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费昶〈昶。
江夏人。
善为乐府。
官至新田令。
有集三卷。
〉【巫山高】
巫山光欲晚。
"《诗纪》云。 一作晓。 "阳台色依依。
彼美严之曲。
宁知心是非。
朝云触石起。
暮雨润罗衣。
愿解千金佩。
请逐大王归。
"○玉台新咏六。 《乐府诗集》十七。 《诗纪》九十二。 "
【芳树】
幸被夕风吹。
屡得朝光照。
枝低"乐府作偃。 注云。 一作低。 文苑云。 一作偃。 "疑欲舞。
花开似含笑。
长夜路悠悠。
所思不可召。
行人早旋返。
贱妾犹年"文苑云。 一作年犹。 "少。
"乐府云。 一作犹少。 ○文苑英华二百八。 《乐府诗集》十七。 《诗纪》九十二。 "
【有所思】
上林乌欲栖。
"文苑、乐府作鸟欲飞。 "长门"玉台作安。 "日行"文苑、乐府并云。 一作将。 "暮。
所思郁不见。
"文苑作已。 "空想丹墀步。
帘动意"玉台作忆。 "君来。
雷声似车度。
北方佳丽子。
窈窕能回顾。
夫君自迷惑。
非为妾心妒。
"○玉台新咏六。 文苑英华二百二。 《乐府诗集》十七。 《诗纪》九十二。 "
【长门怨】
向夕千愁"《类聚》作悲。 "起。
自悔"《类聚》作百恨。 "何嗟及。
愁思且归床。
罗襦方掩泣。
绛树摇风软。
黄鸟弄声急。
金屋贮娇时。
不言君不入。
"○玉台新咏六作长门后怨。 《类聚》三十二。 《乐府诗集》四十二。 《诗纪》九十二。 "
【采菱曲】
妾家五湖口。
采菱五湖侧。
玉面不关妆。
"文苑作翠。 "双眉"《诗纪》作目。 "本翠"文苑作青。 色。 日斜天欲暮。 风生浪未息。 宛在水中央。 空作两相忆。 (○玉台新咏六、文苑英华二百八作采菱女。 《乐府诗集》五十一。 《诗纪》九十二。 又《类聚》八十二作采菱诗。 引侧、色、息三韵。 "
【思公子】
公子才气饶。
凌云自飘飘。
东出斗鸡道。
西登饮马桥。
夕冥银为烛。
朝燔桂作焦。
虞卿亦何命。
穷极苦无聊。
"○《乐府诗集》七十四。 《诗纪》九十二。 "【发白马】〖白马。
津名。
〗
家本楼烦俗。
召募"《诗纪》误作寡。 "羽林儿。
怖羌角戏。
习战昆明池。
弓韬不复挽。
剑衣恒露铍。
一辞豹尾内。
长别属车垂。
白马今虽发。
黄河未结澌。
寄言闺中妇。
逢春心勿移。
"○文苑英华二百九。 《乐府诗集》七十四。 《诗纪》九十二。 "
【行路难二首】
君不见长安客舍门。
倡家少女名桃根。
贫穷夜纺无灯烛。
何言一朝奉至尊。
至尊离宫百余处。
千门万户不知曙。
惟闻哑哑城上乌。
玉阑"《类聚》作兰。 乐府作栏。 "金井牵辘轳。
丹梁翠柱飞流"玉台作屠。 乐府同。 又注。 一作流。 "苏。
香薪桂火炊雕胡。
"《类聚》作凋。 乐府、《诗纪》并云。 一作。 "当年翻覆无常定。
薄命为女何必"《类聚》作必已。 "粗。
"文苑作心已粗。 注云。 一作必已粗。 一作何必粗。 ○玉台新咏九。 《乐府诗集》七十。 《类聚》三十及文苑英华二百并作吴均。 《诗纪》九十二。 "
君不见人生百年如流电。
心中坎廪"乐府作坎Б。 "君不见。
我昔初入椒房时。
讵减班姬与飞燕。
朝逾"文苑作踏。 注云。 一作逾。 "金梯上凤楼。
暮下"文苑作入。 注云。 一作下。 "琼钩息鸾殿。
柏梁"玉台作台。 乐府同。 "昼夜香。
锦帐自飘。
笙歌枣下曲。
"玉台作上吹。 乐府作膝上吹。 文苑云。 一作膝上吹。 "琵琶陌上桑。
过蒙"文苑作叨。 注云。 一作蒙。 "恩所赐。
余光曲沾被。
既逢阴后不自专。
复值程姬有所避。
黄河千年始一清。
微躯再逢永无议。
"文苑作义。 注云。 一作议。 "蛾眉偃月徒自妍。
傅粉施朱欲谁为。
不如天渊"文苑作泉。 注云。 一作渊。 "水中鸟。
