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陈诗卷六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陈诗卷六 逯钦立辑校

☆陈昭〈昭。

义兴国山人。

庆之子。

庆之在梁以军功封永兴侯。

卒。

昭嗣位。

〉【明君词】〖《诗纪》云。

阴铿集亦载此诗。

今从乐府作陈昭。

艺文又作陈明。

疑即昭也。

跨鞍今永诀。

垂泪"阴集作涕。 《类聚》同。 "别亲宾。

汉地随行尽。

"乐府作行将远。 "胡关逐望新。

交河拥塞"阴集作寒。 文苑同。 "雾。

"文苑云。 一作露。 乐府作路。 "陇日"阴集作首。 乐府同。 文苑云。 一作首。 "暗沙尘。

唯有孤明月。

犹能远送"阴集作送远。 文苑同。 又注。 一作远送。 "人。

"○阴常侍集作昭君怨。 《类聚》三十作陈明昭君词。 文苑英华二百四作阴铿昭君怨。 注云。 一作东昭。 《乐府诗集》二十九。 《诗纪》百六。 "

【聘齐经孟尝君墓诗】薛城观旧迹。

征马屡徘徊。

盛德今何在。

唯余长夜台。

苍茫空垄路。

憔悴古松栽。

悲随白杨起。

泪想雍门来。

泉户无关走。

鸡鸣谁为开。

"○文苑英华三百六。 《诗纪》百方。 "

☆陈暄〈暄。

昭弟。

后主在东宫。

引为学士。

及即位。

任为通直散骑常侍。

为后主侮虐悸死。

〉【洛阳道】

洛阳九逵"乐府作达。 注云。 一作逵。 《诗纪》云。 一作衢。 "上。

"文苑云。 一作衢上。 "罗绮四时春。

路傍避骢马。

车中看玉人。

镇西歌艳曲。

临淄逢丽神。

欲知双璧价。

潘夏正连茵。

"○文苑英华百九十二。 《乐府诗集》二十三。 《诗纪》百六。 "【长安道】

长安开绣陌。

三条向绮门。

张敞车单马。

韩嫣乘副轩。

宠深来借殿。

功多竞置"文苑、乐府作买。 "园。

将军夜夜返。

弦歌著曙喧。

"○文苑英华百九十三。 《乐府诗集》二十三。 《诗纪》百六。 "

【紫骝马】

天马汗如红。

鸣鞭"文苑作鞍。 "度九。

歌伤城下冻。

嘶依北地风。

笳"文苑作葭。 注云。 一作笳。 按笳、葭古通。 "寒芳树歇。

笛怨柳枝空。

横行意未已。

羞住"乐府作往。 注云。 一作住。 文苑云。 一作在。 "毂车中。

"○文苑英华二百九。 《乐府诗集》二十四。 《诗纪》百六。 "

【雨雪曲】都尉出祁连。

雨雪满鸡田。

雕陵持抵鹊。

属国用和毡。

冰合军应渡。

"文苑作度。 "楼寒烽未然。

"文苑作燔。 注云。 一作燃。 "花迷差"文苑作槎。 "未著。

疏勒复经年。

"○文苑英华百九十三。 《乐府诗集》二十四。 《诗纪》百六。 "

☆祖孙登〈登。

仕陈为记室。

侯安都引以为客。

〉【紫骝马】

候骑指"《类聚》作柏。 乐府作陌。 俱误。 "楼兰。

长城迥"文苑作向。 注云。 一作迥。 "路难。

嘶从风处断。

骨住水中寒。

飞尘暗金勒。

落泪洒银鞍。

抽鞭上关路。

谁念客衣单"○《类聚》九十三作赋得紫骝马诗。 文苑英华二百九作苏子卿。 《乐府诗集》二十四。 《诗纪》百六。 "

