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温峤〈峤。
字太真。
太原祁人。
初为司隶都官从事。
司徒辟东阖祭酒。
补上党潞令。
后历任刘琨平北参军、大将地军从事中郎、司空右司马、左长史等。
元帝即位。
历王导骠骑长史、太子中庶子。
明帝即位。
拜侍中。
转中书令、丹杨尹。
成帝即位。
为江州刺史、持节平南将军。
镇武昌。
苏峻平。
拜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加散骑常侍。
封始安郡公。
咸和四年卒。
年四十二。
有集十卷。
〉【回文虚言诗】
〖皮日休松陵集杂体诗序云。
晋温峤有回文虚言诗云云。
繇是回文兴焉。
〗
宁神静泊。
损有崇无。
"○松陵集十。 "
☆梅陶〈陶。
元帝初为王敦谘议参军。
后除豫章郡太守。
成帝初为尚书。
有新论一卷、集二十卷。
〉【赠温峤诗】〖五章〗
巍巍有晋。
道隆虞唐。
元宗中兴。
明祖重光。
我帝承"适园本作兼。 "基。
圣后作皇。
生而神明。
诞质璋。
有乱同符。
恢我王纲。
台衡增耀。
元辅重辉。
泉"渊字。 避讳改泉。 "哉若人。
之颜之徽。
知文之宗。
研理之机。
入铨帝评。
出纲王维。
帝曰尔徂。
往镇江土。
俾"原作卑。 从适园本。 "尔旄麾。
授尔齐斧。
昔周之宣。
有熊有武。
在汉五页。
营平作武。
推毂委诚。
惟余与汝。
俯偻勤时。
非遑晏豫。
星陈宿驾。
玄旌首路。
轻舟龙骧。
武旅云布。
我恋惟爱。
尔勤王度。
迟迟之感。
监{宀侵}宵悟。
人亦有言。
德如毛。
重非千钧。
人鲜克效。
武有七政。
文敷五教。
义在止戈。
威崇戢暴。
勖尔远猷。
迈尔英劭。
"○文馆词林百五十七。 "
【怨诗行】
庭植不材柳。
苑"乐府误作花。 "育能鸣鹤。
鼓枝游畦亩。
栖钓一丘壑。
晨"乐府作最。 "悦朝敷荣。
夕乘南音客。
昼立薄游景。
暮宿汉阴"乐府字脱。 "魄。
庇身荫王猷。
罢蹇反幻迹。
"○《乐府诗集》四十一。 《诗纪》三十二。 "☆庾阐〈阐。
字仲初。
颍川鄢陵人。
永昌中为西阳王太宰掾。
累迁尚书郎。
咸和中。
参司空郗鉴军事。
拜彭城内史。
进散骑常侍。
领大著作。
出补零陵太守。
拜给事中。
复领著作。
年五十四卒。
有集十卷。
〉【吊贾谊诗】
虽有惠音。
莫过韶《音》。
虽有腾蛇。
终仆一壑。
"○韵补五。 "
【三月三日临曲水诗】
暮春濯清汜。
"《类聚》作巳。 "游鳞泳一壑。
高泉吐东岑。
洄澜自净荥。
临川迭曲流。
丰林映绿薄。
轻舟沈飞觞。
鼓观鱼跃。
"○《类聚》四。 《诗纪》三十二。 "【三月三日诗】
心结湘川渚。
目散冲霄外。
清泉吐翠流。
渌"《类聚》作绿。 "漂素濑。
悠想ツ长川。
轻澜渺"《类聚》作《耳少》。 "如带。
"○《类聚》四。 《诗纪》三十二。 "【观石鼓诗】〖石鼓。
山名。
〗
命驾观奇逸。
径骛造灵山。
朝济清溪岸。
夕憩五龙泉。
鸣石含潜响。
雷骇震九天。
妙化非不有。
莫知神自然。
翔霄拂翠领。
绿"《类聚》作缘。 "涧漱严间。
手澡"《类聚》作藻。 "春泉洁。
目玩阳葩鲜。
"○《类聚》八。 《诗纪》三十二。 "【登楚山诗】拂驾升西领。
寓目临浚波。
想望七德耀。
咏此九功歌。
龙驷释阳林。
朝服集三河。
回首ツ宇宙。
一无济邦家。
"○《类聚》七。 《诗纪》三十二。 "
【衡山诗】
北眺衡山首。
"《初学记》作道。 "南睨"《初学记》作瞻。 "五领末。
寂坐挹虚恬。
运目情四豁。
翔虬"《类聚》作乱。 "凌九霄。
陆鳞困濡沫。
未"《类聚》作既。 "体江湖悠。