"文苑作凫。 "双去双飞"文苑作归。 乐府同。 "长比翅。
"文苑作翅。 按当作《羽皮》。 ○玉台新咏九。 文苑英华二百。 《乐府诗集》七十。 《诗纪》九十二。 "【赠徐郎诗】〖六章〗
汉水如鸡。
昆山抵鹊。
维皇多士。
譬兹珠璞。
皎皎名驹。
昂昂野霍。
思发泉涌。
纸飞云落。
射策除郎。
明经拜爵。
家盈ひ。
人有丹ぬ。
车载斗量。
束之高阁。
并海之斥。
奕叶才雄。
北邻稷下。
南接淹中。
礼无变俗。
乐有正风。
舆人善诵。
君子固穷。
坐腰青紫。
俯拾三公。
曰子大夫。
有声有度。
山东只立。
关西独步。
奋翮高云。
扬镳远路。
王侯十辟。
英杰三顾。
貌若断山。
心如武库。
昔闻旧矣。
寤寐咏歌。
我刺未书。
君骖肯过。
爱而不见。
独抱萦波。
晨瞻洛。
夕望江沱。
方年已叔。
乃遇萧何。
何用好仁。
从游则变。
何用祛鄙。
万顷斯见。
子亦绝伦。
争驱前彦。
斧藻其德。
雕龙其绚。
殷勤胶漆。
留连琴酒。
居徒壁立。
妪亦粗丑。
纺绩江南。
躬耕谷口。
庭中三径。
门前五柳。
子若弹冠。
余当结绶。
"○文馆词林百五十八。 "
【华光省中夜闻城外捣衣诗】
阊阖"《类聚》作阖闾。 "下重关。
丹墀吐明月。
秋气城中冷。
秋砧城外发。
浮声绕雀台。
飘响度龙阙。
宛转何藏摧。
当从上路来。
藏摧意"《类聚》作方。 "未已。
定自乘轩里。
"玉台作里。 《诗纪》同。 "乘轩尽世家。
佳丽似朝霞。
圆"《类聚》作员。 "耳上照。
方绣领间斜。
衣薰百和屑。
鬓插九枝花。
昨暮庭槐落。
今朝罗绮薄。
拂席卷鸳鸯。
开幔"玉台作缦。 《类聚》作。 "舒龟鹤。
"《类聚》作鹄。 韵补同。 "金波正容与。
玉步依砧杵。
红袖往还萦。
素腕参差举。
徒闻不得见。
独夜空愁伫。
独夜何穷极。
怀之在心恻。
"玉台作侧。 "阶垂玉衡露。
庭舞相风翼。
沥滴流星辉。
灿烂长河色。
三冬诚足用。
五日无粮食。
扬云已寂寥。
今君复弦直。
"○玉台新咏六。 《诗纪》九十二。 又《类聚》六十七引月、发、阙、摧、来、已、里、家、霞、斜、花、落、薄、鹤、与、杵、举、伫十八韵。 韵补五引薄、鹄二韵。 "
【和萧记室春旦有所思诗】芳树发春辉。
蔡子望青衣。
水逐桃花去。
春随杨柳归。
杨柳何时归。
袅袅复依依。
已荫章台陌。
复扫长门扉。
独知离心者。
坐惜春光违。
洛阳远如日。
何由见宓妃。
"○玉台新咏六。 《诗纪》九十二。 "
【春郊见美人诗】芳郊拾翠人。
回袖卷"玉台作掩。 《类聚》作探。 "芳春。
金辉起步摇。
红采发吹纶。
阳阳"玉台作汤汤。 "盖顶"《类聚》作倾。 《诗纪》作项。 "日。
飘飘马足尘。
薄暮高楼下。
当知妾姓秦。
"○○玉台新咏六、《类聚》十八并作春郊望美人。 《诗纪》九十二。 "【咏照镜诗】晨晖照杏梁。
飞燕起朝妆。
留心散广黛。
轻手约黄。
正钗时念影。
拂絮且怜香。
方嫌翠色故。
乍道玉无光。
城中皆半额。
非妾画眉长。
"○玉台新咏六。 "
【和萧洗马画屏风诗二首】〖《诗纪》云。
萧子范为太子洗马。
〗
【阳春发和气】
日静"玉台作净。 "班姬门。
风轻董贤馆。
卷耳缘阶出。
反舌登墙唤。
蚕女桂枝钩。
游童苏合弹。
拂袖当留客。
相逢莫相难。
"○玉台新咏六。 《诗纪》九十二。 "【秋夜凉风起】
佳人在河内。
征夫镇马邑。
零露一朝团。
中夜两垂泣。
气爽床长冷。
天寒针缕涩。
红颜本暂时。
君还讵相及。
"○同上"
【咏入幌风诗】
经堂"文苑作芳。 《诗纪》云。 一作房。 "泛宝瑟。
乘隙动浮埃。
锵金驱响至。
举袂送芳来。
能使兰膏灭。
乍见珠帘开。
轻裾试一举。
令子暂迟回。
"○《初学记》一。 文苑英华百五十六。 《诗纪》九十二。 "
