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通考 卷二百九十·象纬考十三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文献通考
《文献通考》 卷二百九十·象纬考十三 马端临

○月五星凌犯

神宗治平四年正月庚申,月入东井。

主风雨。

又犯轩辕大星。

主岁饥,母后亲属咎罚。

五月甲申,月犯左执法。

主执法官忧。

八月,荧惑犯轩辕大星。

主女主灾。

十二月,荧惑犯亢。

主民疫。

熙宁元年正月庚辰,填退犯上相。

主大臣有咎。

八月甲寅,荧惑犯天江第二星。

主水坏城邑,民饥。

十月丙戌,岁入氐。

主后有喜,亦主赦。

二年正月戊寅,月入东井。

主风雨。

七月辛已,太白犯舆鬼东南星。

主兵。

十一月丙子,填犯亢距星。

主逆臣有谋,五伤,民流亡。

三年二月辛卯,荧惑入天。

主防奸盗或火。

五月癸已,荧惑退犯天江。

主旱。

九月,月掩天关。

主有乱臣更天子法令,或典司关津者有罪。

十月戊午,荧惑犯垒壁阵西北星。

主兵。

四年正月乙未,月犯天关。

主有乱臣更法令,亦主掌关津者有罪。

四月,犯天江。

主津梁不通。

八月甲子,犯垒壁阵西第一星。

主军兵忧。

十一月丁亥,辰犯罚南一星。

宜察狱。

五年正月乙丑,荧惑犯天江东第一星。

主大旱或大水。

六月己酉,太白犯毕距星。

主兵起将有咎。

七月癸已,月犯羽林军西第一星。

主兵出。

十一月戊午,荧惑犯外屏西第二星。

主民不安。

六年正月甲子,月犯东咸西南第二星。

主阴谋及民饥。

六月癸未,太白犯东上相。

主相有咎,亦主兵丧。

七月丙寅,太白犯南斗距星。

主国有兵事,亦主外国有使来。

十月辛已,月犯外屏西第五星。

主人民不安。

七年正月丁未,填犯天江东北第一星。

主江河决溢,土功兴。

六月,月犯天江北星。

主边远道路阻塞。

十一月,荧惑犯左执法,又入太微垣。

主大臣有忧。

八年正月癸卯,月犯司怪北第一星。

主有怪异事。

闰四月甲戌,太白犯舆鬼西北星。

主大将忧,民多疫。

七月庚午,月犯狗国西南星。

主三韩、鲜卑、乌丸、犭佥狁之属有咎。

十月戊戌,月犯外屏西第三星。

主民忧。

九年正月辛未,月犯长垣第一星。

主胡夷兵动。

六月辛卯,岁入东井。

有军在外,亦有川渎之事。

七月丁丑,岁犯天樽西星。

主贫馁阙食。

十月庚子,月犯五诸侯西第四星。

主将相忧。

十一月乙亥,月犯箕东北星。

主暴风雨。

十年四月丙戌,荧惑犯舆鬼东北星。

主鱼盐贵。

九月己酉,太白入太微垣。

主廷尉、丞相、御史有黜者。

十二月辛卯,月掩舆鬼西北星。

主将有咎,或大臣黜。

元丰元年四月庚申,月入南斗。

主大臣辱,女主灾。

七月戊戌,荧惑犯天樽西北星。

主秦分民饥。

十二月壬戌,太白犯建西第二星。

主大臣互谮毁,外国有使至。

二年二月壬戌,荧惑入犯舆鬼东北星。

主兵马出。

四月己卯,月犯日星下。

主下不顺,宜以赦宥应之。

七月癸未,月犯雨东北星。

主多雨。

十二月庚戌,犯轩辕太民。

主大臣黜。

三年六月癸已,太白犯毕距第二星。

主边兵败。

七月丁卯,荧惑入东井。

主无兵兵起,有兵兵罢。

十二月癸未,月犯建西第三星。

主大臣相谮。

四年三月壬辰,月入东井。

主贵臣死。

七月庚戌,荧惑入氐。

主有贼臣,宜宫中慎火。

十月壬戌,月犯雨西北星。

主多雨水。

