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魏武帝曹操〈操。
字孟德。
沛国谯人。
灵帝时举孝廉。
为郎。
历位丞相。
封魏王。
建安二十五年卒。
年五十六。
子丕。
受禅。
追尊为武皇帝。
有集十卷。
〉【气出倡】
〖《文选》十八马季长长笛赋注云。
魏武帝集有气出、精列二曲。
〗
驾六龙乘风而行。
行四海外路。
下之八邦。
历登高山。
临溪谷。
乘云而行。
行四海外。
东到泰山。
仙人玉女下来遨游。
"《宋书》、乐府作翱游。 下同。 "骖驾六龙饮玉浆。
河水尽不东流。
解愁腹饮玉浆。
奉持行。
东到蓬莱山。
匕之天之门。
王"乐府作玉。 "阙"《诗纪》作玉关。 "下引见得入。
赤松相对。
四面顾望。
视正煌。
"《诗纪》作煌煌。 "开王"《宋书》作玉。 乐府同。 "心正兴其气。
百道至。
传告无穷。
闭其口但当爱气。
寿万年。
东到海与天连。
神仙之道。
出窈入冥。
常当专之。
心恬忄詹无所忄曷欲。
闭门坐自守。
天与期气。
愿得神之人。
乘驾云车。
骖驾"《初学记》无此字。 "白鹿。
上到天之门。
来赐神之药。
跪受之敬神齐。
当如此道自来。
"乐府止此为一曲。 《诗纪》同。 "华阴山自以为大。
高百丈浮云为之盖。
仙人欲来。
出随风列之雨。
吹我洞箫。
鼓瑟琴。
何訚訚。
酒与歌戏。
今日相乐诚为乐。
玉女起起亻舞移数时。
鼓吹一保嘈嘈。
从西北来时。
仙道多驾烟乘云驾龙。
郁何蓩蓩蓣蓣。
遨游八极。
乃到昆仑之山西王母侧。
神仙金止玉亭。
来者为谁。
赤松王乔乃德旋之门。
乐共饮食到黄昏。
多驾合坐。
万岁长。
宜子孙。
"乐府止此为一曲。 《诗纪》同。 "游君山甚为真。
磪磈砟硌尔自为神,乃到王母台,金阶玉为堂,芝草生殿傍。
"乐府作旁。 "杀西厢客满堂,主人当行觞。
坐者长寿遽何央。
长乐。
甫始宜孙子。
常愿主人增年与天"《宋书》无天字。 《诗纪》同。 "相守。
"乐府此上又为一曲。 并云。 右三曲魏晋乐所奏。 ○《宋书》乐志。 《乐府诗集》二十六。 《诗纪》十一。 又《初学记》一引愿得神之人以下四句。 "
【精列】
厥初生。
造化之陶物。
莫不有终期。
莫不有终期。
圣贤不能免。
何为怀此忧。
愿螭龙之驾。
思想昆仑居。
思想昆仑居。
见欺于迂怪。
志意在蓬莱。
志意在蓬莱。
周孔圣徂落。
会稽以坟丘。
会稽以坟丘。
陶陶谁能度。
君子以弗忧。
年之暮。
奈何时过"《宋书》作过时。 "时来微。
"○《宋书》二十一。 《乐府诗集》二十六。 《广文选》十三。 《诗纪》十一。 "
【度关山】
天地间。
人为贵。
立君牧民。
为之执则。
车辙马迹。
"《广文选》作迹。 《诗纪》同。 "经纬四极。
黜陟幽明。
黎庶繁息。
于铄贤圣。
总统邦域。
封建五爵。
井田刑狱。
有燔丹书。
无普赦赎。
皋陶甫侯。
"《宋书》作刑。 "何有失职。
嗟哉后世。
改制易律。
劳民为君。
役赋其力。
舜漆食器。
畔者十国。
不及唐尧。
采"《宋书》作采。 "椽不刘。
世叹伯夷。
欲以厉俗。
侈恶之大。
俭为共"《宋书》作恭。 "德。
许由推让。
岂有讼曲。
兼爱尚同。
疏者为戚。
"乐储云。 右一曲魏晋乐所奏。 ○《宋书》乐志。 《乐府诗集》二十七。 《广文选》十三。 《诗纪》十一。 "
【薤露】惟汉二十"《宋书》作二十二。 乐府、《广文选》同。 "世。
所任诚不良。
沐猴而冠带。
知"《宋书》作智。 "小而谋强。
"乐府作强。 《广文选》同。 "犹豫不敢断。
因狩执君王。
白虹为贯日。
已亦先受殃。
贼"乐府误作赋。 "臣持"《广文选》作执。 《诗纪》同。 乐府云。 一作执。 "国柄。
杀主灭宇京。
荡覆帝基业。
