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庾信〈信。
字子山。
南阳新野人。
梁中书令肩吾子。
仕梁。
历湘东国常侍、尚书度支郎中、郢州别驾、东宫学士、建康令。
侯景之乱。
奔江陵。
仕元帝为御史中丞。
封武康县侯。
聘魏。
留不遣。
江陵陷。
仕魏。
历右金紫光禄大夫、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周受禅。
封临清县子。
除司水下大夫。
出为弘农郡守。
迁司宪中大夫。
进爵义成县侯。
拜洛州刺史。
征为司宗中大夫。
大象初。
以疾去职。
隋开皇元年卒。
年六十九。
有集二十一卷。
〉【乐府】【对酒歌】〖以下五言。
○《诗纪》云。
文苑英华作范云。
〗春水望桃花。
春洲藉芳杜。
琴从"诗集作随。 文苑同。 又注云。 一作从。 《诗纪》云。 一作随。 "绿珠借。
酒就文君取。
牵马"诗集作牛。 文苑同。 又注。 一作马。 《诗纪》云。 一作牛。 "向渭桥。
日曝"《诗纪》云。 一作落。 "山头脯。
山简接倒。
王戎如意舞。
筝鸣金谷园。
笛韵平阳坞。
人生一"诗集作乙。 "百年。
欢笑惟"本集作唯。 文苑同。 "三五。
何处觅钱刀。
求为洛阳贾。
"○本集二。 文苑英华百九十五作范荣。 《乐府诗集》二十七。 庾开府诗集上。 《诗纪》百十四。 "
【王昭君】〖《诗纪》云。
玉台作昭君词。
〗
拭啼辞戚里。
回顾望昭阳。
镜失菱花影。
钗除却月梁。
围腰无一尺。
垂泪有千行。
绿衫"乐府作衫身。 诗集同。 《诗纪》云。 一作衫身。 "承马汗。
红袖拂"诗集字缺。 "秋霜。
别曲真多恨。
哀弦须更张。
"○本集二。 文苑英华二百四作昭君怨。 《乐府诗集》二十九。 庾开府诗集上。 《诗纪》百十四。 "【昭君辞应诏】〖《诗纪》云。
玉台作明君词。
〗
敛眉光禄塞。
还望夫人城。
片片红颜"文苑作妆。 "落。
双双泪眼生。
冰河牵马渡。
"文苑作度。 "雪路抱鞍行。
胡风入"乐府云。 一作作。 "骨冷。
夜月照心明。
方调琴上曲。
变入"文苑作作。 《诗纪》云。 一作作。 "胡"文苑作朔。 "笳声。
"○本集二。 文苑英华二百四作昭君怨。 《乐府诗集》二十九。 庚开府诗集上。 《诗纪》百十四。 "【出自蓟北门行】
蓟门还"诗集作遂。 "北望。
役"《类聚》作徭。 "役尽伤情。
关山连汉月。
陇水向秦城。
笳寒芦叶脆。
弓冻弦鸣。
梅林能止渴。
复姓可防兵。
将军朝挑"乐府作连转。 诗集同。 "战。
都护夜巡营。
燕山犹有石。
须勒几人名。
"○本集二。 《乐府诗集》六十一。 又《类聚》四十一引情、鸣、兵、名四韵。 庾开府诗集下。 《诗纪》百十四。 "
【结客少年场行】
结客少年场。
春风满路"文苑作路满。 "香。
歌撩"文苑云。 一作嫌。 "李都尉。
果掷潘河阳。
隔"乐府作折。 注云。 一作隔。 文苑、《诗纪》并云。 一作折。 "花遥劝酒。
就水更"文苑云。 一作便。 "移床。
今年喜夫婿。
新拜羽林郎。
定知刘碧玉。
偷嫁汝南王。
"○本集二。 文苑英华百九十五。 《乐府诗集》六十六。 庾开府诗集上作赋得结客少年场。 《诗纪》百十四。 "
【道士步虚词十首】
浑成空教立。
元始正图"乐府作涂。 文苑云。 一作涂。 "开。
赤玉灵文下。
朱陵真气来。
中天九龙馆。
倒景八风台。
云度弦歌响。
星移空殿回。
青衣上少室。
童子向蓬莱。
逍遥闻四会。
倏忽度三灾。
"○本集二。 文苑英华百九十三。 《乐府诗集》七十八。 庾开府诗集上。 《诗纪》百十四。 "
东明九芝盖。
北烛"乐府作属。 注云。 一作烛。 文苑云。 一作属。 "五云车。
