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书 本纪第八 穆宗 敬宗 文宗 武宗 宣宗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新唐书
《新唐书》 本纪第八 穆宗 敬宗 文宗 武宗 宣宗 欧阳修、宋祁

穆宗睿圣文惠孝皇帝讳恒,宪宗第三子也。

母曰懿安皇太后郭氏。

始封建安郡王,进封遂王,遥领彰义军节度使。

元和七和,惠昭太子薨形成于英国。

摩尔是这一学派的先驱,后期维特根斯坦阐述,左神策军中尉吐突承璀欲立澧王恽,而恽母贱不当立,乃立遂王为皇太子。

十五年正月庚子,宪宗崩,陈弘志杀吐突承璀及澧王。

辛丑,遗诏皇太子即皇帝位于柩前,司空兼中书令韩弘摄冢宰。

闰月丙午,皇太子即皇帝位于太极殿。

丁未,贬皇甫镈为崖州司户参军。

戊申,始听政。

辛亥,御史中丞萧俛、中书舍人翰林学士段文昌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乙卯,尊母为皇太后。

戊辰,京师地震。

二月丁丑,大赦。

赐文武官阶、爵,高年粟帛,二王后、三恪、文宣公、嗣王、公主、县主、武德配飨及第一等功臣家予一子官。

放没掖庭者。

幸丹凤门观俳优。

丁亥,幸左神策军观角牴、倡戏。

乙未,吐蕃寇灵州。

丙申,丹王逾薨。

三月乙巳,杜叔良及吐蕃战,败之。

戊辰,大风,雨雹。

辛未,杨清伏诛。

五月庚申,葬圣神章武孝皇帝于景陵。

六月丁丑,韩弘罢。

七月丁卯,令狐楚罢。

八月乙酉,容管经略留后严公素及黄洞蛮战于神步,败之。

戊戌,御史中丞崔植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九月辛丑,观竞渡、角牴于鱼藻宫,用乐。

十月庚辰,王承宗卒。

辛巳,成德军观察支使王承元以镇、赵、深、冀四州归于有司。

癸未,吐蕃寇泾州,右神策军中尉梁守谦为左右神策、京西、京北行营都监以御之。

丙戌,吐蕃遁。

十一月癸卯,赦镇、赵、深、冀四州死罪以下,赐成德军将士钱。

十二月庚辰,猎于城南。

壬午,击鞠于右神策军,遂猎于城西。

甲申,猎于苑北。

长庆元年正月己亥,朝献于太清宫。

庚子,朝享于太庙。

辛丑,有事于南郊。

大赦,改元,赐文武官阶、勋、爵。

己未,有星孛于翼。

壬戌,萧俛罢。

丁卯,有星孛于太徽。

二月乙亥,观乐于麟德殿。

丙子,观神策诸军杂伎。

己卯,刘枿以卢龙军八州归于有司。

壬午,段文昌罢。

翰林学士、户部侍郎杜元颍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辛卯,击鞠于麟德殿。

三月庚戌,太白昼见。

丁巳,赦幽、涿、檀、顺、瀛、莫、营、平八州死罪以下,给复一年。

赐卢龙军士钱。

戊午,封弟憬为鄜王,悦琼王,恂沔王,怿婺王,愔茂王,怡光王,协淄王,憺衢王,忄充澶王;子湛为鄂王,涵江王,凑漳王,溶安王,瀍颍王。

是月,徙封湛为景王。

五月丙辰,建王审薨。

六月,有彗星出于昂。

辛未,吐蕃寇青塞烽,盐州刺史李文悦败之。

七月甲辰,幽州卢龙军都知兵马使硃克融囚其节度使张弘靖以反。

壬子,群臣上尊号曰文武孝德皇帝。

大赦,赐文武官阶、勋、爵。

壬戌,成德军大将王廷凑杀其节度使田弘正以反。

八月壬申,硃克融陷莫州。

癸酉,王廷凑陷冀州,刺史王进岌死之。

丙子,瀛州军乱,执其观察使卢士攻,叛附于硃克融。

王廷凑寇深州。

丁丑,魏博、横海、昭义、河东、义武兵讨王廷凑。

己丑,裴度为幽、镇招抚使。

九月乙巳,相州军乱,杀其刺史邢濋。

十月丙寅,诸道盐铁转运使、刑部尚书王播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裴度为镇州西面行营都招讨使。