【宫殿名登高台诗】

独有相思意。

聊敞凤皇台。

莲披"文苑云。 集作枝。 "香稍上。

月"《类聚》作日。 "明光正来。

离鹄"文苑作鹤。 《诗纪》云。 一作鹤。 "将云散。

飞花似雪回。

遥思竹"《初学记》误作休。 "林友。

前窗夜夜开。

"○《类聚》六十二。 《初学记》二十四。 文苑英华三百十三作宫殿石登台。 《诗纪》百六。 "

【赋得司马相如诗】

雍容文雅深。

王吉共追寻。

当垆应酤酒。

托意且弹琴。

上林能作赋。

长门得赐金。

唯当有汉主。

知怀封禅心。

"○《类聚》五十五。 《诗纪》百六。 "

【咏风诗】

遥"万花谷作漾。 "楚王宫。

徘徊绕竹丛。

带叶俱吟树。

将花共亻舞空。

飘香双袖里。

乱曲五弦中。

试上高台"万花谷作楼。 "听。

悲响定无穷。

"○《类聚》一。 《初学记》一。 文苑英华百五十六。 万花谷二作祖孙登诗。 《诗纪》百六。 "【咏水诗】

骊泉"《类聚》作龙川。 "紫阙映。

"《诗纪》云。 一作龙川紫阁映。 "珠浦碧沙沈。

"文苑作连。 "岸阔莲香远。

流清云影深。

风潭如拂镜。

山溜似调琴。

请君看皎洁。

知有淡然心。

"○《类聚》八。 《初学记》六。 文苑英华百六十三作释惠标。 《诗纪》百六。 "

【咏柳诗】

驰道藏乌日。

郁郁正翻风。

抽翠争连影。

飞绵乱上空。

高叶临胡塞。

长枝拂汉宫。

欲验伤攀折。

三春横笛中。

"○《类聚》八十九。 《诗纪》百六。 "【赋得涉江采芙蓉诗】

〖《诗纪》云。

古诗。

涉江采芙蓉。

兰泽多芳草。

浮照满川涨。

芙蓉承落光。

人来间花影。

衣渡得荷香。

桂舟轻不定。

菱歌引更长。

采采嗟离别。

无暇缉为裳。

"○《类聚》八十二。 《诗纪》百六。 "

【莲调诗】

长川落照日。

深浦漾清风。

弱柳垂江翠。

新莲夹岸红。

船行疑泛迥。

月映似沈空。

愿逐琴高戏。

乘鱼入浪中。

"○《初学记》六。 文苑英华百六十三作释蕙标咏水。 《诗纪》百六。 "

【咏城堑中荷诗】

白水丽金扉。

"《类聚》误作肩。 "青荷承日晖。

叶似环城盖。

香乱上桥衣。

岸高知水落。

影合见菱稀。

犹疑涉江处。

空望采莲归。

"○《类聚》八十二。 《诗纪》百六。 "

☆刘删〈删。

仕陈为长史。

侯安都为侍中大将军。

引以为客。

〉【泛宫亭湖诗】〖《荆州记》云。

宫亭湖庙神能使湖中分。

风而帆南北。

〗回舻"寰宇记作流。 "乘"《初学记》作承。 "派水。

举帆"永乐大典作棹。 "逐分风。

氵养疑无际。

飘"《类聚》作扬。 永乐大典同。 《初学记》作。 文苑同。 "似度"永乐大典作渡。 "空。

樯乌排鸟路。

船影没河宫。

孤石沧波里。

匡"永乐大典作岸。 误。 "山苦"《初学记》作若。 永乐大典作古。 "雾中。

寄谢"《类聚》作言。 永乐大典同。 "千金子。

安知万里蓬。

"永乐大典作逢。 ○《类聚》九。 《初学记》七。 文苑英华百六十三。 永乐大典六千七百。 《诗纪》百六。 "

【赋得苏武诗】

奉使穷沙漠。

扌文"《诗纪》作收。 "泪上河梁。

食雪天山近。

思归海路长。

系书秋待雁。

握节暮看羊。

因思李都尉。

还汉不相忘。

"○《类聚》五十五。 《诗纪》百六。 "

