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北周诗卷四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北周诗卷四 逯钦立辑校

☆庾信【和人日晚景宴昆明池诗】

春余"岁时杂咏、文苑作余春。 诗集同。 《诗纪》云。 一作余春。 "足光景。

赵李旧经过。

上林柳"《类聚》作枣。 诗集、文苑同。 "腰细。

新丰酒径"《类聚》、岁时杂咏、诗集作泛。 《诗纪》云。 一作泛。 "多。

小船行钓鲤。

新盘待摘"文苑作滴。 "荷。

兰皋徒税驾。

何处有凌波。

"○本集五。 《类聚》九作晚燕昆明池。 古今岁时杂咏五。 文苑英华百六十四。 庾开府诗集上。 《诗纪》百十七。 "

【对宴齐使诗】归轩下宾馆。

送盖出河堤。

酒正离杯促。

歌工别曲凄。

林寒木皮厚。

沙迥"诗集作回。 "雁飞低。

故人傥相访。

知余已执。

"○本集五。 文苑英华二百九十六。 庾开府诗集上。 《诗纪》百十七。 "

【聘齐秋晚馆中饮〖文苑误作丞〗酒诗】

欣兹河朔饮。

对此洛阳才。

残秋欲屏扇。

余菊尚浮杯。

涧流鸣二水。

日色下三台。

无因侍清夜。

同此月徘徊。

"○本集五。 文苑英华二百九十七。 庾开府诗集下。 《诗纪》百十七。 "【奉和浚池初成清晨临泛诗】

千金高堰合。

百顷浚"诗集作凌。 "源开。

翻逢积翠"《类聚》、文苑、诗集并作草。 《诗纪》云。 一作草。 "浪。

更识昆"文苑作{山昆}。 "明灰。

猿"《类聚》作虎。 "啸风还急。

鸡鸣潮即来。

时看青雀舫。

遥逐桂"《类聚》作贵。 "舟"《诗纪》云。 一作洲。 文苑、诗集作贵洲。 "回。

"○本集五。 《类聚》九作奉和初浚池成清晨临泛诗。 文苑英华百六十五。 庾开府诗集下。 《诗纪》百十七。 "

【和炅法师游昆明池诗二首】

游客重相欢。

连镳出上兰。

值泉倾盖饮。

逢花驻"文苑作住。 "马看。

平湖泛玉舳。

高堰歇金鞍。

半道闻荷气。

中流觉水寒。

"○本集五。 文苑英华百六十四。 庾开府诗集上。 "

秋光丽晚"《初学记》作晓。 "天。

舸泛中川。

密菱障浴鸟。

高荷没"诗集作浸。 文苑作投。 "钓船。

碎珠"文苑作朱。 "萦断菊。

残丝绕折莲。

落花催斗"本集作十。 诗集、文苑同。 《诗纪》云。 一作十。 "酒。

栖乌"文苑作鸟。 "送一弦。

"○本集五。 《初学记》七。 文苑英华百六十四。 庾开府诗集上。 《诗纪》百十七。 "

【见游春人诗】

长安有狭斜。

金穴盛豪华。

连杯劝上马。

乱果掷行车。

深红莲子艳。

细锦凤凰花。

那能学吃酒。

无处似栾巴。

"○本集五。 庾开府诗集上。 《诗纪》百十七。 "

【别周尚书弘正诗】

扶风石桥"文苑作天柱。 注云。 一作石桥。 "北。

函谷故关前。

此中一分手。

相逢知几年。

黄鹄一"本集、诗集作遂。 文苑同。 "反顾。

徘徊"文苑云。 一作恋。 "应"《类聚》作恋。 "怆然。

自知悲不已。

徒劳减瑟弦。

"○本集五作别周处士弘正。 《类聚》二十九作别周弘王诗。 文苑英华二百三十作别周处士弘正。 注云。 处士一作尚书。 庾开府诗集上。 《诗纪》百十七。 "

【别张洗马枢诗】别席惨无言。

离悲两相顾。

君登苏武桥。

我见杨朱路。

关山负雪行。

河水乘冰渡。

愿子著朱鸢。

知余在玄菟。

"○本集五。 文苑英华二百六十六。 庾开府诗集上。 《诗纪》百十七。 "

【别庾七入蜀诗】峻岭拂阳乌。

长城连蜀都。

石铭悬剑壁。

沙洲聚阵图。

山长半股断。

树古半心枯。

由来兄弟别。

共念一荆株。

"○本集五。 庾开府诗集上。 "

【将命使北始渡瓜步江诗】

校尉始辞国。

楼船欲渡河。

盾轩临碛岸。

旌节映江沱。

观涛想帷盖。

争长忆干戈。

虽同燕市泣。

犹听赵津歌。

"○本集五。 《类聚》二十七。 《诗纪》百十七。 "

【反命河朔始入武州诗】

轻车初逐李。

定远未随班。

受诏祈连返。

申威疏勒还。

飞蓬损腰带。

秋鬓落容颜。

寄言旧相识。

知余生入关。

"○本集五。 《类聚》二十七。 《诗纪》百十七。 "【冬狩行四韵连句应诏诗】三川羽檄驰。

六郡良家选。

观兵细柳城。

校猎长杨苑。

惊雉逐鹰飞。

腾猿看箭转。

鸣笳河曲还。

犹忆南皮返。

"○本集五。 庾开府诗集七。 《诗纪》百十七。 "

