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汉诗卷一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汉诗卷一 逯钦立辑校

☆汉高帝刘邦〈邦。

字季。

沛丰邑中阳里人。

初为泗上亭长。

秦二世元年。

起兵。

称沛公。

明年。

楚怀王以为砀郡长。

封武安侯。

以子婴元年西入关。

立为汉王。

都南郑。

以汉五年破项羽。

即皇帝位。

都长安。

汉十二年卒。

年五十三。

谥曰高皇帝。

〉【歌诗二首】〖从《汉书》艺文志〗

【大风】〖《史记》又名三侯之章。

〖《汉书》曰:十二年冬。

上破布军于会缶。

布走。

令别将追之。

上还。

过沛。

留。

置酒沛宫。

悉召故人父《老子》弟佐酒。

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

教之歌。

酒酣。

上击筑自歌曰:〗大风起"倭名《类聚》作吹。 误。 "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书钞》作四海。 《初学记》、《白帖》同。 "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魏志引略兮字。 "守四方。

"○《汉书》高帝纪。 《史记》高祖纪。 《文选》二十八。 《史记》乐书三侯之章下司马贞索隐。 《书钞》一百六。 《类聚》四十三。 《白帖》十八。 《御览》八、八十七、二百四十一、五百三十九、五百九十一。 《乐府诗集》五十八。 《诗纪》一。 又魏志蒋济传作高祖引方一韵。 倭名《类聚》一引扬一韵。 "

【鸿鹄】〖《乐府诗集》作楚歌。

〖《汉书》曰:上欲废太子。

立戚夫人子赵王如意。

汉十二年。

上从破布归。

疾益甚。

愈欲易太子。

及宴。

置酒。

太子侍。

四人者从太子。

年皆八十有余。

须眉皓白。

衣冠甚伟。

为寿已毕。

趋去。

上目送之。

召戚夫人指视曰:我欲易之。

四人为之辅。

羽翼已成。

难动矣。

戚夫人泣涕。

上曰:为我楚舞。

吾为若楚歌。

歌曰:〗鸿鹄"《史记》作雁。 《白帖》同。 "高飞。

"《白帖》飞下有兮字。 潜确类书同。 "一举千里。

羽翼"《史记》作翮。 《书钞》、《白帖》、潜确类书同。 "以"此字待核""《史记》作已。 《书钞》、《白帖》、《文选补遗》、《广文选》、潜确类书、《诗纪》并同。 案以(待核"、已古通用。

)就。

"《白帖》作成。 又成下有兮字。 潜确类书同。 "横绝"真仙通鉴作截。 下同。 "四海。

横绝四海。

"《白帖》海下有兮字。 潜确类书同。 "又可"《史记》作当可。 《书钞》同。 《白帖》无此圩、二字。 有无字。 潜确类书同。 "奈何。

虽有"潜确类书无有字。 "矰"《书钞》作累。 乐府作缯。 "缴。

"《白帖》缴下有兮字。 潜确类书同。 "尚"《白帖》无此字。 潜确类书同。 《诗纪》作将。 "云。

"一作尚。 "安所施。

"○《汉书》张良传。 《史记》留侯世家。 《书钞》一百六。 《白帖》二十九。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十。 《乐府诗集》八十三。 《文选补遗》三十五。 《广文选》十四。 《诗纪》一。 ○逯案。 《白帖》所引有兮字。 更合楚歌体。 其所据书。 当为《楚汉春秋》。 史通曰:刘氏初兴。 书惟陆贾而已。 子长述楚汉之事。 专据此书。 然观迁之所载往往与旧不同。 如郦生之初谒沛公。 高祖之长歌鸿鹄。 非惟文句有别。 遂乃事理皆殊云云。 可为确证。 "