宗庙以燔丧。
播越西迁移。
号泣而且行。
瞻彼洛城郭。
微子为哀伤。
"乐府云。 右一曲魏乐所奏。 ○《宋书》乐志。 《乐府诗集》二十七。 广《文选》十三。 《诗纪》十一。 "
【蒿里行】
关东有义士。
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孟"乐府作盟。 《广文选》、《诗纪》同。 "津。
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
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
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
刻玺于北方。
铠甲生虮虱。
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
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
念之断"《宋书》作绝。 "人肠。
"乐府云。 右一曲魏乐所奏。 ○《宋书》乐志。 《乐府诗集》二十七。 《广文选》十三。 《诗纪》十一。 "
【对酒】
对酒歌。
太平时。
吏不呼门。
王者贤且明。
宰相股肱皆忠良。
咸礼让。
民无所争讼。
三年耕有九年储。
仓谷满盈。
斑"我府作班。 《诗纪》元。 "白不负戴。
雨泽如此。
百"《宋书》作五。 "谷用成。
却走马以粪其土"乐府误作上。 "田。
爵公侯伯子男。
咸爱其民。
以黜陟幽明。
子养有若父与兄。
犯礼法。
轻重随其刑。
路无拾遗之私。
囹圄空虚。
冬节不断人。
耄耋皆得以寿终。
恩泽"乐府作德。 《广文选》同。 "广及草木昆虫。
"乐府云。 右一曲魏乐所奏。 ○《宋书》乐志。 《乐府诗集》二十七。 《广文选》十三。 《诗纪》十一。 ○逯案。 起首对酒歌三字。 当是衍文。 "
【陌上桑】驾虹霓。
乘赤云。
登彼九疑历玉"《宋书》作王。 "门。
济天汉。
至昆仑。
见西王母。
谒东君。
交赤松。
及羡门。
受要秘道爱精神。
食芝英。
饮醴泉。
拄杖桂"乐府无桂字。 "枝佩秋兰。
绝人事。
游浑元。
若疾风游飆飘翩。
"《宋书》作飘。 乐府同。 又注云。 一作遥。 《广文选》作□。 "景未移。
行数千。
寿如南山不忘愆。
"乐府云。 右一曲晋乐所奏。 ○《宋书》乐志。 《乐府诗集》二十八。 《广文选》十三。 《诗纪》十一。 ○逯案。 《乐府诗集》于《宋书》所列相和曲。 皆目为魏乐所奏。 于《宋书》所列三调曲。 皆目为晋乐所奏。 今此篇乃相和曲。 而曰晋乐所奏。 疑晋为魏字之误。 "
【短歌行】
周西伯昌。
怀此圣德。
三"《宋书》作参。 "分天下。
而有其二。
修奉贡献。
臣节不坠。
"乐府误作隆。 "崇侯谗之。
是以拘系。
"一解"后见赦原。
赐之斧钺。
得使征伐。
为仲尼所称。
逮"乐府误作达。 "及德行。
犹奉事殷。
论叙其美。
"二解"齐桓之功。
为霸之首。
九合诸侯。
一匡天下。
一匡天下。
不以兵车。
正而不谲。
其德传称。
"三解"孔子所叹。
并"乐府作并。 《广文选》同。 "称夷吾。
民受其恩。
赐与庙胙。
命无下拜。
小白不敢尔。
天威在颜咫尺。
"四解"晋文亦霸。
躬奉天王。
受赐圭瓒。
鬯彤弓。
卢弓矢千。
虎贲三百人。
"五解"威服诸侯。
师之者尊。
八方闻之。
名亚齐桓。
河阳之会。
诈称周王。
是以"乐府无以字。 "其名纷葩。
"《广文选》无葩字。 六解○乐府云。 右一曲晋乐所奏。 ○《宋书》乐志。 《乐府诗集》三十。 《广文选》十二。 《诗纪》十一。 "
【短歌行】