五年二月辛酉,月犯水位第一星。

主水流溢。

七月乙已,荧惑入舆鬼。

主金玉用,有大赦,秦分没军杀将。

十月丁已,月入犯雨西南星。

主雨泽成万物。

六年三月巳亥,荧惑犯东上相。

主大臣有咎。

六月戊戌,荧惑入犯氐东南星。

主慎火。

八月癸未,荧惑犯天江南第二星。

主旱。

十二月庚辰,月掩犯毕距第二星。

主边兵动,女主忧。

七年三月壬寅,月犯毕距星。

主多雨。

四月丁亥,岁犯罗堰。

主粮贵。

十月甲午,月犯心大星。

主王者忧。

八年二月乙酉,荧惑犯东咸。

主人民有疾疫,旱灾。

六月丙子,月犯建第四星。

主大臣相谮。

八月甲戌,太白犯轩辕。

轩辕者,黄帝之神,黄龙之体,后妃之所主职。

今太白行犯以所主占之。

十一月癸卯,月犯毕大星。

主大臣死。

又主有边兵。

若七日有风雨,即解之。

哲宗元元年二月甲戌,月犯左执法。

主大臣有忧,又主大臣有免者。

四月辛丑,月犯罚。

主掌罚者忧。

八月,月犯毕大星。

主多雨。

十月丙午,月入太微垣,犯右执法。

主大臣有忧,将相有免者。

二年三月,月犯建。

主有兵,又主大臣相谮。

五月戊辰,月犯罗堰星。

主水溢。

十一月甲戌,月犯罚。

主罚赎平。

三年七月甲子,岁犯天樽。

主给济贫乏。

十二月甲寅,荧惑犯天。

主掌管官有咎,宜察关键。

四年三月丁亥,月犯天江。

主河津不通。

四月,犯氐。

主兵起,将臣有忧。

七月乙亥,犯罚星。

主罚赎平。

九月辛卯,月入太微垣轨道,吉。

五年正月辛已,月入太微垣,犯内屏。

主辅臣有免者。

四月庚寅,月掩毕。

为女主有忧,当以赦令除咎。

十月庚子,月犯羽林军。

主大臣有忧,亦主兵将黜。

六年三月庚辰,填星犯东井。

主水旱不时。

四月己亥,填星入太微,行轨道,吉。

七年三月戊戌,月入氐。

主政令行,臣下忠孝。

四月癸亥,月犯进贤。

宜举俊贤,搜遗逸。

七月辛未,月犯司怪。

主怪异事。

十二月壬戌,太白犯雨。

主有雨泽,万物成。

八年正月丙申,月犯进贤。

主进贤之官有忧。

六月己酉,太白犯诸王东第二星。

主宗臣忧。

七月甲申,月犯心距星。

主大臣忧。

十月,月犯外屏。

主民人忧。

绍圣元年二月,月犯斗。

主风雨不时。

四月丙午,月犯五诸侯第二星。

主大臣忧。

八月丙子,月犯箕东北星。

主多风乃籴贵。

十一月丙午,太白犯咸西南第一星。

主兵。

二年正月甲寅,月犯角距星。

主大臣诛,有狱事。

五月己酉,犯箕东北星。

主多风,又主后忧、灾。

八月,犯外屏西第一星。

主民不安。

十一月,犯舆鬼东北星。

主民多疾。

三年二月庚辰,太白入昴。

主大赦。

七月癸已,太白入东井。

将军恶之,先起兵者败。

又主有大水。

十一月壬戌,月犯钩星。

主多盗。

四年二月己亥,月犯天门东星。

阴阳不调。

四月庚子,犯西星。

主盗贼劫掠人民。

七月丁已,荧惑掩犯积薪。

主大旱,兵起。

十月癸已,填犯进贤。

主贤者得罪黜免。

元符元年正月丙辰,填犯进贤。

占同上。

六月乙未,月犯雨。

主多雨泽。

七月乙丑,荧惑犯氐。

宜臣下及修火禁。

十月甲午,辰入氐。

主贵臣暴忧,法官有狱事。

二年正月壬戌,犯天门东星。

主阴阳不顺。

四月丁丑,月犯井东扇北第三星。

主水官有黜,刑政不平,又主风雨。

七月壬子,犯建西第三星。

主大臣相谮。

十月己未,荧惑犯进贤。

主贤臣退黜。

三年正月辛未,荧惑犯氐东南星。

主君忧,又主将相有忧。

