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汉诗卷六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汉诗卷六 逯钦立辑校

☆张衡〈衡。

字平子。

南阳西鄂人。

永平中。

举孝廉。

连辟公府皆不就。

永初中。

大将军邓骘累召不应。

公车特征。

拜郎中。

迁尚书郎。

转太史令。

顺帝初。

再转。

复为太史令。

阳嘉中。

迁侍中。

永和初。

出为河间相。

征拜尚书。

四年卒。

年六十二。

有集十四卷。

〉【歌】〖衡为太史令。

尝忧及难。

作思玄赋。

系此。

天地烟煴。

百卉含花。

鸣鹤交颈。

雎鸠相和。

处子怀春。

精魂回移。

如何淑明。

忘我实多。

"○《后汉书》张衡传。 《文选》十五。 ○逯案。 《诗纪》载思玄诗一首。 细检知乃思玄系辞。 今从删。 而《别录》此歌。 【歌】 〖衡作东巡诰。 系此。 〗皇皇者凤。 通玄知时。 萃于山趾。 与帝邀期。 吉事有祥。 惟汉之祺。 (○《类聚》三十九。 "

【歌】

〖衡作舞赋。

系此。

〗惊雄逝兮孤雌翔。

临归风兮思故乡。

"○《类聚》四十三。 《初学记》十五。 "

【叹】

〖衡作定情赋。

系此。

大火流兮草虫鸣。

繁霜降兮草木零。

秋为期兮时已征。

思美人兮悉民屏营。

"○《类聚》十八。 《广文选》十四。 古乐苑三十二。 《诗纪》三。 ○逯案。 此定情赋中之叹也。 《诗纪》从《广文选》作定情歌。 则杜撰矣。 "

【同声歌】

〖乐府解题曰:同声歌。

张衡所作也。

言归人自谓幸得充闺房。

愿勉供妇职。

不离君子。

思为莞簟。

在下以蔽匡床衾□。

在上以护霜露。

缱绻枕席。

没齿不忘焉。

以喻臣子之事君也。

邂逅承际会。

得充君"玉台作遇得充。 "后房。

情好新交接。

恐栗"玉台误作瞟。 "若探汤。

不才勉自竭。

贱妾职所当。

绸缪主中馈。

奉礼助烝"乐府作蒸。 "尝。

思为"《广文选》作惟。 "苑蒻席。

在下蔽匡床。

愿为"《广文选》作得。 "罗衾帱。

在上卫风霜。

洒"玉台、乐府作洒。 "扫清枕席。

鞮芬以狄"《诗纪》云。 一作秋。 "香。

重户结"《广文选》作纳。 "金扃。

高下华灯光。

衣解巾粉御。

列图陈枕张。

素女为我师。

仪态"《广文选》作容。 "盈万方。

众夫所希见。

天老教轩皇。

乐莫斯"《广文选》作思。 "夜乐。

没齿焉可忘。

"○玉台新咏一。 《乐府诗集》七十六。 《广文选》十三。 《诗纪》三。 ○吴骞拜经楼诗话引虫获轩笔记云。 平子同声歌。 洒扫清枕席。 鞮芬以狄香。 王制西方曰狄鞮。 古诗中所谓迷迭、兜纳诸香。 大都出于西域。 故曰鞮芬狄香。 鞮芬即狄香。 重言之者。 古人常有此文法。 素女为我师。 仪态刑万方。 众夫所希见。 天姥教轩皇。 刑今本作盈。 姥今本作老。 皆非。 《抱朴子》。 黄帝论导养而质元素二女。 徐孝穆文。 优游俯仰。 极素女之经天。 升降盈虚。 尽轩皇之图艺。 与此意同。 ○逮案。 鞮芬、狄香。 重言之。 说甚是。 谓盈旧作刑。 老旧作姥。 不知根据何本。 惟天老、天姥本同。 又黄节汉魏乐府笺注云。 张衡七辩曰:假明兰灯。 指图观列。 蝉绵宜愧。 夭绍纡折。 此女色之丽也。 盖即所言列图陈、仪态万方也。 《汉书》艺文志。 房中八家有天老杂子阴道二十五卷。 黄帝三王养阳方二十卷。 列图以下。 盖即汉志所言房中也。 玉房秘决黄帝问素女玄女阴阳之事。 皆黄帝养阳方遗说也。 "