【和王内史从驾狩诗】

冬狩出离宫。

还过猎武功。

涧横偏碍马。

山虚绝响弓。

更嬴承落雁。

韩卢斗蛰熊。

犹开三面网。

谁肯一山重。

"○本集五。 庾开府诗集上。 《诗纪》百十七。 "

【入道士馆诗】

金华开八景。

玉洞上三危。

云袍白鹤度。

风管凤凰吹。

野衣缝蕙叶。

山巾笋皮。

何必淮南馆。

淹留攀桂枝。

"○本集五。 文苑英华二百二十六。 庾开府诗集上。 《诗纪》百十七。 "

【奉和永丰殿下言志诗十首】

立德齐今古。

资仁一毁誉。

无机抱瓮汲。

有道带经锄。

处下唯名惠。

能言本姓蘧。

未论惊宠辱。

安知系惨舒。

"○本集五。 庾开府诗集上。 《诗纪》百十七。 "

王子从边服。

临邛惜第如。

屋桥拥冠盖。

锦水照簪裾。

论文报潘岳。

咏史答应琚。

帐幕参三顾。

风流盛七舆。

"○同上"

茫茫实宇宙。

与善定冯虚。

大夫伤鲁道。

君子念殷墟。

程卿既开国。

安平遂徙居。

讵能从小隐。

终然"诗集作能。 "游太初。

"○同上"直城风日美。

平陵云雾除。

来往金张馆。

弦歌许史闾。

凤台迎弄玉。

河阳送婕妤。

五马遥相问。

双童来夹车。

"○同上"

托情忻六学。

游目爱三余。

覆局能悬记。

看碑解暗疏。

讵尝游魏冉。

冉阝时说范睢。

池水朝含墨。

流萤夜聚书。

"○同上"

兴云榆荚晚。

烧杏花初。

氵彪池侵黍稷。

谷水播畲。

六月蝉鸣稻。

千金龙骨渠。

含风摇古度。

防露动林於。

"《诗纪》云。 古度。 树名。 见吴都赋。 林於。 竹名。 越女试剑竹也。 见戴庆豫竹谱。 又曰:上密防露。 下疏来风。 ○同上"

自怜循短绠。

方欲问长沮。

茂陵体犹瘠。

淮阳疾未祛。

翻疑承毒水。

忽似遇昌菹。

汉阳嗟欲尽。

咎繇惧忽诸。

"○同上"

弱龄参顾问。

畴昔滥吹嘘。

绿槐垂学市。

长杨映直庐。

连盟翻灭郑。

仁义反亡徐。

还思建邺水。

终忆武昌鱼。

"○同上"崩堤压故柳。

衰社卧塞樗。

野鹤能自猎。

江鸥解独渔。

汉阴逢葆筱。

缁"诗集作压。 "林见杖。

"诗集作藜。 "阮籍长思酒。

嵇康懒著书。

"○同上"披林求木实。

拂雪就园蔬。

浊醪非鹤髓。

兰肴异蟹蛆。

"本集作胥。 《诗纪》云。 一作胥。 "野情风月旷。

山心人事疏。

徒知守瓴甓。

"诗集作甓瓴。 "空欲报。

"○同上"

【率尔成咏诗】

昔日"诗集作为。 "谢安石。

求为淮海人。

仿佛新亭岸。

犹言洛水滨。

南冠今别楚。

荆玉遂游秦。

倘使如杨仆。

宁为关外人。

"○本集五。 庾开府诗集上。 《诗纪》百十七。 "

【慨然成咏诗】

新春光景丽。

游子离别情。

交让未全死。

梧桐唯半生。

值热花无气。

逢风水不平。

实鸡虽有祀。

何时能更鸣。

"○本集五。 庾开府诗集上。 《诗纪》百十七。 "【奉和赐曹〖诗集作曾。

〗美人诗】

月光如粉白。

秋露似珠圆。

络纬无机织。

流萤带火寒。

何年迎弄"诗集作美。 "玉。

今朝得梦兰。

讶许能含笑。

芙蓉宜熟看。

"○本集五。 庾开府诗集上。 《诗纪》百十七。 "

【和赵王看伎诗】

绿珠歌扇薄。

飞燕舞衫"《类聚》作袖。 "长。

琴曲随流水。

箫声逐凤凰。

细缕"《类聚》作ぇ。 诗集作苣。 "缠钟格。

"《类聚》作板。 "圆花钉鼓床。

"《诗纪》云。 一作膺风蝉鬓乱。 映日凤钗光。 "悬知曲不误。

无事畏"《类聚》作顾。 《诗纪》云。 一作顾。 "周郎。

"○本集五。 《类聚》四十二作看妓诗。 《初学记》十五。 文苑英华二百十三。 庾开府诗集上作奉和赵王看伎。 万花谷后三十二作庾信诗。 《诗纪》百十七。 "

【奉答赐酒诗】

仙童"诗集作章。 "下赤城。

仙酒饷王平。

野人相就饮。

山鸟一群惊。

细雪翻沙下。

寒风战鼓鸣。

此时逢一醉。

应枯反"《诗纪》误作及。 "更荣。

"○本集五。 庾开府诗集下。 《诗纪》百十七。 "