☆楚霸王项羽〈羽名籍。

一字子羽。

下相人。

楚将项燕孙。

秦二世元年。

从季父梁起兵。

为裨将。

二年。

楚怀王以为次将。

封鲁公。

三年。

拜上将军。

汉元年。

自立为西楚霸王。

都彭城。

五年。

兵败走乌江。

自刎死。

年三十一。

〉【歌】

〖《汉书》曰:高祖围项羽垓下。

是夜闻汉军皆楚歌。

惊曰:汉已得楚乎。

起饮帐中。

有美人名虞常从之。

骏马名骓。

常骑之。

乃悲歌慷慨。

自为歌曰:〗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汉书》项羽传。 《史记》项羽本纪。 《御览》八十七、五百七十。 《乐府诗集》五十八作力拔山操。 《文选补遗》三十五作垓下帐中歌。 《诗纪》二作垓下歌。 ○逯案。 《文选补遗》与《诗纪》标题各异。 然皆涉杜撰。 今从《汉书》只曰歌。 《乐府诗集》引琴集云。 力拔山操。 项羽所作也。 则此歌曰操。 亦后起之名。 "☆美人虞〈虞。

项王幸姬。

括地志云。

虞姬墓在濠州定远县东六十里。

〉【和项王歌】

〖《史记》曰:项王夜起。

饮帐中。

有美人名虞。

常幸从。

骏马名骓。

常骑之。

於是项王乃悲歌慷慨。

自为诗。

歌数阕。

美人和之。

汉兵已略地。

四方楚歌声。

大王意气尽。

贱妾何乐生。

"○《史记》项羽本纪正义引《楚汉春秋》。 《诗纪》二。 ○逯案。 四方。 《诗纪》作四面。 何乐。 《诗纪》作何聊。 今据正义改正。 "☆四皓〈四皓者。

甪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东园公。

皆河内之枳人。

秦世隐商山。

〉【歌】

崔琦四皓颂曰:昔南山四皓者。

盖甪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东园公是也。

秦之博士。

遭世暗昧。

道灭德消。

坑黜儒术。

诗书是焚。

於是四公退而作歌曰:

莫莫高山。

"环宇记作英英白云。 《御览》或作英英高山。 乐府作漠漠商洛。 《文选补遗》、《广文选》同。 草堂诗笺作漠漠高山。 《诗纪》云。 一作漠漠商洛。 "深谷逶迤。

"《书钞》作威夷。 乐府、《文选补遗》同。 草堂诗笺或作逶逦。 《御览》或误作灭哉。 "晔晔紫芝。

可以疗饥。

唐虞"《文选补遗》作皇农。 "世"《御览》或作时。 环宇记同。 乐府作邈。 《文选补遗》、《广文选》同。 "远。

吾"乐府作余。 "将何"乐府作安。 《文选补遗》、苕溪丛话、《广文选》同,《诗纪》云。 一作安。 "归。

驷"事类赋作四。 "马高盖。

"草堂诗笺或作车,其忧甚大、富贵之(《御览》或无之字,事类赋同。 环宇记作而。 乐府、《文选补遗》同。 "畏"环宇记作屈。 "人兮。

"《高士传》无合字。 环宇记、乐府、《文选补遗》、苕溪丛话、草堂诗笺八注并同。 "不若"《高士传》作如。 《御览》、环宇记、乐府、《文选补遗》、事类赋、苕溪丛话并同。 "贫贱之肆志。

"乐府作而轻世。 《文选补遗》同。 《广文选》作之轻世。 《诗纪》云。 一作富贵而畏人。 不如贫贱而轻世。 ○《御览》五百七十三引崔琦曰皓颂。 《乐府诗集》五十八误作崔鸿四皓歌。 《御览》五百七引《高士传》。 环宇记一百四十引《高士传》。 《御览》一百六十八引皇甫谧《帝王世纪》。 《文选补遗》三十五作采芝歌。 事类赋歌赋。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一。 文章正宗二十九作紫芝歌。 草堂诗笺八注、十一注。 《广文选》十四作采芝歌。 《诗纪》二作紫芝歌。 注。 一作四皓歌。 又《书钞》一百六崔琦四皓颂引夷、饥、归三韵。 "【采芝操】〖《诗纪》云。

一作紫芝歌。

〖《乐府诗集》曰:琴集曰:采芝操。

四皓所作也。

古今乐录曰:南山四皓隐居。

高祖聘之。

四皓不甘。

仰天叹而作歌。

案《汉书》曰:四皓皆八十余。

须眉皓白。

故谓之四皓。

即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甪里先生也。

崔鸿曰:四皓为秦博士。

遭世暗昧。

坑黜儒术。

於是退而作此歌。

亦谓之四皓歌。

二说不同。

未知孰是。

○逯案。

琴集此操。

与前篇实为一作。

特删取稍异耳。

《诗纪》从《乐府诗集》。

此在前。

今改附於后。

〗皓天嗟嗟。

深谷逶迤。

树木莫莫。

高山崔嵬。

严居穴处。

以为幄茵。

晔晔紫芝。

可以疗饥。

唐虞往矣。

吾当安归。

"○《乐府诗集》五十八引琴集。 《广文选》十四。 《诗纪》二。 "