左领军卫大将军杜叔良为深州诸道行营节度使。

戊寅,王廷凑陷贝州。

己卯,易州刺史柳公济及硃克融战于白石,败之。

庚辰,横海军节度使乌重胤及王廷凑战于饶阳,败之。

辛卯,灵武节度使李进诚及吐蕃战于大石山,败之。

十一月甲午,裴度及王廷凑战于会星,败之。

丙申,硃克融寇定州,义武军节度使陈楚败之。

十二月庚午,杜叔良及王廷凑战于博野,败绩。

丁丑,陈楚及硃克融战于望都,败之,乙酉,赦硃克融。

己丑,陈楚及克融战于清源,败之。

二年正月庚子,魏博军溃于南宫。

癸卯,魏博节度使田布自杀,兵马使史宪诚自称留后。

海州海冰。

二月甲子,赦王廷凑。

辛巳,崔植罢。

工部侍郎元稹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戊子,昭义军节度使刘悟囚其监军使刘承偕。

三月乙巳,武宁军节度副使王智兴逐其节度使崔群。

戊午,守司徒、淮南节度使裴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王播罢。

四月辛酉朔,日有之。

壬戌,成德军节度使牛元翼奔于京师,王廷凑陷深州。

五月壬寅,邕州刺史李元宗叛,奔于黄洞蛮。

六月癸亥,宣武军宿直将李臣则逐其节度使李愿,衙门都将李反。

甲子,裴度、元稹罢。

兵部尚书李逢吉为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乙丑,大风落太庙鸱尾。

癸酉,吐蕃寇灵州,盐州刺史赵旰败之。

七月丙申,宋王结薨。

戊申,李陷宋州。

丙辰,衮郓节度使曹华及李战于宋州,败之。

丁巳,忠武军节度使李光颜又败之于尉氏。

八月壬申,宣武军节度使韩充又败之于郭桥。

丙子,李伏诛。

癸未,诏瘗汴、宋、郑三州战亡者,禀其家三岁。

九月戊子,镇海军将王国清谋反,伏诛。

丙申,德州军乱,杀其刺史王稷。

十月己卯,猎于咸阳。

十一月庚午,皇太后幸华清宫。

癸酉,迎皇太后,遂猎于骊山。

丙子,集王缃薨。

十二月丁亥,不豫,放五坊鹰隼及供猎狐兔。

癸巳,立景王湛为皇太子。

癸丑,降死罪以下,赐文武常参及州府长宫子为父后者勋两转,宗子诸亲一转。

是冬,无冰,草木萌。

三年三月壬戌,御史中丞牛僧孺为户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癸亥,淮南、浙东西、江西、宣歙旱,遣使宣抚,理系囚,察官吏。

四月甲午,陆州獠反。

五月壬申,京师雨雹。

七月丙寅,黄洞蛮陷钦州。

九月壬子朔,日有食之。

十月己丑,杜元颖罢。

辛卯,黄洞蛮寇安南。

四年正月辛亥,降死罪以下,减流人一岁。

赐文武官及宗子、贺正使阶、勋、爵。

诏百官言事。

辛未,以皇太子权句当军国政事。

壬申,皇帝崩于清思殿,年三十。

敬宗睿武昭愍孝皇帝讳湛,穆宗长子也。

母曰恭僖皇太后王氏。

始封鄂王,徙封景王。

长庆二年十二月,穆宗因击球暴得疾,不见群臣者三日。

左仆射裴度三上疏,请立皇太子,而翰林学士、两省官相次皆以为言。

居数日,穆宗疾少闲,宰相李逢吉请立景王为皇太子。

四年正月,穆宗崩。

癸酉,门下侍郎、平章事李逢吉摄冢宰。

丙子,皇太子即皇帝位于太极殿。

二月辛巳,始听政。

癸未,尊母为皇太后,皇太后为太皇太后。

辛卯,放掖庭内园没入者。

丁未,击鞠于中和殿。

戊申,击鞠于飞龙院。

黄洞蛮降。

己酉,击鞠,用乐。

三月壬子大赦。

免京畿、河南青苗税,减宫禁经费、乘舆服膳,罢贡鹰犬。

元和以来,两河籓镇归地者予一子官。

庚午,太白经天。

四月丙申,击鞠于清思殿。

梁坊匠张韶反,幸左神策军,韶伏诛。

丁酉,还宫。

五月乙卯,吏部侍郎李程、户部侍郎判度支窦易直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六月庚辰,大风坏延喜、景风门。

