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北魏诗卷二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北魏诗卷二 逯钦立辑校

☆萧综〈综。

字世谦。

梁武帝第二子。

封豫章王。

普通四年为南兖州刺史。

镇彭城。

奔魏。

历司徒太尉。

尚寿阳公主。

魏建义二年卒。

〉【听钟鸣】

〖伽蓝记曰:洛阳城东建阳里有台。

高三丈。

上作二精舍。

有钟。

撞之。

闻五十里。

太后移在宫内。

置凝闲堂。

初。

梁豫昌王萧综闻此钟声。

遂告听钟歌三首行於世。

历历听钟鸣。

当知在帝城。

西树隐落月。

东窗见晓星。

雾露フフ未分明。

乌啼哑哑已流声。

惊客思。

动客情。

客思郁纵横。

翩翩孤雁何所栖。

依依别鹤半夜啼。

今岁行已暮。

雨雪向凄凄。

飞蓬旦夕起。

杨柳尚翻低。

气郁结。

涕滂沱。

愁思无所托。

强作听钟歌。

"○《类聚》三十。 文苑英华三百三十四。 《诗纪》百八。 "

【悲落叶】

悲落叶。

联翩下重迭。

重迭落且飞。

从横去不归。

长枝交荫昔何密。

黄鸟关关动相失。

夕蕊杂凝露。

朝花翻乱日。

乱春日。

起春风。

春风春日此时同。

一霜两霜犹可当。

五晨六旦已飒黄。

乍逐惊风举。

高下任飘。

悲落叶。

落叶何时还。

夙昔共根本。

无复一相关。

各随灰土去。

高枝难重攀。

"○《类聚》八十八。 《诗纪》百八。 "

☆崔巨伦〈巨伦。

字孝宗。

博陵安平人。

以世宗挽郎。

除冀州镇北府墨曹参军、太尉记室参军。

庄帝三年卒。

〉【五月五日诗】

〖魏《书》曰:叔楷为殷州。

巨伦在州陷贼。

敛恤亡存。

为贼所义。

葛荣闻其名。

欲用为黄门侍郎。

巨伦心恶之。

五月五日。

集会官僚。

令巨伦赋诗。

巨伦乃曰:〗

五月五日时。

天气已大热。

狗便呀欲死。

牛复吐出舌。

"○魏书崔辩传附巨伦传。 "

☆董绍〈绍。

字兴远。

新蔡鲷阳人。

起家四门博士。

累迁洛阳刺史。

尔朱天光以为行台从事。

贺拔岳请为开府谘议参军。

孝武西迁。

除御史中丞。

〉【高平牧马诗】

〖北史曰:绍为贺拔岳谘议参军。

岳携绍於高平牧马。

绍悲而赋《诗》曰:〗

走马山之阿。

马渴饮黄河。

宁谓胡关下。

复闻楚客歌。

"○北史董绍传。 《诗纪》百八。 "

☆卢元明〈元明。

字幼章。

范阳涿人。

永安初。

兼尚书令。

孝武登阼。

迁尚书右丞。

转散骑常侍。

有集十七卷。

〉【晦日泛舟应诏诗】轻灰吹上管。

落飘下蒂。

迟迟春色华。

δδ年光丽。

"○《类聚》四。 《初学记》四。 古今岁时杂咏九。 《御览》三十。 文苑英华百七十二。 岁时广记十三。 《诗纪》百九。 "

【梦友人王由赋别诗】自兹一去后。

市朝不复游。

"○魏书卢元明传。 "

☆李骞〈骞。

字希义。

赵郡平棘人。

位散骑常侍、尚书左丞。

使梁。

坐事免。

后除黄门侍郎。

死於晋阳。

〉【赠亲友】

〖北史曰:骞为尚书左丞。

坐免。

论者以为非罪。

骞尝赠亲友卢元明、魏收诗。

盖失职之志云。

幽栖多暇日。

总驾萃荒。

南瞻带宫雉。

北睇拒畦瀛。

流水时将末。

悬炭渐云轻。

寒风率已厉。

秋水寂无声。

层阴蔽长野。

冻雨暗穷汀。

侣浴浮还没。

孤飞息且惊。

三褫俄终岁。

一丸曾未营。

闲居同洛。

归身款武城。

稍旅原思ワ。

坐梦尹勤荆。

监河爱斗"北史作升。 《诗纪》云。 一作升。 "水。

苏子惜"《诗纪》作借。 "余明。

益州达友"魏书误作反。 "趣。

廷尉辩交情。

岂若忻蓬荜。

收志偶沈冥。

"《诗纪》云。 悬炭事见《淮南子》。 亦古候气之法。 说林。 悬羽与炭而知燥湿之气。 ○魏书李骞传。 《诗纪》百九。 又北史李顺传附骞传引明、情二韵。 "

