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梁武帝萧衍〈衍。
字叔达。
兰陵武进人。
齐永明初为巴陵王南中郎法曹参军。
历王俭东阁祭酒、随王谘义参军。
隆昌初为宁朔将军。
镇寿春。
明帝即位。
封建阳县男。
历右军司马、淮陵太守。
入为博士、太子中庶子。
拜辅国将军、雍州刺史。
和帝即位。
为尚书仆射。
进中书监、大司马、录尚书、骠骑大将军、扬州刺史、都督中外诸军事。
封梁公。
加九锡。
位相国。
进封梁王。
以中兴二年受禅。
改元七。
在位四十八年。
太清三年卒。
年八十六。
谥曰武皇帝。
有集三十二卷。
〉【乐府】
【芳树】
绿树始摇芳。
芳生非一叶。
一叶度春风。
芳华"玉台作芳芳。 乐府同。 "自相接。
杂色"玉台作色杂。 乐府同。 "乱参差。
众花纷重迭。
重迭不可思。
思此谁能惬。
"○玉台新咏七《乐府诗集》十七。 《诗纪》六十四。 "
【有所思】谁言生离久。
适意与君别。
衣上芳犹在。
握里书未灭。
腰中双绮带。
梦为同心结。
常恐所思露。
瑶华未忍折。
"○玉台新咏七。 《乐府诗集》十七。 《诗纪》六十四。 "
【临高台】
高台半行云。
望望高不极。
"文苑作不可。 "草树无参差。
山河同一色。
仿佛"《诗纪》作彷佛。 "洛阳道。
道远难别"文苑作可。 注。 一作别。 "识。
玉阶故情人。
"文苑作人情。 注。 一作情人。 "情来共"文苑作苦。 注。 一作共。 "相忆。
"○玉台新咏七。 文苑英华二百十、《乐府诗集》十八并作梁简文帝。 《诗纪》六十四。 "
【雍台】日落登雍台。
佳人殊未来。
绮窗莲花掩。
网户琉璃开。
ゆ茸临紫桂。
蔓延交青苔。
月没光阴尽。
望子独悠哉。
"○《乐府诗集》二十五。 《诗纪》六十四。 "
【长安有狭邪行】〖《诗纪》云。
帝王集作魏武帝者非。
〗
洛阳有曲陌。
曲陌"玉台作陌曲。 乐府作曲曲。 "不通驿。
忽遇"玉台作逢。 《诗纪》云。 一作逢。 "二少童。
扶辔问君宅。
我"玉台作君。 "宅邯郸右。
易意复可知。
大息组。
中息佩陆离。
小息尚青绮。
总辔"玉台作。 乐府作角。 "游南皮。
三息俱入门。
家臣拜门垂。
三息俱升堂。
旨酒盈千卮。
三息俱入户。
户内有光仪。
大妇理金翠。
中妇事玉"玉台作么。 "触。
小妇独暇。
调笙游曲池。
丈人"本集作夫。 "少徘徊。
凤吹方参差。
"○玉台新咏七作拟长安有狭斜十韵。 《乐府诗集》三十五。 本集。 《诗纪》六十四。 "
【拟青青河畔草】
幕幕绣户丝。
悠悠怀昔期。
昔期久不归。
乡国旷音辉。
"《诗纪》作徽。 下同。 "音辉空结迟。
半寝觉如至。
既寤了无形。
与君隔平生。
月以云掩光。
叶以"乐府作似。 误。 "霜摧老。
当途竞自容。
莫肯为"《诗纪》云。 一作与。 "妾道。
"○玉台新咏七。 《乐府诗集》三十八作青青河畔草。 《诗纪》六十四。 "
【拟明月照高楼】
圆魄当虚闼。
清光流思延。
"玉台、乐府作筵。 下同。 "延思照"《诗纪》作对。 "孤影。
凄怨还自怜。
台镜早生尘。
匣琴又无弦。
悲慕屡伤节。
离忧亟华年。
君如东扶"玉台作。 "景。
妾似西柳烟。
相去既路迥。
明晦亦殊悬。
愿为铜铁辔。
以感长乐前。
"○玉台新咏七。 《乐府诗集》四十二作明月照高楼。 《诗纪》六十四。 "
【阊阖篇】
西汉本佳妍。
金马望甘泉。
卫尉屯兵上。
期门晓漏传。
犹重河东赋。
欲知"乐府作以。 "追神仙。
羽骑凌云转。
阊阖带空悬。
长旗扫月窟。
凤迹辗星躔。
但使丹砂就。
能令意万年。
"○《乐府诗集》六十四。 《诗纪》六十四。 "
【邯郸歌】
回顾灞陵上。
北指邯郸道。
短衣妾不伤。
南山为君老。
"○《乐府诗集》七十六。 《诗纪》六十四。 "
【子夜歌二首】〖《诗纪》云。
武帝清商诸曲并见玉台新咏。
其与乐府不同者注各题下。
〗
恃爱如欲进。
含羞未肯前。
朱口"玉台作口朱。 乐府同。 "发艳歌。
玉指弄娇弦。
"○玉台新咏十。 《乐府诗集》四十四作晋宋齐辞。 《诗纪》六十四。 "朝日照绮窗。