☆戚夫人〈夫人。

高帝姬。

定陶人。

生赵隐王如意。

如意高帝所爱。

几於立为太子。

惠帝元年。

吕后害之。

〉【舂歌诗】〖纪云。

一作永巷歌。

〖《汉书》曰:吕后为皇太后。

乃令永巷囚戚夫人。

髡钳衣赭衣。

令舂。

戚夫人舂且歌曰云云。

太后闻之。

大怒。

召赵王杀之。

遂断夫人手足。

去眼薰耳。

饮暗。

使居鞠域中。

名曰人彘。

子为王。

母为虏。

终日舂薄暮。

常与死为伍。

相离三千里。

当"《诗纪》作将。 "谁使"《御览》或作使谁。 "告女。

"○《汉书》外戚传。 《御览》百三十六、百四十四、五百七十。 《乐府诗集》八十四。 《诗纪》二。 "

☆赵王刘友〈友。

高帝子。

十一年立为淮阳王。

赵隐王如意死。

孝惠元年。

徙友王赵。

凡立十年。

高后三年幽死。

〉【歌】〖《诗纪》作幽歌。

〗〖《汉书》曰:孝惠时。

友以诸吕女为后。

不爱。

爱它姬。

诸吕女谗之於太后。

太后怒。

召赵王置邸。

令卫围守之。

赵王饿。

乃作歌。

遂幽死。

以民礼葬之长安。

〗诸吕用事兮刘氏微。

"《史记》作危。 《御览》同。 "迫胁王侯兮强授我妃。

我妃既妒兮诬我以恶。

谗女乱国兮上曾不寤。

我无忠臣"《史记》作良。 "兮何故弃国。

自快"《史记》作决。 《诗纪》同。 "中野兮苍天与"《史记》作举。 "直。

于嗟不可悔兮宁早"《史记》作蚤。 "自贼。

"《史记》作财。 "为王"《史记》王下有而字。 "饿死兮谁者怜之。

吕氏绝理兮托天报仇。

"○《汉书》高五王传赵王传。 《史记》吕后本纪。 《乐府诗集》八十四。 《诗纪》一。 又《御览》百五十一引危、妃、恶、寤四韵。 "

☆城阳王刘章〈章。

齐悼惠王肥之子。

高帝之孙。

高后称制。

封为朱虚侯。

高后崩。

以平诸吕迎立文帝功。

封城阳王。

孝文二年卒。

谥曰景。

〉【耕田歌】〖《诗纪》云。

耕一作种。

〖《史记》曰:赵王友入朝。

幽死于邸。

三赵王皆废。

高后立诸吕为三王。

擅权用事。

朱虚侯年二十。

有气力。

忿刘氏不得职。

尝入侍高后燕饮。

高后令为酒吏。

章自请曰:臣。

将种也。

请以军法行酒。

高后曰:可。

酒酣。

章进饮歌舞。

已而曰:请为太后言耕田歌云云。

高后默然。

深耕穊"风俗通作广。 "种。

立"事类赋作植。 "苗欲疏。

非其种者。

"《诗纪》云。 种一作类。 "锄而去之。

"○《史记》齐悼惠王世家。 《汉书》齐悼惠王传。 风俗通怪神篇。 《御览》四百三十四、七百六十四、八百二十二。 《文选补遗》三十五。 事类赋敛篇注。 《诗纪》一。 "☆汉武帝刘彻〈彻。

景帝中子。

四年。

封胶东王。

七年。

立为皇太子。

后三年正月即位。

在位五十四年。

后元二年卒。

年七十一。

有集二卷。

〉【瓠子歌】

〖《汉书》武帝纪曰:元封二年四月。

作瓠子歌。

沟洫志曰:上既封禅。

乃使汲仁、郭昌发卒数万人。

塞瓠子决河。

於是上以用事万里沙。

则还自临决河。

湛白马玉璧。

令群臣从官自将军以下皆负薪实决河。

是时东郡烧草。

以故薪柴少。

而下淇园之竹以为扌建。

上既临河决。

悼功之不成。

乃作歌曰:〗

瓠子决兮将奈何。

浩浩洋洋"《文选补遗》少一洋字。 《广文选》同。 《史记》作皓皓旰旰。 《诗纪》云。 一作皓卑昕昕。 "兮"《汉书》、《水经注》无兮字。 《类聚》同。 "虑"《史记》作闾。 "殚为河。