飘遥入倒景。
出没上烟霞。
春泉下玉溜。
"乐府作溜。 注云。 一作ニ。 书画汇考作雷。 "青鸟向金华。
汉帝看桃核。
齐侯问枣花。
上元应送酒。
来向"文苑云。 一作在。 "蔡经家。
"《诗纪》云。 石刻云。 应逐上元酒。 同来访蔡家。 ○陕西藩司有石刻书书此。 及北阙临玄水二首。 字画奇劲。 或出庾公笔也。 题云。 谢灵运书。 乃后人妄拟尔。 ○本集二。 《类聚》七十八。 《初学记》二十三。 文苑英华百九十三。 《乐府诗集》七十八。 庾开府诗集上。 式古堂书画汇考。 《诗纪》百十四。 "
归心游太极。
回向入无名。
五香芬紫府。
千灯照赤城。
凤林采珠"《类聚》作桐。 "实。
龙"《类聚》作春。 诗集、乐府同。 文作舂。 注云。 又作龙。 按作舂是。 "山种玉荣。
夏簧三舌响。
"文苑、诗集、乐府并作夏笛三山响。 《诗纪》云。 一作夏笛三山响。 "舂钟九乳鸣。
绛河应远别。
黄鹄来相迎。
"○本集二。 《类聚》七十八。 文苑英华百九十三。 《乐府诗集》七十八。 庾开府诗集上。 《诗纪》百十四。 "
凝真天地表。
绝想"诗集作相。 文苑同。 又注云。 一作想。 《诗纪》云。 一作相。 "寂寥前。
有象犹虚豁。
忘形本自然。
开经壬子世。
"乐府作岁。 文苑、《诗纪》并云。 一作岁。 "值道甲申年。
回云随舞曲。
流水逐歌弦。
石髓香如饭。
芝房脆似莲。
停鸾燕瑶水。
归路上鸿"文苑作鸣。 乐府同。 "天。
"○本集二。 文苑英华百九十三。 《乐府诗集》七十八。 庾开府诗集上。 《诗纪》百十四。 "
洞灵尊上德。
虞石会明真。
要妙思玄牝。
"《类聚》作绝。 文苑、诗集同。 又注。 一作纪。 乐府作纪。 注云。 一作绝。 "虚无养谷神。
丹丘乘翠凤。
玄圃御"《类聚》作驭。 "斑麟。
"文苑云。 一作ら。 "移梨"本作作藜。 "付苑吏。
种杏乞山人。
自此逢何世。
从今复几春。
海无三尺水。
山成数寸尘。
"○同上"
无名万物始。
有道百灵初。
寂绝乘丹气。
玄明"乐府作冥。 "上玉虚。
三元随建节。
八景逐回舆。
赤凤来衔玺。
青乌入献书。
坏机"诗集作杌。 下同。 "仍成机。
枯鱼还作鱼。
栖心浴日馆。
行乐止云墟。
"○本集二。 《乐府诗集》七十八。 庾开府诗集上。 《诗纪》百十四。 "
道生乃太乙。
"乐府作一。 "守静即玄根。
中和炼"乐府作练。 书画汇考同。 "九气。
甲子谢三元。
居民受善水。
教学重香园。
凫留报关吏。
鹤去画城门。
更以忻无迹。
还来寄绝言。
"○本集二。 《乐府诗集》七十八。 庾开府诗集上。 "
北阙"《类聚》作阁。 《初学记》、诗集、乐府同。 "临玄"书画汇考作丹。 "水。
南宫生"《类聚》作坐。 《初学记》、诗集、乐府同。 "绛云。
龙泥印玉策。
"书画汇考作简。 "大"《类聚》作天。 《初学记》、诗集、乐府同。 "火炼真文。
上元风雨散。
中天歌吹分。
灵"《初学记》作虚。 书画汇考同。 "驾千寻上。
空香万里闻。
"《诗纪》云。 旧本阙作阁。 生作坐。 大作天。 今从石刻正之。 ○本集二。 《类聚》七十八。 《初学记》二十三。 《乐府诗集》七十八。 庾开府诗集上。 式古堂书画汇考。 《诗纪》百十四。 "
地境"《类聚》作镜。 乐府同。 "阶基远。
天窗影迹深。
碧玉成双树。
空青为一"《类聚》作迥。 乐府云。 一作迥。 "林。
鹄"《类聚》作鹊。 "巢堪炼石。
蜂房得煮金。
汉武多骄慢。
淮南不小心。
蓬莱"《类聚》作瀛。 "入海底。
何处可追寻。
"○本集二。 《类聚》七十八。 《乐府诗集》七十八。 庾开府诗集上。 《诗纪》百十四。 "
麟洲一海阔。
玄圃半天高。
浮丘迎子晋。
若士避卢敖。
