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江淹【诗】【杂体诗三十首】〖并序〗
夫楚谣汉风。
既非一骨。
"本集作国。 "魏制晋造。
固亦二体。
璧犹蓝朱成彩。
杂错之变无穷。
"《初学记》作端。 "宫角为音。
靡曼之态不"《初学记》作匪。 "极。
故蛾眉讵同貌。
而俱动於魄。
"《初学记》作魂。 "芳草宁共气。
而皆悦於魂。
"《初学记》作魄。 "不其然欤。
至於世"本集戴。 《初学记》同。 "之诸贤。
各滞所迷。
莫不论甘而"本集作则。 《初学记》同。 "忌辛。
好丹而"本集作则。 《初学记》同。 "非素。
岂所谓通方广恕。
"《初学记》作照。 "好"《初学记》作恕。 "远兼爱者哉。
乃及"本集作致。 "公干、仲宣之论。
家有曲直。
安仁、士衡之评。
人立矫抗。
况复殊於此者乎。
又"本集作文。 "贵远贱近。
人之常情。
重耳轻目。
俗之恒蔽。
是以邯郸托曲於李奇。
士季假论於嗣宗。
此其效也。
然五言之兴。
谅非"《初学记》作变。 "古。
但关西邺下。
既已罕同。
河外江南。
颇为异法。
故玄黄经纬之辨。
金碧浮沉"《文选》作沉浮。 "之殊。
仆以为亦各具"《文选》作合其。 "美兼"《文选》作并。 "善而已。
今作三十首诗。
其文体。
虽不足品藻渊流。
庶亦无乖商扌云尔。
"○本集四。 《文选》三十二。 《诗纪》七十六。 又略见《初学记》二十一。 "
【古离别】〖六臣本《文选》注云。
五臣作别离。
〗
远与君别者。
乃至雁六关。
黄云蔽千里。
游子何时还。
送君如昨日。
檐前露已团。
不惜蕙草晚。
所悲道里寒。
君在天一涯。
"本集作君行在天涯。 《类聚》同。 六臣本《文选》注云。 五臣作君行在天涯。 玉台作君子在天涯。 "妾身长"玉台作心久。 "别离。
愿一见颜色。
不异琼树枝。
菟丝及水萍。
所寄终不移。
"○本集四。 《文选》三十一。 玉台新咏五作古体。 《类聚》二十九作拟古杂体诗。 《乐府诗集》七十一。 广《文选》十。 《诗纪》七十六。 "【李都尉陵从军】
樽酒送征人。
踟蹰在亲宴。
日暮浮云滋。
握手泪如霰。
悠悠清水川。
"本集作天。 乐府同。 《文选》作川水。 "嘉鲂得所荐。
而我在万里。
结友"《文选》作发。 六臣本注云。 五臣作友。 广《文选》作发。 "不相见。
袖中有短书。
愿寄双"李善本《文选》云。 或作南。 "飞燕。
"本集四。 《文选》三十一。 《乐府诗集》三十二作从军行。 广《文选》十作从军诗。 《诗纪》七十六。 "
【班婕妤咏扇】
纨"玉台作绫。 "扇如团"本集作圜。 《诗纪》同。 《文选》作圆。 "月。
出自机中素。
画作秦王女。
乘鸾向烟雾。
彩色世所重。
虽新不代故。
窃愁"玉台作悲。 乐府同。 "凉风"《类聚》作秋凉。 "至。
吹我玉阶树。
君子恩未毕。
零落在"《类聚》作委。 乐府同。 "中路。
"○本集四。 《文选》三十一。 玉台新咏五作班婕妤。 乐府诗休四十二作怨歌行。 《诗纪》七十六。 又《类聚》四十一作拟班婕妤咏扇。 引素、雾、树、路四韵。 "【魏文帝曹丕游宴】
置酒坐飞阁。
逍遥临华池。
神飙"《类聚》作飘。 "自远至。
左右芙蓉披。
绿竹夹"《御览》作映。 "清水。
秋兰被幽崖。
"李善本《文选》作涯。 "月出照园中。
冠佩相追随。
客从南楚"《御览》作方。 "来。
为我吹参差。
渊"《御览》作潜。 "鱼犹"广《文选》作求。 "伏浦。
"六臣本《文选》注云。 五臣作涌。 乐府作涌。 "听者未云罢。
"《文选》作疲。 《御览》、广《文选》同。 "高文一何绮。
小儒安足为。
肃肃广殿阴。
雀声愁北林。
"广《文选》作来。 "众宾还城邑。
何用"《御览》作以。 "慰我"《文选》作吾。 广《文选》同。 《诗纪》云。 一作吾。 "心。
"广《文选》作我思。 ○本集四。 《文选》三十一。 《御览》五百九十二作魏文帝游宴诗。 《乐府诗集》三十六作善哉行。 广《文选》八作魏文帝游宴。 《诗纪》七十六。 "
