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家注昌黎文集 卷六·古诗六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五百家注昌黎文集
《五百家注昌黎文集》 卷六·古诗六 韩愈撰 魏仲举编

符读书城南"城南,公别墅,符,公之子。 孟东野有《喜符郎》诗,有《游城南韩氏庄》之作。 按:公墓铭及《登科记》,公之子曰昶,登长庆四年进士第,符岂昶之小字耶?元和十一年秋作。 "

木之就规矩,在梓匠轮舆。

"《孟子·尽心》:"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 "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

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

欲知学之力,贤愚同一初。

"同一或作一同,非是。 "由其不能学,所入遂异闾。

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

"提或作啼,非是。 巧或作两。 "少长聚嬉戏,"少读如多少之少,《汉·贾谊、匈奴、东平王传》三见,公此诗与刘统军、李虚中志亦三用。 "不殊同队鱼。

"山谷次韵高子勉有云,"忽作飞黄去,顿超同队鱼。" 皆用公语也。 "年至十二三,头角稍相疏;二十渐乖张,清沟映渠;三十骨骼成,"骼音格。 《记》:掩骼埋。 "乃一龙一猪。

飞黄腾踏去,"《选》张景阳《七命》:"整顿云辂骖飞黄。" "不能顾蟾蜍。

一为马前卒,鞭背生虫蛆;"鞭背或作背上,非是。 "一为公与相,潭潭府中居。

"陆唐老曰:"退之不绝吟六艺之文,不停披百家之编。 招诸生立馆舍,敕励其行业之未至,而深戒其责望于有司,此岂有利心于吾道者。 《佛骨》一疏,议论奋激,曾不以去就祸福回其操。 《原道》一书,累千百言,攘斥异端,用力殆与孟轲氏等。 退之所学所行,亦无愧矣。 惟《符读书城南》一诗,乃骇目潭潭之居,掩鼻虫蛆之背,切切然饵其幼子以富贵利达之美,若有戾于向之所得者矣。" "问之何因尔?"或作耳。 "学与不学欤。

金璧虽重宝,费用难贮储。

学问藏之身,身在则有余。

"则或作即。 "君子与小人,不系父母且。

"《诗·巧言》:"悠悠昊天,曰父母且"。 且,语助也。 且,子鱼切。 "不见公与相,起身自犁Θ。

"阁本作"不见公与汝,幸免自犁Θ。" 今按:阁本之谬,有如此者,它可尽信邪?"不见三公后,寒饥出无驴。

"《荀子》:"虽王公大夫之子孙也,不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庶人。 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 "文章岂不贵,经训乃畲。

"《易》:"不畲。" 《尔雅》:"田一岁曰,三岁曰畲。" 吕原明《杂记》云:"少陵诗云:‘文章一屑,于道未为尊。 ’文者载道之器,安得谓之屑,顾所用如何耳。 韩退之诗曰,‘文章岂不贵,经训乃畲’,此说有可取焉。" 畲音淄予。 "潢潦无根源,"《左氏》:"潢污行潦之水。" 潢,胡光切。 潦音老。 "朝满夕已除。

人不通古今,"或作今古。 "马牛而襟裾。

行身陷不义,况望多名誉。

"音欤。 "时秋积雨霁,"方作开。 "新凉入郊墟。

灯火稍可亲,简编可卷舒。

岂不旦夕念,为尔惜居诸。

"居诸,谓日月。 《诗》:"日居月诸。" "恩义有相夺,作诗劝踌躇。

"鲁直尝书此诗,跋其后曰:或谓韩公当开后生以性命之学,不当诱之以富贵荣显。 涪翁曰:"熙宁、元丰间大儒之过也,又何学焉?孔子曰:‘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得而称焉。 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 ’韩公之言,其于劝奖之功,异趋而同归也。" "

示爽"《谱系》,公子侄无名爽者,疑为韩湘小字。 湘登长庆三年进士第。 "

宣城去京国,里数逾三千。

念汝欲别我,解装具盘筵。

日昏不能散,起坐相引牵。

冬夜岂不长,达旦灯烛然。

座中悉亲故,谁肯舍汝眠。

念汝将一身,西来曾几年?名科掩众俊,"名科或作科名。 "州考居吏前。

今从府公召,府公又时贤。

时辈千百人,孰不谓汝妍。

汝来江南近,里闾故依然。

"汝来或作此来,故或作固。 "昔日同戏儿,看汝立路边。

人生但如此,"但或作得,"其实亦可怜。

吾老世味薄,因循致留连。

强颜班行内,"行,胡郎切。 此诗当是知制诰时作。 "何实非罪愆。

才短难自力,惧终莫洗湔。

"音笺。 "临分不汝诳,有路即归田。

人日城南登高"《荆楚岁时记》:"正月七日为人日"。 董勋《问礼俗》:"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 城南,公别墅所在,以故新交子侄来为人日之集也。 "