殚为河兮地不得宁。

功无已时"《类聚》无时字。 "兮吾山平。

吾山平兮钜野"《水经注》作巨野。 环宇记同。 《类聚》作钜鹿。 误。 "溢。

鱼弗"《史记》作沸。 《水经注》同。 环宇记作怫。 "郁兮柏"《类聚》作迫。 "冬日。

正"《史记》作延。 即征字。 "道驰兮离常流。

蛟龙骋兮放"《史记》作方。 乐府同。 "远游。

归旧川兮神哉沛。

不封禅兮安知外。

皇谓河公"《史记》作为我谓河伯。 乐府、《文选补遗》、《广文选》、《诗纪》并同。 "兮何不仁。

泛滥不止兮愁吾人。

齿桑浮兮淮泗满。

久不反"《水经注》作返。 《诗纪》同。 "兮水维缓。

"○《汉书》沟洫志。 《史记》河渠书。 《水经注》瓠子河注。 《乐府诗集》八十四。 《文选补遗》三十五。 《广文选》十四。 《诗纪》一。 又《类聚》四十三引何、河、宁、平、溢、日六韵。 环宇记十三引溢、日二韵。 韵补三引游一韵。 "

河汤汤兮激潺湲。

北渡回"《史记》作迂。 《水经注》作回。 "兮迅"《史记》作浚。 "流难。

搴长筊"乐府作茭。 《书钞》误作菱。 "兮湛美玉。

河公"《史记》作伯。 乐府、《文选补遗》、《广文选》、《诗纪》并同。 《诗纪》云。 一作公。 "许兮薪不属。

薪不属兮卫人罪。

烧萧条兮噫乎何以御"《史记》作御。 《水经注》、乐府、《广文选》、《诗纪》并同。 案御、御通。 "水。

隤"《史记》作颓。 "林竹"《水经注》作竹林。 "兮揵"《史记》作楗。 《水经注》、乐府、《文选补遗》、《广文选》、《诗纪》并同。 "石菑。

宣防"《史记》作房。 案盐铁论申韩篇。 歌宣房塞。 万福来焉。 又崔瑗河堤谒者箴。 瓠子潺湲。 (宣房作歌。 与《史记》并同。 "塞兮万福来。

"○《汉书》沟洫志。 《史记》河渠书。 水经二十四。 《乐府诗集》八十四。 《文选补遗》三十五。 《广文选》十四。 《诗纪》一。 又《书钞》八十九引一句。 "

【秋风辞】

〖汉武帝故事曰:上行幸河东。

祠后土。

顾视帝京。

欣然中流。

与群臣饮燕。

上欢甚。

乃自作秋风辞曰:〗

秋风起兮白云飞。

草木黄"《御览》或作摇。 "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

怀"《文选》注作携。 《御览》或同。 "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

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御览》作萧。 "鼓鸣"《书钞》作吹。 "兮发棹歌。

欢"《御览》或作忻。 "乐极兮哀情多。

少庄几时兮奈老何。

"○《文选》四十五。 《御览》五百七十、五百九十一并引《汉书》。 《乐府诗集》八十四引汉武帝故事。 合璧事类外集五十八引正本《汉书》本纪。 《诗纪》一。 又《书钞》百六引汉武故事。 录河、波、歌、多四韵。 《后汉书》马融传注引歌一韵。 《文选》十三雪赋注引忘一韵。 又十六别赋注引歌一韵。 《御览》九引飞、归、河、波四韵。 又七百六十八作武帝汾歌。 引河、波二韵。 ○逯案。 此辞《御览》数引皆曰《汉书》。 合璧事类且谓出正本《汉书》。 殊怪。 事类谓案正本《汉书》本纪。 天汉元年三月。 上行幸河东。 祀后土云云。 秋风而曰三月。 显有误字。 考《汉书》。 帝幸汾阴凡六次。 然皆不在秋。 惟郊祀志称。 夏六月中。 汾阴巫锦为民祠魏睢后土营旁。 见地如鉤状。 掊视得鼎。 吏告河东太守胜。 胜以闻之。 乃以礼祀迎鼎至甘泉。 从行上荐之云云。 据武纪。 事在元鼎四年。 得鼎既在六月中。 并经遣使验问。 则帝之河东当值秋时。 秋风辞其即此行之作乎。 "