【采药游名山诗】〖《诗纪》云。

郭璞游仙诗。

采药游名山。

将以救年颓。

名山本郁盘。

道士贵黄冠。

独驭千年鹤。

来寻五色丸。

石床新溜乳。

金灶欲成丹。

定知无二价。

非复在长安。

"○《类聚》作十一。 《诗纪》百六。 "【侯司空宅咏妓诗】〖《诗纪》云。

阴铿同赋。

石家金谷妓。

妆罢出兰闺。

看花只"《类聚》作争。 "欲笑。

闻瑟不胜"《类聚》作似能。 "啼。

山边歌落日。

池上舞前溪。

将人当桃李。

何"《类聚》作无。 "处不成蹊。

"○《类聚》四十二作侯司空第山园妓诗。 《初学记》十五。 文苑英华二百十三。 《诗纪》百六。 "

【赋松上轻萝诗】

叶绕千年盖。

条依百尺枝。

属与松风动。

时将薜影垂。

学带非难结。

为衣或易披。

山阿"《类聚》作河。 "若近远。

独有"《类聚》作自。 "楚人知。

"○《类聚》八十一。 《诗纪》百六。 "

【赋得马诗】独饮临寒窟。

离群思北风。

陈王欲观舞。

御史自随骢。

边声陨客泪。

果下益桃红。

恒持沛艾影。

解向平陵东。

"○《类聚》九十三。 文苑英华三百三十。 《诗纪》百六。 "

【赋得独鹤凌云去诗】

孤鸣思沧海。

矫翮避虞机。

怨别凄琴曲。

凌风散舞衣。

五里虽回顾。

千年会欲归。

寄语雷门鼓。

无复一双飞。

"○《类聚》九十作刘那。 《诗纪》百六。 "

【咏青草诗】

雨沐"《诗纪》作淋。 "三春叶。

风传十步香。

映袍怜色重。

临书喜带长。

"○《类聚》八十一。 《诗纪》百六。 "

【咏蝉诗】

声流上林苑。

影入守"《类聚》作侍。 "臣冠。

得饮玄天露。

何辞高柳寒。

"○《类聚》九十七。 《诗纪》百六。 "

【登庐山诗】

野烟出炉上。

山花落镜前。

危梁取"或作耿。 "大壑。

瀑布桂"当作挂。 又或作曳。 "中天。

秦始眺宇宙。

汉武上旌旃。

结庐分往籍。

留め映遐年。

"原注。 未见全篇。 ○《庐山记》四。 又卷二作刘删诗。 引天一韵。 "

☆岑之敬〈之敬。

字思礼。

南阳人。

梁时对策擢高第。

累迁晋安王中记室。

陈太建初。

授东宫学士。

转南台侍御史、征南府谘议参军。

太建十一年卒。

年六十一。

〉【折杨柳】

将军始见知。

细柳绕营垂。

悬丝拂城转。

飞絮上宫吹。

塞门交度叶。

谷口暗横"乐府作还。 "枝。

曲成"文苑作城。 乐府同。 "攀折处。

唯言怨别离。

"○文苑英华二百八、《乐府诗集》二十二并作岑敬之。 《诗纪》百六。 "

【洛阳道】喧喧洛水"文苑作川。 注云。 一作水。 "滨。

郁郁小平津。

路傍桃李节。

陌上采桑春。

聚车看卫。

连手望安仁。

复有能留客。

莫愁娇态新。

"○文苑英华百九十二、《乐府诗集》二十三并作岑敬之。 《诗纪》百六。 "【对酒】

色映临池竹。

香浮满砌兰。

舒文泛玉碗。

漾蚁溢金盘。

箫曲随鸾易。

笳声出塞难。

唯有将军酒。

川上可除寒。

"○文苑英华百九十五作岑敬之。 《乐府诗集》二十七。 《诗纪》百六。 "

【对酒】

色映临池竹。

香浮满砌兰。

舒文泛玉碗。

漾蚁溢金盘。

箫曲随鸾易。

笳声出塞难。

唯有将军酒。

川上可除寒。

"○文苑英华百九十五作岑敬之。 《乐府诗集》二十七。 《诗纪》百六。 "