☆王台卿〈台卿。
为刑狱参军。
与江仲举、何仲容等。
同为雍州刺史南平王恪门下宾客。
〉【陌上桑四首】
郁郁陌上桑。
盈盈道傍"乐苑作陌上。 "女。
送君上河梁。
拭泪不能语。
"○古诗类苑百二十五。 《诗纪》九十三。 "
郁郁陌上桑。
遥遥山下蹊。
君去戍万里。
妾来守闪闺。
"○同上"
郁郁陌上桑。
皎皎云间月。
非无巧笑姿。
皓齿为谁发。
"○同上"
郁郁陌上桑。
袅袅机头丝。
君行亦宜返。
今夕是何时。
"○同上"
【陌上桑】〖《诗纪》云。
一云采桑。
玉台作萧子显。
〗
令月开和景。
处处动春心。
挂"《类聚》作桂。 "筐须叶满。
息倦重枝阴。
"○《类聚》八十八作咏陌上桑诗。 《乐府诗集》二十八。 《诗纪》九十三。 "
【云歌】玉云初度色。
金风送影来。
全生疑魄暗。
半云月时开。
欲知无处所。
一为上阳台。
"○《乐府诗集》八十六。 《诗纪》九十三。 "
【一旦歌】
一旦被头痛。
避头还着床。
自无亲伴侣。
谁当给水浆。
匍匐入山院。
正逢虎与狼。
对虎低头啼。
垂泪泪千行。
"○《乐府诗集》八十六佚作者名。 次王台卿诗后。 《诗纪》九十三。 "【和简文帝赛汉高祖庙诗】
沐芳事椒醑。
"《类聚》作糈。 "驾言遵寿宫。
瑶台斜接岫。
玉殿上凌空。
树出垂岩影。
竹引带山风。
阶长雾难歇。
窗高云易通。
所悲樽俎撤。
按歌曲未终。
"○《类聚》七十九。 《诗纪》九十三。 "
【奉和望同泰寺浮图诗】〖《诗纪》云。
和简文。
下同。
〗
朝光正晃朗。
涌"广弘明集作踊。 注云。 明本作涌。 "塔标千丈。
仪凤异灵乌。
金盘代仙掌。
积ㄆ成"广弘明集作承。 注云。 明本云。 一作成。 "雕桷。
高檐挂珠网。
宝地若地沙。
风铃如树"广弘明集作积。 注云。 明本作树。 "响。
刻削生千变。
丹青图万象。
烟霞时出没。
神仙乍来往。
晨雾半层生。
飞幡接云上。
游霓不敢息。
翔讵能仰。
赞善资哲人。
流咏归明两。
愿假舟航末。
彼岸谁云广。
"○广弘明集三十。 《诗纪》九十三。 又《类聚》七十六引丈、掌、网、响、象、往、上七韵。 "【奉和往虎窟山寺诗】
我王宗胜道。
驾言从所之。
辎轩转朱毂。
骊马跃青丝。
清渠影高盖。
游树拂行旗。
宾徒纷杂沓。
景物共依迟。
飞梁通涧道。
架宇接山基。
丛花临迥砌。
分"广弘明集云。 明本作纷。 "流绕曲墀。
谁言非胜境。
云山独在兹。
尘情良易著。
"广弘明集作遣。 注云。 三宫本作著。 "道性故难缁。
承恩奉教义。
方当弘受持。
"○广弘明集三十。 《诗纪》九十三。 "
【奉和泛江诗】
春江下白帝。
画舸向黄牛。
锦缆回沙碛。
兰桡避荻洲。
湿花随水泛。
空巢逐树流。
建平船{姊女=木}下。
荆门战"《初学记》误作载。 "舰浮。
岸社"《初学记》误作杜。 "多乔木。
"《初学记》作群树。 文苑同。 "山城足"《初学记》作是。 "迥"文苑作回。 "楼。
日落江风静。
龙吟回"文苑作迥。 "上游。
"○《初学记》六作周庾信。 文苑英华百六十二作庾信。 《诗纪》九十三。 又《类聚》八作泛江诗。 引牛、洲、流、楼四韵。 "【山池应令诗】〖《诗纪》云。
和简文。
〗
历览周仁智。
登临欢豫多。
穿渠引金谷。
辟道出铜驼。
长桥时跨水。
曲阁乍临波。
严风生竹树。
池香出芰荷。
石幽衔细草。
林末度横柯。
"○《类聚》九。 《诗纪》九十三。 "
【咏风诗】浸淫"《类聚》误作望。 "不可识。
"文苑作议。 "去来非有情。
乍见珠帘卷。
时觉洞房清。
暂拂兰池上。
潋淡玉波"《类聚》误作尘。 "生。
一辨"《诗纪》作辩。 "雄雌异。
还恶庶人轻。
"○《类聚》一。 文苑英华百五十六。 《诗纪》九十三。 "
【咏筝诗】
依歌时转韵。
按曲动花钿。