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
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
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
沉吟至今。
"乐府无此二句。 六臣本《文选》注云。 善本无此二句。 "呦呦鹿鸣。
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
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
何时可掇。
"乐府作辍。 事文《类聚》作撮。 "忧从中来。
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
枉用相存。
契阔谈燕。
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
"《诗纪》作希。 "鸟鹊南飞。
绕树三匝。
何"草堂诗笺作无。 事文《类聚》同。 "枝可依。
"草堂诗注作栖。 "山不厌高。
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
天下归心。
"乐府云。 右一曲本辞。 ○《文选》三十七。 《乐府诗集》三十。 《诗纪》十一。 又《文选》二十六郡内高齐闲坐答吕法曹诗注作善哉行。 引深一韵。 草堂诗笺五奉赠诗注引飞、栖二韵。 事文《类聚》续集二十四引何、多、撮、绝、飞、依、深、心八韵。 "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
去日苦多。
"一解"慨当以慷。
忧思难忘。
以何解愁。
唯有杜康。
"二解"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
沈吟至今。
"三解"明明如月。
何时可掇。
"乐府作辍。 "忧从中来。
不可断绝。
"四解"呦呦鹿鸣。
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
鼓瑟吹笙。
"五解"山不厌高。
水不厌深。
周公吐哺。
天下归心。
"六解乐府云。 右一曲晋乐所奏。 ○《宋书》乐志。 《乐府诗集》三十。 《诗纪》十一。 ○《诗纪》不载此篇。 只从《文选》编入上篇。 并注云魏晋乐所奏。 分为六解。 与此并同。 但无越陌度阡以下八句云云。 ○逯案。 《诗纪》此篇不分本辞奏曲。 不免自乱其例。 今改正之。 "
【秋胡行】
晨上散关山。
此道当何难。
晨上散关山。
此道当何难。
"《宋书》原注。 一本云。 晨上散关山此道当何难。 "牛顿不起。
车堕"《宋书》作{隋山}。 "谷间。
坐盘"《宋书》作磐。 "石之上。
弹五弦之琴。
作清角韵。
意中迷烦。
歌以言志。
晨上散关山。
"一解"有何三老公。
卒来在我傍。
有何三老公。
卒来在我傍。
"《宋书》原注。 一本云有何三老公卒来在我傍。 "负负揜被裘。
似非恒人。
谓卿云何。
困苦以自怨。
徨徨所欲。
来到此间。
歌以言志。
有何三老公。
"二解"我居昆仑山。
所谓者真人。
我居昆仑山。
所谓者真人。
"《宋书》原注。 一本云我居昆仑山所谓真人。 "道深有"《文选》注作未。 "可得。
名山历观。
"《文选》注观下有行字。 "遨游"《宋书》作游。 "八极。
枕石濑流。
饮泉沉吟不决。
遂上升天。
歌以言志。
我居昆仑山。
"三解"去去不可追。
长恨相牵攀。
去去不可追。
长恨相牵攀。
"《宋书》原注。 一本云去=不=可=追=长=相=牵=攀=。 "夜夜安得寐。