【奉答赐酒鹅诗】

云光偏乱眼。

风声特噤心。

冷猿披雪啸。

寒鱼抱冻沈。

今朝一壶酒。

实是胜千金。

负恩无以谢。

惟知就行林。

"○本集五。 庾开府诗集上。 《诗纪》百十七。 "

【正旦蒙赵王赉酒诗】正旦辟恶酒。

新年长命杯。

柏叶随铭至。

椒花逐颂来。

流星向宛落。

浮蚁对春开。

成都已救火。

蜀使何时回。

"诗集作来。 ○本集五。 《类聚》七十二。 古今岁时杂咏一。 庾开府诗集上作正旦蒙赉酒。 《诗纪》百十七。 "

【卫王赠桑落酒奉答诗】

愁"诗集作稔。 "人坐狭斜。

喜得送流霞。

窗催酒熟。

停杯待菊花。

霜风乱飘叶。

寒水细澄沙。

高阳今日晚。

应有接斜。

"○本集五。 庾开府诗集上。 《诗纪》百十七。 "【就蒲州使君乞酒诗】萧瑟风声惨。

"《类聚》作掺。 "苍茫雪貌愁。

鸟寒栖不定。

池凝聚未流。

蒲城桑叶落。

"草堂诗笺作酒。 "灞岸菊花秋。

愿持河朔"诗集作北。 "饮。

分劝东陵侯。

"○本集五。 《类聚》七十二。 庾开府诗集上。 《诗纪》百十七。 又草堂诗笺八九日诗注作就蒲州刺史乞酒诗。 引秋、候二韵。 "

【蒲州刺史中山公许乞酒一车未送诗】

细柳望蒲台。

长河始一回。

秋桑几过落。

春蚁未曾开。

莹角非难驭。

扌追轮稍可催。

只言千日饮。

旧逐中山来。

"○本集五。 《类聚》七十二。 庾开府诗集下。 《诗纪》百十七。 "

【答王司空饷酒诗】

今日小园中。

桃花数树红。

开君一壶酒。

细酌对"诗集作雨三。 "春风。

未能扶"诗集作浮。 "毕卓。

犹足舞王戎。

仙人一捧露。

判不及杯中。

"○本集五。 《类聚》七十二。 庾开府诗集下。 《诗纪》百十七。 "

【舟中望月诗】舟子夜离家。

开ぎ"《初学记》作船。 "望月华。

山明疑有雪。

岸白不关沙。

天汉看珠蚌。

星桥视桂花。

灰飞重晕阙。

落独轮斜。

"○本集五。 《初学记》一。 文苑英华百五十二。 万花谷一作庾信诗。 庾开府诗集下。 《诗纪》百十七。 "

【望月诗】

夜光流未曙。

金波影尚"文苑作上。 注云。 疑作尚。 "赊。

照人非七子。

含风异九华。

新半壁"文苑作璧。 注云。 疑作壁。 "上。

桂满独轮斜。

乘舟聊可望。

无假逐仙"文苑作灵。 《诗纪》云。 一作灵。 "槎。

"○本集五。 文苑英华百五十二。 庾开府诗集上。 《诗纪》百十七。 "

【对雨诗】

繁云犹暗岭。

积雨未开庭。

阶含侵角路。

镬满溜疏萍。

湿杨生细椹。

烂草变初萤。

徒劳看蚁对。

无事祀灵星。

"○本集五。 《类聚》二。 "

【喜晴诗】

比日思光景。

今朝始暂逢。

雨住"诗集作注。 "便生热。

云晴"诗集作暗。 "即作峰。

"文苑误作风。 "水白澄还浅。

花红燥"《初学记》作曝。 "更浓。

已欢无石燕。

弥欲弃泥"文苑作土。 诗集作二。 "龙。

"○本集五。 《初学记》二。 文苑英华五十五。 庾开府诗集下。 《诗纪》百十七。 "

【咏春近余雪应诏诗】

送寒开小苑。

迎春入上林。

丝条变柳色。

香气动兰心。

待花将"诗集作留。 《诗纪》云。 一作思。 "对酒。

留雪拟弹琴。

陪游愧并作。

空见奉恩深。

"○本集五。 文苑英华百七十三。 庾开府诗集上。 《诗纪》百十七。 "

【奉和初秋诗】

落星初伏火。

秋霜正动钟。

北阁连横汉。

南宫"《初学记》作空。 "应"《初学记》、诗集作映。 文苑同。 "凿龙。

祥鸾栖竹实。

灵蔡上"文苑作止。 "芙蓉。

自有南风曲。

还来吹九重。

"○本集五。 《初学记》三。 文苑英华百五十八。 庾开府诗集上。 《诗纪》百十七。 "

【晚秋诗】

凄清临晚景。

疏索望寒阶。

湿庭"文苑作庭湿。 《诗纪》云。 初学作温庭。 "凝坠露。

抟风卷落槐。

日"文苑作白。 "乞斜还冷。

云峰晚更霾。

可怜数行雁。

点点远空排。

"○本集五。 《初学记》三。 文苑英华百五十八。 庾开府诗集上。 《诗纪》百十七。 "

【和颍川公秋夜诗】

寥空色远。

叶黄凄序变。

洞浦落遵鸿。

长飙送巢燕。

千秋流夕景。

百籁含宵"诗集作霄。 "啭。

峻雉聆金柝。

曾台切银箭。

"○本集五。 文苑英华百五十八。 庾开府诗集下作晚秋和颍川公秋夜。 《诗纪》百十七。 "