促调移轻柱。
乱手度繁弦。
惟有高秋月。
秦声未"《初学记》作独。 "可怜。
"○《类聚》四声下四。 《初学记》十六。 文苑英华二百十二。 《诗纪》九十三。 "
【同萧治中十咏二首】
【荡妇高楼月】空庭"玉台作度。 "高楼月。
非复三五圆。
"玉台作五三年。 "何须照床里。
终是一人眠。
"○玉台新咏十。 《诗纪》九十三。 "【南浦别佳人】
敛容送君别。
一敛无开时。
只应待相见。
还将笑解眉。
"○同上"【咏水中楼影诗】〖《诗纪》云。
和简文。
〗飘飘似云度。
亭亭如盖浮。
熟看波不动。
还是映高楼。
"○《类聚》六十三。 《诗纪》九十三。 "
【临沧波诗】
高轩临不测。
清江穷广深。
天边生岸影。
水上结云阴。
风来白华起。
潮满黄沙沈。
"○《类聚》八。 《诗纪》九十三。 "☆王ぁ〈ぁ。
南徐州治中。
有集三卷。
〉【长安有狭邪行】
名都驰道傍。
华毂乱锵锵。
道逢佳丽子。
问我居何乡。
我家洛川上。
甲第遥相望。
珠扉玳瑁床。
绮席流苏帐。
大子执金吾。
次子中郎将。
小子陪金马。
遨游蔑卿相。
三子俱休沐。
风流郁何壮。
三子俱会同。
肃雍多礼让。
三子俱还室。
丝管纷寥亮。
大妇裁舞衣。
中妇学清唱。
小妇窥镜影。
弄此朝霞状。
佳人且少留。
为君绕梁唱。
"○《乐府诗集》三十五。 《诗纪》九十三。 "【奉和往虎窟山寺诗】〖《诗纪》云。
和简文。
〗
美境多胜迹。
道场实兹地。
造化本灵奇。
人功兼制置。
房廊相映属。
阶阁并殊"广弘明集云。 宋本、宫本作珠。 "异。
高明留睿赏。
清净"广弘明集作静。 注云。 三本、宫本作净。 "穆神思。
豫游穷岭"广弘明集云。 三本、宫本作领。 "历。
藉此方春至。
野花夺人眼。
山莺纷可喜。
风景其鲜华。
水石相辉媚。
法像无尘染。
真僧绝名利。
陪游既伏心。
闻道方刻意。
"○广弘明集三十。 《诗纪》九十三。 "
☆朱超〈超。
仕梁为中书舍人。
有集一卷。
〉【采莲曲】
艳色前后发。
缓楫去来迟。
看妆碍荷影。
洗手畏菱滋。
摘除莲上叶。
扌它出藉中丝。
湖里人无限。
何日满船时。
"○《乐府诗集》五十。 《诗纪》九十三。 "
【赠王僧辩诗】
故人总连率。
方舟下汉池。
玉节交横映。
金铙"《诗纪》作绕。 "前后吹。
聚图匡汉业。
倾产救韩危。
昔时明月夜。
荫羽切高枝。
冲天势已远。
控地力先疲。
各言献捷后。
几处泣生离。
"○文苑英华二百四十七。 《诗纪》九十三。 "
【别刘孝先诗】〖《诗纪》云。
诗汇作何逊者非。
〗
疲こ积未瘳。
伏枕倦"文苑作卷。 "长愁。
复念夜分首。
"文苑作手。 "江上值徂秋。
阴凝变远色。
落叶泛寒流。
繁霜积晓缆。
轻冰"文苑作水。 "绕夜舟。
曳裾出兔苑。
引领望龙楼。
勿念荆台侧。
无为戚情"文苑云。 情一作成。 "游。
"○文苑英华二百六十六。 《诗纪》九十三。 "
【别席中兵诗】数年共栖"《类聚》作游。 文苑云。 一作游。 "息。
一旦各联翩。
莫论行近远。
终是隔山川。
长波漫不极。
高岫郁相连。
急风乱还鸟。
轻寒静暮蝉。
扁舟已入浪。
孤帆渐逼天。
停车对空渚。
怅"《类聚》作长。 文苑、《诗纪》云。 集作长。 "望转依然。
"○《类聚》二十九作朱超道。 文苑英华二百六十六作道别席中兵。 《诗纪》九十三。 "
【夜泊巴陵诗】月夜三江静。
云雾四边收。
淤泥不通挽。
寒浦劣容舟。
回风折长草。
轻冰断细流。
古村空列树。
荒戍久无楼。
"○《类聚》二十七作泊巴陵诗。 文苑英华二百八十九。 《诗纪》九十三。 "
【岁晚沈こ诗】风将夜共静。
空与月俱明。
烛滴龙犹伏。
垆开凤欲惊。
叶飞林失影。
冰合涧无声。
太息兴床念。
宁敢离衣行。
唯畏残藤尽。
不闻桴鼓鸣。