【陈思王曹植赠友】
君王礼英贤。
不忄吝千金璧。
双阙指驰道。
朱宫罗第宅。
从容冰井台。
清池映华薄。
凉风荡芳气。
碧树先秋落。
朝与佳人期。
日夕望青阁。
褰裳摘明珠。
徙倚拾蕙若。
眷我二三子。
辞义丽金ぬ。
延陵轻宝剑。
季布重然诺。
处富不忘贫。
有道在葵藿。
"○本集四。 《文选》三十一。 《诗纪》七十六。 "
【刘文学桢感怀】
苍苍山中桂。
团团"李善本《文选》作团圆。 广《文选》同。 "霜露色。
霜露一何紧。
"广《文选》作繁。 "桂枝生自直。
橘柚在南国。
因君为羽翼。
谬蒙圣主私。
托身文墨职。
丹彩既已过。
敢不自雕饰。
华月照芳"草堂诗笺作方。 "池。
列坐金殿侧。
微臣固受赐。
鸿恩良未测。
"○本集四。 《文选》三十一。 广《文选》九。 《诗纪》七十六。 又草堂诗笺十二夏夜叹注引一句。 "
【王侍中粲怀德】
伊昔值世乱。
秣马辞帝京。
既伤蔓草别。
方知伏杜情。
崤函荡"《文选》作复。 广《文选》同。 "丘墟。
冀阙缅纵横。
倚棹泛泾渭。
日暮山河清。
蟋蟀依素"《文选》作桑。 广《文选》同。 "野。
严风吹枯"李善本《文选》作若。 广《文选》同。 "茎。
鹳在幽草。
客子泪己零。
去乡三元"六臣本《文选》作二。 注云。 善作三。 《诗纪》云。 一作二。 "十载。
幸遭天下平。
贤主降嘉赏。
金貂服玄缨。
侍宴出河曲。
飞盖游邺城。
朝露竟几何。
忽如水上萍。
君子笃恩"《文选》作惠。 广《文选》同。 "义。
柯叶终不倾。
福履既所绥。
千载垂令名。
"○本集四。 《文选》三十一。 广《文选》九作王粲怀德诗。 《诗纪》七十六。 "
【嵇中散康言志】
曰余不师训。
潜志去世"本集作俗。 六臣本《文选》注云。 五臣作俗。 "尘。
远想出宏域。
高步超常伦。
灵凤振羽仪。
戢景西海滨。
朝食琅实。
夕饮玉池津。
处顺故无累。
养德乃入神。
旷哉宇宙惠。
云罗更四陈。
哲人贵识义。
大雅明庇身。
庄生悟无为。
老氏守其真。
天下皆得一。
名实久相宾。
咸池飨爰居。
"本集作响爰ス。 "钟鼓或愁辛。
柳惠善直道。
孙登庶知人。
写怀良未远。
感赠以书绅。
"○本集四。 《文选》三十一。 广《文选》八作晋嵇康叔夜言志诗。 《诗纪》七十六。 "
【阮步兵籍咏怀】
青岛海上游。
莺斯蒿下飞。
浮沈不相宜。
羽翼各有归。
飘飘"《文选》作飘。 "可终年。
"本集作极。 "沆"《诗纪》云。 一作。 "氵养安是非。
朝云乘变化。
光耀世"本集作代。 "所希。
精卫衔木石。
谁能测幽微。
"○本集四。 《文选》三十一。 《诗纪》七十六。 "
【张司空华离情】秋月映"李善本《文选》作照。 "帘栊。
"李善本《文选》作笼。 "悬光入丹墀。
佳人抚鸣琴。
清夜守空帷。
兰径少行迹。
玉台生网丝。
庭"玉台作夜。 "树发红彩。
闺草含碧滋。
延伫整绫"《诗纪》云。 一作罗。 "绮。
"玉台作罗绮为君整。 "万里赠所思。
愿垂湛露惠。
信我皎日期。
"○本集四。 《文选》三十一。 玉台新咏五。 《诗纪》七十六。 "
【潘黄门岳述哀】〖李善本《文选》作悼亡。
〗
青春速天机。
素秋驰白日。
美人归重泉。
凄怆无终毕。
殡宫已肃清。
松柏转萧瑟。
俯仰未能弭。
寻念非但一。
抚衿悼寂寞。
恍"《文选》作。 "然若有失。
明月入绮窗。
仿佛想蕙质。
销忧非萱草。
永怀寄梦寐。
梦寐复冥冥。
何由觌尔形。
我惭北海术。
尔无帝女灵。
驾言出远山。
徘徊泣松铭。
雨绝无还云。
华落岂留英。
日月方代序。
寝兴何时平。
"○本集四。 《文选》三十一。 《诗纪》七十六。 "
【陆平原极羁宦】储后降嘉命。
恩纪被微身。
明发眷桑梓。
永叹怀密亲。
流念辞南ㄛ。
衔怨别西津。
驱"《文选》作驰。 六臣本注云。 五臣作丘。 "马遵淮泗。
旦夕见梁陈。
服义追上列。
矫迹厕宫臣。
朱黻咸髦士。
长缨皆俊民"《文选》作人。 "契阔承华内。
绸缪逾岁年。
日暮聊总驾。
逍遥观洛川。
