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蜀汉附〗
☆费祎〈祎字文伟。
江夏鄳人。
为太守舍人。
迁庶子。
后主即位。
为黄门侍郎。
以照信校尉使吴。
还为侍中。
后历任丞相参军、尚书令、益州刺史等职。
魏嘉平五年。
为降人郭循所害。
〉【嘲吴群臣】
〖诸葛恪别传曰:权尝飨蜀使费祎。
先逆敕群臣。
使至伏食勿起。
至。
权为辍食。
而群下不起。
祎嘲调之曰:〗凤皇来翔。
骐驎吐哺。
驴骡无知。
伏食如故。
"○《三国志》诸葛恪传注。 《类聚》二十五。 《御览》四百六十六。 "
【杂歌谣辞】
【时人为张飞玉追马歌】〖寰宇记曰:张飞有马号玉追。
时人歌曰:〗
人守有张飞。
马中有玉追。
"○广博物志。 "
【襄阳乡里为诸葛亮谚】〖襄阳记曰:黄承彦者。
高爽开列。
为沔南名士。
谓诸葛孔明曰:闻君择妇。
身有丑女。
黄头黑色。
而才堪相配。
孔明许。
即载送之。
时人以为笑乐。
乡里为之谚曰:〗莫作孔明择妇。
止得阿承丑女。
"○《三国志》诸葛亮传注。 "
【襄阳乡里为马良谚】
〖《蜀志》曰:马良。
字季常。
襄阳宜城人也。
兄弟五人。
并有才名。
乡里为之谚曰云云。
良眉中有白毛。
故以称之。
〗马氏五常。
白眉最良。
"○《三国志》马良传。 《御览》四百九十五。 "
【乡里为李严谚】
〖江表传曰:李严少为郡职。
乡里为严谚曰:〗难可狎。
李鳞甲。
"○《御览》四百九十六。 《诗纪》九作李鳞甲。 "
【谯周引谚】〖《蜀志》曰:周为仇国论曰:谚曰:〗
射幸数跌。
不如审发。
"○《三国志》谯周传。 "
【时人语】
〖《华阳国志》曰:镇北将军王平。
始出军武。
不大如书。
性警朗。
有思理。
与马忠并垂事绩。
同郡句扶。
亦果壮亚平。
官至左将军。
封宕渠侯。
后张翼与襄阳廖化并为大将。
故时人语曰云云。
平本养外家何氏。
后复姓。
〗前有何"《蜀志》注作王。 "句。
后有张廖。
"○《华阳国志》刘后主志。 《三国志》王平传注。 "【百姓谚】〖汉晋春秋曰:杨仪等整军而出。
百姓奔告宣王。
宣王追焉。
姜维令仪反旗鸣鼓。
若将向宣王者。
宣王乃退。
百姓为之谚曰:〗
死诸葛走生仲达。
"○《三国志》诸葛亮传注。 《诗纪》九作诸葛谚。 "
【时人为刘巴语】
〖韩魏公《别录》曰:刘巴。
字子初。
建武二年出镇荆州。
卒于岳阳。
葬于郡西。
后因巴坟。
遂号岳阳为巴陵。
时人语曰:〗生居三湘头。
死葬三湘尾。
"○诗话总龟十九。 "
【诸葛亮引语论光武】
〖诸葛亮曰:曹子建论光武。
将则难比于韩、周。
谋臣则不敌于良、平。
时人谈者亦以为然。
吾以此言诚欲美大光武之德。
而有诬一代之俊异。
何哉。
追观光武二十八将。
下及马援之徒。
忠贞智勇。
无所不有。
笃而论之。
非减曩时。
所以张陈特显于前者。
乃自高帝动多阔疏。
故良平得广于忠信。
彭勃得横行外。
语有云云。
此言虽小。
有似二祖之时也。
〗
曲突徙薪为彼人。
焦头烂额为上客。
"○金楼子立言篇下。 ○逯案。 两句见《汉书》霍光传。 为彼人作无恩泽。 此其小异。 《汉书》不言为谚语。 而诸葛亮云云。 或后汉以后已流传为俗语乎。 "
◎吴"附"