【乌栖曲】

骢马直去没浮云。

河渡冰开两岸分。

鸟"乐府作乌。 "藏日暗行人息。

空栖只影长相忆。

明月二八照花新。

当垆十五晚留宾。

"○《乐府诗集》四十八。 《诗纪》百六。 "

☆褚〈。

字温理。

河南阳翟人。

起家王府法曹。

为山阴令。

太建十二年。

迁御史中丞。

卒于官。

年五十二。

有集十卷。

〉【斗鸡东郊道诗】〖《诗纪》云。

曹子建名都篇曰:斗鸡东郊道。

走马长楸间。

春郊斗鸡侣。

捧敌两逢迎。

妒"《初学记》作诡。 文苑、《诗纪》云。 一作诡。 "群排袖出。

带勇向场惊。

锦毛侵距散。

芥羽杂尘生。

还同战胜罢。

耿介寄前鸣。

"○《初学记》三十。 文苑英华二百六作褚珍。 苑诗类选十四。 《诗纪》百六。 "

☆谢燮〈燮。

太建十二年所司荐为吏部侍郎。

〉【陇头水】

陇坂望咸阳。

征人惨思肠。

咽流喧断岸。

游沫聚飞梁。

凫分敛冰彩。

虹饮照旗光。

试听铙歌曲。

唯吟君马黄。

"○文苑英华百九十八。 《乐府诗集》二十一。 《诗纪》百六。 "

【雨雪曲】

朔边昔离别。

寒风复凄切。

峨峨六尺冰。

飘飘千里雪。

未塞"文苑作深闭。 注云。 一作未塞。 "袁安户。

行封苏武节。

应"文苑作用。 注云。 一作应。 "随陇水流。

几过"文苑作回。 注云。 一作过。 "空"文苑作疑。 乐府云。 一作疑。 "呜咽。

"○文苑英华百九十三。 《乐府诗集》二十四。 《诗纪》百六。 "

【明月子】

杪秋之遥夜。

明月照高楼。

登楼一回望。

望见东"乐府、《诗纪》并云。 一作南。 "陌头。

故人眇千里。

言别历九秋。

相思不相见。

望望空离忧。

"○《乐府诗集》六十五。 《诗纪》百六。 "

【方诸曲】

望仙室。

仰云光。

绳河里。

扇月傍。

井公能六著。

玉女善投壶。

琼醴和金液。

还将天地俱。

"○《乐府诗集》五十一。 《诗纪》百六。 "

【早梅诗】

迎春故早发。

独自不疑寒。

畏落众花后。

无人别意看。

"○《类聚》八十六。 《诗纪》百六。 "☆萧诠〈诠。

仕陈为黄门郎。

〉【巫山高】

巫山映巫峡。

高高殊未穷。

猿声不辨处。

雨色讵分空。

悬崖下桂月。

"文苑作影。 注云。 一作月。 "深涧响松风。

别有仙云起。

时向楚王宫。

"○文苑英华二百一。 《乐府诗集》十七。 《诗纪》百六。 "【赋得往往孤山映诗】青山照落晖。

映远望连飞。

仙峰看玉笥。

关路视金微。

鼓吹声疑尽。

香炉烟觉稀。

共君临水别。

劳此送将归。

"○《初学记》五。 文苑英华百六十。 《诗纪》百六。 "

【咏衡泥双燕诗】

衔泥金屋外。

表瑞玉筐中。

学飞疑汉妾。

巢幕惮吴宫。

爪截还犹短。

窠成新尚空。

讵并零陵石。

飞舞逐春风。

"○《类聚》九十二。 文苑英华三百二十九作衔泥双燕。 《诗纪》百六。 "

【赋得夜猿啼诗】

桂月影才通。

猿啼迥"《类聚》作鸣回。 "入风。

隔岩还啸侣。

临潭自响空。

挂"《类聚》作桂。 "藤疑欲"《初学记》作取。 "饮。

吟枝似避弓。

别有三声泪。

沾裳竟不穷。

"○《类聚》九十五。 《初学记》二十九作夜犭爰啼。 文苑英华三百三十作萧全咏夜猿啼。 《诗纪》百六。 "