【天马歌】

〖《汉书》武帝纪。

元鼎四年六月。

得宝鼎后土祠旁。

秋。

马生渥洼水中。

作宝鼎天马之歌。

《史记》曰:尝得神马渥洼水中。

复次以为太一之歌。

歌曲曰:〗

太一贡兮天马下。

沾赤汗兮沫流赭。

骋容与兮跇"韵补作《辶世》。 "万里。

今安匹兮龙为友。

"○《史记》乐书。 《诗纪》一。 又韵补三引里、友二韵。 ○逯案。 此与郊祀天马歌文字稍异。 故别入武帝集。 "

【西极天马歌】〖《广文选》作蒲梢天马歌。

《诗纪》同。

〗〖《汉书》武帝纪曰:太初四年。

斩大宛王首。

获汗血马来。

作西极天马之歌。

《史记》曰:后代大宛得千里马。

马名蒲梢。

次作以为歌。

歌《诗》曰:〗

天马徕"《白帖》作来。 "从"《白帖》作自。 "西极。

经万里兮归有德。

承灵威兮降"《广文选》误作障。 《诗纪》同。 "外国。

涉流沙兮四夷服。

"○《史记》乐书。 《白帖》十六。 《广文选》十四。 《诗纪》一。 ○逯案。 此与郊祀天马歌文字稍异。 故别入武帝集。 "

【李夫人歌】

〖《汉书》曰:夫人早卒。

帝思念不已。

方士齐人少翁言能致其神。

乃夜张灯烛。

设帷帐。

陈酒肉。

而令帝居帷帐。

遥望见好女如李夫人之貌。

还幄坐而步。

又不得就视。

帝愈益相思悲感。

为作诗。

令乐府诸家弦歌之。

是邪非邪。

立而望之。

偏"《诗纪》作翩。 "何姗姗其来"《御览》作来何。 "迟。

"《搜神记》作偏娜娜何冉冉其来迟。 《类聚》同。 ○《汉书》外戚传。 《搜神记》二。 《类聚》四十三。 《文选》五十八哀永逝文注。 《御览》百四十四。 《乐府诗集》八十四。 《诗纪》一。 ○集氏笔乘云。 武帝李夫人歌。 是邪非邪。 立而望之。 翩何姗姗其来迟。 之与迟一韵。 许ダ诗话云。 立而望之偏。 是退之走马看来立不正之所祖也。 以偏字属上。 不惟与韵不叶。 立而望之偏。 是何语邪。 ○逯案。 焦说是也。 又《类聚》此歌引《汉书》。 与今本《汉书》绝异。 与《搜神记》则同。 未悉所据为何本也。 【思奉车子侯歌】〖《诗纪》作思车子侯歌。 原在外集。 今编入武帝集。 〗 〖洞仙传曰:车子侯者。 扶风人。 汉武帝爱其清净。 稍迁其位至侍中。 一朝语家云。 我今补仙官。 此春应去。 至夏中当暂还。 还少时复去。 如其言。 武帝思之。 乃作歌曰云云。 ○逯案。 《汉书》霍去病传。 去病薨。 子嬗嗣。 嬗字子侯。 上爱之。 幸其壮而将之。 为奉车都尉。 从封泰山而薨。 子侯之薨。 又见郊祀志。 《类聚》五十六引武帝集曰:奉车子侯暴病。 一日死。 上甚悼之。 乃自为歌诗。 《初学记》十八引汉武帝与秦车子侯家诏曰:春。 时子侯於北馆。 与家别。 又文心雕龙哀吊篇曰:暨武帝封禅。 而霍子侯暴亡。 帝伤而作诗。 亦哀辞之类也。 及汉汝阳王亡。 崔瑗哀辞始变前式。 又卒章五言。 颇似歌谣。 亦仿佛乎汉武也。 洞仙传作车子侯。 《初学记》作秦车子侯。 则文字有脱误也。 〗 嘉幽兰兮延秀。 蕈妖淫兮中溏。 华斐斐兮丽景。 风徘徊兮流芳。 皇天兮无慧。 至人逝兮仙乡。 天路远兮无期。 不觉涕下兮沾裳。 (○《云笈七签》百十洞仙传。 《诗纪外集》一。 又《书钞》十九引《汉书》录起首一句。 "