"《初学记》作游。 《诗纪》作攸。 "安识南溟阔。
"○《类聚》七。 《初学记》五。 《诗纪》三十二。 "
【江都遇风诗】
天吴踊灵壑。
将驾奔冥霄。
飞廉振折木。
流"《诗纪》云。 一作灵。 "景登扶摇。
洪川伫宿浪。
跃水迎晨潮。
仰ツ"《类聚》作眄。 "蹙玄云。
俯听聒悲飚。
"○《类聚》一。 《诗纪》三十一。 "
【采药诗】
采药灵山票。
结驾登九嶷。
"《类聚》作疑。 "悬严溜"《类聚》作漏。 "石髓。
芳谷挺丹芝。
冷冷云珠落。
ㄘㄘ石"《类聚》作玉。 "蜜"《诗纪》作密。 "滋。
鲜景染冰颜。
妙气翼冥期。
霞光焕藿靡。
虹景照参差。
椿寿自有极。
槿花何用疑。
"○古诗类苑百五。 《诗纪》三十二。 又《类聚》七引疑、芝、滋、期四韵。 "
【游仙诗十首】
神岳竦丹霄。
玉堂临雪领。
上采琼树华。
下挹瑶泉井。
"○《类聚》七十八。 《诗纪》三十二。 "
南海纳朱涛。
玄波洒北溟。
仰ツ烛龙曜。
俯步朝广庭。
"○同上"邛"《类聚》作功。 "疏练石髓。
赤松氵敕水玉。
凭烟眇封子。
流浪挥玄俗。
崆峒临北户。
昆吾眇南陆。
层霄映紫芝。
潜涧泛丹菊。
昆仑涌五河。
八流萦地轴。
"○同上"
三山罗如粟。
巨壑不容刀。
白龙腾子明。
朱鳞运琴高。
轻举观沧海。
眇邈去瀛洲。
玉泉出灵凫。
琼草被神丘。
"○同上"荧荧丹桂紫芝。
结根云山九疑。
鲜荣夏馥冬熙。
谁与薄采松期。
"○同上"
赤松游霞"《类聚》作霞雾。 "乘烟。
封子练骨凌仙。
晨"《类聚》作沧。 "漱水玉心玄。
故能灵化自然。
"○同上"
乘彼六气渺芒。
辎驾赤水昆阳。
遥望至人玄堂。
心与冈象俱忘。
"○同上"
朝嗽云英玉蕊。
夕挹玉膏石髓。
瑶台藻构霞绮。
鳞裳羽盖级纟丽。
"○同上"
玉树标云翠蔚。
灵崖独拔奇卉。
芳津兰莹珠隧。
碧叶灌清鳞萃。
"○同上"玉房石翕磊。
烛龙衔辉吐火。
朝采石英涧左。
夕医琼葩严下。
"○同上"【诗】
炼形去人俗。
飘忽乘云游。
暂想扶桑阴。
忽见东岳鱼。
"○韵补二。 "
峥嵘激清崖。
蒙笼阴严岫。
咀嚼延六气。
俯仰以九周。
"○同上○逯案。 此亦游仙之佚。 "
【从征诗】志士痛朝危。
忠臣哀主辱。
"○《世说》新语言语篇。 《晋书》简文帝纪。 ○逯案。 《御览》九十九、四百六十九所引皆无志字、忠字。 殆是摘引。 "
☆张骏〈骏。
字公庭。
安定乌氏人。
西凉牧张子。
嗣位大都督、大将军、凉州牧。
永和二年卒。
年四十。
有集八卷。
〉【薤露行】
在晋之二世。
"乐府作页。 注。 一作世。 "皇道昧不明。
主暗无良臣。
艰"乐府云。 一作奸。 《诗纪》同。 "乱起朝庭。
七柄失其所。
权纲丧典刑。
愚猾窥神器。
牝鸡又晨鸣。
哲妇逞幽虐。
宗祀一朝倾。
储君缢新昌。
帝执金墉城。
祸衅萌宫掖。
胡马动北。
三方风尘起。
犭严狁窃上京。
义士扼素腕。
感慨怀愤盈。
誓心荡众狄。
积诚彻昊灵。
"○《乐府诗集》二十七。 《诗纪》三十六。 "【东门行】勾芒御春正。
衡纪运玉琼。
明庶起祥风。
和气翕来征。
庆云荫八极。
甘雨润四。
昊天降灵泽。
朝日耀华精。
嘉羁布原野。
百卉敷时荣。
鸠鹊与黄。
间关相和鸣。
べ萍"乐府作芙蓉。 《诗纪》云。 一作芙蓉。 "覆灵沼。
香花扬芳馨。
春游诚可乐。
感此白日倾。
休否有终极。
落叶思本茎。
临川悲逝者。
节变动中情。
"○《乐府诗集》三十七。 "
☆袁乔〈乔。
字彦升。
陈郡人。
历尚书郎、江夏相。
永和三年。
从桓温平蜀。
封湘西伯。
寻卒。
年三十六。
有集七卷。
〉【诗】
〖《世说》新语曰:常诣刘恢。
恢在内眠未起。
袁因作诗调之曰:〗
角枕粲文茵。
锦衾烂长筵。
"○《世说》新语排调篇。 "