"《类聚》作遨。 "经餐林虑李。
旧食绥山桃。
成丹须竹节。
刻髓用芦"《诗纪》作卢。 "刀。
无妨隐士去。
即是贤人逃。
"○同上"
【乌夜啼】
桂树悬知远。
风竿讵肯低。
独怜"《类聚》作来。 "明月夜。
孤飞"《类聚》作情。 "犹未栖。
虎贲谁见惜。
御史讵相携。
虽言"文苑作然。 注云。 一作言。 "入弦管。
终是曲中啼。
"○本集二。 《类聚》四十二。 文苑英华二百六。 《乐府诗集》四十七。 庾开府诗集下。 《诗纪》百十四。 "【怨歌行】〖以下六言。
〗家住金陵县前。
嫁得长安"乐府作干。 诗集同。 "少年。
回头望乡泪落。
不知何处天边。
胡尘几日应尽。
汉月何时更圆。
为君能歌此曲。
不觉心随断弦。
"○本集二。 《乐府诗集》四十二。 庾开府诗集下。 《诗纪》百十四。 "
【舞媚娘】
朝来户前照镜。
含笑盈盈自看。
眉心浓黛直点。
额角轻黄细"诗集作自。 "安。
氐疑落花慢"诗集作谩。 "去。
复道春风不还。
少年唯有欢乐。
饮酒那得留残。
"○本集二。 《乐府诗集》七十三。 庾开府诗集下。 《诗纪》百十四。 "
【乌夜啼】〖以下七言。
〗
促柱繁弦非子夜。
歌声舞态异前溪。
御史府中何处宿。
洛阳城头那得栖。
弹琴蜀郡卓家女。
织锦秦川窦"文苑作城头刘。 注云。 一作秦川窦。 "氏妻。
讵不自惊长泪落。
"文苑作渡洛。 注云。 一作泪落。 "到头"《类聚》作道。 文苑作处。 注云。 一作头。 一作道。 "啼乌恒夜"文苑作何处。 "啼。
"○本集二。 《类聚》四十二。 文苑英华二百六。 《乐府诗集》四十七。 庾开府诗集下。 《诗纪》百十四。 "
【燕歌行】
代"《类聚》作岱。 "北云气昼昏昏。
千里飞蓬无复根。
寒雁"《类聚》作一一。 乐府作丁丁。 诗集同。 文苑云。 一作丁丁。 一作一一。 "渡辽水。
桑叶纷纷落蓟门。
晋阳山头无箭竹。
疏勒城中乏水源。
属国征戍久离居。
阳关音信绝能疏。
"《类聚》作疏。 "愿得鲁连飞一箭。
持寄思归燕将书。
渡"《类聚》作度。 "辽本自有将军。
寒风萧萧生水纹。
"《类聚》作滨。 "妾惊甘泉足"《类聚》作旦。 "烽火。
君讶渔阳少"《类聚》作多。 文苑、《诗纪》云。 一作多。 "阵云。
自从将军出细柳。
荡子空床难独"《类聚》作定难。 "守。
盘龙明镜饷秦嘉。
辟恶生香寄韩"文苑作塞。 "寿。
春分燕来能几日。
二月蚕眠不复久。
"《诗纪》云。 玉台作不能食。 "洛阳游丝百丈连。
"诗集误作莲。 "黄河春冰千片穿。
桃花颜色好如"《类聚》作如好。 文苑云。 一作如好。 "马。
榆荚新开巧似"文苑作细。 《类聚》作似细。 "钱。
蒲桃一杯千日醉。
无事九转学神仙。
定取金丹作几服。
能令华表得千年。
"○本集二。 文苑英华百九十六。 《乐府诗集》三十二。 庾开府诗集下。 《诗纪》百十四。 又《类聚》四十二引根、门、源、居、疏、书、军、滨、云、柳、守、寿、连、穿、钱、仙、年十七韵。 "【杨柳歌】
河边杨柳百丈枝。
别有长条宛"本集作。 文苑作窈。 "地垂。
河水冲激根株危。
"文苑作色。 注云。 疑作危。 "倏忽河中风浪吹。
可怜巢里凤凰儿。
无故当年生"文苑作老。 "别离。
流槎一去上天池。
织女支机当"文苑作应。 《诗纪》云。 一作将。 "见随。
谁言"文苑作信。 "从来荫数国。
直用东南一小枝。
昔日公子出南皮。
何处相寻玄武陂。
"文苑此句在支韵句下。 "骏马翩翩西北"诗集作四牡。 "驰。
左右弯弧仰月支。
连钱障泥渡水骑。
白玉手板落盘螭。
君言丈夫无意"文苑作志。 "气。
试"文苑作为。 "问燕山那得碑。
"文苑作知。 又此上二句在璃韵下。 "凤凰新管箫"文苑作箫管。 "史吹。
朱鸟春窗玉女窥。