【歌】〖《书钞》作诗。

浩浩阳春发。

杨柳何依依。

"《书钞》作猗猗。 "百鸟自南归。

翱翔萃我枝。

"○《御览》二十。 又《书钞》百五十四引猗一韵。 "

【怨诗】

〖文心雕龙曰:张衡怨篇。

清曲可诵。

秋兰。

咏嘉美人也。

嘉而不获。

用故作是诗也。

猗猗秋兰。

植彼中阿。

有馥其芳。

有黄其葩。

虽曰幽深。

厥美弥"《广文选》作称。 "嘉。

之子之"《诗纪》云。 一作云。 "远。

我劳如何。

"○《御览》九百八十三。 困学纪闻十八。 《广文选》九。 《诗纪》三。 ○逯案。 《诗纪》作怨篇。 今据《御览》改之。 《诗纪》从《广文选》。 不载序文。 今为补入。 "我闻其声。

载坐载起。

"○《文选》二十三赠士孙文始诗注。 范文对床夜语。 "同心离居。

绝我中肠。

"○《文选》二十三赠士孙文始诗注。 "

【诗】愿言不获。

终然永思。

"○《文选》二十四赠秀才入军诗注。 "

【四愁诗】〖并序〗

张衡不乐久处机密。

阳嘉中。

出为河间相。

时国王骄奢。

不遵法度。

又多豪右并兼"《文选》作兼并。 "之家。

衡下车。

治威严。

能内察属县。

奸猾行巧劫。

皆密知名。

下吏收捕。

尽服擒。

诸豪侠游客。

悉惶惧逃出境。

郡中大治。

争讼息。

狱无系囚。

时天下渐弊。

郁郁不得志。

为四愁诗。

"六臣本注云。 五臣有依字。 "郊屈原以美人为君子。

以珍宝为仁义。

以水深雪雰为小人。

思以道术为报。

贻於时君。

而惧谗邪不得以通。

其辞曰:"○《文选》二十九。 又《文选》二十一咏史诗注引一句。 ○逯案。 此序乃后人伪托。 而非衡所作。 王观国学林辨之甚详。 兹不列举。 "

一思曰:"《诗纪》云。 玉台无此三字。 刘履曰:衍文也。 下仿此。 "我所思兮在太"《类聚》作泰。 "山。

欲往从之梁父"玉台作甫。 "艰。

侧身东望涕沾翰。

美人赠送我金错刀。

何以报之英"《御览》或作双。 或作美。 "琼瑶。

路远莫致倚逍遥。

何为"《类聚》作以。 "怀忧"《类聚》作愁。 "心烦劳。

"○《文选》二十九。 玉台新咏九。 《类聚》三十五。 《诗纪》三。 又《御览》三百四十六、八百九并引刀、瑶二韵。 "二思曰:我所思"《类聚》作望。 "兮在桂林。

欲往从之湘水深。

侧身南望涕沾襟。

美人赠我金"玉台作琴。 六臣本《文选》注云。 五臣作琴。 《类聚》作翠。 《御览》同。 "琅玕\。

何以报之双玉盘。

"《御览》或作□。 "路远莫致倚惆怅。

何为怀忧心烦伤。

"玉台作怏。 ○《文选》二十九。 玉台新咏九。 《诗纪》三。 又《类聚》三十五引林、深、襟、玕\、盘五韵。 《御览》四百七十八引盘一韵。 七百五十八引盘一韵。 "三思曰:我所思兮在汉阳。

