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陈诗卷八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陈诗卷八 逯钦立辑校

☆江总【诗】【释奠诗应令】〖八章〗敬逊三德。

厥修六艺。

师圣发蒙。

尊儒启滞。

若括资羽。

如金待砺。

雅道聿兴。

教学无替。

希代明王。

应期圣主。

裁成品物。

奄有区宇。

篇籍芬场。

诗书照府。

笼樊七十。

驱驭三五。

於赫上嗣。

毓德元良。

崇贤既辟。

驰道飞芳。

仪刑震象。

问望离方。

夏戈秋龠。

日就月将。

肆礼虞痒。

弘风阙里。

降心下问。

劳谦让齿。

五方耸听。

百辟倾耳。

济济耆生。

莘莘胄子。

间歌有节。

合舞惟恭。

阶陈樽篚。

庭列笙镛。

誉宣四学。

业阐三雍。

森沉灵宇。

依稀神纵。

奠余币久。

辰良景暮。

黍稷非馨。

蘩式昨。

崇敬台保。

昭彰审谕。

翠盖移阴。

斑轮徐渡。

年灰迭起。

星环周。

春凋树色。

日藻川流。

雪花迟舞。

云叶双抽。

雾开金曷。

冰销石沟。

肃仰鸿化。

恭闻盛典。

人握悬藜。

家藏瑚琏。

顾惟朽谢。

暮识肤浅。

恩谬爵浮。

心惭貌忄典。

"○文馆词林百六十作隋江总。 "

【秋日侍宴娄苑湖应诏诗】

翠渚还銮"文苑作鸾。 "辂。

瑶池命羽觞。

千门响云跸。

四泽动荣光。

玉轴昆池浪。

金舟太液张。

虹旗照凫屿。

凤盖绕林塘。

野静重阴阔。

"文苑作阁。 "淮秋水气凉。

雾开楼阙近。

日迥烟波长。

洛宴谅斯在。

镐饮讵能方。

朽劣叨荣遇。

簪笏奉周"文苑作同。 "行。

"○《初学记》十四。 文苑英华百六十九。 《诗纪》百五。 "

【侍宴玄武观诗】

诘晓三春暮。

新雨百花朝。

星宫移渡罕。

"《类聚》作汉。 "天驷动行镳。

旆转苍龙阙。

尘飞饮马桥。

翠观迎斜照。

丹楼望落潮。

鸟声云里出。

树影"《类聚》作彩。 "浪中摇。

歌吟奉天咏。

未必待闻韶。

"○《类聚》六十三。 文苑英华百六十九。 《诗纪》百五。 "

【宴乐修堂应令诗】

肃城通甲观。

承华启画堂。

北宫降恩赏。

西园度羽觞。

殊私"文苑作思。 "奉玉裕。

终宴在金房。

庭晖连树彩。

檐影接云光。

仙如伊水驾。

乐似洞庭张。

弹丝命琴瑟。

吹竹动笙簧。

庸疏滥应阮。

衰"《诗纪》误作哀。 "朽恧"文苑误作恶。 "连章。

"○《初学记》十。 文苑英华百七十九。 《诗纪》百五。 "

【三日侍宴宣猷堂曲水诗】

上巳娱春禊。

芳辰喜月离。

北宫命箫鼓。

南馆列旌麾。

绣柱擎"岁时杂咏作惊。 "飞阁。

雕轩傍曲池。

醉鱼沈远岫。

浮枣漾清漪。

落花悬度影。

飞丝不"当作下。 "碍枝。

树动丹楼出。

山斜翠磴危。

礼周羽爵遍。

乐阕光阴移。

"○古今岁时杂咏十六。 《初学记》四。 文苑英华百七十二。 《诗纪》百四。 "

【秋日游】〖《类聚》、《初学记》无游字。

〗昆明池诗】〖《诗纪》云。

元行恭、薛道衡有此诗。

灵"《类聚》作玄。 《诗纪》云。 一作玄。 "沼萧条望。

游人意绪多。

终南云影落。

渭北雨声过。

蝉噪金堤柳。

鹭饮石鲸"《初学记》作鳞。 文苑同。 "波。

珠来照"《初学记》作昭。 "似月。

织处写成河。

此时"《类聚》作讵知。 《诗纪》云。 一作讵知。 "临水叹。

非复采莲歌。

"○《类聚》九。 《初学记》七。 文苑英华百六十四。 《诗纪》百四。 "