衔云酒杯赤玛瑙。
照日食螺紫琉璃。
百年霜露奄离披。
一旦功名不可为。
定是怀王作计误。
"文苑作媸。 "无事翻复"文苑作覆。 "用张仪。
不如饮酒高阳池。
日暮归时倒接"诗集作离。 "武昌城下"文苑作南城。 "谁见"文苑作可。 "移。
官渡营前那可"文苑作得。 《诗纪》云。 一作得。 "知。
独"文苑作尚。 "忆飞"文苑作落。 "絮鹅毛下。
非"文苑作无。 "复青丝马尾垂。
欲"文苑作共。 "与梅花留一曲。
共将"文苑作在。 "长笛管中吹。
"○本集二。 庾开府诗集上。 《诗纪》百十四。 又文苑英华三百三十七引枝、垂、危、吹、儿、离、池、随、枝、驰、支、陂、吹、窥、璃、知、披、为、仪、移、知、垂、吹二十三韵。 "
【诗】
【奉和泛江诗】〖以下五言。
〗
春江下白帝。
画舸向黄牛。
锦缆回沙碛。
兰桡避荻洲。
湿花随水泛。
空巢逐树流。
建平船{姊女=木}"诗集作旆。 "下。
荆门战"《初学记》作载。 "舰浮。
岸社多乔木。
"《初学记》作群树。 文苑同。 诗集作长树。 "山城足"《初学记》作是。 "迥"本集作回。 文苑同。 "楼。
日落江风静。
龙吟回"本集作迥。 文苑同。 "上游。
"○本集三。 《初学记》六。 文苑英华百六十二。 庾开府诗集下。 《诗纪》百十五。 又《类聚》八作王台卿。 引牛、洲、流、楼四韵。 "
【奉和山池诗】〖《诗纪》云。
梁简文有山池诗。
〗
乐官多暇豫。
望苑暂回舆。
鸣笳陵绝限。
"本集作浪。 诗集作恨。 "飞盖历通渠。
桂亭花未落。
桐门叶半疏。
荷风惊浴鸟。
桥影聚行鱼。
日落含山气。
云归带雨余。
"○本集三。 《类聚》九。 文苑英华百六十五。 庾开府诗集下。 《诗纪》百下五。 "
【陪驾幸终南山和宇文内史诗】
玉山乘四载。
瑶池宴八"文苑作行。 注云。 《类聚》作八。 "龙。
鼋桥浮少"文苑作沙。 "海。
鹄盖上中峰。
飞狐横塞路。
白马当河冲。
水奠三川石。
"《类聚》作后。 "山封五树松。
长虹双瀑布。
圆阙两芙蓉。
戍楼鸣夕鼓。
山寺响晨钟。
新蒲节转促。
短荀箨犹重。
树宿含樱鸟。
花留酿蜜蜂。
迎风下列缺。
洒"《类聚》作酾。 "酒召昌容。
且欣陪北上。
"文苑作欣陪北山上。 注云。 《类聚》作且欣陪此上。 "方欲待东封。
"文苑作风。 ○本集三。 《类聚》七。 文苑英华百五十九。 庾开府诗集上。 《诗纪》百十五。 "
【和宇文内史春日游山诗】
游客值春辉。
"诗集作晖。 "金鞍上翠微。
风逆"诗集作送。 "花迎面。
山深云湿衣。
雁持一足倚。
猿将两臂飞。
戍楼侵岭路。
山村落猎围。
道士封君达。
仙人丁令威。
煮丹於此地。
居然未肯归。
"○本集三。 文苑英华百六十。 庾开府诗集上。 《诗纪》百十五。 "
【游山诗】〖《诗纪》云。
一作游仙。
〗
聊登玄圃殿。
更上增城山。
不知高几里。
低头看世间。
唱歌云欲聚。
弹琴鹤欲舞。
涧底百重花。
山根一片雨。
婉婉藤倒垂。
亭亭松直竖。
"○本集三。 文苑英华百五十九。 庾开府诗集上。 《诗纪》百十五。 "【和宇文京兆游田诗】〖诗集和上有五言二字。
〗
小苑禁门开。
长杨猎客来。
悬知画眉罢。
走马向章台。
涧寒泉反缩。
山晴云倒回。
熊饥自舐掌。
雁惊独衔枚。
美酒余杭醉。
"《诗纪》云。 一作至。 "芙蓉即奉杯。
"○本集三。 庾开府诗集上。 《诗纪》百十五。 "
【奉报寄洛州诗】舟师会孟津。
甲子阵"本集作陈。 文苑同。 "东邻。
雷辕惊战鼓。
剑室动"诗集作对。 "金神。
幕府风云气。
军门关塞人。
长ユ析"文苑作拆。 "鸟羽。
合甲抱犀鳞。
星芒一丈《炎》。
月晕七重轮。
黎阳水稍渌。
官渡柳应春。
无庸奉天眷。
驱传牧南秦。
繁词劳简牍。
