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镌绣像麴头陀济颠全传 第三十三回 显水族烹而复活 护高松不至为薪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新镌绣像麴头陀济颠全传
《新镌绣像麴头陀济颠全传》 第三十三回 显水族烹而复活 护高松不至为薪 香婴居士

"上缺"上一一写道:金鼓门旗二对,炮手十名,六丁神旗三对,五色绣幡二十四对,五色彩幢二十四对,接引佛幡一座。

马上鼓手二十四名,中鼓一十六名,文武执事全副,衙门执事全副。

方相氏二尊,五丁开山神十尊,金甲神十二尊,八方神将八位,二十八宿天将全部,丧门凶宿全部。

上八洞天仙八位,中八洞神仙八位,下八洞地仙八位,大罗天仙十二位。

马上鼓吹二十四名,中乐一十二名,御前卤簿半部,旗牌衤剗衤散二十四名,将军力士二十四名,优童故事三十六队,锦装抬阁二十四座,锦绣神亭一座,绣迭香亭二座,衣亭二座,珍玩供亭十二座,十三级塔幡二座,閤朝文武祭轴挽章彩亭三百座,教坊司杂耍两班,教坊司女乐二十四名。

盥沭亭一座,食案二具,提炉二十四对,把花雪柳三十二副,黼翣功布一十六名,明暗灵车二乘,翁仲仪制全部,百花彩亭二座,方圆花伞二十四栖,采莲仙舡一只,金童玉女二十四对,五色神灯二十四对,百寿行香二十四对,清尘洒道棕拂一十六对。

祠堂神主一座,魂魄行幡二座,五色绣幢一十二对,上方仙乐一部,走马卖解一十二名,弄刀舞剑一十二名,汉经僧道三十六名,番经僧道三十六名,队舞两班,宫装细乐两班。

金螺鼓钹二十四名,黄冠缁素老人一十二名,梆鼓铃铎一十二名,挽歌蒿里八名,

敲钟杙纼四名,交歌薤露八名,绣结旌亭一座,剪彩宫花四对, 大辇一座,男女丧帏二棚。

济公看了半日,无处入身,只见大辇相近之际,孝子执杖,匍匐哀呼而来。

又有冯太保、张内监诸人,一伙丛聚而至。

济公捱出身子,走到面前,朝着大辇问讯一回。

众官僚俱道:"济公今日来迟,可惜没酒在此,该罚十大觥。"

济公道:"丧仪盛极,贫僧年老,步履迟重,挨不上来,列位大人俱齐,又天气晴爽,真也难得。"

众大人道:"济公今日此来,却没济公执事,你只看丧仪还有甚么未备?"济公道:"色色俱备,件件齐整,只是十三级塔幡之上,少了仙鹤二只。"

众位大人道:"济公所言不差,制造冥器的却是缺典。"

济公道:"贫僧来迟,补却两只。"

道言未已,只见天边两鹤鼓翅鸣翔而来,飞到塔幡顶上,驯然停止。

那些送殡之人看了,无不称奇。

不知者皆道孝子至诚,感格天也遣鹤相助,那知乃是济公显出神异。

大辇已到城外三台山上,诸宾俱在山庄,四散备席,荤素分开。

济公径到素席而坐,只见儿位大人吆呼济公荤席上来,济公再三辞谢。

内一人道:"众人耳目所集,济公却要遮满,我近处有个小庄,邀了他寻些小荤试他,看他吃也不吃?"众人遂拉了济公,到了庄上。

一面叫人整治湖中鲜品来小饮,强着济公吃酒,济公抵死不受。

众人道:"我为你备下小荤,却要小饮。"

济公道:"小荤何在?无论已烹未烹,俱要拿到面前我看。"

厨役也就搬出。

济公张开袖子,一盘一碟、俱将倒在袖中。

众喊道:"你这腌臜人,如何淋淋漓漓笼在袖中,难道你要拿回去吃不成?"济公道:"拿去放了生罢。"

众人大笑道:"真颠子!买干鱼放生,犹然惹人笑说。 况且安排成熟,你尚哄我们放生,可有此理么?"济公道:"我晓得鱼是油煎,虾是白煮,蟹是干蒸,螺是断尾,蛤是汤口,俱是水菜。 你们可随我来。"

走到一个池边,济公把袖一倾,只见鱼是焦背,虾是红衣,蟹是赤壳,螺是断尾,蛤是开口,无不在水中,围围洋洋,翻身跳动。

众人极口称奇叫绝,尽道济公佛力宏人。

从此俱各奉斋终身,以杜口腹之欲。

送殡之人,尽来看过。

也是济公正觉菏菩提一椿异化。

四方传诵道:"净慈寺济公,活佛显化。"

都来参拜。

况且大殿初成,人来瞻礼更多。

近姓有六通寺的书记,平日与净慈寺监寺僧小有口过,看见净慈寺兴造热闹,门前一带引路高松,盘旋茂盛,乃与风水相关。

一日,因新任太守赵公相知,乘着兴造鼓楼,需用大木,六通书极口道:"净慈寺前长松五百余株,尽堪采伐。"