"○《类聚》七十五作朱超道。 《诗纪》九十三。 "
【对雨诗】
当夏苦炎埃。
习静对花台。
落照依山尽。
浮凉带雨来。
重云吐"文苑作出。 万花谷同"飞电。
高栋响行雷。
洒树轻花发。
滴沼细萍开。
泛沫"文苑作泳。 "萦"《类聚》误作荣。 "阶草。
奔流起砌苔。
无因假轻盖。
徒然想上才。
"○《初学记》二。 文苑英华百五十三。 《诗纪》九十三。 又《类聚》二引台、来、雷、开、苔五韵。 万花谷后一作朱超诗。 引雷、开二韵。 "
【咏同心芙蓉诗】
青山丽朝景。
玄峰朗夜"文苑作月。 "光。
未及清池上。
红蕖并出房。
日分双蒂"《类聚》作带。 "影。
风合两花香。
鱼惊畏莲折。
龟上碍荷长。
云雨留"文苑作流。 "轻润。
草木隐嘉祥。
徒歌涉江"文苑江上。 "曲。
谁见缉为裳。
"○《类聚》八十二。 文苑英华三百二十二。 《诗纪》九十三。 "
【奉和登百花亭怀荆楚诗】〖《诗纪》云。
和元帝。
〗
亭高登望极。
春心远近同。
莫恨荆台隐。
云行不碍空。
柳色浮新翠。
兰心带浅红。
若因鹏举便。
重上龙门中。
"○文苑英华三百十五作朱超道。 《诗纪》九十三。 "
【赋得荡子行未归诗】〖《诗纪》云。
艺文作朱越。
玉台作朱超道。
〗
坐楼愁出望。
息意不思春。
无奈园中柳。
寒时已报人。
捉梳羞理鬓。
挑朱懒向唇。
何当上路晚。
风吹还骑尘。
"○《类聚》三十二作朱越。 《诗纪》九十三。 "【舟中望月诗】
大江阔千里。
孤舟无四邻。
唯余故楼月。
远近必随人。
入风先"《初学记》作光。 "绕晕。
排雾急移轮。
若教长似扇。
堪拂艳歌尘。
"○《初学记》一。 文苑英华百五十二。 《诗纪》九十三。 "
【咏孤石诗】
侵霞去日近。
镇水激流分。
对影疑双阙。
孤生若断云。
遏风静华浪。
腾烟起薄曛。
虽言近七岭。
独立不成群。
"《初学记》作独高成不群。 ○《初学记》五。 文苑英华百六十一作孤石。 《诗纪》九十三。 "
【咏镜诗】折药须自插。
不用暂临池。
当由可怜面。
偏与镜相宜。
安钗钏独响。
刷鬓袖俱移。
唯余心里恨。
影中恒不知。
"○《类聚》七十作朱超道。 《诗纪》九十三。 "【咏贫诗】
触途皆可试。
惟贫独未安。
窗开两片月。
霜足一重寒。
藁"《初学记》作蒿。 "湿铺床冷。
荷脆补衣难。
若言为客易。
推剑与君弹。
"○《类聚》三十五。 《初学记》十八作梁朱异。 《诗纪》九十三。 "
【咏翦彩花诗】
浅深依树色。
舒卷听人裁。
假令春已度。
终住手中开。
"○《类聚》八十八。 《诗纪》九十三。 "
【城上乌诗】
朝飞集帝"《初学记》作丽。 "城。
犹带"《诗纪》云。 一作作。 "夜啼声。
近日毛虽爰。
闻弦心尚惊。
"○《类聚》九十二。 《初学记》三十作咏城上乌诗。 《乐府诗集》二十八作城上乌。 《诗纪》九十三。 "
【咏独栖鸟诗】
河水闻寒已成冻。
塞草愁霜悬自衰。
可念无端失林鸟。
此夜逆风何处归。
列网遮山不听度。
悬冰绕树滑难依。
细石似燕能随雨。
片木作鸢犹解机。
但令积风多少便。
何患有翼不能飞。
寄"《诗纪》误作奇。 "语故林无数鸟。
会入群里比毛衣。
"○《类聚》九十。 《诗纪》九十三。 "
【诗】
惟余故楼月。
远近必随之。
"○草堂诗笺十七诗注。 "
☆戴【驱马篇】
神哉彼泰山。
五岳专其名。
隆高贯云霓。
嵯峨出泰清。
流六二候间。
"文苑云。 此句疑。 "高置十二亭。
上有涌醴泉。
玉石扬华英。
东北望吴野。
西望观日精。
王者已归天。
效厥元功成。
"○文苑英华三百四十四。 "
【钓竿】试持玄渚钓。
暂罢池阳猎。
翠羽饰长纶。
蕖"文苑作藻。 "花装小。
"《类聚》作纟。 "钩"《类聚》作钜。 乐府同。 "利断莼丝。
帆"《类聚》作泛。 乐府同。 "举牵菱"刘集作纶。 "叶。
