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魏诗卷六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魏诗卷六 逯钦立辑校

☆陈思王曹植〈植。

字子建。

武帝子。

文帝同母弟。

建安十六年。

封平原侯。

又封临淄侯。

文帝即位。

离京就国。

黄初二年。

贬安乡侯。

改封鄄城王。

四年。

徙雍丘王。

明帝太和元年。

改封浚仪。

三年。

复还雍丘。

三年。

徙东阿。

六年。

加封陈王。

太和五年卒。

年四十一。

谥曰思。

有集三十卷。

〉【乐府】

【丹霞蔽日行】

〖《诗纪》云。

魏文帝《诗》曰:丹霞蔽日。

采虹垂天。

明帝步出夏门行亦云。

〗纣为昏乱。

虐残忠正。

"《类聚》作残忠虐正。 乐府同。 "周室何隆。

一门三圣。

牧野致功。

天亦革命。

汉祚"《类聚》作祖。 乐府同。 "之兴。

阶秦"本集作秦阶。 "之衰。

虽有南面。

王道陵夷。

炎光再幽。

殄"《类聚》作忽。 乐府同。 "灭无遗。

"○《类聚》四十一。 《乐府诗集》三十七。 本集六。 《诗纪》十三。 "

【飞龙篇】

晨游泰"《书钞》作太。 《类聚》作大。 "山。

云雾窈窕。

忽逢二童。

颜色鲜好。

乘彼白鹿。

手医芝草。

我知真人。

长跪问道。

西登玉台。

"《类聚》、本集作堂。 乐府同。 又注。 一作台。 "金楼复"乐府作复。 "道。

授"《类聚》作投。 "我仙"《类聚》作此。 "药。

神皇所"《类聚》作可。 "造。

教我服食。

还精补脑。

寿同金石。

永世难老。

"○《乐府诗集》六十四。 本集六。 《广文选》十三。 《诗纪》十三。 又《书钞》百五十引窕一韵。 《类聚》四十二引窕、好、草、道、造、老六韵。 "【薤露行】

〖乐府解题曰:曹植拟薤露行为天地。

天地无穷极。

阴阳转相因。

人居一世间。

忽若风吹尘。

愿得展功勤。

输力于明君。

怀此王佐才。

慷慨"《类聚》作恺。 "独不群。

鳞介尊神龙。

走兽宗麒麟。

虫兽犹"《类聚》作岂。 本集同。 "知德。

何况于士人。

孔氏删"乐府误作册。 "诗书。

王业粲已分。

骋我径寸翰。

流藻垂华芬。

"○《类聚》四十一。 《乐府诗集》二十七。 本集六。 《广文选》十四。 《诗纪》十三。 "

【惟汉行】

〖魏武帝薤露《诗》曰:惟汉二十世。

所任诚不良。

太极定二仪。

清浊始以形。

三光八极。

天道甚著明。

为人立君长。

欲以遂其生。

行仁章以瑞。

变故诫骄盈。

神高而听卑。

报若响应声。

明主敬细微。

三季瞢天经。

二皇称至化。

盛哉唐虞庭。

禹汤继厥德。

周亦致太平。

在昔怀帝京。

"乐府云。 一作时。 "日昃不敢宁。

济济在公朝。

万载驰其名。

"○《乐府诗集》二十七。 本集六。 《广文选》十三作惟汉篇。 《诗纪》十三。 "

【鰕鳝篇】

〖乐府解题曰:曹植拟长歌行为鰕鳝。

鰕[鱼旦]"昆阳子按:一作鳝"游潢潦。

不知江海流。

燕雀戏藩柴。

安识鸿鹄"《类聚》作鹤。 "游。

世士"乐府作事。 "此"《类聚》作比。 "诚明。

"此诚明。 本集作诚明性。 误。 "大德固无俦。

驾言登五岳。

然后小陵丘。

俯观上路人。

势利惟是谋。

"本集作是谋仇。 误。 "仇高念皇家。

"本集作高念翼皇家误。 "远怀柔九州。

抚剑而雷音。

"本集作息。 "猛气纵横浮。

泛泊徒嗷嗷。

谁知壮士忧。

"○《类聚》四十二。 《乐府诗集》三十。 本集六。 《诗纪》十三。 ○逯案。 世士此诚明句。 《类聚》此作比。 是也。 此句盖作世士诚朋比。 与大德固无俦对比。 犹之燕雀与鸿鹄之对比也。 传刻久。 遂误此诚明。 而本集编者以此诚明不辞。 乃改为诚明性。 则更为谬矣。 又沈德潜说诗语云。 乐府鰕[鱼旦]篇。 [鱼旦]同鱓。 水族之细者。 从旦不从且。 李于鳞误用鰕[鱼且]。 押入鱼虞韵。 后人读同疽音。 不知其非也。 古人造字有[鱼旦]无[鱼且]。 看《说文》等书自见。 "

【吁嗟篇】〖一作瑟瑟歌。

〗〖乐府解题曰:曹植拟苦寒行为吁嗟。

吁"《御览》误作于。 "嗟此转蓬。

"《御览》误作达。 "居世何独然。

"《文选》注误作亦然之。 "长去"《诗纪》误作土。 "本根逝。

宿"魏志注作夙。 《御览》、乐府、韵补同。 "夜"《类聚》作昔。 "无休闲。

东西经七陌。

南北越九"《御览》作七。 "阡。

"乐府误作千。 "卒遇回风起。

吹我入云间。

自谓终天路。

忽然"魏志注作焉。 "下沉渊。

"本集作泉。 《诗纪》同。 "惊飚接我出。

"《广文选》作去。 "故归彼中田。

当南而更北。

谓东而反西。

宕宕"《广文选》作宕若。 "当何依。

忽亡而复"《广文选》作反。 "存。

飘飖周八泽。

连翩历五山。

流转无恒处。

谁知吾苦艰。

愿为中林草。

秋随野火燔。

糜灭岂不痛。

愿与根"《御览》作株。 本集同。 "ぼ"魏志注根ぼ作林叶。 乐府同。 "连。

"○《三国志》本传注作瑟瑟歌。 《乐府诗集》三十三。 本集六。 《广文选》十三。 《诗纪》十三。 又《类聚》四十二引然、闲、燔三韵。 《文选》二十一北使洛诗注引之一韵。 《御览》五百七十三作琴调歌。 引闲、阡、燔、连四韵。 又吴棫韵补二引然、闲二韵。 "