四月壬寅,荧惑退行,犯亢南第一星。

主乱兵,疾疫。

九月,太白犯南斗西第二星。

主小人在位,兵革欲兴。

十二月丙辰,月入氐。

主天下兵起。

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二月癸卯,月犯轩辕右角太民。

主大饥,人流,女主有忧。

四月乙已,月犯罚星。

主法令曲。

八月丁酉,月犯建第二星。

主大臣相谮。

十月甲辰,荧惑犯平道西第一星。

主隐士升,又主天下大乱。

崇宁元年正月已巳,月犯水位西第四星。

主水溢流。

闰六月庚辰,太白犯进贤。

主贤者黜。

十月乙丑,月入毕口。

主君臣忧兵。

二年二月壬戌,荧惑犯昴。

主胡人聚中国,匈奴兵起。

五月己亥,月犯雨东北。

主雨不时。

八月丙子,太白入氐。

主籴贵。

十月甲子,荧惑犯亢南第一星。

主有乱臣。

三年三月癸亥,太白犯昴距星。

主胡王死,又主臣有谋,易政令。

四月壬子,荧惑犯垒壁阵西第五星。

主兵大起。

七月戊戌,太白犯积薪,主大旱,民流。

十一月己丑,月入太微垣。

主有奸人在主侧。

四年三月壬寅,荧惑犯井钺主斧钺用。

七月庚辰,太白犯罚。

主赏罚失平。

十二月,填犯建第二星。

主臣下相谮。

五年正月戊申,月入太微垣。

主四夷兵盛。

五月辛丑,月入氐。

主兵动。

八月丁卯,荧惑犯天街南。

主边兵动。

十月乙丑,荧惑犯昴东南星。

主饥疫。

大观元年正月丁未,太白犯外屏。

主障蔽。

四月戊午,太白入井。

主政急,民流。

五月甲午,月犯进贤。

主蔽贤。

九月已丑,月犯天。

主关不禁。

十二月丁未,月犯建。

主大臣相谮。

二年二月癸已,月入太微垣,犯内屏。

主奸人在国。

四月癸已,月犯垒壁阵。

主用兵。

七月癸酉,荧惑犯司怪。

主水旱不时。

九月壬申,月入太微垣。

主四夷兵盛。

三年二月已丑,月入太微垣,犯内屏。

主上下失礼,辅臣免。

五月辛亥,太白犯天狗。

主阴谋。

十二月丙申,岁犯外屏。

主障蔽。

四年正月戊申,月犯天街。

主边兵动。

六月乙亥,月犯进贤。

主贤人退。

闰八月丙午,填犯泣。

主丧。

十月庚寅,太白犯江,主水。

政和元年二月乙卯,月犯南斗。

主大臣后妃忧。

六月己酉,月入羽林军。

主兵起。

七月壬申,月犯狗。

主守御不严。

二年六月辛亥,荧惑入井。

主先举兵者将死。

九月丁卯,月犯鬼。

主君忧,民饥。

三年正月乙亥,荧惑犯太微垣内屏。

主上下失礼,辅臣免。

六月戊午,太白入太微垣,犯右执法。

凶。

九月庚寅,荧惑犯天江。

主旱。

十月乙丑,月犯鬼。

主秦分有兵。

四年十一月庚寅,荧惑犯进贤。

主贤人得罪贬死。

五年正月乙亥,荧惑犯亢。

主有乱臣,疾疫。

六月壬子,月犯狗。

主守御臣忧。

九月甲申,月犯昴。

主匈奴忧。

十月丙辰,月入鬼。

主君臣忧。

六年闰正月,岁犯亢。

主佞臣用。

六月辛未,月犯心大星。

主人主忧。

七月辛亥,岁犯亢。

主臣为乱。

十二月癸亥,入氐。

主贼臣在内。

七年正月丁酉,荧惑犯键闭。

宜戒行幸。

七月乙未,荧惑犯天江。

主旱。

十月丙辰,填星犯毕。

主兵起西北而不战。

八年正月丁亥,荧惑犯外屏。

主蔽障。

六月己巳,月犯雨。

主雨泽。

九月癸亥,荧惑犯进贤。

主贤者得罪。

十月戊申,荧惑入氐。

主宫中火灾。

宣和元年九月,荧惑犯壁阵。

主兵作。

十一月己未,月犯鬼。

