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北齐诗卷二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北齐诗卷二 逯钦立辑校

☆祖珽〈珽。

字孝征。

范阳遒人。

起家秘书郎。

拜尚书左仆射。

出为徐州刺史。

武平中。

卒於州。

〉【从北征诗】

翠旗临塞道。

灵鼓出桑干。

祁山敛雾。

瀚海息波澜。

戍"《类聚》误作或。 "亭秋雨急。

关门朔气寒。

方系单于颈。

歌舞入长安。

"○《类聚》五十九。 文苑英华二百九十九。 《诗纪》百十。 "

【望海诗】

登高临巨壑。

不知千万里。

云岛相接连。

"事类赋作连接。 "风潮"事类赋作涛。 "无极已。

时看远鸿度。

乍"《初学记》作但。 文苑同。 "见惊鸥起。

无待"《初学记》、文苑作不假。 《诗纪》云。 一作不假。 "送将归。

自然伤客子。

"○《类聚》八。 《初学记》六。 文苑英华百六十二。 又事类赋海赋注引里、已二韵。 《诗纪》百十。 "

【挽歌】

昔日"《诗纪》云。 一作时。 "驱驷马。

谒帝长杨宫。

旌悬白云外。

骑猎红尘中。

今来向漳浦。

素盖转悲风。

荣华与歌笑。

万事尽成空。

"○《初学记》十四。 文苑英华二百十一。 《御览》五百五十二作挽歌辞。 《乐府诗集》二十七。 广《文选》十四。 《诗纪》百十。 "

☆安德王高延宗〈延宗。

文襄帝澄第五子。

文宣帝天保六年。

封安德王。

出为定州刺史。

历司徒太尉。

后主奔并。

以为相国、并州刺史。

武平七年十二月十四日。

即皇帝位。

改元德昌。

是月为周所灭。

〉【经墓兴感诗】

〖北齐假黄钺太尉公兰陵忠武王高肃碑阴额扌本曰:王第五弟太尉公安德王经墓兴感云云。

○逯按。

北《齐书》兰陵王孝传。

以武平四年鸩死。

据此碑以武平五年四月葬於邺西。

碑阴此诗则六年所镌。

夜台长自寂。

泉门无复明。

独有鱼山树。

郁郁向西倾。

睹物令人感。

目极使魂惊。

望碑遥堕泪。

轼墓转伤情。

轩丘终见毁。

千秋空建名。

"○扌本高肃碑。 "

☆萧悫〈悫。

字仁祖,兰陵人。

梁宗室上黄侯晔之子。

天保中入齐。

武定中为太子洗马。

后主时。

为齐州录事参军。

待诏文林馆。

后入隋。

有《集》九卷。

〉【临高台】

崇台高百尺。

迥"文苑作回。 "出望仙宫。

画ㄆ浮朝"乐府、《诗纪》并云。 一作云。 "气。

飞梁照晚虹。

小衫飘雾。

艳粉拂轻红。

笙吹汶"文苑误作文。 "阳筱。

琴奏峄山桐。

舞逐飞龙引。

花随少女风。

临春今若此。

极宴"乐府作燕。 "岂无穷。

"○文苑英华二百十。 《乐府诗集》十八。 《诗纪》百十。 "

【上之回】〖《诗纪》云。

拾遗题云巡省。

发轫城西。

"文苑误作畴。 "回舆事北游。

山寒石道冻。

叶下故宫秋。

朔路传清警。

边风卷画旒。

岁余巡省毕。

拥仗"文苑作按节。 注云。 一作拥仗。 《诗纪》云。 一作按节。 "返皇州。

"○文苑英华二百十。 《乐府诗集》十六。 《诗纪》百十。 "