【豫章行二首】〖乐府解题曰:曹植拟豫章行为穷达。

穷达难豫图。

祸福信亦然。

虞舜不逢尧。

耕耘处中田。

太公未遭文。

渔钓终"《类聚》作经。 乐府作泾。 "渭川。

不见鲁孔丘。

穷困陈蔡间。

周公下白屋。

天下称其贤。

"○《类聚》四十一。 《乐府诗集》三十四。 本集六。 《诗纪》十三。 "

鸳鸯自朋"《类聚》作用。 乐府同。 "亲。

不若"乐府作苦。 "比翼连。

他人虽同盟。

骨肉天性然。

周公穆康叔。

管蔡"乐府误作葵。 "则流言。

子臧让千乘。

季札慕其贤。

"○同上"

【浮萍篇】〖蒲生行。

浮萍寄清"《类聚》作绿。 "水。

随风东西流。

结发辞严亲。

来为君子仇。

恪勤在朝夕。

无端"《类聚》作中年。 "获罪"《类聚》作愆。 "尤。

在昔蒙恩惠。

和乐如瑟琴。

何意今摧颓。

旷若商与参。

茱萸自有"《类聚》作内。 《尔雅》翼作用。 "芳。

不若桂与兰。

新人虽可爱。

"《类聚》作佳人虽成列。 "无若故所欢。

行云有返期。

君恩傥中还。

慊慊仰天叹。

愁心将何愬。

"《广文选》作诉。 "日月不恒"玉台作常。 "处。

人生忍若寓。

"玉台作遇。 "悲风来入怀。

"本集作帷。 《广文选》同。 《诗纪》云。 一作帷。 "泪下如垂露。

发箧造裳"本集作新。 《广文选》同。 《诗纪》云。 一作新。 "衣。

裁缝纨与素。

"○玉台新咏二。 《乐府诗集》三十五作蒲生行浮萍篇。 本集六。 《广文选》十三。 《诗纪》十三。 又《类聚》四十一作蒲生行。 引流、仇、尤、兰、欢、还六韵。 《尔雅》翼十二引兰一韵。 "

【野田黄雀行】〖《宋书》云。

空侯引亦用此曲。

〗置酒高殿上。

亲友"乐府作交。 "从我游。

中厨办丰膳。

烹羊宰肥牛。

秦筝何慷慨。

"《类聚》作恺。 "齐瑟和且"《书钞》作且和。 "柔。

阳阿奏奇"《类聚》作妙。 "舞。

京洛出名讴。

乐饮过三爵。

缓带倾庶羞。

主称千金寿。

宾奉万年酬。

久要不可忘。

薄终"《初学记》作我。 "义所尤。

谦谦君子德。

磬折欲"《初学记》作德。 "何求。

"本集作何所求。 "惊风飘白日。

光景驰西流。

盛时不可再。

"《类聚》、本集作不再来。 六臣本《文选》注云。 五臣作不再来。 "百年忽我遒。

"《类聚》作忧。 "生存"《文选》作在。 六臣《文选》注云。 五臣作存。 "华屋处。

零落归山丘。

先民谁不死。

知命复何忧。

"乐府云。 右一曲本辞。 ○《文选》二十七、《乐府诗集》三十九、本集六、文章正宗二十九俱作箜篌引。 又《书钞》百十引柔一韵。 《类聚》四十二引游、牛、柔、讴、羞、酬、流、忧、丘九韵。 又《初学记》十七引游、牛、尤、求四韵。 "

置酒高殿上。

亲交从我游。

中厨办丰膳。

烹羊宰肥牛。

秦筝何慷"《宋书》作忼。 "慨。

齐瑟和且柔。

"一解"阳阿奏奇舞。

京洛出名讴。

乐饮过三爵。

缓带倾庶羞。

主称千"《宋书》误作和。 "金寿。

宾奉万年酬。

"二解"久要不可忘。

薄终义所尢。

谦谦君子德。

磬折欲何求。

盛时不再来。

百年忽我遒。

"三解"惊风飘白日。

光景驰西流。

生存华屋处。

零落归山丘。

先民谁不死。

知命复何忧。

"四解。 乐府云。 右一曲晋乐所奏。 ○《宋书》乐志。 《乐府诗集》三十九。 《诗纪》十三作箜篌引。 "

【同前】

高树多悲风。

海水扬其波。

利剑不在掌。

结友何须多。

不见篱间雀。

见鹞自投罗。

罗家得雀喜。

少年见雀悲。

拔剑捎罗网。

黄雀得飞飞。

飞飞摩"本集作磨。 乐府同。 "苍天。

来下谢少年。

"○《乐府诗集》三十九。 本集六。 风雅翼选诗补遗下。 《诗纪》十三。 "

【门有万里客】

门有万里客。

问君何乡人。

褰裳起从之。

果得心所亲。

挽裳对我泣。

太息前自陈。

本是朔方士。

今为吴越民。

行行将复行。

去去适西秦。

"○《类聚》二十九作曹植诗。 《乐府诗集》四十。 本集六。 《诗纪》十三。 "

【泰山梁甫行】

〖乐府解题曰:曹植改泰山梁甫为八方。

八方各异气。

千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

寄身于草墅。

"本集作野。 "妻子象禽兽。

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

狐兔翔我宇。

"○艺文《类聚》四十一。 《乐府诗集》四十一。 本集六。 《诗纪》十三。 "