初正候才兆,涉七气已弄。

霭霭野浮阳,晖晖水披冻。

圣朝身不废,佳节古所用。

亲交既许来,子失亦可从。

"失或作至。 "盘蔬冬春杂,樽酒清浊共。

令征前事为,"东汉贾景伯有《酒令》九篇,今不传。 刘贡父云:"唐人饮酒,喜以令为罚,今人以丝管歌讴为令,即白傅所谓‘醉翻衤阑衫抛小令’是也。 其举故事物色为令,即所谓‘令征前事为’是也。" 令去声。 "觞咏新诗送。

扶杖凌圮,"或作址。 "刺船犯枯葑。

"《庄子》:"渔父言:吾去子矣。 乃刺船而去。" 葑,菰根,江东有葑田。 梁庾肩吾诗:"墨米生菰葑。" 刺,七亦切。 葑,方用切。 "恋池群鸭回,释峤孤云纵。

人生本坦荡,"《论语》:"君子坦荡荡。" "谁使妄倥偬。

"《楚辞》:"愁倥偬于山陆。" 注,倥偬,犹困苦也。 上音控,下音粽。 "直指桃李阑,幽寻宁止重。

"幽寻或作寻幽。 "

病鸱"《说文》:"鸱,鸢也。" 鸟之贪恶者,其性好攫而善飞。 公意盖有所讥也。 "

屋东恶水沟,有鸱堕鸣悲。

青泥扌两翅,"扌或作淹,又作氵。 "拍拍不得离。

"《东方朔传》:"击之拍拍"。 "群童叫相召,瓦砾争先之。

计校生平事,杀却理亦宜。

夺攘不愧耻,饱满盘天嬉。

晴日占光景,高风送追随。

"或作恣追飞。 "遂凌紫凤群,肯顾鸿鹄卑。

"遂或作拟,紫或作鸾,鸿鹄或作鹄雁。 今按:紫鸿是假对。 "今者运命穷,遭逢巧丸儿。

中汝要害处,汝能不得施。

于吾乃何有,不忍乘其危。

丐汝将死命,"丐或作救,又作与。 丐兄弟死命,《寇恂传》语。 "浴以清水池。

朝餐辍鱼肉,暝宿防狐狸。

自知无以致,蒙德久犹疑。

饱入深竹丛,饥来傍阶基。

亮无责报心,"亮或作谅。 "固以听所为。

昨日有气力,飞跳弄藩篱。

今晨忽径去,"径或作劲。 "曾不报我知。

侥幸非汝福,天衢汝休窥。

京城事弹射,竖子岂易欺。

勿讳泥坑辱,泥坑乃良规。

"良或作汝,非是。 "华山女街东街西讲佛经,撞钟吹螺闹宫庭。

广张罪福资诱胁,听众狎恰排浮萍。

"资或作恣。 狎恰,唐人语,白乐天《樱桃》诗:"洽恰举头千万颗。" 或作恰似,非是。 "黄衣道士亦讲说,座下寥落如明星。

华山女儿皆奉道,欲驱异教归仙灵。

洗妆拭面著冠帔,白咽红颊长眉青。

遂来升座演真诀,观门不许人开扃。

不知谁人暗相报,訇然振动如雷霆。

"訇音轰。 "扫除众寺人迹绝,骅骝塞路连辎。

"《后汉》"辎曜日。" 音萍。 "观中人满坐观外,后至无地无由听。

抽钗脱钏解环佩,堆金迭玉光青荧。

"诸本青作晶,字本《西都赋》。 "天门贵人传诏召,六宫愿识师颜形。

玉皇颔首许归去,乘龙驾鹤来青冥。

豪家少年岂知道,来绕百匝脚不停。

云窗雾阁事慌惚,重重翠幔深金屏。

仙梯难攀俗缘重,浪凭青鸟通丁宁。

"《汉武帝故事》:"七月七日,上于承华殿斋正中,忽有青鸟从西方来集。 上问东方朔,朔曰:‘此西王母欲来。 ’有顷,王母至,有三青鸟如乌,夹侍王母旁。" 诗意盖取此。 青或作三云。 三鸟王母使,见《山海经》、《楚辞·九叹》、江文通《杂诗》。 今按:陶诗云三青鸟,则青字亦未为无据也。 或怪公排斥佛老,不遗余力,而于华山女独假借如此,非也。 此正讥其姿色假山灵以惑众,又讥时君不察,使失行妇人得入宫禁耳。 观其卒章豪家少年,云窗雾阁,翠幔金屏,青鸟丁宁等语,亵慢甚矣,岂真以神仙处之哉!"