欲往"《类聚》作往欲。 "从之陇阪长。

侧身西望涕沾裳。

美人赠我貂襜褕。

"《御览》作毡氍□。 "何以报之明月珠。

路远莫致倚踟蹰。

"玉台作歭[止屠]。 "何为怀忧心烦纡。

"○《文选》二十九。 玉台新咏九。 《类聚》三十五。 《诗纪》三。 又《御览》七百八引□一韵。 "四思曰:我所思兮在雁门。

欲往从之雪雰雰。

"玉台作纷纷。 《类聚》同。 "侧身北望涕沾巾。

美人赠我锦绣段。

"《书钞》作被。 误。 "何以报之青玉案。

路远莫致倚增叹。

何为怀忧心烦惋。

"○《文选》二十九。 玉台新咏九。 《诗纪》三。 又《书钞》百三十三引被、案二韵。 《类聚》三十五引门、纷、巾、段、案五韵。 "☆朱穆〈穆。

字公叔。

南阳宛人。

元初末为郡督邮。

后举孝廉。

顺帝末。

辟大将军梁冀府。

桓帝初。

举高第。

为侍御史。

永兴中。

擢冀州刺史。

延熹六年卒。

年六十四。

赠益州太守。

蔡邕与门人议谥曰文忠先生。

有集二卷。

〉【与刘伯宗绝交诗】

北山有鸱。

不洁其翼。

飞不正同。

寝不定息。

饥则木揽。

"《诗纪》作榄。 "饱则泥伏。

饕餮贪污。

臭腐是食。

填肠满嗉。

嗜欲无极。

长鸣呼凤。

谓凤无德。

凤之所趣。

与子异域。

永从此决。

各自努力。

"○《后汉书》朱穆传注引穆集。 ""《诗纪》三"

☆后汉灵帝刘宏〈宏。

章帝玄孙。

世封解渎亭侯。

永康元年。

桓帝崩。

无子。

奉迎即位。

改元四。

建宁、熹平、光和、中平。

在位二十二年。

中平六年卒。

年三十四。

谥曰孝灵皇帝。

〉【招商歌】

〖拾遗记曰:灵帝初平三年。

游於西园。

起裸游馆千间。

采绿苔而被阶。

引渠水以绕砌。

周流澄澈。

乘船游漾。

选玉色宫人执稿楫。

又奏招商之曲以来凉风。

歌曰:〗

凉风起兮日照渠。

青荷书偃叶夜舒。

惟日不足乐有余。

清丝流管歌玉凫。

"风名。 "千年万岁嘉难逾。

"○拾遗记六。 古文菀八。 《太平广记》二百三十六。 《诗纪》三。 "

☆郦炎〈炎。

字文胜。

范阳人。

灵帝时。

州郡辟命。

皆不就。

后风病。

妻始产而惊死。

妻家讼之。

熹平六年死狱中。

年二十八。

有集二卷。

〉【诗二首】〖《广文选》作见志诗。

《诗纪》同。

大道夷且长。

窘路狭且促。

修翼无卑栖。

远趾不步局。

舒吾陵霄羽。

奋此千里足。

超迈绝尘驱。

倏忽谁能逐。

贤愚岂常类。

禀性在清浊。

富贵有人籍。

贫贱无人录。

通塞苟由已。

吉士不相卜。

陈平敖里社。

韩信钓河曲。

终居天下宰。

食此万钟禄。

德音流千载。

功名重山狱。

"○《后汉书》郦炎传。 风雅翼遗诗一。 《广文选》九。 《诗纪》三。 又《文选》二十四於承明作与弟士龙诗注引舒吾凌霄羽一句。 "