杂俗弊风尘。
上洛逢都尉。
商山见逸民。
留滞终南下。
唯当一史臣。
"○本集三。 文苑英华二百四十。 庾开府诗集上。 《诗纪》百十五。 "【奉服穷秋寄隐士诗】〖《诗纪》云。
诗汇作王褒诗。
非也。
〗
王倪逢齿缺。
桀溺偶"《类聚》作遇。 诗集同。 "长沮。
藜床负日卧。
麦陇带经锄。
自然曲木几。
无名科斗书。
聚花聊饲雀。
穿池试养鱼。
小村"文苑作径。 "治涩路。
低田补坏渠。
秋水牵沙落。
寒藤抱树疏。
空枉平原骑。
来过仲蔚庐。
"○本集三。 《类聚》三十六作穷秋寄隐士诗。 文苑英华二百三十二。 庾开府诗集上作春殿穷秋寄隐士。 《诗纪》百十五。 "【上益州上柱国赵王诗二首】
铜梁影棠树。
石镜写"诗集作袅。 "褰帷。
两江如渍锦。
双峰似画眉。
穿荷低晚盖。
衰柳挂残丝。
风流盛儒雅。
泉涌富文词。
无因同子淑。
暂得侍临淄。
"○本集三。 庾开府诗集下。 《诗纪》百十五。 "
寂寞岁阴穷。
苍茫云貌同。
鹤毛飘乱雪。
车毂转飞蓬。
雁归知向暖。
鸟巢解背风。
寒沙两岸白。
猎火一山红。
愿想悬鹑弊。
时嗟陋巷空。
"○同上"
【谨赠司寇淮南公诗】危邦久乱德。
天策始乘机。
九河闻誓众。
千里见连旗。
虢亡垂棘返。
齐平宝鼎归。
久弊风尘俗。
殊劳关塞衣。
绊骥还千里。
垂鹏更九飞。
犹怜马齿进。
应念节旄稀。
回轩入故里。
园柳始依依。
旧竹侵行"文苑云。 一作何。 "径。
新桐益几围。
寒谷梨应重。
秋林栗更肥。
美酒还参圣。
雕文本入微。
促"诗集缺促字。 "歌迎赵瑟。
"诗集瑟上衍但字。 "游弦召楚妃。
小人司刺举。
明易攵"诗集作时。 《诗纪》云。 集作时。 "实滥吹。
"文苑作推。 "南部治都尉。
军谋假建威。
商山隐士石。
"《诗纪》云。 一作宅。 "丹水凤凰矶。
野亭长被马。
山城早掩扉。
传呼拥绛节。
交戟映彤闱。
遂令忘楚操。
何但食周薇。
三十六水变。
四十九条非。
丹灶风烟歇。
年龄蒲柳衰。
同僚敢不尽。
畴日惧难追。
"○本集三。 文苑英华二百四十七又《周书》元伟传引归一韵。 庾开府诗集上。 《诗纪》百十五。 "
【正旦上司宪府诗】
诘旦启门栏。
繁辞涌笔端。
苍鹰下狱吏。
獬豸饰刑官。
司朝引玉节。
盟载捧珠盘。
穷纪星移次。
归余律未殚。
雪高三尺厚。
冰深一丈寒。
短笋犹埋竹。
香心未起兰。
孟门久失路。
扶摇忽上抟。
栖乌还得府。
弃马复归拦。
"《类聚》、本集、诗集并作栏。 "荣华名义重。
虚薄报恩难。
枚乘还起疾。
贡禹遂弹冠。
方垂莲叶剑。
未用竹根丹。
一知悬象法。
谁思垂钓竿。
"○本集三。 又《类聚》五十四引端、官、盘、抟、栏、难、冠、丹、竿九韵。 庾开府诗集下作旦上司宪府。 《诗纪》百十五。 "【任洛州】〖诗集作阳。
〗酬薛文学见赠别诗子居河之曲。
英彦本连踪。
盐形或变虎。
鼎气乍成龙。
若人承载德。
宫墙定数重。
五衢开辩路。
四照起文烽。
曰余滥推毂。
民愿始天从。
上洛分都尉。
弘农开附庸。
羊肠建九阪。
熊耳对双峰。
白石仙人芋。
青林隐士松。
北梁送孙楚。
西堤别葛龚。
故人倘书札。
"诗集作礼。 "黎阳土足封。
"○本集三。 庾开府诗集上。 《诗纪》百十五。 "
【将命至邺酬祖正员诗】
我皇临九有。
声教洎无堤。
兴文盛礼乐。
偃武息"诗集作自。 "氓"《类聚》作民。 "黎。
承乏驱骐骥。
"《类聚》作马。 "旌旗"《类聚》作旃。 "事琬。
"《类聚》作鼓な。 《诗纪》云。 一作旌旃事鼓鼙。 "古碑文字尽。
荒城年代迷。
被陇文瓜熟。
交塍香穗低。
投琼实有慰。
"《类聚》作意。 "报李更无蹊。
"○本集三。 《类聚》五十三。 作酬祖正员诗。 文苑英华二百九十六。 庾开府诗集下。 《诗纪》百十五。 "