读皇甫公安园池诗书其后"公集有《和陆浑山火》及《书公安园池诗后》。 今考持正集,二诗皆亡。 其佗诗,亦未尝有一传世者。 偶然逸耶,抑皆不足以传世也。 刘贡父云:"持正不能诗,掎摭粪壤间。" 公所以讥之,岂或然欤。 尝为陆浑尉,仕至工部郎中,分司东都,留守裴度辟为判官,此诗当在陆浑尉后为郎中前作。 "

晋人目二子,其犹吹一。

"《庄子》:"惠子曰:‘吹剑首者而已。 尧舜,人之所誉也,道尧舜于戴晋人之前,譬犹一也"。 注疏:戴晋人,梁之贤者,姓戴,字晋人。 音血。 "区区自其下,顾肯挂牙舌。

《春秋》书王法,不诛其人身。

《尔雅》注虫鱼,定非磊落人。

也困公安,"公安县,江陵。 "不自闲穷年。

枉智思掎摭,粪壤污秽岂有臧。

"古本只如此,一本不自闲下,有其闲字,粪壤下有间字,蜀本间字下有粪壤多字。 岂字下有必字,有字下有否字。 又一本无必字否字,而臧字下有不臧字。 谢本穷年作至闲,而注云近本增足八字。 不知所校之自,语浅俗,非韩文。 胡元任云:"我有一池水已下,当为别篇。" 恐或然也。 今按:此诗多不可晓,当阙。 或云世有石本与今本同,知旧本脱误明矣。 谓有所增八字也。 然诸公校本皆不言,不知果然否也。 "诚不如两忘,但以一概量。

我有一池水,蒲苇生其间。

虫鱼沸相嚼,日夜不得闲。

我初往观之,其后益不观。

观之乱我意,不如不观完。

用将济诸人,舍得业孔颜。

百年讵几时,君子不可闲。

路傍堠"元和十四年春,出为潮州作。 "堆堆路傍堠,"堆堆或作拆拆,唐本作堠堠,皆非是。 "一双复一只。

迎我出秦关,送我入楚泽。

千以高山遮,万以远水隔。

"远或作大。 "吾君勤听治,照与日月敌。

臣愚幸可哀,臣罪庶可释。

何当迎送归,缘路高历历。

食曲河驿"驿在商、郑之间,公之潮州自蓝关入商陵,将过邓州而作。 "晨及曲河驿,悽然自伤情。

"悽或作凄。 "群乌巢庭树,"乌或作鸟。 "乳雀飞檐楹。

而我抱重罪,孑孑万里程。

亲戚顿乖角,"或作榷。 "图史弃纵横。

下负明义重,"明或作朋。 按:杜诗,于公负明义,作朋非是。 "上孤朝命荣。

杀身谅无补,何用答生成。

"用或作由。 "

过南阳"南阳郑州,公赴潮州日作。 "

南阳郭门外,桑下麦青青。

行子去未已,春鸠鸣不停。

秦商邈既远,湖海浩将经。

孰忍生以,吾将寄余龄。

"或作蹙。 "

泷吏"元和十四年赴潮州作。 1111南行逾六旬,始下昌乐泷。 (昌乐泷,溪名。 水湍浚为泷。 昌乐,诸本作乐昌,今从杭、蜀本云。 欧公尝以刘仲章言,考归旧本。 蒋颖叔云:李君谓乐昌五里有昌山,有乐石,泷在县上五里。 今按:欧云县名乐昌,泷名昌乐也。 泷,闾江切,又音双。 "险恶不可状,"唐本作乐昌险恶状,非是。 "船石相舂撞。

往问泷头吏,潮州尚几里?行当何时到,土风复何似?泷吏垂手笑,"东坡诗:"泷吏无言只笑侬。" "官何问之愚?譬官居京邑,"或作譬如官居此。 一本作牧郡邑。 "何由知东吴。