"玉台、乐府作钱。 "光风动纨罗。
"乐府作素。 "巧笑茜两犀。
美目扬双蛾。
"○同上"
【子夜四时歌】
【春歌四首】阶"草堂诗笺作宫。 "上香"玉台作歌。 "入怀。
庭中花照眼。
春心一"乐府作郁。 "如此。
情来不可"《类聚》作自。 "限。
"○玉台新咏十。 《类聚》四十三。 《乐府诗集》四十四作王金珠。 《诗纪》六十四。 又草堂诗笺三十九酬郭诗注作魏武帝乐。 引眼一韵。 "
兰叶始满地。
"《诗纪》作池。 "梅花已落枝。
持此可怜意。
摘以寄心知。
"○玉台新咏十。 《乐府诗集》四十四。 《诗纪》六十四。 "朱日光素冰。
"《诗纪》作水。 "黄花映白雪。
折梅待"《诗纪》作寄。 "佳人。
共迎"玉台作道。 《诗纪》云。 一作道。 "阳春月。
"○玉台新咏十。 《乐府诗集》四十四作王金珠。 《诗纪》六十四。 "
花坞蝶双飞。
柳堤鸟百舌。
不见佳人来。
徒劳心断绝。
"《诗纪》云。 乐府不载。 ○《诗纪》六十四。 "
【夏歌四首】
江南莲花开。
"《类聚》作木。 "红光覆碧水。
"《类聚》作复碧色。 "色同心复"《类聚》作丝有。 "同。
藕异心无异。
"《类聚》作异心无异ョ。 ○玉台新咏十。 《类聚》四十三。 《乐府诗集》四十四。 《诗纪》六十四。 "
闺中花如绣。
帘上露如珠。
欲知有所思。
停织复《止寺》《止屠》。
"○玉台新咏十。 《乐府诗集》四十四。 "
玉盘著"《诗纪》云。 一作贮。 "朱李。
金杯盛白酒。
虽欲持自亲。
"玉台作新。 "复恐不甘口。
"○玉台新咏十。 "
含桃落花日。
黄鸟营飞时。
君住马已"乐府云。 一作欲。 "疲。
妾去蚕欲"乐府作已。 "饥。
"○玉台新咏十。 《乐府诗集》四十四。 "
【秋歌四首】
绣带合欢结。
"玉台作炬。 《类聚》作给。 "锦衣连理文。
怀情"玉台作情怀。 "入夜月。
含笑出朝云。
"○玉台新咏十。 《乐府诗集》四十四。 《类聚》四十三。 《诗纪》六十四。 "
七彩紫金柱。
九华白玉梁。
但歌云"乐府作绕。 "不去。
含吐有余香。
"○玉台新咏十。 《乐府诗集》四十五作王金珠子夜变歌。 《诗纪》六十四。 "
吹漏"玉台作蒲。 "未"乐府作不。 "可停。
弦断当更续。
俱作双丝"乐府作思。 "引。
共奏同心曲。
"○玉台新咏十。 《乐府诗集》四十四作王金珠春歌。 《诗纪》六十四。 "
当信抱梁期。
莫听回风音。
镜中"玉台作上。 乐府同。 "两入"《诗纪》作人。 "髻。
分明无两心。
"○玉台新咏十。 《乐府诗集》四十四。 《诗纪》六十四。 "
【冬歌四首】
寒闺动黻帐。
密筵重锦席。
卖眼拂长袖。
含笑留上客。
"○《乐府诗集》四十四作王金珠。 《诗纪》六十四。 "别时鸟啼户。
今晨雪满墀。
过此君不返。
但恐绿鬓衰。
"《诗纪》云。 乐府所载古辞一首与此小异。 ○《诗纪》六十四。 "
果欲结金兰。
但看松柏林。
经霜不堕"乐府云。 一作坠。 "地。
岁寒无异心。
"《诗纪》云。 乐府作古辞。 ○《乐府诗集》四十四作晋宋齐辞。 《诗纪》六十四。 "
一年漏将尽。
万里人未归。
君志固有在。
妾躯乃无依。
"《诗纪》云。 乐府不载。 ○《诗纪》六十四。 "
【欢闻歌二首】
艳艳金楼女。
心如玉池莲。
持底报郎恩。
俱期游梵天。
"○玉台新咏十。 《乐府诗集》四十五作金珠。 《诗纪》六十四。 "
南有相思木。
合影"玉台作含情。 "复同心。
游女不可求。
谁能息空"乐府作识得。 "阴。
"○玉台新咏十。 《乐府诗集》四十四作王金珠欢闻变歌。 《诗纪》六十四。 "
【团扇歌】
手中白团扇。
净如秋团"《类聚》作圆。 "月。
清风任动生。
娇香"乐府作声。 "承"《类聚》作乘。 乐府作任。 "意发。
"○玉台新咏十。 《类聚》四十三。 《乐府诗集》四十五作王金珠。 《诗纪》六十四。 "【碧玉歌】杏梁日始照。
蕙席欢未极。
碧玉奉金杯。
绿酒助花色。
"○玉台新咏十。 《乐府诗集》四十五作无名氏。 《诗纪》六十四。 "【上声歌】花色过桃杏。
名称重金琼。