惆怅以自怜。
正而不谲。
乃"《宋书》作辞。 乐府同。 "赋依因。
经传所过。
西来所传。
歌以言志。
去去不可追。
"四解乐府云。 右一曲晋乐所奏。 ○《宋书》乐志。 《乐府诗集》三十六。 《诗纪》十一。 又《文选》二十九杂诗注引二句。 ○逯案。 有何三老公。 三殆一之讹字。 何一为汉习语。 汉简多此例。 如何一男子是。 又选注引文与宋志异。 盖是则据魏武集。 "
【秋胡行】
愿登泰华山。
神人共远游。
愿登泰华山。
神人共远游。
经历昆仑山。
到蓬莱。
飘遥八极。
与神人俱。
思得神药。
万岁为期。
歌以言志。
愿登泰华山。
"一解"天地何长久。
人道居之短。
天地何长久。
人道居之短。
世言伯阳。
殊不知老。
赤松王乔。
亦云得道。
得之未闻。
庶以寿考。
歌以言志。
天地何长久。
"二解"明明日月光。
何所不光昭。
明明日月光。
何所不光昭。
二仪合圣化。
贵者独人不。
万国率土。
莫非王臣。
仁义为名。
礼乐为荣。
歌以言志。
明明日月光。
"三解"四时更逝去。
昼夜以成岁。
四时更逝去。
昼夜以成岁。
大人先天。
而天弗违。
不戚年往。
世忧不治。
存亡有命。
虑之为蚩。
歌以言志。
四时更逝去。
"四解"戚戚欲何念。
欢笑意所之。
戚戚欲何念。
欢笑意所之。
"《广文选》缺以上二句。 "壮盛智惠。
殊不再来。
爱时进趣。
将以惠谁。
泛泛放逸。
亦同何为。
歌以言志。
戚戚欲何念。
"五解乐府云。 右一曲魏晋乐所奏。 ○《宋书》乐志。 《乐府诗集》三十六。 《广文选》十三。 《诗纪》十一。 ○逯案。 山到蓬莱。 山乃上之讹字。 又二仪合圣化。 贵者独人不。 应作二仪合化。 贵者独人。 此自其章句及用韵皆足证之。 不字涉下文万字而衍。 圣字后人妄添。 "
【苦寒行】
〖乐府解题曰:晋乐奏武帝北上篇。
备言冰雪谷之苦。
其后或谓之北上行。
盖因武帝辞而拟之也。
〗
北上"《白帖》作登。 "太行山。
艰哉何巍巍。
羊肠坂"六臣本《文选》作阪。 "诘屈。
"《白帖》作曲。 "车轮为之摧。
树木"《类聚》作垅树。 "何萧瑟。
"六臣本《文选》作索。 注云。 善作瑟字。 "北风声正悲。
熊罴对我蹲。
虎豹夹路蹄。
谿谷少人民。
雪落何霏霏。
延颈长叹息。
远行多所怀。
我心何怫郁。
思欲一东归。
水深桥梁绝。
中路"六臣本《文选》作道。 注云。 善作路字。 "正徘徊。
迷惑失故路。
薄暮无宿栖。
"《文选》注作暮无所宿栖。 六臣本《文选》注。 五臣作暮无所宿栖。 "行行日已远。
人马同时饥。
"六臣本《文选》作饥。 "担"《类聚》作檐。 "囊"《初学记》作橐。 "行"《初学记》作以。 "取"六臣本《文选》注云。 五臣作采。 "薪。
斧冰持"《类聚》作待。 "作糜。
悲"《类聚》作哀。 "彼东山诗。
悠悠使"乐府作令。 "我哀。
"《类聚》作悲。 乐府云。 右一曲本辞。 ○《文选》二十七。 《乐府诗集》三十三作魏文帝作。 《诗纪》十一。 又《文选》二十六迎大驾诗注引一句。 二十七王明君词注引饥一韵。 《类聚》四十一作魏文帝诗。 引巍、摧、悲、霏、糜、悲六韵。 《初学记》二十六引饥、糜二韵。 《白帖》三引首句及摧一韵。 ○逯案。 《诗纪》不载后篇。 今据乐府补入。 "北上太行山。
艰哉何巍巍。
太行山。
艰哉何巍巍。
羊肠坂诘屈。
车轮为之摧。
"一解"树木何萧瑟。
北风声正悲。
何萧瑟。
北风声正悲。
熊罴对我蹲。
虎豹夹道啼。
"二解"谿谷少人民。
雪落何霏霏。
少人民。
雪落何霏霏。
延颈长叹息。
远行多所怀。
"三解"我心何佛郁。
思欲一东归。
何佛郁。
思欲一东归。
水深桥梁绝。
中道正徘徊。
"《宋书》作裴回。 四解"迷惑失径路。