"一作京都。 "东吴游宦乡,官知自有由。

潮州底处所,有罪乃窜流。

侬幸无负犯,"吴人称我曰侬,音农。 "何由到而知。

官今行自到,那遽妄问为。

"妄或作妾,非是。 "不虞卒见困,汗出愧且骇。

吏曰聊戏官,侬尝使往罢。

岭南大抵同,官去道苦辽。

下此三千里,有州始名潮。

恶溪瘴毒聚,雷电常汹汹。

"《楚辞》:"听波声之汹汹。" 汹音胸。 "鳄鱼大于船。

"《永州记》曰:"鳄鱼大者凡数丈,善食人,一生百卵,及成形,则有为蛇为龟为蛟者,甚灵。" 公有《祭鳄鱼文》。 鳄,五各切。 "牙眼怖杀侬。

州南数十里,"数十,诸本作十数,谢本作数十。 方从阁本作斗数云。 杭斗作《豆斗》,义同。 《史记·书》:"盛山斗入海。" 斗,绝也。 今以地里考之,谢本为是。 此句与斗入海文意绝不同,方说误矣。 "有海无天地。

"海或作水。 "飓风有时作,"飓风,见一卷《赴江陵途中寄三学士》诗注。 飓音具。 "掀簸真差事。

"差音诧。 "圣人于天下,于物无不容。

比闻此州囚,亦有生还侬。

官无嫌此州,固罪人所徙。

"阁本作"官嫌此州恶,固人之所徙"。 "官当明时来,事不待说委。

"李本作"官当来时事,不待说而委"。 "官不自谨慎,宜即引分往。

胡为此水边,神色久惝慌。

"《楚辞》:"心惝慌而不我与。" 上他朗切,下胡晃切。 《亢瓦》大瓶[B124]小,所任自有宜。 (《亢瓦》,居郎切。 又或作《方瓦》,音仿。 《周礼》有《方瓦》人,义不相近。 "官何不自量,满溢以取斯。

工农虽小人,事业各有守。

不知官在朝,有益国家不。

得无虱其间,"诸本虱作风,今从唐、杭、荆公、洪、谢本云。 《商君》二十六篇,大抵以仁义礼乐为虱官,曰:"六虱成俗,兵必大败。" 洪庆善引阮籍语,亦非也。 "不武亦不文。

仁义饰其躬,"饰或作饬,躬或作奸。 "巧奸败群伦。

"杭、蜀本如此,奸或作躬,群或作其。 群伦,方从阁本作伦群云,谓败其伦败其群也。 群伦为无义。 今按:伦群不词。 而冠乎群伦,乃扬子云语,又正与其躬为对,不可谓之无义。 "叩头谢吏言,始惭今更羞。

历官二十余,国恩并未酬。

凡吏之所诃,嗟实颇有之。

不即金木诛,"《庄子》:"为外刑者,金与木也。" "敢不识恩私。

潮州虽云远,虽恶不可过。

"虽恶,方作惟。 今据洪、谢本皆作虽,下注澄字,其义差长。 盖再迭上句虽远,又接下文而言也。 二字或又作惟思,虽亦可通,然与下文不相应。 "于身实已多,敢不持自贺。

"持或作特。 "

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或无别字。 元十八,于诗不见其名,柳子厚集有《送元十八山人南游序》,亦不著其名。 樊泽之谓元十八集虚,见《乐天集·游大林寺序》。 桂林伯,裴行立也。 此诗赴潮州道中元和十四年作。 "

知识久去眼,"去或作绝。 "吾行其既远。

瞢瞢莫訾省,"阁、蜀本作毁。 《史记·胶西王传》:"遂为无訾省。" 苏林谓为无訾录,无所省录也。 今按:苏注不可晓,而颜注又以为不省訾财,亦非是。 《礼记》:"不訾重器,毋訾金玉成器。" 注皆云思也。 详此,盖以訾为思虑计度之意云。 瞢,莫东、眉登、母亘三切。 訾音紫。 "默默但寝饭。

