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二十五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续资治通鉴长编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二十五 李焘

起讫时间 起仁宗宝元二年十一月尽是年闰十二月

卷名 续资治通鑑长编卷一百二十五 帝号 宋仁宗

年号 宝元二年"己卯,1039"

全文十一月戊子朔,出內库真珠估緡钱三十万,赐三司。

上諭辅臣曰:「此无用之物,既不欲捐弃,不若散之民间,收其直助糴边储,亦可少紓吾民之敛也。

刑部郎中、直集贤院王皞上唐余录六十卷,降敕奖諭。

壬辰,詔:「礼部贡院,自今省试举人,设帘都堂中间,而施帷幙两边,令內外不相闚见。

点检试卷官及吏人【一】,非给使毋得輒至堂上。

其诗、赋、论题,並以注疏所解揭示之,不许上请。

或题义有疑当请者,仍不得附近帘前。

御试考校,並分上中下三等,初考用墨,其点抹於卷后通计之,若涂注脱误四十字以上,颇为不谨,亦依礼部格少字数退黜之。

癸巳,以皇子生,燕宗室於太清楼,读三朝宝训,赐御诗,又出宝元天人祥异书示辅臣,其书盖上所集天地、辰纬、云气、杂占,凡七百五十六,釐三十门,为十卷。

甲午,以河东大通监隶并州,仍命京朝官为知监兼交城县事。

丁酉,降武寧节度使、知枢密院事盛度为尚书右丞、知扬州【二】,尚书左丞、参知政事程琳为光禄卿、知潁州,御史中丞孔道辅为给事中、知鄆州,刑部员外郎、天章阁待制庞籍知汝州,开封府判官、金部郎中李宗简追一任官勒停,司封员外郎、直集贤院、同修起居注麻温其落职监当,司门员外郎张纯堂后官,国子博士李备远处监当,光禄寺丞程琰荆湖北路监当,前太常博士直集贤院吕公绰、前太常博士吕公弼、王畴罚铜十斤,奉礼郎丁讽罚铜四斤。

先是,权知开封府郑戩按使院行首冯士元奸赃及私藏禁书事。

而士元尝为度强取其邻所赁官舍。

故枢密副使张逊第在武城坊,其曾孙偕才七岁,宗室女所生也,贫不自给,乳媼擅出券鬻之。

琳阴使士元諭以偕幼,宜得御宝许鬻乃售。

其乳媼以宗室女故入宫见庄惠太后,既得御宝,琳即市取之,及令弟琰同士元市材木。

籍与公绰、公弼皆尝令士元雇女口。

温其坐託士元赊买盐,虚作还钱月日,而纯与备亦坐託士元引致亲戚为军巡、推司及府贴司【三】,畴、讽並尝以简阚士元理逋负。

士元既杖脊,配沙门岛,而宗简輒私发公案欲营救之,开封府推官王逵具以白戩,遂奏移鞫御史台,狱具,詔翰林学士柳植录问。

是日旬休,上特御延和殿,召宰臣等议决之。

初,张士逊素恶琳而疾道辅不附己,將并逐二人,察帝有不悦琳意,即谓道辅:「上顾程公厚,今为小人所诬,宜见上为辨之。

」道辅入对,言琳罪薄,不足深治。

帝果怒,以道辅朋党大臣,又事初下台,止隔戩、籍入朝,而不隔度及琳,故特贬焉。

宗简,沆子。

畴,博文子。

讽,度子。

逵,濮阳人也。

戩强敏善听决,喜出不意,独假贷细民,即豪宗大姓,绳治愈急。

府白直陶信杖箠能轻重,为民间所惮,戩按其罪,窜流之。

治士元狱,朝议畏其皦覈。

公绰等既被罚,言者又奏父夷简失义方之训,夷简时判天雄军,上恐伤夷简意,赐詔慰抚。

公绰、公弼时丁母忧,王畴父博文去年四月卒,故皆称前官。

戩传以为辞连宰相吕夷简者,误也。

夷简时为镇安节度使、同平章事、判天雄军,即不任中书。

戊戌,翰林学士、工部郎中、知制誥柳植为右諫议大夫、权御史中丞。

兵部郎中、知制誥聂冠卿为契丹生辰使,代庞籍也。

冠卿五世祖师道,杨行密版奏【四】,号问政先生,鸿臚卿。

及使契丹,契丹主谓曰:「君家先世奉道,子孙固有昌者。

尝观所著蘄春集,词极清丽。

」因自击毬纵饮,命冠卿赋诗,礼遇特厚。

己亥,上谓辅臣曰:「所决冯士元之狱,如闻颇愜中外之论。

」张士逊对曰:「台狱阿徇,非特出宸断,无以肃清朋邪。

」上曰【五】:「若周之十乱,可谓同心同德。

大抵法令必行,邪正有別,则朝纲举矣。

」詔盛度等如有章表,所在毋得受。

庚子,內殿承制米知顺为礼宾副使、兼权茭村等族巡检,以御西贼\有劳也。

米知顺,未详何许人,此必因贼\寇保安,故知顺有守御功,当与卢守懃等同一事。

今既先赏知顺,及后月守懃等迁官,则知顺但降褒詔,不更迁官。

实录载此事不详,当考。

韩琦明年奏疏,云知顺为元昊降虏,不知事在何时,亦当考。

琦疏附明年五月。

赐延州东路经战阵蕃官茶綵。

辛丑,许建州立学,仍给田五顷。

壬寅,右諫议大夫、参知政事王鬷为工部侍郎、知枢密院。

翰林学士、刑部员外郎、知制誥宋庠为諫议大夫、参知政事。

癸卯,詔曰:「左右辅臣,人所视效。

中执法,朕之耳目。

而度乘高势以侵占民居,琳尝尹京邑,以巧譎市第,道辅又阴为之地,奏请□貰,咸已正治厥罪。

其申告中外,使知状焉。

」刑部员外郎、直史馆、同修起居注宋祁次当知制誥,以兄庠在中书,乃授天章阁待制、同判礼院。

时陕西用兵,调费日蹙,祁上疏论三□三费曰:

兵以食为本,食以货为资,诚\圣人所以一天下之具也。

以天下取之,以天下用之,量入为出,故天子不得私焉。

今左藏无积年之鏹,太仓无三岁之粟,南方冶铜匱而不发,承平如此,已自彫困,何哉?良由取之既殫,用之无度。

今朝廷大有三□,小有三费,以困天下之财。

财穷用褊,更欲兴数十万觽以事境外,可谓无谋\矣。

陛下诚\能超然远览,烛见根本,去三□,节三费,专备西北之屯,尚可旷焉高枕,无匱乏之患。

何谓三□?天下有定官,无限员,一□也。

天下厢军不任战而耗衣食,二□也。

僧道日益多而无定数【六】,三□也。

三□不去,不可以为国。

请断自今日,僧道已受戒具者姑如旧,其方著籍为徒弟子者悉还为民,勿復岁度。

而州县寺观留若干,僧道定若干,后毋得过此数。

此策一举【七】,得耕夫织妇数十万人【八】,一冗去矣。

天下厢军,不择孱小□弱,而悉刺之【九】,纔图供役,本不知兵。

亦且月费廩粮,岁费库帛,数口之家,不能自庇,於是相挺逃匿,化而为盗贼\者,不可胜计。

朝廷每有夫役,更籍农民以任其劳,假如厢军可令驱以就役,又且別给口券,復覬赐钱,广募之无益。

请罢天下招厢军,其已在籍者许备役终身,如此,则中下之家悉入农业,又得力耕者数十万,则二□去矣。

国家郡县素有定官,譬以十人为额,常以十二加之,即迁代罪謫,足以无乏。

今则不然,一官未闕,十人竞逐【一○】,紆朱满路、袭紫成林,州县之地不广於前,而官五倍於旧,吏何得不苟进?官何得不滥除?请詔三班审官院、內诸司、流內銓明立限员以为定法【一一】,其门廕、流外、贡举之色,实置选限,稍务择人,候有闕官,计员增吏,则三□去矣。

何谓三费?一曰道场斋醮,无日不有,或七日,或一月,或四十九日,各挟主名,未始暂停,至於蜡、蔬、膏、□、酒、稻、钱、帛,百司供亿,不可貲计。

而主者利於欺攘,故奉行崇尚峻於典法【一二】,皆以祝帝寿、奉先烈、祈民福为名,欲令臣下不得开说。

臣愚以为陛下上事天地宗庙,次事社糤百神,醴酪粢盛,牺牲玉幣,使有司端委而奉之,岁时而荐之,足以竦明德於天极,介多福於黔庶,何必道场斋醮,希屑屑之报哉?是国家抱虚以考祥,小人诬神而获利耳。

宜取其一二不可罢者,使略依本教,以奉薰修,则一费节矣。

二曰京师寺观,或多设徒卒,或增置官司,衣粮所给,三倍它处。

帐幄谓之供养,田产谓之常住,不徭不役,坐蠹齐民。

而又別饰神祠,爭修塔庙【一三】,皆云不费官帑,自募民财,此诚\不逞罔上之尤者。

夫民藏於国,国藏於民。

财不天来,而由地出也。

役不使鬼,而待人作也。

舍国取民,其伤一焉。

请一切罢之,则二费节矣。

三曰使相、节度,不隶藩要,贪取公用,以济私家【一四】。

跡夫节相之建,或当边镇,或临师屯也。

公用之设,所以劳觽而饗宾也【一五】。

今则不然,大臣罢黜,率叨恩除,取生人之资力,为无功之奉养,坐糜邦用,莫此为甚!请自今地非边要、州无师屯者,不得建节度,已带节度,不得留近藩及京师,则三费节矣。

臣又闻之,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

陛下若能躬服至俭,风示四方,衣服醪膳,无溢旧规,请自乘舆始;锦\綵珠玉,不得妄费,请自后宫始。

然后天下向应,民业日丰,人心不摇,师役可举,虽使风行电照,饮马西河,蠢尔戎酋,可玩之股掌中矣,寧与今日诛求财用【一六】,课盐榷茗,为戚戚之计者同日语哉!祁疏附见,祁以二年二月权度支判官,本传载此疏於权度支判官后,或当移见二月。