【秋日登广州城南楼诗】

秋城韵晚笛。

危榭引清"文苑作凄。 《诗纪》云。 一作凄。 "风。

远气疑埋剑。

惊禽似避弓。

海树一边出。

山云四面通。

野火初烟细。

新月半轮空。

塞外离群客。

"《类聚》作鸟。 "颜鬓早如蓬。

徒怀建邺"文苑作业。 "水。

复想洛阳宫。

不及孤飞雁。

独在上林中。

"○《类聚》二十八。 文苑英华三百十一。 《诗纪》百五。 "【赠洗马袁朗别诗】

贾谊登朝日。

终军对奏年。

校文升广内。

抚剑入崇贤。

奇才殊艳逸。

"文苑作与殊逸。 "将别更留连。

"《类聚》作联。 文苑作爱留联。 注云。 集作更留联。 一作爱攀联。 "驱车命铙"文苑作饶。 注云。 一作弦。 "管。

拱坐面林泉。

池寒稍下雁。

木落久无蝉。

露浸"《类聚》作侵。 "山扉"《类聚》作上。 文苑云。 一作上。 "月。

霜开石路烟。

高谈无与"文苑作以。 注云。 一作兴。 "慰。

迟尔报华篇。

"○《类聚》二十九。 文苑英华二百六十六作赠别洗马袁朗。 《诗纪》百五。 "

【诒孔中丞奂诗】

我行五岭表。

辞乡"《初学记》作卿。 文苑同。 "二十年。

闻莺欲动咏。

披雾即依然。

畴昔同寮き。

今"文苑作亟。 "随年代改。

借问藏书处。

唯君故人在。

故人名宦"《初学记》作官。 "高。

霜"《初学记》作清。 文苑同。 "简肃权豪。

谁知怀九叹。

徒然泣二毛。

步出东郊望。

心游江海上。

遇物便今古。

何为不惆怅。

初晴原野开。

宿雨润条枚。

丛花曙后发。

一鸟雾中来。

淹留兰蕙苑。

吟啸芳菲晚。

忘怀静躁间。

自觉风尘远。

白社聊可依。

青山乍采薇。

钟牙"文苑作茅。 注云。 集作芋。 "乃得性。

语默岂同归。

"○文苑英华二百四十七。 《诗纪》百五。 又《初学记》十二引年、然、き、在、高、毫、毛八韵。 《御览》二百二十六作孔中丞诗。 引年、然、き、在、高、毫、毛八韵。 "【赠贺左丞萧舍人诗】轩通八表。

旌节骛三秦。

听歌酬"文苑作犹。 "敏对。

继好伫行人。

贺生思沈郁。

萧弟学纷纶。

共有笔端誉。

皆为席上珍。

离群徒悄悄。

征旅日先々。

黄河分太史。

一曲悲千里。

海内平生亲。

中朝流寓士。

痛哉悯梁祚。

于焉三十祀。

钟仪絷不归。

盛宪非何已。

陇头心断绝。

尔为参生死。

回首望长安。

犹如"百三家作知。 疑刊误。 "蜀道难。

函关分地轴。

华岳接天坛。

行旃方境逝。

"文苑云。 集作近。 "去棹舣江干。

芦花霜外白。

枫叶水前丹。

翔鸥方怯"文苑云。 一作下怯。 "冻。

落雁"文苑云。 集作洛雁。 "不胜弹。

辉辉盛王道。

时务婴疲老。

九流倦耳目。

十"文苑作千。 注云。 一作十。 "年变"文苑云。 集作变年。 "怀抱。

何以敦歧路。

凄然缀辞藻。

江南有桂枝。

塞北无萱草。

斗酒未为别。

垂堂深自保。

"○文苑英华二百四十七。 《诗纪》百四。 "

【遇长安使寄裴尚书诗】

传闻合"《类聚》误作令。 "浦叶。

远向洛阳飞。

北风尚嘶马。

南冠独不归。

去云"文苑作人。 注云。 集作去云。 "目徒送。

离琴手自挥。

秋蓬失处所。

春草屡芳菲。

太"《诗纪》云。 集作叹。 "息关山月。

风尘客子衣。

"○《类聚》三十一。 文苑英华二百四十七。 《诗纪》百五。 "