子兮何为者,冠佩立宪宪。

"《诗》:"显显令德。" 《礼》作宪宪,校本多读宪为显。 《诗》又云:"无然宪宪。" 传曰:"犹欣欣也。" "何氏之从学,兰蕙已满畹。

"已或作以。 "于何玩其光,以至岁向晚。

治惟尚和同,"《老子》:"和其光,同其尘。" 治惟或作时治。 "无俟于謇謇。

"《楚辞》:"余固知謇謇之为患。" 注:忠正貌,音蹇。 "或师绝学贤,不以艺自免。

"《周礼》:"辇车组免。" 注:人免之以行。 免音挽。 "子兮独何如,能自媚婉娩。

"上於阮切,下无远切。 一本作媚婉婉。 "金石出声音,"《庄子》:"曾子居卫,袍无表,曳缩而歌《商颂》,声满天地,若出金石。" "宫室发关楗。

"《老子》:"善闭者,无关楗而不可开。" "何人识章甫,"《庄子》:"宋人有资章甫而适越,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 "而知骏蹄。

"《选·东都赋》:"马余足。" ,跌也,於阮切。 "惜乎吾无居,不得留息偃。

临当背面时,"公《祭张员外文》亦曰:"解手背面,遂十一年。" "裁诗示缱绻。

"上音遣,下苦远切。 "

英英桂林伯,"裴行立,元和十二年以御史中丞为桂管观察使。 伯,侯伯也。 "实维文武特。

"《诗》:"百夫之特。" "远劳从事贤,来吊逐臣色。

南裔多山海,道里屡纡直。

风波无程期,所忧动不测。

子行诚艰难,"行一作往,难一作险。 "我去未穷极。

临别且何言,有泪不可拭。

"何或作无。 "

吾友柳子厚,其人艺且贤。

吾未识子时,已览赠子篇。

"《子厚集》有《送元十八南游序》,公尝有书与子厚,谓见送元生序,已览赠子篇,盖谓是也。 "寤寐想风采。

"《汉·霍光传》:"天下想闻其风采。" "于今已三年。

不意流窜路,旬日同食眠。

"旬日或作兼旬。 "所闻昔已多,所得今过前。

如何又须别,使我抱ぉぉ。

"《诗》:"中心ぉぉ。" 于缘切。 "

势要情所重,排斥则埃尘。

骨肉未免然,又况四海人。

"又况或作况又。 "嶷嶷桂林伯,"《史记》:"其德嶷嶷。" 嶷,鱼力切。 "矫矫义勇身。

"《诗》:"矫矫武臣。" 矫,居夭切。 "生平所未识,待我逾交亲。

"逾或作如。 "遗我数幅书,继以药物珍。

药物防瘴疠,书劝养形神。

"形一作精。 "不知四罪地,"《书》:"四罪而天下咸服。" "岂有再起辰。

穷途致感激,肝胆还轮。

"《前汉·邹阳传》:"蟠木根柢,轮离奇。" ,去轮切。 "

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

患足已不学,"已,或作以。 足已而不学,《史记·周亚夫赞论》。 "既学患不行。

子今四美具,实大华亦荣。

王官不可阙,未宜后诸生。

嗟我摈南海,无由助飞鸣。

"南海一作海南。 "

寄书龙城守,"柳子厚时守柳州。 龙城,柳州也。 "君骥何时秣。

峡山逢飓风,"峡山,山名。 飓,海风名。 见第一卷《将赴江陵途中寄赠翰林三学士》诗注。 飓音具。 "雷电助撞ㄏ。

"《庄子》:"齐人之井,饮者相ㄏ也。" 撞,宅江切。 ㄏ,昨没切。 "乘潮簸扶胥,"《南海神庙碑》曰:"扶胥之口,黄木之湾。" "近岸指一发。

两岩虽云牢,木石牙飞发。

屯门虽云高,亦映波浪没。

余罪不足惜,子生未宜忽。

胡为不忍别,感谢情至骨。

初南食贻元十八协律"元和十四年抵潮州后作。 "

鲎实如惠文,骨眼相负行。

"惠或作车。 《山海经》云:"鲎形如车文。" 见《玉篇》。 骨,李本云疑当作背。 《岭表录异》"鲎眼在背上,雌负雄而行"。 《地理志》云:"交趾有鲎,形如惠文冠。" "豪相黏为山,百十各自生。

"《岭表录异》云:"豪,即牡砺也。 初生海边,如拳石。 四面渐长,高一二丈者,岩如山。" 豪音豪,字书无豪字。 董彦远云:"五代潘崇彻败王逵兵于豪石,亦地名,不应不见字书,盖阙误。" "蒲鱼尾如蛇,"蒲鱼,即为鱼也。 "口眼不相营。