是夏,汉水溢。

八月丁亥,太白昼见。

丁酉,中官季文德谋反,伏诛。

黄洞蛮寇安南。

十一月戊午,环王及黄洞蛮陷陆州,刺史葛维死之。

庚申,葬睿圣文惠、孝皇帝于光陵。

宝历元年正月己酉,朝献于太清宫。

庚戌,朝享于太庙。

辛亥,有事于南郊。

大赦,改元。

乙卯,牛僧孺罢。

四月癸巳,群臣上尊号曰文武大圣广孝皇帝。

大赦。

赐文武官阶、爵。

五月庚戌,观竞渡于鱼藻宫九月壬午,昭义军节度使刘悟卒,其子从谏自称留后。

十一月丙申,封子普为晋王。

二年正月甲戌,发神策六军穿池于禁中。

二月丁未,山南西道节度使裴度守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三月戌寅,观竞渡于鱼藻宫。

四月戊戌,横海军节变使李全略卒,其子同捷反。

五月戊寅,观竞渡于鱼藻宫。

庚辰,幽州卢龙军乱,杀其节度使硃克融,其子延嗣自称节度使。

六月辛酉,观渔于临碧池。

甲子,观驴鞠、角牴于三殿。

七月癸未,衡王绚薨。

以氵美陂隶尚食,禁民渔。

八月丙午,观竞渡于新池。

九月甲戌,观百战于宣和殿,三日而罢。

戊寅,幽州卢龙军兵马使李载义杀硃延嗣,自称留后。

壬午,李程罢。

十一月甲申,李逢吉罢。

己丑,禁朝官、方镇置私白身。

十二月,中官刘克明反。

辛丑,皇帝崩,年十八。

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讳昂,穆宗第二子也。

母曰贞献皇太后萧氏。

始封江王。

宝历二年十二月,敬宗崩,刘克明等矫诏以绛王悟句当军国事。

壬寅,内枢密使王守澄、杨承和,神策护军中尉魏从简、梁守谦奉江王而立之,率神策六军、飞龙兵诛克明,杀绛王。

乙巳,江王即皇帝位于宣政殿。

戊申,始听政。

尊母为皇太后。

庚戌,兵部侍郎、翰林学士韦处厚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庚申,出宫人三千,省教坊乐工、翰林伎术冗员千二百七十人,纵五坊鹰犬,停贡纂组雕镂、金筐宝饰床榻。

大和元年二月乙巳,大赦,改元。

免京兆今岁夏税半。

赐九庙陪位者子孙二阶,立功将士阶、爵,始封诸王后予一子出身。

五月戊辰,罢宰臣奏事监搜。

丙子,横海军节度使乌重胤讨李同捷。

六月癸巳,淮南节度副大使王播为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乙卯,以旱降京畿死罪以下。

七月癸酉,葬睿武昭愍孝皇帝于庄陵。

十一月庚辰,横海军节度使李寰讨李同捷。

十二月庚戌,王智兴为沧州行营招抚使。

二年正月壬申,地震。

六月乙卯,晋王普薨。

己巳,大风拔木。

乙亥,峰州刺史王升朝反,伏诛。

是夏,河溢,坏隶州城;越州海溢。

七月辛丑,魏博节度使史宪诚及同捷战于平原,败之。

甲辰,有彗星出于右摄提。

八月己巳,王廷凑反。

壬申,义武军节度使柳公济及廷凑战于新乐,败之。

己卯,刘从谏又败之于临城。

辛巳,史宪诚及李同捷战于平原,败之。

癸未,刘从谏及王廷凑战于昭庆,败之。

九月癸卯,柳公济又败之于博野。

丁未,岳王绲薨。

庚戌,安南军乱,逐其都护韩约。

十月庚申,史宪诚及李同捷战于平原,败之。

丁卯,洋王忻薨。

癸酉,窦易直罢。

戊寅,史宪诚及李同捷战于平原,败之。

壬午,幽州卢龙军节度使李载义又败之于长芦。

十一月壬辰,给复隶州一年,禀战士创废者终身。

甲辰,昭德寺火。

十二月乙丑,魏博行营兵马使丌志沼反。

壬申,韦处厚薨。

戊寅,兵部侍郎、翰林学士路隋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三年正月丁亥,宣武、河阳兵讨丌志沼。