【别南海宾化侯诗】

石关通城井。

蒲涧迩灵洲。

此地何辽。

群英逐远游。

高才袁彦伯。

令誉许文休。

悠焉值君子。

复此映芳猷。

崤函多险涩。

星壮环周。

分歧泣世道。

念别伤边秋。

断山时结雾。

平海若无流。

惊鹭一群起。

哀猿数处愁。

是日送归客。

为情自可求。

终谢能鸣雁。

还同不系舟。

其如江海泣。

惆怅徒离忧。

"○文苑英华二百六十六。 《诗纪》百五。 又《类聚》二十九作别宾化侯诗。 引秋、流、愁、求四韵。 "

【庾寅年二月十二日游虎丘山精舍诗】

纵棹怜回曲。

寻山静见闻。

每从芳杜性。

须与俗人分。

贝塔涵流动。

花台偏领"广弘明集作编岭。 注云。 宋、宫本作偏岭。 元、明本作偏领。 "芬。

蒙茏出檐桂。

散漫"广弘明集作缦。 注云。 三本、宫本作漫。 "绕窗云。

情幽岂犭旬物。

志远易惊群。

何由狎鱼鸟。

不愿屈玄纟熏。

"○广弘明集三十。 《诗纪》百五。 "

【入龙丘岩精舍诗】

法堂犹集雁。

仙竹几成龙。

聊承丹桂馥。

远视"文苑云。 一作睨。 "白云峰。

风窗穿石窦。

月牖拂霜松。

暗谷留征鸟。

空床彻夜钟。

阴崖"文苑作峰。 "未辨色。

迭树岂知重。

溘此哀时命。

吁嗟世不容。

无由访檐尹。

何去复何从。

"○文苑英华二百三十三。 《诗纪》百五。 "

【明庆寺诗】

十五诗书日。

六十轩冕年。

名山极历览。

胜地殊留连。

幽耸绝壁。

"文苑作壑。 "洞穴泻飞泉。

金河知证果。

石室乃安禅。

夜梵闻三界。

朝香彻九天。

山阶步皎月。

涧户听"《初学记》作惠。 "凉蝉。

市朝沾草露。

淮海作桑田。

"以上二句文苑在夜梵闻三界句上。 "何"文苑作永。 "言望钟岭。

更复切秦川。

"○《初学记》二十三。 文苑英华二百三十三。 《诗纪》百五。 "

【入摄山栖霞寺诗】"并序"

壬寅年十月十八日。

入摄山栖霞寺。

登岸"广弘明集作崖。 注云。 明本作岸。 "极峭。

颇畅怀抱。

至德元年癸卯十月二十六日。

又再游此寺。

布法司施菩萨戒。

甲辰年十月二十五日。

奉送金像还山。

限以时务。

不得恣情淹留。

乙巳年十一月十六日。

更获拜礼。

仍停山中宿。

永夜留连。

栖神悚听。

但交臂不停。

薪指俄谢。

率制此篇。

以记即目。

俾后来赏者。

知余山志。

"广弘明集作此志焉。 注云。 三本、宫本无焉字。 "

净心抱冰雪。

暮齿逼"广弘明集作迫。 注云。 明本一作逼。 《诗纪》云。 一作迫。 文苑作通。 "桑榆。

太息波川迅。

悲哉人世拘。

岁华"广弘明集作聿。 注云。 明本作华。 文苑云。 一作聿。 "皆采获。

冬晚共"广弘明集作具。 注云。 明本作共。 "严枯。

濯流济八水。

开襟入四衢。

兹山灵妙合。

当与天地俱。

石濑乍深浅。

"广弘明集云三本、宫本作浅深。 "崖烟"文苑作烟岸。 注云。 一作崖。 "递有无。

缺碑横古隧。

盘木卧荒涂。

行行备履历。

步步辚"文苑作怜。 广弘明集云。 明本一作怜。 《诗纪》云。 一作怜。 "威"广弘明集作崴。 注云。 明本作威。 宫本作葳。 "纡。

高僧迹共远。

胜地心相符。

樵隐各有得。

丹青独不渝。

"寺犹有朗诠二师、居士明僧绍、治中萧亦塑像图。 "遗风伫芳桂。

比德喻生刍。

寄言长往客。

凄然伤鄙夫。

"○广弘明集三十。 文苑英华二百三十三作再游栖霞寺言志。 《诗纪》百五。 "

【游摄山栖霞寺诗】"并序"