【将命至邺诗】
〖《诗纪》云。
按本传。
信在梁为通直散骑常侍。
聘於东魏。
文章辞令。
甚为邺下所称。
〗大国修聘礼。
亲"诗集作新。 "邻自此敦。
张旃"本集作旃。 《初学记》、文苑同。 "事原隰。
负"《初学记》作序。 文苑作宾序。 诗集同。 "报成言。
西过犯风露。
北指度に辕。
交欢值公子。
展"文苑作展。 "礼觌"《初学记》作觌遇。 《诗纪》作觌过。 "王孙。
何以誉嘉树。
徒欣赋采蘩。
四牢盈折俎。
三献满"《初学记》作尽。 文苑、诗集同。 "樽。
人臣无境外。
何由"《初学记》作日。 文苑、诗集同。 "欣此言。
风俗既殊"《类聚》作险。 "阻。
山河不复论。
无因旅南馆。
空欲祭"广《文选》作际。 诗集作登。 "西门。
眷然惟此别。
夙"《初学记》作风。 文苑、诗集同。 "期幸共存。
"○本集三。 《类聚》五十三。 《初学记》二十。 文苑英华二百九十六。 庾开府诗集下。 广《文选》十。 《诗纪》百十五。 "【入彭城馆诗】
襄君前建国。
项氏昔棱威。
飞伤楚战。
鸡鸣悲汉围。
年"诗集作世。 《诗纪》云。 一作世。 "代殊氓"诗集作民。 "俗。
风云更盛衰。
水流浮磬动。
山喧双翟"诗集字缺。 "飞。
夏余花欲尽。
秋近燕将稀。
槐庭垂绿穗。
莲浦落红衣。
徒知日云暮。
不见舞雩"诗集作云。 "归。
"○本集三。 文苑英华二百九十七。 庾开府诗集下。 《诗纪》百十五。 又《类聚》二十七引威、围、衰、飞、稀、衣六韵。 "【同州还诗】赤岸绕新村。
青城临绮门。
范雎新入相。
穰侯始出蕃。
上林催猎响。
河桥争渡喧。
窜"诗集作爨。 "雉飞横涧。
"文苑误作间。 "藏狐"文苑作乌。 "入断原。
将军高宴晚。
来过青竹园。
"○本集三。 文苑英华二百八十九。 庾开府诗集上。 《诗纪》百十五。 "
【从驾观讲】〖诗集误作降。
〗武诗校战出长杨。
兵栏入斗场。
置阵横云起。
开营雁翼张。
门嫌磁石碍。
马畏铁菱伤。
龙渊触"文苑作出。 "牛斗。
繁弱骇天狼。
落星奔骥。
浮云上。
急风吹战鼓。
高尘拥贝"《类聚》作具。 文苑同。 "装。
骇猿时落木。
惊鸿屡断行。
树寒条更直。
山枯菊转芳。
"诗集作香。 《诗纪》云。 一作香。 "豹"诗集误作伯。 "略推全胜。
龙图"文苑云。 一作韬。 "揖所长。
小臣欣寓目。
还知奉会昌。
"○本集三。 文苑英华二百九十九。 又《类聚》五十九引场、张、、装、行五韵。 庾开府诗集上。 《诗纪》百十五。 "
【奉报赵王出师在道赐诗】上将出东平。
先定下江兵。
弯弓"文苑作弧。 《诗纪》云。 一作弧。 "伏石动。
振鼓沸"文苑作拂。 "沙鸣。
横海将军号。
长风骏"诗集作げ。 "马名。
雨歇残虹断。
云归"文苑作偏。 "一雁征。
暗严朝石湿。
空山夜火明。
低桥涧底渡。
狭"诗集作便。 "路花中行。
锦车同建"诗集作达。 "节。
鱼轩异泊"文苑作伯荣。 "营。
军中女子气。
塞外夫人城。
小人乖摄养。
歧路阻逢迎。
几月芝田熟。
何年金灶成。
哀笳关塞曲。
嘶马别离声。
王子身为宝。
深思不倚衡。
"○本集三。 文苑英华二百九十九。 庾开府诗集上。 《诗纪》百十五。 "
【和赵王送峡中军诗】楼船聊习战。
白羽试军。
山城对却月。
岸阵"文苑作陈。 "抵平云。
赤也"文苑作地。 "悬弩影。
流星抱剑文。
胡笳遥警夜。
塞马暗嘶群。
客行明月峡。
猿声不可闻。
"○本集三。 文苑英华二百九十九作和赵王从军。 庾开府诗集上。 《诗纪》百十五。 "
【奉和赵王途中五韵诗】〖《诗纪》云。
艺文云王褒作。
庾集载此。
疑误收也。
〗
飘飘映车幕。
出没望连旗。
度云还翊阵。
回风即送师。
峡路沙如月。