灵芝生河洲。

动摇因"《御览》或作困。 或作回。 "洪波。

兰荣一何晚。

"《类聚》作秋兰荣何晚。 《御览》同。 "严霜瘁"《类聚》作悴。 《御览》或作害。 "其柯。

哀哉二"《御览》或作之。 "芳草。

不植"《御览》或作殖。 "太"《御览》或作泰。 《广文选》、《诗纪》同。 "山阿。

文质道所贵。

遭时用有嘉。

绛灌临"合璧事类作归。 "衡宰。

谓谊崇浮华。

贤才抑不用。

远投荆南沙。

抱玉乘龙骥。

不逢乐与和。

安得孔仲尼。

为世陈四科。

"○《后汉书》郦炎传。 风雅翼遗诗一。 《广文选》九。 《诗纪》三。 又《类聚》八十一、《御览》五十六、九百八十三并引波、柯、阿三韵。 《类聚》作兰诗。 ○逯案。 动摇因洪波句。 《御览》引因作困。 於义为胜。 "

☆桓麟〈麟。

字元凤。

沛郡龙亢人。

辟司徒掾。

桓帝初为议郎。

侍讲禁中。

出为许令。

病免。

以母丧哀毁卒。

有集二卷。

〉【答客诗】

〖文士传曰:麟伯父乌。

官至太尉。

麟年十二。

在座。

乌告客曰:吾此弟子。

知有异才。

殊能作诗。

客乃作《诗》曰云云。

麟庄声答曰:〗

邈矣甘罗。

超等绝伦。

伊"《御览》作卓。 "彼杨乌。

命世称贤。

嗟予蠢"《类聚》作蠢"。

弱。

殊才伟"《御览》作侔。 是。 "年。

仰惭二子。

俯愧过言。

"○《类聚》三十一。 《御览》三百八十五、五百十二。 《诗纪》三。 "

【客示桓麟诗】〖附〗

甘罗十二。

杨乌九龄。

昔有二子。

今则桓生。

参差等踪。

异世齐名。

"○《御览》五百十二。 《诗纪》三。 又《类聚》三十一、《御览》三百八十五并引龄、生二韵。 ☆应季先〈季先。 汝南人。 曾为巴郡太守。 〉【美严王思诗】 〖《华阳国志》曰:巴郡严王思为扬州刺史。 惠爱在民。 每当迁官。 吏民塞路攀辕。 诏遂留之。 居官十八年卒。 百姓若丧老妣。 义崇送者。 赍钱百万。 欲以赡王思家。 其子徐州刺史。 不受送吏。 义崇不忍持还。 乃送以为食。 食行客。 巴郡太守汝南应季先善而美之。 乃作《诗》曰:〗 乘彼西汉。 潭潭其渊。 君子恺悌。 作民二亲。 没世遗爱。 式镜后人。 (○《华阳国志》巴志。 "

☆侯瑾〈瑾。

字子瑜。

敦煌人。

桓帝时。

征有道。

复征博士。

皆不至。

有集二卷。

〉【歌诗】

周公为司马。

白鱼入王舟。

"○《书钞》五十一。 "

【述志诗】

嫫母升玉堂。

"○《初学记》十。 "

☆秦嘉〈嘉。

字士会。

陇西人。

桓帝时。

仕郡。

举上计掾入洛。

除黄门郎。

病卒于津乡亭。

〉【述婚诗】

群祥既集。

二族"《诗纪》作姓。 "交欢。

敬兹新姻。

"《广文选》作昏。 《诗纪》同。 "六礼不愆。

羔"《初学记》作羊。 "雁总备。

玉帛笺笺。

君子将事。

威仪孔闲。

"《诗纪》作间。 "猗兮容兮。

穆矣其言。

"○《初学记》十四。 章本古文苑八。 《广文选》十五。 《诗纪》四。 "纷彼婚姻。

祸福之由。

卫女与齐。

褒姒灭周。

战战竞竞。

惧德"《初学记》作其。 "不仇。

神启其吉。

果获令攸。

我之爱矣。

荷天之休。

"○同上"【赠妇诗】暧暧白日。

引曜西倾。

啾啾鸡雀。

群飞赴楹。

皎皎明月。

煌煌列星。

严霜凄怆。

飞雪覆庭。

寂寂独居。

寥寥空室。

飘飘帷"《诗纪》作桂。 误。 "帐。

荧荧华烛。

尔不是居。

帷帐何"玉台作焉。 "施。

尔不是照。

华烛何为。

"○玉台新咏九。 《诗纪》四。 "

