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云阁 第三十二回 易俗形拜师立髻 出梓里逐日云游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绣云阁
《绣云阁》 第三十二回 易俗形拜师立髻 出梓里逐日云游 魏文中

三缄自请老道入庄,日设斋筵待之。

居住月余,不闻谈及大道,惟晨午餐罢酣眠而已。

三缄暗自疑曰:"是必野道之流,待结缘以求食者,故入吾家庸席碌碌,无所短长。 若彼大道习成,吾恬以言,当侃侃而论,何一闻君谈道,而辄以他言乱之,即此已知其中酝酿矣。 吾且再待几时,如其行动如前,必谢绝而摈诸门外,以好另寻高道拜为师焉。 不然,恐耽误吾功,难成大道。"

三缄私议如此,而老道以为不知也。

每值设宴则为餍饫,凡遇煮酒则为畅饮,饮至酣醉,口里喃喃,不辨所说何词。

未酣醉时,一切闲谈,皆尘世荣华之事。

三缄款待已久,甚厌于心,几番欲出谢绝之言,而羞于启齿。

恰遇老仆筹计家内钱谷,执盘在案,老道为之亿而走珠焉。

老仆曰:"吾主以偌大家务付吾料理,吾欲为主广积金帛,未知此岁何物可囤?"老道曰:"此岁别物皆贱,惟粟差可。"

老仆如命,于佃租不售之外,复买食谷数百余石。

未逾一月,价果高昂。

仆以老道为仙,赞不绝口。

老道笑曰:"吾若为仙,不讨尔主朝日生嫌矣。"

老仆曰:"吾主时设斋筵,以待道长,安有嫌之之说哉?"老道曰:"吾能知人肺腑。 尔主见吾碌碌无能,久欲谢绝,不过碍于颜面,一时难以启齿耳。 兹趁尔主习道安中,吾为尔告,尔主聚神炼气,其道颇知,至灌溉灵根之功,尚有所歉。 若欲吾传以琳条为杖,明性以修玉炼,立命以修金炼,要尔主心诚一片拜吾为师,始与之谈。 如只设斋筵以安我心,是亦养弟子以万钟之意也,吾将去矣。 吾有四语,书于是壁,俾尔主观之。"

言已,手执手锥,向壁书云:"欲成大道在诚求,师道传来自细周;若只以筵为笼终,无斯便易与人谋。"

书罢而出。

老仆曰:"道爷此处何所,须与仆言,候主人命仆寻时,以免多劳步履。"

老道曰:"吾犹天外之鹤,随地可居。 此次欲吾归来,必要尔主亲临玉趾,否则万万不能也。"

言毕,飘然竟去。

三缄炼功出室,不见老道,询之老仆,仆告所以。

三缄将所题四语默诵一遍,忙向去路追之。

奔走十余程,不见踪迹。

三缄此际自悔不已,心欲驻足不行,又恐失此高明,难成大道。

稍歇片刻,复向坦道而趋,竟赶至红泥庄前,始见老道仰卧松下。

三缄跪地求曰:"弟子炼道心急,未克拜于门墙,今请仙车一转蓬户,弟子愿拜门下,师事终身。"

殊意三缄愈哀求之,而老道鼾鼾入梦矣。

三缄任彼酣眠,长跪不起。

老道已知诚求念切,假意苏来,呵欠连声,曰:"一场恶睡,不知许久。"

遂将道袍赳赳,执杖欲行。

三缄牵衣,告诉诚求之念。

老道笑曰:"尔果欲求道乎?吾传道甚缓,毋起嫌意也。"

三缄曰:"再不敢矣。"

老道曰:"如是缓缓归之。"

路途之中,老道一步一立谈,皆红尘事故,至于大道,初未谈及半言。

三缄低声请曰:"吾师何不谈一二道语,以俾弟子得丝毫进境乎?"老道曰:"谈道不如道外求,须知是道见头头;鸢飞鱼跃何其妙,悟得来时与道谋。"

三缄曰:"师所言道,其殆不可拘执乎?"老道曰:"凡学道人,宜静亦宜动,静有仁者象,动效知者形。 能将习道之心,随地随时养得活泼,则入道自易易耳。"

三缄曰:"『活泼』二字,如何养耶?"老道曰:"玩水观山,其机乃活。"

谈论至此,西方日坠,山鸟归林。

三缄曰:"日已夕矣,吾师可速行之。"

老道曰:"谈道浓时,几不知日落东海。"

始忙忙促促,逞步而行,及入户庭,仆人已燃灯久候矣。

三缄命仆重设斋筵,与老道同餐。

餐后,三缄曰:"弟子欲拜门墙,可命仆人燃点香炬。"

老道曰:"是日不佳,明日方可。"

三缄诺。

次日早起,整顿衣冠,香炬燃余,请老道坐于堂上。

老道曰:"拜师容易,吾且询尔,道衣可缝就乎?"三缄曰:"缝已久矣。"

