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梁诗卷十九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梁诗卷十九 逯钦立辑校

☆萧子云〈子云。

字景乔。

子显弟。

齐建武四年。

封新浦县侯。

梁天监初。

迁丹阳郡丞。

大通三年。

复迁临川内史。

还除散骑常侍。

历侍中、国子祭酒。

出为东阳在守。

太清三年。

侯景乱。

奔晋陵卒。

有《晋书》百二十卷、东宫新纪二十卷、集十九卷。

〉【东郊望春讠州王建安隽晚游诗】金塘绿泉满。

上园梨蕊落。

蛱蝶恋残花。

黄莺对妖"文苑作余。 《诗纪》云。 一作余。 "萼。

芳菲满郊甸。

惠风生兰薄。

子家冠盖里。

我馆幽栖郭。

绿杨垂"《类聚》字缺。 文苑作柳荫。 "长溪。

便桥限清洛。

相去能几许。

一水终疏索。

"○《类聚》三十一。 文苑英华二百四十。 《诗纪》八十五。 "

【赠海法师游甑山诗】

真"《类聚》作直。 文苑、广《文选》同。 "心好丘壑。

偏悦幽栖人。

忽闻甑山旅。

万"文苑作蒿。 注云。 一作嵩。 "里自相亲。

"《类聚》作沉。 广《文选》同。 "寥晚霖霁。

重迭晴云新。

秋至蝉鸣柳。

风高露"文苑作路。 "起尘。

动余忆山思。

惆怅惜荷巾。

"○《类聚》三十一。 文苑英华二百十九。 广《文选》九作赠海法师。 《诗纪》八十五。 "【落日郡西齐望海山诗】

渔舟暮出浦。

汉女采莲归。

夕云向山合。

"《诗纪》云。 一作浦敛。 "水鸟望田飞。

蝉鸣早秋至。

蕙草无芳菲。

故隐天山北。

梦想日依依。

"○《类聚》二十八。 《诗纪》八十五。 "

【寒夜直坊】〖《诗纪》作芳。

〗忆袁三公诗滴滴雨鸣阶。

兹夜静。

风落宣猷树。

寒凋"文苑作洞。 "承光屏。

高帷晓独"《类聚》作独晓。 文苑同。 "垂。

华烛夜空冷。

"文苑作华灯空夜ぁ。 《诗纪》云。 一作ぁ。 "所思不相见。

方知寒漏永。

"○《类聚》三十一。 文苑英华百九十。 《诗纪》八十五。 "【赠吴均诗】

欲知健少年。

本来"文苑作年。 "最轻黠。

绿沈弓项纵。

紫艾刀横拔。

谁持命要宠。

宁知敌可杀。

有功终不言。

明君自应察。

"○文苑英华二百四十七。 《诗纪》八十五。 "

【春思诗】

春风荡罗帐。

余花落镜奁。

池荷正卷叶。

庭柳复垂檐。

"《诗纪》云。 一作帘。 "竹柏君自改。

团扇妾方嫌。

谁能怜故素。

终为泣新缣。

"○《类聚》三十二。 《诗纪》八十五。 "

☆萧子晖〈子晖。

字景光。

子云弟。

起家员外散骑侍郎。

累迁至骠骑长史。

有集九卷。

〉【春宵诗】

夜夜妾偏栖。

百花含露低。

虫声绕春岸。

月色思空闺。

传"《类聚》作倩。 "语长安驿。

辛苦寄辽西。

"○《类聚》三十二。 《诗纪》八十五。 "

【冬晓诗】

步栏光欲通。

曙鸟向西东。

烛灭传余气。

帷香开晓风。

繁花无处尽。

还销寒镜中。

"○《类聚》三十二。 《诗纪》八十五。 "

【应教使君春游诗】

上林看草色。

河桥望日晖。

洛阳城闭晚。

金鞍横路归。

"○《类聚》二十八。 广《文选》九。 《诗纪》八十五。 "

【陇头水】

天寒陇水急。

散漫俱分泻。

北注徂黄龙。

东流会白马。

"○《颜氏家训》文章篇。 "