"方作萦。 "蛤即是虾蟆。

"《本草注》云:"青蛙,{吉电}蛤长脚蠼子,皆虾蟆之类。" "同实浪异名。

章举马甲柱,"《释音》云:"章举有八脚,身上有肉如臼,亦曰章鱼。 马甲柱,今江瑶也,即郭璞《江赋》所谓玉珧。 "斗以怪自呈。 其余数十种,莫不可叹惊。 我来御魑魅,"《左氏传》云:“流四凶,投诸四裔,以御魑魅。" 公言其贬斥也。 "自宜味南烹。

调以咸与酸。

"以或作之。 Ρ以椒与橙。 (《诗》"左右Ρ之。" Ρ,亦调也。 张协曰:"单以秋橙。" Ρ音冒。 橙,除更切。 "腥臊始发越,咀吞面汗も。

"思营切,赤色。 "惟蛇旧所识,实惮口眼狞。

"尼更切。 "开笼听其去,郁屈尚不平。

卖尔非我罪,不屠岂非情。

不祈灵珠报,"《搜神记》:"隋侯行,见有大蛇伤者,救而活之,其后蛇衔珠以报。" 《淮南子》所谓隋侯之珠者是也。 "幸无嫌怨并。

"无或作不。 "聊歌以记之,又以告同行。

"记或作寄。 "

宿曾江口示侄孙湘二首"湘字北渚,老成之子,公兄之孙。 元和十四年赴潮州作。 "

云昏水奔流,天水漭相围。

三江灭无口,其谁识涯圻。

暮宿投民村,高处水半扉。

犬鸡俱上屋,不复走与飞。

篙舟入其家,暝闻屋中唏。

"音希,哀而不泣曰唏。 "问知岁常然,"知或作之。 《选》陆机《叹逝赋》:"经终古而常然"。 "哀此为生微。

海风吹寒晴,波扬众星辉。

仰现北斗高,不知路所归。

舟行亡故道,"亡或作止。 "屈曲高林间。

林间无所有,奔流但潺潺。

嗟我亦拙谋,致身落南蛮。

茫然失所诣,无路何能还?答柳柳州食虾蟆。

"公在潮州,子厚在柳州,时元和十四年也。 "虾蟆虽水居,水特变形貌。

"下水字或作未。 方作水云,言于水族之中,特异其形貌也。 今按:此字此说,皆不成文理,阙之可也。 "强号为蛙蛤,于实无所校。

"或作较,或作效。 "虽然两股长,"然,一作云。 "其奈脊皴╅。

"脊皴,一作背脊。 ╅,匹豹切。 "跳踯虽云高,意不离泞淖。

"《左氏》:"晋戎马还,泞而止。" 又"有淖于前。" 意或作竟。 今按文义,作意为是。 下文又有竟不字,不应复出。 泞音佞,淖音闹。 "鸣声相呼和,"胡过切。 "无理只取闹。

周公所不堪,洒灰垂典教。

"《周官》:"蝈氏掌去{圭黾}黾,焚牡鞠,以灰洒之则死。" 洒与洒同。 "我弃愁海滨,"方作渚。 "恒愿眠不觉。

"古孝切。 "叵堪朋类多,"叵或作颇。 "沸耳作惊爆。

"音豹。 "端能败笙磬,"一作磬钟。 "仍工乱学校。

虽蒙句践礼,"《韩子》:"越王伐吴,欲人之轻死,出见怒{圭黾},乃为之轼。 从者曰:‘奚敬于此?’,王曰:‘为其有气故也。 ’""竟不闻报效。

大战元鼎年,"《汉·武帝纪》:"元鼎五年秋,{圭黾}虾蟆斗"。 "孰强孰败桡。

"或作挠字。 从木,《左传》:"畏君之震,师徒桡败。" 杜云:桡,曲也。 "居然当鼎味,岂不辱钓罩。

余初不下喉,近亦能稍稍。

常惧染蛮夷,失平生好乐。

"方从唐本如此,诸本或作"平生性不乐",阁本作不好。 今按:此句未详,当阙。 《礼》:"有所好乐。" 好,呼报切。 乐,五教切。 "而君复何为,甘食比豢豹。

猎较务同俗,"《孟子》:"鲁人猎较,孔子亦猎较。" 较音角。 "全身斯为孝。

"《礼》曰:"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可谓孝矣。" "哀哉思虑深,未见许回棹。

别赵子"赵子名德。 公为潮州刺史时,摄海阳尉,督州学生徒者。 东坡所谓"潮人初未知学,公命赵德为之师",即其人也。 公自潮移袁,诗以别之。 德,潮人,公欲与俱而不可耳。 "