【飞龙引】

河曲衔图出。

江上负舟归。

欲因作雨去。

还逐景云飞。

引商吹细管。

下征泛长徽。

持此凄清此。

春夜舞罗衣。

"○《乐府诗集》六十。 《诗纪》百十。 "【奉和济黄河应教诗】

大蕃连帝室。

骖驾奉皇猷。

未明驱羽骑。

凌晨方画舟。

津城度维锦。

岸柳夹缇油。

钟"文苑作饶。 注云。 初学作钟。 《诗纪》云。 一作铙。 "声别岛。

旗影照苍流。

早光生剑服。

朝风起节楼。

滔滔细波动。

裔裔轻舷浮。

回桡避近碛。

放舳下前洲。

全疑上天汉。

不异谒蓬丘。

望知云气合。

听识水声秋。

从君"乐府作军。 "何等乐。

喜从神仙游。

"○《初学记》六。 文苑英华百七十九。 《乐府诗集》七十四作济黄河。 《诗纪》百十。 "【和崔侍中从驾经山寺诗】

钩陈夜警"《初学记》作瞻。 "徼。

河汉晓参"文苑、《诗纪》并云。 一作从。 "横。

游骑腾文"文苑云。 一作云。 "马。

前驱转翠旌。

野禽喧曙色。

山树动秋声。

云表金轮见。

严端画ㄆ"《初学记》作拱。 文苑同。 又注。 宋本作ㄆ。 "明。

塔疑从地涌。

盖似积香成。

泉高下溜急。

松古上枝"文苑云。 一作梢。 "平。

仪台"文苑作容。 注云。 《初学记》作合。 "多壮思。

丽藻蔚缘情。

自嗤非照庑。

"《诗纪》云。 一作乘。 "何以继连城。

"○《初学记》二十三。 文苑英华二百三十三。 《诗纪》百十。 "【奉和悲秋应令诗】秋天拟文学。

秋水擅庄蒙。

草湿蒹葭露。

波卷洞庭风。

便坐翻桑叶。

长坂歇兰。

檐喧犹有燕。

陂静未来鸿。

蝉噪闻疑断。

池清映似空。

刘安悲落木。

曹植叹征蓬。

重明岂凝滞。

无累在渊冲。

随时四序合。

应物五情同。

发言形恻隐。

睿作挺神功。

下材均朽木。

何以慕凋虫。

"○文苑英华百七十九作王胄奉和悲秋应令。 《诗纪》百十。 又《初学记》三作秋日诗。 引蒙、风、丛、鸿、空五韵。 ○文苑英华注云。 此篇前五韵按《初学记》作萧悫秋日诗。 文苑一百五十八卷复云庾信作。 而此卷乃十韵。 共题王胄作。 观其辞意。 只是一篇。 当以此本为正。 ○逯按。 文苑此篇署王胄作。 次於江总、萧悫之前。 然王胄随人。 依时代次序不应在前。 仍以作萧悫者为是。 今两存之。 并说明如上。 "

【屏风诗】

秦皇临碣石。

汉帝幸明庭。

非关重游豫。

直是爱长龄。

读记知州所。

观图见岳形。

晓识仙人气。

夜辨少微星。

服银有秘术。

蒸丹传旧经。

风摇百影树。

花落万春亭。

飞流近更白。

丛竹远弥青。

逍遥保清畅。

因持悦性情。

"○《初学记》二十五。 《诗纪》百十。 "

【奉和元日诗】

帝宫通夕燎。

天门拂曙开。

瑞云生宝鼎。

荣光上露台。

华山不凋叶。

宜城万寿杯。

遥见飞凫下。

悬"《初学记》作玄。 "知叶"《初学记》作邺。 岁时杂咏、文苑同。 "县"事文《类聚》作令。 《诗纪》云。 声偶作令。 "来。

"○《初学记》四。 古今岁时杂咏一。 文苑英华百七十二。 事文《类聚》前集六。 《诗纪》百十。 "

【奉和初秋西园应教诗】

池亭三伏后。

林馆九秋前。

清泠"《初学记》作冷。 文苑、玄观志、万花谷同。 "间泉石。

散漫杂风烟。

蕖开千叶影。

榴艳百枝然。

约岭停飞旆。

"玄观志作辔。 "凌波动画船。

"○《初学记》三。 文苑英华百七十九。 万花谷后三作萧悫诗。 金陵玄观志作晋阳休之初秋西园诗。 《诗纪》百十。 "【奉和冬至应教诗】

天宫初动磬。

缇室已飞灰。

暮风吹竹起。

阳云覆石来。

拆冰"《初学记》作析冰。 岁时杂咏作圻水。 "开荔色。

除雪出兰栽。

"岁时杂咏裁。 "惭无宋玉辨。

滥吹楚王台。

"○《初学记》四。 古今岁时杂咏三十九。 《诗纪》百十。 "