☆何敬容〈敬容。

字国礼。

庐江人。

尚齐武安女。

拜驸马都尉。

入梁。

累迁尚书令。

参选事。

太清三年卒。

〉【咏舞诗】

因风且一顾。

扬袂隐双蛾。

曲终情未已。

含睇目增波。

"○《初学记》十五。 《诗纪》九十。 "☆伏挺〈挺。

字士操。

一云士标。

平昌安丘人。

为五言诗善效康乐体。

天监中。

除中军参军。

迁侍御史。

侯景乱中卒。

有迩说十卷、集二十卷。

〉【行舟值早雾诗】

水雾"文苑误作露。 "杂山烟。

冥冥不见"《类聚》作见晓。 万花谷同。 "天。

听猿方忖岫。

闻濑"文苑作籁。 "始知川。

渔人惑"《初学记》误作或。 文苑作感。 "澳"《类聚》作奥。 《诗纪》云。 一作奥。 "浦。

行舟迷溯沿。

日中氛"《初学记》作气。 "霭尽。

空水共澄鲜。

"○《类聚》二。 《初学记》二及文苑英华百五十六作行舟遇早雾。 万花谷后二作伏挺诗。 《诗纪》九十一。 "

☆江从简〈从简。

济阳考城人。

位司徒从事中郎。

侯景乱。

为任约所害。

〉【采莲讽】〖一作采荷调。

〖乐府广题曰:梁太尉从事中郎江从简。

年十七。

有才思。

时何敬容为宰相。

从简为采荷调以刺之。

敬容览之。

不觉嗟赏。

爱其巧丽。

〗欲持"苕溪丛话作采。 "荷作柱。

荷弱不胜梁。

欲持荷作镜。

荷暗本无光。

"○《乐府诗集》七十五。 苕溪渔隐丛话后一。 《诗纪》九十。 "☆刘邈〈邈。

彭城人。

曾为侯景所得。

景攻台城不克。

邈劝景乞和全师。

景然之。

〉【折杨柳】

高楼十载别。

杨柳擢"乐府作濯。 "丝枝。

摘叶惊开驶。

攀条恨久离。

年年阻音息。

"玉台作信。 《诗纪》云。 一作信。 "月月减容仪。

春来谁不望。

相思君自知。

"○玉台新咏八。 《类聚》八十九。 《乐府诗集》二十二。 《诗纪》八十八。 "

【万山见采桑人诗】

倡妾"《类聚》作女。 文苑云。 一作女。 "不胜愁。

结束下青楼。

逐伴西蚕"文苑作城。 乐府、《诗纪》同。 《诗纪》又云。 一作郊。 "路。

相携南"玉台作东。 "陌头。

叶尽时移树。

枝高乍"乐府云。 一作任。 "易钩。

丝绳挂"乐府作提。 注云。 一作挂。 "且脱。

金笼写复"乐府作仍。 文苑同。 又注。 一作复。 "收。

蚕饥日已"文苑、乐府作欲。 "暮。

"《类聚》作暝。 "讵"乐府作谁。 文苑同。 又注。 一作讵。 "为使君留。

"○玉台新咏八。 《类聚》八十八。 文苑英华二百八及《乐府诗集》二十八作采桑。 《诗纪》八十八。 "

【见人织聊为之咏】

纤纤运玉指。

脉脉正蛾眉。

振蹑开交缕。

停梭续断丝。

檐花照初月。

"《类聚》作檐前初月照。 "洞户垂朱"玉台作未垂。 《诗纪》同。 "帷。

弄机行掩泪。

翻"《类聚》作弥。 "令织素迟。

"○玉台新咏。 《类聚》六十五作徐陵咏织妇诗。 《诗纪》八十八。 "

【秋闺诗】

萤飞绮窗外。

妾思霍将军。

灯前量兽锦。

檐"《诗纪》作帘。 注云。 一作檐。 "下织花纹。

坠露如轻雨。

长河似薄云。

秋还百种事。

衣成未暇薰。

"○玉台新咏八。 《类聚》三十二。 《诗纪》八十八。 "

☆徐ゼ〈ゼ。

字士秀。

一字士缋。

东海郯人。

天监中为晋安王侍读。

王为皇太子。

转家令。

出为新安太守。

还为中庶子。

除太子左卫率。

大宝元年。

简文帝即位。

授左卫将军。

不拜卒。

年七十八。

擒文体既别。

及为家令。

所撰篇什。

东宫尽学之。

遂有宫体诗之号。

〉【胡无人行】

列"《诗纪》云。 一作刻。 "楹登鲁殿。

拥絮拭胡妆。

犹将汉闺曲。

谁忍奏毡房。

遥忆甘泉夜。

暗泪断人肠。

"○《乐府诗集》四十。 《诗纪》八十九。 "