名歌非下里。
含笑作上声。
"○玉台新咏十。 《乐府诗集》四十五作王金珠。 《诗纪》四十四。 "
【襄阳蹋铜蹄歌三首】〖英华作白铜。
〗
〖隋书乐志曰:梁武帝之在雍镇。
有童谣云。
襄阳白铜蹄。
反缚扬州儿。
识者言曰:白铜蹄谓马也。
白。
金色也。
及义师之兴。
实以铁骑。
扬州之士皆面缚。
果如谣言。
故即位之后更造新声。
帝自为之词三曲。
又令沈约为三曲以被管弦。
古今乐录曰:襄阳蹋铜蹄者。
梁武西下所制也。
沈约又作其和云。
襄阳白铜蹄。
圣德应干来。
〗
陌头征人去。
闺中女下机。
含情不能言。
送别沾罗衣。
"○玉台新咏十作襄阳白铜歌。 文苑英华二百一作白铜歌。 《乐府诗集》四十八。 《诗纪》六十四。 "
草树非一香。
花叶百种色。
寄语故"玉台作古。 "情人。
知我心相忆。
"○同上"
龙马"乐府作门。 注云。 一作马。 "紫金鞍。
翠毛"《御览》作毛。 "白玉羁。
照耀双阙下。
知是襄阳儿。
"○玉台新咏十。 《类聚》四十三作襄阳白铜堤歌。 《御览》三百五十九。 文苑英华二百一。 《乐府诗集》四十八。 《诗纪》六十四。 "
【杨叛儿】桃花初"乐府作如。 "发红。
芳草尚抽绿。
南音多有会。
偏重叛儿曲。
"○《乐府诗集》四十九。 《诗纪》六十四。 "【白辞二首】〖以下七言。
〗朱丝玉柱"文苑作筋。 "罗象筵。
飞"文苑作管。 "促节舞少年。
短歌流目未肯前。
含笑一转私自"文苑云。 一作自知"怜。
"○文苑英华百九十三与沈约夏白歌连为一首。 《乐府诗集》五十五。 《诗纪》六十四。 ○《诗纪》此篇题下有注云。 艺文、乐府作简文帝。 今从玉台作武帝。 逯按。 玉台、《类聚》无此诗。 乐府作梁武帝。 "
纤腰袅袅不任衣。
娇怨独立特为谁。
赴曲君前未忍归。
上声急调中心飞。
"○同上"
【河中之水歌】
河中之水向东流。
洛阳女儿名莫愁。
莫愁十三能织绮。
十四采桑南"《类聚》作东。 "陌头。
十五嫁为卢家"乐府作郎。 "妇。
十六生儿字"乐府作似。 "阿侯。
卢家兰"选注兰下有为字。 "室桂为梁。
中有郁金苏合香。
头上金钗十二行。
足下丝履五文章。
珊瑚挂"《初学记》作佳。 "镜烂生光。
"乐府云。 一作生辉光。 "平头奴子擎"玉台作提。 《类聚》、《初学记》同。 "履箱。
"《初学记》作霜。 "人生富贵何所望。
恨不早嫁"玉台作嫁与。 《类聚》同。 "东家王。
"○玉台新咏九作无名氏歌词。 《类聚》四十三作古河中之水歌。 《乐府诗集》八十五。 《诗纪》六十四。 又《文选》二十八君子有所思行注作古诗。 引一句。 《初学记》十九作古诗。 引章、霜二韵。 又二十五作古诗。 引光一韵。 "
【东飞伯劳歌】〖《诗纪》云。
一云绍古歌。
玉台、艺文、乐府并作古辞。
〗
东飞伯"文苑作百。 "劳西飞燕。
黄姑织女时"玉烛宝典作遥。 万花谷作长。 "相见。
谁家女儿"乐府作儿女。 《诗纪》同。 "对门居。
开颜"玉台作华。 《类聚》同。 "发艳"玉台作色。 《类聚》同。 "照里闾。
南窗北牖挂明"文苑作桂月。 乐府同。 《诗纪》云。 艺文作桂月。 "光。
罗帷绮帐脂粉香。
女儿年几十五六。
窈窕无双颜如玉。
三春已暮花从"《类聚》作随。 "风。
空留可怜谁与"玉台作与谁。 《类聚》同。 "同。
"○玉台新咏九作古词。 《类聚》四十三作古东江飞伯劳歌。 《乐府诗集》六十八作古辞。 文苑英华二百六。 《诗纪》六十四。 又玉烛宝典第一作古乐府。 引一句。 岁时广记二十六作古乐府。 引见一韵。 万花谷四引玉台燕、见二韵。 "
【江南弄】〖七曲〗
〖古今乐录曰:梁天监十一年冬。
武帝改西曲制江南、上云乐十四曲。
江南弄七曲。
一曰江南弄。
二曰龙笛曲。
三曰采莲曲。
四曰凤笙曲。
五曰采菱曲。
六曰游女曲。
七曰朝云曲。
又沈约作四曲。
一曰赵瑟曲。
二曰秦筝曲。
三曰阳春曲。
四曰朝云曲。
亦谓之江南弄云。
○以下杂言。
○逯按。
七曲实各为一首。
〗
【江南弄】
〖古今乐录曰:江南弄。
三洲韵。
〗和云。
阳春路。
娉婷出绮罗。