庚子,地沼奔于镇州。

三月乙酉,罢教坊日直乐工。

乙巳,以太原兵马使傅毅为义武军节度使,义武军不受命,都知兵马使张璠自称节度使。

戊申,以璠为义武军节度使。

四月戊辰,沧景节度使李祐克德州,李同捷降。

乙亥,沧德宣慰使柏耆以同捷归于京师,杀之于将陵。

五月辛卯,给复沧、景、德、隶四州一年。

六月甲戌,魏博军乱,杀其节度使史宪诚,都知兵马使何进滔自称留后。

八月辛亥,以相、卫、澶三州隶相卫节度使,进滔不受命。

辛酉,以旱免京畿九县今岁租。

壬申,赦王廷凑。

甲戌,吏部侍郎李宗闵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十月癸丑,仗内火。

十一月壬辰,朝献于太清宫。

癸巳,朝享于太庙。

甲午,有事于南郊。

大赦。

诏毋献难成非常之物,焚丝布撩陵机杼。

是月,云南蛮陷巂、邛二州。

十二月丁未,鄂岳、襄邓、忠武军伐云南蛮。

庚戌,云南蛮寇成都,右领军卫大将军董重质为左右神策及诸道行营西川都知兵马使以伐之。

己未,云南蛮寇梓州。

壬戌,寇蜀州。

四年正月戊子,封子永为鲁王。

辛卯,武昌军节度使牛僧孺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甲午,王播薨。

二月乙卯,兴元军乱,杀其节度使李绛。

三月癸卯,禁京畿弋猎。

四月丁未,奚寇边,李载义败之。

六月丁未,裴度平章军国重事。

是夏,舒州江溢。

七月癸未,尚书右丞宋申锡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九月壬午,裴度罢。

五年正月庚申,幽州卢龙军乱,逐其节度使李载义,杀莫州刺史张庆初,兵马使杨志诚自称留后。

三月庚子,贬宋申锡为太子右庶子。

癸卯,降封漳王凑为巢县公。

六月甲午,梓州玄武江溢。

六年正月壬子,降死罪以下。

二月,苏州地震,生白毛。

五月庚申,给民疫死者棺,十岁以下不能自存者二月粮。

七月戊申,原王逵薨。

十一月甲子,立鲁王永为皇太子。

十二月乙丑,牛僧孺罢。

己巳,珍王諴薨。

七年正月壬辰,罢吴、蜀冬贡茶。

二月丙戌,兵部尚书李德裕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三月辛卯,幽州卢龙军节度使杨志诚执春衣使边奉鸾、送奚契丹使尹士恭。

辛丑,和王绮薨。

六月甲戌,地震。

乙亥,李宗闵罢。

七月壬寅,尚书右仆射、诸道盐铁转运使王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闰月乙卯,以旱避正殿,减膳,彻乐,出宫女千人,纵五坊鹰犬。

八月庚寅,降死罪以下。

赐文武及州府长官子为父后者勋两转。

十二月庚子,不豫。

八年二月壬午朔,日有食之。

庚寅,以疾愈,降死罪以下。

四月丙戌,诏笞罪毋鞭背。

五月己巳,飞龙、神驹中厩火。

六月丙戌,莒王纾薨。

七月辛酉,震定陵寝宫。

癸亥,郓王经薨。

九月辛亥,有彗星出于太微。

十月辛巳,幽州卢龙军大将史元忠逐其节度使杨志诚,自称权句当节度兵马。

庚寅,山南西道节度使李宗闵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甲午,李德裕罢。

十一月癸丑,成德军节度使王廷凑卒,其子元逵自称权句当节度事。

丙子,莫州军乱,逐其刺史张惟泛。

十二月己卯,降京畿死罪以下。

九年正月癸亥,巢县公凑薨。

三月辛亥,冀王絿薨。

乙卯,京师地震。

四月丙申,路隋罢。

戊戌,浙江东道观察使贾餗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辛丑,大风拔木,落含元殿鸱尾,坏门观。