【赋得婀娜当轩织诗】

东南初日照秦楼。

西北织妇正娇羞。

绮窗犹垂悲翠幌。

珠帘半上珊瑚钩。

新妆入机映春牖。

弄杼鸣梭挑纤手。

何曾织素让新人。

不掩流苏中妇。

三日五匹未言迟。

衫长腕弱绕轻丝。

绫中转蹑成离鹄。

锦上回文作别诗。

不惜纨"《诗纪》作绕。 "素同霜雪。

更伤秋扇箧中辞。

"○《类聚》六十五。 《诗纪》百六。 "

☆贺彻〈彻。

仕陈为左民郎。

〉【采桑】

蚕妾出房栊。

结伴类花丛。

度水春衫绿。

映日晚妆红。

钏声时动树。

衣香自入风。

钩长嫩"乐府作从。 "枝曲。

叶尽细条空。

竞采须盈手。

争归欲满笼。

自怜公府步。

谁与少年同。

"○《乐府诗集》二十八。 《诗纪》百六。 "

【赋得长笛吐清气诗】

〖《诗纪》云。

魏文帝善哉行。

悲弦激清声。

长笛吐清气。

胡关氛雾侵。

羌笛吐清音。

韵切山阳曲。

声悲陇上吟。

柳折"文苑误作拆。 "城边树。

梅舒岭外林。

方知出塞虏。

不惮武溪深。

"○《初学记》十六。 文苑英华二百十二。 《诗纪》百六。 "

【赋得为我弹鸣琴诗】

薄暮高堂上。

调琴召美人。

伯喈声未尽。

相如曲复新。

点徽还转弄。

乱爪更留宾。

聊持一弦响。

杂起艳歌尘。

"○《类聚》四十四作贺澈。 《诗纪》百六。 "☆贺循〈循。

仕陈为比部郎。

〉【赋得夹池修竹诗】

绿竹影参差。

葳蕤"文苑作便娟。 "带曲池。

逢秋叶不落。

经寒色讵移。

来风韵"《初学记》误作颠。 "晚迳。

集凤动春枝。

所欣高蹈"《初学记》作节。 文苑同。 "客。

未"文苑作来。 "待伶伦吹。

"○《类聚》八十九。 《初学记》二十八及文苑英华三百二十五作贺修赋得夹池竹。 《诗纪》百六。 "

【赋得庭中有奇树诗】〖《诗纪》云。

古诗。

庭中有奇树。

绿叶发华滋。

三春节物始芳菲。

游丝细草动春晖。

香风飘舞花间度。

好鸟和鸣枝上飞。

临池间竹偏增绿。

依阶映雪纷"《类聚》作远。 "如玉。

温室庭前竟不言。

鼓吹楼中能作曲。

曾闻远别旧难思。

攀折会取赠佳期。

长条本自堪为带。

密叶由来好作帷。

星稀汉转月轮明。

徘徊夜鹊屡相惊。

欲识幽人兰杜迳。

山窗芳桂复丛生。

"○《类聚》八十八。 《诗纪》百六。 "

☆李爽〈爽。

仕陈为中记室。

〉【赋得芳树诗】芳树千株发。

摇荡三阳时。

气软来风易。

枝繁度鸟迟。

春至花如锦。

夏近叶成帷。

欲寄边城客。

路远讵。

"乐府作谁。 "能持。

"乐府云。 一作路远讵难持。 ○《类聚》八十八。 《乐府诗集》十七作芳树。 《诗纪》百六。 "

【山家闺怨诗】

山中多早梅。

荆扉达曙开。

竹巾君自折。

荷衣谁为裁。

行云无处所。

人住在阳台。

"○《类聚》三十三。 《诗纪》百六。 "