众花杂色满上"文苑作山。 "林。
舒芳耀"文苑作摇。 "绿垂轻阴。
连手躞蹀"文苑作蹀躞。 "舞春心。
舞春"文苑云。 一作辉。 "心。
临岁腴。
中人"文苑作心。 注云。 一作人。 "望。
"文苑望下有尽字。 注云。 一作无此字。 "独踟蹰。
"○文苑英华二百一。 《乐府诗集》五十。 《诗纪》六十四。 "
【龙笛曲】
〖和云。
江南音。
一唱值千金。
〗美人绵眇在云堂。
雕金镂竹眠玉床。
婉爱寥亮绕红梁。
绕红梁。
流月台。
驻狂风。
郁徘徊。
"○《乐府诗集》五十。 《诗纪》六十四。 "
【采莲曲】〖《诗纪》云。
文苑英华作吴均。
今从乐府、玉台作武帝。
采菱曲同。
〗
〖和云。
采莲渚。
窈窕舞佳人。
〗游戏五湖采莲归。
发花田叶芳袭衣。
为君艳"文苑作浓。 乐府作侬。 "歌世所希。
世所希。
有如"本集作如有。 "玉。
江南弄。
采莲曲。
"○文苑英华二百八作吴筠。 《乐府诗集》五十。 《诗纪》六十四。 "
【凤笙曲】
〖和云。
弦吹席。
长袖善留客。
〗绿耀克碧凋笙。
朱唇玉指学凤鸣。
流速参差飞且停。
飞且停。
在凤楼。
弄娇响。
间清讴。
"○《乐府诗集》五十。 《诗纪》六十四。 "
【采菱曲】〖和云。
菱歌女。
解佩戏江阳。
"文苑作南。 "〗
江南稚女珠腕绳。
金翠摇首"文苑作低眉。 注云。 一作摇首。 "红颜兴。
桂棹容与歌采菱。
歌采菱。
心未怡。
"文苑作移。 注云。 一作怡。 "翳罗袖。
望所思。
"○文苑英华二百八。 《乐府诗集》五十。 《诗纪》六十四。 "
【游女曲】
〖和云。
当年少。
歌舞承酒笑。
〗
氛氲兰麝体芳滑。
容色玉耀眉如月。
珠佩果卮戏金阙。
戏金阙。
游紫庭。
舞飞阁。
歌长生。
"○《乐府诗集》五十。 《诗纪》六十四。 "【朝云曲】〖和云。
徙倚折耀华。
〗
张乐阳台歌上谒。
如寝如兴芳ㄙ暧。
容光既艳复还没。
复还没。
望不来。
巫山高。
心徘徊。
"○《乐府诗集》五十。 《诗纪》六十四。 "
【上云乐】〖七曲〗
〖古今乐录曰:上云乐七曲。
梁武帝制。
以代西曲。
一曰凤台。
二曰桐柏。
三曰方丈。
四曰方诸。
五曰玉龟。
六曰金丹。
七曰金陵。
○逯按。
七曲实各为一首。
〗【凤台曲】
〖和云。
上云真。
乐万春。
〗
凤台上。
两悠悠。
云之际。
神光朝天极。
华盖遏延州。
羽衣昱耀。
春吹去复留。
"○《乐府诗集》五十一。 《诗纪》六十四。 "
【桐柏曲】
〖和云。
可怜真人游。
〗
桐柏真。
帝宾。
戏伊谷。
游洛滨。
参差列凤管。
容与起梁尘。
望不可至。
徘徊谢时人。
"○《乐府诗集》五十一。 《诗纪》六十四。 "
【方丈曲】
方丈上。
が层云。
挹八玉。
御三云。
金书发幽会。
碧简吐玄门。
至道虚凝。
冥然共所遵。
"○乐府诗五十一。 《诗纪》六十四。 "
【方诸曲】
〖古今乐录曰:方诸曲。
三洲韵。
〗〖和云。
方诸上。
可怜欢乐长相思。
〗
方诸上。
上云人。
业守仁。
金集瑶池。
步光礼玉晨。
霞盖容长肃。
清虚伍列真。
"○《乐府诗集》五十一。 《诗纪》六十四。 "
【玉龟曲】
〖和云。
可怜游戏来。
〗玉龟山。
真长仙。
九光曜。
五云生。
交带要分影。
大华冠晨缨。
"乐府、《诗纪》并云。 一作寿。 "如玄罗。
出入游太清。
"○《乐府诗集》五十一。 《诗纪》六十四。 "
【金丹曲】
〖和云。
金丹会。
可怜乘白云。
〗
紫霜耀。
绛雪飞。
追以还。
转复飞。
九真道方微。
千年不传。
一传裔云衣。
"○《乐府诗集》五十一。 《诗纪》六十四。 "
【金陵曲】
句曲仙。
长乐游。
洞天巡。
会迹六门。
揖玉板。
登金门。
凤泉回肆。
鹭羽降寻云。
鹭羽一流。
芳芬郁氛氲。
"○《乐府诗集》五十一。 《诗纪》六十四。 "
【诗】
【赠逸民诗】〖十二章○《诗纪》作逸民。
注云。
一作逸民吟。
四言。
〗
任重悠悠。
生涯浩浩。
善难拔茅。
恶易蔓草。
逆思药石。
求非道。
珠岂朝珍。
璧宁国宝。
想贤若焚。
忧人如捣。
我闻在昔。
有古天子。
虞华骈圣。
周昌多士。