【怨歌行】〖《诗纪》云。

技录、乐府解题皆以为古辞。

文章正宗作曹子建。

○逯案。

《乐府诗集》四十一怨诗行下引王僧虔技录曰:荀录所载。

古为君一篇。

今不传。

又引乐府解题曰:古词云。

为君既不易。

为臣良独难云云。

《诗纪》本此。

又案。

《乐府诗集》五十三引古今乐录曰:魏曲五篇。

一、明明魏皇帝。

二、大和有圣帝。

三、魏历长。

四、天生民。

五、为君既不易。

并明帝造。

以代汉曲。

其辞并亡。

是古今乐录以此为魏明帝诗。

而《书钞》又引作魏文帝。

众说纷歧如此。

今据艺文《类聚》、《乐府诗集》、文章正宗等。

仍编入曹植诗中。

为君既不易。

为臣良独难。

忠信事不显。

乃有见疑患。

周公"《晋书》作旦。 《类聚》、《文选补遗》同。 "佐成王。

"《晋书》作文武。 《类聚》、《御览》、《文选补遗》、本集、万花谷并同。 "金滕功"万花谷作事。 "不刊。

推心辅王室。

"《晋书》作政。 《类聚》、《御览》、本集、万花谷同。 "二叔反流言。

待罪居东国。

泣涕常流"《类聚》作当留。 乐府同。 "连。

皇灵大"《类聚》作天。 《御览》同。 "动变。

震雷风且寒。

拔"风雅翼作木。 "树偃秋稼。

天威不可干。

素服开金滕。

感悟求其端。

公旦事既显。

成王乃哀叹。

吾欲竟此曲。

此曲悲且长。

今日乐相乐。

别后莫相忘。

"乐府云。 右一曲晋乐所奏。 ○《类聚》四十一。 《乐府诗集》四十二。 文章正宗二十九。 《文选补遗》三十四。 风雅翼选诗二。 《诗纪》十三。 又《书钞》二十九作魏文帝。 引难一韵。 《晋书》桓伊传作怨诗。 引难、患、刊、言四韵。 万花谷十引刊、言二韵。 "

【鼙舞歌五首】

〖汉灵帝西园鼓吹有李坚者。

能鞞"一作鼙"舞。

遭乱播迁。

西随段煨。

"《御览》作[□]。 乐府同。 "先帝闻其旧有伎。

召之。

坚既中废。

兼古曲多谬误。

异代之文未必相袭。

故依前曲。

改作新歌五篇。

不敢充之黄门。

近以成下国之陋乐焉。

"○《宋书》乐志。 《御览》五百七十四。 事类赋舞赋注。 〗 【圣皇篇】圣皇应历数。 正康帝道休。 九州咸宾服。 威德洞八幽。 三公奏诸公。 不得久淹留。 蕃位任至重。 旧章咸率由。 侍臣省(《文选》注作首。 "文奏。

陛下体仁慈。

沈吟有爱恋。

不忍听可之。

迫有官典宪。

不得顾恩私。

诸王当就国。

玺绶何累"《宋书》作[□]。 乐府作蔂。 "缞。

便时舍外殿。

宫省寂无人。

主上增顾念。

皇母怀苦辛。

何以为赠赐。

倾府竭宝珍。

文钱百亿万。

采帛若烟云。

乘舆服御物。

锦罗与金银。

龙旂"《宋书》作旗。 "垂九旒。

羽盖参班轮。

诸王自计念。

无功荷厚德。

思一效筋力。

糜躯以报国。

鸿胪拥节卫。

副使随经营。

贵戚并出送。

夹道交辎軿。

车服齐整设。

韡"乐府作[革韦]"晔耀天精。

武骑卫前后。

鼓吹箫笳声。

祖道魏东门。

泪下沾冠缨。

扳盖因内顾。

俯仰慕同生。

行行将日暮。

何时还阙庭。

车轮为徘徊。

四马踌躇鸣。

路人尚酸鼻。

何况骨肉情。

"○《宋书》乐志。 《乐府诗集》五十三。 《诗纪》十三。 又《文选》二十七京路夜发诗注引慈一韵。 "【灵芝篇】

灵芝生王"《宋书》作玉。 乐府同。 "地。

"《文选》注作玉池。 是。 "朱草被洛滨。

荣华相晃耀。

光采晔若神。

古时有虞舜。

父母顽且嚣。

尽孝于田垅。

烝烝不违仁。

伯瑜年七十。

彩衣以娱亲。

慈母笞不痛。

歔欷涕沾巾。

丁兰少失母。

自伤早孤茕。

刻木当严亲。

朝夕致三牲。

暴子见陵侮。

犯罪以亡形。

"乐府作刑。 "丈人为泣血。

免戾全其名。

董永遭家贫。

父老财无遗。

举假以供养。

佣作致甘肥。

责家填门至。

不知何用归。

天灵感至德。

神女为秉机。

岁月不安居。

呜呼我皇考。

生我既已晚。

弃我何其"《宋书》作期。 "早。

蓼莪谁所兴。

念之令人老。

退咏南风诗。

洒泪满袆"《宋书》作[□]。 "抱"一作袍"。

乱曰:圣皇君四海。

德教朝夕宣。

万国咸礼让。

百姓家肃虔。

痒序不失仪。

孝悌处中田。

户有曾闵子。

比屋皆仁贤。

髫乱无夭齿。

黄尽心其年。

陛下三万岁。

慈母亦复然。

"○《宋书》乐志。 《乐府诗集》五十三。 《诗纪》十三。 《文选》三十一杂体诗注引一句。 "