【奉和望山应教诗】仙游本多趣。

复此上秋初。

严低石倒险。

岭高"文苑误作嵩。 "松更疏。

"文苑误作峰。 "峰"文苑误作疏。 "形疑鸟翅。

塞路似狼居。

瞩望情"文苑作清。 "无已。

词殚意有余。

"○《初学记》五。 文苑英华百七十九。 《诗纪》百十。 "

【奉和咏龙门桃花诗】旧闻开露井。

今见植龙门。

树少知非塞。

花高异少源。

"《初学记》作原。 文苑作小园。 "论时应未发。

故欲影归轩。

氐"文苑作抵。 "言经"文苑作轻。 "摘罢。

犹胜逐风翻。

"○《初学记》二十八。 文苑英华三百二十一。 《诗纪》百十。 "

【春庭晚望诗】

春庭聊纵望。

楼台自相隐。

窗梅落晚花。

池竹开初荀。

泉鸣知水急。

云来觉山近。

不愁花不飞。

到畏花飞尽。

"○《初学记》三作春晚庭望诗。 文苑英华百五十七作萧懿。 《诗纪》百十。 "

【秋思诗】

〖《颜氏家训》曰:兰陵萧悫工於篇什。

尝有秋思《诗》云:芙蓉露下落。

杨柳月中疏。

时人未之赏也。

吾爱其萧散。

宛然在目。

颍川荀仲举、琅琊诸葛亮汉亦以为尔。

而虑思道水徒雅所不惬。

〗清波收潦日。

华林鸣籁初。

芙蓉露下落。

杨柳月中疏。

燕帏缃绮被。

赵带流黄裾。

相思阻音息。

"《诗纪》云。 玉台作信。 "结梦感离居。

"○古诗类苑四。 《诗纪》百十。 "

【听琴诗】

洞门凉气满。

闲馆夕阴生。

弦随流水急。

调杂秋风清。

掩抑朝飞弄。

凄断夜啼声。

至人齐物我。

持此"文苑云。 一作时与。 "悦高情。

"○《初学记》十六。 文苑英华二百十二。 《诗纪》百十。 "

【和司徒铠曹阳辟疆秋晚诗】〖《诗纪》云。

辟疆。

休之之子。

〗叶疏知树落。

香尽觉荷衰。

山薮良多思。

田园聊复归。

"○《初学记》三。 《诗纪》百十。 "

【春日曲水诗】〖杂言○《诗纪》云。

《初学记》作春赋。

落花无限数。

飞鸟排花度。

禁苑至饶风。

吹花春满路。

严前片石迥如楼。

水里连沙聚作洲。

二月莺声才欲断。

三月春风已复流。

分流绕小渡。

堑水还相注。

山头上"《初学记》无上字。 是。 "望水云。

水底看山树。

舞余香尚存。

"《初学记》作在。 "歌尽声犹住。

麦垄一惊。

菱潭两飞鹭。

飞鹭复惊。

倾曦带掩扉。

芳飙翼还。

藻露挹行衣。

"○《初学记》三。 《诗纪》百十。 "

☆萧毂【野田黄雀行】弱躯愧"文苑作惭。 乐府、《诗纪》云。 一作惭。 "彩饰。

轻毛非锦文。

不知"文苑作如。 注云。 一作知。 "鸿鹄"文苑作鹤。 注云。 一作鹄。 "志。

非是凤皇群。

作风随浊"文苑作濯。 《诗纪》云。 一作濯。 "雨。

入曲应玄云。

空城旧侣绝。

沧海故交"文苑作朋。 "分。

宁死明珠弹。

且避鹰将军。

"○文苑英华二百六。 《乐府诗集》三十九。 《诗纪》百十。 "