【赠妇诗】〖《诗纪》作留郡赠妇诗。

〗三首嘉"西溪丛话作秦嘉字士会。 陇西人也。 "为郡上掾"西溪丛话云。 一作计。 "其妻徐淑。

寝疾还家。

不获面别。

赠诗云尔。

"西溪丛话无尔字。 ○纪容舒玉台新咏考异改上掾为上计。 并云。 计。 宋刻作掾。 西溪丛话引此文。 注。 掾一作计。 案汉法。 岁终郡国各遣吏上计。 郑玄注《周礼》岁终则令群吏致事句。 谓若今上计是也。 其所遣之吏亦谓之上计。 后汉赵壹传。 光和元年。 举郡上计。 《晋书》宣帝纪。 建安六年。 郡举上计掾。 钟嵘诗品直题汉上计秦嘉。 嘉及其妻往来书亦并称为郡诣京师。 则作计为是。 宋刻误也。 冯氏《诗纪》又因汉有上郡。 遂倒其文为上郡掾。 更误中之误矣。 "

人生譬朝露。

居世多屯蹇。

忧艰常早至。

欢会"《文选》注作为乐。 "常苦晚。

念当奉时役。

去尔日遥远。

遣车迎子还。

空往"韵补作去。 "复空返。

省书情凄怆。

临食不能饭。

独坐空房中。

谁与相劝勉。

长夜不能眠。

伏枕独展转。

忧来如循"玉台作寻。 西溪丛话同。 "环。

匪席不可卷。

"○玉台新咏一。 西溪业话下。 《广文选》十。 《诗纪》四。 又《文选》三十拟今日良宴会诗注引晚一韵作答妇诗。 吴棫韵补三引返、卷二韵。 ○逯案。 西溪丛话以此为徐淑所作。 失之不察。 "

皇"西溪丛话感作帝。 "灵无私亲。

为善荷天禄。

伤我与尔身。

少小罹"西溪丛话作惟。 "茕独。

既得结大义。

欢乐苦"玉台作若。 "不足。

念当远离别。

思念"《文选》注作面。 "叙款曲。

河广无舟梁。

道近隔丘陆。

临路怀惆怅。

中驾正踯躅。

浮云起高山。

悲风激深谷。

良马不乃鞍。

轻车不转毂。

针药可屡进。

愁思难为数。

贞士笃终始。

恩义可不属。

"玉台作不可属。 西溪丛话同。 《广文选》作不可促。 《诗纪》同。 ○玉台新咏一。 西溪丛话下。 《广文选》十。 《诗纪》四。 又《文选》二十五谢灵运酬从弟惠连诗注引一句。 ○逯案。 此诗末句不可属或不可促。 义皆不通。 陆士衡君子有所思行。 耽毒不可恪。 敬齐《古今注》谓不可乃可不之倒。 言不可不慎。 此末句殆与同例。 言不可不属也。 又思念叙款曲句。 选注作思面叙款曲。 於义较胜。 汉人五言句常有上三下二者。 今面字作念。 殆后人不知妄改耳。 "

肃肃仆夫征。

锵锵扬和铃。

清晨当引迈。

束带待鸡鸣。

顾看空室中。

仿佛相姿形。

一别怀万恨。

起坐为不宁。

何用叙我心。

遗"《文选》注作惟。 西溪丛话作遣。 "思致款诚。

宝钗好"玉台作可。 "耀首。

明镜可鉴形。

芳香去垢秽。

素琴有清声。

诗人感木瓜。

乃欲答瑶琼。

愧彼赠我"西溪丛话作持赠。 "厚。

惭此往物轻。

虽知未足报。

贵"西溪丛话作良。 "用叙我情。

"○玉台新咏一。 西溪丛话下。 《文选》五十五刘孝标广绝交论注。 《诗纪》四。 "

【答妇诗】

哀人易感伤。

"○《文选》二十三七哀诗注。 "