主将军死,大臣黜,国有忧。

二年正月己酉,月犯毕。

主天下有变令。

十月庚辰,荧惑犯亢。

主有乱臣,民多疾。

三年正月戊申,荧惑犯南斗。

主破军杀将,暴兵起。

十一月丙戌,月犯罚。

主刑罚用。

四年三月甲戌,岁犯昴,主北征胡。

五年正月壬戌,月犯毕。

主天下有变令。

五月甲寅,太白犯鬼。

主有兵谋。

九月己未,荧惑犯司怪。

主水旱不时。

十一月,太白犯房。

主人君将相忧。

六年正月己巳,月入氐。

主兵大作。

十月丁巳,月犯毕。

主天下有变令,刑急臣叛。

七年五月壬辰,太白犯毕。

主边兵起,民饥。

六月丁巳,月入羽林军。

主兵兴。

十二月丙辰,月入太微垣。

主君弱臣强,四夷兵盛。

钦宗靖康元年三月庚戌,月入太微垣。

主君弱臣强,四夷兵盛。

五月壬申,太白入鬼,犯积尸气。

主乱臣在内兵起,大臣将军诛。

七月己卯,月入羽林军。

主兵起。

十月丙辰,月入太微垣。

主四夷兵盛。

十一月庚午,太白犯亢。

主君自将兵。

二年二月丁卯,月入太微垣。

主大国破亡。

◎月犯五纬

神宗治平四年正月辛亥,月犯辰。

主上卿忧。

八月辛未,犯太白。

主将二心。

癸酉,掩岁。

主边兵。

九月壬寅,犯太白。

主郑、楚分兵。

十月戊辰,掩填星。

主楚分流民。

又犯荧惑,主荆楚兵。

熙宁元年二月丁巳,犯填。

主宫女出,楚分流民。

四月壬子,犯岁。

主楚分兵或饥。

五年四月癸亥,犯填。

占同。

闰七月庚申,犯荧惑。

主察谗臣或贵人有咎。

六年九月甲辰,掩太白。

主燕分兵。

十年九月庚午,犯岁。

主周分饥。

十二月壬辰,犯岁。

占同,仍有边兵。

元丰七年十月甲午,犯辰。

主兵,校尉有忧。

八年八月戊寅,犯填。

主后宫有出者。

十一月戊戌,犯岁。

主卫分饥,民流,亦为边兵。

庚子,犯填。

主后宫有忧,及民流、土功兴。

哲宗元三年七月庚午,犯太白。

主秦分兵。

十月壬辰,犯岁。

四年三月丙子,又犯。

皆主秦分兵、饥。

七月辛卯,犯填;十月癸丑,掩之,皆主后宫有出者。

六年九月癸卯,犯荧惑。

主有兵。

十二月甲戌,掩岁。

主郑分饥,边兵动。

八年十二月丁已,犯荧惑。

主有兵战,小吏忧。

绍圣元年六月甲戌,犯太白。

主秦分兵。

九月辛酉,犯填。

十二月癸未,又犯。

皆主后宫宜崇福,及主民流。

二年正月庚戌,又犯。

主周分下陵上,及后宫忧。

四月壬申,又犯。

主民流。

三年九月戊戌,犯岁。

主齐分饥,有边兵。

四年七月丁丑,犯荧惑。

主兵战,小吏忧。

元符二年八月壬辰,犯岁。

十一月辛巳、十二月戊申,又犯。

皆主晋分民流、饥。

三年六月癸卯,犯荧惑。

主小吏死,贵人出,大将亡。

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五月辛未,犯填。

主下犯上,后灾,民流亡。

崇宁元年七月丁亥,犯太白。

主强侯作难,国战不胜,民靡散。

五年二月戊子,犯荧惑。

主兵起,大将死,贵人出。

大观二年十二月戊子,犯荧惑,占同。

四年七月戊午,犯岁。

主边兵动,民饥,流亡。

政和元年正月己巳,犯岁,占同。

宣和元年正月乙卯,犯填。

主下犯上,人民流。

三年八月戊申,犯荧惑。

主兵起,小吏死,大将亡,贵人出。

四年八月庚戌,犯填。

主下犯上,后宫灾,民流亡。

七年十一月乙酉,犯荧惑。

主贵人出,兵起将亡。

高宗建炎三年三月乙未,月入氐。

占曰:"兵动。"