我迁于揭阳,"揭阳,汉县,属南海郡,至唐为潮州治。 《广州记》云:"大庾、始安、临贺、桂阳、揭阳为五岭。" 韦昭音曰:揭,其逝切。 师古曰,揭音竭。 "君先揭阳居。

揭阳去京华,其里万有余。

"万有余,《庄子》语。 "不谓小郭中,有子可与娱。

"《诗·郑风》:"聊可与娱。" "心平而行高,"《汉·宣元六王传》:"韦元成经明行高。" "两通《诗》与《书》。

婆娑海水南,"晋陶侃为荆州刺史,将归,顾谓王衍曰:"老子婆娑,正坐诸君辈。" "簸弄明月珠。

及我迁宜春,"元和十四年七月己丑,宪宗上尊号,大赦天下。 十二月二十四日,公自潮州量移袁州郡,即宜春郡也。 "意欲携以俱。

摆头笑且言:"一作不可。 "我岂不足欤?又奚为于北,往来以纷如。

"北或作此,非是。 以或作各。 "海中诸山中,幽子颇不无。

相期风涛观,已久不可渝。

又尝疑龙虾,果谁雄牙须。

蚌蠃鱼鳖虫,"蚌,音棒。 蠃,卢戈切,与螺同。 "瞿瞿以狙狙。

"《诗》:"狂夫瞿瞿。" 注:无守貌。 瞿音衢,又音屡。 "识一已忘十,"已一作以。 山谷、谢本以皆作已,今从黄、谢。 "大同细自殊。

欲一穷究之,时岁屡谢除。

今子南且北,岂非亦有图。

人心未尝同,"《左传》:"人心之不同,如其面焉。" "不可一理区。

"或作驱。 "宜各从所务,未用相贤愚。

"务或作好,或作胜。 相一作分。 "

除官赴阙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谓李程也。 元和十五年九月,公自袁州召拜国子祭酒,行次盆城作。 "盆城去鄂渚,"《浔阳记》:"盆水出青盆山,因以为名。" 《离骚经》曰:"乘鄂渚而久顾。" 鄂渚,今鄂州。 "风便一日耳。

不枉故人书,无因帆江水。

"帆,诸本作泛,今从蜀本云。 帆去声。 少陵诗:"浦帆晨初发。" "故人辞礼闱,旌节镇江圻。

"《旧史》:"程元和十三年四月,拜礼部侍郎,六月出为鄂州刺史、鄂岳观察使。" 程自礼闱出镇,明矣。 "而我窜逐者,龙钟初得归。

别来已三岁,望望长迢递。

咫尺不相闻,平生那可计。

我齿落且尽,君鬓白几何。

"鬓或作须。 "年皆过半百,来日苦无多。

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

"衰或作岁。 "譬如亲骨肉,宁免相可不。

我昔实愚,"或作戆,愚见《礼记》,《汉书》多用愚戆字。 今按:《说文》:",丑江切。 戆,陟绛切。" "不能降色辞。

子犯亦有言,臣犹自知之。

"《左》僖二十四年:"子犯曰:臣负羁绁,从君巡于天下,臣之罪多矣。 臣犹知之,而况君乎?""公其务贳过,"贳,始过切。 "我亦请改事。

"《左氏》宣十二年:"郑伯逆楚之辞曰:‘使改事君,夷于九县,君之惠也,孤之愿也’。" "桑榆倘可收,"汉光武劳冯异曰:"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愿寄相思字。

南山有高树行赠李宗闵"据诗意,凤凰谓裴度,挟丸子谓李德裕、李绅、元稹也。 据《宗闵传》:"裴度伐蔡,引为彰义观察判官,蔡平,知制诰。 长庆初,钱徽典贡举。 宗闵托所亲于徽,李德裕、李绅、元稹共白徽取士不以实,坐贬剑州刺史,俄复为中书舍人。 由是嫌怨显结,缙绅之祸四十余年不解。" 此诗及下篇,盖长庆初作也。 此诗当是宗闵初贬,公为祭酒时作。 后篇当是宗闵复入后作也,诗意可见。 《新史》云,"宗闵初为裴度引用,及度荐李德裕可为宰相,宗闵遂与为怨,韩愈作《南山、猛虎行》。" 据度荐德裕,在公殁后五年,史误矣。 《苕溪渔隐诗话》云:"退之、宗闵俱裴晋公征淮西时幕客也,退之作《南山有高树》及《猛虎行》赠宗闵,皆略尽其终身所为。 然退之无恙时,宗闵才为中书舍人,所为尚未暴。 自钱徽贬后,牛、李之憾始结。 至其为相,则退之死久矣,遂有封川之行。 所谓前汝下视鸟,各议汝瑕疵,乌鹊从噪之,虎不知所归者。 何其明验也。" "