赵太守道:"以寺院无碍之树,为公家吃紧之需,有何不可!"也不令本寺长老得知,即时差了土工一二百名,即来砍伐。

本寺长老早已得知,一时慌了手脚,即与济公商量。

济公道:"长老休慌,待我去见。"

长老道:"这是新来官府,最是利害,你去见他,须用小心。"

济公道:"我师放心,待他来时,随机应变便了。"

只见太守轿子,吆吆喝喝,到了寺前,没一个僧人来接,太守十分震怒,就分付公人进寺内,逢见僧人便拿。

此时僧人躲得绝影,只见济公扶着拐杖,站在方丈之前,公人应手拿去。

见了太守问道:"偌大一个丛林,难道止得一个僧人么?"济公道:"僧人尽多,闻得大人到了佛门便多震怒,恐怕坏了佛门体面,所以俱避过。"

太守道:"怎么你又不避?"济公道:"若俱是众僧引避,佛门使灭绝了。"

太守道:"你叫甚么名字?"济公道:"贫僧法名道济。"

太守道:"可是会做诗的济颠么?向闻你善于赋诗,今来见我,你有何说?"济公道:"闻知公相要伐敝寺松树,有诗呈上。"

诗曰:

亭亭百尺接天高,曾与山僧作敌交。

满望枝柯千载盛,只愁刀斧一齐抛。

寺前不睹龙蛇影,耳畔无声风雨号。

最苦早间飞去鹤,晚回不见旧时巢。

太守道:"我昨日午后才有些意,一些风声不露,你寺中和尚怎就躲得没影?你这首诗便已写就,出诸袖中,却有谁来泄漏?"济公道:"贫僧梦中三日前已见六通寺的伽蓝来,对本寺伽蓝说知,所以只留贫僧在此伺候公相。"

太守心中想到:"砍伐松木,也是风水龙脉相关,我未举意,神已先告,可见也非孟浪得的。"

太守即时脸上回春,立时将土工散去,仍进方丈吃茶。

看见山环彩翠,屋隐烟霞,又点韵要济公作诗。

济公举笔立成一律。

诗曰:

白日磷磷积翠岚,翠岚深处结茆庵。

煮茶迎客月当户,采药出门云满篮。

琴挂葛弦鸣素志,窗开风拂暑清谈。

今朝试识东坡面,四大皆空不用参。

太守读罢,叹赏不已,亦复技痒,也作一律。

诗曰: 不作人间骨肉僧,霜威隐隐骨棱棱。

金茎三秀诗坛满,宝树干花法界清。

得句逃禅宁守寂,即心是性不传灯。

我来问道无余事,云在青天水在瓶。

太守谈诗半晌,得意之极。

看见壁间挂着陶渊明访昙公小景,太守限昙、庵、馋、蚕、篮五字为韵,悬着笔,待济公立成一律,就书于画上。

济公不构思索,立口地高声吟道,诗曰:

石镜持将破老昙,大云埋尽结新庵。

非关有识窥来澹,亦是无机早去馋。

半壁示人难语蔗,一丝相证却输蚕。

敲门就是陶元亮,闻得钟声不下篮。

太守之笔,矫若龙蛇,两序僧人啧啧赞赏,称为双绝。

太守兴复高爽,索纸待书,即取文房四宝,磨得墨浓,蘸得笔饱。

许多僧人遍处搜索笺纸缣素,俱来跪地相求。

太守取了韵书,一边点韵,要济公随口说着,太守写着,落纸如飞。

太守兴转狂放,缣素写完,继以笺纸;笺纸写尽,兼以纸帐,裁来亦写成幅。

又见粉壁长廓光洁可爱,取了高梯,上上下下,写得快心匠意。

也亏得济公随口而出,不假思索,句句离奇光怪,俱非常人道得出来。

太守写罢,即唤书办一一抄写而去。

太守道:"本府游遍天下,诗人墨客应接颇多,无如济公长驾远驭之才,虽唐时孟郊、贾岛也不能如此便捷。 今日本府在净慈寺,到结了一个方外相知。"

不忍言别。

一面唤书办取库中三百两银子,交送常住;一面分付地方,于净慈寺外,加种引路松三百余株,以志本府与济公谈诗胜事。

以后就有许多本处生员和了许多诗草,呈送太守,太守览过,只道:"济公之诗,无可匹敌。"

与济公相别,上轿而回,竟把砍松一事化为冰炭。

且又与大殿添了许多布施,山门外添增了许多引路之松。

德辉长老道:"今日若非济公应变之才,怎生解得这场懊恼。"

众山长老俱来称庆。

济公亦若为不知,但着两个行者拿了香烛到六通寺伽蓝殿里,瞻拜而回。

书记僧知之,大含愧悔而已。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