☆萧贲〈贲。

字文奂。

齐竟陵王子良之孙。

起家梁湘东王法曹参军。

仕陈。

官职不明。

〉【长安道】

前登灞陵道。

"《类聚》作岸。 文苑同。 "还瞻渭水流。

城形类北"《类聚》作南。 "斗。

桥势似牵牛。

飞轩驾"《类聚》作与。 "良驷。

宝剑杂轻裘。

经过狭斜里。

"《类聚》、乐府作里。 文苑、《诗纪》云。 一作里。 "日暮与"《类聚》作且。 《诗纪》云。 一作且。 "淹留。

"○《类聚》四十二作梁元帝长安路。 文苑英华百九十二。 《乐府诗集》二十三。 《诗纪》百六。 "

☆何胥〈胥。

后主时为太常令。

采宫中艳诗被之管弦。

以为新曲。

〉【被使出关诗】〖《诗纪》云。

诗汇作庾肩吾者非。

出关登陇坂。

回首望"文苑作问。 "秦川。

绛水通西晋。

机桥指北燕。

奔流下激石。

古木上参天。

莺啼落春后。

雁度在秋前。

平生"文苑作生平。 "屡此别。

肠断自催年。

"○文苑英华二百九十六。 《诗纪》百六。 "【赋得待诏金马门诗】

汉家一统轨。

济济万国朝。

飞缨拂晓雾。

轻辇逐晨飙。

槐衢映绿绂。

"《初学记》作纟戾。 "日彩丽金貂。

此时参待诏。

谁复想渔樵。

"○《初学记》二十四。 《诗纪》百六。 "

【伤章】〖《诗纪》云。

章字上疑有阙文。

〗公大将军诗百"文苑误作日。 "万横行罢。

三千白日新。

短箫应出塞。

长笛反惊邻。

槐庭惨芳树。

舞阁思阳春。

所悲金谷妓。

坐望玉关人。

"○文苑英华三百二。 《诗纪》百六。 "

【哭陈昭诗】

思人适旧馆。

寂寞非一源。

"文苑作原。 "无复酣歌乐。

空余燕雀喧。

落晖隐穷巷。

秋风生故园。

抚孤空对此。

零泪欲奚言。

"○文苑英华三百二。 《诗纪》百六。 "☆阳缙〈缙。

陈中书舍人。

以辞学知名。

陈亡。

自江左徙关中。

〉【赋得荆轲诗】

函关使"乐府作路。 "不通。

燕将重深功。

长虹贯白日。

易水急寒风。

壮发危冠下。

匕首地图中。

琴声不可识。

遗恨没秦宫。

"○《类聚》五十五。 《乐府诗集》五十八作阳缙荆轲歌。 《诗纪》百七。 "

【照帙秋萤诗】

秋窗余照尽。

入暗早萤来。

忽聚还同色。

恒然"《类聚》作燃。 "讵落灰。

飞影黄金散。

依帷缥帙开。

含明终"《类聚》作自。 《诗纪》云。 律祖作自。 "不息。

夜月空徘徊。

"○《类聚》九十七。 文苑英华三百二十九。 《诗纪》百七。 "

【侠客控绝影诗】

〖《诗纪》云。

陆士衡拟古《诗》曰:侠客控绝影。

都人骖玉轩。

青门小苑物华新。

花开鸟弄会芳春。

仙掌层台浮丽日。

长楸广"文苑作横。 "路起红尘。

园中追寻桃李径。

陌上逢迎游侠人。

游侠英名驰上国。

人马意气俱相得。

白玉鹿卢"文苑作辘轳。 "秋水剑。

青丝宛转黄金勒。

复有鱼目并龙文。

蹑影追风本绝群。

影入吴门疑曳练。

形来西北似浮云。

寄语幽并驰射客。

未肯推门"《类聚》作名。 文苑同。 《诗纪》云。 一作名。 "持借君。

"○《类聚》三十三。 文苑英华百九十六。 《诗纪》百七。 "☆阳慎【从驾祀麓山庙诗】

圣德忧民暇。

麾旆谒山灵。

画航泛北渚。

文马侍东平。

春浦戈照。

寒林铙吹鸣。

依稀长安驿。

"文苑作舞。 "萧条都尉城。

井泉能共动。

江帆得分行。

窗幽细网合。

阶静"文苑作净。 "落花明。

阎"《类聚》作檐。 古通。 "巢始入燕。

轩树已迁莺。

菲菲兰俎馥。

淡淡桂樽清。

银塘"《类聚》作堂。 "日影尽。

"文苑误作昼。 "玉座舞衣轻。

"○《类聚》三十八。 文苑英华三百二十作杨慎。 《诗纪》百七。 "