祯明元年太岁丁未四月十九日癸亥。

入摄山展慧布法师。

忆谢灵运集还故山入石壁中寻昙隆道人有诗一首十一韵。

今此拙作。

仍学康乐之"广弘明集无之字。 注云。 三本、宫本有之字。 "体。

时"文苑作新。 "雨霁。

清和孟夏肇。

栖宿绿野中。

登顿丹霞杪。

敬仰高人德。

抗志尘物"广弘明集云。 宋本作由。 "表。

三空豁已悟。

万有一何小。

始从情所寄。

冥期谅不少。

荷衣步林泉。

麦气凉昏晓。

乘风面泠泠。

候月临皎皎。

烟崖憩古石。

云路排征鸟。

披迳怜森沈。

攀条惜杳袅。

平生忘是非。

朽谢岂矜矫。

五净自此涉。

"文苑作生。 注云。 一作涉。 "六尘庶无扰。

"○广弘明集三十。 文苑英华二百三十三作游栖霞寺新雨。 又新雨下注云。 集作时雨。 《诗纪》百五。 "

【摄山栖霞寺山房夜坐简徐祭酒周尚书并同】"并同。 文苑作共。 "游群彦诗澡身事珠成。

非是学金丹。

月磴时横枕。

云崖宿解鞍。

梵宇调心易。

禅庭数息难。

石涧水流静。

山窗叶去寒。

君思北阙驾。

我惜东都冠。

翻愁夜钟尽。

同志不盘桓。

"广弘明集注云。 元、明本作恒。 宋本作衤亘。 ○广弘明集三十。 文苑英华二百三十三。 《诗纪》百五。 "

【静卧栖霞寺房望徐祭酒诗】

绝俗俗无侣。

修心心自斋。

连崖夕气合。

虚宇宿云霾。

卧藤新接户。

欹石久成阶。

树声非有意。

禽戏似忘怀。

故人市朝狎。

心期林壑乖。

唯怜对芳杜。

可以为吾侪。

"○广弘明集三十。 《诗纪》百五。 "

【营涅忏还涂作诗】"并序"祯明二年仲冬。

摄山栖霞寺布法师。

只"广弘明集作某。 注云。 三本作只。 "尔待"广弘明集作时。 注云。 三本、宫本作待。 "终。

余以此月十七日宿昔入山。

仰为师氏营涅忏。

还途有此作。

可否"广弘明集作不。 注云。 三本、宫本作否。 "同一贵。

生死亦一条。

况期"广弘明集作斯。 注云。 明本作期。 "灭尽者。

岂是俗中要。

人道离九怆。

冥期出世遥。

留连入涧曲。

宿昔陟"广弘明集作步。 注云。 明本作陟。 "岩椒。

石溜冰"广弘明集云。 宫本作水。 "便断。

松霜日自销。

向崖云。

出谷雾飘。

勿言无大隐。

归来即市朝。

"○广弘明集三十。 《诗纪》百五。 "【至德二年十一月十二日升】"广弘明集作界。 注云。 元、明本作升。 "德施山斋三宿决定罪福忏悔诗四知无矫志。

二"广弘明集作三。 注云。 三本、宫本作二。 "施启幽心。

简通"广弘明休作通简。 注云。 三本、宫本作简通。 "避人物。

偃息还山林。

曲涧停驺响。

交枝落幔"广弘明集作。 注云。 宋本作漫。 明本作漫。 "阴。

池台聚冻雪。

栏牖噪归禽。

石彩无新故。

峰形讵古今。

大车何杳杳。

奔马遂。

何以修六念。

虔诚在一音。

未泛慈舟远。

徒令愿海深。

"○广弘明集三十。 《诗纪》百五。 "

【咏采甘露应诏诗】

祥露晓氛氲。

上林朝晃郎。

千行珠树出。

万叶琼枝长。

徐轮动仙驾。

清晏留神赏。

丹水波涛泛。

黄山烟雾上。

风亭翠旆开。

云殿朱弦响。

徒知恩礼洽。

自怜名实爽。

"○《初学记》二。 《诗纪》百五。 "

【借刘太常《说文》诗】

刘慕子云。

许慎询景伯。

硕学该虫篆。

奇文秀鸟迹。

曰余徒下帷。

待问垂重席。

不诣王充市。

聊投班玩籍。

三写遍钻研。

六书多补益。

幽居服药饵。

山宇生虚白。

留连嗣芳杜。

旷荡依泉石。

夫君爱满堂。

愿言驰下泽。

"○《初学记》二十一。 《诗纪》百五。 "