五月辛未,王涯为司空。

六月壬寅,贬李宗闵为明州刺史。

七月辛亥,御史大夫李固言为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九月癸亥,杀陈弘志。

丁卯,李固言罢。

己巳,御史中丞舒元舆为刑部侍郎,翰林学士、兵部郎中李训为礼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十月辛巳,杀观军容使王守澄。

十一月乙巳,杀武宁军监军使王守涓。

壬戌,李训及河东节度使王璠、邠宁节度使郭行余、御史中丞李孝本、京兆少尹罗立言谋诛中官,不克,训奔于凤翔。

甲子,尚书右仆射郑覃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乙丑,权知户部侍郎李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左神策军中尉仇士良杀王涯、贾餗、舒元舆、李孝本、罗立言、王璠、郭行余、凤翔少尹魏逢。

戊辰,昼晦。

凤翔监军使张仲清杀其节度使郑注。

己巳,仇士良杀右金吾卫大将军韩约。

十二月壬申,杀左金吾卫将军李贞素、翰林学士顾师邕。

丁亥,降京师死罪以下。

开成元年正月辛丑朔,日有食之。

大赦,改元。

免太和五年以前逋负、京畿今岁税,赐文武官阶、爵。

二月乙亥,停献鸷鸟、畋犬。

三月,京师地震。

四月辛卯,淄王协。

薨甲午,山南西道节度使李固言为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七月,滹沱溢。

乙亥,雨土。

十二月己未,溆王纵薨。

二年二月丙午,有彗星出于东方。

己未,均王纬薨。

三月丙寅,以彗见减膳。

壬申,素服避正殿,彻乐。

降死罪,流以下原之。

纵五坊鹰隼,禁京畿采捕。

四月戊戌,工部侍郎陈夷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乙卯,以旱避正殿。

六月丙午,河阳军乱,逐其节度使李泳。

己未,绵州獠反。

七月癸亥,党项羌寇振武。

八月庚戌,封兄子休复为梁王,执中襄王,言扬杞王,成美陈王。

癸丑,封子宗俭为蒋王。

十月戊申,李固言罢。

十一月乙丑,京师地震。

丁丑,有星陨于兴元。

三年正月甲子,盗伤李石。

戊申,大风拔木。

诸道盐铁转运使、户部尚书杨嗣复,户部侍郎李珏: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丙子,李石罢。

夏,汉水溢。

八月己亥,嘉王运薨。

十月乙酉,义武军节度使张璠卒,其子元益自称留后。

庚子,皇太子薨。

乙巳,有彗星出于轸。

十一月壬戌,降死罪以下。

四年正月癸酉,有彗星出于羽林。

闰月丙午,出于卷舌。

五月丙申,郑覃、陈夷行罢。

七月甲辰,太常卿崔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八月辛亥,鄜王憬薨。

十月丙寅,立陈王成美为皇太子。

甲戌,地震。

十一月己亥,降京畿死罪以下。

十二月乙卯,干陵寝宫火。

五年正月戊寅,不豫。

己卯,左右神策军护军中尉鱼弘志、仇士良立颍王瀍为皇太弟,权句当军国事,废皇太子成美为陈王。

庚辰,仇士良杀仙韶院副使尉迟璋。

辛巳,皇帝崩于太和殿,年三十三。

武宗至道昭肃孝皇帝讳炎,穆宗第五子也。

母曰宣懿皇太后韦氏。

始封颍王,累加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吏部尚书。

开成五年正月,文宗疾大渐,神策军护军中尉仇士良、鱼弘志矫诏废皇太子成美复为陈王,立颍王为皇太弟。

辛巳,即皇帝位干柩前。

辛卯,杀陈王成美及安王溶、贤妃杨氏。

甲午,始听政。

追尊母为皇太后。

二月乙卯,大赦。

庚申,有彗星出于室、壁。

四月甲子,大风拔木。

五月乙卯,杨嗣复罢。

诸道盐铁转运使、刑部尚书崔珙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壬寅,大风拔木。

六月丙寅,以旱避正殿,理囚,河北、河南、淮南、浙东、福建蝗疫州除其徭。

七月戊寅,大风拔木。

八月甲寅,雨,壬戌,葬元圣昭献孝皇帝于章陵。

内枢密使刘弘逸、薛季棱以兵杀仇士良,不克,伏诛。

庚午,李珏罢。

九月丁丑,淮南节度副大使李德裕为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十月癸卯,回鹘寇天德军。