是夜,土犯亢。

占曰:

"臣有谋。"

是月,苗傅、刘正彦作乱,至秋伏诛。

五月丙午,岁星逆行犯房。

占:"将相有忧。"

於是吕颐浩相,杜充降虏。

七月辛已,太白入太微垣。

占:

"邪臣伏诛。"

次年,张浚奏诛范琼。

癸巳,岁星犯钩铃。

占曰:"王者失政,近臣起乱。"

是冬,上将谋航海避狄,禁兵谋作乱,伏兵诛之。

八月癸丑,荧惑入鬼,犯积尸,占:"贼在君侧。"

又"军死将亡。"

於是虏大入浙西,杀人如麻。

闰八月丙戌,太白犯心前星。

占:"兵兴,殃在贵人。"

又主"王者恶之"。

次逼明堂,才一舍。

上甚惧。

壬寅,稍北归黄道。

甲子,荧惑犯太微垣占上将星。

占:"上天子所诛。"

丙寅,荧惑入太微垣。

占:"天下不安。"

草泽天文耿静言:"荧惑行当在已,今超过午,入太微,於法为凶。"

十一月乙已,荧惑出太微垣东左掖门。

己酉,犯垣东上相,徘徊不去。

是岁,虏大入江、浙、湖南,上航海幸温、台,来春始还越。

四年正月癸亥,太白犯建星。

占:"大臣相谮。"

八月辛卯,犯五诸侯。

占:"将相忧。"

九月,赵鼎罢。

绍兴元年正月乙亥朔,荧惑入羽林。

占:"有叛臣起。"

是春,李成叛。

二月癸卯,月犯五诸侯西第五星。

占:"将相忧。"

四月癸酉,月犯权星。

占:"主有逆贼,火灾"。

冬,越州火。

辛巳,月犯心。

占:"大臣有忧。"

未几,范宗尹罢相。

八月辛未,月复犯心。

未几张浚罢,秦桧相。

癸酉,月犯昴。

占:"胡王死,期不出五年。"

应在四年,吴乞买殂。

九月乙巳,月入羽林。

占:"兵起。"

已巳,月犯太白。

占:"强国以战败。"

十月,吴大败兀术於和尚原。

十月丁丑,荧惑犯执法。

占:

"大臣忧。"

庚辰,顺行出太微垣东北掖门。

十一月辛丑,荧惑犯进贤。

占:

"贤者得罪免、黜。"

先是,娄寅以言宗社大计,擢监察御史,秦桧恶之,讽言者论而黜之。

二年正月丙申,荧惑入氐。

占:"天子失其宫。"

是月,上移跸临安。

二月辛未,月犯五诸侯第四星。

占:"将相有忧。"

於是吕颐浩与秦桧不协,桧罢相。

五月乙亥,荧惑犯氐东南星。

占:"将相有忧。"

又"有火灾"。

未几,临安火。

七月甲戌,荧惑犯天江。

占曰:"大旱。"

次年旱。

三年七月癸亥,月入南斗,行魁中。

占:"大臣忧。"

其后,吕颐浩罢。

十一月丁巳,月犯垒壁阵西第六星。

占:"兵起。"

是月,伪齐引兵寇淮;兀术聚兵寇蜀,吴击之。

辛未,荧惑犯氐。

占:"多火灾。"

於是临安四月火灾。

十二月辛未,月犯昴。

占:"胡王死。"

应在次年。

丙申,月犯鬼。

占:"秦分有兵。"

次年春,兀术犯大散关,吴破之。

辛丑,荧惑犯房北第一星。

占:"将相忧。"

又曰:"马贵。"

於是吴始通西马。

四年二月壬戌,月犯东诸侯第一星。

占:"将相忧。"

其秋,朱胜非罢。

五月辛亥,荧惑犯舆鬼。

占:"有兵谋,斧钺用。"

十月丙子,荧惑犯垒壁阵西北;戊戌,又犯第六星。

占:"兵大起。"

是日,上亲征,发临安,以殿前司及神武中军从。

十二月丙戌,月犯昴西北星。

占:"胡王死,天子破匈奴,不出三年。"