缉熙朝野。
体邦经始。
惟河出图。
唯岳降神。
是代皆有。
何代无人。
怀宝迷邦。
高尚隐沦。
价待哲后。
见须明君。
伊予不聪。
故阙斯闻。
目因见生。
才为时育。
何为山阿。
何为空谷。
声殊ず雉。
响异呦鹿。
岂须托梦。
宁俟延卜。
想象屠钓。
踟蹰板筑。
仁者博爱。
大士兼抚。
慈均春阳。
泽若时雨。
心忘分别。
情无去取。
等皆长养。
同加妪煦。
譬流趋海。
如子归父。
顾探怀抱。
非为富贵。
代既同人。
时亦皆醉。
六合岳崩。
九州海沸。
事须经纶。
属当连师。
投袂剑起。
澄清泾渭。
念我栖迟。
安步任心。
夏兴石泉。
春游香林。
欢逾丝竹。
乐过瑟琴。
无疑无难。
谁诃谁禁。
百非不起。
万累俱沈。
思怀友朋。
远至欢"原作劝。 今从适园丛书本。 "适。
躬开二敬。
径延三益。
缱绻故旧。
绸缪宿昔。
善言无违。
相视莫逆。
情如断金。
义若投石。
仲节犹嫩。
春色始娇。
湛露未。
轻云已消。
绿竹猗猗。
红桃夭夭。
香气四起。
英蕊六摇。
蜂开采花。
雀戏新条。
风光绿野。
日照青丘。
孺鸟初飞。
新泉始流。
乘舆携手。
连步同游。
采芳中阿。
折华道周。
任情止息。
随意去留。
如垄生木。
木有异心。
如林鸣鸟。
鸟有殊音。
如江游鱼。
鱼有浮沉。
岩岩山高。
湛湛水深。
事迹易见。
理相难寻。
晨朝已失。
桑榆复过。
漏有去箭。
流无还波。
切念不减。
疑虑益多。
季俗易骄。
危心少和。
我之忧矣。
用是作歌。
"○文馆词林百五十八作赠逸人诗。 又《类聚》三十六、《诗纪》六十五并作逸民诗。 引第十一章。 "
【直石头诗】率土皆王士。
安知全高尚。
东垄弃黍稷。
西游入卿相。
属逢利建始。
投分参末将。
尺寸"谢集作一。 "功未施。
河山赏已谅。
摄官因时"谢集作特。 "暇。
曳裾聊起望。
郁盘地势远。
参差百雉壮。
翠壁绛霄际。
丹楼青霞上。
夕池出濠渚。
朝云生迭嶂。
笼鸟易为恩。
"谢集作思。 "屠羊无饰"谢集作聊。 "让。
泰阶端且平。
海水本无浪。
小臣何日归。
顿辔从放。
"○谢宣城诗集四。 《诗纪》六十五。 "
【答任殿中宗记室王中书别诗】
〖武帝初仕齐。
为随王镇西谘议参军。
随王镇荆州。
帝赴镇时。
同列以诗送别。
〗
问我去何节。
光风正悠悠。
兰华时未晏。
举袂徒离忧。
缓客承别酒。
鸣琴和好仇。
清宵一已曙。
藐尔泛长洲。
眷言无歇绪。
深情附还流。
"○古文苑四。 《诗纪》六十五。 "
【宴诗】
止杀心自详。
胜残道未遍。
四主渐"《诗纪》作惭。 "怀音。
九夷稍革面。
世治非去兵。
国安岂忘战。
钓台闻史籍。
岐阳书记传。
"○《类聚》五十九。 《诗纪》六十五。 "
【首夏泛天池诗】
薄游朱明节。
泛漾天渊池。
舟楫互容与。
藻苹"文苑作苹藻。 "相推移。
碧红菡萏。
白沙青涟"文苑作莲。 "漪。
新波拂旧石。
残花落故枝。
《类聚》作池。
)叶软风易出。
草密路难披。
"文苑误作陂。 ○《类聚》九。 文苑英华百六十五。 《诗纪》六十五。 "
【登北顾楼诗】
〖梁史。
武帝大同十年三月幸京口城。
登北固楼。
更名北顾。
〗
歇驾止行警。
回舆暂游识。
清道巡丘壑。
缓步肆登陟。
雁行上差池。
羊肠转相逼。
历览穷天步。
丽瞩尽地域。
南城连地"本集作池。 "险。
北顾临水侧。
深潭下无底。
高岸长不测。
旧屿石苦构。
新洲花如"文苑作似。 注云。 一作如。 "织。
"○《类聚》六十三。 文苑英华百七十五。 《诗纪》六十五。 "
【天安寺疏圃堂诗】
乘和荡犹豫。
此焉聊止息。
连山去无限。
长洲望不极。
参差照光彩。
左右皆春色。
ㄙ暧瞩"文苑作蜀。 按宋本作瞩。 "游丝。
出没看飞翼。
其乐信难忘。
"文苑作忘返。 ""文苑作倏。 "然宁有饰。
"文苑作即。 按宋本作饰。 ○文苑英华二百三十三。 《诗纪》六十五。 "
【藉田诗】
寅宾始出日。
律中方星鸟。
千亩土膏紫。
万顷陂色缥。
严驾伫霞昕。
露逗光晓。
启行天犹暗。
伐鼓地未悄。
苍龙发蟠蜿。
青旆"《诗纪》作祈。 "引窈窕。