☆谢尚〈尚,字仁祖,陈郡阳夏人。
袭父鲲爵咸亭侯,补给事黄门侍郎,出为建武将军、历阳太守。
建元中,迁南中郎将,督豫州四郡,领江州刺史,转豫州刺史,镇历阳。
永和中,拜尚书仆射。
升平初,征拜卫将军,未至卒。
有集十卷。
〉【大道曲】
〖乐府广题曰:谢尚为镇西将军。
尝著紫罗襦。
据胡床。
在市中佛国门楼上弹琵琶。
作大道曲。
市人不知是三公也。
〗
青阳二三月。
柳青桃复红。
车马不相识。
音落黄埃中。
"○《乐府诗集》七十五。 《诗纪》三十二。 "
【赠王彪之诗】
长杨荫清沼。
游鱼戏绿波。
"○《《初学记》》二十八。 "
【筝歌】〖俗说曰:谢仁祖为豫州主簿。
在桓温阖下。
闻其善弹筝。
便呼之。
既至。
取筝与令弹。
谢即理弦抚筝。
因歌曰云。
桓大以此知之。
取谢引诣府。
〗
秋风意殊迫。
"○《《御览》》五百七十六。 "
☆江回〈回。
字道载。
陈留圉人。
避乱临海。
为蔡谟、何充所引用。
以家贫。
求为太末令。
迁吴令。
殷浩谋北伐。
请为谘议参军。
升平末。
累迁太常。
卒时年五十八。
有集九卷。
〉【咏秋诗】
祝融解炎辔。
蓐收起凉驾。
高风催食节变。
凝露"《初学记》作霜。 "督物化。
长林悲素秋。
茂草思朱夏。
鸣雁薄云领。
蟋蟀吟深榭。
寒蝉向"《诗纪》云。 一作竟。 "夕号。
惊飙激中夜。
感物增人怀。
凄然无欣暇。
"○古诗类苑四。 《诗纪》十二。 又《类聚》三引驾、化、夏、榭、夜五韵。 《御览》二十五引驾、夏、榭、夜、暇五韵。 又《《初学记》》三引化一韵。 "
【咏贫诗】
筚站不启扉。
"《类聚》作扇。 "环堵蒙"《初学记》作满。 "蒿榛。
空瓢覆壁下。
箪"《类聚》作。 "上自生尘。
出门谁氏子。
惫哉一何贫。
"○《类聚》三十五作江回诗。 《初学记》十八。 《诗纪》三十二。 "
【诗】巨鳌戴蓬莱。
大鲲运天池。
倏忽云雨兴。
俯仰三州移。
"○《御览》九百四十。 "
☆卢谌〈谌。
字子谅。
范阳涿人。
举秀才。
辟太尉掾。
洛阳陷。
刘粲据晋阳。
留为参军。
粲败。
刘琨以为司空主簿。
转从事中郎。
愍帝末。
从琨奔段匹。
以为幽州别驾。
匹败。
奔段末波。
后又为石虎所得。
以为中书侍郎、国子祭酒、侍中、中书监。
虎死。
从冉闵于襄国。
太和六年。
闵诛石氏。
被杀。
年六十七。
有集十卷。
〉【赠刘琨诗】〖二十章○并书〗"《诗纪》有《书》曰二字。 "故吏人事中郎卢谌死罪死罪。
谌禀性短弱。
当世罕任。
因其自然。
用安静退。
在木阙不材之资。
处雁乏善鸣之分。
卷异蘧子。
愚殊宁生。
匠者时眄。
不免馔"李善本《文选》作巽。 "宾。
尝自思惟。
因缘运会。
得蒙接事。
自奉清尘。
于今五稔。
谟明之效不著。
候人之讥已"李善本《文选》作以。 "彰。
大雅含弘。
量包"《文选》作苞。 "山薮。
加以待接弥优。
款眷逾昵。
与运筹之谋。
厕燕私之欢。
绸缪之旨。
有同骨肉。
其为知己。
古人冈喻。
昔聂政殉严遂之顾。
荆轲慕燕丹之义。
意气之间。
糜"李善本《文选》作靡。 六臣本注云。 善作靡字。 "躯不悔。
虽微达节谓之可庶。
"六臣本《文选》注云。 五臣作度。 "然苟曰有情。
孰能不怀。
故委身之日。
夷险已之。
事与愿违。
当忝外役。
遂去左右。
收迹府朝。
盖本同末异。
杨朱兴哀。
始素终玄。
墨翟垂涕。
分乖之际。
咸可欢慨。
致感之途。
或迫于"李善本《文选》作乎。 "兹。
亦奚必临路而后长号。
睹丝而后欷哉。
是以仰惟先情。
俯览今遇。
感存念亡。
触物增眷"李善本《文选》作眷恋。 六臣本注。 善作眷恋。 "《易》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然则书非尽言之器。