老道曰:"如此捧衣来。"

衣甫捧出,又命以金盆盛水。

盆水刚至,复命持梳一柄焉。

三缄事事呈毕,老道曰:"尔可向东跪下。"

跪已,老道执梳,将髻梳定,曰:"髻本不凡,子有仙缘,自今结后,名注瑶天。"

赞罢,三缄起,命服道衣,曰:"服此道衣,春秋不易,待八大罗,仙封定及。"

将衣赞讫,三缄于是举行师生礼。

老道曰:"师礼已行,还宜向东三步,向西六步,向南五步,向北五步。"

三缄依数走之。

走毕,老道曰:"从此神气须自条茂,乃能全尔性命,固尔形躯,可以隐显尘寰,长生久视矣。"

三缄叩拜老道,退入室内,试试所传,已在将得未得之间,然总不能如意而获。

因于次日又求之老道曰:"弟子得师之传,用功以造,似在将得未得矣。 祈师详细指点,以俾弟子兼程而进,刻日可望其成。"

老道曰:"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非外铄者比。 尔照所传,炼之精深,习之纯熟,自能全得,何可以躐等求乎?"三缄默会其意而退。

朝夕熟炼,已得半矣。

老道见彼功已得半,乃为之言曰:"尔道再炼两月,还须云游四海以积外功。 必要内外功成,厌居人间,方能脱壳飞去。"

三缄曰:"四海云游,外功怎积?"老道曰:"无非见善作善而已。"

三缄转询之曰:"云游非易,其将命仆夫肩行李而相随乎,不然路资何出?"老道曰:"修道不受难苦,安能望成?尔去云游,结缘为食,夜来打坐,已无卧时,何资乎路费行李耶?"三缄曰:"弟子居家日久,恐不惯奔走之劳。 即前日访友四方,有仆相随,充配辽阳,皆资路费。 师言一毫不用,亦要教弟子结缘之法焉。"

老道曰:"俟临行时,师自传尔。 且师尚资外功之积,尔随师数日,自知朝而结缘,夕而炼功矣。"

三缄得此云游之命,遂将家中所有一一捡点,交之老仆。

老仆曰:"闻相公云游四海,历久不归,老大人老夫人之祭典何人任之?祖宗所遗,何人受之?况仆老矣,倘其一入黄泉,相公田业将置之荒药乎,抑予之邻里乎?相公可请于尔师焉。"

三缄聆老仆言语,禀之老道。

老道曰:"此亦重事,师自为尔安排停妥,不挂乃心,然后终岁云游,无忧内顾。"

三缄自此又炼道月余,屈指计之,身在家庭已无多日。

老道曰:"尔可柬诏尔族,择抱一子,为祖宗血食。"

三缄果设筵席,招集族党,以嫡堂兄四子始婚,即月立约抚归,更名宗继,将家事仆属,一并付于此子。

宗继治筵招族,与三缄祖饯曰:"父如厌游,须一归来以视子妇。"

三缄曰:"为父自有归时,儿无容虑。 但儿夫妇宜克勤俭,守祖遗业,至于春秋祭典,又务从厚,以享先灵也可。"

宗继事事诺之。

族党中复各祖饯,盘旋数日,期已满矣。

老道与三缄乘夜出门而去。

待宗继早起入室请安,已不知父之所之,惟有暗自伤感而已。

三缄自与老道乘夜出户,直向东行,沿路结缘,食颇充口。

老道所传结缘之法,在在深悉。

一日,游至蟠屿地界,与老道同宿升仙观中。

天晓时,不识老道何往。

三缄知其云游别处,亦不追问,独自下观,四方结缘,悠悠游游,颇能习惯。

每日用功后,坦然自乐,道已愈进而愈深。

未几,秋蓼花开,秋风登谷。

三缄离却升仙观,形单影只,任足所之,日在街头劝人作善,或说道语以试前知。

止止行行,不觉又是月余,已到古黎老村,有阁曰"飞凤"。

三缄至此,暂住其中。

住仅三日,复来一中年道士,衣衫褴褛,入目不堪。

日各随其所之,夜则同宿阁内,住之久久,三缄未与道士交谈,道士亦未询三缄道号。

无何天下细雨,点滴连朝,道路泥泞,缘难以结。

三缄静坐炼道,不求口食,中年道士亦不见求浆入口焉。

三缄知非庸流,常常待以师礼,道士若不知也而直受之。

曾不几时,道士忽病,呻吟转侧,昼夜如斯。

三缄常以为忧,不时问候,如其欲饮,则求汤以进,倘思食物,即以结缘余资,赴市售归,顺其心念。

道士疾已数月,三缄初不厌夫奔走,而其医药之资,总以结缘所得者调理之。

俟至道士疾瘳,然后稍离左右。

时光不待,秋尽冬临。

中年道士于三更呼三缄而谓之曰:"求道如子,可谓心诚矣。 怜吾疾而调理不懈,是得圣贤恕字之义,释家无我无人之境,其于道门明性之理,入已深深。 于今云游,正积外功之日,吾教尔灵符二道,可以治狐、治妖、治鬼;赐尔虚无圈一个,可以擒狐、擒妖、擒鬼,变化无穷。 尔将此圈谨带身旁,不可疏忽。 但尔之体尚属凡躯,不能历风云而无害焉,予凡丸一粒,壮尔筋骸,奔走途程,自忘劳顿。"