"本集误作州。 "殂殁"《文选》作徂没。 六臣本注云。 五臣作役。 "多拱木。
宿草凌寒烟。
游子易感慨。
"《文选》作忾。 六臣本注云。 五臣作慨。 "踯躅还自怜。
愿言寄三鸟。
离思非徒然。
"○同上"
【左记室思咏史】
韩公沦卖药。
梅生隐市门。
百年信荏苒。
何为"《文选》作用。 六蔬本注云。 五臣作为。 "苦心魂。
当学卫霍将。
建功在河源。
组贤君眄。
青紫明主恩。
终军才始达。
贾谊位方尊。
金张服貂冕。
许史乘华轩。
王侯贵片议。
"本集作义。 "公卿重一言。
太平多欢娱。
飞盖东都门。
顾念张仲蔚。
蓬蒿满中园。
"○同上"
【张黄门协苦雨】
丹霞蔽阳景。
绿泉涌阴渚。
水鹳巢层甍。
山云涧柱碍。
有"六臣本《文选》注云。 五臣作氵。 "兴春节。
愁霖贯秋序。
"《白帖》作节。 "燮燮凉叶夺。
戾戾ざ风举。
高谈玩四时。
索居慕俦侣。
青苕"《文选》作苔。 六臣本云。 五臣作苕。 "日夜黄。
芳蕤成宿楚。
岁暮百虑"《诗纪》云。 集作忧。 "交。
无以慰延伫。
"○本集四。 《文选》三十一。 《诗纪》七十六。 又《白帖》引一句。 ○逯案。 《类聚》八十二草部苔引青苔日夜黄句。 似此原作苔字。 查晋宋人多以苕为条。 条可以由青而黄。 而苔则不可。 应以作苕者为是。 《说文》系传草部苕引此句作苕。 "
【刘太尉琨伤乱】
皇晋遘阳九。
天下横氛"李善本《文选》作。 "雾。
秦赵值薄蚀。
幽并逢虎据。
伊作荷宠灵。
感激徇"李善本《文选》作殉。 "驰骛。
虽无六奇术。
冀与张韩遇。
宁戚扣角歌。
桓公遭乃举。
荀息冒难。
实以忠贞故。
空令"本集误作今。 "日月逝。
愧无古人度。
饮马出城濠。
北望沙漠路。
千里何萧条。
白日隐寒树。
投袂既愤懑。
抚枕怀百虑。
功名惜未立。
玄发已改素。
时哉苟有会。
治乱惟冥数。
"○本集四。 《文选》三十一。 《诗纪》七十六。 "
【卢郎中】〖本集作侍郎。
李善本《文选》作中郎。
〗谌感交大厦须异材。
廊庙非庸器。
英俊著世功。
多士济斯位。
眷顾成绸缪。
乃与时髦匹。
姻媾久不亏。
"《文选》作虚。 六臣本注云。 五臣作亏。 "契阔岂但一。
逢厄既已同。
处危非所恤。
常慕先达概。
观古论得失。
马服为赵将。
疆场得清谧。
信陵佩魏印。
秦兵不敢出。
慨无握中策。
徒惭素丝质。
羁旅去旧京。
"《文选》作乡。 六臣本注云。 五臣作京。 "感遇逾"《文选》作喻。 六臣本注云。 五臣作逾。 "琴瑟。
自顾非杞梓。
勉"本集作免。 "力在无逸。
更以畏友朋。
滥吹乖名实。
"《诗纪》作实名。 误。 ○同上"
【郭弘农璞游仙】
崦山多灵草。
海滨饶奇石。
偃蹇寻青云。
隐沦驻精魄。
道人读丹经。
方士炼玉液。
朱霞入窗牖。
曜灵照空隙。
傲睨"本集作倪。 "摘木芝。
陵波采水碧。
眇然万里游。
矫掌望烟客。
永得安期术。
岂愁汜迫。
"○同上"
【孙】〖《文选》作张。
六臣本注云。
五臣作孙。
〗廷尉绰杂述太素既已分。
吹万著形兆。
寂动苟有源。
因谓殇子夭。
道丧涉千载。
津梁谁能了。
思乘扶摇翰。
卓然凌风矫。
静观尺棰义。
理足未尝"本集作常。 李善本《文选》同。 "少。
ぁぁ秋月明。
凭轩咏尧老。
浪迹无蚩妍。
然后君子道。
领略归一致。
南山有绮皓。
交臂久变化。
传火乃薪草。
玄思清。
胸中去机巧。
物我俱忘怀。
可以狎鸥鸟。
"○同上"
【许征君询自叙】
张子暗内机。
单生蔽外象。
"《文选》作像。 六臣本注云。 五臣作象。 "一时排冥筌。
冷然空中赏。
遣此弱"本集作若。 "丧情。
资神任独往。
采药白云隈。
聊以肆所养。
丹葩曜芳蕤。
绿竹阴"《文选》作荫。 "间敞。
苕苕寄意胜。
"本集作胜景。 "不觉凌虚上。
曲棂激鲜飙。
石室有幽响。
去矣从所欲。
得失非外奖。
至哉操斤客。
重明固已朗。
五难既洒落。
超迹绝尘网。
"○同上"
【殷东阳仲文兴瞩】
晨游任所萃。
悠悠蕴真趣。
云天亦辽亮。
时与赏心遇。
青松挺秀萼。
蕙色出乔"本集作芳。 "树。
极眺清波深。
