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镌绣像麴头陀济颠全传 第十三回 渡钱塘中途显法 到嵊县古塔重新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新镌绣像麴头陀济颠全传
《新镌绣像麴头陀济颠全传》 第十三回 渡钱塘中途显法 到嵊县古塔重新 香婴居士

且说佛门旧例,寺中住持回首过了七七之后,要请诸山长老会汤,然后议论别请长老住持。

是日首座道:"众位和尚在上,自长老西归之后,将衣钵留与济颠,其如济颠,颠病越加沉重,搅得禅门不成规矩。 今日列位在此,敢烦劝戒一番,倘得归正,也好承接本山香火,不枉师父认识一番。"

众位道:"今日不知济公却在何处,趁我等未散,可速寻来劝诲,省得错过,再请不便。"

首座即遣行者去寻。

济公方在城中,送了半来起身,同到飞来峰牌楼下,唤了许多小厮,往溪中摸鹅卵石。

红的一堆,白的一堆,青黄黑的共分作一堆、领着小厮们周围旋转。

有人问他何事,济公曰:"我与师父做法事,串五方。"

侍者看见,即忙唤道:"济公,济公,今日首座请了许多师父,在方丈会汤,特令我来奉请。"

济公道:"我有正经佛事,说甚么会汤,竟说请我吃酒,我就来了。"

提着草鞋,走进方丈。

大笑道:"你们坐的好似子孙堂,中间少个太君娘。"

首座道:"你且莫颠,师父已作古人,只有你在这里,你可作些正经,也与师父增气。"

济公曰:"气是增不得的,我若增气,只好与你们终日打闹,那得这许多肚皮袋气。"

众僧听了大怒道:"某等清净禅门,如何容得这等没正经歪乌辣的狗种!"济公道:"看你这伙秃驴,有甚正经!正是冰炭不同炉,你看我不在眼上,我看你不在眉尖。 长老方终死的,便有许多说话。 日常间还是我的肚皮宽容,包含你们许多贼头狗脑的歪事。 如今你们到趁着众位之势,花唇巧舌,仗义执言,虚敬虚恭,鬼心鬼眼。 请问你那一句佛法你讲得来?那一句佛法你悟得透?怎么前日抢衣钵的时节,不见你们说正经话?今日就是说正经话的,也在里边成团打块,手长脚快,恨不得一口吞在肚里。 今朝的口气,果然正经体面,果然冠冕,想起前日光景你们的形神,屎肚子俱透露在外。"

众僧却被济公数数落落,说个畅快,众僧不觉无名火发,内中一个出尖长老,绰号叫做孙行者,提了一条禅杖,飞也奔将出来。

济公早已收抬包袱停当,背了就走出门。

就往师父骨塔前拜了几拜,离了灵隐寺,过了六条桥,迳到净慈寺投宿一宵。

次旱到浙江亭过了渡,往台州进发,到了诸暨地方。

只见一个年少头陀,同着一个年老的妇人,抬着一乘竹兜,兜上挂着黄布帐子,帐用一尊观世音菩萨,座下有空采袋一只。

一老一小,却是来路远了,扛抬不动,光景甚是狼狈。

济公问道:"今日那里佛会?抬着观音,可是去助会的么?"那婆婆道:"没奈何干这勾当。 这小子是我孙儿,他父亲旧年死了,目下他母亲病势沉重,没有调理,无计设处。 近边有个小庙,庙里一尊观音,勉强做个竹兜,抬出化缘。 不料化缘全要口嘴伶俐,才有利市。 似我老小两口,不会念经,不会说咒,光光念着一句观音菩萨,谁肯布施。 所以清早出来,已到日蹉,仍旧空袭一只,分文也无,如何是好?"济公听见他说得苦楚,便道:"婆婆放下,待我与你孙儿抬着,我包袱内有木鱼一个,破钹半扇,取出来,每人拿着一件,到了人烟凑集之处,我自有法,包你满载而归。"

果然到了市上,济公打起钹来,孙儿打看木鱼,高声念起颂子,四下里俱来打围拱听,济公念得有兴。

那市上的人,有银的钱的米的、布头线索的,一霎时,人头上接递将来,袋已满了。

天已晚了,济公依旧帮他抬了,慢慢回去。

到得家时,不料他婆婆孙子两个走了出门,病者没人照看,早已呜呼哀哉了也。

济公见此光景,益觉惨然,即忙将钱米变易,了却后事。

婆婆伤心太过,不觉一晕倒地,急救方苏,又无料理之处。

济公只得向人说道:"我是婆婆外甥。"