仁化洽骇"本集作孩。 "虫。
德令禁胎夭。
耕籍乘月映。
遗滞指秋杪。
年丰廉让多。
岁薄礼节少。
公卿秉耒耜。
庶荷Θ。
一人惭百王。
三推先亿兆。
"○《类聚》三十九及本集引鸟、夭、杪、少四韵。 《初学记》十四引鸟、缥、晓、悄、窕、、兆七韵。 《诗纪》六十五。 冯默庵曰:藉田。 艺文止八句。 至岁薄礼节少止。 初学有公卿秉耒耜四句。 而无仁化洽孩虫等六句。 未有知此六句竟在何所。 不得以意连属也。 逯按。 《初学记》所引不止四句。 拼凑逸文为一篇实无不可。 默庵之说非是。 "
【撰孔子正言竟述怀诗】
〖隋志。
孔子正言二十卷。
梁武帝撰。
〗
志学耻传习。
弱冠阙师友。
爱悦夫子道。
正言思善诱。
删次起实沈。
杀青在建酉。
孤陋乏多闻。
独学少击叩。
仲冬寒气严。
霜风折细柳。
白水凝涧。
黄落散堆阜。
康哉信股肱。
惟圣归元首。
独欢予一人。
端然无四友。
"○《类聚》五十五。 《诗纪》六十五。 "
【游仙诗】
水华究灵奥。
阳精测神秘。
具闻上仙诀。
留丹未肯饵。
潜名游柱史。
隐迹居郎位。
委曲凤台日。
分明柏寝事。
萧史暂徘徊。
待我升龙辔。
"○《初学记》二十三。 文苑英华二百二十五。 《诗纪》六十五。 "
【游钟山大爱敬寺诗】
曰予受尘缚。
未得留盖缠。
三有同永夜。
六道等长眠。
才性乏方便。
智力非善权。
生住"昭明集作仕。 "无停相。
刹那即徂迁。
叹逝此悠"《类聚》作愆。 "稔。
交臂乃奢年。
从流既难"昭明集作叹。 "反。
"《类聚》作及。 "弱"本集作溺。 "丧谓不然。
二苦常"《类聚》作三苦恒。 "追随。
三"《类聚》作五。 "毒自烧然。
贪痴养忧畏。
"《诗纪》云。 一作爱。 "热恼坐焦煎。
道心理归终。
信首故宜先。
驾言追善友。
回舆寻胜缘。
面势周大地。
"昭明集作块。 "萦带极"本集作及。 "长川。
棱层迭嶂远。
迤逦登道"昭明集作高登。 "悬。
朝日照花林。
光风起香山。
飞鸟发差池。
出云去连绵。
落英分绮色。
坠露散珠圆。
当道兰{艹び}靡。
临阶竹便娟。
幽谷乡嘤嘤。
石濑鸣溅溅。
萝短未中"昭明集作中。 "揽。
葛嫩不任"昭明集作在。 "牵。
攀缘傍玉涧。
褰陟度金泉。
长途弘翠微。
香楼间紫烟。
慧"《类聚》作瑟。 "居超七净。
梵住逾"本集作喻。 八禅。 始得展身敬。 方乃遂(《类聚》作远。 "心虔。
菩提圣种子。
十力"《类聚》作万。 《诗纪》云。 一作万。 本集作方。 "良福田。
正趣果上果。
归依天中天。
一道长死生。
有无离二边。
何待空同"昭明集作同空。 "右。
"昭明集作后。 "岂羡汾阳前。
以我初觉意。
贻尔后来贤。
"○梁昭明太子文集一。 《诗纪》六十五。 又《类聚》七十六及本集引权、年、然、燃、煎、先、缘、川、悬、山、禅、虔、田、天、贤十五韵。 【会】〖《诗纪》云。 一作述。 〗三教诗】〖《诗纪》云。 释智藏和诗别见。 〗 少时学周孔。 弱冠穷(广弘明集云。 宋、元、宫本作勤。 "六经孝义连方册。
仁恕满丹青。
践言贵去伐。
为善存"广弘明集作在。 "好生。
中复观道书。
有名与无名。
妙术镂金版。
真言隐上清。
密行贵"广弘明集作遗。 注云。 明本作贵。 "阴德。
显证表"广弘明休作在。 注云。 明本作表。 "长龄。
晚年开释卷。
犹日"广弘明集作月。 "映众星。
苦集始觉知。
因果乃方"广弘明集作方昭。 "明。
示教"广弘明集作不毁。 注云。 宋、元、明本作示教。 "惟平等。
至理归无生。
分别根难一。
执著性易惊。
穷源无二圣。
测善非三英。
大椿径亿尺。
小草裁云萌。
"广弘明集云。 元本作明。 "大云降大雨。
随分各受荣。
心想"广弘明集作相。 注云。 宋、元、明、宫本作想。 "起异解。
报应有殊形。
差别岂作意。
深浅固物情。
"○广弘明集三十作述三教诗。 《诗纪》六十五。 又《类聚》七十六引经、名、清、龄、星、明、生七韵。 "
【和太子忏悔诗】〖太子即简文。
〗
玉泉漏向尽。
金门光未成。
缭绕闻天乐。
周流扬梵声。
兰汤浴身垢。
忏悔净心灵。
