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室志 惠照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宣室志
《宣室志》 惠照 张读

唐元和中,武陵郡开元寺有僧惠照,貌衰体羸,好言人之休戚而皆中。

性介独,不与群狎,常闭关自处,左右无侍童。

每乞食于里人,里人有年八十余者云:"照师居此六十载,其容状无少异于昔时。 但不知其甲子。"

后有陈广者,由孝廉科为武陵官。

广好浮图氏,一日,因谒寺,尽访群僧。

至惠照室,惠照见广,且悲且喜曰:"陈君何来之晚耶!"广愕然,自以为平生不识照,则谓曰:"未尝与师游,何见讶来之晚乎?"照曰:"此非立可尽言,当与子一夕静语耳。"

广异之。

后一日,仍诣照宿,因请其事。

照乃曰:"我,刘氏子,彭城人,宋孝文帝之玄孙也。 曾祖鄱阳王休业,祖士弘,并详于史氏。 先人以文学自负,为齐竟陵王子良所知。 子良招召贤俊文学之士,而先人预焉。 后仕齐梁之间,为会稽令。 吾生于梁普通七年夏五月,年三十方仕于陈,至宣帝时为卑官,不为人知。 与吴兴沈彦文为诗酒之交。 后长沙王叔坚与始兴王叔陵皆广聚宾客,大为声势,各恃权宠,有不平心。 吾与彦文俱在长沙之门下。 及叔陵被诛,吾与彦文惧长沙之不免,则祸且相及,因偕循去,隐于山林。 因食橡栗,衣一短褐,虽寒暑不更。 一日,老僧至吾所居,曰:‘子骨甚奇,当无疾耳。 ’彦文亦拜请其药,僧曰:‘子无刘君之寿,奈何虽饵吾药,亦无补耳。 ’遂告去。 将别,又谓我曰:‘尘俗以名利相胜,竟何有哉唯释氏可以舍此矣。 ’吾敬佩其语,自是不知人事,凡十五年。 又与彦文俱至建业。 时陈氏已亡,宫阙尽废,台城牢落,荆榛蔽路,景阳结绮,空基尚存,衣冠文物,阒无所观。 故老相遇,捧袂而泣曰;‘后主骄淫,为隋氏所灭,良可悲乎!’吾且泣不能已。 又问后主及陈氏诸王,皆入长安,即与彦文挈一囊,乞食于路,以至关中。 吾,长沙之故客也,恩遇甚厚,闻其迁于瓜州,则又径往就谒。 长沙少长绮纨,而又早贵,虽流放之际,尚不事生业。 时方与沈妃酣饮,吾与彦文再拜于前,长沙悲恸久之,洒泣而起,乃谓吾曰:‘一日家国沦亡,骨肉播迁,岂非天耶!’吾自是留瓜州。 数年而长沙殂。 又数年,彦文亦亡。 吾因髡发为僧,遁迹会稽山佛寺,凡二十年,时已百岁矣。 虽容状枯瘠,而筋力不衰,尚日行百里。 因与一僧同至长安。 时唐帝有天下,建号武德,凡六年矣。 吾自此,或居京洛,或游江左,至于三蜀五岭,无不往焉。 迨今二百九十年矣,虽烈寒盛暑未尝有微恙。 贞元末,于此寺尝梦一丈夫,衣冠甚伟,视之,乃长沙王也。 吾迎延坐话旧,伤感如平生。 而谓吾曰:‘后十年,我之六世孙广当官于此郡。 师其念之。 ’吾因问曰:‘王今何为’曰:‘冥官甚尊。 ’既而泣曰:‘师存,而我已六世矣。 悲夫!’吾既觉,因纪君之名于经笥中。 至去岁,凡十年,乃以君之名氏访于郡人,尚讶君之未至。 昨因乞食里中,遇邑吏,访之,果得焉。 及君之来,又依然长沙之貌。 然自梦及今,十一年矣,故讶君之晚也。"

已而悲惋,泣下数行。

因出经笥示之。

广乃再拜,原执履锡为门弟子。

照曰:"君且去,翌日当再来。"

广受教而还。

明日,至其居,而照已遁去,莫知其适。

时元和十一年。

至大和初,广为巴州掾,于蜀道忽逢照,惊喜再拜曰:"愿弃官従吾师,为物外之游。"

照许之。

其夕偕舍于逆旅氏。

天未晓,广起,而照已去矣。

自是竟不知所往。

然照自梁普通七年生,按《梁史》,普通七年,岁在丙午,至唐元和十年乙未,凡二百九十年,则与照言果符矣。

愚常以梁、陈二史,校其所说,颇有同者,由是益信其不诬矣。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