缅"本集作湎。 "映石壁素。
莹"本集作营。 "情无余滓。
拂衣释尘务。
求仁既自我。
玄风岂外慕。
直置忘所宰。
萧散得遗虑。
"○同上"【谢仆射混游览】
信矣劳物化。
忧襟未能整。
薄言遵郊衢。
总辔出台省。
凄凄节序高。
寥寥心悟永。
时菊耀岩阿。
云霞冠秋岭。
眷然惜良辰。
徘徊践落景。
卷舒虽万绪。
动复归有静。
曾是迫桑榆。
岁暮从所秉。
舟壑不可攀。
忘怀寄匠郢。
"○同上"
【陶征君潜田居】
种苗在东皋。
苗生满阡陌。
虽有荷"本集作倚。 "Θ倦。
浊酒聊自适。
日暮巾柴车。
路暗光已夕。
归人望烟火。
稚子候檐隙。
问君亦何为。
百年会有役。
但愿桑麻成。
蚕月得纺绩。
素心正如此。
开迳望三益。
"○同上"
【谢临川灵运游山】
江海经回。
山峤"本集作矫。 "备盈缺。
灵境信淹留。
赏心非徒设。
平明登云峰。
杳与庐霍绝。
碧障长周流。
金潭恒澄彻。
"《文选》作澈。 "洞"《文选》作桐。 "林带晨霞。
石壁映初晰。
乳窦既滴沥。
丹井复寥。
岩转奇秀。
岑"《文选》作岑。 韵补同。 "还相蔽。
赤玉隐瑶溪。
云锦被沙。
夜闻猩猩啼。
朝见鼯鼠逝。
南中气候暖。
朱华凌白雪。
幸游建德乡。
观奇经"本集作探。 "禹穴。
身名竟谁辨。
"李善本《文选》作辩。 "图史终磨"本集作摩。 "灭。
且泛桂水潮。
"韵补作湖。 "映月游海ㄛ。
摄生贵处顺。
将为智者说。
"○本集四。 《文选》三十一。 《诗纪》七十六。 又韵补五引、蔽二韵。 ㄛ、说二韵。 "
【颜特进延之侍宴】
太"本集误作大。 "微凝帝宇。
瑶光正神县。
揆日粲书史。
相都丽闻见。
列汉构仙宫。
开天制"《文选》作制。 "宝殿。
桂栋留夏飙。
兰停冬霰。
青林结冥。
丹被"本集作披。 六臣本《文选》注云。 五臣作披。 "{艹}茜。
山云备卿霭。
池卉具灵变。
重阳集清氛。
"李善本《文选》作气。 "下辇降玄宴。
骛望分环队。
"本集作隧。 李善本《文选》同。 六臣本作遂。 "晒旷"李善本《文选》作目。 本集同。 "尽都甸。
气生川岳阴。
烟灭淮海见。
中坐溢朱组。
步檐"六臣本《文选》注云。 五臣作栏。 "琼弁。
礼登伫睿情。
乐阕延皇眄。
测恩跻逾"本集作愉。 六臣本《文选》同。 "逸。
沿牒懵浮贱。
承荣重兼金。
"《文选》作荣重馈兼金。 六臣本注云。 五臣作承荣重兼金。 "巡华过盈。
敢饰舆人咏。
方惭渌水荐。
"○本集四。 《文选》三十一。 《诗纪》七十六。 "【谢法曹惠连赠别】昨发赤亭渚。
今宿浦阳。
方作云峰异。
岂伊千"韵补作十。 "里别。
芳尘未歇席。
零"《文选》作涔。 "泪犹在袂。
停舻望极浦。
弭棹阻"本集作。 草堂诗笺作值。 "风雪。
风雪既经时。
夜永起"六臣本《文选》注云。 五臣作岂。 "怀思。
汛滥北湖游。
苕"李善本《文选》作。 "亭南楼期。
点翰咏新赏。
开莹所疑。
摘芳爱气馥。
拾蕊怜色滋。
色滋畏沃若。
人事亦销铄。
子衿"本集作矜。 "怨勿往。
谷风诮轻薄。
共秉延州信。
无惭仲路"本集作申。 "诺。
灵芝望三秀。
孤筠"本集作云。 "情所托。
所托已殷勤。
祗足搅怀人。
今行雩嵊外。
衔思至海滨。
觌子杳未亻孱。
"本集作未亻孱聚。 注。 或云觌子杳未亻孱。 "款"本集作凝。 "睇在何辰。
杂佩虽可赠。
疏华竟无陈。
无陈心ぉ劳。
旅人岂游遨。
幸及风雪霁。
青春满江皋。
解缆候前侣。
还望方郁陶。
烟景若离远。
末响寄琼瑶。
"○本集四。 《文选》三十一。 《诗纪》七十六。 又草堂诗笺六自京诗注引一句。 韵补五作拟古。 引、别二韵。 "【王征君微养疾】窈蔼潇湘空。
翠涧澹"黄氏杜诗注作间淡。 "无滋。
寂历百草晦。
吸"草堂诗笺作炎鸟。 "鸡悲。
清阴往来远。
月华散前墀。
炼药瞩虚幌。
汛瑟卧遥帷。
水碧验未黩。
金膏灵讵缁。
"本集作讵能淄。 "北"草堂诗笺作江。 "渚有帝子。
荡漾不可期。
怅然山中暮。
怀疴属此诗。