【咏画屏风诗二十五首】

侠客重连镳。

金鞍被佳条。

细尘鄣路起。

惊花乱眼飘。

酒醺"《诗纪》作薰。 "人半醉。

汗湿马全骄。

归鞍畏日晚。

争路上河桥。

"○本集二作侠客行。 《类聚》三十三作庾信诗。 文苑英华百九十六作侠客行。 庾开府诗集下。 《诗纪》百十七。 "浮桥翠盖拥。

平旦雍门开。

石崇迎客至。

山涛载妓来。

水纹恒独转。

风花直乱回。

谁能惜红袖。

宁"《诗纪》云。 一作迎。 "用捧金杯。

"○本集五。 庾开府诗集下。 《诗纪》百十七。 "

停车小苑外。

下渚"诗集云。 一作杯酒。 "长桥前。

涩菱迎拥楫。

平荷直盖船。

残丝绕折藕。

芰叶映低莲。

遥望芙蓉影。

只言水底燃。

"○同上"

昨夜鸟声春。

惊鸣动四邻。

今朝梅树下。

定有咏"《初学记》作折。 "花人。

流星浮酒泛。

粟"《类聚》作钿。 "绕杯唇。

何劳一片雨。

唤作阳台神。

"○本集五。 《类聚》六十九作咏屏风诗。 庾开府诗集下。 《诗纪》百十七。 又《初学记》三作咏春诗。 引邻、人二韵。 "

逍遥游桂苑。

寂绝到"《类聚》作想。 "桃源。

狭石分花迳。

长桥映水门。

管声惊百鸟。

人衣香一园。

定知欢未足。

横琴坐石"《类聚》作树。 "根。

"○本集五。 《类聚》六十九。 文苑英华百五十七作咏春。 庾开府诗集下。 《诗纪》百十七。 "

三春冠盖聚。

八节管弦游。

石险松横植。

严悬涧竖流。

小桥飞断岸。

高花出迥楼。

定须催十酒。

将来宴五侯。

"○本集五。 庾开府诗集下。 《诗纪》百十七。 "

高阁千寻起。

长廊四注连。

歌声上扇月。

舞影入琴"《类聚》作闻。 "弦。

涧水才"《类聚》作绕。 "窗外。

山花即眼前。

但愿"《类聚》作顾。 "长欢乐。

从今尽"《类聚》作一。 "百年。

"○本集五。 《类聚》六十九。 庾开府诗集下。 《诗纪》百十七。 "

日晚金槌络。

"本集作路。 《诗纪》云。 一作路。 "朱轩流水车。

宪拂缘"本集误作绿。 "堤柳。

甍飘夹路花。

定迎刘碧玉。

将过阴丽华。

非是高阳路。

莫畏接斜。

"○本集五。 庾开府诗集下。 《诗纪》百十七。 "

徘徊出桂苑。

徙倚就花林。

下桥先劝酒。

石始调琴。

蒲低犹抱节。

竹短未空心。

绝爱猿声近。

唯怜花径深。

"○同上"

千寻木兰馆。

百尺芙蓉堂。

落日低莲"《诗纪》作连。 "井。

行云碍芰"诗集作女。 《诗纪》云。 集作女。 "梁。

流水桃花色。

春洲杜若香。

就阶犹不进。

催来上伎床。

"○同上"捣"《类聚》作捣。 "衣明月下。

静夜秋风飘。

锦石平砧面。

莲"《类聚》或作连。 "房接杵腰。

急节迎秋韵。

新声入手调。

寒衣须及早。

将寄霍嫖姚。

"○本集五。 《类聚》六十七作捣衣诗。 《类聚》六十九。 庾开府诗集上。 《诗纪》百十七。 "

出没看楼殿。

间关望绮罗。

翔禽逐节舞。

流水赴弦歌。

细管吹竹。

新杯卷半荷。

南宫冠盖下。

日暮风尘多。

"○本集五。 庾开府诗集下。 《诗纪》百十七。 "玉柙珠帘卷。

金钩翠幔悬。

荷香薰水殿。

阁影入池莲。

平沙临浦口。

高柳对楼前。

上桥还倚望。

遥看采菱船。

"○同上"

高阁千寻跨。

重檐百丈"《初学记》作尺。 "齐。

云度三分近。

花飞一倍低。

吹箫迎"《初学记》作近。 "白鹤。

照镜舞山鸡。

何劳愁日暮。

未有夜乌啼。

"○本集五。 《初学记》二十五作咏屏风诗。 庾开府诗集下。 《诗纪》百十七。 "

河流值浅岸。

敛辔暂经过。

弓衣湿溅水。

马足乱横波。

半城斜出树。

长林直枕河。

今朝游侠客。

不畏风尘多。

"○本集五。 庾开府诗集下。 《诗纪》百十七。 "度桥犹徙倚。

坐石未倾壶。

浅草开长埒。

行营绕细厨。

沙洲两鹤迥。

石路一松孤。

自可寻丹灶。

何劳忆酒垆。

"○同上"

上林春迳密。

浮桥柳路长。

龙媒逐细草。

鹤氅映垂杨。

水似桃花色。

山如甲煎香。

白石春"本集作青。 《诗纪》云。 一作青。 "泉上。

谁能待月光。

"○同上"