三缄拜跪在地,一一受之,曰:"承师所赐,恳留名讳,以好酬恩。"

道士曰:"吾有四语,尔细思忖,自知吾名焉:曲不成曲唱无名,日日逍遥不计春;或被周围圈子套,渭阳相送到风尘。"

言毕,隐身不见。

三缄细将四语详解,知是上界仙子临凡点化。

向空拜讫,以所赐丹丸服之,顿觉遍体凉生,心清神爽,从兹道愈深得,可以旬余不食矣。

因不舍飞凤阁而他游,竟至冬雪飞空尚住于是。

是阁之西有仁厚村者,沃壤数百里,居民最众。

中一蔡氏巨族,官至侍郎,解组归来,富甲一郡。

膝下一子一女,子甫弱冠,身入词林;女名秀贞,年已及笄,尚未许字。

偶耳奇疾,牀头朝卧,不语不言,独于夜至二更,自起闭门,壁缝窗棂,皆以衣絮之类紧塞其隙。

在外闻之,戏谑言词喧阗一室。

待至天晓,寂静无声。

侍郎夫人劈门入视,但见其女仰卧榻上,问之不答,口亦慵开。

如此者已历半载,侍郎爱怜之甚。

凡闻高巫无不延之,而巫皆束手;凡有明医,无不聘之,而医亦无灵。

夫妇莫可为计,惟朝日悲泣,以俟其死焉。

本闻道士常往来于侍郎府宅,见侍郎不安之貌,询厥由来。

侍郎将女疾情形详告所以,道士亦为之愀然,曰:"是必妖也,非有道之士不能伏此。"

侍郎曰:"尔阁中往来道士甚多,尔以言舐之,如能收伏此妖,吾必重谢。"

道士诺,归来于三缄闲游时,而与之言曰:"仁厚村蔡侍郎一女,被妖所缠,命在旦夕。 吾兄举动不凡,谅必道术高妙者也,可能收伏此妖乎?"三缄曰:"彼女之病,情形若何?"道士以侍郎所告言之。

三缄曰:"如是不难,待吾往彼府宅,查其妖属何部,用法以擒,则此女自然无事矣。"

道士晨起,奔告侍郎。

侍郎闻之,即命家仆治舆,来观迎三缄焉。

三缄将舆遣转,与仆步行,行至村前,传当方问之。

当方曰:"是妖非他,乃乱星崖下糊思洞内之狐疑、狐惑也。"

三缄曰:"彼又何得至此?"当方曰:"因此女心脉一动,招彼入室,迭淫之而迷其位焉。 仙官如欲擒之,非虚无圈不可。"

三缄访得妖名,遂至侍郎宅中,秘嘱家人毋泄收妖之语。

时近二更,狐惑、狐疑乘风而至,以为世无高人而女鬼受其殃,大着胆儿,竟入秀贞之室。

秀贞仍将门窗紧闭,调笑不已。

家仆见妖已至,告之三缄。

三缄刚近寝门,耳闻室内一人言曰:"今夜来此心惊胆怖,恐有高人设下网罗,捕吾兄弟也,不如去之。"

又一人曰:"心思欲去,难舍秀贞,且看下落如何,再走未晚。"

三缄窃听甚悉,即于门外大声詈曰:"野妖不守天律,胆敢害及民间,今宵遇吾,决不饶尔。"

二妖骇,乘风而逃。

三缄急以虚无宝圈向上一抛,当将妖项套着,辗转在地,化作狐形。

侍郎家人各持械器击之。

三缄曰:"吾已擒下,不劳尔等击也。"

遂绘灵符,以饮秀贞。

秀贞忽然苏来,动作言谈悉如平日。

侍郎见女疾愈,取银二百酬谢三缄。

三缄收藏袖中,以为他日济难之用。

次早,牵妖鬼回观而询之,曰:"尔欲生乎,死乎?"二狐伏地,哀曰:"愿拜门墙,为仙官驱使。"

三缄曰:"拜吾门下,吾云游四海,都要相随。"

二狐曰:"既承仙官宝收,敢不唯命是听。"

言已,同拜三缄。

三缄各与符篆服之,以定狐性,自此时侍左右,听其驱使,而三缄已不患形单影只矣。

故于每日结缘市镇,二狐从行,夜则教以炼道之方。

师徒相得,日复一日。

春景又临,三缄以白镪数圆,交本阁道士,命其培补阁中之败坏者,于是又从而灵游异地焉。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4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