☆薛综〈综。
子敬文。
沛郡竹邑人。
吴初。
为交址太守。
后迁选曹尚书、太子少傅。
赤乌六年卒。
有集三卷。
〉【嘲蜀使张奉】
〖吴志曰:西使张奉于权前列尚书阚泽姓名以嘲泽。
泽不能答。
综下行酒。
因劝酒曰:蜀者何也。
云云。
奉曰不当复列君吴邪。
综应声曰云云。
众坐喜笑。
而奉无以对。
〗
有犬为独。
无犬为蜀。
横目苟"《类聚》作句。 《御览》作狗。 "身。
虫入其腹。
无口为天。
有口为吴。
君临万邦。
天子之都。
"○《三国志》薛综传。 《类聚》二十五。 《御览》四百六十三。 "
☆张纯〈纯。
字元基。
吴郡人。
拜郎中。
补广德令。
擢为太子辅义都尉。
〉【赋席】〖文士传曰:张敦子纯与张俨及异俱童少。
往见骠骑将军朱据。
据闻三人才名。
欲试之。
告曰:老鄙相闻。
饥渴其矣。
夫騕褭以迅遽为功。
鹰准以轻疾为妙。
其为吾各赋一物。
然后乃坐。
俨乃赋犬曰云云。
纯赋席曰云云。
异赋弩曰云云。
三人各随其目所见而赋之。
皆成而后坐。
据大欢悦。
〗
席为冬设。
簟为夏施。
揖让而坐。
君子攸宜。
"○《三国志》朱异传注。 《类聚》六十九。 《初学记》十七、二十五。 《御览》三百八十五。 《诗纪》二十。 "
☆张俨〈俨。
字子节。
吴人。
官大鸿胪。
有默记三卷。
集一卷。
〉【赋犬】
守则有威。
出则有获。
韩卢"《初学记》作犭卢。 "宋鹊。
书名竹帛。
"○《三国志》朱异传注。 《初学记》十七。 《御览》三百八十五。 《诗纪》二十。 "☆朱异字季文〈异。
字季文。
吴人。
赤乌中。
拜偏将军。
迁扬武将军。
建兴初。
迁镇南将军。
太平二年。
假节为大都督。
为孙琳所害。
〉【赋弩】
南岳之干。
钟山之铜。
应机命中。
获"《初学记》作射。 《诗纪》同。 "隼高墉。
"○《三国志》本传注。 《初学记》十七。 《御览》三百八十五。 《诗纪》二十。 "
☆诸葛恪〈恪。
字元逊。
琅琊阳都人。
弱冠拜骑都尉。
转左辅都。
赤乌中。
迁大将军。
领荆州事。
寻领太子太傅。
封阳都侯。
后为孙峻等所杀。
有集。
〉【答费祎】
〖诸葛恪别传曰:权尝飨蜀使费祎。
先逆饰群臣。
使至伏食勿起。
祎至。
权为辍食。
而群下不起。
祎调之曰云云。
恪答曰:〗
爰"《御览》误作爱。 "植梧桐。
以待凤凰。
有"《御览》作是。 "何燕雀。
自称来翔。
何不弹射。
使还故乡。
"○《三国志》诸葛恪传注。 《类聚》二十五。 《御览》四百六十六。 "
☆华核〈核。
字永先。
吴郡武进人。
逊皓时。
迁东观令。
领右国史。
天册元年。
免官。
数岁卒。
有集五卷。
〉【与薛莹诗】
存者今惟三。
飞步有匹特。
"○《文选》三十一拟古诗注。 "
☆周昭〈昭。
字恭远。
颍川人。
与韦昭、薛莹、华核同撰吴书。
有周子新论五卷。
〉【与孙奇诗】
〖新论曰:散骑侍郎、武卫都尉孙奇。
字仲容。
年十七。
以秀才入侍帷幄。
余作诗一篇美而风之曰:〗
恂恂公子。
"《御览》误作周公。 "美色无比。
"《御览》作已。 "诞姿既丰。
世胄有纪。
平南之孙。
奋威"《书钞》作威奋。 "之子。
"○《书钞》六十三引周熙新论。 《御览》二百四十一引周绍新论。 "
☆孙皓〈皓。
字元宗。
大皇帝孙权孙。