【赋得一日成三赋应令诗】

副君睿赏遒。

清夜北园游。

下笔成三赋。

传觞对九秋。

飞文绮采。

落纸波涛流。

树密寒蝉响。

檐暗雀声愁。

绿溆明层殿。

青山照近楼。

此时盛礼物。

顾省良若抽。

"○《初学记》三十一。 《诗纪》百五。 "

【摄官梁小庙诗】〖《诗纪》云。

梁有小庙。

太祖太夫人庙也。

非嫡故别立庙。

南史曰:侯景寇建邺。

诏以总权兼太常卿守小庙。

〗畴昔游依"《类聚》作衣。 "所。

今日荐樱时。

宪章诚有革。

岁月遂难思。

故人独之子。

官联更在兹。

虚檐静暮雀。

洞户映光丝。

平生复能几。

语事必伤悲。

"○《类聚》三十八。 文苑英华三百二十。 《诗纪》百五。 "

【卞山楚庙诗】藻祈明德。

倚棹息岩阿。

忽听晨鸡"《类聚》作鸟鸣。 "曙。

非复"文苑作是。 "楚宫歌。

闲阶宿荠。

古木断悬萝。

帷"文苑作帏。 "堂寂易晚。

桴"文苑作抱。 "鼓自相和。

盛祀流百世。

英威定几何。

"○《类聚》三十八。 文苑英华三百二十。 《诗纪》百五。 "

【山庭春日诗】

洗沐惟"《类聚》作唯。 文苑同。 "五日。

栖迟在"《初学记》作对。 《诗纪》云。 一作对。 "一丘。

古楂"《初学记》作槎。 文苑同。 "横近涧。

危"《初学记》作巴。 "石耸前洲。

岸"《类聚》误作峰。 "绿开河柳。

池红照海榴。

野花宁待"《初学记》作辨。 "晦。

山虫讵识秋。

人生复能几。

夜烛非长游。

"○《类聚》三作山庭春诗。 《初学记》二十作休沐山庭诗。 文苑英华百五十七。 《诗纪》百五。 "

【七夕诗】〖《诗纪》云。

六朝声偶作柳顾言者非。

汉曲天榆冷。

河边月桂秋。

婉娈期今夕。

"《初学记》作夜。 "飘渡浅流。

轮随列"岁时杂咏作刘。 "宿动。

"《类聚》作月宿转。 《诗纪》云。 一作转。 "路逐彩云浮。

横波翻泻泪。

束素反缄愁。

此时机杼息。

独向红妆羞。

"○《类聚》四。 《初学记》四。 古今岁时杂咏二十五。 文苑英华百五十八。 《诗纪》百五。 "【南还寻草市宅诗】红颜辞巩洛。

白首入に辕。

乘春行"《类聚》作还。 文苑云。 一作还。 "故里。

徐步采芳荪。

"《初学记》作莲。 "迳毁悲求"《类聚》作嵇。 《初学记》作仇。 "仲。

林残忆巨源。

"《类聚》误作原。 "见桐犹识井。

看柳尚知门。

花落空难遍。

莺啼静易喧。

无人访语默。

何处叙寒温。

百年独"文苑作共。 "如此。

伤心岂"文苑作谁。 注云。 一作岂。 "复论。

"○《类聚》六十四。 《初学记》二十四。 文苑英华三百七。 《诗纪》百五。 "

【和张记室源伤往诗】〖《诗纪》云。

集作伤佳人。

〗小"文苑作少。 "妇当垆夜。

夫婿凯归"《类聚》作师。 文苑同。 又注。 集作归。 "年。

正歌千里曲。

翻入九重泉。

机中未断素。

瑟上本留弦。

空帐临窗掩。

孤灯向壁燃。

还悲寒陇"《类聚》作塞垄。 "曙。

"文苑云。 集作树。 《诗纪》云。 一作树。 "松短未生烟。

"○《类聚》三十四作和张源伤往诗。 文苑英华三百二题下注。 集作伤佳人。 《诗纪》百五。 "【在陈旦解酲共哭顾舍人诗】

独酌一樽酒。

高咏七哀诗。

何言蒿里别。

非复竹林期。

阶荒郑公草。

户阒董生帷。

人随暮"《诗纪》云。 一作朝。 "槿落。

客共晚莺悲。

年发"文苑作鬓。 "两如此。

伤心讵"《类聚》作独。 《诗纪》云。 一作独。 "几时。

"○《类聚》三十四作伤顾野王诗。 文苑英华三百二。 《诗纪》百五。 "