於是金主吴乞买殂,代立。

五年二月庚戌,填犯建星、太白。

四月壬子,岁星犯井钺。

占:"斧钺用。"

十一月己丑,太白犯垒壁阵。

占:"兵起。"

甲午,月入井。

占如之。

於是大举伐刘豫。

十二月己卯,荧惑犯天江。

占:"旱。"

次年旱。

六年五月辛卯,太白犯毕。

上谓辅臣曰:"金星犯毕,占:“边有败兵。 当谕张浚令诸帅戒饬守边者,虽自有分野,亦不得不戒。"

明年六月,郦琼杀吕祉,以其军降刘豫。

六月己未,月犯昴。

占:"胡王死。"

明年,粘罕死。

十二月辛酉,岁入鬼。

占:"大臣灾,相黜。"

於是赵鼎罢。

七年正月癸亥,月逆行入鬼,犯积尸。

占:"王者忧,国有兵丧。"

三月壬午亦然。

於是徽宗宁德讣至。

三月辛巳,月犯牛宿西第一星。

占:"臣将黜。"

又曰:

"大臣将兵。"

於是冬张浚罢,赵鼎复相,吕颐浩守建康。

四月甲午,荧惑入井。

占:"兵,旱"。

是秋旱。

五月丁丑,月犯建星。

占:"大臣相谮。"

时张浚与赵鼎不协,上疏毁之。

癸酉,月犯牛南星。

占:"下有忧,将军死。"

厥应在九年吴薨,十年岳飞被谮死也。

八月丙申,月犯房北第二星。

占:"次相忧。"

於是张浚以郦琼叛罢相,俄贬永州。

十二月戊午,金入羽林军。

占:"天子以军自守。"

其夜月房犯北第一星。

占:"将相忧。"

於是始议讲和。

九年正月辛卯,月入东井。

其四月癸丑,六月乙亥,八月丙申,十月甲子,十二月己未,皆复犯井。

占:"诸侯贵人死。"

是岁,吕颐浩、吴、李纲相继薨。

二月己巳,月入氐。

其四月癸亥,六月戊午,八月癸丑亦如之。

占:"兵动。"

於是金人始归河南、陕西,俄复兴兵取之。

四月癸亥,月犯氐。

占:"天下兵起。"

六月戊午,复入氐。

是岁,金人既败盟,诸将各出师败之。

九月壬戌,月犯天高。

占:

"将死臣诛。"

十二月丁巳,复犯天高。

次年,赵鼎再贬,岳飞下狱死。

十年正月戊子,木入氐。

占:"有赦。"

甲辰留。

其七月辛未,复入氐。

占:"当有善令。"

其岁太平年丰,立后有喜。

后二年,立后吴氏。

三月辛卯,月入氐。

六月、七月、八月、十二月,皆入氐。

同占:"兵起。"

是岁,兀术再入寇,诸将进取大捷。

十一年十一月乙卯,月入太微垣。

占:"大臣有忧,将相有免者。 若期三年,有为天子所诛。"

於是岳飞下狱死,韩世忠罢。

丙辰,月犯进贤。

占:

"贤者得罪。"

明年,胡铨贬,张戒勒停。

自此贤者多贬黜,死亡不可胜数。

十二年,月犯氐、井、毕,入太微者相仍。

於是张俊罢,刘光世薨。

十四年正月庚申,月入毕,掩大星。

占:"阴,国有忧。"

是岁,金人伐蒙,不克,乃册之为帝。

十七年五月壬戌,木顺行入东井。

占:"天下有川渎之事。"

於是浙西、建康同日大水。

九月己卯,金入太微垣。

占:"属楚地。"

於是漳州盗起。

十九年正月辛丑,火犯亢。

占:"大人多疾,有不臣。"

其年秦桧始以病告。

七月戊申,火星犯南斗。

占:"丞相有事。"

次年,施全刺秦桧不中而诛。

八月戊午,月入南斗。

十月辛未,火顺行,犯垒壁阵。

次年,信州、建州皆有盗起。

二十年七月己卯,月犯角宿距星。

占:"大人忧,有狱事。"

是时连起大狱。

"八月癸亥,月犯毕宿距星。"

占:"胡王死。"