景帝崩。
皓嗣位。
为晋所灭。
封归命侯。
太康四年卒。
年四十二。
〉【尔汝歌】〖《世说新语》曰:晋武帝问孙皓。
闻南人好作尔汝歌。
颇能为不。
皓正饮酒。
因举觞劝帝。
歌云云。
帝悔之。
〗
昔与汝为"《御览》两引作国。 "邻。
今与汝为"《御览》或作今为汝作。 或作今为汝国。 "臣。
上"《御览》或作劝。 "汝一杯酒。
令"《御览》或作愿。 "汝寿万春。
"《诗纪》云。 一作愿汝寿千春。 ○《世说新语》简傲篇。 《御览》百十八、三百九十、五百七十一。 《诗纪》十二。 "
【乐府古辞】【吴歌曲】仙人赍持何等。
前谒海童。
"○《文选》五吴都赋刘渊林注。 又十二海赋注。 "【杂歌谣辞谚语附。
】
【时人为周瑜谣】〖《诗纪》作吴谣〗
〖吴志曰:周瑜少精意于音乐。
虽三爵之后。
其阙误。
瑜必知之。
知之必顾。
故时人谣曰:〗
曲有"《类聚》作复。 《诗纪》云。 一作复。 "误。
周郎顾。
"○《三国志》周瑜传。 艺文《类聚》十九。 《御览》四百六十五、五百六十四。 《诗纪》二十作吴谣。 "
【黄龙中童谣】
〖周处《风土记》云。
吴黄龙中童谣云云。
后孙权征公孙渊。
浮海乘舶。
舶。
白也。
〗行白者君。
追汝句骊马。
"○南《齐书》乐志。 《诗纪》二十。 "
【孙亮初童谣】
〖《宋书》五行志曰:孙亮初童谣曰云云。
杨子阁者。
反语石子[□]冈也。
钩络。
钩带也。
及诸葛恪死。
果以苇席裹身。
篾束其要。
投之石子[□]冈。
后听恪故吏收敛。
求之此[□]冈云。
〗
吁汝"《三国志》作诸葛。 《御览》同。 "恪。
何若若。
芦苇单衣篾钩"《宋书》作钩。 《御览》同。 "络。
于何相求杨"《三国志》作成。 《晋书》、《御览》作常。 《诗纪》作扬。 "子阁。
"○《宋书》五行志。 《晋书》五行志。 《御览》一千。 《乐府诗集》八十八。 《诗纪》二十。 又《三国志》诸葛恪传载恪、络、阁三韵。 "
【孙亮初白鼍鸣童谣】
〖《宋书》五行志曰:孙亮初。
公安有白鼍鸣。
童谣曰云云。
南郡城可长生者。
有急易以逃也。
明年。
诸葛恪败。
弟融镇公安。
亦见袭。
融刮金印龟服之而死。
鼍有鳞介。
甲兵之象。
〗
白鼍鸣。
龟背平。
南郡城中可长"《御览》作求。 "生。
守死不去义"《御览》作来。 "无成。
"○《三国志》诸葛瑾传注引江表传。 《宋书》五行志。 《晋书》五行志。 渚宫旧事四。 《御览》九百三十二。 《乐府诗集》八十八。 《诗纪》二十。 "
【孙皓初童谣】
〖《宋书》五行志曰:孙皓初童谣曰云云。
皓寻迁都武昌。
民溯流供给。
咸怨毒焉。
〗
宁饮建业水。
不食武昌鱼。
宁还"《御览》或作归。 "建业死。
不止"《御览》或作就。 或作向。 "武昌居。
"业。 《御览》或作邺。 ○《三国志》陆凯传。 《宋书》五行志。 《晋书》五行志。 《御览》百五十六引江表传。 又引《三国志》。 《御览》百七十、九百三十五。 《乐府诗集》八十八。 又《文选补遗》三十五作扬州谣。 《诗纪》二十。 "
【建衡中寿春童谣】
〖江表传曰:初丹阳刁率使蜀。
得司马徽与刘е论运命历数事。
玄诈增其文。
以诳国人曰:黄旗紫盖见于东南。
终有天下者。
荆扬之君乎。
又得中国降人言。