甲辰,赠右侍禁、閤门祗候潘湜为登州刺史,其子若愚、若谷並为右班殿直,若冲三班奉职,若钦三班借职。

湜为延州东路巡检,与西贼\战,并其二子俱歿,故优□之。

辛亥,赠太子右卫率府率世丰为左领军卫將军,仍赐进士及第。

世丰少喜学,聚书,率励兄弟讲习,能为诗,有声宗室间。

因侍燕太清楼,以善书褒赐繒帛。

尤慕为进士学,尝曰:「吾安得预科举哉!」既卒,其父从靄\上其诗二百篇,特追赐焉。

是月,西贼\寇保安军,鄜延鈐辖卢守懃等击走之。

贼\寇保安,稽古录在十二月,据范雍疏则在十一月。

实录於十二月初九日书卢守懃等功赏,凡功赏必因奏到乃行,保安被贼\,决在十一月,不在十二月也。

今校正,从范疏系十一月末。

更须考米知顺迁官事。

贼\又以三万骑围承平寨,鄜延部署许怀德时在城中,率劲兵千余人突围破贼\。

已而贼\復成阵,有出阵前据鞍谩□者,怀德引弓一发而踣,贼\乃解去。

怀德,均子也。

贼\围承平,据司马光记闻乃十一月事,又据范雍年末所奏疏,亦称十一月贼\五头项入寇,承平当在其间,今附年末。

承平所以不拔,许怀德之力,而范雍奏疏乃称怀德不歷军阵,不知何故。

当考。

按宋史许怀德传载承平寨事,与本文同。

环庆鈐辖高继隆等出兵破西贼\后桥寨及破□家、外藏图克、金舍利、遇家等族。

破后桥寨,实录载于明年正月十七日,盖记其行赏耳。

稽古录载破寨於此年十二月,聚米经在十一月,据范雍疏论诸路出兵牵制,则聚米经十一月当得实,今从之,并附贼\寇保安后。

十二月庚申,詔审刑院、大理寺、刑部,自今毋得通宾客,犯者以违制论;若请求曲法之事,则听人陈告之。

赐自今至鄜延路马递及急脚铺卒緡钱。

又赐鄜延路戍兵緡钱。

乙丑,赏保安军守御之功,鄜延鈐辖、六宅使、荣州防御使卢守懃为左騏驥使【一七】,寧州都监、东头供奉官、閤门祗候郑从政为內殿崇班,权东路都巡检左侍禁张建侯、南安寨策应左侍禁李惟熙並为东头供奉官,东路巡检,右侍禁、閤门祗候孟方为西头供奉官,保安军北路巡检、左侍禁、南安寨策应、右班殿直赵瑜为右侍禁,都巡检司指使、散直狄青为右班殿直。