蒌草获再鲜。
落花"《类聚》作华。 "蒙重荣。
"○《类聚》七十六。 《诗纪》六十五。 "
【十喻诗五首】
【幻诗】
挥霍变三有。
恍惚随六尘。
兰园种五果。
雕案出八珍。
对见不可信。
熟视事非真。
空生四岳想。
从劳七识神。
著幻是幻者。
知幻非幻人。
"○《类聚》七十六。 《诗纪》六十五。 "
【如炎诗】
乱念瞩长原。
例见望遥向。
"本集作扃。 "逶迤似江汉。
泛滥若沧溟。
金波扬素沫。
银浪翻绿萍。
远思如可取。
近至了无形。
热缘热惚逼。
渴爱渴心生。
"○同上"
【灵空诗】
物情异所异。
世心同所同。
状如薪遇火。
亦似草行风。
迷惑三界里。
颠倒六趣中。
五爱性洞远。
十相法灵冲。
皆从妄所妄。
无非空对空。
"○同上"
【干闼婆诗】
灵海自己极。
沧流去无边。
蜃蛤生异气。
闼婆郁中天。
青城接丹霄。
金楼带紫"本集作素。 "烟。
皆从望"本集作坐。 "见起。
非是物理然。
因彼凡俗喻。
此中玄又玄。
"○《类聚》七十六。 本集。 《诗纪》六十五。 "
【梦诗】
甘寝随四坐。
盖睡依五众。
违从竞分诤。
美恶相戏弄。
出家为上首。
入仕作梁栋。
色已非真实。
闻见皆灵洞。
长眼出长夜。
大觉和大梦。
"○同上"
【代苏属国妇诗】
良有与"《诗纪》作如。 "我期。
不谓当过时。
秋风忽送节。
白露凝前基。
怆怆独凉枕。
搔搔"《诗纪》作忄蚤忄蚤。 "孤月帷。
忽"玉台作或。 "听西北雁。
似从寒"《诗纪》作东。 "海湄。
果衔万里书。
中有生离辞。
惟言长别矣。
不复道相思。
胡羊久剽"玉台作漂刂。 "夺。
汉节故支持。
帛上看未终。
脸下泪如丝。
空怀之死誓。
远劳同穴诗。
"○玉台新咏七。 《诗纪》六十五。 "
【古意诗二首】
飞鸟起离离。
惊散忽差池。
嗷嘈绕树木。
翩翩"玉台作。 "集寒枝。
既悲征役久。
偏伤垅上儿。
寄言闺中妾。
"玉台作爱。 "此心讵能知。
不见松萝上。
"玉台作上萝。 "页落根不移。
"○玉台新咏七。 《诗纪》六十五。 "
当春有一草。
绿花复垂"玉台作重。 "枝。
云是忘忧物。
生在北堂陲。
飞飞双蛱蝶。
低低两差池。
差池低复起。
此芳性不移。
飞蝶"玉台作ア。 "双复只。
此心人莫知。
"○同上"
【捣衣诗】
驾言易水北。
送别河之阳。
沈思惨行镳。
结梦在空床。
既寤丹绿谬。
始知纨素伤。
中州"本集作洲。 "木叶下。
边城应早霜。
阴虫日惨烈。
"疑作冽。 "庭草复芸"玉台作云。 "黄。
金"玉台作冷。 "风徂"玉台作但。 "清夜。
明月悬洞房。
袅袅同宫女。
助我理衣裳。
参差夕杵引。
哀怨秋砧扬。
轻罗飞玉腕。
弱翠"《诗纪》作袖。 "低红妆。
朱颜日"玉台作色。 "已兴。
眄"本集、《诗纪》作ツ。 "睇色"玉台作目。 按目疑原作自。 "增光。
捣以一匪石。
文成双鸳鸯。
制握断金刀。
薰用如兰芳。
佳期久不归。
持此寄寒乡。
妾身谁为"《诗纪》作与。 "容。
思君苦入"玉台作人。 "肠。
"○玉台新咏七。 本集。 《诗纪》六十五。 "
【织妇诗】
送别出南轩。
离思沉幽室。
调梭辍寒夜。
鸣机罢秋日。
良人在万里。
谁与共成匹。
愿得一回光。
照此忧与疾。
君情倘未忘。
妾心长自毕。
"○玉台新咏七。 《诗纪》六十五。 "【戏作诗】
宓妃生洛浦。
游女出汉阳。
妖闲逾下蔡。
神妙绝高唐。
绵驹且变俗。
王豹复移乡。
况兹集灵异。
岂得无方将。
长袂必留客。
清哇咸绕梁。
燕赵羞容止。
西妲"《诗纪》作施。 "惭芬芳。
徒闻殊"当作珠。 "可弄。
定自乏明。
"○玉台新咏七。 《诗纪》六十五。 "
【七夕诗】
白露月下团。
"《类聚》作圆。 文苑同。 又注云。 一作团。 "秋风"文苑作气。 "枝上鲜。
瑶台含"玉台作函。 岁时杂咏作涵。 "碧雾。
罗"玉台作琼。 岁时杂咏作绣。 文苑云。 一作翠。 "幕生紫烟。
妙会非绮节。
佳期乃凉"玉台作良。 "年。
玉壶承"文苑作并。 注云。 一作承。 "夜急。
兰膏依晓煎。
昔悲汉"玉台作时悲。 "难越。
今伤河"玉台作何。 "易旋。
