后曰章惠皇后杨氏。

如此,则协李唐之故事,孚本朝之正典。

如允所陈,乞再行集议,以示奉先谨重之意。

」詔两制至待制、御史中丞同议以闻。

癸酉,赐京城淘河渠役卒緡钱。

乙亥,以岢嵐军都监、西京作坊副使冀兴为左藏库副使。

初,知并州明镐言:「修岢嵐军城指挥使□式,因笞掠军士,其觽輒倡反,奔溃入城,而兴轮铁简击仆数卒。

觽又欲奔西门,宣毅副都头樊显独仗剑御之。

虎翼副都头季清从鈐辖田朏招諭,觽乃定。

乞加旌擢。

」兴既蒙赏,显、清等亦迁一资【一二】。

丙子,詔自今京朝官须年及格,方得依例磨勘,陈乞差遣,并选人乞注官,如年未及格,不得施行。

时监临王厚年未及格,从父素奏掌机宜三年为歷任,乞磨勘。

故有是詔。

会要六月二十二日事,「监临」字当考。

丁丑,詔诸路兵马都监、监押、寨主並以防城战具批上历子,其未修完者,不得輒离任,如任內能尽葺旧损,与理为劳绩。

戊寅,詔诸军將士如经战斗敢偽入箭头在身,欲希功赏者,以违制论,军中失觉察者坐之。

詔文武臣僚曾任两地及节度使并丞郎以上,不曾贬黜,后来除致仕官,如章奏文字,並许通进司投下。

先是,右屯卫上將军致仕高化言:「每进文字,须诣登闻鼓院,与农民等。

念臣尝事先朝为节度使,乞依杨崇勋例,每有章奏,许诣通进司投下。

」因有是詔。

会要以此为二十四日事,二十四日,戊寅也。

庚辰,赐黄河埽役卒緡钱。

辛巳,詔殿前马步军,今后所奏本司公事,除係常程依旧例转奏外,如有非泛擘划、急速公事,在后殿祗应,便令免杖子,窄衣上殿;若非本司公事,別陈利见,即关报閤门,依例上殿,更不旋取旨。

此据会要六月二十七日事。

今三衙倚杖子奏事,始此。

壬午,詔殿前马步军司,自今內外禁军非武艺优者毋得入优轻差遣。

秋七月戊子,知大名府程琳兼河北安抚使。

壬辰,詔陕西四路依近降夏国誓詔,毋得招纳西界蕃户。

先是,环庆经略司诱西界作过蕃官朗干等七百六十二人,朝廷恐因而生事,故约束之。

甲午,枢密院言:「咸平初,陕西振武乡兵许结社买马,以升填广锐军。

往岁河东已尝如此例,今河东诸军闕马,又广锐指挥人数不足,欲听本路宣毅义勇乡军结社买马,官助其价,以升填广锐之闕。

」从之。

丁酉,西上閤门使、果州团练使、广西鈐辖冯伸己为右武卫大將军,分司西京。

討蛮贼\无功也。

己亥,并代鈐辖、管勾麟府军马、西京作坊使王凯领资州刺史,留再任。

河东经略使明镐言凯在河外九年,屡有功也。

辛丑,贬起居舍人、直龙图阁、知潞州尹洙为崇信节度副使。

洙前在渭州,有部將孙用者,由军校补边,自京师贷息钱到官,亡以偿。

洙惜其才可用,恐以犯法罢去,尝假公使钱为偿之。

又以公使钱不足,假军资钱回易充用。

及董士廉诣闕,讼洙欺隱官钱,詔洙公析,而监察御史李京又言韩琦因处置边机不当,罢枢密副使,琦过实自洙始,请并责洙。

洙復奏章与京辨,执政不悦,遣殿中侍御史刘湜往渭州鞫之,洙竟坐贷公使钱与孙用及私自贷,该甲申德音,当追两官勒停。

特有是命。

湜颇傅致重法,盖希执政意也。

壬寅,翰林学士王尧臣等言:「奉詔同详议三后升祔事,伏详章献明肃皇太后、章懿皇太后迁祔真宗庙室,序於章穆皇后之次,请如礼官所议。

其改上章献明肃皇太后曰章献皇后,章惠皇太后曰章惠皇后,迁於皇后庙,序於章怀皇后之次,揆於礼意,窃所未安。

伏以章献明肃皇太后在先帝时,正位中壼,受遗辅政,垂將一纪,勤劳帝室,阜康生民,故盛烈丕功,非一惠可举。

况諡告於庙,册藏于陵,无容异时更有轻改。

矧升祔庙祏,本极孝思之报,若裁损尊名,恐非严奉之仪,而又博询典故,参质人情,有增崇之文,无追减之例。

其章献明肃之号,伏请如旧。

章惠皇太后拥佑圣躬,慈均顾復,故景祐中已膺保庆之册,义专系子,礼须別祠,请仍称章惠皇太后,依旧饗於奉慈庙。

」尧臣等又言:

准中书送下龙图阁直学士李昭述奏:伏以礼缘人情,孝为德本,母之贵必由於子,子之孝必极於亲,此古今之通谊也。

伏见太常礼院【一三】所议章献皇后、章懿皇后並祔真宗庙室,序於章穆皇后郭氏之次,窃有所疑。

按祥符中,中书门下言:「准詔改上元德皇太后徽名曰元德皇后,升祔太宗庙。

且唐开元中,昭成、肃明皇后並祔睿宗之室,肃明虽睿宗在藩,已立为妃,缘昭成以帝母之尊,故位居其上。

今元德皇后伏请升祔於明德皇后之上。

」当时詔书諭以元德平昔谦抑之意,因而未许。

恭以章懿皇后膺天眷命,诞育圣躬,靡及奉养之礼,止极追尊之号,今升祔有期,论议为重。

稽开元、祥符之旧,考昭成、元德之谊,恭请序章懿皇后於章穆皇后之上。

詔送两制详定。

臣等详先朝始议升配元德之时,有司奏请序在明德之上。

是时,先帝深酌礼意,决於圣衷,乃詔曰:「载念尊亲,盖惟极致,在乎升降,非敢措辞,唯以祔庙之岁时,用为合饗之次序。

恭以元德皇后神主祔於明德皇后之次。

」今陛下祗事宗庙,特颁明制,以升祔三后,参访近臣礼官之议,请以章献、章懿並祔真宗庙室,序在章穆之次,其章惠归祔后庙,此则远承先帝之志,近仍別庙之序。

其李昭述所请以章懿在章穆、章献之上,盖循当时有司之请,未本先圣申詔之意【一四】。

伏况章穆升祔,岁月已深,奉慈三室,先后素定,若再议升降,则情有重轻【一五】,乞从祥符旧章,於礼为顺。

乃詔中书门下覆议,议曰:

伏以亲庙之尊,配食尤重,或称古者祔止一后,而语无经见之明;或谓歷世祭有別园,而理非孝道之极。

是使继室之祀,泥古而不通,以贵之亲,掩恩而难议,必俟元圣,肇经大猷。

先帝德函天元,孝通神理,每惟开元旧典,创而未备,故断自圣虑,揭为新仪,奉升二后【一六】,並饗太宗庙室。

觉终古之未悟,畅罔极之至怀,上当灵心,外尽昭报,是以神克妥侑,邦介繁祉。

陛下膺袭熙之运\,谨遹追之谋\,而献、懿別祠,依违一纪,谨重体天,翘勤孝思,髃情戢而未喻,严祏盖而有待。

今乃沛然下詔,发於至诚\,尚復退託谦劳,博加延问,质於礼官之议,覆以近臣之评,参考既同,陟序惟允。

盖闻缘人情以制礼,则切而有实;奉先训以作古,则显而易遵。

故成宪在前,文考之意也;配食一体,二慈之宜也;奉承无改,陛下之孝也。

臣等不胜大愿,请如礼官及学士等所议,奉章献明肃皇太后、章懿皇太后升配真宗庙室,章献明肃尊諡如故,章惠皇太后仍饗奉慈別庙,皆得礼之变,顺祀无违者矣。

其李昭述建言以章懿□于章穆之上,本其推奉,极于尊崇【一七】,按祥符之詔书,系章圣之特旨,今议者虽据前比,臣等犹所未安。

其位□先后,欲乞圣怀制定,使昭示万世,永永无穷。

余请付外施行。

乙巳,詔曰:「国之大典,无若宗庙之制之为重也。

比朕以奉慈三室,未登禘祫之位,四时之感,每怀靡寧。

故命奉常讲求旧章,而又参质於近臣,考详於宰司,庶无繆违,以竭诚\尽敬。

而卿等稽觽正论,奏章来上,乃曰『缘人情以制礼,则切而有实;奉先训以作古,则显而易遵。

』载味此言,实契朕志。

祗览祥符之詔,深原文考之旨,极意尊亲之际,重形升降之辞。

故以祔庙之岁时,用为合饗之次序,义无差別,情靡重轻。

矧在菲凉,钦率成宪,今日之议,敢或异诸。

宜循先朝祔元德故事,恭依礼官所议,奉章献明肃皇太后、章懿皇太后序于章穆皇后之次,上致奉先之顺,下承继志之美,永修明祀,冀饗灵心。

」六月,礼院言:章献母仪天下,辅成丕业,章懿诞生圣躬,恩德溥大,伏请迁祔,序于章穆之次。

章惠,先朝遗制尝践太妃,至明道中始加懿号,与章怀颇同,请序于章怀之次。

「太」者,生事之礼,不当施于宗庙。

章献明肃皇太后以顾託之重,著临御之劳,朝廷追遹丕德,崇尚徽称,题之別庙,义无所嫌,属之配室,礼或未顺。

龙图阁直学士李昭述又请序章懿在章穆上,两制至待制、御史中丞同议。

七月,学士王尧臣等言:章献明肃盛烈丕功,非一惠可举,諡告于庙,册藏于陵,无容异时轻有追减。

章惠拥育圣躬,慈均顾復,故景祐中,膺保庆之册,义专系子,礼须別祠。

章穆升祔,岁月已深,奉慈三室,先后素定,若再议升降,则情有重轻,伏请如旧。

中书门下覆议曰:缘人情以制礼,则切而有实;奉先训以作古,则显而易遵。

成宪在前,文考之意也;配食一体,二慈之宜也;奉承无改,陛下之孝也。

请如礼官及学士议。

按祥符之詔,系章圣特旨,位□先后,乞圣怀制定,使昭示万世,永永无穷。

余请付外施行。

翌日,詔曰:比以奉慈三室,未登禘祫之位,四时之感,每怀靡寧。

故命奉常讲求旧章,而又参质近臣,考详宰司,庶无繆违,以竭诚\尽敬。

而卿等谓:「缘人情以制礼,则切而有实;奉先训以作古,则显而易遵。

」载味此言,实契朕志。

宜循先朝祔元德故事,恭依礼官所议。

本志所载如此,或只用此可也。

丁未,枢密院言京东就粮诸军,自罢戍陕西,其所习武艺,渐见弛墮,欲选尝在边使臣、御前忠佐各二人,分往训练,从之。

戊申,赐辅臣及管军臣僚临机抵胜图【一八】。

詔自今罪殊死,若祖父母年八十以上及篤疾无儙亲者,以其所犯闻。

是日,广州地震。

壬子,降西上閤门副使刘貽孙为礼宾副使、兼閤门通事舍人,监湘阴县酒税,坐前知广信军徙涇原路鈐辖,不俟代輒归也。

出內藏库绢二十万,市马於府州、岢嵐军。

初,契丹遣使求割地,书以开决塘水为说,及申定誓约,乃具载两界塘淀各如旧,第罢增广。

若隄堰壅塞,集兵修筑疏通,或非时霖淹涨溢,皆不移报。

约既定,朝廷重生事,自是每边臣言利害,虽听许,必戒之以毋张皇,使敌有词。

而杨怀敏独治塘益急,是月,怀敏密奏曰:「前转运\使沈邈开七级口泄塘水,臣已亟塞之。

知顺安军刘宗言闭五门□头港、下赤大涡柳林口,漳河水不使入塘,臣已復通之,令注白洋淀矣。

邈、宗言朋党沮事如此,不谴诛无以惩后。

」詔从怀敏奏,自今有妄乞更改水口者,重责之。

」此据本志,会要载此于庆历五年七月,但称臣僚上言,不出杨怀敏姓名。

且云乞下河北屯田司,永为定制,如后更有臣僚上言更改此一带水口,及诸州军塘泊,並乞重行责降。

今刪取之。

沈邈以庆历四年九月为都漕,杨怀敏奏系之五年七月,会要当不误。

又据茹东济屯田图,七级口、五门□头港、下赤大涡柳林口並属顺安军,但有赤鈐口,无下赤口,当考。

注释

【一】许张伞击杖子「子」原作「予」,据宋本、宋撮要本、阁本、活字本及宋会要仪制五之一三改。

【二】性贪鄙「性」原作「惟」,据阁本及宋史卷二九○杨崇勋传改。

【三】臣窃闻朝廷至今未有分明严切指挥「窃」字原脱,据宋本、宋撮要本及欧阳文忠公文集卷一一八论契丹侵地界状补。

【四】况西山道路有三十余处「西山」原作「山西」,据宋本、宋撮要本、阁本及同上欧阳文忠公文集乙正。

【五】临事惶惑而莫知所措「知」原作「之」,居宋本、宋撮要本及同上欧阳文忠公文集改。

【六】则目今之事「目」原作「自」,据宋本、宋撮要本、阁本改。

【七】通招丁口「通」原作「选」,据宋本、宋撮要本、阁本、活字本及欧阳文忠公文集卷一一八论契丹侵地界状改。

【八】臣虽不知朝廷顾河北为如何「如何」原作「何如」,据宋本、宋撮要本、阁本及同上欧阳文忠公文集乙正。

【九】至如废沿边久任之制「如」原作「于」,据宋本、宋撮要本及同上欧阳文忠公文集改。

【一○】因修请兴边事附此「兴」原作「与」,据宋本、宋撮要本改。

【一一】著临御之劳「御」原作「预」,据宋会要礼一五之三一、本书下文七月壬寅条注引礼院言改。

【一二】迁一资「迁」原作「选」,据文改。

【一三】礼院其下原衍「言」字,据宋会要礼一五之三一刪。

【一四】先圣原作「天圣」,据宋会要礼一五之三二、太常因革礼卷九八改。

【一五】则情有重轻「重轻」原作「轻重」,据宋本、宋撮要本及同上书乙正。

【一六】二后原作「正后」,据文义及同上宋会要改。

【一七】极于尊崇「极」原作「及」,据同上二本及同上书改。

【一八】赐辅臣及管军臣僚临机抵胜图「臣」原作「人」,据宋本、宋撮要本改。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