【柏梁诗】

〖东方朔别传日。

孝武元封三年。

作柏梁台。

诏群臣二千石有能为七言者。

乃得上坐。

日月星辰和四时。

"帝"骖驾驷马从梁来。

"梁王"郡国士马羽林材。

"大司马"总领天下诚难治。

"丞相"和"《书钞》作镇。 "抚四夷不易哉。

"大将军"刀笔之吏臣执之。

"御史大夫"撞钟伐鼓声中诗。

"太常"宗室广大日益滋。

"宗正"周卫交戟禁不时。

"卫尉"总领从官"《诗纪》作宗。 "柏梁台。

"《书钞》误作台。 ○光禄勋"平理请谳决嫌疑。

"廷尉"修饰"《书钞》作牧拭。 《初学记》同。 《类聚》修误循。 "舆"《诗纪》云。 一作车。 "马待驾"《初学记》作警。 "来。

"太仆"郡国吏功差次之。

"大鸿胪"乘舆御物主治之。

"少府"陈粟万石扬以"《诗纪》云。 一作□。 "箕。

"大司农"徼道宫下"匡谬正俗作中。 "随讨治。

"匡谬正俗作禁堕怠。 ○执金吾"三辅盗贼天下危。

"《类聚》作尤。 ○左冯翊"盗阻南山为民灾。

"右扶风"外家公主不可治。

"京兆尹"椒房率更领其材。

"詹事"蛮夷朝贺常会期,"古文苑作舍其。 《诗纪》同。 常借作掌。 ○典属国西班牙"柱枅"《书钞》作[□襄]。 "榑"《类聚》作薄。 古文苑同"栌相枝"《书钞》作支。 "持。

"太匠"枇杷"《御览》或作[□且]梨。 "橘栗桃李梅。

"太官令"走狗逐兔张罘罳。

"上林令"齿妃女唇甘如饴。

"郭舍人"迫窘诘屈几穷哉。

"东方朔○《类聚》五十六。 古文苑四。 《诗纪》一。 又书少五十引大将军镇抚四夷者也一句、五十三引台一韵、五十四引来一韵持一韵。 匡谬正俗七引时、来、怠三韵。 《初学记》十二引来一韵。 《御览》三百五十二引东方朔传引时一韵、九百六十六引梅一韵、九百七十引梅一韵。 ○逯案。 《诗纪》从章樵本古文苑。 各官下附以人名。 今据韩本删之。 顾炎武日知录据史汉纪传年表。 辨此诗年代官人皆相牾。 因定为后世依托。 然考《汉书》武帝纪。 於建元六年即出大司农一官名。 与此牾相同。 吾人如信班书。 不得独疑此诗。 且此诗出东方朔别传。 此别传即班书朔传所本也。 "

☆枚乘〈乘。

字叔。

淮阴人。

为吴王濞郎中。

去之梁。

景帝平七国。

召拜弘农都尉。

以疾去官。

复游梁。

后归淮阴。

武帝即位。

征入都。

道卒。

有集二卷。

〉【歌】〖乘作七发。

系此歌。

麦秀蔪兮雉朝飞。

向虚壑兮背枯"《书钞》作槁。 "槐。

依绝区兮临回溪。

"○《文选》三十四。 《书钞》一百六。 "