【侍宴临芳殿诗】〖《诗纪》云。

六朝声偶作柳顾言者非。

钟"文苑作钟。 "箭自"文苑作且。 《诗纪》云。 一作且。 "徘徊。

皇堂荐羽杯。

桥平疑水落。

石迥见山开。

林前暝色静。

花处近香来。

西嵫伤抚夕。

北阁滥游陪。

"○《初学记》二十四。 文苑英华百七十五作临芳殿侍宴。 万花谷后二十三作江总诗。 《诗纪》百五。 "

【侍宴瑶泉殿诗】

水亭通兮诣。

石路接堂皇。

"文苑误作皇堂。 "野花不识采。

旅竹本无行。

雀惊疑欲曙。

蝉噪似含凉。

何言金殿侧。

亟奉瑶池觞。

"○《初学记》二十四。 文苑英华百七十五作宴琼泉殿。 《诗纪》百五。 "

【别袁昌州诗二首】

河梁"《初学记》作阳。 "望陇头。

分手路悠悠。

徂"文苑误作狙。 "年惊若"《诗纪》作若惊。 "电。

别日欲成秋。

黄鹄飞飞远。

青山去去愁。

不言云雨散。

更似东西流。

"○《类聚》二十九。 《初学记》十八。 文苑英华二百六十六。 《诗纪》百五。 "

客子叹途穷。

此别异西东。

关山嗟坠叶。

歧路悯征蓬。

别鹤声声远。

愁云处处同。

"○《类聚》二十九。 "

【经始兴广果寺题恺法师山房诗】息舟候香埠。

怅别在寒林。

竹近交枝乱。

山长绝迳深。

轻飞入定影。

落照有疏阴。

不见投云状。

空留折桂心。

"○《初学记》二十三。 《诗纪》百五。 "

【和衡阳殿下高楼看妓诗】起"文苑作绮。 "楼侵碧汉。

初日照红妆。

弦心艳卓女。

曲误"文苑作调。 "动周郎。

并歌时转黛。

息舞暂分香。

挂缨银烛下。

莫笑玉钗长。

"○《初学记》十五。 文苑英华二百十三。 《诗纪》百五。 "

【赋得空闺怨诗】

荡妻怨独守。

卢姬伤独居。

瑟上调弦落。

机中织素余。

自羞泪无燥。

翻觉梦成虚。

复嗟长信阁。

寂寂往来疏。

"○《类聚》三十二。 《诗纪》百五。 "

【并州羊肠坂诗】

三春别帝乡。

五月度羊肠。

本畏车轮折。

翻嗟马骨伤。

惊风起朔雁。

落照尽胡桑。

关山定何许。

徒御惨悲凉。

"○文苑英华二百八十九。 "【岁暮还宅诗】悒然想泉石。

驱驾出城"《初学记》作楼。 "台。

玩竹春前笋。

惊花雪后梅。

青山殊可对。

黄卷复时开。

长绳岂系日。

浊酒倾一杯。

"○《类聚》六十四。 《初学记》二十四。 《诗纪》百五。 "

【春夜山庭诗】

春夜芳时晚。

幽庭野气深。

山疑刻削意。

树接纵横阴。

户对忘忧草。

池惊旅浴禽。

樽中良得性。

物外知余心。

"○《类聚》三十六。 广《文选》十五。 《诗纪》百五。 "

【夏日还山庭诗】

独於幽栖地。

山庭暗女萝。

涧渍长低筱。

池开半卷荷。

野花朝暝落。

盘根岁月多。

停樽无赏慰。

狎鸟自经过。

"○《类聚》三十六。 《诗纪》百五。 "

【赋得谒帝承明庐诗】

雾开仁寿殿。

云绕承明庐。

轮停绀引。

马度红尘余。

香貂"《初学记》作豹。 "拜黻衮。

花绶拂玄除。

谒帝升清汉。

何殊入紫虚。

"○《初学记》十四。 文苑英华百九十。 《诗纪》百五。 "

【赋得携手上河梁应诏诗】

早秋天气凉。

分手关山长。

云愁数处黑。

木落几枝黄。

鸟归犹识路。

流去不知乡。

秦川心断绝。

何悟是河梁。

"○《类聚》二十九。 《诗纪》百五。 "【赋得泛泛水中凫诗】

归凫沸卉同。

乱下芳"《类聚》作方。 文苑同。 "塘中。

出没时衔藻。

飞鸣忽风。

浮深或不息。

戏广若乘空。

春鹦徒有赋。

还笑在金笼。

"○《类聚》九十一。 文苑英华三百二十九。 《诗纪》百五。 "