【大魏篇】

大魏应灵符。

天禄方甫"《文选》注作兹。 "始。

圣德致泰和。

神明为驱使。

左右宜供养。

中殿宜皇子。

陛下长寿考。

群臣拜贺咸悦喜。

"《宋书》作说善。 "积善有余庆。

宠禄固天常。

众喜填门至。

臣子蒙福祥。

无患及阳遂。

辅翼我圣皇。

众吉咸集会。

凶邪奸恶并灭亡。

黄鹄游殿前。

神鼎周四阿。

玉马充乘舆。

芝盖树九华。

白虎戏西除。

含"乐府作舍。 "利从辟邪。

骐骥"《宋书》作[□]。 "蹑足舞。

凤皇拊翼歌。

丰年大置酒。

玉樽"《宋书》作王尊。 "列广庭。

乐饮过三爵。

朱颜暴己形。

式宴不违礼。

君臣歌鹿鸣。

乐人舞鼙鼓。

百官雷抃\赞若惊。

储礼如江海。

积善若陵山。

皇嗣繁且炽。

孙子列曾玄。

群臣咸称万岁。

陛下长寿乐"《宋书》作乐寿。 "年。

御酒停未饮。

贵戚跪东厢。

侍人承颜色。

奉进金玉觞。

此酒亦真酒。

福禄当圣皇。

陛下临轩笑。

左右咸欢录。

杯来一何迟。

群僚以次行。

赏赐累千亿。

百官并富昌。

"○《宋书》乐志。 《乐府诗集》五十三。 《诗纪》十三。 又《文选》六十吊魏武帝文注引始一韵。 "

【精微篇】

精微烂金石。

至心动神明。

杞妻哭死夫。

梁山为之倾。

子丹西质秦。

乌白马角"《宋书》作乌日白角。 误。 "生。

邹衍"《宋书》作羡。 "囚燕市。

繁霜为夏"《宋书》作下。 "零。

关东有贤女。

自字苏来卿。

壮年报父仇,身没垂功名。

如休逢赦书。

白刃几在颈。

俱上列仙籍。

去死独就生。

太仓令有罪。

远征当就拘。

自悲居无男。

祸至无与俱。

缇萦痛父言。

荷担"《宋书》作儋。 "西上书。

盘桓北阙下。

泣泪何涟如。

乞得并姊弟。

没身赎父躯。

汉文感其义。

肉刑法用除。

其父得以免。

辩义在列图。

多男亦何为。

一女足成居。

简子南渡河。

津吏废舟船。

执法将加刑。

女娟拥棹前。

妾父闻君来。

将涉不测渊。

畏惧风波起。

祷祝祭名川。

备礼飨神祗。

为君求福先。

不胜酹祀诚。

至令犯罚艰。

君必欲加诛。

乞使知罪愆。

妾愿以身代。

至诚感苍天。

国君高其义。

其父用赦原。

河激奏中流。

简子知其贤。

归聘为夫人。

荣宠超后先。

辩女解父命。

何况健少年。

黄初发和气。

明堂德教施。

治道致太平。

礼乐风俗移。

刑措民无枉。

怨女复何为。

圣皇长寿考。

景福常来仪。

"○《宋书》乐志。 《乐府诗集》五十三。 《诗纪》十三。 "

【孟冬篇】

孟冬十月。

阴气厉清。

武官诫田。

讲旅统兵。

元龟袭吉。

元光著明。

蚩尢跸路。

风弭雨停。

乘舆启行。

鸾鸣幽轧。

虎贲采骑。

飞象珥鹖。

钟鼓铿锵。

箫管嘈喝。

万骑齐镳。

千乘等盖。

夷山填谷。

平林涤薮。

张罗万里。

尽其飞走。

趯趯"《宋书》作翟翟。 "狡兔。

扬白跳翰。

猎以青骹。

掩以修竿。

韩卢宋鹊。

呈才骋足。

噬不尽绁。

牵麋掎鹿。

魏氏发机。

养基抚弦。

都卢寻高。

搜索猴犭爰。

庆忌孟贲。

蹈谷超峦。

张目决眦。

发怒穿冠。

顿熊扼虎。

蹴豹搏貙。

气有余势。

负象而趋。

获车既盈。

日侧乐终。

罢役解徒。

大飨离宫。

乱曰:圣皇临飞轩。

论功校猎徒。

死禽积如京。

流血成沟渠。

明诏大劳赐。

大"乐府作太。 "官供有无。

走马行酒醴。

驱车布肉鱼。

鸣鼓举觞爵。

击钟釂"《宋书》作钟击位。 "无余。

绝纲"乐府作网。 "纵麟"《宋书》作[□]。 "麑。

弛罩出凤雏。

收功在羽校。

威灵振鬼区。

陛下长欢乐。

永世合天符。

"○《宋书》乐志。 《乐府诗集》五十三。 《诗纪》十三。 "

【当欲游南山行】

东海广且深。

由卑下百川。

五岳虽高大。

不逆垢与尘。

良木不十围。

洪条无所因。

长者能博爱。

天下寄其身。

大匠无弃材。

船车用不均。

锥刀各异能。

何所独却前。

嘉善而矜愚。

大圣亦同然。

仁者各"《类聚》作必。 "寿考。

四"《类聚》作八。 "坐咸万年。

"○《乐府诗集》六十一。 本集六。 《诗纪》十三。 又《类聚》四十二作当欲游南山篇。 引川、尘、然、年四韵。 "

【名都篇】

〖歌录曰:名都篇。

齐瑟行也。

名都多妖女。

"《类聚》作丽。 "京洛出少年。

宝剑直千金。

被服丽"李善本《文选》作光。 乐府同。 又注云。 一作丽。 "且鲜。

斗鸡东郊"《类聚》作长安。 乐府云。 一作长安。 "道。

走马长楸间。

驰骋"六臣本《文选》注云。 善作驰驰。 《类聚》作驱驰。 《御览》同。 乐府作驰驱。 "未能半。

双兔过我前。

揽弓捷鸣镝。

长驱上南山。

"六臣本《文选》注云。 五臣作驱上彼南山。 草堂诗笺同。 乐府云。 一作驱上彼南山。 本集作驱彼上南山。 "左挽因右发。

一纵两"本集作双。 "禽连。

余巧"《类聚》作功。 乐府云。 一作功。 "未及展。

仰手接飞鸢。

观者咸称善。

众工"《初学记》作王。 "归我妍。

"《初学记》作贤。 "归来"李善本《文选》作我归。 "宴平乐。

美酒斗十千。

脍鲤臇胎"一作鲐"鰕。

寒"六臣本《文选》作炮。 乐府、韵补、本集、《诗纪》同。 "鳖炙熊蹯。

鸣俦啸匹侣。

"李善本《文选》作旅。 乐府同。 "列坐竟长筵。

连翩击鞠壤。

"《诗纪》作攘。 "巧捷惟万端。

白日西南驰。

光景不可攀。

云散还城邑。

清晨复来还。

"○《文选》二十七。 《乐府诗集》六十三。 本集六。 《诗纪》十三。 又《书钞》百四十八作齐琴行。 引千一韵。 《类聚》四十二引年、鲜、间、前、连、鸢、千七韵。 《初学记》十引间、贤、千三韵。 草堂诗笺十五遣兴诗注引两句。 《御览》七百四十六作乐府歌。 引间、前、山、连、鸢、妍六韵。 吴棫韵补二引千、蹯二韵。 "