白石春泉满。

黄金新埒开。

戚里车先度。

兰池马即来。

落花承舞席。

春衫拭酒杯。

行厨半路待。

载妓一双回。

"○同上"将军息边务。

校尉罢从戎。

池台临戚里。

弦管入新丰。

浮云随走马。

明月逐弯弓。

比来多射猎。

唯有上林中。

"○同上"

三危上"《初学记》作出。 "凤翼。

九坂度龙鳞。

路高山里树。

云低马上人。

悬岩泉溜响。

深谷鸟声春。

住"《初学记》误作生。 "马来相问。

应知有姓秦。

"○本集五。 《初学记》二十五。 庾开府诗集上。 《诗纪》百十七。 "

聊开郁金屋。

暂对芙蓉池。

水光连岸动。

花风合树吹。

春杯犹杂泛。

细果尚连枝。

不畏歌声尽。

先看筝柱欹。

"○本集五。 庾开府诗集下。 《诗纪》百十七。 "

洞灵开静室。

云气满山斋。

古松裁数树。

盘根无半埋。

爱静鱼争乐。

依人鸟入怀。

仲春征隐"诗集字缺。 "士。

蒲轮上计偕。

"○同上"

今朝好风日。

园苑足芳菲。

竹"《诗纪》作行。 "动蝉争散。

莲摇鱼暂飞。

面红新著酒。

风晚细吹衣。

石多时望。

莲船始复归。

"○本集五。 《类聚》六十九。 庾开府诗集下。 《诗纪》百十七。 "

金鞍聚碛岸。

玉舳泛中流。

画先防水。

媒龙即负舟。

沙城疑海气。

石岸似江楼。

崩槎时半没。

坏舸或空浮。

定是汾河上。

戈船聊试游。

"○本集五。 庾开府诗集下。 《诗纪》百十七。 "

竟日会春台。

芙蓉承酒杯。

水流平涧下。

山花满谷开。

行云数番过。

白鹤一双来。

水影摇竹。

林香动落梅。

直上山头路。

羊肠能几回。

"○同上"

【镜诗】

玉匣聊开"万花谷作玉。 "镜。

轻灰暂拭"万花谷作燕。 "尘。

光如一片水。

影照两边人。

月生无有桂。

花闻不逐春。

试挂"万花谷作取。 "淮南竹。

堪能见四邻。

"○本集五。 《初学记》二十五。 万花谷续七作庾信诗。 《诗纪》百十七。 "【梅花诗】

常"本集作当。 《初学记》同。 "年腊月半。

已觉梅花阑。

不信今春晚。

俱来雪里看。

树动悬冰落。

枝高出手寒。

早知觅不见。

真悔著衣单。

"○本集五。 《初学记》二十八。 文苑英华三百二十二。 万花谷后三十八作庾信诗。 庾开府诗集下。 《诗纪》百十七。 "【咏树诗】

交柯乍"文苑作将。 注云。 一作乍。 "百顷。

"《类聚》作倾。 "擢本或千寻。

枫子留为式。

桐孙待"《诗纪》云。 一作持。 "作琴。

残核移桃种。

空花植枣林。

幽居对蒙密。

"文苑误作蜜。 "蹊径转深沈。

"○本集五。 《类聚》八十八。 文苑英华三百二十六。 庾开府诗集上。 《诗纪》百十七。 "

【斗鸡诗】

开轩望平子。

骤马看陈王。

狸膏熏斗敌。

芥粉盖春场。

解翅莲花动。

猜群锦臆张。

"○本集五。 《类聚》九十一。 《诗纪》百十七。 "

【应令诗】

望别非新馆。

开舟即旧湾。

浦喧征棹发。

亭空送客还。

路尘犹向水。

征帆独背关。

"○本集五。 《类聚》二十九。 《诗纪》百十七。 "

【杏花诗】

春色方盈野。

枝枝绽翠英。

依稀英树坞。

烂熳开山城。

好折待宾客。

"《类聚》作旅。 "金盘衬红琼。

"○本集五。 《类聚》八十七。 《诗纪》百十七。 "

【赠周处士诗】九丹开石室。

三径没荒林。

仙人翻可见。

隐士更难寻。

篱下黄花菊。

丘中白雪琴。

方欣松叶酒。

自和游仙吟。

"○本集五。 《类聚》三十六及文苑英华二百三十作庾肩吾。 "

【寻周处士弘让诗】

试逐"《类聚》诗作遂。 "赤松游。

披林对一丘。

黎"《类聚》、文苑作梨。 是。 "红大谷晚。

桂白小山秋。

石镜菱花发。

桐门琴曲愁。

"文苑云。 集作曲道。 《诗纪》云。 一作遒。 "泉飞疑度雨。

云积似重楼。

王孙若不去。

山中定可留。

"○本集五。 《类聚》三十六作庾肩吾。 文苑英华二百三十。 "

【集周公处连句诗】

市朝一朝变。

兰艾本同焚。

故人相借问。

平生如所闻。

"○本集六。 庾开府诗集上。 《诗纪》百十八。 "

【寄徐陵诗】

故人倘思我。

及此平生时。

莫待山阳路。

空闻吹笛悲。

"○本集六。 庾开府诗集下。 《诗纪》百十八。 "【寄王琳诗】

玉关道路远。

金陵信使疏。

独下千行泪。

开君万里书。

"○本集六。 《类聚》二十九。 庾开府诗集下。 《诗纪》百十八。 "