☆淮南王刘安〈安。

淮南王长之子。

高帝之孙。

孝文八年。

封阜陵侯。

十六年。

封淮南王。

孝武元朔五年。

削地五县。

元狩元年。

谋反自杀。

有集二卷。

〉【八公操】〖一曰淮南操。

〖古今乐录曰:淮南好道。

正月上辛。

八公来降。

王作此歌。

〗煌煌"《搜神记》作明明。 《御览》同。 "上天照下土"《搜神记》作四海。 《御览》同。 "兮。

知我好道"《御览》作之。 "公来下兮。

公将与予"《〈搜神记〉》作余。 《御览》、乐府、《诗纪》同。 "生毛羽兮。

超"《〈搜神记》》作升。 《御览》同。 "腾青云蹈梁甫兮。

观见瑶"《搜神记》作三。 《御览》同。 "光过北斗兮。

驰"《搜神记》作驱。 《御览》同。 "乘风云使玉女兮。

含精吐气嚼芝草兮。

悠悠将将天相保兮。

"○《乐府诗集》五十八。 《广文选》十四。 《诗纪》一。 又《搜神记》一作淮南操。 引海、下、羽、甫、斗、女六韵。 《御览》五百七十三引海、下、羽、甫、斗、女六韵。 ○逯案。 《论衡》道虚篇云。 八公之传。 欲示神奇。 此操盖出八公传。 干宝搜神即据之也。 "

☆司马相如〈相如。

字长卿。

蜀郡成都人。

以赀为郎。

事景帝为武骑常侍。

病免。

客游梁。

后归蜀。

武帝召复为郎。

拜中郎将。

坐事免。

寻拜孝文园令。

病免。

元狩五年卒。

有集二卷。

〉【歌】〖相如美人赋。

系此歌。

独处室兮廓"《御览》误作郎。 "无依。

思佳人兮情伤悲。

彼君子"《类聚》作有美人。 《初学记》、古文苑同。 "兮来"《书钞》作求。 "何迟。

"《书钞》作违。 "日既"《书钞》作日月将。 "墓兮华色"《书钞》作容。 《御览》作发。 "衰。

敢托身兮长自私。

"《书钞》作以自知。 ○《书钞》一百六。 《类聚》十八。 《初学记》十九。 《御览》五百七十三。 "【琴歌二首】〖玉台新咏有序曰:司马相如游临邛。

富人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

窃於壁间窥之。

相如鼓琴歌挑之曰:〗

凤兮凤兮归故乡。

遨游"《类聚》作游遨。 "四海求其"《御览》作索我。 杜诗注作随其。 "皇。

时未"《御览》作来。 "通遇"《御览》作遇兮。 乐府、《诗纪》同。 "无"《书钞》作何。 "所将。

何"《书钞》无何字。 "悟今夕"杜诗补遗注作日。 《书钞》此下有兮字。 《诗纪》同。 "升斯堂。

有艳淑"杜诗补遗注作□。 "女"《诗纪》云。 玉台有兮字。 "在此方。

"《类聚》作房。 《御览》同。 杜诗补遗注作芳。 又《书钞》作闺房。 乐府、《诗纪》同。 "室迩人"杜诗补遗注作从。 误。 "遐毒"玉台作独。 杜诗补遗注作愁。 "我肠。

何缘交颈"《书钞》作接。 《类聚》、《御览》同。 "为鸳鸯。

"乐府此下有胡颉顽兮共翱翔一句。 《诗纪》同。 ○玉台新咏九。 《书钞》一百六。 《御览》五百七十三。 《乐府诗集》六十。 黄氏集千家注杜工部诗补遗一琴台诗注。 《诗纪》二。 又《类聚》四十三引乡、皇、房、鸯四韵。 黄氏集千家注杜工部诗六客居诗注引乡、皇二韵。 "

皇兮皇兮"两皇字《类聚》作凤。 杜诗补遗注、乐府、万花谷、《诗纪》同。 "从我栖。

得托《诗纪》作托。

)字"乐府作孳。 《诗纪》同。 "尾永为妃。

交情"杜诗补遗注作清。 "通体心和谐。

"杜诗补遗注作相怡。 "中夜相从知者谁。

双兴"乐府作翼。 《诗纪》同。 杜诗补遗注作羽。 "俱起翻高飞。

无感我心"乐府作思。 《诗纪》同。 万花谷此下有兮字。 "使余"玉台作予。 "悲。

"○玉台新咏九。 《乐府诗集》六十。 黄氏集千家注杜工部诗补遗一琴台诗注。 《诗纪》二。 又《类聚》四十三引栖、妃、谐、谁四韵。 锦绣万花谷十八引栖、妃二韵。 ○逯案。 此歌殆两汉时琴工假托为之。 姑附此俟考。 "