二十一年十一月戊申,月犯昴星。

占:"胡王死,将军死。"

皆为完颜亮将亡之兆。

二十二年正月丙辰,月犯心东星。

占:"大臣有忧。"

是岁八月,韩世忠薨。

二十三年三月戊申,月犯南斗。

是岁浙西水。

二十四年六月丙午,月犯罗堰。

是秋,大水。

十月乙未,月掩建星。

占:"大臣相谮。"

二十九年正月乙亥,月犯氐距星。

占:"女后后宫灾。"

是秋,显仁太后崩。

二月癸卯,入氐方口内。

占:"兵动。"

是岁凡四。

於是金主亮迁汴,谋叛盟。

七月辛亥,火星入鬼宿,犯积尸气。

占:"兵丧,旱灾,兵在西北,军死将亡。"

次年,逆亮兵五十万屯宿、泗,谋入寇。

三十年正月戊戌,月入氐。

占:"兵动。"

二月乙丑亦如之。

是岁凡五。

六月壬申,金星顺行入东井。

占:"先起兵者败,将军犯罪,政急民流。"

明年,虏亮入寇。

三十一年正月甲申,月犯东井。

是岁凡七。

二月入氐,是岁凡三。

皆兵兆也。

七月壬辰,金星顺行犯角距星。

占:"天下大战,道路不通。"

三十二年正月戊寅,岁星退行入太微垣。

占:"轨道吉。"

又曰:"天下喜,或有赦。"

其年五月乙未,木顺行入太微垣。

占同。

是年孝宗受禅。

庚申,月入井。

是岁凡八。

孝宗隆兴元年二月己巳,月入东井。

是岁凡三。

癸卯,月入羽林军,为兵起。

是岁凡三。

二年正月戊子,月入羽林军。

是岁凡八。

其冬,虏犯淮南。

辛亥,荧惑犯房宿。

占:"将军乱,国君将相忧。"

於是张浚罢,未几,洪适罢。

己已,月犯长垣,其闰十一月戊辰,亦如之。

占:"长垣四星,占主边界城墙,以备胡兵。"

於是金人使来,欲割四郡,卒与之。

干道元年三月辛未,月入羽林军。

是年凡八。

二年六月乙酉,月入斗。

八月庚辰亦如之。

占:"女后忧,太子辱。"

九月庚戌,月犯哭星。

主悲泣事。

十一月戊午,月犯权星。

占曰:"女后忧。"

明年,皇后夏氏崩,太子忄耆薨。

三年四月壬申,月犯五诸侯。

占:"将相忧。"

是年吴薨。

癸丑,月掩南斗。

占:"大臣太子辱,风雨不时。"

丁丑,月犯房。

占为"将相忧"。

庚辰,月复入南斗魁。

是岁,两浙水旱,其冬叶、魏杞罢相。

四年二月丁已,月入羽林军。

是岁凡十。

六年二月丁未,月入羽林。

占为"兵起"。

是岁凡三。

九年六月癸亥,火星犯太微垣西扇右执法星。

占:"大臣有忧。"

十月庚午,木犯太微垣右执法。

占:"将相、执法臣忧。"

十二月亦如之。

明年,虞允文以帅蜀薨於兴元。

晁熙二年七月戊子,月犯房宿。

占:

"将相、执法忧。"

次年,叶衡贬。

四年七月辛酉,火犯氐宿。

占:"将相忧。"

明年,龚茂良罢贬。

五年正月壬戌,土星留守诸王星。

明年,惠王恺薨。

六年十一月己未,月犯木。

占:"齐分,岁荒民流亡。"

明年,江、浙、淮西、湖北旱,除民赋赈恤之。

八年正月己未,月入东井。

是岁凡六。

闰三月丁未,月入太微垣。

是岁凡六。

十三年七月甲申,月掩心宿。

八月己卯,月掩大星。

十四年三月戊午,月行犯心宿距星。

占:"大臣有忧。"

是冬,梁克家薨。

四月辛卯,月入羽林军。

是岁凡三。

五月,月犯心宿大星,又犯中央星。

占:"人主有忧。"

是年冬,高宗上仙。

六月庚寅,月行入斗宿内。

占:"大臣、太子忧。"

是冬,太子参决辞,不许。

十月壬辰,火星留守五诸侯。

占:"诸侯贵人死。"