聊"刘集作联。 "载前鱼童。
还看后舟妾。
"○刘孝威集。 《类聚》四十一。 文苑英华二百十作刘孝威。 《乐府诗集》十八。 《诗纪》九十三。 "【君子行】
画野依德星。
开ㄩ对廉水。
接越称交让。
连树名君子。
数非唯二失。
升阶无三止。
探甑不疑"《类聚》作凝。 "尘。
正冠还避李。
寄言蘧伯玉。
无为嗟独耻。
"○《类聚》四十一。 《乐府诗集》三十二。 《诗纪》九十三。 "
【从军行】长安夜刺闺。
"文苑、《诗纪》并云。 夜警按刺於门下。 "胡骑白铜。
诏书发陇右。
召募取关西。
剑悬三尺鞘。
铠累"乐府作暴。 "七重犀。
督军鸣战鼓。
巡"乐府作遑。 文苑作。 "夜数更な。
侵星出"文苑作向。 "柳塞。
际晚"文苑作暗。 "入榆溪。
秦泾含药鸩。
"《诗纪》作鸠。 "晋火逐飞鸡。
通"文苑作逼。 "泉开"文苑云。 一作通。 "地道。
望敌竖云梯。
阴山日不暮。
"《类聚》作著。 文苑云。 一作著。 "长城风自凄。
弓寒折锦。
"文苑、《诗纪》并云。 "马冻滑斜蹄。
燕旗"《诗纪》作骑。 "竿上脆。
"乐府作晚。 "羌笛"文苑作吹。 注云。 一作笛。 "管中嘶。
登山试"文苑作成。 注云。 一作试。 "下赵。
凭轼且平齐。
当今"文苑作令。 "函谷上。
唯用"《类聚》作见。 乐府同。 "一丸泥。
"○文苑英华百九十九。 《乐府诗集》三十二。 《诗纪》九十三。 又《类聚》四十一作从军诗。 引、西、犀、溪、凄、蹄、齐、泥八韵。 "【煌煌京洛行】
欲知佳丽地。
为君陈帝京。
由来称侠窟。
争利复争名。
铸铜门外马。
刻石水中鲸。
黑龙过饮渭。
丹凤俯临城。
群公邀"《类聚》作恶。 文苑云。 一作恶。 "郭解。
天子问黄琼。
诏幸平阳第。
"乐府作地。 "骑指伏波营。
五侯同拜爵。
七贵各垂缨。
衣风飘遥起。
车尘暗浪生。
舞见淮南法。
歌闻齐后声。
挥金留客坐。
馔玉待钟鸣。
独有文园客。
"《类聚》作令。 文苑云。 一作令。 "偏嗟武骑轻。
"○文苑英华百九十二。 《乐府诗集》三十二。 《诗纪》九十三。 又《类聚》四十二引京、名、鲸、城、琼、营、缨、声、轻九韵。 "
【月重轮行】
皇基属明两。
"文苑作朗。 "副德表重轮。
重轮"文苑作轮重。 "非是晕。
桂满自恒春。
海珠含"文苑作全。 "更灭。
"《类聚》作全更灭。 文苑云。 一作减。 "阶翳且新。
婕妤比"《类聚》作譬。 "团扇。
曹王譬"《类聚》作比。 "洛神。
浮川疑让"《诗纪》云。 一作滚。 "璧。
入户类烧银。
从来看顾兔。
不曾闻斗麟。
北堂岂盈手。
西园偏"文苑作遍。 "照人。
"○《初学记》一作戴嵩。 文苑英华百九十三作月重轮。 《乐府诗集》四十。 《诗纪》九十三。 又《类聚》四十二作月重轮篇。 引轮、春、新、神、人五韵。 "
【神仙篇】
徒闻石为火。
未见坂停丸。
暂数盈虚月。
长随昼夜澜。
辞家试学道。
逢师得姓韩。
阆山金静室。
蓬丘银露坛。
安平酝仙酒。
渤海转神丹。
初飞喜退凤。
新学法乘鸾。
十芒生月脑。
六焰起星肝。
流"《诗纪》云。 一作飞。 乐府阙流字。 "琼播疑俗。
信玉类阳官。
玄都宴晚集。
紫府事朝看。
谢手今为别。
进怜此俗难。
"○《乐府诗集》六十四。 《诗纪》九十三。 "【车马行】巩洛风尘处。
冠盖相填咽。
"《类聚》作愤噎。 "多称魏其冷。
竞随田热。
轮趣白虎第。
珂聚黄金穴。
献酒悉葡萄。
州言尽飞铁。
东都也已铸。
西山绶应结。
朝"《诗纪》误作期。 "集类蒸烟。
晚至如吹雪。
子云尔"《御览》作亦。 "何事。
门巷无车辙。
"○《类聚》七十一。 《诗纪》九十三。 又《御览》七百七十三作载。 引雪、辙二韵。 "
【度关山】
昔听陇头吟。