山峰石似眉。
村桃拂红粉。
岸柳被青丝。
锦城遥可望。
回鞍念此时。
"○本集三。 《类聚》二十七作王褒。 庾开府诗集下。 《诗纪》百十五。 "
【侍从徐国公殿下军行诗】
八风占阵气。
六甲候兵韬。
置府仍张幕。
麾军即秉旄。
长旗临广武。
烽火照成皋。
巡寒重挟纩。
酌水胜单醪。
阵后云逾直。
兵深星转高。
电《炎》驱龙马。
山精镂宝刀。
塞迥翻榆叶。
关寒落雁毛。
既得从神武。
何须念久劳。
"○本集三。 庾开府诗集上。 《诗纪》百十五。 "
【同卢记室从军诗】
《河图》论阵气。
金匮辨星文。
地中鸣鼓角。
天上下将军。
函犀恒七属。
络"乐府作浴。 "铁"诗集作路铁。 "本千群。
飞梯聊度绛。
合弩暂凌汾。
寇阵"诗集作狂寇。 "先中断。
妖营即两分。
连烽对岭度。
嘶马隔河闻。
箭飞如疾雨。
城崩似坏云。
英王於此战。
何用武安君。
"○本集二。 文苑英华百九十九及《乐府诗集》三十二并作从军行。 庾开府诗集上。 《诗纪》百十五。 "
【伏闻游猎诗】
虞旗喜旦"诗集作且。 "晴。
猎马向山横。
石关鱼贯上。
山梁雁翅"本集误作梁雁翅山。 "行。
雪平寻兔迹。
林听雉声。
马嘶山谷响。
弓寒桑柘鸣。
闻弦鸟自落。
望火兽空惊。
无风树即正。
不冻水还平。
谁知茂陵下。
愿入雎阳城。
"○本集三。 庾开府诗集上。 《诗纪》百十五。 "【见征客始还遇猎诗】
贰师新受诏。
长平正凯归。
犹言乘战马。
未得解戎衣。
上林遇逐猎。
宜春暂合围。
汉帝熊犹愤。
秦王雉更飞。
故人迎借问。
念旧始依依。
河边一片石。
不复肯支机。
"○本集三。 庾开府诗集上。 《诗纪》百十五。 "【奉和阐弘二教应诏诗】
五明教已设。
三元法复开。
鱼山"《类聚》作出。 "将鹤岭。
清梵两边来。
香烟聚为"《类聚》作成。 "塔。
花雨积成"《类聚》作为。 "台。
空心论佛性。
贞"《类聚》作真。 诗集同。 "气辨"《类聚》作辩。 "仙才。
露盘高掌滴。
风乌平翅回。
无劳问"《诗纪》云。 一作访。 "待诏。
自识昆明灰。
"○本集三。 庾开府诗集上。 《诗纪》百十五。 又《类聚》七十六作咏阐弘二教诗。 引开、来、台、才四韵。 "【至《老子》庙应诏诗】
虚无推驭辨。
"本集作辩。 文苑同。 "寥廓本乘霓。
三门临苦县。
九井对灵"《类聚》作溪。 文苑、诗集同。 "盛"本集作成。 文苑、诗集同。 "丹须竹节。
量药用刀圭。
石似临邛芋。
芝如封禅泥。
《毛》毛新鹄小。
盘根古树低。
野戍孤烟起。
春山百鸟啼。
路有三千别。
途经七圣迷。
唯"《诗纪》云。 一作行。 "当别关吏。
直向流沙西。
"○本集三。 文苑英华百七十。 庾开府诗集上。 《诗纪》百十五。 又《类聚》三十八作至《老子》庙诗。 引溪、圭、西三韵。 "
【奉和赵王游仙诗】
藏山还采药。
有道得从师。
京兆陈安世。
成都李意期。
"《类聚》作其。 "玉京传相鹤。
太乙授飞龟。
白石香新芋。
"诗集误作竿。 "青泥美熟芝。
山精逢照镜。
樵客值围棋。
石纹如碎锦。
藤苗似乱丝。
蓬莱在何处。
汉后欲遥祠。
"○本集三。 《类聚》七十八。 《初学记》二十三。 文苑英华二百二十五。 庾开府诗集下。 《诗纪》百十五。 "
【奉和同泰寺浮图诗】"《诗纪》云。 和梁简文帝。 "
"文苑作苕苕。 广弘明集作{艹迢}々。 注云。 三本、宫本作迢迢。 "凌太"文苑云。 一作泰。 "清。
照殿比"诗集作北。 "东京。
长影临双阙。
高层出九城。
ㄆ积行云碍。
幡摇度鸟惊。
凤"文苑作花。 注云。 一作凤。 "飞如始泊。
"文苑作落。 注云。 一作迩。 诗集作落。 "莲合"广弘明集云。 元本作答。 "似初生。
轮重对月满。
铎韵拟鸾声。