【赠明少遐诗】

酉阳杂俎曰:梁遣黄门侍郎明少遐、兼通直散骑常侍贺文发。

宴魏使李骞、崔︱。

温凉毕。

少遐咏骞赠其《诗》曰云云。

依依然可想。

骞曰:未若灯花寒不结。

最拊时事。

少遐报诗中有此语。

萧萧"一作肃。 "风帘举。

"○酉阳杂俎十二。 "

☆祖莹〈莹。

字元珍。

范阳遒人。

孝文时。

拜太学博士。

累迁国子祭酒。

领给事黄门郎。

孝武登阼。

封文安县子。

天平初。

以功迁仪同三司。

进爵为伯。

卒。

〉【悲彭城】

〖北史曰:尚书令王肃於省中咏悲平城诗。

彭城王勰甚嗟其美。

欲使更咏。

乃失语云。

公可更为诵悲鼓城诗。

肃戏勰云。

何意呼悲平城为彭城也。

勰有惭色。

莹在座。

即云。

悲彭城。

王公自未见。

肃云。

可为诵之。

莹应声为之。

肃甚嗟赏。

勰亦大悦。

悲彭城。

楚歌四面起。

尸积石梁亭。

血流睢水里。

"○魏书祖莹传。 北史祖莹传。 《诗纪》百八。 "

☆鹿〈。

字永吉。

济阴乘氏人。

初为真定公元子直国中尉。

累迁金紫光禄大夫、兼尚书右仆射。

天平中。

除梁州刺史。

为反者郑荣业执送关中。

〉【讽真定公诗二首】

〖北史曰:为真定公元子直国中尉。

恒劝以忠廉之节。

尝赋五言诗云云。

子直少有令闻。

欲善其终。

故以讽焉。

)峄山万丈树。

雕镂作琵琶。

由此材高远。

弦响蔼中华。

"○魏书鹿传。 北史鹿传。 《诗纪》百八。 "〗

援琴起何调。

幽兰与白雪。

丝管韵未成。

莫使弦响绝。

"○同上"

☆李谐〈谐。

字虔和。

顿丘人。

受父前爵彭城侯。

自太尉参军历尚书郎、北海王颢抚军司马。

入为中书侍郎。

加辅国将军、相州大中正、光禄大夫。

除金紫光禄大夫。

元颢入洛。

以为给事黄门侍郎。

孝静初。

征为魏尹。

兼散骑常侍。

为聘使主。

至石头。

转秘书监。

武定二年卒。

年四十九。

有录行於世。

〉【释奠诗】

沛泽南朝。

峒山北面。

帝曰师氏。

陈牲委奠。

神具醉止。

薄言嘉宴。

"○《初学记》十四。 "【江浦赋诗】

〖谈薮曰:李谐。

彭城王嶷之孙。

尚书平之子。

俊爽有才辩。

为黄门侍郎。

除散骑常侍。

为聘梁使。

事毕。

江浦赋《诗》曰:〗帝献二仪合。

黄华千里清。

边笳城上响。

寒月浦中明。

"○《太平广记》百七十三。 "

☆常景〈景。

字永昌。

河内温人。

孝文时为门下录事。

累迁车骑将军、右光禄大夫、秘书监。

曾拟刘琨作扶风歌十五首。

永安二年。

除中军将军、正黄门。

永熙二年。

监议事。

武定八年卒。

〉【赞四君诗四首】

〖北史曰:景淹滞门下。

积岁不至显官。

以蜀司马相如、玉褒、严君平、扬子云皆有高才而无重位。

乃托意以赞之。

长卿有艳才。

直至不群性。

郁若春烟举。

皎如秋月映。

游梁虽好仁。

仕汉常称病。

清贞非我事。

穷达委天命。

"○右司马相如○魏书常爽传附景传。 《诗纪》百八。 "王子挺秀质。

逸气干青云。

明珠既绝俗。

白鹄信惊群。

才世苟不合。

遇否途自分。

空枉碧鸡命。

徒献金马文。

"○右王褒○同上"严君"《初学记》作公。 "情"《初学记》作体。 "沈静。

立志明霜雪。

味道综微言。

端蓍演妙说。

才屈罗仲口。

位结李强舌。

素尚"《初学记》作节。 "迈金贞。

清标陵玉彻。

"《初学记》作澈。 ○右严君平○同上"