蕃官巡检、礼宾副使米知顺降敕书奖諭。

青功最多,故超四资授官。

青,西河人也。

刘怀忠之与西贼\战也,其妻黄赏怡率兵来援,多所俘获。

丙寅,封赏怡永寧县君。

帝尝问参知政事宋庠以唐入閤仪。

戊辰,庠上奏曰:「夫入閤乃唐只日於紫宸殿受常参之仪也。

唐有大內;又有大明宫,在大內之东北,世谓之东內。

自高宗以后,天子多在大明宫。

宫之正南门曰丹凤门,门內第一殿曰含元殿,大朝会则御之。

对北第二殿曰宣政殿,谓之正衙,朔望、大册拜则御之。

又对北第三殿曰紫宸殿,谓之上閤,亦曰內衙,只日常朝则御之。

凡天子坐朝,必须立仗於正衙殿,或乘舆止御紫宸,即唤仗自宣政殿两门入,是谓东西上閤门也。

以本朝宫殿视之,宣德门,唐丹凤门也;大庆殿,唐含元殿也;文德殿,唐宣政殿也;紫宸殿,唐紫宸殿也。

今或欲求入閤本意,施於仪典,即须先立仗於文德之廷,如天子止御紫宸殿,即唤仗自东西閤门入,如此,则差与旧仪合。

但今之诸殿,比於唐制【一八】,南北不相对值为殊耳。

故后来论议,因此未明。

又按唐自中叶以还,双日及非时大臣奏事,別开延英殿,若今假日御崇政、延和是也。

乃知唐制,每遇坐朝日,即为入閤。

而叔世离乱,五朝草创,大昕之制,更从易简,正衙立仗,因而遂废。

其后或有行者,常人之所罕见,乃復谓之盛礼,甚不然也。

今相传入閤图者,是官司记常朝之制,如閤门有仪制敕、杂坐图之类,何足为希阔之事哉。

况唐开元旧礼,本无此制,至开宝中,诸儒增附新礼,始载月朔入閤之仪。

又以文德殿为上閤,差舛尤甚。

盖当时编撰之士,討求未至。

太宗朝,儒臣张洎亦有论奏,颇为精洽。

或朝廷他日修復正衙立仗,欲下两制使豫加商榷,以正旧仪。

」然议者以谓今之殿閤与唐制不同,难復行之。

己巳,降侍御史王素为都官员外郎、知鄂州。

初,中丞孔道辅与素连姻,及举素为台官,而未尝以闻。

道辅既坐鞫狱阿徇贬,故并素出之。

詔吏部流內銓,自今府州府谷,麟州新秦、银城、连谷等县,皆注正官为县令。

庚午,詔审官院、吏部流內銓,自今当入益梓利夔、广南东西路官者,若同居之亲己在逐路,听权入近地。

辛未,知庐州、祠部郎中、集贤校理王质坐决狱非是,责监舒州灵仙观;前通判庐州、比部郎中陈执方通判潭州。

执方已去官,法不应坐,上谓辅臣曰:「执方乃同知枢密院执中之兄,今独免,则人以为执中故私之,虽当入知州,可更令通判一任也。

壬申,詔中书,自今御史闕官,宜如先朝旧制,具两省班簿来上,朕自择官令举人。

初,中丞与知杂御史例得举台官,及孔道辅举王素,上以为比周,故降是詔。

录故右諫议大夫范杲孙軫为郊社斋郎。

軫尝以郊祀恩当得仕,而与弟鬏爭讼於有司,既报罢,而軫自陈不已,上曰:「軫,范质之后,不可使为编民。

」故特录之。

癸酉,以益、梓、利、夔路饥,罢皇子降生进奉,从韩琦之请也。

异时有司督责赋役烦急,收市上供物不以其直,琦悉为轻减蠲除之,逐贪残不职吏,罢冗役六百六十余人,活飢民一百九十余万。

明道中,简州劝诱纳粟,復糶之,为钱十六余万,悉归常平。

琦曰:「是乃賑济之余,非官緡也。

」发库尽给四等以下户。

孔道辅既贬鄆州,始知为张士逊所卖,颇愤惋,行至韦城,发病卒,然天下皆以遗直许之。

乙亥,秘书丞田京通判镇戎军,著作佐郎令狐挺通判延州,秘书丞夏侯观为內园副使、邠州都监,著作佐郎刘质为內殿承制、寧州都监,並以近臣荐,召试方略而特命之。

京,鹿邑人。

挺,山阳人也。

庚辰,詔文武臣僚所举使臣之有方略者,並与召试,其在边及四川、广南者【一九】,须代还。

丁亥,教阅在京宣效指挥。

闰十二月庚寅,礼部贡院言:「□厅举人,见任者自来止於邻近州军取解,不曾立定解额。

昨者逐州並於举人额外解发,朝廷例皆收试,遂降敕旨,不得於额外解发。

本院看详,逐州试官多以亲戚举人送邻州取解,妨占本土孤寒举人解额,遂送转运\司別差官考试【二○】,每十人解三人为额。

今来却將□厅人於本州额內解发,妨占本土孤寒,深未便允。

乞送□厅人於转运\司考试,別立一项解发。

」詔两制详定,翰林学士丁度等言:「□厅人今后在京於別试所,在外於转运\司差官与亲戚举人同试,十人解三人,不及十人与二人,五人已下与一人,余並依亲戚发解例施行。

」从之。

乙未,閤门请:「上御宣德门,宰臣、亲王、枢密使、使相自今许带从人三人,参知政事、枢密副使、宣徽使二人,並至第三重门,两制、节度使至观察使、宗室正刺史以上一人,並至第二重门。

」从之。

先是,每御楼,从臣各挟所亲上门闕,初无定限。

知开封府郑戩言乘舆所在,禁卫不严,故下閤门裁定此制。

甲辰,詔:「自今转运\使副、提点刑狱,若部內知州军、通判、知县、兵马部署都监监押、幕职官一员,余官二员;知州军、通判,若部內官一员,犯赃至流而失於按察,以至朝廷采访,民吏诉论,或御史台弹劾者,方听旨施行。

」时以按察官所部广,而吏有一事觉,多坐累降黜,故稍□之。

己酉,开封府推官、太子中允、直集贤院富弼知諫院。

辛亥,契丹遣天德军节度使萧溥、太仆少卿韩志德来贺正旦。

壬子,赐陕西及麟、府、石三州缘边军士緡钱。

是月,元昊復遣贺九言齎嫚书,纳旌节,及以所授敕告并所得敕牓,置神明匣,留归娘族而去,其书略曰:「持命之使未还,南界之兵譟动,於鄜延、麟府、环庆、涇原路九处入界。

」又曰:「南兵败走,收夺旗鼓、符印、枪刀、矛戟甚多,兼杀下蕃人及军將士不少。

」又曰:「既先违誓约,又別降制命,诱导边情,潜谋\害主,谅非圣意,皆公卿异议,心膂妄图,有失宏规,全忘大体。

」又曰:「蕃汉各异,国土迥殊。

幸非僭逆,嫉□何深!况元昊为觽所推,盖循拓跋之远裔,为帝图皇,又何不可!」又曰:「嵬迦回,將到詔书,乃与界首张悬敕旨不同。

」又曰:「元昊与契丹联亲通使,积有岁年。

炎宋亦与契丹玉帛交驰,儻契丹闻中朝违信示赏【二一】,妄乱蕃族,谅为不可。

」又曰:「伏冀再览菲言,深详微恳,回赐通和之礼,洊行结好之恩。

」据夏台事跡,有元昊嫚书【二二】,称天授礼法延祚二年十二月,盖此年冬末也。

嫚书言边兵九处入界,实录都不详。

当考。

是岁,天下上户部主户六百四十七万九百九十五,口千四百三十九万九千九百五【二三】;客户三百七十万八千九百九十四,口六百一十九万五千四百二。

直史馆苏绅陈便宜八事:

一曰重爵赏。

先王爵以詔德,禄以赏功,名以定流品,位以居才实,未有无德而据高爵,无功而食厚禄,非其人而受美名,无其才而在显位者。

不妄与人官,非惜宠也,盖官非其人,则不肖者逞。

不妄赏人,非爱财也,盖赏非其人,则徼幸者觽也。

非特如此而已,则又败国伤民,纳侮貽患,上乖天气,下戾人心。

灾异既兴,妖孽乃见,故汉世五侯同日封,而天气赤黄,及丁、傅封而其变亦然,杨宣以为爵土过制,伤乱土气之祥也。

二曰慎选择。

今內外之臣,序年迁改,已为官滥。

而復有论述微效【二四】,援比希进者,朝臣则有陞监司,使臣则有授横行。

不问人材物望,可与不可,並甄录之,不三数年,坐致清显。

如此不止,则异日必以將相为赏矣。

三曰明荐举。

今有位多援亲旧,或迫於权贵,甚非荐贤助国,为官择人之义。

若要官闕人,宜如祖宗故事,取班簿亲择五品以上清望官,各令举一二人,述其才能德业,陛下与执政大臣参验以擢之。

试而有效,则先赏举者,否则黜责之。

如此,则人人得以自劝。

又选人条约太严。

旧制三人保者迁京官【二五】,今则五人。

旧转运\使、提点刑狱率当三人,今止当一人。

旧大两省官岁举五人,今纔举三人,陞朝官举三人,今纔举一人。

旧不以在任及所统属皆得荐举,今则须在任及统属方许论荐。

驱驰下僚,未免有贤愚同滯之叹也。

四曰异服章【二六】。

朝廷中有执技之人与丞郎清望同佩金鱼,內侍班行与学士同服金带,岂朝廷待贤才加礼遇之意?宜加裁定,使采章有別,则人品定而朝仪正矣。

五曰適才宜。

古者自黄、散而下,及隋之六品,唐之五品,皆吏部得专去留。

今审官院、流內銓则古之吏部,三班院则古之兵部。

不问官职之闲剧,才能之长短,惟以资歷深浅\为先后,有司但主簿籍而已。

欲贤不肖有別,不可得也。

太宗皇帝始用赵普议,置考课院以分中书之权,今审官是也,其职任岂轻也哉?宜择主判官,付之以事权,责成其选事。

若以为格例之设已久,不可遽更,或有异才高行,许別论奏,如寇准判銓,荐选人钱若水等三人,並迁朝官,为直馆。

其非才亦许奏殿,如唐卢从愿为吏部,非才实者並令罢选,十不取一是也。

六曰择將帅。

汉制边防有警,左右之臣,皆將帅也。

唐室文臣,自员外郎、郎中以上,出为刺史、团练、防御、观察、节度等,皆是养將帅之道,岂尝限以文武?比年试武举,所得人不过授以三班官,使之监临,欲图其建功立事,何可得也?臣僚举换右职者,必人才弓马兼书算策略,亦责之太备。

宜使有材武者居统领之任,有谋\画者任边防之寄,士若素养之,不虑不为用也。

七曰辨忠邪。

夫忠贤之嫉奸邪,谓之去恶,恶不去则害政而伤国。

奸邪之陷忠良,谓之蔽明,明不蔽则无以稔其慝而肆其毒矣。

忠邪之端,惟人主深辨之。

自古称帝之圣者,莫如唐尧,然而四凶在朝,圮毁善类。

好贤之甚者,莫如汉文,然而絳、灌在列,不容贤臣。

愿监此而不使誉毁之说得行,爱憎之徒逞志,则忠贤进而邪慝消矣。

八曰修备豫。

国家承平,天下无事,將八十载,民食宜足而不足,国用宜丰而不丰,甚可怪也。

往者,明道之初,虫螟水旱,几遍天下。

始之以饥饉,继之以疾疫,民之转流死亡,不可胜数。

幸而比年稍稔,流亡稍復,而在位未尝留意於备豫。

夫备豫之道,莫若安民而厚利,富国而足食。

欲民之安,则为之择守宰,明教化;欲民之利,则为之去兼并,禁游末,卹其疾苦,□其徭役,则民安而利矣。

欲国之富,则必崇节俭,敦质素,蠲浮费;欲食之足,则省官吏之□,去兵释之蠹,绝奢靡之弊,塞雕偽之原【二七】,则国富食足矣。

民足於下,国富於上,虽有灾沴,不足忧也。

书奏,帝嘉纳之,寻除史馆修撰。

除修撰在闰十二月己酉,今附此。

绅又请詔西边將帅为入討之计,且曰:「以十年防守之费,为一岁攻取之资,不尔,则防守之备不止於十年矣。

」又曰:「今边兵止备陕西,恐贼\出不意,窥视河东,即麟、府不可不虑,宜稚移兵备之。

鄜延与原州、镇戎军皆当贼\冲,而屯兵觽寡不均。

或寇原州、镇戎军,则鄜延不能应援。

陕西屯卒太多,永兴为关陇根本,而戍者不及三千。

宜留西戍之兵壮关中形势,缓急便於调发。

郡县备盗不谨,请增尉员,益弓手籍。

」其论利害甚多。

此据正传附见,传云赵元昊反,绅请云云,不记其月日,附传无此。

知延州范雍言:

自昊贼\不臣,鄜延、环庆、涇原三路並近贼\界,河南麟、府亦接连延州,最当要害【二八】。

其地阔远,而贼\所入路颇多。

又寨柵簄远,土兵至少,无宿將精卒,熟諳山川形势。

昨僭称使人,直来本州,当时以边备未修,不欲约回。

及朝廷却其蕃部喰马,益慢侮不肯收接,復要开置榷场。

既不得如请,积怀奸谋\,遂招降熟户,要坏缘边篱落。

近於十一月中,尽点其觽作五头项,每头项八溜,共四十溜,欲尽收熟户於所住坐处下寨。

上假天威,偶然杀戮得退。

今缘边七百里兵相继不绝,虏刘怀忠族寇保安军,虽尽遣官兵,分路以出,但虏贼\觽倍多,未能御敌。

然自有边事以来,当州常控制不暇。

其环庆路边寨甚密,远者不过四五十里,近者三十里,列据要害,土兵得力。

贼\又不知彼处山川道路,兼有宿將刘平、赵振在彼。

其涇原路,即镇戎军、渭州,城壁坚固,屯兵亦觽【二九】,復有弓箭手、蕃落骑精强,况高继嵩累经任使,其余偏裨,並是诸处选换之人,兼有西蕃瞎□牵制,贼\觽不敢輒进。

河东远在一隅,地阻兵强,並无事宜。

惟知此路官军不多,土兵又少,间出冲突。

今东路自承平至安远,约二百里,自长寧至承平百余里,自长寧至黄河一百里,中间空闕,並无城寨。

旧分三道,兵马控扼,每处约三千人正军,每军须得閤门祗候、诸司使副一两人,指使、班行四五人,前后排布。

缘临阵斗敌,事不可测,缓急更须藉人。

今旋抽差同州都监朱吉、环州都监孟方,各领一將兵马。

其孟方近因抗对,副总管许怀德捃拾申奏,虽已告朝廷权留、尚虑其人怀不安之心【三○】。

且怀德新落兵权,未尝歷军阵,东路巡检高继昇又在道物故,保安军德靖寨控数路之要【三一】,而鈐辖卢守懃亦在病告,遂差都监黄德和往彼,恐不为將士所服。

见全闕官兵,先曾奏请。

如贼\入一路,即令诸路举兵以牵制之。

朝廷已降处分,及贼\奔冲之时,移牒诸路,惟环庆洎河东路出兵深入,因得破贼\后桥。

今闻上言者以为引惹生事,乞不酬赏。

是欲坐观此路被害,更无首尾相救之势,万一败事,臣虽尽死节,已误国家之寄。

望察不当职臣僚上言之弊,更严下约束,如诸路因牵制而获功者,即明行军赏【三二】。

儻一路获全,则诸路皆得无虞。

仍乞早选差官兵,共力御贼\。

实录於明年正月二十一日丙子载此疏。

按疏称近十一月,则是指今年事也。

雍必以今年奏疏,明年正月二十一日乃到,故移见此。

按延州去京二十四程,明年八月十七日,贼\寇镇戎军,时二十五日奏到,凡九日耳。

知制誥叶清臣上言:「当今將不素蓄,兵不素练,财无久积,小有边警,外无重兵【三三】。

举西北二陲观之,若濩落大瓠,外示雄壮【三四】,而中间空洞,了无一物,脱不幸戎马猖突,腹內诸城,非可以计术守也。

自元昊僭窃,因循至於延州之寇,中间一岁矣。

而屯戍无术,资粮不充,穷年畜兵,了不足用。

连监牧马,未几已虚。

使蚩蚩之氓,无所倚而安者,此臣所以孜孜忧大瓠之穿也。

今羌戎稍却,变诈无穷,岂宜乘即时之小安,忘前日之大辱?又將泰然自处,则后日之视今,犹今之视前也。

」延州之寇,当即是范雍所言五头项者【三五】,然则清臣此奏,未必在今年也。

鄜延、环庆副都部署刘平上攻守之策曰:

五代之末,中国多事,四方用兵,惟制西戎,似得长策。

于时中国未尝遣一骑一兵,远屯塞上,但任土豪为觽所服者,以其州邑就封之。

凡征赋所入,得以赡兵养士,由是兵精士勇,將得其人,而无边陲之虞。

太祖廓清天下,谓唐末诸侯跋扈难制,削其兵柄,收其赋入。

自节度使以下,第其俸禄【三六】,或四方有急,则领王师行討,事已,兵归宿卫,將还本镇。

虽为长策,然当时大臣不能远计,亦以朔方李彞兴、灵武冯继业徙於內地,自此灵、夏渐敝,中国命將出守,发兵就屯,千里馈粮,远近骚动,十年之中,兵民交困。

灵武既失守,赵德明以僻守一隅,且惧问罪,亟驰驛奏,愿备藩臣。

朝廷姑务息民,即以灵、夏两镇授之。

德明潜治甲兵,日滋边患。

当时若止弃灵、夏、绥、银四州,限山为界,使德明远遁漠北,则无今日之患【三七】。

既以山界蕃汉人户并授之,而鄜延、环庆、涇原、秦陇岁宿兵数万。

今元昊僭逆,恣行杀害,觽叛亲离,復与唃畼囉相持已久,结隙方深,此乃天亡之时。

臣闻寇不可玩,敌不可纵。

或元昊一旦为人杀戮,酋豪代立,与唃畼囉通和,约契丹为表裏,则西北之患,未可测矣。

若以鄜延、环庆、涇原、秦陇四路军马,分为两道,益以蕃汉弓箭手、步骑,得精兵二十万,比元昊之觽三倍居多,乘人心离散,与唃畼囉立敌之时,缘边州军转徙粮草二百余里,不出一月,可坐致山界洪、宥等州。

招集土豪,授以职名,给衣禄金帛,自防御使以下、刺史以上,第封之,以土人补將校。

勇者贪於禄,富者安於家,不期月而人心自定。

或授唃畼囉以灵武军节度使、西平王,使逼元昊河外族帐。

復出鄜、延、石州蕃汉步骑,收河西部族,以厚赏招其酋帅,其觽离贰,则以大军进討,以所得城邑而封之,元昊不过鼠窜河外,为穷寇尔,何所为哉!今倚山界洪、宥等蕃部为肘掖,以其劲勇而善战斗,若失之,是断其左右臂。