寿春下有童谣曰云云。
皓闻喜曰:此天命也。
即载其母妻子及后宫数千。
从牛渚陆道西上。
云青盖入洛阳。
以顺天命。
行遇大雪。
道涂陷坏。
兵士被甲持仗。
百人共引一车。
寒冻殆死。
兵人不堪。
皆曰若遇敌。
便当倒戈耳。
皓闻之乃还。
〗
吴天子。
当西"《三国志》注无西字。 "上。
"○《三国志》孙皓传注。 《御览》四十六引无吴字。 "
【使者为妖祠诗诗】〖纪作孙皓时诗妖。
〗
〖《宋书》五行志曰:孙皓遣使者祭石印山下妖祠。
使者因以丹书严曰云云。
皓闻之。
意益张。
曰:从大皇帝至朕四世。
太平之王。
非朕复谁。
恣虐逾甚。
寻以降死。
近诗妖也。
〗
楚九州渚。
吴九州都。
扬州士。
作天子。
四世治。
太平始。
"《宋书》作矣。 ○《三国志》孙皓传注引江表传。 《宋书》五行志。 《晋书》五行志。 《诗纪》二十。 "
【孙皓天纪中童谣】
〖《宋书》五行志曰:孙皓天纪中童谣曰云云。
晋武帝闻之。
加王璇龙骧将军。
及征吴。
江西众无过者。
而王璇先定秣陵。
〗阿童复阿童。
衔刀游"《白帖》作浮。 《御览》或同。 "渡江。
不畏岸上虎。
"《晋书》作兽。 《御览》或同。 "独"《晋书》作但。 《书钞》、《白帖》、《御览》同。 "畏水中童。
"○《宋书》五行志。 《晋书》五行志。 又杜预传。 《书钞》六十四、三百二十九、四百六十五。 《诗纪》二十。 ○逯案。 不畏岸上虎句。 虎字《晋书》皆作兽。 乃避李唐讳改字。 "
【广陵谚】〖张勃《吴录》曰:陆稠。
字伯嬴。
为广陵太守。
奸吏敛手。
广陵谚曰:〗
解结理烦。
我国陆君。
"○《御览》四百九十六。 《诗纪》二十。 "
【时人语】
〖高僧传曰:孙权已制江左。
而佛教未行。
有支谦者。
本月支人。
来游汉境。
博览经籍。
莫不精究。
遍学异书。
通六《国语》。
其为人细长黑瘦。
眼多白而睛黄。
时人为之语曰:〗
支郎。
眼中黄。
形躯虽细是智囊。
"○高僧传一。 出三藏记集十三。 《诗纪》二十。 "
【黄武中产儿语】
〖万岁历曰:黄武六年正月。
获彭绮。
是岁。
曲拳西乡有产儿。
堕地便语曰云云。
于是因曰语儿乡。
〗
天方明。
河欲清。
鼎折脚。
金乃生。
"○《御览》百五十七。 "【时人为殷礼语】
〖通语曰:殷礼。
字往嗣。
幼而乡里异之。
七岁就官学书。
在师未尝戏弄。
讽诵恒不为声。
潜识而已。
师杀鸡诣礼父颖曰:贺此子能兴君门。
行在舟车。
手不释卷。
从曲阿往返。
遂不知堤溃广狭。
及行旅喧闹。
未尝视之。
时人语曰:〗
奇才强记殷往嗣。
"○《御览》六百十四引殷兴通语。 ○逯案。 《三国志》顾邵传。 乌程吴粲、云阳殷礼起乎微贱。 邵皆拔而友之。 礼零陵太守。 注云。 礼子基作通语曰:礼字德嗣。 则此往嗣乃德嗣之误。 殷兴乃殷基之误。 "
【永安中南郡儿语】
〖《搜神记》曰:吴以草创之国。
信不坚固。
边屯守将。
皆质其妻子。
名曰保质。
童子少年以类相与嬉游者日有十数。
永安二年三月。
有一异儿。
长四尺余。
年可六七岁。
衣青衣来从群儿戏。
诸儿莫之识。
畏之。
重问其故。
儿乃答曰:尔恶我乎。
我非人。
乃荧惑星也。
将有以告尔云云。
诸儿大惊。
或走告大人。
大人驰往观之。
儿竦身而跃。
即以化矣。