【美女篇】

〖歌录曰:美女篇。

齐瑟行也。

〗美女妖且闲。

采桑歧路间。

"六臣本《文选》注云。 五臣作西字。 "柔"玉台作长。 《书钞》作弱。 《初学记》作桑。 《御览》同。 "条纷"《书钞》作日。 《初学记》作芬。 《御览》同。 "冉冉。

"《御览》作苒苒。 "落叶"《文选》作叶落。 《初学记》、乐府同。 "何翩翩。

攘袖见素手。

皓腕约金环。

"《初学记》作鐶。 《御览》同。 "头上"《书钞》作戴。 《御览》作戴。 又作插。 "金"《类聚》作三。 乐府同。 "爵"《书钞》作雀。 《初学记》同。 《御览》或同。 又或作合欢。 "钗。

腰佩翠琅玕\。

明珠交玉体。

珊瑚间木难。

罗衣何飘飖。

"李善本文作飘飘。 玉台同。 "轻裾"《诗纪》误作车。 "随风还。

顾盻"同盼"遗光采。

长啸"《类聚》作笑。 《初学记》同。 "气若兰。

行徒用息驾。

休者以忘餐。

借问女安"《类聚》、乐府作何。 "居。

乃在城南端。

青楼临大路。

高门结重关。

容华耀"玉台作晖。 《类聚》同。 "朝日。

谁不希令颜。

媒氏何所营。

玉帛不时安。

佳人慕高义。

求贤良独难。

众人徒"李善本《文选》作何。 玉台同。 "嗷嗷。

安知彼所观。

"玉台作欢。 "盛年处房室。

中夜起长叹。

"○《文选》二十七。 玉台新咏二。 本集六。 《诗纪》十三。 又《书钞》百三十六引玕\一韵。 又引翩、环二韵。 《类聚》十八引闲、间、环、玕\、难、还、兰、餐、端、关、颜十一韵。 《初学记》十九引闲、间、翩、环、玕\、难、还、兰、餐九韵。 《御览》三百八十一引间、翩、玕\、[□]四韵。 七百十八引头插金爵钗一句、头戴合欢钩一句。 "

【白马篇】

〖歌录曰:白马篇。

齐瑟行也。

〗白马饰金羁。

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

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

扬声"《类聚》作名。 乐府云。 一作名。 "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

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

右发"《御览》作发矢。 "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

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

"乐府作猨猴。 "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

胡虏"六臣本《文选》作虏骑。 注云。 善本胡骑。 乐府注云。 一作虏骑。 "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

厉马登高堤。

长"乐府作右。 "驱蹈匈奴。

左顾陵"李善本《文选》作凌。 "鲜卑。

弃"《类聚》作寄。 乐府同。 "身锋刃端。

性命安可怀。

父母且不顾。

何言子与妻。

"《诗纪》误作妾。 "名编"六臣本《文选》注云。 五臣作在。 乐府云。 一作在。 "壮士籍。

"《类聚》作高名在壮籍。 乐府云。 一作高名在壮籍。 "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乐府云。 一作若。 "归。

"○《文选》二十七。 乐府诗六十三。 文章正宗二十九。 本集六。 《诗纪》十三。 又《类聚》四十二引驰、儿、垂、支、蹄、移、堤、怀、私、归十韵。 《御览》三百五十九作游侠篇。 引驰、儿二韵。 七百四十六作乐府歌。 引支、蹄二韵。 "【升天行】

乘蹻"文苑英华作桥。 注云。 一作乔。 本集作[□乔]。 "追术士。

远之"《文选》注作在。 "蓬莱山。

灵液飞素"《文选》注无素字。 "波。

兰桂"文苑英华作柱。 "上"《文选》注无上字。 "参天。

玄"文苑英华作文。 注云。 一作玄。 "豹游其下。

翔鹍"文宛英华作鸾。 注云。 一作[□]。 "戏其巅。

乘风忽登举。

仿佛"文苑英华云。 一作防隍。 乐府云。 一作彷徨。 "见众仙。

"○《类聚》四十二。 文苑英华百九十三作刘孝威。 注云。 《类聚》作曹植乐府。 诗集六十三。 本集六。 刘孝威集。 《诗纪》十三。 又《文选》十二海赋注作苦寒行。 引山一韵。 二十一游仙诗注作苦寒行。 引天一韵。 略为四言。 "

扶桑之所出。

"文苑英华作生。 "乃在朝阳谿。

中心陵苍昊。

"《类聚》误作吴。 文苑英华作皓。 注云。 一作昊。 "布页盖天涯。

"《类聚》作崖。 "日出登东干。

既夕没西枝。

愿得纡阳辔。

回日使东驰。

"○《类聚》四十二。 文苑英华百九十三作刘孝威。 《乐府诗集》六十三。 本集六。 刘孝威集。 《诗纪》十三。 "