【咏笔诗】

本自灵山出。

名因瑞草传。

纤端奉"《白帖》作功。 "积润。

弱质散芳烟。

直写飞蓬牒。

"《诗纪》云。 一作引。 "横承落絮"《类聚》作绣。 "篇。

一逢提"《初学记》作掌。 《诗纪》云。 一作掌。 "握重。

宁忆仲升捐。

"○《初学记》二十一。 《诗纪》八十九。 又《类聚》五十八引烟、篇、捐三韵。 《白帖》四作笔。 引一句。 "

【咏橘诗】

丽树标江浦。

结翠似芳兰。

煌玉衡散。

照曜金衣丹。

愧以无雕饰。

徒然登玉盘。

"○《类聚》八十六。 《诗纪》八十九。 "

【坏桥诗】

匝栏生暗藓。

覆板没鱼衣。

岸曲斜梁阻。

"《类聚》作。 "何时香步归。

"○《类聚》九。 《诗纪》八十九。 "

【赋得帘尘诗】

朝逐珠胎卷。

夜傍玉钩垂。

恒教罗袖拂。

不分秋风吹。

"○《类聚》六。 《诗纪》八十九。 "

☆刘孝仪〈孝仪。

字子仪。

本名潜。

字孝仪。

孝绰之弟。

天监五年。

举秀才。

累迁尚书殿中郎。

补太子洗马。

出为阳羡令。

擢建康令。

大同中为中书郎。

历司徒右长史、尚书左丞、御史右丞、临海太守。

中大同初。

入守都官尚书。

太清初。

出为豫章内史。

侯景逼建业。

孝仪遣子励率兵入援。

及宫城陷落。

失郡。

大宝元年病卒。

时年六十七。

有集二十卷。

〉【从军行】

冠军亲挟"《类聚》作侠。 文苑、乐府同。 "射。

长平自合围。

"《诗纪》误作闱。 "木落雕弓燥。

气秋征马"《诗纪》作雁。 "肥。

贤王皆屈膝。

幕府复申威。

何谓从军乐。

往返速如飞。

"○《类聚》五十九作刘孝义。 文苑英华百九十九。 《乐府诗集》三十二作刘孝义。 《诗纪》八十七。 "

【和昭明太子钟山解讲诗】

诏"《诗纪》云。 一作韶。 "乐临东序。

时驾出西园。

虽穷理游盛。

终为尘俗喧。

岂如弘七觉。

扬鸾启四门。

夜气清箫管。

晓阵烁郊原。

山风乱采毛。

初晃丽文辕。

林开前骑骋。

迳曲羽旄屯。

烟壁浮青翠。

石濑响飞奔。

回舆下重阁。

降道访真源。

谈空匹泉涌。

缀藻迈弦繁。

轻生逢遇误。

并作辈龙。

顾已同偏爵。

何用挹衢樽。

"○广弘明集三十。 《诗纪》八十七。 又《类聚》七十六引园、喧、门、原、辕、屯、奔、源、繁、十韵。 "【和简文帝赛汉高庙诗】币崇明祀。

牲樽礼贵神。

风惊如集庙。

光至似来陈。

徘徊灵驾入。

叫兆倡歌新。

将言非为己。

致敬乃祈民。

多才与多事。

今古独为邻。

"○《类聚》七十九。 《诗纪》八十七。 "【行过康王故第苑诗】

入梁逢故苑。

度薛"文苑作渡薜。 "见"刘集作想。 "余宫。

尚识招贤阁。

犹怀爱士风。

灵光一超远。

"刘集作旷。 "衡"文苑作行。 "馆亦"刘集作远馆复。 "蒙笼。

"文苑作复蒙笼。 "洞门余旧色。

甘棠留故"文苑作昔。 "丛。

送禽悲不去。

过客慕"刘集误作暮。 "难穷。

池竹徒如在。

林堂暧"《初学记》、文苑误作暖。 "已空。

远桥"文苑作楼。 刘集同。 "隔树出。

迥"文区作回。 "涧隐岸"文苑作崖。 刘集同。 "通。

芳流小山桂。

尘起大王风。

具物咸如此。

是地"刘集作故。 "感余衷。

空想陵"文苑作灵。 "前剑。

徒悲垄上童。

"刘集作桐。 文苑同。 又注云。 一作童。 《诗纪》云。 一作桐。 ○刘孝威集作过康王第宅。 文苑英华三百七作过康王第宅。 《诗纪》八十七。 又《初学记》十引宫、风、笼、丛、穷、空、通、衷九韵。 "