☆蔡凝〈凝。

字子居。

济阳考城人。

天嘉中。

尚主拜驸马都尉、给事黄门侍郎。

后主时。

迁晋熙王长史。

祯明三年。

陈亡。

入隋。

道病卒。

年四十七。

〉【赋得处处春云生诗】

〖《诗纪》云。

谢和刘西曹望海台《诗》曰:往往孤山映。

处处春云生。

春色遍空明。

春云处处生。

入风衣暂敛。

随车盖转轻。

作叶还依树。

为楼欲近城。

含愁上对影。

似有别离情。

"○《初学记》一。 《诗纪》百六。 "

☆蔡君知〈君知。

凝子。

颇知名。

〉【君马黄】

君马经"乐府作径。 文苑云。 一作径。 "西极。

臣马出东方。

策举"乐府作足策。 文苑云。 一作足策。 "浮云影。

珂连明月光。

水冻恒伤骨。

蹄寒为践霜。

踌躇嗟伏枥。

空想欲从良。

"○文苑英华二百九。 《乐府诗集》十七作蔡知君。 《诗纪》百六。 "☆阮卓〈卓。

陈留尉氏人。

仕陈为新安王府记室。

累迁德教殿学士。

聘隋还。

除南海王府谘议参军。

祯明三年入隋。

行至江州卒。

年五十九。

〉【关山月】

关山陵汉开。

霜月正"文苑云。 一作自。 "徘徊。

映林如璧碎。

侵塞似轮摧。

楚师随晦尽。

胡兵逐暖来。

寒笳将夜鹊。

相乱晚声哀。

"○文苑英华百九十八。 《乐府诗集》二十三。 《诗纪》百六。 "

【长安道】

长安驰道上。

钟鸣"文苑作鼓。 注云。 一作鸣。 "宫寺开。

残云销凤阙。

宿雾敛章台。

骑转金吾度。

车鸣丞相来。

蔼蔼东都晚。

群公驺御回。

"○文苑英华百九十二。 《乐府诗集》二十三。 《诗纪》百六。 "

【咏鲁仲连诗】鲁连有高趣。

意气本相求。

笑罢秦军却。

书成燕将愁。

聊弃南金赏。

方从沧海游。

寄言人世客。

非君能见留。

"○《类聚》五十五。 《诗纪》百六。 "【赋得咏风诗】

高风应爽节。

摇落渐疏林。

吹云"《初学记》作霜。 万花谷同。 "旅雁断。

临谷晓松吟。

屡惜"《初学记》作弃。 万花谷同。 "凉秋扇。

常"《初学记》作恒。 万花谷同。 "飘清夜琴。

泠泠随《列子》。

弥谐逸豫心。

"○《初学记》一。 文苑英华百五十六作咏风。 万花谷后二作阮卓诗。 《诗纪》百六。 "【赋得莲下游鱼诗】

春色映澄陂。

涵泳"文苑作咏。 "且相随。

未上龙门路。

聊戏芙蓉池。

触浪莲香"《类聚》作看。 "动。

乘流叶影披。

相忘自有乐。

庄惠岂能知。

"○《类聚》九十六作莲下游鱼诗。 文苑英华三百三十。 《诗纪》百六。 "