言非尽意之具矣。
况言有不得至於尽意。
书有不得至於尽言邪。
不胜猬懑。
谨贡诗一篇。
抑不足以揄扬弘美。
亦以摅其所抱而已。
若公肆大惠。
遂其厚恩。
锡以咳唾之音。
慰其违离之意。
则所谓咸池酬於北里。
夜光报於鱼目。
谌之愿也。
非所敢望也。
谌死罪死罪。
浚哲惟皇。
绍熙有晋。
振厥弛维。
光阐远韵。
有来斯雍。
至止伊顺。
三台ゼ朗。
四狱增峻。
伊谌陋宗。
昔遘嘉惠。
申以婚姻。
著以累世。
义等休戚。
好同兴废。
孰云匪谐。
如乐之契。
王室丧师。
私门播迁。
望公归之。
视险忽艰。
兹愿不遂。
中路阻颠。
仰悲先意。
俯思身愆。
大钧载运。
良辰遂往。
譬彼日月。
迅过俯仰。
感今惟昔。
口存心想。
借曰如昨。
忽为畴曩。
畴曩伊何。
逝者弥疏。
温温恭人。
慎终如初。
览彼遗音。
恤此穷孤。
譬彼つ木。
蔓葛以敷。
妙哉蔓葛。
得つ木。
叶不云布。
华不星烛。
承侔卞和。
质非荆璞。
眷同尤良。
用乏骥。
承亦既笃。
眷亦既亲。
饰奖驽猥。
方驾骏珍。
弼谐靡成。
良谟"李善本《文选》作谋"莫陈。
无觊狐餐。
有与五臣。
五臣奚与。
契阔百罹。
"六臣本《文选》注云。 五臣作罗。 《诗纪》同。 "身经险阻。
足蹈幽遐。
义由恩深。
分随昵加。
绸缪委心。
自同匪他。
昔在暇日。
妙寻通理。
尤彼意气。
狭"李善本《文选》作使。 六臣本注云。 善作使。 "是节士。
情以体生。
感以情起。
趣舍同"李善本《文选》作冈。 六臣本注云。 善作冈。 "要。
穷达斯已。
由余片言。
秦人是惮。
日效忠。
飞声有汉。
桓桓抚军。
古贤作冠。
来牧幽都。
济厥涂炭。
涂炭既济。
寇挫民阜。
谬其疲隶。
授之朝右。
上惧任大。
下欣施厚。
实祗高明。
敢忘所守。
相彼反哺。
尚在翔禽。
孰是人斯。
而忍斯心。
每凭山海。
庶觌高深。
遐眺存亡。
缅成飞沈。
长徽已缨。
逝将徙举。
收迹西践。
衔哀东顾。
曷云涂辽。
曾不咫步。
岂不夙夜。
谓行多露。
绵绵女萝。
施于松标。
禀泽洪干。
阳丰条。
根浅难固。
茎弱易凋。
操彼纤质。
承此冲飙。
纤质实微。
冲飙斯值。
谁谓言精。
致在赏意。
不见得鱼。
亦忘厥饵。
遗其形骸。
寄之深识。
先民"六臣本《文选》注云。 五臣作人。 "颐意。
潜山隐几。
仰熙丹崖。
俯澡绿水。
无求於和。
自附众美。
慷慨遐踪。
有愧高旨。
爰造异论。
肝胆楚越。
惟同大观。
万涂"李善本《文选》作殊。 六臣本注云。 善作殊。 "一辙。
死生既齐。
荣辱奚别。
处其玄根。
廓焉靡结。
福为祸始。
祸作福阶。
天地盈虚。
寒暑周回。
夫差不祀。
衅在胜齐。
句践作伯。
祚自会稽。
邈矣达度。
唯道是杖。
形有未泰。
神无不畅。
如川之流。
如渊之量。
上弘栋隆。
下塞民望。
"○《文选》二十五。 《诗纪》三十一。 "
【诗】
凛禀素秋。
日促宵长。
"○《初学记》三。 "
【重赠刘琨诗】
璧由识者显。
龙因庆云翔。
茨棘非所憩。
翰飞游高冈。
余音非九韶。
何以仪凤凰。
新城非芝圃。
曷由殖兰芳。
"○《类聚》三十一。 《诗纪》三十一。 "
【答刘琨诗】
随宝产汉滨。
ゼ此夜光真。
不待卞和显。
自为命世珍。
"○《类聚》三十一。 《诗纪》三十一。 "
谁言日向暮。
桑榆犹启晨。
谁言繁菜实。
振藻耀芳春。
百练或致屈。
绕指所以伸。
"○野丛业书三十。 "
【赠崔温诗】〖集曰与温太真、崔道儒。
〗
逍遥步城隅。
暇日聊游豫。
北眺沙漠垂。
南望旧京路。
平陆引长流。
冈峦挺茂树。
中原厉迅飙。
山阿起云雾。
游于恒悲怀。