怨咽双断念。
"文苑作目。 玉台、岁时杂咏作念断。 "凄悼"玉台作草。 岁时杂咏作别。 文苑作切。 又注云。 《初学记》作到。 《诗纪》云。 一作切。 "两情悬。
"○玉台新咏七。 《类聚》四。 古今岁时杂咏二十五。 文苑英华百五十八。 《诗纪》六十五。 "
【紫兰始萌诗】
种兰玉台下。
气暖兰始萌。
芬芳与时发。
婉转迎节生。
独使金翠娇。
偏动红绮情。
二游何足坏。
"当作怀。 "一顾非倾城。
羞将苓芝侣。
岂畏鸣。
"○玉台新咏七。 《诗纪》六十五。 "
【边戍诗】
秋月出中天。
远近无偏异。
共照一光辉。
各怀离别思。
"○玉台新咏十作边戎诗。 《诗纪》六十五。 "
【咏舞诗】
腕弱复低举。
身轻由回纵。
可谓写自欢。
方与心期共。
"○玉台新咏十。 《诗纪》六十五。 "
【咏烛诗】
堂中绮罗人。
席上歌舞儿。
待我光泛滟。
为君照参差。
"○玉台新咏十。 《诗纪》六十五。 "
【咏笔诗】
昔闻兰蕙月。
独是桃李年。
春心傥未写。
为君照情筵。
"○玉台新咏十。 《诗纪》六十五。 "
【咏笛诗】
柯亭有奇竹。
含情复抑扬。
妙声发玉指。
龙音响凤凰。
"○玉台新咏十。 《诗纪》六十五。 "
【赐谢览王柬诗】
〖南史曰:中书侍郎谢览侍武帝坐。
受敕与侍中王柬为诗答赠。
其文甚工。
武帝赐《诗》云:〗
双文既后进。
二少实名家。
岂伊尔"梁书作止。 "栋隆。
信乃俱国华。
"○南史谢览传。 梁书谢フ传附览传。 《诗纪》六十五。 "
【赐张率诗】
〖南史曰:率侍武帝游宴赋诗。
武帝别赐率《诗》曰:〗
东南有才子。
故能服官政。
余虽惭古"《御览》作夙。 "昔。
得人今"《御览》作斯。 "为盛。
"○南史张率传。 梁书张率传。 《御览》五百九十一。 《诗纪》六十五。 "
【戏题刘孺手板诗】
〖南史曰:武帝宴寿光殿。
诏群臣赋诗。
时刘孺与张率并醉未成。
武帝取孺手板。
题戏之曰:〗
张率东南美。
刘孺洛"梁书作雒。 "阳才。
揽笔便应就。
何事久迟回。
"○南史刘孺传。 梁书刘孺传。 《御览》六百。 《诗纪》六十五。 "
【送始安王方略入关】
〖南史曰:梁武帝结好于魏。
遣始安王方略入关。
送之。
作《诗》曰:〗
如何吾幼子。
胜衣已别离。
十日无由宴。
千里送远垂。
"○南史始安王萧方略传。 《诗纪》六十五。 "
【觉意诗赐江革】
〖梁《书》曰:时高祖盛於佛教。
朝贤多启求受戒。
革精信因果。
而高祖未知。
谓革不奉佛教。
乃赐革觉意诗五百字。
〗
唯当勤精进。
自强行胜修。
岂可作底突。
如彼必死囚。
"○梁书江革传。 南史江革传。 《诗纪》六十五。 "
【答萧琛诗】
〖梁《书》曰:高祖在西邸。
早与琛狎。
每朝燕接以旧恩。
呼为宗老。
琛亦奉陈昔恩。
以早中阳。
夙忝同。
虽迷兴运。
犹荷洪慈。
上答曰:〗
虽云早契阔。
乃自非同志。
勿谈兴运初。
且道狂奴异。
"○梁书萧琛传。 "
【联句诗】
倾城非人美。
千载难重"玉台讹作里。 "逢。
虽怀轩中意。
愧疚无鬓发容。
"○玉台新咏十作连句诗。 《诗纪》六十五。 "【清暑殿效柏梁体】〖七言〗
居中负寄缨绂。
"帝"言惭辐凑政无术。
"新安太守任"至德无垠愧违弼。
"侍中徐勉燮赞京河岂微物。 (丹阳丞刘泛"窃侍两宫惭枢密。
"黄门侍郎柳忄登"清通简要臣岂汨。
"吏部郎中谢览"出入帷滥荣秩。
"侍中张卷"复道龙楼歌实。
"太子中庶子王峻"空班独坐惭羊质。
"御史中丞陆杲"嗣以书记臣敢匹。
"右军主簿陆亻垂"谬参和鼎讲画一。
"司徒主簿刘洽"鼎味参和臣多匮。
"司徒左西属江葺○《类聚》五十六。 《诗纪》六十五。 "
【贻柳忄炎诗】尔冠群后。
惟余实念功。
"○梁书柳忄炎传。 南史刘忄炎传。 "
【五字迭韵诗】后牖有榴柳。
"梁武帝"梁王长康强。
"刘孝绰"偏眠船舷边。
"沈约"载匕每碍埭。
"庾肩吾"六斛熟鹿肉。
"徐ゼ"莫苏姑枯卢。
"何逊○《太平广记》二百四十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