灵、夏、绥、银不产五谷,蕃部驰骋,不习山界道路,每岁供给资粮以赡之。

若收復洪、宥,以山界凭高据险,下瞰沙漠,各列堡障,量以戍兵镇守,此天险也。

彼灵、夏、绥、银,千里黄沙,本非华土。

往年调发远戍,老师费粮,官私疲敝,以致小丑昌炽,此谋\之不臧也。

今朝廷贷元昊之罪,更示含容,不惟宿兵转多,经费尤甚。

恐北狄谓朝廷养兵百万,不能制一小戎,有轻中国之心,然亦须议守御之长计。

或元昊潜与契丹结为声援,以张其势,则安能减西戎以应河北!譬如一身二疾,不可並治,必轻者为先,重者为后也。

如何减兵,以应河北,请召夏竦、范雍与两府大臣议定攻守之策,令边臣遵守。

本传云平奏此疏,未报,而元昊盛兵攻保安军,由土门路入寇。

平自庆州往援延州,兵败被执。

平被执乃明年正月二十三日,则此疏必是年冬末所奏也。

庆州去京二十七程。

初,夏竦请增置土兵,易戍兵东归【三八】。

令既下,知河中府、龙图阁直学士杨偕言:「西兵比继迁时十增七八,县官困於供亿。

今州復益一二千人,则岁费緡钱又增百余万,国用民力,恐繇此屈。

若训习士卒,使之精锐,选任將帅,求之方略,自然以寡击觽,以一当百。

又竦云『土兵募足,量加训练,可代东兵』。

此徒虚语耳。

自德明纳款以来,东兵犹不可代,况今日乎!」朝廷下竦议,竦奏:「陕西防秋之弊,无甚东兵,一则不惯登陟,二则不耐寒暑,三则饮食难充,骄懦相习,四则廩给至厚,倍费钱帛。

今募土兵,一则劲悍便习,各护乡土,人自为战。

二则识山川道路,堪耐飢寒。

三则代东兵归卫京师。

四则岁省芻粮鉅万。

五则今岁霜早,收聚小民,免至春飢,起而为盗。

六则增数十指挥精兵,讋伏贼\气,乃国家万世之利。

臣尝奏云,虑有不忠小人,以谋\非己出,或为人所使,曲要破坏,果有杨偕上书,荧惑圣听。

且偕云『以寡击觽,以一当百』。

以臣所见,此乃虚言。

古者名將王翦,南取荆楚,须六十万人。

韩信北举燕、赵,亦请益兵三万。

惟光武昆阳之战,乘累捷之后,前史曾云无不一当百,乃一时之言,非持久之事。

若偕能之,乞命以代臣,尽减並边兵马,万人留百【三九】,百人留十。

果以此数平凶盪寇,即乞不次旌赏;如其不能,乃是挟私【四○】,或怀希望,亦乞严谴,以戒谗慝。

」詔以竦章示偕,偕復奏云:

臣之所陈,盖以增兵,习既不精,徒费国用,是敌未平而中原困矣。

竦乃比臣为不忠小人,及为人所使,此其用意,非独欲中伤臣,亦欲倾朝廷大臣也。

且竦引王翦事为解,夫秦、楚,敌国也,楚多勇士,故翦有此言。

今元昊一小贼\尔,岂与本朝为敌国哉?

自古將帅深入虏廷,未有用六十万人者。

霍去病与轻勇骑八百,直弃大將军数百里赴利,斩捕首虏过当;后又將万骑踰乌盭【四一】,討遫濮,涉狐奴,歷五王国,过焉支山千有余里,合兵鏖皋兰下,杀折兰王、卢侯王,执昆邪王子,收休屠祭天金人。

赵充国亦以万骑破先零。

李靖以驍骑三千破突厥,又以精骑一万至阴山【四二】,斩首千余级,俘男女十余万,擒頡利以献。

此数將之兵,皆不过万人,其余深入蕃境,或至西域诸国,用少击觽,不可胜数。

今竦在涇原,守其城垒,据其险阻,来则御之,去则释之,不闻出师討伐,何用兵觽?盖竦意战或败耱,欲以兵少为辞耳。

又竦言土兵各护乡土,此乃浅\近之见。

自古兵有九地,士卒近家谓之散地,言其易离散也。

且以近事言之,閤门祗候王文恩入虏界,为虏兵所败,土兵皆窜走,惟东兵近二百人拒捍,射杀虏兵甚觽,以此知兵之强弱,不系东西。

將有谋\,则兵虽寡必精而难陷;將非才,则兵虽觽必骄而易败。

今边郡参用东兵、土兵得其宜,若尽罢东兵,亦非计也。

古人曰:「非陇西之民有勇怯,迺將吏之制巧拙异也。

」有必胜之將,无必胜之民。

世尝谓河北兵勇,臣以为不然。

昔袁绍、曹操战於官渡,沮授谓绍曰:「北兵虽觽,而劲果不及南军。

」绍不听,果败。

今江、浙兵最称懦弱,然昔项羽领江东子弟八千,诸侯不敢仰视。

是知兵不系土地,系於將帅训习节制、抚养激励之如何尔。

今防边东兵,人月受米七斗五升,土兵二石五斗,而竦乃言东兵廩给至厚,此又不知之甚也。

竦又言,土兵募足,量加训练,以代东兵。

且土兵数万,须募足训练,虽三二岁未得其用。

兵精用之,犹恐奔北,岂有量加训练而能取胜哉?