十一月戊寅,有彗星出于东方。

魏博节度使何进滔卒,其子重霸自称留后。

十二月,封子峻为杞王。

会昌元年正月己卯,朝献于太清宫。

庚辰,朝享于太庙。

辛巳,有事于南郊。

大赦,改元。

三月,御史大夫陈夷行为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七月,有彗星出于羽林。

壬辰,汉水溢。

九月癸巳,幽州卢龙军将陈行泰杀其节度使史元忠,自称知留务。

闰月,幽州卢龙军将张绛杀行泰,自称主军务。

十月,幽州卢龙军逐绛,雄武军使张仲武入于幽州。

十一月壬寅,有彗星出于营室。

辛亥,避正殿,减膳,理囚,罢兴作。

癸亥,崔郓罢。

二年正月,宋、毫二州地震。

己亥,李德裕为司空。

回鹘寇横水栅,略天德、振武军。

二月丁丑,淮南节度副大使李绅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三月,回鹘寇云、朔。

四月丁亥,群臣上尊号曰仁圣文武至神大孝皇帝。

大赦,赐文武官阶、勋、爵。

五月丙申,回鹘没斯降。

六月,陈夷行罢。

河东节度使刘沔及回鹘战于云州,败绩。

七月,幸左神策军阅武。

尚书右丞兼御史中丞李让夷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岚州民田满川反,伏诛。

回鹘可汗寇大同川。

九月,刘沔为回鹘南回招抚使,幽州卢龙军节度使张仲武为东面招抚使,右金吾卫大将军李思忠为河西党项都将西南面招讨使。

十月丁卯,封子岘为益王,岐衮王。

十一月,猎于白鹿原。

十二月,封子峄为德王,嵯昌王。

癸未,京师地震。

三年正月庚子,天德军行营副使石雄及回鹘战于杀胡山,败之。

二月庚申朔,日有食之。

辛未,崔珙罢。

是春,大雨雪。

四月乙丑,昭义军节度使刘从谏卒,其子稹自称留后。

五月甲午,震,东都广运楼灾。

辛丑,成德军节度使王元逵为北面招讨泽潞使,魏博节度使何弘敬为东面招讨泽潞使,及河中节度使陈夷行、河阳节度使王茂元、刘沔以讨刘稹。

戊申,翰林学士承旨、中书舍人崔铉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武宁军节度使李彦佐为晋绛行营诸军节度招讨使。

六月,西内神龙寺火。

辛酉,李德裕为司徒。

是夏,作望仙观于禁中。

七月庚子,免河东今岁秋税。

九月辛卯,忠武军节度使王宰兼河阳行营攻讨使。

丁未,以雨霖,理囚,免京兆府秋税。

十月己巳,晋绛行营节度使石雄及刘稹战于乌岭,败之。

壬午,日中月食太白。

是月,党项羌寇盐州。

十一月,寇邠、宁。

衮王岐为灵夏六道元帅、安抚党项大使,御史中丞李回副之。

安南军乱,逐其经略使武浑。

十二月丁巳,王宰克天井关。

四年正月乙酉,河东将杨弁逐节度使李石。

二月甲寅朔,日有食之。

辛酉,杨弁仗诛。

三月,石雄兼冀氏行营攻讨使,晋州刺史李丕副之。

六月己未,中书、门下、御史台虑囚。

闰七月壬戌,李绅罢。

淮南节度副大使杜悰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丙子,昭义军将裴问及邢州刺中崔嘏以城降。

是月,洺州刺史王钊、磁州刺史安玉以城降。

八月乙未,昭义军将郭谊杀刘稹以降。

戊戌,给复泽、潞、邢、洛、磁五州一岁,免太原、河阳及怀、陕、晋、降四州秋税。

戊申,李德裕为太尉。

十月,猎于鄠县。

十二月,猎于云阳。

五年正月己酉,群臣上尊号曰仁圣文武章天成功神德明道大孝皇帝。

是日,朝献于太清宫。

庚戌,朝享于太庙。

辛亥,有事于南郊。

大赦,赐文武官阶、勋、爵,文宣公、二王、三恪予一子出身。

作仙台于南郊。

庚申,皇太后崩。

三月,旱。

五月壬子,葬恭僖皇太后于光陵。

壬戌,杜悰、崔铉罢。

乙丑,户部侍郎李回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六月甲申,作望仙楼于神策军。

七月丙午朔,日有食之。

是月,山南东道节度使郑肃校检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八月壬午,大毁佛寺,复僧尼为民。