暝无所宿栖。
失径路。
暝无所宿栖。
行行日以远。
人马同时饥。
"五解"担"《宋书》作儋。 "囊行取薪。
斧冰持作糜。
担囊行取薪。
斧冰持作糜。
悲彼东山诗。
悠悠使我哀。
"六解乐府云。 右一曲晋乐所奏。 ○《宋书》乐志。 《乐府诗集》三十三署魏文帝作。 "
【善哉行】
古公亶甫。
"《广文选》作父。 《诗纪》同。 "积德垂仁。
思弘一道。
哲王于豳。
"一解"太伯仲雍。
"《宋书》作[□]。 "王德之仁。
行施百世。
断发文身。
"二解"伯夷叔齐。
古之遗贤。
让国不用。
饿殂首山。
"三解"智哉山甫。
相彼宣王。
何用杜伯。
累我圣贤。
"四解"齐桓之霸。
赖得仲父。
后任竖刁。
虫流出户。
"五解"晏子平仲。
积德兼仁。
与世沈德。
未必思命。
"六解"仲尼之世。
王国为君。
随制饮酒。
扬波"疑作彼。 "使臣。
"乐府作官。 七解乐府云。 右一曲魏晋乐所奏。 ○《宋书》乐志。 《乐府诗集》三十六。 《广文选》十三。 《诗纪》十一。 "
【善哉行】自惜身薄祜。
"《宋书》作[□]。 "夙贱罹孤苦。
既无三徙教。
不闻过庭语。
"一解"其穷如抽裂。
自以思所怙。
虽怀一介志。
是时其能与。
"二解"守穷者贫贱。
惋叹"乐储误作欢。 "泪如雨。
泣涕于悲夫。
乞活安"《诗纪》作要。 "能睹。
"三解"我愿于天穷。
琅邪倾侧左。
虽欲竭忠诚。
欣公归其楚。
"四解"快人由"《宋书》作曰:"为叹。
"《文选》注作喟然以惋叹。 "抱情不得叙。
显行天教人。
谁知莫不绪。
"五解"我愿何时随。
此叹亦难处。
今我将何照于光曜。
"《宋书》作耀。 "释衔不如雨。
"六解。 乐府云。 右一曲魏晋乐所奏。 《诗纪》同。 ○《宋书》乐志。 《乐府诗集》三十六。 《诗纪》十一。 又《文选》二十五颜延之夏夜呈从兄诗注作魏文帝善哉行。 引叙一韵。 ○逯案。 操父嵩。 因避董卓乱。 赴琅邪。 为陶谦所杀。 其时在中平六年以后。 而操已三十五六岁。 不应有夙贱罹孤苦自以思所怙之句。 疑此非孟德之诗。 《宋书》盖传写有误。 "
【善哉行】
痛哉世人。
见欺神仙。
"○《文选》二十四曹子建赠白马王彪诗注。 "
【步出夏门行】
〖《诗纪》作步出东西门行。
《初学记》作出夏门行。
《晋书》拂舞歌作碣石篇。
乐府五十四、《广文选》同。
南《齐书》作碣石辞。
○逯案。
此歌用于瑟调者作步出夏门行。
用于舞曲者作碣石篇。
《诗纪》独作步出东西门行。
所据或魏帝本集欤。
今依宋志。
〗云行雨步。
超越九江之皋。
临观异同。
心意怀游豫。
不知当复何从。
经过至我碣石。
心惆怅我东海。
"云行至此为艳。 "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水何"南《齐书》作河。 "淡淡。
"乐府作澹澹。 《广文选》、《诗纪》同。 "山岛竦"《宋书》作疏。 "峙。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
洪波"《诗纪》云。 一作涛。 "涌"南《齐书》作涌。 乐府作踊。 "起。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宋书》、南《齐书》作粲。 乐府同。 "烂。
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
幸甚至哉。
歌以言"乐府作咏。 《广文选》、《诗纪》同。 "志。
观沧海。
"一解。 南《齐书》止于歌以言志句。 《晋书》无一解字。 夹注观沧海三字。 乐府五十四无一解字。 另行题右观沧海四字。 《广文选》同。 《诗纪》另行书右观沧海四字。 并注一解。 下仿此。 "孟冬十月。