举目增永慕。
良俦不获偕。
舒情将焉诉。
远念贤士风。
遂存往古务。
朔鄙多侠气。
岂唯地所固。
李牧镇边城。
荒夷怀南惧。
赵奢正疆场。
秦人折北虑。
羁旅及宽政。
委质与时遇。
恨以驽蹇姿。
徒烦非"李善本《文选》作飞。 六臣本注云。 善作飞。 "子御。
亦既弛负担。
忝位宰黔庶。
苟云免罪戾。
何暇收民誉。
倪宽以殿黜。
终乃最众赋。
何武不赫赫。
遗爱常在去。
古人非所希。
短弱自有素。
何以敷斯辞。
惟以二子故。
"○《文选》二十五。 《诗纪》三十一。 "
【答魏子悌诗】崇台非一《韦余》。
珍裘非一腋。
多士成大业。
群贤济弘绩。
遇"《文选》注或作过。 或作愚。 "蒙时来会。
聊"《文选》注作敢。 "齐朝彦迹。
顾此腹背羽。
愧彼排虚翮。
寄身荫四狱。
托好凭三益。
倾盖虽终朝。
大分迈畴昔。
在危每同险。
处安不异易。
俱涉晋昌艰。
共更飞狐厄。
恩由契阔生。
义随周旋积。
岂谓乡曲誉。
谬充本州役。
乖离令我感。
悲欣使情惕。
理以精神通。
匪曰形骸隔。
妙诗申笃好。
清义贯幽赜。
恨无随侯珠。
以酬荆文璧。
"○《文选》二十五。 《诗纪》三十一。 又《文选》二十六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注引一句。 三十一杂体诗注引迹一韵。 "
【览古诗】
赵氏有和璧。
天下无不传。
秦人来求市。
厥价徒空言。
与之将见卖。
不与恐致患。
简才"《诗纪》云。 选作之。 "备行李。
图令国命全。
蔺生在下位。
缪子称其贤。
奉辞驰出境。
伏轼径入关。
秦王御殿坐。
赵使拥节前。
挥袂睨金柱。
身玉要俱捐。
连城既伪往。
荆玉亦真还。
爰在渑池会。
二主克交欢。
昭襄欲负力。
相如折其端。
眦血下沾襟。
怒发上冲冠。
西缶终双击。
东瑟"六臣本《文选》注云。 五臣作琴。 "不只弹。
舍生岂不易。
处死诚独难。
棱威章台颠。
强御亦不干。
屈节邯郸虽。
俯首忍回轩。
廉公何为者。
负荆谢厥愆。
智勇盖"《诗纪》作冠。 "当世。
"李善本《文选》作代。 "弛张使我叹。
"○《文选》二十一。 《诗纪》三十一。 "
【时兴诗】
圆象运。
悠悠方仪廓。
忽忽岁云暮。
游原采萧藿。
北逾芒与河。
南临伊与洛。
凝霜沾蔓草。
悲风振林薄。
ベ"六臣本误作撼。 "ベ芳页零。
□々芬华落。
下泉激冽清。
旷野增辽索。
登高眺遐荒。
极望无崖。
形变随时化。
神感因物作。
澹乎至人心。
恬然存玄漠。
"○《文选》三十。 《诗纪》三十一。 "
【诗】
遐举游名山。
松乔共相追。
层崖成崇馆。
严阿结重围。
"○《初学记》五。 《诗纪》三十一。 "【诗】
山居是所乐。
世路非我欲。
"○《文选》五十五广绝交论注。 "
☆王胡之〈胡之。
字修龄。
е次子。
历吴兴太守。
征侍中、丹杨尹、秘书监。
太和六年。
拜持节、都督司州诸军事、西中郎将、司州刺史。
未行而卒。
有集十卷。
〉【赠庾翼诗】〖八章〗仪凤厉天。
腾龙陵云。
昂昂猗人。
逸足绝群。
温风既畅。
玉润兰芬。
如彼春零。
流津烟カ。
"○逯案。 末句春零、流津二语与下章起句邓林、流芳二语应相呼应。 今前后不合。 当有讹误。 "邓林伊何。
蔚蔚其映。
流芳伊何。
鉴犹水镜。
通广外润。
雅裁内正。
降巳顺时。
志存急病。
戎马生郊。
王路未夷。
螳螂举斧。
鲸鲵轩鳍。
矫矫吾子。
劬劳王师。
单醴投川。
饮者如归。
昆领载崇。
太阳增辉。
江海能大。
上善居下。
侯王得尊。
心同触寡。
废我处冲。
虚怀无假。
待来制器。
如彼钅卢冶。
天下何事。
去其害马。
友以淡合。
理随道泰。
余与夫子。
自然冥会。
面豁怀。