【赋得三五明月满诗】

三五兔辉成。

浮阴"《类聚》作云。 "冷复轻。

支轮非"文苑作悲。 "战反。

团扇少歌声。

云前来往色。

水上动摇明。

况复高楼照。

何嗟揽不盈。

"○《类聚》一。 文苑英华百五十二。 《诗纪》百五。 "

【衡州九日诗】秋日正凄凄。

茅茨复萧瑟。

姬人荐初"《御览》作秋。 "酝。

幼子问残疾。

园菊抱"文苑作把。 "黄华。

庭榴"岁时杂咏误作度栏。 "剖珠"岁时杂咏作朱。 "实。

聊"岁时杂咏作昨。 "以著书情。

暂遣他乡日。

"○《初学记》四。 古今岁时杂咏三十三。 文苑英华百五十八。 《御览》三十二。 《诗纪》百五。 "【赋咏得琴诗】

可怜峄阳木。

雕为绿绮琴。

田文垂睫泪。

卓女弄弦心。

戏鹤闻应舞。

游鱼听不沈。

楚妃幸勿叹。

此异丘中吟。

"《类聚》作音。 《诗纪》云。 一作音。 ○《类聚》四十四。 《初学记》十六作赋得咏琴诗。 文苑英华二百十二作赋得咏琴。 《诗纪》百五。 "

【咏双阙诗】

象阙连驰道。

天"《类聚》作反。 《诗纪》云。 一作月。 "宇照方疏。

刻凤栖清汉。

图龙入紫虚。

屡逢膏露洒。

几遇祥烟初。

竞言百尺丽。

宁方万丈余。

"○《类聚》六十二。 《诗纪》百五。 "

【三善殿夜望山灯诗】〖《诗纪》云。

六朝声偶作柳顾言者非。

百花疑吐夜。

四照似含春。

的的连星出。

亭亭向月"万花谷作花。 "新。

采珠非合浦。

赠佩异江滨。

若任"万花谷作在。 "扶桑路。

堪言并日轮。

"○《初学记》二十五。 万花谷续八作江总诗。 《诗纪》百五。 "

【奉和东宫经故妃旧殿诗】

故殿看看冷。

空阶步步悲。

犹忆窥窗处。

还如解佩时。

苔生无意早。

燕入有言迟。

若令归就月。

照见不须疑。

"○《类聚》三十四。 文苑英华三百七。 《诗纪》百五。 "

【同庾信答林法师诗】

客行七十岁。

岁暮远徂征。

塞"《类聚》作寒。 "云凝不解。

陇水冻无声。

君看日远近。

"《类聚》作近远。 "为忖长安城。

"○《类聚》二十九作周弘正。 《初学记》十八。 《诗纪》百五。 "

【咏李诗】

嘉树春风早。

春风花落新。

但见成蹊处。

几得正冠人。

当知露井侧。

复与夭桃邻。

"○《类聚》八十六。 《诗纪》百五。 "

【咏蝉诗】

白露凉风吹。

朱明落照移。

鸣条噪林柳。

流响遍台池。

忖声如易得。

寻忽却难知。

"○类九七十七。 《诗纪》百五。 "【答王筠早朝守建阳门开诗】

金兔犹悬魄。

铜龙欲启扉。

三条息行火。

百雉照初晖。

御沟槐影出。

仙掌露光。

"○《类聚》三十九。 文苑英华百九十。 《诗纪》百五。 "

【侍宴赋得起坐弹鸣琴诗】丝传园客意。

曲奏楚妃情。

罕有知音者。

空劳流水声。

"○《初学记》十六。 万花谷后三十二作江总诗。 《诗纪》百五。 "【别永新侯】〖《诗纪》云。

诗汇作张正见者非。

送君张掖郡。

分悲函谷关。

欲知肠断绝。

浮云去不还。

"○《类聚》二十九。 《诗纪》百五。 "

【春日诗】

水苔宜溜色。

山樱助落晖。

浴鸟沈还戏。

飘花度不归。

"○《初学记》三。 《诗纪》百五。 "

【於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诗】

心逐南云逝。

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

今日几花开。

"《诗纪》云。 一作长安九日诗。 曰:心逐南云去。 身随北雁来。 故园篱下菊。 今日为谁开。 ○《初学记》四作九月九日至微山亭诗。 《御览》三十二作九日至微山亭诗。 《诗纪》百五。 ○逯按。 《诗纪》所注见升庵诗话。 "【哭鲁广达诗】