蜀江导清流。

扬子挹余休。

含光绝后彦。

覃思邈前修。

世轻久不赏。

玄谈物无求。

当途谢权宠。

置酒得闲游。

"○右扬雄○同上"

☆褚纟胃【戏为诗】

〖南史曰:褚纟胃在魏。

魏人欲用之。

魏元会。

纟胃戏为《诗》曰:〗

帽上著笼冠。

上著朱衣。

不知是今是。

不知非昔非。

"○南史陈伯之传。 "

☆温子〈子。

字鹏举。

冤句人。

宣武时为广阳王渊客。

熙平初。

补御史。

历朝请、李神俊荆州录事参军。

建义初为南主客郎中。

元颢入洛。

以为中书舍人。

孝庄还宫。

复为舍人。

迁散骑常侍、中军大将军。

齐文襄引为大将军谘议参军。

见疑。

下晋阳狱。

饿死。

有集三十九卷。

〉【白鼻】

少年多好事。

揽辔向西都。

相逢狭斜路。

驻马诣当垆。

"○《乐府诗集》二十五。 《诗纪》百九。 "【结袜子】

谁能访故剑。

会自逐前鱼。

裁纫终委箧。

织素空有余。

"○《乐府诗集》七十四。 《诗纪》百九。 "

【安定侯曲】封疆在上地。

钟鼓自相和。

美人当窗舞。

妖姬掩扇歌。

"○《乐府诗集》七十四。 《诗纪》百九。 "

【炖煌乐】

客从远方来。

相随歌且笑。

自有炖煌乐。

不减安陵调。

"○《乐府诗集》七十八。 《诗纪》百九。 "

【凉州乐歌二首】

远游武威郡。

遥望姑臧城。

车马相交错。

歌吹日纵横。

"○《初学记》八。 《诗纪》百九。 "

路出玉门关。

城接龙城坂。

但"《初学记》作阻。 "事弦歌乐。

谁道山川远。

"○同上"

【捣衣诗】

长安城中秋夜长。

佳人锦石捣流黄。

香杵纹砧知近远。

传声递响何凄凉。

七夕长河烂。

中秋明月光。

翳翁塞边绝候雁。

鸳鸯楼上望天狼。

"○《诗纪》百九。 "

【从驾幸金墉城诗】

兹城实佳丽。

飞甍自相并。

胶葛拥行风。

流景。

御沟属清洛。

驰道通丹屏。

湛淡水成文。

参差树交影。

长门久已闭。

离宫一何静。

细草缘玉阶。

高枝荫桐井。

微微夕渚暗。

肃肃暮风冷。

神行扬翠旗。

天临肃清警。

伊臣从下列。

逢恩信多幸。

康衢虽已泰。

弱力将安骋。

"○《初学记》二十四。 《诗纪》百九。 "

【春日临池诗】

光风动春树。

丹霞起暮阴。

嵯峨映连璧。

飘下散金。

徒自临濠渚。

空复抚鸣琴。

莫知流水曲。

谁辩游鱼心。

"○《类聚》九。 文苑英华百六十五。 《诗纪》百九。 "

【咏花蝶诗】

素蝶向林飞。

红花逐风散。

花蝶俱不息。

红素还相乱。

芬芬共袭予。

"《诗纪》作手。 "葳蕤从"文苑作徒。 "可玩。

不"文苑作可。 "慰行客心。

遽动离居"文苑作君。 注云。 疑作居。 "叹。

"○文苑英华三百二十九。 《诗纪》百九。 "

【相国清河王挽歌】

高门讵改辙。

曲沼尚余波。

何言吹楼下。

翻成薤露歌。

"○《初学记》十四。 《诗纪》百九。 "