平居已流涕。
今上关山望。
长安树如荠。
千里非乡邑。
四海皆"乐府作百姓为。 文苑云。 一作百姓为。 "兄弟。
军中大体自"文苑作共。 注云。 一作自。 "相褒。
其间得意各分"文苑作为。 "曹。
博陵轻侠皆无位。
"文苑作为。 "幽州重气本多豪。
马衔"文苑作肥。 注云。 一作卸。 "苜蓿叶。
剑莹"乐府作宝。 注云。 一作莹。 "鹈"文苑作虎。 "膏。
初征心未习。
"文苑作息。 乐府云。 一作息。 "复值雁飞入。
山头看月近。
"文苑作高。 注云。 一作近。 "草上知风急。
笛喝"文苑作揭。 注云。 一作喝。 "曲难成。
笳繁响还涩。
武帝初"文苑作信。 注云。 一作初。 "承平。
东伐复西"文苑作南。 注云。 一作西。 "征。
蓟门海作堑。
榆塞冰为城。
催令四校出。
倚望三边平。
箭服"文苑作ゅ。 "朝来动。
刀环临阵鸣。
将军一百战。
都护"文苑作尉。 注云。 一作护。 "五千兵。
且决雄雌前利。
谁道功名身后事。
丈夫意气本自然。
来时辞第已闻天。
但令此身"《类聚》作心。 "与"文苑作心此。 "命在。
不持"文苑作交。 注云。 一作持。 按作交是。 "烽火照甘泉。
"○文苑英华百九十八。 《乐府诗集》二十七。 《诗纪》九十三。 又《类聚》四十二引涕、荠、弟、征、平、然、天、泉八韵。 "
【咏欲】〖《诗纪》作歌。
〗眠诗拂枕薰红巴。
回灯复解衣。
傍边知夜永。
"玉台作久。 "不唤定应归。
"○玉台新咏十。 《诗纪》九十三。 "
☆阮研〈研。
字文机。
陈留人。
梁交州刺史。
〉【棹歌行】
芙蓉始出水。
绿荇叶初鲜。
且停白雪和。
共奏激楚弦。
平生此遭遇。
一日当千年。
"○《乐府诗集》四十。 《诗纪》九十三。 "
☆庾丹〈丹为桂州刺史萧朗记室。
以直谏被害。
〉【秋闺有望诗】〖《诗纪》云。
律祖作庾肩吾者非。
○下同。
〗
耿耿横天汉。
飘飘出岫云。
月斜树倒影。
风至水回文。
已泣机中妇。
复悲堂"玉台作床。 "上君。
罗襦晓长襞。
翠被夜徒薰。
空汲银床井。
谁缝金缕裙。
所思竟不至。
持酒"玉台作空持。 "清夜分。
"○玉台新咏五。 《诗纪》九十二。 "
【夜梦还家诗】
归飞梦所忆。
共子汲寒浆。
铜瓶素丝绠。
绮井白银床。
雀出丰茸树。
虫飞玳瑁梁。
离人不相见。
争"玉台作难。 "
忍对春光。
"○玉台新咏五。 《诗纪》九十二。 "☆谢〈。
仕梁为东阳郡丞。
有集八卷。
〉【和萧国子咏柰花诗】俱荣上节初。
独秀高秋晚。
吐绿变衰园。
舒红摇落苑。
不逐奇幻生。
宁从吹律暄。
幸同瑶华折。
为君聊赠远。
"○《初学记》二十八。 《诗纪》九十四。 "
☆陆琏〈琏。
里系未详。
曾仕於齐。
梁武帝诏修五礼。
以琏及贺、严植之、明山宾、沈宏为五经博士。
有军礼仪注百九十卷、录二卷。
〉【齐皇太子释奠诗】〖九章〗
侧观遥册。
历选皇年。
惟灵御极。
惟睿奉天。
情机散古。
文象聿宣。
云鸟春驾。
教思蝉联。
太明在运。
帝功泉塞。
端饰宝命。
化垂人则。
业敷七政。
训弘三德。
昭图勰轨。
道清万国。
振领还风。
提纲息伪。
爱孚应远。
仁治祥被。
六幽畅波。
八埏藻义。
烟囚开祯。
山河《囗公》瑞。
祚休长运。
卜永联庆。
於穆储徽。
仪震丽正。
妙智夙昭。
神泉独镜。
誉宣诗史。
道协镛咏。
业崇敬达。
师严教尊。
清淳璧水。
赫奕兽门。
斌斌藉。
秩秩德言。
合情饰。
导本归源。
宪章祀典。
宗圣维灵。
牺钊洁。
盥奠肃诚。
乐和初奏。
礼备未贞。
风辉克广。
至德维馨。
敬周献毕。
即宴庠宫。
霜庭秀日。
邃宇恬风。
陈仪就位。
济济雍雍。
泽宫庆普。
心陶乐融。
灼灼宰傅。
英英藩哲。
缔彩飞声。
腾光代翼。
髦彦连华。
才奇映列。
貂佩陆离。