【五游咏】〖乐府无咏字。

《诗纪》同。

《广文选》作五游诗。

九州不足步。

愿得凌云翔。

肖遥八纮外。

游目历遐荒。

披我丹霞衣。

袭我素霓裳。

华盖芬"《类聚》作纷。 乐府同。 "晻"《类聚》作庵。 本集同。 "蔼。

六龙仰天骧。

曜灵未移景。

倏忽造昊苍。

"《类聚》误作仓。 "阊阖启丹扉。

双阙曜朱光。

徘徊文昌殿。

登陟太微堂。

上帝休"《类聚》作伏。 本集同。 "西棂。

群后集东厢。

带我琼瑶佩。

漱"《类聚》作嗽。 "我沆瀣浆。

踟蹰玩灵芝。

徙倚弄华芳。

王子奉仙药。

羡门进奇方。

服食享遐纪。

延寿保无疆。

"○《类聚》七十八。 《乐府诗集》六十四。 本集六。 《广文选》九。 《诗纪》十三。 "

【远游篇】远游临四海。

俯仰观洪波。

大鱼若曲陵。

承浪相经过。

灵鳌戴方丈。

神狱俨嵯峨。

仙人翔其隅。

玉女戏其阿。

琼蕊可疗饥。

仰首"乐府作漱"吸"《类聚》作嗽。 "朝霞。

昆仑本吾宅。

中州非我家。

将归谒东父。

一举超流沙。

鼓翼舞时风。

长啸激清歌。

金石固易敝。

"乐府作弊。 《文选补遗》同。 "日月同光华。

齐年与天地。

万乘安足多。

"○《类聚》七十八。 《乐府诗集》六十四。 《文选补遗》三十四。 《广文选》十三。 《诗纪》十三。 "

【仙人篇】

仙人揽"本集作览。 "六著。

对博太"《广文选》作大。 "山隅。

湘娥拊琴瑟。

秦"《类聚》作素。 "女吹笙竽。

玉樽盈桂酒。

而伯献神鱼。

四海一何局。

九州安所如。

韩经与五乔。

要我于天衢。

万里不足步。

轻举凌天虚。

百腾逾景云。

高风吹我躯。

回驾驶观"《类聚》作过。 "紫薇。

"本集作微。 "与帝合灵符。

阊阖正"《广文选》作自。 "嵯峨。

双阙万丈余。

玉树扶道生。

白虎夹"本集作挟。 "门枢。

驱风游四海。

东过王母庐。

俯观五岳间。

人生如寄居。

潜光养羽翼。

进趋且徐徐。

不见轩辕氏。

"乐府作昔轩辕。 本集同。 "乘"乐府作升。 本集同。 《诗纪》云。 一作升。 "龙出鼎湖。

徘徊九天上。

"乐府作下。 "与尔长相须。

"○《乐府诗集》六十四。 本集六。 《广文选》十三。 《诗纪》十三。 又《类聚》四十二引隅、竽、鱼、微、符、余六韵。 "

【盘石篇齐瑟行。

盘盘"齐府作盘石。 本集同。 "山巅石。

飘涧底蓬。

我本太山人。

何为客淮"乐府作海。 "东。

蒹"乐府作雚。 "葭弥斥土。

林木无分重。

岸"《诗纪》作圻。 "严若崩缺。

湖水何汹汹。

蚌"《诗纪》作[□半]。 "蛤被滨涯。

光彩如锦虹。

"《文选》注作红。 "高彼"当作波。 "凌云霄。

浮气象螭龙。

鲸脊"乐府作羹。 本集同。 "若丘陵。

须若山上松。

呼吸吞船欐。

澎濞戏中鸿。

方舟寻高价。

珍宝丽以通。

一举必千里。

乘飔举帆幢。

经危履险阻。

未知命所钟。

常恐沈黄垆。

下与鼋鳖同。

南极苍梧野。

游眄"《诗纪》作盼。 "穷九江。

中夜指参辰。

欲师当定从。

仰天长太息。

思想怀故邦。

乘桴何所志。

吁"乐府作于。 本集同。 "嗟"《诗纪》云。 一作嗟叹。 "我孔公。

"○《乐府诗集》六十四。 本集六。 《诗纪》十三。 又《文选》十二海赋注作齐瑟行。 引红一韵。 "

【驱车篇】

驱车掸"岱史作挥。 "驽马。

东到奉高城。

神哉彼泰"《类聚》作太。 乐储、本集同。 "山。

五岳专"《类聚》作显。 "其名。

隆高贯云霓。

嵯峨出太清。

周流二六候。

"《诗纪》作堠。 "间置十二"岱史作一二。 "亭。

上有涌醴泉。

玉石扬"《类聚》作杨。 "华英。

东"《类聚》作车。 "北望吴野。

西眺观日精。

魂神所系属。

逝者感斯征。

王者以归天。

郊厥元功成。

历代无不遵。

礼记"乐府作祀。 "有品程。

探策或长短。

唯德享利贞。

封者七十帝。

轩皇元独灵。

餐霞漱沆瀣。

毛羽被身形。

发举蹈虚廓。

径庭"乐府作廷。 本集、《广文选》同。 "升窈冥。

同寿东父年。

旷代永长生。

"○《乐府诗集》六十四。 本集六。 道藏县上岱史。 《广文选》十三。 《诗纪》十三。 又《类聚》四十二引名、精、亭、英、精、成六韵。 "

【种葛篇】

种葛南山下。

葛藟"玉台作蔓。 《类聚》同。 "自成阴。

与君初婚时。

"《类聚》作定婚。 乐府云。 一作初定婚。 "结发恩义深。

欢爱在枕席。

宿昔同衣衾。

窃慕棠棣篇。

好乐和瑟琴。

行年将晚暮。

佳人怀异心。

恩纪"玉台作绝。 "旷不接。

我情遂抑沈。

出门当何顾。

徘徊步北林。

下有交颈兽。

仰有"玉台作见。 乐府、《文选补遗》同。 "双栖禽。

攀枝长叹息。

泪下沾罗襟。

"玉台作衿。 本集、《文选补遗》同。 "良马"玉台作鸟。 "知我悲。

延颈对"诗帖作代。 乐府、《文选补遗》、《广文选》并同。 "我吟。

昔为同池鱼。

今为"玉台作若。 "商与参。

往古皆欢遇。

我独困于今。

弃置委"《广文选》作为。 "天命。

悠悠"玉台作愁愁。 "安可任。

"○玉台新咏二。 式古堂书画汇考十曹植诗帖。 《乐府诗集》六十四。 本集六。 《文选补遗》三十四。 《广文选》十三。 《诗纪》十三。 又《类聚》四十二引阴、深、心、沉四韵。 "