"○本集四。 《文选》三十一。 《诗纪》七十六。 又草堂诗笺三十五虎牙诗注引一句。 大历诗注引一句。 黄氏集千家注杜诗补遗九引一句。 "
【袁太尉淑从驾】
宫庙礼哀敬。
邑道严玄。
恭洁由明祀。
肃驾在祈年。
诏徒登季月。
戒凤藻行川。
云旆象汉徙。
"本集作徒。 "宸网拟星悬。
朱棹丽寒渚。
金钅"《诗纪》作げ。 "映秋山。
羽卫蔼流景。
彩吹震沈渊。
辨"李善本《文选》作辩。 "诗测京国。
履籍鉴都ㄩ。
氓"李善本《文选》作。 六臣本作萌。 又注。 五臣作。 "谣响玉律。
邑颂被丹弦。
文轸薄桂海。
声教烛冰天。
和惠颁上笏。
恩渥浃下筵。
幸侍观洛后。
岂慕巡河前。
服义方无沫。
展歌殊未宣。
"○本集四。 《文选》三十一。 《诗纪》七十六。 "
【谢光禄庄郊游】
肃ぎ出郊际。
徙乐"六臣本《文选》注云。 五臣作药。 "逗江阴。
翠山方蔼蔼。
青浦正沈沈。
凉叶照沙屿。
秋荣冒水浔。
风散松架险。
云郁石道深。
静默"本集作然。 "镜绵野。
四睇乱层岑。
气清知雁引。
露华识犭爰音。
云装信解黻。
烟驾可辞金。
始整丹泉术。
终觌紫芳心。
行光自容裔。
无使弱思侵。
"○同上"
【鲍参军昭戎行】
豪士枉尺璧。
宵人重恩光。
犭旬"本集作徇。 "义非为利。
执"本集作轨。 "羁轻去乡。
孟冬郊祀月。
杀气起严霜。
戎马粟不暖。
军士冰为浆。
晨上城皋坂。
碛砾皆羊肠。
寒"本集作云。 "阴笼白日。
大"李善本《文选》作太。 "谷晦苍苍。
息徒税征驾。
倚剑临八荒。
鹪鹏"李善本《文选》作明。 "不能飞。
玄武伏川梁。
铩翮由时至。
感物聊自伤。
坚儒守一经。
未足识行藏。
"○同上"
【休上人怨别】〖李善本《文选》作别怨。
〗西北秋风至。
楚客心悠哉。
日暮碧云合。
佳人殊未来。
露彩方泛艳。
月华始徘徊。
宝书为君掩。
瑶琴"本集作瑟。 《诗纪》同。 "讵能开。
相思巫山渚。
怅望阳云"玉台作云阳。 "台。
膏"玉台作金。 《诗纪》作台。 "炉绝沈燎。
绮席生"玉台作遍。 "浮埃。
桂水日千里。
因之平生怀。
"○本集四。 《文选》三十一。 玉台新咏五。 《诗纪》七十六。 "【学魏文帝诗】
西北有浮云。
缭绕华阴山。
惜哉时不遇。
入夜值霜寒。
秋风聒地起。
吹我至幽燕。
幽燕非我国。
窈窕为谁贤。
少年歌且止。
歌声断客子。
"○本集三。 《诗纪》七十六。 "
【效阮公诗十五首】〖《诗纪》云。
集作效古。
〗
岁暮怀感"《类聚》作多怀。 "伤。
中夕弄清琴。
戾戾曙风急。
团团明月阴。
孤云出北山。
宿鸟惊东林。
谁谓人道广。
忧慨自相寻。
宁知霜雪后。
独见松竹"《类聚》作竹柏。 "心。
"○本集三。 《类聚》二十六。 《诗纪》七十六。 "
十年学读书。
颜华尚美好。
不逐世间人。
斗鸡东郊道。
富贵如浮云。
金玉不为宝。
一旦鹈"《类聚》作。 《诗纪》云。 一作贝。 "鸣。
严霜被劲草。
志气多感失。
泪下沾怀抱。
"○同上"
白露淹庭树。
秋风吹罗衣。
忠信主不合。
辞意将诉谁。
独坐东轩下。
鸡鸣夜已。
总驾命宾仆。
遵路起旋归。
天命谁能见。
人踪信可疑。
"○本集三。 《诗纪》七十六。 "
飘飘恍惚中。
是非安所之。
大道常不验。
金火每如斯。
慷慨少淑貌。
便娟多令辞。
宿昔秉心誓。
灵明将见期。
愿从丹丘驾。
长弄华池滋。
"○同上"
阴阳不可知。
鬼神惟杳冥。
暂试武帝貌。
一见李后灵。
同情沦异物。
有体入无形。
贤圣共草昧。
仁智焉足明。
变化未有极。
恍惚谁能精。
"○同上"
若木出海外。
本自丹水阴。
群帝共上下。
鸾鸟相追寻。
千龄犹旦夕。
万世更浮沉。
岂与异乡士。
瑜瑕论浅深。
"○同上"
夏后乘两龙。
高会在帝台。
荣光河雒出。
白云苍梧来。
侍御多贤圣。
升降有群才。
四时有变化。
盛明不徘徊。
高阳邈已远。
伫立谁语哉。
"○本集三。 广《文选》十五。 《诗纪》七十六。 "
昔余登大梁。
西南望洪河。
时寒原野旷。
风急霜露多。
仲冬正惨切。
日月少精华。
落叶纵横起。
飞鸟时相过。
搔首广川阴。