☆胡叟〈叟。

字伦许。

安定临泾人。

以姚氏将衰。

遂入长安观风化。

后入沮渠牧犍。

不得志。

乃归魏。

赐爵复始男。

好属文。

善典雅之辞。

工鄙俗之句。

〉【示程伯达诗】

〖北史本传曰:叟入沮渠牧犍。

牧犍遇之不重。

叟乃为诗。

示所知广平程伯达。

其略曰:〗

群犬吠新客。

佞暗排疏宾。

直途既已"魏书作以。 "塞。

曲路非所遵。

望卫惋祝它。

ツ"魏书作眄。 "楚悼灵均。

何用宣忧怀。

托翰寄辅仁。

"○魏书胡叟传。 北史胡叟传。 《诗纪》百八。 "☆济阴王元晖业〈晖业位司空、太尉。

加特进。

领中书监。

录尚书事。

北齐初。

为文宣所杀。

〉【感遇诗】

〖北史曰:晖业在魏。

以时运渐谢。

不复图全。

唯事饮。

尝赋《诗》曰:〗

昔居王道泰。

济济当群英。

今逢世路阻。

狐兔郁纵横。

"○魏书济阴王传。 北《齐书》元晖业传。 北史济阴王传。 《诗纪》百八。 "☆中山王元熙〈熙。

字子真。

累迁光禄勋、湘州刺史。

为元所杀。

〉【绝命诗二首】

义实动君子。

主辱死忠臣。

何以明是节。

将解七尺身。

"右示寮吏○魏书中山王熙传。 北史景穆十二王传。 《诗纪》百八。 "

平生方寸心。

殷勤属知己。

从今一销化。

悲伤无极已。

"右别知友○同上"☆高孝纬【空城雀】

百雉何寥廓。

四面风云上。

纨素久为尘。

池台尚可仰。

啾啾雀噪城。

郁郁无欢赏。

日暮萦心曲。

横琴聊自奖。

"○《乐府诗集》六十八。 《诗纪》百九。 "

☆王容【大堤女】

宝髻耀明。

香罗鸣玉佩。

大堤诸女儿。

一一皆春态。

入花花不见。

穿柳柳阴碎。

东风拂面来。

由来亦相爱。

"○古诗类苑九十三。 《诗纪》百九。 "

☆王德【春词】

春花绮绣色。

春鸟弦歌声。

春风复荡漾。

春女亦多情。

爱将莺作友。

怜傍锦为屏。

回头语夫婿。

莫负艳阳征。

"○古诗类苑四。 《诗纪》百九。 "

☆周南【晚妆诗】

青楼谁家女。

当窗启明月。

拂黛双蛾飞。

调脂艳桃发。

舞罢鸾自羞。

妆成泪仍滑。

愿托嫦娥影。

寻郎纵燕越。

"○古诗类苑九十三。 《诗纪》百九。 "

☆祖叔辨【千里思】

细君辞汉宇。

王嫱即虏衢。

寂寂人迳阻。

迢迢天路殊。

忧来似悬旆。

泪下若连珠。

无因上林雁。

但见边城芜。

"○《乐府诗集》六十九。 《诗纪》百九。 "

☆袁曜【释奠诗】

南庠贵齿。

东学尚亲。

卑躬下问。

降礼师臣。

圆冠济济。

方领恂恂。

肄业既终。

舍奠爰始。

韶音递奏。

笙镛间起。

茨夏。

ㄧ容。

德奢并惭。

陈信焉耻。

"○《初学记》十四。 《诗纪》百九。 "

☆张斐裳【五言诗】

异林"一作秋。 "花共色。

别树鸟同声。

"○洛阳伽蓝记四。 "☆宋道〈道初以才学被召。

与秘书丞孙惠蔚典校群书。

复自太学博士转京兆王瑜法曹参军。

〉【赠张始均诗】

〖魏《书》曰:道又曾赠著作佐郎张始均诗。

其末章云云。

道既不免难。

始均亦遇世祸。

时咸怪之。

子深怀璧忧。

余有当门病。

"○魏书宋翻传附道传。 "

☆文明太后冯氏〈后长乐信都人。

文成践极。

以贵人立为皇后。

〉【青台歌】青台雀。

青台雀。

缘山采花额颈著。

"○《御览》百七十八。 "☆谢氏【赠王肃诗】

〖伽蓝记曰:洛阳城南正觉寺。

尚书令王肃所立也。

肃在江南。

娶谢氏女。

及至京师。

复尚公主。

其后谢氏为尼来奔。

作诗赠肃。

公主亦代肃赠谢。

肃闻之甚恨。

遂造正觉寺以憩之。

本为箔上蚕。

今作机上丝。

得络逐胜去。

颇忆纟墨绵时。

"○洛阳伽蓝记三。 《诗纪》百九。 "

☆陈留长公主【代答诗】

针是贯绅物。

目中常纟任丝。

得帛缝新去。

何能衲故时。

"○洛阳伽蓝记三。 《诗纪》百九。 "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