【闺怨诗】

本无金屋宠。

长作玉阶悲。

一乖西北丽。

宁复城南期。

永巷愁无歇。

"《诗纪》云。 玉台作尽。 "应门闭有时。

空劳织"《诗纪》作纤。 "素巧。

徒为团扇词。

匡床终不共。

何由横自私。

"○《类聚》三十二。 《诗纪》八十七。 "

【帆渡吉阳洲诗】〖孝威同赋。

扬帆乘浪华。

操"《类聚》作噪。 冯校作操。 文苑作参。 "鼓要"《类聚》作扬。 文苑云。 《类聚》作噪鼓扬。 "风力。

近树而遐。

遥山俄已逼。

欲比惊"文苑作擎。 "龙制。

将顿阳乌"文苑作鸟。 "翼。

客行悲道远。

唯须前路极。

"○《类聚》二十七。 文苑英华二百八十九作帆渡吉阳州。 《诗纪》八十七。 "

【咏箫诗】〖《诗纪》云。

英华作孝绰。

今从艺文作孝仪。

危声合鼓吹。

"《初学记》作歌鼓。 文苑同。 "绝弄混笙篪。

管饶"《初学记》作箫。 "知气促。

钗"《类聚》、《初学记》误作叙。 "动觉唇移。

箫"《类聚》作仙。 文苑同。 《诗纪》云。 一作仙。 "史安为贵。

能令秦女随。

"○《类聚》四十四。 《初学记》十六。 文苑英华二百十二作刘孝绰。 注云。 一作仪。 《诗纪》八十七。 "【咏织女诗】金钿已照曜。

白日未蹉跎。

欲待黄昏后。

"《初学记》作至。 岁时杂咏、《御览》、万花谷同。 "含娇渡浅河。

"○玉台新咏十。 《类聚》四及《初学记》四作刘孝威。 古今岁时杂咏二十五。 《御览》三十一。 万花谷后四作刘孝仪诗。 《诗纪》八十七。 "

【咏石莲诗】莲名堪百万。

石姓重千金。

不解无情物。

那得似人心。

"○玉台新咏十。 《诗纪》八十七。 "

【和咏舞诗】

回履裾香散。

飘衫钿"《类聚》作钏。 "响传。

低钗依促管。

曼"《初学记》作慢。 万花谷同。 "睇入繁弦。

"○《类聚》四十三作和舞诗。 《初学记》十五。 万花谷后三十二作刘孝仪诗。 《诗纪》八十七。 "

【又和】

转袖随歌发。

顿履赴弦余。

度行过接手。

回身乍敛裾。

"○《类聚》四十三。 《诗纪》八十七。 "【舞就行诗】依歌移弱步。

傍烛"《诗纪》误作竹。 "艳新妆。

徐来翻应节。

乱"《初学记》作去。 万花谷同。 "去反成行。

"○《类聚》四十三。 《初学记》十五。 万花谷后三十二。 《诗纪》八十七。 "

☆萧子范〈子范。

字景则。

齐豫章王嶷之子。

永明中。

封祁阳县侯。

除太子洗马。

梁受禅。

例降爵为子。

历后军记室参军、司徒主簿。

出为建安太守。

迁南平王从事中郎、临贺王长史。

出为始兴内史。

迁秘书监。

大宝元年。

召为光禄大夫。

不拜卒。

年六十四。

有千字文一卷、集十二卷。

〉【罗敷行】城南日半上。

微步弄妖姿。

含情动燕俗。

顾景笑齐眉。

不忧桑叶尽。

还意畏蚕饥。

春风若有顾。

惟愿落花迟。

"○《乐府诗集》二十八。 《诗纪》八十五。 "【夏夜独坐诗】

节序值"《初学记》作遇。 文苑同。 "徂炎。

兹宵在三伏。

凭"《类聚》误作冯。 "轩伫凉气。

中筵倦"文苑误作卷。 "烦燠。

寂寞对空窗。

清疏临夜行。

虫音乱阶草。

萤光"《类聚》作花。 《初学记》、文苑同。 "绕庭木。

帘月度斜辉。

风光起余馥。

一伤年志罢。

长嗟逝波速。

"○《类聚》三。 文苑英华百五十七。 《诗纪》八十五。 又《初学记》三引伏、燠、竹、木、馥五韵。 "

【东亭极望诗】

晚流稍东急。

暝景促西晖。

水鸟衔鱼上。

"《类聚》作望。 广《文选》同。 "莲舟拂芰归。

郊原共超远。

林野杂依菲。

从君采萝葛。

宁复想轻肥。

"○《类聚》二十八。 广《文选》九。 《诗纪》八十五。 "