怀归思如何。
常愿反初服。
间步颍"广《文选》作频。 "水阿。
"○同上"
宵月辉西极。
女圭映东海。
佳丽多异色。
芬葩有奇采。
绮缟非无情。
光阴命谁待。
不与风雨变。
长共山川在。
人道则不然。
消散随风改。
"○本集三。 《诗纪》七十六。 "
少年学击剑。
从师至幽州。
燕赵兵马地。
唯见古时丘。
登城望山水。
平原独悠悠。
寒暑有往来。
功名安可留。
"○同上"
扰扰当途子。
毁誉多埃尘。
朝生舆马间。
夕死衢路滨。
藜藿应见弃。
势位乃为亲。
华屋争结绶。
朱门竞弹巾。
徒羡草木利。
不爱金碧身。
至德所以贵。
河上有丈人。
"○同上"华树曜北林。
芬芳空自宣。
秋至白云起。
蟪蛄号庭前。
中心有所思。
虚堂独浩然。
安坐咏琴瑟。
逍遥可永年。
"○同上"
假乘试行游。
北望高山岑。
翩翩征鸟翼。
萧萧松柏阴。
感时多辛酸。
览物更伤心。
性命有定理。
祸福不可禁。
唯见云际鹄。
江海自追寻。
"○同上"
夕云映西山。
蟋蟀吟桑梓。
零露被百草。
秋风吹桃李。
君子怀苦心。
感慨不能止。
驾言远行游。
驱马清河。
寒暑更进退。
金石有终始。
光色俯仰间。
英艳难久恃。
"○同上"至人贵无为。
裁魂守寂寥。
唯有驰骛士。
风尘有一朝。
舆马相跨跃。
宾从共衿骄。
天道好盈缺。
春华故秋凋。
不知北山民。
商歌弄场苗。
"○同上"
【清思诗五首】
赵后未至丽。
阴妃非美极。
情理傥可论。
形有焉足识。
帝女在河洲。
晦映西海侧。
阴阳无定光。
杂错千万色。
终岁如琼草。
红华长翕。
"○本集三。 《诗纪》七十六。 "师旷操雅操。
延子聆奇音。
玄鹤徒翔舞。
清角自浮沉。
明东南逝。
精丝西北临。
白云瑶池曲。
止"本集作上。 "使泪淫淫。
"○同上"
秋夜紫兰生。
湛湛明月光。
偃蹇灵芝采。
"本集误作来。 "容裔紫华堂。
林木不拂盖。
淇水宁渐裳。
倏忽南江阴。
照曜北海阳。
从此长往来。
万世无感伤。
"○同上"白露滋金瑟。
清风荡玉琴。
空闺饶远念。
虚堂生夜阴。
兹夕一何哀。
明月没西林。
世人重时暮。
道士情亦深。
愿乘青鸟翼。
径出玉山岑。
"○同上"
至德不可传。
灵龟不可侣。
草木还根蒂。
精灵归妙理。
我学杳冥道。
谁能测穷已。
须待九转成。
终会长沙市。
"○同上"
【伤内弟刘常侍诗】
金璧自蕙质。
兰杜信嘉名。
丹彩既腾迹。
华萼故扬声。
伊余方罢秀。
叹"本集误作难。 "息向君荣。
谁疑春光昃。
何遽秋露轻。
远心惜近路。
促景怨长情。
风至衣袖冷。
况复蟪蛄鸣。
白露沿汉沼。
明月空汉生。
长悲离短意。
恻切吟空庭。
注欷东郊外。
流涕北山。
"○本集四。 《诗纪》七十六。 "
【悼室人诗十首】佳人永暮矣。
隐忧遂历兹。
宝烛夜无华。
金镜昼恒微。
桐叶生绿水。
雾天流碧滋。
蕙弱芳未空。
兰深鸟思时。
湘徒有酌。
意塞不能持。
"○本集四。 《诗纪》七十六。 "
适见叶萧条。
已复花庵郁。
帐里春风荡。
檐前还燕拂。
垂涕视去景。
摧心向徂物。
今悲辄流涕。
昔欢常飘忽。
幽情一不弭。
守叹谁能慰。
"○同上"
夏云多杂色。
红光铄蕤鲜。
苒弱屏风草。
潭拖曲池莲。
黛叶鉴深水。
丹华香碧烟。
临彩方自吊。
揽气以伤然。
命知悲不绝。
恒如注海泉。
"○同上"
驾言出游衍。
冀以涤心胸。
复值烟雨散。
清阴带山浓。
素沙匝广岸。
雄虹冠尖峰。
出风舞森桂。
落日暧圆松。
还结生不念。
楚客独无容。
"○同上"秋至捣罗纨。
泪满未能开。
风光肃入户。
月华为谁来。
结眉向珠网。
沥思视青苔。
鬓局将成葆。
带减不须摧。
"《诗纪》作催。 "我心若函烟。
满中怀。
"○同上"
窗尘岁时阻。
闺芜日夜深。
流黄夕不织。
宁闻梭杼音。
凉霭漂虚座。
清香荡空琴。
蜻引知寂寥。
蛾飞测幽阴。
乃抱生死悼。
岂伊离别心。
"○同上"颢颢气薄暮。
{艹敕}{艹敕}清衾单。
阶前水光裂。
树上雪花团。
庭鹤哀以立。
云鸡肃且寒。
方东"当作冬。 "有苦泪。
承夜非膏兰。
从此永黯削。