【妾薄命行】〖《诗纪》依《乐府诗集》作妾薄命二首。

今据《类聚》改。

携玉手。

喜同车。

北"《类聚》作比。 乐府同。 "上云阁飞除。

钓台蹇产清虚。

池塘观"《类聚》作灵。 乐府同。 "沼可娱。

仰泛龙舟绿"《类聚》作渌。 "波。

俯擢"《类聚》误作棹。 "神草枝柯。

想彼宓妃洛河。

退咏汉女湘娥。

日既逝矣"玉台作日月即是。 乐府作日月既逝。 本集、《诗纪》并同。 乐府、本集云。 一作日既逝矣。 《诗纪》云。 艺文作日既逝矣。 "西藏。

更会兰室洞房。

华镫步障"《类聚》作先置。 乐府云。 一作先置。 "舒光。

皎若日出扶"玉台作[□]。 "桑。

促樽"《类聚》作酒。 乐府云。 一作酒。 "合坐"《类聚》作座。 乐府云。 一作座。 "行觞。

主人起舞娑盘。

能者穴"玉台作冗。 "触别端。

腾觚飞爵阑干。

同量等色齐颜。

任意交属所欢。

朱颜发外形兰。

袖随礼容极情。

妙"《类聚》作屡。 乐府云。 一作屡。 "舞仟仟"玉台作仙仙。 乐府同。 注云。 一作仟仟。 "体轻。

裳解"《类聚》作解裳。 乐府云。 一作解裳。 "履遗绝缨。

俯仰笑喧无呈。

"当作程。 "览持佳人玉颜。

齐举"玉台作接。 "金爵翠盘"《类聚》作[□]。 乐府云。 一作[□]。 "手形罗袖良难。

腕弱不胜珠环。

坐者叹息舒颜。

御巾裛粉"《书钞》作粉于。 《御览》同。 "君傍。

中有霍"《御览》作藿。 "纳都梁。

鸡舌五味杂香。

进者何人齐姜。

恩重爱深难忘。

召延亲好宴私。

但歌杯来何迟。

客赋既醉言归。

主人称露未晞。

"○《乐府诗集》六十二。 本集六。 《广文选》十三。 《诗纪》十三。 又玉台新咏九引日月既是西藏以下各句。 《书钞》百三十五作乐府歌。 引傍、梁二韵。 《类聚》四十一引车、除、虚、娱、波、柯、河、娥、藏、房、光、桑、觞、轻、缨、[□]、环十七韵。 《御览》七百十九作乐府。 引傍、梁二韵。 "

【平陵东行】〖《诗纪》作平陵东。

《类聚》陵字误陆。

阊阖开。

天衢通。

被我羽衣乘飞龙。

乘"《类聚》缺乘字。 "飞龙。

与仟期。

东上蓬莱采灵芝。

灵芝采之可服食。

年若"《诗纪》云。 一作与。 "王父无终极。

"○《类聚》四十一。 《乐府诗集》二十八。 本集六。 《诗纪》十三。 "【当来日大难】

〖乐府解题曰:曹植拟善哉行为日苦短。

○逯案。

此篇应作苦短篇。

日苦短。

乐有余。

乃置玉樽办东厨。

广情故。

心相于。

阖门置酒。

和乐欣欣。

游马后来。

辕"乐府作袁。 本集同。 "车解轮。

今日同堂。

出门异乡。

别易会难。

各尽杯觞。

"○《乐府诗集》三十六。 本集六。 《诗纪》十三。 又《文选》二十八短歌行注作苦短篇。 引苦乐有余一句。 【桂之树行】 桂之树。 桂之树。 桂生一何丽佳。 扬(本集作杨。 "朱华而翠叶。

流芳布天涯。

上有栖鸾。

下有盘螭。

桂之树。

得道之真人咸来会讲仙。

教尔服食日精。

要道甚省不烦。

淡泊无为自然。

乘蹻万里之外。

去留随意所欲存。

高高上际于众外。

下下乃穷极地天。

"○《乐府诗集》六十一。 本集六。 《广文选》十三。 《诗纪》十三。 "【当墙欲高行】

龙欲升天须浮云。

人之仕进待中人。

众口可以铄金。

谗言三至。

慈母不亲。

愤愤俗间。

不辩"本集作办。 误。 "伪真。

"本集作其误。 "愿欲披心自说陈。

君门以九重。

道远河无津。

"○《乐府诗集》六十一。 本集六。 《诗纪》十三。 "【当事君行】

人生有所贵尚。

出门各异情。

朱紫更相夺色。

雅郑异音声。

好恶随所爱憎。

"乐府作增。 本集同。 "追举逐虚"《诗纪》作声。 "名。

百心可事一君。

巧诈宁拙诚。

"○《乐府诗集》六十一。 本集六。 《诗纪》十三。 "

【当车已驾行】〖《诗纪》已作以。

欢"本集无欢字。 "坐玉殿。

会诸贵客。

侍者行"乐府作打。 "觞。

主人离席。

顾视东西厢。

"乐府作箱。 本集同。 "丝竹与鞞铎。

不醉无归来。

明灯以继夕。

"本集误作文。 ○《乐府诗集》六十一。 本集六。 《诗纪》十三。 "

【苦思行】

绿萝缘玉树。

光曜粲相晖。

下有两真人。

举翅翻高飞。

我心何踊跃。

思欲攀云追。

郁郁西岳巅。

石室青葱"《类聚》作[□]。 本集同。 "与天连。

中有耆年一"《类聚》无一字。 "隐士。

须发皆皓然。

策杖从吾"《诗纪》作我。 "游。

教我要忘言。

"○《类聚》四十一。 《乐府诗集》六十三。 本集六。 《诗纪》十三。 "