☆马元熙〈元熙。

字长明。

河间人。

初以通直待诏文林馆。

武平中。

授皇太子孝经。

在内甚得名誉。

隋开皇中。

终於秦王文学。

〉【日晚弹琴诗】

上客敞前扉。

鸣琴对晚晖。

掩抑歌张女。

凄清奏楚妃。

稍视红尘落。

渐觉白云飞。

新声独见赏。

莫恨知音稀。

"○《初学记》十六。 文苑英华二百十二、万花谷后三十二并作马元熙诗。 《诗纪》百十。 "

☆阳休之〈休之。

字子烈。

北平无终人。

仕魏。

累官给事黄门侍郎。

入齐。

迁吏部尚书左仆射。

周武平刘。

赴长安。

历纳言、太子少保。

除和州刺史。

隋开皇二年罢仕。

终於洛阳。

〉【春日诗】

迟迟暮春日。

霭霭春光上。

柔露洗金盘。

轻丝缀珠网。

渐看阶ぇ蔓。

稍觉池莲长。

蝴蝶映花飞。

楚雀缘条响。

"○《初学记》三。 《诗纪》百十。 "

【咏萱草诗】

开跗"《初学记》作附。 "幽涧底。

散彩曲堂垂。

优柔清露湿。

微穆惠风吹。

朝朝含丽景。

夜夜对华"文苑作花。 "池。

"○《初学记》二十七。 文苑英华三百二十七作萱草。 《诗纪》百十。 "

【正月七日登高侍宴诗】

广殿丽年辉。

"岁时广记作年。 "上林起春色。

风生拂凋辇。

云回"岁时广记作过。 "浮绮"岁时广记作倚。 "翼"《初学记》作席。 ○《类聚》四。 《初学记》四。 《御览》三十。 岁时广记九。 《诗纪》百十。 "

【秋诗】日照前窗竹。

露湿后园薇。

夜蛩"《初学记》作虫。 "扶砌响。

轻蛾绕烛飞。

"○《初学记》三。 万花谷后三作阳休之诗。 《诗纪》百十。 "

【赠马子结兄弟诗】

三马俱白眉。

"○北《齐书》孙灵晖传附马子结传。 "

☆颜之推〈之推。

字介。

琅邪临沂人。

初为湘东王常侍。

元帝即位。

以为散骑侍郎。

后奔齐。

累官黄门侍郎、平原太守。

齐亡入周。

为御史上士。

开皇中。

太子召为文学。

以疾终。

有《颜氏家训》七卷、集灵记二十卷、冤魂志三卷、集三十卷。

〉【神仙诗】

红颜恃容色。

青春矜盛年。

自言晓书剑。

不得学神仙。

风云落时后。

岁月度人前。

镜中不相识。

扪心徒自怜。

愿得金楼要。

思逢玉钤篇。

九龙游弱水。

八凤出飞烟。

朝游采琼实。

夕宴酌膏泉。

峥嵘下无地。

列缺上陵天。

举世聊一息。

中州安足旋。

"○文苑英华二百二十五。 《诗纪》百十。 "

【古意诗二首】

十五好诗书。

二十弹冠仕。

楚王赐颜色。

出入章华里。

作赋凌屈原。

读书夸左史。

数从"《御览》作屡陪。 "明月燕。

"《御览》作宴通。 "或侍朝云祀。

登山摘紫芝。

泛江采绿芷。

歌舞未终曲。

风尘暗天起。

吴师破九龙。

秦兵割千里。

狐兔穴宗庙。

霜露沾朝市。

璧入邯郸宫。

剑去襄城水。

未《类聚》作不。

)获殉陵墓。

独生良足耻。

悯悯思旧都。

恻恻怀君子。

白发窥明镜。

忧伤没余齿。

"○《类聚》二十六。 《诗纪》百十。 又《御览》百九十六引一句。 "宝珠出东国。

美玉产南荆。

隋侯曜我色。

卞氏飞吾声。

已加明称物。

复饰夜光名。

骊龙旦夕骇。

白虹朝暮生。

华彩烛兼乘。

价值讵"《类聚》作直距。 是。 "连城。

常悲黄雀起。

每畏灵蛟迎。

千刃安可舍。

一毁难复营。

昔为时所重。

今为时所轻。

愿与浊泥会。

思将垢石并。

归真川岳下。

抱润潜其荣。

"○《类聚》二十六。 《诗纪》百十。 "