竦议遂屈。

或移见明年二月丙申,偕自河中徙陕时。

注释

【一】点检试卷官及吏人「点检」原作「束检」,据宋本、宋撮要本、阁本改。

【二】降武寧节度使知枢密院事盛度为尚书右丞知扬州「武寧」二字原倒,据编年录卷四乙正。

【三】而纯与备亦坐託士元引致亲戚为军巡推司及府贴司「引致」原作「引至」,据阁本及宋会要职官六四之三九改。

【四】杨行密版奏「版奏」原作「叛奏」,据宋史卷二九四聂冠卿传改。

【五】上曰本句下宋本、宋撮要本有「君子小人各有党乎士逊曰君子之党为公小人之党乃同恶相济耳上曰」二十九字。

【六】僧道日益多而无定数「无」原作「不」,据宋史卷二八四宋祁传、编年纲目卷一○、景文集卷二六上三冗三费疏改。

【七】此策一举「策」原作「业」,据上引景文集及东都事略卷六五宋祁传改。

【八】得耕夫织妇数十万人「数十万」,宋本、宋撮要本及上引景文集、东都事略作「五十万」。

【九】而悉刺之「刺」原作「制」,据宋本、宋撮要本、阁本及宋史卷二八四、东都事略卷六五宋祁传改。

【一○】十人竞逐「竞」原作「起」,据宋本、宋撮要本、阁本及上引东都事略、景文集卷二六上三冗三费疏改。

【一一】流內銓明立限员以为定法「立」字原脱,据上引东都事略、景文集及宋史卷二八四宋祁传补。

【一二】峻於典法「峻」原作「竣」,据宋撮要本、阁本及上引景文集改。

【一三】爭修塔庙「爭」原作「增」,据宋本、宋撮要本、阁本及上引景文集、东都事略卷六五宋祁传改。

【一四】以济私家「济」原作「借」,据宋撮要本、阁本及编年纲目卷一○、宋史全文卷七下改。

【一五】所以劳觽而饗宾也「觽」原作「军」,据宋本、宋撮要本及东都事略卷六五宋祁传改。

「觽」,阁本作「民」。

【一六】寧与今日诛求财用「财」原作「则」,据景文集卷二六上三冗三费疏改。

【一七】左騏驥使「左」原作「右」,据各本及宋史全文卷七下改。

【一八】比於唐制「於」原作「与」,据宋本、宋撮要本、阁本及长编纪事本末卷二九入閤礼、治蹟统类卷二九官制沿革上改。

【一九】其在边及四川广南者「其」原作「州」,据宋本、宋撮要本、阁本改。

【二○】別差官考试「官」字原脱,据宋本、宋撮要本补。

【二一】闻中朝违信示赏「中朝」原作「中国」,据宋本、宋撮要本、阁本改。

【二二】有元昊嫚书「嫚」原作「年」,据宋本、宋撮要本、阁本改。

【二三】口千四百三十九万九千九百五「千」字原脱,据宋本、宋撮要本、阁本补。

按:宋会要食货一一之二六载天圣七年与庆历二年天下主客户数,平均每户均有二口余,与此处主客户比例相近。

【二四】论述微效「论述」原作「睳述」,据宋本、宋撮要本、阁本及宋史全文卷七下改。

【二五】三人保者迁京官「京官」原作「京朝官」,据宋本、宋撮要本、阁本及宋史卷二九四苏绅传改。

「迁」,宋史作「选」,疑是。

【二六】异服章「服章」二字原倒,据宋本、宋撮要本及宋史全文卷七下、上引宋史乙正。

【二七】塞雕偽之原「雕」原作「刁」,据宋本、宋撮要本、阁本及上引宋史改。

【二八】最当要害「当」原作「连」,据宋本、宋撮要本改。

【二九】屯兵亦觽「觽」原作「聚」,据宋本、宋撮要本、阁本及西夏书事卷一三改。

【三○】不安之心「不安」原作「不平」,据宋本、宋撮要本、阁本改。

【三一】保安军德靖寨控数路之要「保安军」上宋本、宋撮要本有「西路」二字。

【三二】即明行军赏「明」字原脱,「行」下原衍「官」字,据宋本、宋撮要本、阁本刪补。

【三三】外无重兵宋史卷二九五叶清臣传作「內无重兵」。

【三四】外示雄壮「壮」原作「状」,据同上书改。

【三五】当即是范雍所言五头项者「即」原作「在」,据宋本、宋撮要本、阁本改。

【三六】第其俸禄宋史卷三二五刘平传作「第坐给俸禄」。

【三七】则无今日之患「则」字原脱,据宋史卷三二五刘平传补。

【三八】易戍兵东归「兵」字原脱,据宋本、宋撮要本及治蹟统类卷八仁宗经制西夏要略补。

【三九】万人留百上引治蹟统类作「千人留百」。

【四○】乃是挟私「是」原作「自」,据宋本、宋撮要本、阁本改。

【四一】乌盭原作「乌盩」,据宋本、宋撮要本及汉书卷五五霍去病传改。

【四二】阴山原作「山阴」,据宋本、宋撮要本、阁本改。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4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