南山有高树,花叶何衰衰。

"考张衡《南都赋》,当作蓑蓑。 "上有凤皇巢,凤皇乳且栖。

四旁多长枝,群鸟所托依。

黄鹄据其高,众鸟接其卑。

"接或作栖。 "不知何山鸟,羽毛有光辉。

飞飞择所处,正得众所希。

上承凤皇恩,自期永不衰。

中与黄鹄群,不自隐其私。

下视众鸟群,汝徒竟何为?"众鸟,方作群鸟。 今按:下有群字,不当复出。 "不知挟丸子,心默有所规。

"或作窥,规图也。 东坡《五禽言》"去年麦不熟,挟弹规我肉",本公语也。 "弹汝枝叶间,汝翅不觉摧。

或言由黄鹄,黄鹄岂有之。

慎勿猜众鸟,众鸟不足猜。

"蜀本以猜不入韵,校作疑。 按:公此二诗,皆视古用韵,古音齐与灰皆通支用,如《诗》"维叶萋萋,黄鸟于飞",又"则不我遗,先祖于摧",又"天子是毗,俾民不迷"是也。 "无人语凤皇,汝屈安得知?黄鹄得汝去,婆娑弄毛衣。

"方云:阁本作婆婆。 今按:阁本之谬,乃有如此之甚者。 方虽不从,而亦不敢明言其谬也。 "前汝下视鸟,各议汝瑕疵。

汝岂无朋匹,有口莫肯开。

汝落蒿艾间,几时复能飞?哀哀故山友,中夜思汝悲。

路远翅翎短,不得持汝归。

"得或作能。 "

猛虎行"诸本有赠李宗闵字,今从唐、阁、蔡、李本云。 蜀本总题误以上题"赠李宗闵"四字缀《猛虎行》之上,后人因之。 其实后诗不为宗闵作也。 《猛虎行》,乐府旧题,非前诗类也。 《新史》又谓裴度荐李德裕,宗闵怨之,为作此诗。 荐事在大和三年,公没久矣,不可据。 "

猛虎虽云恶,亦各有匹侪。

群行深谷间,百兽望风低。

身食黄熊父,"文王囚里,散宜生得黄熊以献纣,免西伯之难。 熊或作能,奴来切,非是。 下同。 "子食赤豹は"楚辞乘赤豹,从文。 は,莫兮切。 "择肉于熊豹"或作罴"。

肯视兔与狸。

正昼当谷眠。

眼有百步威自矜无当对。

气性纵以乖朝怒杀其子。

暮还食其妃。

匹侪四散走。

猛虎孤栖。

狐鸣门两旁。

"两或作四。 注云山谷本四作两。 今按门只有两旁。 作两为是。 山谷盖以唐本定也。 "鸟鹊从噪之。

出逐猴入居。

"诸本皆如此。 方从旧监本潮本倒此两句。 又从杭蜀本以猴为犭隹云。 居当音姬。 傅本不考古音。 多以鸟鹊从噪之一语易置於其上。 质之旧本定也。 犭隹音垒。 似猴而大。 今按诗意。 盖谓狐鸣鹊噪以外。 虎出逐之。 虎乃入居其穴。 而虎不知所归耳。 狐鸣鹊噪。 能使虎出。 而不能使之失其归。 猴既入穴。 则又不待鹊噪而后虎失所归也。 方以旧本古韵之故。 必欲倒此二句。 而不能顾其文理之不顺。 不若诸本之为当也。 又犭隹字本作隹字。 虽见於礼经。 然非常有之物。 亦不若作猴之为明白而易知也。 "虎不知所归谁云猛虎恶中路正悲啼。

豹来衔其尾。

熊来攫其颐。

猛虎死不辞。

但斩前所为。

虎坐无助死。

况如汝细微。

"坐或作兕。 如或作知。 皆非是。 "故当结以信。

亲当结以私。

亲故且不保。

人谁信汝为。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