画"《类聚》、诗集误作昼。 "水流全住。
图云色半轻。
"文苑作行。 注云。 一作轻。 《诗纪》云。 一作行。 诗集作玉行。 又注。 一作轻。 "露晚盘"广弘明集作泉。 注云。 明本作全。 文苑作烟露晚。 注云。 一作露晚盘。 诗集作烟露晚。 "犹滴。
珠朝火"文苑作史朝。 "更明。
虽连博望苑。
还接银沙城。
天香下桂殿。
仙梵入伊笙。
庶闻八解"诗集作界。 "乐。
"文苑作同八界。 注云。 一作庶闻八解乐。 "方遣六尘情。
"○本集三。 《类聚》七十六。 广弘明集三十。 文苑英华二百三十三。 庾开府诗集下。 《诗纪》百十五。 "
【奉和法筵应诏诗】
五城邻北极。
百雉壮西昆。
"本集作昆。 "钩陈横复道。
阊阖抵灵轩。
千柱莲花塔。
由旬紫绀园。
佛影胡人记。
经文汉语翻。
星窥朱鸟牖。
云宿凤凰门。
新禽解杂啭。
春柳卧生根。
早雷惊蛰户。
流雪长河源。
建始移交让。
徽音种合昏。
风飞扇天辩。
"《诗纪》作辨。 "泉涌属丝言。
羁臣从散木。
无以预中天。
□□遥可望。
终类仰弦。
"○本集三。 庾开府诗集上。 《诗纪》百十五。 "
【和从驾登云居寺塔】〖诗集无此字。
〗诗重峦千仞塔。
危磴"《类聚》作登。 "九层台。
石关恒"文苑作还。 注云。 一作常。 "逆上。
山梁乍"文苑作作。 "斗回。
阶"《类聚》作跗。 "下云峰出。
窗前风洞开。
隔"《类聚》作蹑。 "岭钟声度。
"文苑作应。 "中天梵响来。
平时欣侍从。
於此暂"文苑作共。 "徘徊。
"○本集三。 文苑英华二百三十三作和周赵王游云居寺。 庾开府诗集上。 《诗纪》百十五。 又《类聚》七十六引台、开、来三韵。 "【和】〖诗集和上有五言二字。
〗何仪同讲竟述怀诗无名即讲道。
有动定论机。
"《初学记》作参微。 "安经"诗集作弦。 "让礼席。
正业理儒衣。
似得游焉趣。
能同舍讲归。
石渠人少"《初学记》作未。 "歇。
华阴市暂稀。
秋云低"《初学记》作从。 "晚气。
短景侧余辉。
萤排乱草出。
雁舍断芦飞。
别有平陵迳。
萧条客"诗集作容。 "鬓衰。
饥噪空仓雀。
寒惊懒妇机。
实欣怀谀问。
逢君理入微。
"○本集三。 又《初学记》二十一引微、衣、归、稀、辉、飞、衰、微八韵。 庾开府诗集上。 《诗纪》百十五。 "
【奉和赵王隐士诗】〖《诗纪》云。
王褒同赋。
〗
洛阳征五隐。
东都别二贤。
云气浮函谷。
星光集颍川。
霸陵采樵路"文苑、《诗纪》并云。 一作径。 "成都卖卜钱。
鹿裘披稍裂。
藜床坐欲穿。
阮籍唯"文苑作推。 "长啸。
嵇康讶一"文苑作下。 "弦。
涧险无平石。
山深足细泉。
短"《类聚》作低。 文苑同。 "松犹百尺。
"文苑云。 一作丈。 "少鹤已千年。
野鸟繁弦啭。
山花焰火然。
洞风吹户里。
石乳滴窗前。
虽无亭长识。
终见野人传。
"《类聚》作船。 文苑同。 ○本集三。 庾开府诗集下。 《诗纪》百十五。 又《类聚》三十六、文苑英华二百三十二并引贤、川、钱、穿、弦、泉、年、然、船九韵。 "
【经陈思王墓诗】
公子独忧生。
丘垄擅余名。
采樵"文苑作樵采。 "枯树尽。
犁田荒隧平。
宁追宴"文苑误作晏。 "平乐。
讵想谒承明。
旦余来锡命。
兼言事结成。
飘遥河朔远。
飚飓风"文苑作《风立》风郊。 又注。 《风立》一作飙。 "鸣。
雁与云俱阵。
沙将蓬共惊。
枯桑落古"文苑云。 一作故。 "社。
寒鸟"文苑作鸦。 "归"文苑云。 一作思。 "孤城。
陇水哀葭曲。
渔阳惨鼓声。
离家来远客。
安得不伤情。
"○文苑英华三百六作庚肩吾。 ○逯按。 此当是子山之作。 说见肩吾此诗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