【春望古意诗】

光景斜汉宫。

横梁照采虹。

春情寄柳色。

鸟语出梅中。

氛氲门里思。

逶迤水上风。

落花徒入户。

何解妾床空。

"○《类聚》三。 《诗纪》八十五。 "

【望秋月诗】

河汉东西阴。

清光此夜出。

入帐华珠被。

斜筵照宝瑟。

霜惨庭上兰。

风鸣檐下橘。

独见伤心者。

孤灯坐幽室。

"○《类聚》一。 文苑英华百五十二作望月愁。 《诗纪》八十五。 "

【落花诗】绿叶生半长。

繁英早自香。

因风乱胡蝶。

未落隐鹂黄。

飞来入斗帐。

吹去上牙床。

非是迎冬质。

宁可值秋霜。

"○《类聚》八十八。 《诗纪》八十五。 "

【夜听雁诗】天月广庭"《类聚》作夜。 文苑同。 "辉。

游雁犯霜飞。

连翩辞朔气。

嘹泪独南归。

夜长寒复静。

灯光暧欲微。

凄凄不可听。

何况触愁机。

"○《类聚》九十一。 文苑英华三百二十八。 《诗纪》八十五。 "

【后堂听蝉诗】

试逐微风远。

聊随夏叶繁。

轻飞避楚雀。

饮露入吴园。

流音绕丛藿。

余响切高轩。

借问边城客。

伤情宁可言。

"○《初学记》三十。 文苑英华三百三十。 《诗纪》八十五。 "

【入元襄王第诗】

伏轼窥东苑。

收泪下"文苑作上。 "玉桥。

昔时方毂处。

於今共寂寥。

夹"文苑云。 一作竹。 "池犹袅袅。

仙榭"文苑作树。 "尚迢迢。

一同西靡柏。

徒思芳树萧。

"○《类聚》三十四。 文苑英华三百七。 《诗纪》八十五。 "【歌】〖七诱系此歌。

〗井上李兮随风标。

垂翠帷兮夜难晓。

独处廓兮心悄悄。

怀素缕之双针。

愿因之於三鸟。

"○《类聚》五十七。 "

☆武陵王萧纪〈纪。

字世询。

武帝第八子。

天监中。

封武陵郡王、扬州刺史。

复为益州刺史。

侯景乱。

不赴援。

僭号於蜀。

改元大正。

太清五年。

众溃。

为元帝将樊猛所杀。

年四十六。

有集八卷。

〉【同萧长史看妓】〖《诗纪》云。

《初学记》作刘孝绰。

燕姬奏妙舞。

郑女发清歌。

回羞出曼"玉台作慢。 《初学记》同。 "脸。

送态入"《初学记》作频。 "蛾。

宁殊值"《初学记》作遏。 文苑作遇。 万花谷同。 "行雨。

讵减见凌波。

想君愁日暮。

"《初学记》作落。 文苑、万花谷同。 文苑又注。 集作落日。 "应羡鲁阳戈。

"○玉台新咏七。 《初学记》十五作刘孝绰同武陵王看妓。 文苑英华二百十三作刘孝绰武陵殿下看妓。 万花谷后三十二作刘孝绰诗。 《诗纪》七十一。 "

【和湘东王夜梦应令诗】

昨夜梦君归。

贱妾下鸣机。

悬知意气"玉台作君意。 "薄。

不着去时衣。

故言如梦里。

赖得雁书飞。

"○玉台新咏七。 《类聚》三十二作夜梦诗。 《诗纪》七十一。 "

【晓思诗】〖《诗纪》作晓色。

晨禽争学啭。

朝花乱欲开。

炉烟入斗帐。

屏风隐镜台。

红妆随泪尽。

"《类聚》作几尽泪。 "荡子保时回。

"《类聚》作当来。 ○玉台新咏七。 《类聚》三十二作梁简文帝。 《诗纪》七十一。 "

【明君词】〖一作昭君辞。

塞外无春色。

边城有风"文苑作夙。 "霜。

谁堪览明镜。

持许照红妆。

"○文苑英华二百四作昭君怨。 《乐府诗集》二十九。 《诗纪》七十一。 "【闺妾寄征人】

敛色金星聚。

萦悲玉箸流。

愿君看海气。

忆妾上高楼。

"○玉台新咏七。 《诗纪》七十一。 "

【咏鹊】

欲避新枝滑。

还向故巢飞。

今朝听"文苑作数。 "声喜。

家信必应归。

"○《初学记》三十。 文苑英华三百二十八。 《诗纪》七十一。 "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