萱叶焉能宽。
"○同上"
杼"本集作抒。 "悲情虽滞。
送往意所知。
空座几时设。
虚帷无久垂。
暮气亦何劲。
严风照天涯。
梦寐无端际。
惝恍有分离。
意念每失乖。
徒见四时亏。
"○同上"
神女色夸丽。
乃出巫山湄。
逶迤罗袂下。
鄣日望所思。
佳人独不然。
户牖绝锦綦。
感此增婵娟。
屑屑涕自滋。
清光澹且减。
低意守空帷。
"○同上"二妃丽潇湘。
一有乍一无。
佳人承云气。
无下此幽都。
当追帝女迹。
出入泛灵舆。
掩"本集作奄。 "映金渊侧。
游豫碧山隅。
暧然时将罢。
临风返故居。
"○同上"
【诗】
通渠运春流。
幽谷涣□冰。
荡秽出新泉。
游望登重陵。
"○玉烛宝典一。 "【自乐昌郡溯流入郴诗】
兹山界夷夏。
天际横寥廓。
"○舆地纪胜五十七。 "
【诗】
河州多沙尘。
风吹黄云起。
"○升庵诗话。 "
【歌】〖去故乡赋系此歌。
〗
芳洲之草行欲暮。
桂水之波不可渡。
绝世独立兮报君子之一顾。
"○本集一。 《类聚》三十。 "
【歌】〖倡妇自悲赋系此歌。
〗
曲台歌未徙。
黄壤哭已亲。
玉归无色。
罗衣会生尘。
骄才雄力君何怨。
徒念薄命之苦辛。
"○本集一。 "
【谣】〖莲华赋系此谣。
〗秋雁度兮芳草残。
琴柱急兮江上寒。
愿一见兮道我意。
千里远兮长路难。
"○本集一。 "
谣〖学梁王兔园赋系此谣。
〗
碧玉作碗银为盘。
一刻一镂化双鸾。
"○本集二。 "
【歌】〖学梁王兔园赋系此歌。
〗
美人不见紫锦衾。
黄泉应至何所禁。
"○本集二。 "
【诗】〖学梁王兔园赋系此诗。
〗
见上客兮心历乱。
送短诗兮怀长叹。
中人望兮蚕既饥。
燮蹀暮兮思夜半。
"○本集二。 "
【杂三言五首】
予上国不才。
黜为中"梁本作闽。 "山长史。
待罪三"本集无三字。 "载。
究识烟霞之状。
既对道书。
官又无职。
笔墨之势。
聊为后文。
"○按江淹自序。 中山当作山中。 "
【构象台】
曰上妙兮道之精。
道之精兮俗为名。
名可宗兮圣风立。
立圣风兮兹教生。
写经记兮记图刹。
画影象兮在丹青。
起净法兮出西海。
流梵音兮至索"元刻作南。 梁本作东。 "溟。
网紫宙兮洽万品。
冠璇寓兮济群生。
余汩阻兮至南国。
迹已徂兮心未扃。
立孤台兮山岫。
架半室"本集作空。 "兮江汀。
累青杉於涧构。
积红石於林棂。
云八重兮七色。
山十影兮九形。
金灯兮江篱。
环轩兮匝池。
相思兮豫章。
戴雪兮抱霜。
栽异木而同秀。
钟"当作种。 "杂草而一香。
苔藓生兮绕"本集字缺。 "石户。
莲花舒兮绣池梁。
伊日月之寂寂。
无人音与马迹。
耽"本集字缺。 "禅情於云迳。
守息心於端石。
永结意於鹫山。
长憔悴而不惜。
"○本集十。 梁刻本四。 "【访道经】
百学兮异文。
锦派兮绮分。
珍君之言兮无际。
悦子之道兮迥不群。
澹深韵於白水。
俨高意於浮云。
轨贤豪於后学。
轶望识於前文。
兹道兮可传。
可传兮皓然。
挟兹心兮赴绝国。
怀此书兮坐空山。
空山隐辚兮穷翠。
水散漫兮涵素壑。
海外阴兮气昙昙。
江上月兮光灼灼。
东南出兮是"梁本作不。 "一山。
西北来兮乃双鹤。
池中莲兮十色红。
窗前树兮万叶落。
四壁深兮乃。
左右虚兮如寂寞。
寂寞兮山室。
德经兮道{失衣}。
荡魂兮刷气。
掩忧兮静疾。
信若人兮先觉。
聊与子兮如一。
"○同上"
【镜《论语》】
巡青史之残诰。
览朱管之遗册。
惟鲁滨之一叟。
信衔道而探寂。
世艰险而多阻。
君英明而不革。
讲业兮齐卫。
论精兮汴泗。
子之说兮义已秘。
成贾郑之雄理。
可"梁本作考。 "黄何之壮思。
惜古人之取才。
瞰青云而靖意。
意恬"梁本作惆。 "怅兮有端。
才赠峻兮可观。
宪妫禹而折"元刻字缺。 "法。
袭仁谊而求安。
不燕婉於戚施。
宁甚踔於马兰。
俾后生之庶士。
鉴明德之音翰。
惟山中兮寂寞。
沉"本集字缺。 "忧思兮无从。
石红青兮百迭。
山浓淡兮万重。
日下兮□□。
月出兮铜峰。
竹色兮拂户。
水气兮绕窗。
味哲人之遗珍。
折片句兮忘老。
嘉石门之埋名。