时吴政峻急。
莫敢宣也。
后五年而蜀亡。
六年而晋兴。
至是而吴灭司马如矣。
〗
三公鉏。
司马如。
"○《三国志》孙皓传注。 "
【诸葛恪引里语】
〖吴志曰:太傅诸葛恪不欲诸王处江滨兵马之地。
徙孙奋于豫章。
奋怒。
不从命。
又数越法度。
恪上笺谏曰:里语曰:〗
明镜所以照形。
古事所以知今。
"○《三国志》孙奋传。 "
【沈莹引谚】
〖临海异物志曰:安家夷皆好啖猴头羹。
谚言云。
又曰:{制鱼}鱼肥。
炙食甚美。
谚曰云云。
○逯案。
隋志。
临海异物志。
沈莹撰。
〗
宁负千石之粟。
不愿负人猴头羹。
"○《御览》四百九十六。 "
宁去累世田宅。
不去{制鱼}鱼额。
"○同上"
【沈莹引谚】
〖临海异物志曰:杨桃似南方橄榄子。
其味甜。
五月十日熟。
谚言。
〗
杨桃无蹙。
一岁二熟。
"○《御览》九百七十四。 "
【吴鼓吹曲辞】
【吴鼓吹曲十二曲】【炎精缺】
〖古今乐录曰:炎精缺者。
言汉室衰。
孙坚奋迅猛志。
念在匡救。
王迹始乎此也。
当汉朱鹭。
〗
炎精缺。
汉道微。
皇纲弛。
政德违。
众奸炽。
民冈依。
赫武烈。
越龙飞。
陟天衢。
耀灵威。
鸣雷鼓。
抗电麾。
抚干衡。
镇地机。
厉虎旅。
骋熊罴。
发神听。
吐英奇。
张角破。
边韩羁。
宛颍平。
南土绥。
神武章。
渥泽施。
金声震。
仁风驰。
显高门。
启皇基。
统冈极。
垂将来。
"○《宋书》乐志。 《乐府诗集》十八。 广《文选》十二。 《诗纪》二十。 "
【汉之季】
〖汉之季者。
言孙坚悼汉之微。
痛董卓之乱。
兴兵奋击。
功盖海内也。
当汉思悲翁。
〗
汉之季。
董卓乱。
桓桓武烈应时运。
义兵兴。
云旗建。
厉六师。
罗八阵。
飞鸣镝。
接白刃。
轻骑发。
介士奋。
丑虏震。
使众散。
劫汉主。
迁西馆。
雄豪怒。
元恶偾。
赫赫皇祖功名闻。
"○《宋书》乐志。 《乐府诗集》十八。 《诗纪》二十。 "
【摅武师】
〖摅武师者。
言孙权卒父之业而征伐也。
当汉艾如张。
〗
摅武师。
斩黄祖。
攘"《宋书》作肃。 乐府作扌肃。 《诗纪》云。 一作[扌肃]。 "夷凶族。
革平西夏。
炎炎大烈震天下。
"○同上"
【伐乌林】〖伐乌林者。
言魏武既破荆州。
顺流东下。
欲来争锋。
孙权命将周瑜逆击之。
于乌林而破走也。
当汉上之回。
〗
曹操北伐拔柳城。
乘胜席卷遂南征。
刘氏不睦。
八郡震惊。
众既降。
操屠荆。
舟车十万扬风声。
议者狐疑虑无成。
赖我大皇发圣明。
虎臣雄烈周与程。
破操乌林。
显章功名。
"○同上"
【秋风】
〖秋风者。
言孙权悦以使民。
民忘其死也。
当汉拥离。
〗
秋风扬沙尘。
寒露沾衣裳。
角弓持弦急。
"《文选》注作急弦。 "鸠鸟化为鹰。
边垂飞羽檄。
寇贼侵界疆。
跨马披介胄。
慷慨怀悲伤。
辞亲向长路。
安知存与亡。
穷达固有分。
志士思立功。
思立功。
邀之战场。
身逸获高赏。
身没有遗封。
"○《宋书》乐志。 《乐府诗集》十八。 《诗纪》二十。 又《文选》二十八出自蓟北门行注引韦曜集引裳、鹰二韵。 "
【克皖城】
〖克皖城者。
言魏武志图并兼而令朱光为庐江太守。
孙权亲征。
光破之于皖城也。
当汉战城南。
〗克灭皖城遏寇贼。
恶此凶孽阻奸慝。