巾衮容裔。
粹景贞晖。
云露延和。
显仁性始。
藏用生波。
乘虞入幸。
沐吝溟河。
巡崖恧虑。
藻倾歌。
"○文馆词林百六十作南齐陆琏。 "
☆邓铿〈铿。
梁平西将军元起子。
〉【和阴梁州杂怨诗】
别离虽未久。
遂如长别离。
"《类聚》、《诗纪》并作暂别犹添恨。 何忍别经时。 "丛桂频销叶。
庭树几攀枝。
君言妾貌改。
妾畏君心移。
终须一相见。
并得两相"《类聚》作心。 "知。
"○玉台新咏八。 《类聚》三十二作闺怨诗。 《诗纪》九十四。 "
【奉和夜听妓声诗】
烛华似明月。
鬟影胜飞桥。
妓儿齐郑乐。
"玉台作舞。 "争妍学楚腰。
新歌自作曲。
旧瑟不须调。
众中俱不笑。
座上莫相撩。
"○玉台新咏八。 《诗纪》九十四。 "
【月夜闺中诗】
闺中日已暮。
楼上月初华。
树阴缘砌上。
窗影向床斜。
开帷伤只凤。
吹灯惜落花。
"《类聚》作开屏写密树。 卷帐照垂花。 "谁能当此夕。
独处类倡家。
"○《类聚》三十二。 《诗纪》九十四。 "
☆梁宣帝萧〈。
字理孙。
昭明太子统第三子。
普通中。
封曲江县公。
中大通中。
进封岳阳郡王。
领会稽太守。
历宣惠将军。
知戍石头事。
琅邪、彭城二郡太守。
东扬州刺史。
中大同初。
除持节。
都督雍、梁等州。
西中朗将。
雍州刺史。
太清中。
拒命不受代。
寻称藩于魏。
魏立为梁王。
于襄阳承制。
及元帝败没。
建号於江陵。
改元大定。
在位八年。
谥曰宣皇帝。
有集十卷。
〉【建除诗】
建国惟神业。
十世本灵长。
除苛逾汉祖。
后类殷汤。
满盈既亏度。
否运理还康。
平阶今复睹。
德星行见祥。
定寇资雄略。
静乱属贤良。
执讯穷郢鲁。
吊伐遍徐扬。
破敌勋庸盛。
佩紫日怀黄。
危苗既已窜。
妖亦云亡。
成功勒云"《类聚》作云。 "社。
治定理要荒。
收戟归农器。
牧马恣{艹刍}场。
开山接梯路。
架海拟山梁。
闭"《类聚》作。 "欲同彭老。
延寿等东皇。
"○《类聚》五十六。 《诗纪》七十一。 "
【迎舍利诗】
释迦称散体。
多宝号金驱。
白玉诚非比。
黄金良莫逾。
变见绝言象。
端异乃冥符。
灵知虽隐显。
妙色岂荣枯。
唯当千劫后。
方成无价珠。
"○《类聚》七十六。 《诗纪》七十一。 "【尘尾诗】
匣上生光影。
毫际起风流。
本持谈妙理。
宁是用椎"《类聚》作摧。 "牛。
"○《类聚》六十九。 《诗纪》七十一。 "
【咏纸诗】
皎白犹霜雪。
方正若布棋。
"棋万花谷作{其石}。 《诗纪》云。 一作基。 "宣情且记事。
宁同鱼网时。
"○《初学记》二十一。 万花谷后二十一。 《诗纪》七十一。 "
【床诗】衡山白玉镂。
汉殿珊瑚支。
踞膝申久坐。
屡好为频移。
"○《初学记》二十五。 《诗纪》七十一。 "
【咏弓诗】
虞人招不进。
繁氏久称"《初学记》作弥。 "工。
已悲轩主迹。
复挹楚王风。
"○《初学记》二十二。 《御览》三百四十七。 《诗纪》七十一。 "
【咏履诗】
双见待"《初学记》缺待字。 "声宣。
并飞时表异。
处卑弥更妍。
常安岂悲坠。
"○《初学记》二十六。 《诗纪》七十一。 "
【大梨诗】
大谷常流称。
南荒本足珍。
绿叶已承露。
紫实复含津。
"○《初学记》二十八。 文苑英华三百二十六作梨。 《诗纪》七十一。 "【咏百合诗】
接叶有多种。
开花无异色。
含露或低垂。
从风时偃抑。
甘菊愧仙方。
兰谢芳馥。
"○《类聚》八十一引色、抑二韵。 韵补五引抑、馥二韵。 《诗纪》七十一。 "【咏兰诗】
折茎聊可佩。
入室自成芳。
开花不竞节。
含秀委微霜。
"○《初学记》二十七。 文节英华三百二十七作兰。 《诗纪》七十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