☆东方朔〈朔。

字曼倩。

平原厌次人。

武帝初。

年二十二。

待诏公车。

寻待诏金马门。

为常侍郎。

拜大中大夫。

给事中。

被劾。

免为庶人。

待诏宦者署。

复为中郎。

有集二卷。

〉【歌】

〖《史记》曰:朔行殿中。

郎谓之曰:人皆以先生为狂。

朔曰:如朔等所谓避世於朝廷间者也。

古之人乃避世於深山中。

时坐席中。

酒酣。

据地歌曰:〗

陆沉於俗。

避世金马门。

宫"《书钞》无宫字。 "殿中可以避世全身。

何必深山之中蒿庐之下。

"○《史记》滑稽列传。 《书钞》一百六。 ○逯案。 此歌门、身、下三字不韵。 在汉殊为罕例。 北《齐书》四十五樊逊传云。 逊常服东方朔之言。 陆沉世俗。 避世金马。 何必深山蒿庐之下云云。 似以马、下为韵。 今本殆衍门字。 "【嗟伯夷】

穷隐处兮窟穴自藏。

与其随佞"《书钞》讹作接。 "而得志兮。

不若从孤竹於首阳。

"○《书钞》百五十八。 唐类函十四。 "

【七言】

折羽翼兮摩苍天。

"○《文选》二十二芙蓉池作注"

【六言】

合樽促席相娱。

"○《文选》四蜀都赋注。 "

计策弃捐不收。

"○《文选》二十一咏史诗注。 "

☆李延年〈延年。

中山人。

故倡也。

坐法腐刑。

给事狗监中。

善歌为变新声。

所造诗谓之新声曲。

女弟李夫人得幸於武帝。

延年由是贵。

为协律都尉。

征和三年卒。

〉【歌】

〖《汉书》曰:李延年性知音。

善歌舞。

武帝爱之。

延年侍上。

起舞。

歌曰云云。

上叹息曰:世岂有此人乎。

平阳主因言延年有女弟。

上召见之。

实妙丽善舞。

由是得幸。

北方有佳人。

绝世"《白帖》作代。 "而"古籍丛残本《文选》注作称。 "独"草堂诗笺作特。 "立。

一顾倾人城。

再顾倾人国。

宁"《文选补遗》作岂。 "不知倾城与倾国。

"以上八字。 玉台作倾城复倾国。 《类聚》作宁不知倾城国。 又作宁不知倾国与倾城。 《文选》注或作宁知倾城国。 《御览》作宁知倾城倾国。 又作岂不言倾城国。 又作不惜倾城与国。 "佳人难"《初学记》或作不。 《文选》注同。 《类聚》难字作不可。 《御览》或同。 "再得。

"○《汉书》外戚传。 玉台新咏一。 《类聚》十八、四十三。 《初学记》十、十九。 《白帖》七。 《文选》二十一秋胡诗注。 古籍丛残石室本《文选》西京赋注。 《御览》百三十六、百四十四、三百八十、三百八十一、五百十七、五百七十四。 事类赋舞赋。 草堂诗笺十六佳人诗注。 《文选补遗》三十五作佳人歌。 《诗纪》二。 ○刘子卷三辨乐篇。 袁注云。 延年者。 李延年也。 姿颜色艳。 武帝嬖之。 任为协律都尉。 帝令造新声。 延年於坐起舞而歌曰:南国有佳人。 美者颜如玉。 一顾倾人城。 再顾倾人国。 不惜倾城国。 佳人不再得。 武帝宠之。 问左右曰:天下更有美人乎。 对曰:延年有一妹。 极端正。 姿容绝代。 帝即诏之。 美貌无匹。 遂纳为夫人。 时人语曰:一雌复一雄。 双飞入紫宫。 ○逯案。 袁注殆凭记忆。 未尝一检《汉书》。 又一雌复一雄。 本苻坚时谚。 所以刺慕容氏者。 袁氏亦竟误归延年。 冯氏《诗纪》、杨氏古诗存目皆沿其误。 "

☆商丘成〈成。

武帝征和二年。

为大鸿胪。

戾太子兵变。

以获反将张光功。

封□宅侯。

〉【醉歌】

〖《汉书》曰:延和二年七月。

癸巳封。

四年。

后二年。

坐为詹事侍祠孝文庙。

醉歌堂下曰云云。

大不敬。

自杀。

出居安能郁郁。

"○《汉书》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 "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4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