【赋得黄鹄一远别诗】

〖《诗纪》云。

苏武寺。

黄鹄一远别。

千里顾徘徊。

〗霜风秋月映楼明。

寡鹤偏栖中夜惊。

月下徘徊顾别影。

风前凄断送离声。

离声一去断还续。

别响时来疏复促。

聊看远客赠绫纹。

弥怨闲宵雅琴曲。

恒思昔日稻粱恩。

理翮整翰上君轩。

独舞轻飞向吴市。

孤鸣清唳出雷门。

王子吹笙忽相值。

自觉飘飘云里驶。

一举千里未能归。

惟有田饶解深意。

"○《类聚》九十。 《诗纪》百六。 "

☆徐孝克〈孝克。

陵弟。

宣帝时为国子祭酒。

陈亡入隋。

为国子博士。

〉【仰同令君摄山栖霞寺山房夜坐六韵诗】

戒坛"广弘明集作檀。 注云。 三本作坛。 "青石路。

灵相紫金峰。

影尽"广弘明集作进。 注云。 明本一作尽。 "皈依鸽。

餐迎守护龙。

晨朝宣宝偈。

寒夜敛疏钟。

鸡兰静含握。

仁智独从容。

五禅清虑表。

七觉荡心封。

愿言於此处。

携手屡相逢。

"○广弘明集三十。 《诗纪》百五。 "

【仰和令君诗】

上宰明四空。

回车八道中。

洞凉容麦气。

岩光对月宫。

香来讵经火。

花散不随风。

涧松无异聒。

禅桂两分丛。

虚薄诚为累。

何因偶会同。

暂此乖山北。

犹可向墙东。

"○广弘明集三十。 《诗纪》百五。 "

☆潘徽〈徽。

字伯彦。

吴郡人。

为客馆令。

陈亡入隋。

累迁京兆郡博士。

杨玄感甚重之。

玄感败。

出为威定县主簿。

发病卒。

〉【赠北使诗】〖《诗纪》云。

徽虽入隋。

此诗盖作於陈。

故次于此。

业定三边静。

时和四海敦。

行人仍礼籍。

使者接轩。

宾荣君享燕。

"文苑作客。 "客"文苑作闲。 "踞我司存。

既美齐婴学。

欣逢郑产言。

琴酒时欢会。

篇章极讨论。

回旌逗陇左。

"文苑误作去。 "返轴指河源。

塞榆行隐路。

津柳稍垂门。

日沈山气合。

潮落水花翻。

离情欲寄鸟。

别泪不"文苑误作下。 "因猿。

所可缄怀袖。

方以代兰萱。

"○文苑英华二百九十六。 《诗纪》百六。 "

☆韦鼎〈鼎。

杜陵人。

仕梁累迁中书侍郎。

陈受禅。

拜黄门郎。

聘周还。

为太府卿。

陈亡入隋。

授仪同。

除光州刺史。

〉【长安听百舌诗】

万里风烟异。

一鸟忽相惊。

那能对远客。

还作故乡声。

"○《类聚》九十二。 文苑英华三百二十九并作陈聘使韦鼎在长安听百舌诗。 《诗纪》百六。 "

☆徐德言【破镜诗】

〖古今诗话曰:陈太子舍人徐德言。

尚叔宝妹乐昌公主。

陈政衰。

谓妻曰:国破必入权豪家。

傥情缘未断。

尚冀相见。

乃破一照人。

分其半。

约他日以正月望日卖於都市。

及陈亡。

其妻果为杨越公得之。

德言流离辛苦。

仅能至京。

遂以正月望日访於都市。

有苍头卖半照者。

大高其价。

人皆笑之。

德言直引至其居。

出半照以合之。

仍题诗云云。

公主得诗。

悲泣不食。

素因诘之。

公主以实对。

於是召德言至。

还其妻。

后归江南终老云。

〗镜"《诗纪》云。 一作照。 下同。 "与人俱去。

镜归人未"本事诗作不。 《御览》同。 "归。

无复"本集诗作。 "娥影。

空留"《御览》作余。 "明月辉"○本事诗一。 《御览》三十。 万花谷后十五引古今诗话。 《诗纪》百六。 "

☆乐昌公主【饯别自解诗】今日何迁次。

新官对旧官。

笑啼俱不敢。

方信"本事诗作验。 "作人难。

"○同上"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