【奉和赵王诗】

花迳日相携。

"诗集误作隽。 "花林鸟未栖。

比看中郎醉。

堪闻乌夜啼。

"○本集六。 庾开府诗集上。 《诗纪》百十八。 "

【和刘仪同臻诗】

南登广陵岸。

回首落星城。

不言临旧浦。

烽火照江明。

"○本集六。 庾开府诗集下。 《诗纪》百十八。 "【和庾四诗】

离关一长望。

别恨几重愁。

无妨对春日。

怀抱只言秋。

"○本集六。 庾开府诗集下。 《诗纪》百十八。 "

【和侃法师三绝诗】〖《诗纪》云。

一作和侃法师别诗。

秦关望楚路。

灞岸想江潭。

几人应落泪。

"诗集作发。 "看君马向南。

"○本集六。 《类聚》二十九。 庾开府诗集下作和侃法师前后三绝。 《诗纪》百十八。 "

客游经岁月。

羁旅故情多。

近学衡阳雁。

秋分俱渡河。

"○同上"

回首河堤望。

眷眷嗟离绝。

谁言旧国人。

到在他乡别。

"○同上"

【送周尚书弘正诗】

交河望合浦。

玄菟想"诗集作憩。 "朱鸢。

共此无期别。

知应复几年。

"○本集六。 庾开府诗集下。 《诗纪》百十八。 "

离期定已促。

别泪转无从。

惟愁郭门外。

应足数株松。

"○同上"

【重别周尚书诗二首】

阳关万里道。

"诗集或作路。 "不见一人归。

唯有河边雁。

秋来南向飞。

"○本集六。 文苑英华二百六十六。 庾开府诗集下作别周尚书弘正。 又作重别周尚书。 《诗纪》百十八。 "

河桥两岸"诗集作堤。 "绝。

横歧数路分。

山川遥不见。

怀袖远相闻。

"○本集六。 文苑英华二百六十六。 庾开府诗集下作重别周尚书。 《诗纪》百十八。 "

【赠别诗】

藏啼留送别。

拭泪强相参。

谁言畜衫袖。

长代手中氵含。

"○本集六。 庾开府诗集上。 《诗纪》百十八。 "【徐报使来止得一相见诗】

一面还千里。

相思那得论。

更寻终不见。

无异桃花源。

"○本集六。 庾开府诗集下。 《诗纪》百十八。 "【行途赋得四更应诏诗】

四更天欲曙。

落月重关下。

深谷暗藏人。

欹松横碍马。

"○本集六。 庾开府诗集上。 《诗纪》百十八。 "【和江中贾客诗】

五两开船头。

长桥"乐府作樯。 "发新浦。

悬知岸上人。

遥振江中鼓。

"○本集六。 《乐府诗集》四十八作贾客词。 庾开府诗集上。 《诗纪》百十八。 "【奉和平邺应诏诗】

天策引神兵。

风飞扫邺城。

陈云千里散。

黄河一代清。

"○本集六。 《类聚》五十九。 庾开府诗集上。 《诗纪》百十八。 "【送卫王南征诗】

望水初横阵。

移营寇未降。

风尘马足起。

先暗广陵江。

"○本集六。 庾开府诗集上。 《诗纪》百十八。 "

【仙山诗二首】

金灶新和药。

银台旧聚神。

相看但莫怯。

先师应识人。

"○本集六。 庾开府诗集下。 《诗纪》百十八。 "

石软如香饣卞。

铅销似熟银。

蓬莱暂近别。

海水遂成尘。

"○同上"

【山斋诗】

石影横临水。

山云半绕峰。

遥想山中店。

悬知春酒浓。

"○本集六。 庾开府诗集下。 《诗纪》百十八。 "【野步诗】

值泉仍饮马。

逢花即举杯。

稍看城阙远。

转见风云来。

"○本集六。 庾开府诗集上。 《诗纪》百十八。 "

【山中诗】

涧暗泉偏冷。

岩深桂绝香。

住中能不去。

非独淮南王。

"○本集六。 庾开府诗集上。 《诗纪》百十八。 "

【闺怨诗】明镜圆花发。

空房故怨多。

几年留织女。

还应听渡河。

"○本集六。 庾开府诗集上。 《诗纪》百十八。 "【和赵王看妓诗】

长思浣纱"《初学记》作沙。 文苑同。 "石。

空想"《初学记》作忆。 文苑作定忆。 《诗纪》云。 一作定忆。 "捣衣砧。

临邛若有便。

"《初学记》作使。 诗集同。 文苑、《诗纪》云。 一作使。 "为说解琴心。

"○本集六。 《初学记》十五作看妓诗。 文苑英华二百十三。 庾开府诗集下作看妓。 《诗纪》百十八。 "

【看舞诗】

鸾回不假学。

凤举自相关。

到嫌衫袖广。

恒长碍举鬟。

"○本集六。 庾开府诗集下。 《诗纪》百十八。 "

【听歌一绝寺】

协律新教罢。

河阳始学归。

但令闻一曲。

余声三日飞。

"○本集五。 《初学记》十五作听歌诗。 万花谷三十二作庾信诗。 庾开府诗集下。 《诗纪》百十八。 "