【从周入齐夜度砥柱】〖《诗纪》云。

梁词人丽句作惠慕道士诗。

题云犯虏将逃作。

〖北史本传曰:荆州为周军所破。

大将军李穆送之推往弘农。

令掌其兄阳平公远旧翰。

遇河水暴长。

具船将妻子奔齐。

经砥柱之险。

时人称其勇决。

侠客重艰辛。

夜出小平津。

马色迷关吏。

鸡鸣起戍人。

露鲜华剑彩。

月照宝刀新。

问我将何去。

北海就孙宾。

"○文苑英华二百八十九。 《诗纪》百十。 "

【和阳纳言听鸣蝉篇】〖隋卢思道同赋。

听秋蝉。

秋蝉非"《初学记》非上衍悲字。 "一处。

细柳高飞夕。

长杨明月曙。

历乱起秋声。

参差揽人虑。

单吟如转箫。

群噪学调笙。

乍"《诗纪》字缺。 "飘流曼响。

多含继绝声。

垂阴自有乐。

饮露独为清。

短何足贵。

薄羽不羞轻。

螗螂翳下偏难见。

翡翠竿头绝易惊。

容止由来桂林苑。

无事淹留南斗城。

城中这皇里。

金张及许史。

权势热如汤。

意气喧城市。

剑影奔星落。

马色浮云起。

鼎俎陈龙凤。

金石谐宫征。

关中满季心。

关西饶孔子。

讵用虞公立国臣。

谁爱韩王游说士。

红颜宿昔同春花。

素鬓俄顷变秋草。

中肠自有极。

那堪教作转轮车。

"○《初学记》三十。 《诗纪》百十。 ○《诗纪》云。 此篇见《初学记》。 红颜以下脱误。 俟再考。 "【诗】

悬鱼掩金扇。

"○倭名《类聚》三。 "

☆赵儒宗【咏龟诗】

有灵堪托"文苑作作。 注云。 《初学记》作记。 "梦。

无心解自谋。

不能蓍下伏。

强从莲上游。

"文苑作浮。 "负图非所冀。

支床"文苑误作状。 "空见留。

傥蒙一曳尾。

当为屡回头。

"○《类聚》九十六作赵宗儒。 《初学记》三十。 文苑英华三百三十佚作者名。 《诗纪》百十。 "☆甄彬【诗】五月披羊裘。

负薪岂拾遗。

"○《太平广记》二百六十五。 "

☆杨子华【诗】

画牡丹处极分明。

"○韵语阳秋十六。 "

☆冯淑妃〈淑妃。

名小怜。

后主大穆后从婢也。

穆后爱衰。

以五月五日进之。

号曰续命。

慧黠。

工歌舞。

后主惑之。

立为左皇后。

周师取平阳。

后主以淑妃奔洪洞戍。

复奔青州。

为周武所获。

以赐代王达。

〉【感琵琶弦诗】

〖北史后妃传曰:淑妃侍代王达。

弹琵琶。

因弦断。

作《诗》曰:〗

虽蒙今日宠。

犹忆昔时怜。

欲知心断绝。

应看膝上弦。

"○北史后妃传。 《诗纪》百十。 "

☆崔氏〈崔氏。

卢士深妻。

〉【面辞】〖虞世南史略曰:北齐卢士深妻。

崔林义之女。

有才学。

春日以桃花儿面。

咒曰:〗

取红花。

取白雪。

"《御览》作取花红。 取雪白。 "与儿洗面作光悦。

取白雪。

取红花。

与儿洗面作妍"岁时广记作光。 "华。

取花红。

取雪白。

与儿洗面作光泽。

取雪白。

取花红。

与儿洗面作华容。

"○《御览》二十。 事类赋春赋注。 岁时广记一、岁华纪丽一并引虞世南史略。 《诗纪》百十。 "

☆惠化尼【谣】

〖北《齐书》曰:天平三年。

神武西讨。

令窦泰自潼关入。

四年。

泰至小关。

为文帝所袭。

众尽没。

泰自杀。

初。

泰将发邺。

邺有惠化尼谣云。

窦行台。

去不回。

"○北《齐书》窦泰传。 "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