【飞龙篇】

南经丹穴。

积阳所生。

煎石流铄。

品物无形。

"○《书钞》百五十八。 "【同前】

芝盖翩翩。

"○《文选》二十前缓声歌注。 "【远游篇】

夜光明珠。

"草堂诗笺作月。 "下隐金沙。

采之谁遗。

汉女湘娥。

"○《初学记》二十七。 草堂诗笺二十陪王诗注。 "

【善哉行】

如彼翰鸟。

或飞戾天。

"○《文选》二十三悼亡诗注。 "

【对酒行】

含生蒙泽。

草木茂延。

"○《文选》四十到大司马记室笺注。 "【苦热行】

行游到日南。

经历交址乡。

苦热但曝露。

"《文选》注误作霜。 "越夷水中藏。

"○《文选》二十八苦热行注。 《乐府诗集》六十五注。 "

【艳歌行】

出自蓟"《御览》或误作蒯。 "北门。

遥望胡地"《御览》或作池。 "桑。

枝枝自相值。

"《类聚》作植。 "叶叶自相当。

"○《类聚》八十八。 《御览》九百五十五。 本集六。 事类赋桑赋注。 "

【同前】

长者赐颜色。

泰山可动移。

"○《文选》三十九诣建平王上书注。 四十拜中军记室辞隋王笺注。 "

【结客篇】结客少年场。

报怨洛北芒。

"○《文选》二十八结客少年场诗注。 "利剑鸣手中。

一击而尸僵。

"○《文选》二十九杂诗注。 "

【天地篇】

复为时所拘。

羁绁作微臣。

"○《文选》三十一杂体诗注。 "【长歌行】〖乐府解题曰:曹植拟亟出为尺蠖。

尺蠖知屈伸。

体道识穷达。

"○《御览》九百四十八。 "

【亟出行】

蒙雾犯风尘。

"○《文选》三十八和王著作八公山注。 "

【妾薄幸】

还行秋殿层楼。

御辇从□好仇。

排玉闼□椒房。

丹帷楚组连网。

"○《书钞》百三十二。 "

【妾薄相行】

齐讴楚舞纷纷。

歌声上彻青云。

"○《文选》四南都赋注作古乐府历九秋妾薄相行。 五吴都赋注引上句。 十八琴赋注作古妾薄命行。 引上句。 "

辎軿飞毂交轮。

"○《文选》二十八长安有狭邪行注。 "

【艳歌行】夏节纯和天清凉。

百草滋殖舒兰芳。

"○《初学记》三。 "

【陌上桑】

望云际。

有真人。

安得轻举继清尘。

执电鞭。

骋飞驎。

"○《御览》三百五十九。 "

【两仪篇】

帝者化八极。

养万物。

和阴阳。

阴阳和。

凤至河洛翔。

"○《初学记》六。 "

【秋胡行】歌以咏言。

大魏承天玑。

"○《文选》五十八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注。 "

【对酒行】

蒲鞭苇杖示有刑。

"○《文选》五十九齐故安陆昭王碑文注。 "

【乐府】

胶漆至坚。

浸之则离。

皎皎素丝。

溺色染移。

君不我弃。

谗人所为。

"○《御览》七百六十六。 "市肉以肥。

酤酒取醇。

交觞接杯。

以致殷勤。

"○《书钞》百四十八。 《御览》八百二十八。 "鲂臇熊掌。

豹胎龟肠。

"○《书钞》百四十二。 "鹬"或作乌。 "鸟起舞。

凤凰吹笙。

"○《书钞》百十。 "

橙橘枇杷。

甘蔗代出。

"○《御览》九百七十一。 "

墨出青松"《书钞》松下或有之字。 "烟。

笔出狡兔"《书钞》兔下或有之字。 "翰。

古人感鸟迹。

文字有改判。

"○《书钞》一百四作长歌行。 又作乐府。 《初学记》二十一。 《御览》六百五。 事类赋墨赋注。 万能花谷后二十九。 "巢许蔑四海。

商贾争一钱。

"○《御览》八百三十六。 "

所赍千金剑。

通犀间碧。

翡翠饰鸡必。

"一作鸡璧。 "标首明月珠。

"○《书钞》百二十二两引。 一作傅玄乐府九思。 "

□厌常珍鹿曤。

愿□百品异方。

"○《书钞》百四十二。 "

金樽玉杯不能使薄酒更厚。

"○《文选》二十七望荆山诗注。 三十石门新营所住诗注。 "

【歌】〖植作《七启》。

系此。

望云际兮有好仇。

天路长兮往无由。

佩兰蕙兮为谁修。

宴婉绝兮我心愁。

"○《文选》三十四。 又《类聚》五十七引仇、由、修三韵。 "

【甘露讴】

〖植为魏德论。

系此以下六讴。

玄德洞幽。

飞化上承。

甘露以降。

蜜淳水凝。

睹阳弗晞。

琼爵是承。

献之帝庙。

以明圣征。

"○《初学记》二。 《御览》十二。 "

【时雨讴】

于穆圣皇。

仁畅惠渥。

辞献灭膳。

以服鳏独。

和气致祥。

时雨渗漉。

野草萌变。

化成喜谷。

"○《类聚》八十五。 "

【嘉禾讴】

猗猗嘉禾。

惟谷之精。

其洪盈箱。

协穗殊茎。

昔生周朝。

今植魏庭。

献之庙堂。

以昭厥灵。

"○同上"

【白鹊讴】

鹊之强强。

诗人取喻。

今存圣世。

呈质见素。

饥食苕华。

渴饮清露。

异于畴匹。

众鸟是慕。

"○《类聚》九十二。 "【白鸠讴】

班班者鸠。

爰素其质。

昔翔殷邦。

今为魏出。

朱目丹趾。

灵姿诡类。

载飞载鸣。

彰我皇懿。

"○同上"【木连理讴】

皇树嘉德。

风靡云披。

有木连理。

别干同枝。

将承大同。

应天之规。

"○《御览》八百七十三。 "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