倾枕解带。
玉液相润。
琼林增蔼。
心齐飞沈。
相望事外。
譬诸龙鱼。
陵云潜濑。
稷契赞时。
巢由亢矫。
辅汉者房。
遁迹者皓。
妙善自同。
外内臣道。
子光齐鲁。
余守严老。
元直言归。
武侯解鞅。
子鱼司契。
幼安独往。
神齐玄一。
形寄为两。
苟体理分。
动寂忘象。
仰味高风。
载咏载想。
回驾蓬庐。
独游偶影。
陵风行歌。
肆目崇岭。
高丘隐天。
长湖万顷。
可以垂纶。
可以啸咏。
取诸匈怀。
寄之匠郢。
"○文馆词林百五十七。 "
【答谢安诗】〖八章〗
荆山天峙。
辟立万丈。
兰薄晖崖。
琼林激响。
哲人秀举。
和璧夜朗。
凌霄矫翰。
希风清往。
矫翰伊何。
羽仪鲜洁。
清往伊何。
自然挺彻。
易达外畅。
聪鉴内察。
思乐寒权。
披条英雪。
朱火炎上。
渌水赴泉。
风以气积。
冰由霜坚。
妙感无假。
率应自然。
我虽异韵。
及尔同玄。
如彼竹柏。
厉飙俱鲜。
利交甘绝。
仰违玄指。
君子淡亲。
湛若澄水。
余与吾生。
相忘隐机。
泰不期显。
在悴通否。
人间诚难。
通由达识。
才照经纶。
能泯同异。
钝神幽疾。
宜处无事。
遇物以器。
各自得意。
长短任真。
乃合其至。
畴昔宴游。
缱绻髫乱。
或方童颜。
或始角巾。
搴"原作骞。 今从适园本。 按当作褰。 "褐揽帔。
濯素□吝。
"古逸作吝□。 适园本作若□。 皆非。 "壑无深"原作染。 今从适园本。 "流。
丘无嚣仞。
"原作刃。 今从适园本。 "今也华发。
卑高殊韵。
形迹外乖。
理畅内润。
巢由坦步。
稷契王佐。
太公奇拔。
首阳空饿。
各乘其道。
两无贰过。
愿纺玄契。
废疾高卧。
来赠载婉。
妙有新唱。
博以兼济。
约以理当。
非不悦子。
驽骥殊量。
鸟养养之。
任其沈。
取诸胸怀。
寄想郢匠。
"○文馆词林百五十七。 "
☆郗超〈超。
字景兴。
一字嘉宾。
高平金乡人。
为桓温征西掾。
随府迁大司马参军。
除散骑侍郎。
太和末。
与桓温定废立计。
迁中书侍郎。
转司徒左长史。
卒时年四十二。
有集十卷。
〉【答傅郎诗】〖六章〗
森森群像。
妙归玄同。
原始无滞。
孰云质通。
悟之斯朗。
执焉则封。
器乖吹万。
理贯一空。
昔在总角。
有怀大方。
虽乏超诣。
"原作诸。 今从古逸本、适园本作谊。 "性不比常。
奇趣感心。
虚飙流芳。
始自践迹。
遂登慧场。
迹以化形。
慧以通神。
时欤运欤。
遘兹渊人。
澄源领本。
启此归津。
投契凯入。
挥刃擢新。
发悟虽迹。
反观已陈。
暧暧末叶。
运钟交丧。
绵绵虚宗。
千载靡畅。
谁能ê中。
仰谐冥匠。
并辔一方。
明心绝向。
明向若易。
潜行谅深。
时惟同得。
婉转嘿寻。
望关启扉,披帷解衿。
情兴未足。
祈我冲箴。
冲箴之往。
岂伊。
通无不畅。
分靡不劬。
何以融之。
本际已无。
即心既尽。
触族自虚。
"○文馆词林百五十七。 "☆曹毗〈毗。
字辅佐。
谯国人。
郡察孝廉。
除郎中。
蔡谟荐补著作佐郎。
迁句章令。
征为太学博士。
迁尚书郎。
出为下邳太守。
累迁至光禄勋。
有集十五卷。
〉【黄帝赞诗】〖《诗纪》作咏史。
〗
轩辕应玄期。
幼能总百神。
体练五灵妙。
气含云露津。
掺"《诗纪》误作惨。 "石曾城岫。
铸鼎荆山滨。
豁焉天扉开。
飘然跨腾鳞。
仪辔洒长风。
褰裳蹑紫宸。
"○《类聚》十一。 《诗纪》三十二。 "
【咏冬诗】
绵邈冬夕"《书钞》作昔。 《初学记》作宵。 "永。
凛厉寒气升。
离页向晨落。
长风振条兴。
夜静轻响起。
天清月晖澄。
寒冰盈渠结。
素霜竟栏"《初学记》作栏。 编珠作檐。 "凝。
今载忽已暮。
来纪"《初学记》作正。 "奄复仍。