【暮秋野兴赋得倾壶酒诗】

刘伶正捉酒。

中散欲弹琴。

但使逢秋菊。

何须就竹林。

"○本集六。 庾开府诗集下。 《诗纪》百十八。 "

【对酒诗】

数杯还已醉。

风云"文苑作春风。 注云。 一作风云。 《诗纪》云。 一作春风。 "不复知。

唯有龙吟笛。

桓伊能独吹。

"○本集六。 文苑英华百九十五。 庾开府诗集上。 《诗纪》百十八。 "

【春日极饮诗】

槛前闻鸟啭。

园里对花开。

就中言不醉。

红袖捧金杯。

"○本集六。 庾开府诗集上。 《诗纪》百十八。 "

【春望诗】春望上春台。

春窗四面开。

落花何假拂。

风吹会并来。

"○本集六。 庾开府诗集上。 《诗纪》百十八。 "【新月诗】

郑环唯半出。

秦钩本独悬。

若交临酒影。

堪言照弩弦。

"○本集六。 庾开府诗集下。 《诗纪》百十八。 "

【秋日诗】苍茫望落景。

羁旅对穷秋。

赖有南园菊。

残花足解愁。

"○本集六。 庾开府诗集上。 《诗纪》百十八。 "【望渭水诗】

树似新亭岸。

沙如龙尾湾。

犹言吟"《初学记》作今。 "暝浦。

应有落帆还。

"○本集六。 《初学记》六。 文苑英华百六十三。 庾开府诗集下。 《诗纪》百十八。 "

【尘镜诗】

明镜如明"草堂诗笺作晓。 "月。

恒常置匣中。

何须照两鬓。

终是一秋蓬。

"○本集六。 庾开府诗集下。 《诗纪》百十八。 草堂诗笺三十一八月诗注作磨镜诗。 引一句。 "【和淮南公听琴闻弦断诗】

嗣宗看月夜。

中散对行云。

一弦虽"诗集作终。 "独韵。

犹足动文君。

"○本集六。 庾开府诗集下。 《诗纪》百十八。 "【弄琴诗二首】

雉飞催晚别。

乌啼惊夜眠。

若交新曲变。

惟须促一弦。

"○本集六。 庾开府诗集上。 《诗纪》百十八。 "

不见石城乐。

惟闻乌"诗集作鸟。 "噪林。

新声逐弦转。

应得动春心。

"○同上"

【咏羽扇诗】摇风碎朝翮。

拂汗落毛衣。

定似回路。

将军垂翅归。

"○本集六。 《诗纪》百十八。 "

【题结线袋子诗】

交丝结龙凤。

镂彩织云霞。

一寸同心缕。

千年长命花。

"○本集六。 庾开府诗集上。 《诗纪》百十八。 "【赋得鸾台诗】

九成吹玉。

百尺上瑶台。

能将秦女去。

终是凤凰来。

"○本集六。 庾开府诗集下。 《诗纪》百十八。 "

【赋得集池雁诗】

逢风时迥度。

逐侣乍争飞。

犹忆方塘水。

今秋已复归。

"○本集六。 《类聚》九十一。 《诗纪》百十八。 "

【咏雁诗】南思洞庭水。

北想雁门关。

稻粱俱可恋。

飞去复飞还。

"○本集六。 《类聚》九十一。 《诗纪》百十八。 "【忽见槟榔诗】

绿房千子熟。

紫穗"诗集作オ。 《诗纪》云。 集作オ。 "百花开。

莫言行万里。

曾经相识来。

"○本集六。 《类聚》八十七作咏槟榔诗。 庾开府诗集下。 《诗纪》百十八。 "

【赋得荷诗】

秋衣行欲制。

风盖渐应欹。

若有千年蔡。

须巢但见随。

"○本集六。 庾开府诗集下。 《诗纪》百十八。 "

【移树诗】

酒泉移赤柰。

"诗集作石柰。 "河阳徙石榴。

虽言有千树。

何处似封侯。

"○本集六。 庾开府诗集下。 《诗纪》百十八。 "

【奉梨诗】

接枝秋转脆。

"诗集或作晚。 "含情"诗集作销。 《诗纪》云。 一作销。 "落更香。

擎置仙人掌。

应添"诗集或作甜。 "瑞"诗集或作甘。 "露浆。

"○本集六。 庾开府诗集上。 庾开府诗集下。 《诗纪》百十八。 "

【伤往诗二首】

见月长垂泪。

看花定敛眉。

从今一别后。

知作几年悲。

"○本集六。 庾开府诗集下。 《诗纪》百十八。 "

镜尘言苦厚。

虫丝定几重。

还是临窗月。

今秋迥照松。

"○同上"

【春日离合诗二首】秦青初变曲。

未"诗集作来。 "有逐琴心。

明年花树下。

月月来相寻。

"春字○本集六。 庾开府诗集下。 《诗纪》百十八。 "

田家足闲暇。

士友暂流"诗集作留。 "连。

三春竹叶酒。

一曲鸡弦。

"日字○同上"

【和回文诗】〖《诗纪》云。

和湘东王后园。

旱莲生竭镬。

嫩菊养秋邻。

满池留浴鸟。

分桥上戏人。

"○本集六。 《类聚》五十六。 《诗纪》百十八。 "