【诗】

过辞二亲墓。

振策陟长衢。

"○《文选》二十六赴洛道中诗注。 "【诗】严石郁嵯峨。

"○《文选》二十六河阳县诗注。 "☆徐淑〈淑。

陇西人。

黄门郎秦嘉妻。

有集一卷。

〉【答秦嘉诗】妾身兮不令。

婴疾兮来归。

沉滞兮家门。

历时兮不差。

旷废兮侍觐。

情敬兮有违。

君今兮奉命。

远适"《广文选》作递。 "兮京师。

悠悠兮离别。

无因兮叙怀。

瞻望兮踊跃。

伫立兮徘徊。

思君兮感结。

梦想兮容晖。

"玉台作辉。 "君发兮引迈。

去我兮日乖。

恨无兮羽翼。

高飞兮相追。

长吟兮永叹。

泪下兮沾衣。

"○玉台新咏一。 西溪丛话下。 《广文选》十。 《诗纪》四。 "

☆仇靖〈靖。

字汉德。

武都下辨人。

为郡从史。

〉【李翕析里桥甫阝阁颂新诗】

〖碑云。

太守汉阳阿阳李君讳翕。

字伯都。

以建宁三年二月辛巳到官。

乃俾衡官掾下辨仇审改解危殆。

即便求隐。

析里大桥於{人下}乃造。

行人夷欣。

慕君靡已。

乃咏新《诗》曰:〗

□□□□"申如埙本作曰析里之四字。 金石遗文录作析里之陬。 "兮水兑之间。

高山崔隗兮不流荡荡。

地既嵴确兮与寇为邻。

□□□□□□"申如埙本作西陇鼎歭兮东。 "以析分。

或失绪业兮至于困贫。

危危累卵兮圣朝闵怜。

[□毛]艾究□"申如埙本作分符析壤。 "兮幼□□□。

"申如埙本作乃命是君。 □□申如埙本作扶危。 王念孙谓是扶跋。 "救倾兮全育□"王念孙谓是孑字。 金石遗文录同。 "遗。

劬劳日稷兮惟惠勤勤。

黄邵朱龚"申如埙本作拯溺亨屯。 "兮盖不□□"申如埙本作疮痍始起。 □□申如埙本作闾阎。 "充赢兮百姓欢欣。

佥曰太平兮文翁复存。

"○录释四。 金石遗文录。 王念孙读书杂志。 "

☆赵壹〈壹。

字元叔。

汉阳西县人。

光和初。

举郡上计。

十辟公府。

并不就。

有集二卷。

〉【秦客诗】

〖壹作疾邪赋托为此诗。

○诗品曰:元叔散愤兰蕙。

指斥囊钱。

苦言切句。

良亦勤矣。

斯人也而有斯疾。

悲夫。

〗河清不可俟。

人命不可延。

顺风激靡草。

富贵者称贤。

文籍"《初学记》作史。 草堂诗笺作诗书。 "虽"《类聚》作徒。 《初学记》、《白帖》同。 "满腹。

不如一囊钱。

伊优"《初学记》作忧。 "北堂上。

抗"《诗纪》作骯。 "脏"《初学记》作葬。 "倚门边。

"《初学记》作前。 又钱、前二韵颠倒。 ○《后汉书》赵壹传。 《诗纪》三。 又《初学记》二十七引前、钱二韵。 《类聚》七十引钱一韵作客秦诗。 又《白帖》二、四、草堂诗笺二十九吾宗诗注并引钱一韵。 "

【鲁生歌】"同上"

势家多所宜。

亥吐自成珠。

被"《御览》或作披。 "褐怀金"《御览》或作珠。 "玉。

兰蕙化为刍。

"《御览》或作萏。 "贤者虽独悟。

所困在群愚。

且各守尔分。

勿复空驰驱。

哀哉复哀哉。

此是命矣夫。

"○《后汉书》赵壹传。 《诗纪》三。 又《御览》三百八十七、七百六十七、九百八十三并引珠、刍二韵。 "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