"○《类聚》三。 《初学记》三。 《诗纪》三十二。 又《书钞》百五十六引升一韵。 杜公瞻编珠一引凝一韵。 【夜听捣衣诗】 寒兴御纨素。 佳人理(《类聚》、广《文选》作治。 "衣襟。
"玉台作衤金。 《诗纪》作衾。 "冬夜清且永。
皎"玉台作皓。 《类聚》同。 "月照堂阴。
纤手迭轻素。
朗桁叩鸣砧。
清风流繁节。
回飙洒微吟。
嗟此往"《类聚》作嘉。 广《文选》、《诗纪》同。 "运速。
悼彼幽滞心。
二物感余怀。
岂但声与音。
"○玉台新咏三。 《类聚》六十七。 广《文选》十五作捣衣诗。 "【正朝诗】灵春散初泽。
棼カ青阳舒。
佳袍忽已故。
今载奄复初。
软节畅宇宙。
和风被八区。
"○《类聚》四。 《诗纪》三十二。 "
【霖雨诗】洪霖弥旬日。
医医四区昏。
紫电光牖飞。
"《初学记》作飞牖。 "迅雷终天奔。
"○《初学记》一。 《诗纪》三十二。 "
【郗公墓诗】
青松罗前隧。
翠碑表高坟。
玉颜无余映。
蕙风有余薰。
"○《书钞》百二。 "【箜篌诗】
东士君子。
雅善箜篌。
"○《书钞》百十。 "
【诗】分风为二。
"《水经注》作贰。 "擘"纬略作劈。 "流为"纬略作成。 "两。
"○《水经注》三十九。 《庐山记》二。 高似孙纬略十。 "
【军中诗】
挥戈辉白刃。
炎々若寒霜。
"○杜公瞻编珠二。 "
☆张望〈望曾为桓温征西参军。
有集十二卷。
〉【蜡除诗】
玄灵告稔谢。
青龙驾拂轸。
鲜冰迎流结。
凝留垂檐。
人欣八蜡畅。
讵知岁聿尽。
"○《类聚》五、《初学记》五并作宋张望。 《诗纪》五十四。 "
【贫士诗】
荒墟人迹稀。
隐僻闾邻阔。
苇篱"《初学记》作席。 "自朽损。
毁"《初学记》作败。 "屋正寥豁。
炎夏无完。
玄冬无暖褐。
四体困寒暑。
六时疲饥"《初学记》作馁。 "渴。
营生生愈瘁。
愁来不可割。
"○《类聚》三十五、《初学记》十八并作晋张望诗。 《诗纪》五十四。 "【正月七日登高作诗】
玄云敛夕煞。
青阳舒朝忄英。
熙哉陵冈娱。
眺ツ肆回目。
"○玉烛宝典第一。 "
☆张翼〈翼。
字君祖。
下邳人。
为东海太守。
善草隶。
穆帝令翼写王右军手表。
帝自批后。
右军殆不能别。
〉【咏德诗三首】
〖《诗纪》云。
按张君祖、庾僧渊诸诗。
皆恬淡雅逸有晋风。
历选陈世无此作也。
考高僧传有康僧渊、竺法雅者。
并在晋成帝时。
疑即此人欤。
广弘明集云。
陈张君祖。
既不能明。
姑列於此。
逯案。
法书要录、张君祖有名晋穆帝时。
又按《世说》新语。
康僧渊与殷浩相善。
则二人为同时人。
故互有赠答之作。
卮林解冯谓二人诗应列晋代是也。
今改入晋编。
并略志於此。
〗
运形不标异。
澄怀恬无欲。
座可栖王侯。
门可回金毂。
风来咏逾清。
鳞萃渊不浊。
"广弘明集作触。 注云。 三本、宫本作浊。 "斯乃玄中子。
所以矫逸足。
何必玩幽间。
青"广弘明集作清。 "衿表离俗。
百龄"广弘明集注云。 宫本作眼。 "苟未遐。
昨辰亦非促。
曦腾望舒英。
曩今迭相烛。
一世皆逆旅。
安悼电往速。
区区虽非党。
兼忘混砾玉。
恪"广弘明集作怪。 注云。 宋、元、宫本作忄吝。 明本作恪。 "神罔"广弘明集注云。 宋本、宫本作冈。 "业秽。
要在夷心曲。
"○广弘明集三十。 《诗纪》一百七。 "灵飙起"广弘明集注云。 宫本作赴。 "回"广弘明集作情。 注云。 三本、宫本作回。 "浪。
飞云腾逆鳞。
苟擢南阳秀。
固集三造宾。
缅怀结寂夜。
味藻咏终晨。
延"广弘明集作近。 注云。 三本、宫本作延。 "伫时无遘。
谁与拂流尘。
眇情寄"广弘明集作奇。 注云。 三本、宫本作寄。 "极眄。
萧条独遨神。
相忘东溟里。
何西潮"广弘明集注云。 明本作朝。 "津。
我崇道无废。