北风徘徊。
"《宋书》作裴回。 《初学记》作裴回。 "天气肃清。
繁霜霏霏。
鹍鸡晨鸣。
鸿雁"《晋书》作雁过。 乐府或同。 "南飞。
鸷"《宋书》作蛰。 "鸟潜藏。
熊罴窟栖。
钱鎛停置。
农收积场。
逆旅整"《宋书》作正。 "设。
以通贾商。
"《晋书》潘岳传作商贾。 《广文选》、《诗纪》同。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冬十月。
"二解"乡土不同。
河朔隆寒。
流澌浮漂。
舟船行难。
锥不入地。
蘴"《晋书》作丰。 《广文选》同。 "籁深奥。
水竭不流。
冰坚可蹈。
士"《宋书》作土。 乐府或同。 又注。 一作士。 "隐者贫。
勇侠轻非。
心常叹怨。
戚戚多悲。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河朔寒。
"《晋书》作土不同。 乐府或作右土不同。 《广文选》、《诗纪》同。 《诗纪》又注。 一作河朔寒。 余如上。 三解"神龟虽寿。
犹有竟"《宋书》作音"时。
腾蛇"乐府或作虵。 "乘"《宋书》讹作末"雾。
终为土灰。
骥老"《晋书》王新传作老骥。 《书钞》、《御览》、《广文选》、《诗纪》并同。 《周书》作老马。 牙府或作老骥。 "伏枥。
"《宋书》作历。 《世说》同。 "志在千里。
烈"《御览》作列。 "士暮年。
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
不但在天。
养怡"殿本《宋书》考证云。 武帝集作恬。 《诗纪》注云。 一作恬。 "之福。
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神"《晋书》无神字。 "龟虽寿。
"四解乐府云。 右一曲魏晋乐所奏。 ○《宋书》乐志。 《乐府诗集》三十七。 《诗纪》十一。 又《晋书》二十三、《乐府诗集》五十四、《广文选》十三均引四解。 无艳词。 又南《齐书》十一引第一解。 无艳词。 又《晋书》王敦传、《世说新语》豪爽篇、北《周书》萧传、《书钞》百三十五、《御览》七百三各引里、已二韵。 《晋书》潘岳传引贾一韵。 《初学记》三引徊、栖二韵。 ○逯案。 末句神字。 疑为衍文。 "
【却东西门行】
〖古今乐录曰:王僧虔技录云。
却东西门行。
荀录所载武帝鸿雁一篇。
今不传。
〗
鸿雁出塞北。
乃在无人乡。
举翅万里余。
"乐府作万余里。 "行止自成行。
冬节食南稻。
春日复北翔。
田中有转蓬。
随风远飘扬。
长与故根绝。
万岁不相当。
奈何此征夫。
安得去四方。
戎马不解鞍。
铠甲不离傍。
冉冉老将至。
何时反故乡。
神龙藏深泉。
猛兽步高冈。
"《广文选》作岗。 "狐死归首丘。
故乡安可忘。
"乐府云。 右一曲魏晋乐所奏。 ○《乐府诗集》三十七。 《广文选》十三。 《诗纪》十一。 "
【董卓歌辞】
〖逯案。
此歌斥袁绿。
无与于董卓。
汉末有董逃歌。
或作董桃。
今作董卓。
卓者盖逃或桃之误字。
〗
德行不亏缺。
变故自难常。
郑康成行酒。
伏地气绝。
郭景图命尽于园桑。
"○《三国志》袁绍传注引英雄记。 "【谣俗辞】
粒米不足舂。
寸布不足缝。
罂"《初学记》作瓮。 "中无斗储。
发箧无尺缯。
友来从我贷。
不知所以应。
"○秘府略八百六十四引缝、缯二韵。 《初学记》十八引缯、应二韵。 "
【有南篇】南山有大石。
"○环宇记三。 "
【饮马长城窟行】
四时隐南山。
子欲适西戎。
"○《文选》二十三临终诗注。 ○逯案。 句首当作四皓隐商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