十月,作昭武庙于虎牢关。

六年二月癸酉,以旱降死罪以下,免今岁夏税。

庚辰,夏绥银节度使米暨为东北道招讨党项使。

三月壬戌,不豫。

左福策军护军中尉马元贽立光王怡为皇太叔,权句当军国政事。

甲子,皇帝崩于大明宫,年三十三。

宣宗元圣至明成武献文睿智章仁神聪懿道大孝皇帝讳忱,宪宗第十三子也。

母曰孝明皇太后郑氏。

始封光王。

性严重寡言,宫中或以为不惠。

会昌六年,武宗疾大渐,左神策军护军中尉马元贽立光王为皇太叔。

三月甲子,即皇帝位于柩前。

四月乙亥,始听政。

尊母为皇太后。

丙子,李德裕罢。

辛卯,李让夷为司空。

五月乙巳,大赦。

翰林学士承旨、兵部侍郎白敏中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辛酉,封子温为郓王,渼雍王,泾雅王,滋夔王,沂庆王。

七月,李让夷罢。

八月辛未,大行宫火。

壬申,葬至道昭肃孝皇帝于端陵。

九月,郑肃罢。

兵部侍郎、判度支卢商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云南蛮寇安南,经略使裴元裕败之。

十二月戊辰朔,日有食之。

大中元年正月壬子,朝献于太清宫。

癸丑,朝享于太庙。

甲寅,有事于南郊。

大赦,改元。

复左降官死者官爵,赐文武官阶、勋,父老帛,文宣王后及二王后、三恪予一子官。

二月癸未,以旱避正殿,减膳,理京师囚,罢太常孝坊习乐,损百官食,出宫女五百人,放五坊鹰犬,停飞龙马粟。

三月,卢商罢。

刑部尚书、判度支崔元式为门下侍郎,翰林学士承旨、户部侍郎韦琮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闰月,大复佛寺。

四月己酉,皇太后崩。

五月,张仲武及奚北部落战,败之。

吐蕃、回鹘寇河西,河东节度使王宰伐之。

八月丙申,李回罢。

庚子,葬贞献皇太后于光陵。

十二月戊午,贬太子少保李德裕为潮州司马。

二年正月甲子,群臣上尊号曰圣敬文思和武光孝皇帝。

大赦。

宗子房未仕者予一人出身,赐文武官阶、勋、爵。

三月,封子泽为濮王。

五月己未朔,日有食之。

崔元式罢。

兵部侍郎、判度支周墀,刑部侍郎、诸道盐铁转运使马植: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己卯,太皇太后崩。

七月己巳,续图功臣于凌烟阁。

十一月壬午,葬懿安太皇太后于景陵。

贬韦琮为太子宾客,分司东都。

三年二月,吐蕃以秦原安乐三州、石门驿藏木峡制胜六盘石峡萧七关归于有司。

三月,诏待制官与刑法官、谏官次对。

马植罢。

是春,陨霜杀桑。

四月乙酉,周墀罢。

御史大夫崔铉为中书侍郎,兵部侍郎、判户部事魏扶: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癸巳,幽州卢龙军节度使张仲武卒,其子直方自称留后。

五月。

武宁军乱,逐其节度使李廓。

十月辛巳,京师地震。

是月,振武及天德、灵武、盐夏二州地震。

吐蕃以维州归于有司。

十一月己卯,封弟惕为彭王。

十二月,吐蕃以扶州归于有司。

四年正月庚辰,大赦。

四月壬申,以雨霖,诏京师、关辅理囚,蠲度支、盐铁、户部逋负。

六月戊申,魏扶薨。

户部尚书、判度支崔龟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八月,幽州卢龙军乱,逐其节度使张直方,衙将张允伸自称留后。

十月辛未,翰林学士承旨、兵部侍郎令狐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十一月,党项羌寇邠、宁。