怜柳子之沈"梁本作耽。 "道。
书吴伯於衣袖。
镂颜子於心抱。
筹出处之叔仲。
酌言默之多少。
若妙行与上灵。
非积学之所绍。
至游夏以升降。
幸砥心而勿夭。
"○同上"
【悦曲池】
北山兮黛柏。
南江兮《赤页》石。
《赤页》峰兮若虹。
黛树兮如昼。
暮云兮十里。
朝霞兮千尺。
千尺兮绵绵。
青气兮往旋。
桐之叶兮蔽日。
桂之枝兮刺天。
百谷多兮泻乱波。
杂间饶兮鹜丛泉。
竟长洲兮匝东岛。
萦曲屿兮绕西山。
山峦ヴ兮水环合。
水环合兮石重沓。
林中电兮雨冥冥。
江上风兮木飒飒。
盟清冷兮适潺。
白云起兮吊石莲。
客子思兮心断绝。
心断绝兮愁无闲。
步东池兮夜未艾。
卧西窗兮月向山。
引一息于魂内。
扰百绪於眼前。
意春兰与秋若。
愿不绝於江边。
"○同上"
【爱远山】伯鸾兮已远。
名山兮不返。
逮绀草之可结。
及朱华之未晚。
纟余马於椒阿。
漾余舟於沙衍。
临星フ兮树暗。
看日烁兮霞浅。
浅霞兮云。
一合兮一分。
映壑兮为饰。
缀涧兮居文。
碧色兮婉转。
丹秀兮芬。
深林寂以窈窈。
上犭爰之所群。
群犭爰兮聒山。
大林兮蔽天。
枫岫兮筠岭。
兰畹兮芝田。
紫蒲兮光水。
红荷兮艳泉。
香枝兮嫩叶。
翡累兮翠迭。
非郢路之辽远。
实寸忧之相接。
欷美人於心底。
愿山与川之可涉。
若溘死於汀潭。
哀时命而自惬。
"○同上"
【应谢主簿骚体】
山棂静兮悲凝凉。
涧轩掩兮酒涵霜。
曾风激兮绿苹断。
积石闭兮紫苔伤。
芝原寂少色。
筠原寂少色。
筠庭黯无光。
沐予冠於极浦。
驰予兮江阳。
吊秋冬之已暮。
忧与忧兮不忘。
使杜蘅可翦而弃。
夫何贵于芬芳。
"○本集十。 梁刻本四。 "
【刘仆射东山集学骚】
含秋一顾。
眇然山中。
檀乐循□。
"梁本作石。 按当作修竹。 "便娟来风。
木瑟瑟兮气芬。
石戈戈兮水成文。
レ江崖之素草。
窥海岫之青云。
愿芙蓉兮未晦。
遵江波兮待君。
"○本集十。 梁刻本四。 "
【山中《楚辞》六首】青春素景兮白日出之蔼蔼。
吾将弭节於江夏。
见杜若之如大。
结雕鳞以成车。
悬杂羽而为盖。
草色绿而马声悲。
欷沿油"元刻字缺。 梁本作袖。 "以"元刻作川。 "流带。
"○本集十。 梁刻本四。 "
予将礼於太一。
乃雄剑兮玉钩。
日华粲於芳阁。
月金披於翠楼。
舞燕赵之上色。
激河淇之名讴。
荐西海之异品。
倾东岳之庶羞。
乘鱼文兮锦质。
要灵人兮中州。
"○同上"
入橘浦兮容与。
心敞惘兮迷所识。
视烟霞而"梁本作如。 "一色。
深秋窈以亏。
"当脱蔽字。 "天上列星之所极。
"○同上○本集与下连读为一首。 "
桂之生兮山之峦。
纷可爱兮柯团团。
崎义兮石架阻。
《风幼》《风刘》飕兮木道寒。
烟色闭兮乔木桡。
岚气暗兮幽篁难。
忌蟪蛄之蚤吟。
惜玉孙之晚还。
信於邑兮白露。
方夭病兮秋兰。
"○同上"
石兮蔽日。
"本集作白。 梁本作泉。 "雪迭迭兮薄树。
车萧条兮山逼。
"当作迳。 "舟容与"本集缺以上两字。 "兮水路。
愍晨夜之摧挫。
"本集作坐。 "感春秋之欲暮。
征夫辍而在位。
"当作啜而在泣。 "御者而载顾。
"○同上"
魂兮归来。
异方不可以亲。
蝮蛇九首。
雄虺戴鳞。
炎穴一光。
骨烂魂伤。
玄狐曳尾。
赤象为梁。
至日归来。
无往此异方。
"○同上"
☆萧钧〈钧。
齐高帝子。
出继衡阳王。
与王智深、江淹等以文章相赏会。
〉【晚景游泛怀友】
〖《诗纪》云。
此诗类唐人作。
当为唐萧钧也。
《初学记》作梁。
〗
龙开"《初学记》作门。 《御览》同。 "依"《御览》作低。 "御沟。
凤辖转芳洲。
云峰初辨夏。
麦气早迎秋。
山翠"《初学记》字缺。 "余烟积。
川平晚照收。
浪随文转。
渡"《御览》作波。 "逐彩鸳浮。
风花转"《御览》作轻。 "未落。
岩泉咽不流。
一辞金谷苑。
空想"《诗纪》云。 一作思。 "竹林游。
"○《初学记》十八。 《御览》四百十。 《诗纪》八十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