长谣想义人。
"○同上"
遥遁播荆衡。
杖策憩南郢。
遭动透"广弘明集作委。 注云。 三本、宫本作逶。 "浪迹。
遇靖恬夷性。
拊"广弘明集作话。 注云。 明本作抚。 "卷从老语。
"广弘明集作话。 注云。 明本作语。 "挥纶与庄咏。
遐眺独缅想。
萧神飙尘正。
时无喜惠偶。
绝韵将谁听。
习"广弘明集注、明本云。 一作君。 《诗纪》云。 一作君。 "子茂芳标。
有欣徽"广弘明集作微。 注云。 明本作徽。 "音令。
颖敷陵"广弘明集作敷凌。 注云。 三本作敷陵。 宫本作敷陵。 "霜倩。
"广弘明集作倩。 注云。 三本、宫本作倩。 "葩熙三春盛。
拂翮"广弘明集注云。 宋、元、宫本作融。 "期宵翔。
岂与桑榆竞。
我混不材姿。
遗情忘雕英。
虽非峄阳椅。
聊以翮"广弘明集作敲。 注云。 三本、宫本作翮。 "泗磬。
"○同上"
【赠沙门竺法κ三首】
沙门竺法κ远还西山。
作诗以赠。
因亦嘲之。
省其二经。
聊为之赞。
"κ。 於伦切。 "
郁郁华阳岳。
绝云抗"广弘明集作枕。 注云。 三本、宫本作抗。 "飞峰。
峭壁溜灵泉。
秀岭森青松。
悬严廓峥嵘。
幽谷正寥笼。
丹"广弘明集注云。 明本作舟。 "崖栖奇逸。
碧室禅六通。
泊寂清神气。
绵眇矫"广弘明集注云。 明本作娇。 "妙纵。
止观著无无。
还净滞空空。
外物岂大悲。
独往非玄同。
不见舍利弗。
"《诗纪》云。 一作佛。 广弘明集注明本云。 一作佛。 "
受屈维摩公。
"○广弘明集三十。 "至人如影响。
灵慧陶意去刂。
"广弘明集作杀刹。 注云。 明本作劫。 "应方恢权化。
兆类蒙慈悦。
冥冥积尘昧。
"广弘明集作寐。 注云。 明本作昧。 "永在严底闭。
废聪无通照。
"广弘明集作。 注云。 三本、宫本作照。 "遗形不洞灭。
明哉如来降。
豁矣启潜穴。
幽精沦朽壤。
孰若阿维察。
遥谢玄畴。
何为自矜洁。
"○同上"
邈邈庆成标。
峨峨浮云领。
峻盖十二狱。
独秀阎浮境。
丹流环方基。
瑶堂临峭顶。
涧滋甘泉液。
崖蔚芳芝颖。
翘翘羡"广弘明集作美。 注云。 三本、宫本作羡。 "化伦。
眇眇陵严"广弘明集注。 明本作崖。 "正。
肃拱望妙觉悟。
呼吸"广弘明集注云。 三本、宫本作。 "龄永。
苟能夷冲心。
所憩靡不净。
"广弘明集作静。 注云。 明本作净。 "万物可逍遥。
何必栖形影。
"广弘明集注云。 宋本、宫本作免。 "勉寻大乘轨。
练神超勇猛。
"○同上"
【答庾僧渊诗】〖庾当作康。
〗
茫茫混成始。
豁矣四天朗。
三辰还"广弘明集作环。 "须弥。
百亿同一像。
灵和陶氤氲。
"广弘明集作烟カ。 注云。 三本、宫本作氤氲。 "会之有妙常。
"《诗纪》云。 一作长。 广弘明集注。 明本云。 一作常。 "大慈济群生。
冥感如影响。
蔚蔚沙弥众。
粲粲万心仰。
谁不欣大乘。
兆定於玄曩。
三法虽成林。
居士亦有党。
不见虬与龙。
洒鳞凌"广弘明集注云。 宋本、宫本作陵。 "霄上。
冲心超远寄。
浪怀邈独往。
众妙常所。
维摩余所赏。
苟未体善权。
与子同佛仿。
悠悠诚满域。
所遗在废想。
"○广弘明集三十。 《诗纪》一百七。 "
☆许询〈询。
字玄度。
高阳新城人。
咸安中征士。
有集八卷。
〉【竹扇诗】
良工眇芳林。
妙思触物骋。
篾疑秋蝉翼。
团取望舒景。
"○《类聚》六十九。 《诗纪》三十二。 "
【农里诗】
玄思得。
濯濯情累除。
"○《文选》三十一杂体诗注。 ○逯案。 六臣本注引作农理诗。 "【诗】青松凝素髓。
秋菊落芳英。
"○《类聚》八十八。 《初学记》二十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