王师赫征众倾覆。
除秽去暴戢兵革。
民得就农边境息。
诛君吊民昭至德。
"○《宋书》乐志。 《乐府诗集》十八。 广《文选》十二。 《诗纪》二十。 "
【关背德】
〖关背德者。
言蜀将关羽背弃吴德。
心怀不轨。
孙权引师浮江而擒之也。
当汉巫山高。
〗
关背德。
作鸱张。
割我邑城图不祥。
称兵北伐围樊阳。
嗟臂大于股。
将受其殃。
巍巍夫"《宋书》作巍夫吴。 《诗纪》云。 乐苑有吴字。 "圣主。
睿德与玄通。
与玄通。
亲任吕蒙。
泛舟洪汜池。
溯涉长江。
神武一何桓桓。
声烈正与风翔。
历抚江安城。
大据郢邦。
虏羽授首。
百蛮咸来同。
盛哉三比隆。
"○《宋书》乐志。 《乐府诗集》十八。 《诗纪》二十。 "【通荆门】〖通荆门者。
言孙权与蜀交好齐盟。
中有关羽自失之{侃言}。
戎蛮乐乱。
生变作患。
蜀疑其眩。
吴恶其诈。
乃大治兵。
终复初好也。
当汉上陵。
〗
荆门限巫山。
高峻与云连。
蛮夷阻其险。
历世怀不宾。
汉王据蜀郡。
崇好结和亲。
乖微中情疑。
谗夫乱其间。
大皇赫斯怒。
虎臣勇气震。
荡涤幽薮讨不恭。
观兵扬炎耀。
厉锋整封疆。
整封疆。
阐扬威武容。
功赫戏。
洪烈炳章。
邈矣帝皇世。
圣吴同厥风。
荒裔望清化。
化恢弘。
煌煌大吴。
延祚"《宋书》作胙。 "永未央。
"○同上"【章洪德】〖章洪德者。
言孙权章其大德而远方来附也。
当汉将进酒。
〗
章洪德。
迈威神。
感殊风。
怀远邻。
平南裔。
齐海滨。
越裳贡。
扶南臣。
珍货充庭。
所见日新。
"○同上"
【从历数】〖从历数者。
言孙权从图之符而建大号也。
当汉有所思。
〗
从历数。
于穆我皇帝。
圣哲受之天。
神明表奇异。
建号创皇基。
聪睿协神思。
德泽浸及昆虫。
浩荡越前代。
三光显精耀。
阴阳称至治。
肉角步郊畛。
凤凰栖灵囿。
神龟游沼池。
图谶摹文字。
黄龙觌鳞。
符祥日月记。
览往以察今。
我皇多哙事。
上钦昊天象。
下副万姓意。
光被弥苍生。
家户蒙惠赍。
风教肃以平。
颂声章嘉喜。
大吴兴隆。
绰有余裕。
"○同上○逯案。 浩荡越前代句。 代字与前后不韵。 原文应作世字。 盖唐人避讳改代字。 "
【承天命】
〖承天命者。
言上以圣德践位道化至盛也。
当汉芳树。
〗
承天命。
于昭圣德。
三精垂象。
符灵表德。
巨石立。
九穗植。
龙金其麟。
乌赤其色。
舆人歌。
亿夫叹息。
超龙升。
袭帝服。
穷"《宋书》作躬"淳懿。
体玄嘿。
夙兴临朝。
劳谦日昃。
易简以崇仁。
放远谗与慝。
举贤才。
亲近有德。
均田畴。
茂稼穑。
审法令。
定品式。
考功能。
明黜陟。
人思自尽。
唯心与力。
家国治。
王道直。
思我帝皇。
寿万亿。
长保天禄。
祚"《宋书》作胙。 "无极。
"○同上"
【玄化】
〖玄化者。
言上修文训武。
则天而行。
仁泽流洽。
天下嘉乐也。
当汉上邪。
〗
玄化象以天。
陛下圣真。
张皇纲。
率道以安民。
惠泽宣流而云布。
上下睦亲。
君臣酣宴乐。
激发弦歌扬妙新。
修文筹庙胜。
须时备驾巡洛津。
康哉泰。
四海欢忻。
越与三五邻。
"○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