【问疾封中录诗】

形骸违"诗集作为。 "学宦。

狭巷幸为闲。

虹回或有雨。

云合又含寒。

横湖韵鹤下。

回溪狭"《诗纪》云。 一作挟。 "猿还。

怀贤为荣卫。

和缓惠绮纨。

"《诗纪》云。 疑是何丸。 ○本集六。 庾开府诗集上。 《诗纪》百十八。 "

【示封中录诗二首】〖诗集连为一首。

又后四句在冀君句上。

贵馆居金谷。

关扃隔藁街。

冀君见果顾。

郊间光景佳。

"○本集六。 庾开府诗集上。 《诗纪》百十八。 "高阶既激涧。

广阁更交柯。

葛巾久乖角。

菊迳简经过。

"○同上"

【秋夜望单飞雁诗】〖以下七言。

失群寒雁声可怜。

夜半单飞在月边。

无奈人心复有忆。

今暝将渠俱不眠。

"○本集六。 《初学记》三十。 《诗纪》百十八。 "

【代人伤往诗二首】

青田松上一黄鹤。

相思树下两鸳鸯。

无事交渠更相失。

不及从来莫作双。

"○本集六。 庾开府诗集上。 《诗纪》百十八。 "杂树本唯金谷苑。

诸花旧满洛阳城。

正是古来歌舞处。

今日看时无地行。

"○同上"

☆孟康〈《诗纪》云。

《初学记》云隋康孟。

然隋无赵王。

故列於此。

〉【咏日应赵王教诗】金乌升晓气。

玉槛漾晨曦。

先泛扶桑海。

返照若华池。

洛浦全开镜。

衡山半隐规。

相欢承爱景。

共惜"《初学记》作情。 "寸阴移。

"○《初学记》一。 文苑英华百五十一。 《诗纪》百十二作康孟。 "

☆徐谦【短歌行二首】〖乐府作一首。

穷通皆是运。

荣辱岂关身。

不愿"文苑云。 一作顾。 "门前客。

看时逢故人。

"○文苑英华二百三。 《乐府诗集》三十。 《诗纪》百十二。 "意气青云里。

爽朗烟霞"草堂诗笺作雾。 "外。

不羡一囊钱。

"草堂诗笺作金。 "惟重心襟会。

"○文苑英华二百三。 《乐府诗集》三十。 草堂诗笺九晦日诗注作短歌。 《诗纪》百十二。 "

【杂歌谣辞】

【周初童谣】〖隋《书》曰:周初有童谣。

按静帝隋氏甥。

既逊位而崩。

诸舅强盛。

白杨树头金鸡鸣。

氐"《诗纪》作裁。 "有阿舅无外甥。

"○隋书五行志。 《御览》九百五十七。 《乐府诗集》八十九。 《诗纪》百十九。 "【玉浆泉谣】

〖隋《书》曰:豆卢。

周武帝时为渭州刺史。

有惠政。

华夷悦服。

大致祥瑞。

鸟鼠山俗呼为高武陇。

其山绝壁千寻。

由来乏水。

诸羌苦之。

马足所践。

忽飞泉涌出。

有白乌翔止厅前。

乳子而后去。

民为之谣。

后因号其泉曰玉浆泉。

我有丹阳。

山出"《御览》或作飞。 "玉浆。

济我民"北史、乐府作人。 《诗纪》同。 "夷。

"《御览》或作戎夷人。 "神乌"《御览》或作鸟。 "来翔。

"○隋书豆卢传。 北史豆卢传。 《御览》七十二、二百五十七、九百十四。 《乐府诗集》八十七。 《诗纪》百十九。 "

【蜀中为于仲文语】

〖隋《书》曰:于仲文。

字次武。

北周时。

迁安固太守。

有任、杜两家。

各失牛。

后得一牛。

两家俱认。

州郡久不能决。

仲文令二家各驱牛群至。

乃放所认者。

遂向任氏群中。

又阴使人微伤其牛。

任氏嗟惋。

杜家自若。

仲文於是诃诘杜氏。

杜氏服罪而去。

始州刺史屈突尚、宇文护之党先坐事下狱。

无敢绳者。

仲文至郡穷治。

遂竟其狱。

蜀中为之语曰:〗

明断无双有于公。

不避强御有次武。

"○隋书于仲文传。 北史于仲文传。 《诗纪》百十九作于公歌。 "

【时人为裴诹柳虬语】

〖周《书》曰:独孤信镇洛阳。

旧京荒废。

人物罕极。

唯有柳虬在阳城。

裴诹在颍川。

信等俱征之。

以虬为行台郎中。

诹为都督府属。

并掌文翰。

时人为之语曰:〗

经府裴诹。

南省"北史作府。 "柳虬。

"○《周书》柳虬传。 北史柳虬传。 "

【诸生为吕思礼语】

〖周《书》曰:吕思礼。

东平寿张人。

性温雅。

不杂交游。

年十四。

受学於徐遵明。

长於论难。

诸生为之语曰:〗

讲书论易。

其"北史无其字。 《御览》同。 "锋难敌。

"○《周书》吕思礼传。 北史吕思礼传。 《御览》六百十五引后《周书》。 "【周地图记引语】〖周地图记曰:太白山上恒积雪。

无草木。

半山有横云。

如瀑布则澍雨。

人常以为候。

验之如离毕焉。

故语曰:〗南山瀑布。

非朝即暮。

"○《御览》四十。 寰宇记三十。 "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