十二月,凤翔节度使李安业、河东节度使李拭为招讨党项使。

五年三月,白敏中为司空,招讨南山、平夏党项行营兵马都统。

四月,赦平夏党项羌。

辛未,给得灵盐夏三州、邠宁鄜坊等道三岁。

六月,封子润为鄂王。

八月乙巳,赦南山党项羌。

十月,沙州人张义潮以瓜、沙、伊、肃、鄯、甘、河、西、兰、岷、廓十一州归于有司。

白敏中罢。

戊辰,户部侍郎、判户部魏谟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十一月,崔龟从罢。

十二月,盗斫景陵门戟。

是岁,湖南饥。

六年三月,有彗星出于觜、参。

七月,雍王渼薨。

八月,礼部尚书、诸道盐铁转运使裴休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九月,獠寇昌、资二州。

十一月,封弟惴为隶王。

是岁,淮南饥。

七年正月丙午,朝献于太清宫。

丁未,朝享于太庙。

戊申,有事于南郊,大赦。

八年正月丙戌朔,日有食之。

三月,以旱理囚。

九月,封子洽为怀王,汭昭王,汶康王。

九年正月甲申,成德军节度使王元逵卒,其子绍鼎自称留后。

闰四月辛丑,禁岭外民鬻男女者。

七月,以旱遣使巡抚淮南,减上供馈运,蠲逋租,发粟赈民。

丙辰,崔铉罢。

庚申,罢淮南宣歙浙西冬至、元日常贡,以代下户租税。

是月,浙西东道军乱,逐其观察使李讷。

十年正月丁巳,御史大夫郑朗为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九月,封子灌为卫王。

十月戊子,裴休罢。

十二月壬辰,户部侍郎、判户部崔慎由为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十一年二月辛巳,魏谟罢。

五月,容管军乱,逐其经略使王球。

七月庚子,兵部侍郎、判度支萧鄴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成德军节度副大使王绍鼎卒,其弟绍懿自称留后。

八月,封子澭为广王。

九月乙未,有彗星出于房。

十月壬申,郑朗罢。

十二年正月戊戌,户部侍郎、判度支刘彖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二月,废穆宗忌日,停光陵朝拜及守陵宫人。

壬申,崔慎由罢。

闰月,自十月不雨,至于是月雨。

三月,盐州监军使杨玄价杀其刺史刘皋。

四月庚子,岭南军乱,逐其节度使杨发。

戊申,兵部侍郎、诸道盐铁转运使夏侯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五月丙寅,刘彖薨。

庚辰,湖南军乱,逐其观察使韩琮。

六月丙申,江西都将毛鹤逐其观察使郑宪。

辛亥,南蛮寇边。

七月,容州将来正反,伏诛。

八月,宣歙将康全泰逐其观察使郑薰,淮南节度使崔铉兼宣歙池观察处置使以讨之。

丁巳,太原地震。

十月,康全泰伏诛。

十二月,毛鹤伏诛。

甲寅,兵部侍郎、判户部蒋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十三年正月戊午,大赦,蠲度支、户部逋负,放宫人。

八月壬辰,左神策军护军中尉王宗实立郓王温为皇太子,权句当军国政事。

癸巳,皇帝崩于咸宁殿,年五十。

谥曰圣武献文孝皇帝。

咸通十三年,加谥元圣至明成武献文睿智章仁神聪懿道大孝皇帝。

赞曰:《春秋》之法,君弑而贼不讨,则深责其国,以为无臣子也。

宪宗之弑,历三世而贼犹在。

至于文宗,不能明弘志等罪恶,以正国之典刑,仅能杀之而已,是可叹也。

穆、敬昏童失德,以其以位不久,故天下未至于败乱,而敬宗卒及其身,是岂有讨贼之志哉!文宗恭俭儒雅,出于天惟,尝读太宗《政要》,慨然恭之。

及即位,锐意于治,每延英对宰臣,率漏下十一刻。

唐制,天子以只日视朝,乃命辍朝、放朝皆用双日。

凡除吏必召见访问,亲察其能否。

故太和之初,政事脩饬,号为清明。

然其仁而少断,承父兄之弊,宦官挠权,制之不得其术,故其终困以此。

甘露之事,祸及忠良,不胜冤愤,饮恨而已。

由是言之,其能杀弘志,亦足伸其志也。

昔武丁得一傅说,为商高宗。

武宗用一李德裕,遂成其功烈。

然其奋然除去浮图之法甚锐,而躬受道家之箓,服药以求长年。

以此见其非明智之不惑者,特好恶有不同尔。

宣宗精于听断,而以察为明,无复仁恩之意。

呜呼,自是而后,唐衰矣!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