〖南史曰:广达。

陈之良将也。

至德二年为侍中中领军。

贺若弼进军钟山。

广达力战。

及韩擒虎乘胜破宫城。

广达被执。

入隋。

以愤慨卒。

江总抚柩恸哭。

题其棺曰:〗

黄泉虽抱恨。

白日自留名。

悲君感义死。

不作负恩生。

"○陈史鲁广达传。 南史鲁广达传。 《诗纪》百五。 "

【秋日新宠美人应令诗】"以下七言。 "

后宫唯闻莫琼树。

绝世复有宋容华。

皆自争名进女弟。

定觉双飞胜荡家。

愿并迎春比翼燕。

常作照日同心花。

闻道艳歌时易调。

忖许新恩那久要。

翠眉未画自生愁。

玉脸含啼带似笑。

角枕千娇荐芬香。

若使琴心一曲奏。

幽兰度曲不可终。

阳台梦里自应通。

秋树相思一枝绿。

为插贱妾两鬟中。

"○《类聚》十八。 《诗纪》百五。 "

【新入姬人应令诗】

洛浦流风漾淇水。

秦楼初日度阳台。

玉轶轻轮五香散。

金灯夜火百花"《类聚》作光。 "开。

非是妖姬渡江日。

定言神女隔河来。

来时向月别娥。

别时清吹悲箫史。

数钱拾翠争佳丽。

拂红点黛何相似。

本持纤腰惑楚宫。

暂回舞"《诗纪》云。 玉台作鸾。 "袖惊吴市。

新人羽帐挂流苏。

故人网户织蜘蛛。

梅花柳色春难遍。

情来春去在须臾。

不用庭中赋绿草。

但愿思著弄明珠。

"○《类聚》十八。 《诗纪》百五。 "

【闺怨篇】

寂寂青楼大道边。

纷纷白雪绮窗前。

池上鸳鸯不独自。

帐中苏合还空然。

屏风有意障明月。

灯火无情照独眠。

辽西水冻春应少。

蓟北鸿来路几千。

愿君关山及早度。

念妾桃李片时妍。

"○《类聚》三十二作闺怨诗。 文苑英华三百四十六。 《诗纪》百五。 "

【又】

蜘蛛作丝满帐中。

芳草结叶当行路。

红脸脉脉一生啼。

黄鸟飞飞有时度。

故人虽故昔经新。

新人虽新复应故。

"○玉台新咏九作梁简文帝和萧侍中子显春别。 《类聚》三十二。 《诗纪》百五。 "

【内殿赋新诗】兔影脉脉照金铺。

虬水滴滴泻玉壶。

绮翼雕甍迩清汉。

虹梁紫"乐府、《诗纪》并云。 一作桂。 "柱丽黄图。

风高暗绿凋残柳。

雨驶芳红湿晚芙。

三五二八佳年少。

百万千金买歌笑。

偏著故人织素诗。

愿奏秦声采莲"乐府云。 一作菱。 "调。

织女今夕渡银河。

当见新"乐府作清。 注云。 一作新。 "秋停玉梭。

"○《乐府诗集》七十四。 《诗纪》百五。 "【姬人怨】

天寒海水惯相知。

空床明月不相宜。

庭中芳桂憔悴叶。

井上疏桐零落枝。

寒灯作花羞夜短。

霜雁多情恒结伴。

非为陇水望秦川。

直置思君肠自断。

"○《类聚》三十二作为姬人怨服散诗。 文苑英华三百四十六。 《诗纪》百五。 "

【姬人怨服散篇】

薄命夫婿好神仙。

逆愁高飞向紫烟。

金丹欲成犹百练。

玉酒新熟几千年。

妾家邯郸好轻薄。

特忿仙童一丸药。

自悲行处绿苔生。

何悟啼多红粉落。

莫轻小妇狎春风。

罗袜也得步河宫。

云车欲驾应相待。

羽衣未去幸须同。

不学箫史还楼上。

会逐娥戏月中。

"○《类聚》三十二接上篇为一首。 文苑英华三百四十六。 《诗纪》百五。 "

【赠李余】

上林开宴留连。

"○太平寰宇记九十。 "

【应诏诗】

绿桷朱帘金刻凤。

凋梁绣柱玉蟠螭。

"○草堂诗笺三十二秋兴诗注。 "

【诗】

恼杀朱归客。

桃花熏眼醉。

"○万花谷七。 "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