央了邻妈看守婆婆,勉强又同孙儿抬着观音上街,抛着颂子,或说因果。

市上的人淘淘阵阵,俱来听着,那银钱米谷之类,一时凑集,众人看见挑抬不起,不用米谷,都是银钱布帛。

如此做了七日,婆婆见了许多东西,病也好了。

此时只恐外甥要去,极意奉承济公。

济公道:"够了够了。"

次日,连那衣包也忘记背了,竟自走路。

到了飞云渡边,溪水正溜,见一老者手持竹杖,将要过溪,济公疾忙上前道:"溪流汹涌。"

老者仔细一看。

济公道:"我驼你过去罢。"

到了彼岸,老者道:"我却无物相酬,袖中有干酒一包送你,只怕你出家人不用酒的。"

济公听见说是干酒,却也稀奇,正是对科之物,但不知何以叫做干酒。

老者道:"每一日,只用一粒放在壶中,一日尽醉,若用两粒,就狂醉难当,若用三粒,七日不醒。"

济公得了,致谢别去,回头就不见了老者,异叹久之。

又走了数里,只见一长一矮两个和尚,挑着高担走来。

见济公是个孤身,却就放下担子道:"小子休走!"济公晓得遇了鏖头,即便站住。

矮的和尚即在担上抽出一条戒尺,照头就打,济公只得跪下求饶。

那长的道:"快快挑起担子。"

济公也其得挑了随行。

济公心思一计,道:‘师父来得远了,不知可用酒么?”和尚听见酒之一字,却就和软问道:"此处你有熟识酒店么?"济公道:"熟识却无,方才一位老者送我干酒一包,只要一个瓶子,可吃一日。 走得倦了,可以接力。"

和尚道:"我担子有个葫芦,取出可以藏酒,就在此松林之内停憩片时。"

济公就将葫芦取水,放下一粒红药,霎时馨香扑鼻,两个不觉流涎,一啜而尽。

还道:"不够,不够。"

济公看见有些光景,依着老者之言,放下三粒,和尚尽兴而毕。

济公立在边头,一滴不敢沾唇。

只见一对手软,两个头悬。

眼乜斜,不知南北;脚转折,怎辨东西。

济公道:"这干酒是老者与我闲常解渴的宝贝,那知是今日救命的仙丹。"

两个倒地酣呼,不知人事。

济公怕他醒来,身子难脱,也就放出手段,将担上索子解开,把两个凶徒捆缚在黑松林下,到得醒来,也须七日,济公方得取道前去。

这也是罗汉魔头,金星化解。

且说济公离了鏖僧,直趋嵊县。

那知嵊县是个富庶之乡,却不好佛,见了和尚,大约似眼内之钉,肉中之刺,不大有缘。

济公脱了鏖僧之厄,一口气走了许多路头,肚中饥饿,寻得一个竹简盛水,取出干酒放下一粒,只好消遣微醺,却是软饱。

走了许多人家,不得一碗饭吃,如何再走?偶然走到一座古塔之下,前无僧寮,后无廊舍,止有一块高大莲花石座可以息足,山坡之下,却是行人大路。

济公周围看了一番,就爬上石去,趺膝袒肩而坐。

心中记得金粟如来放大光明咒,嘿持七遍,便可以放大光明。

心中作一观相,持诵此咒。

少时,一缕青光吐起,就有白光红光黄光,五色迸现而出,盘盘施旋,直绕塔顶。

四方观者,男男女女,杂沓而来,仔细看时,却不是塔上起的,原来俱在济公顶门放出。

济公闭目瞑坐,就有近村人家来烧香的,礼拜的,供香花的,供素食的。

济公也就随意饱餐,仍复瞑坐,收回光彩。

正待下座行走,只见乡绅朋友,财主里老,填街塞道而来,曰:"敝地从无圣僧高士到此,所以不识礼貌。 今见毫光满道,瑞霭千层,方知活佛降临,就请到后面净室住下。"

济公道:"云本无心出岫,风来有意扬幡,信有机缘,何妨驻锡。"

从此声名远迩传播,就有许多僧众,内外护持,俱道活佛降临。

破悭旋舍,先搭了几间蓬厂,造了两层大殿,即便修起古塔,层层点起塔灯,不一年间,就成一个丛林。

虽然济公日常有干酒暗中助兴,奈何胸中浩浩落落,不得荤腥爽快,却是闷怀。

兼之起了还乡之念,一刻难熬,遂于次日五更起来,披了旧日破坏褊衫,挥手而去。

人俱不知踪迹,只说活佛依旧归天去了。

至今传下法派,古塔重光,绵远不绝。

正是: 古佛临凡没去来,忍教塔顶长莓苔。

孤云一片栖黄鹤,七级灯光照九埃。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