次年,恩平郡王璩薨。

十五年正月壬子,木星行犯房宿北第一星。

占:"将相忧。"

二月己巳,木星留守房宿。

占:"有赦,天下和平。"

次年,光宗受禅,大赦。

六月己丑,太阴犯昴。

占:"胡王死。"

明年正月,金主雍殂。

十六年正月辛丑,土星留守氐宿方口内。

占:"守氐,有德令,土功兴。"

又云:"皇后、太子喜,岁安。"

於是二月立后。

光宗绍熙元年五月己未,太阴行在斗宿距星西北。

占:"风雨不时,臣将黜死,女后忧。"

二年八月庚寅,火星入鬼宿,犯积尸。

占:"在西北,军将死亡。"

三年正月己酉,火星入太微垣内留守。

占:"太微垣在翼、轸之宿北,天子之庭,五帝之座,十二诸侯之府。"

今荧惑入中留,天子恶之。

是时上有疾,久不视朝。

四月丁已,火星犯太微垣右执法星。

占:"有逆贼,宫中不安。"

八月甲辰,金星行犯权星左角少民星。

占:"女后宗族灾。"

又云:"大臣当之。"

四年十月丁酉,火星入太微垣内,徘徊内屏者凡四阅月。

占:"宫中不安,岁饥。"

又曰:"有丧。"

次年六月,孝宗上仙。

十一月己已,火星犯上相星。

占:

"上相有罪。"

次年,留正黜。

五年八月壬辰,火星犯房宿。

占:"将相忧。"

於是罗点卒,次年赵汝愚贬死。

十一月庚戌,木犯诸王星。

占:"诸侯宗臣灾。"

宁宗庆元元年六月丁卯,金入东井。

占:"先起兵者败,将军死,政急民流。"

九月丙戌,火入太微垣。

占:"有逆贼。"

二年八月乙亥,木犯权星。

次年,慈福太皇太后崩。

三年二月辛亥,月入毕。

占:"阴国有忧,天子用诛罚急,臣叛,将相灾,或边兵入。"

四年三月乙已,木星入太微垣,犯右执法。

六月乙丑,土星犯垒壁阵星西方第五星。

占为"兵起"。

十月戊午,月行入太微垣内,至次年凡四,并同。

此为四夷奸人来听伺之象。

嘉泰元年五月丁丑,火星细行不行黄道为死色。

占为"变色有丧"。

是岁临安大火,三日乃息。

三年七月戊子,木星行入羽林军。

四年三月壬申,月犯权星。

占:"有逆贼并火灾。"

六月戊申,入羽林军,七月丙子,又入羽林军。

时出师北伐。

开禧元年正月己卯,火星留守五诸侯星从西第四星。

占:"诸侯兵死。"

是岁,吴曦反於蜀,俄伏诛。

三月已已,月入太微垣。

四月戊申,月入羽林军。

二年六月丙寅,月入羽林军内。

占为"兵起"。

七月乙未,木星犯井宿钺星。

占为"斧钺用"。

又为"乱兵起"。

三年二月癸丑,月犯五车东南星。

占:"兵起,驾道不通。"

己未,火星退留守权星。

占:"女后有忧。"

於是成肃太皇太后崩。

九月乙亥,木星顺行入鬼宿,在积尸气,星西南。

占:"大臣灾。"

又犯星。

"兵丧,王者疾,斧钺用"。

是冬,胄诛,斩苏师旦。

嘉定元年二月丙午,月犯昴。

占:"胡王死。"

次年,金人戕其主允济。

二年二月乙酉,火星退行犯太微垣上相星。

三月己酉,火星留守太微垣中。

占为"大臣有忧。"

於是五月有罗日愿谋变。

六月甲申,月行掩土星,是为月蚀土星。

占:"月犯土星,则其地下犯上。"

又曰:"凡月蚀五星,其分有灾,或亡地。"

於是李元砺反於郴州,连破数县。

十月乙丑,月食火星。

占:"月食火星,其地乱。"

五年正月丁已,月入东井。

於是久雨。

八年正月辛未,月入东井。

占:"水旱不时。"

是夏,大旱,蝗。

九年正月丙寅,月入东井。

於是两浙江东有水灾。

十年七月乙酉,金星行犯角。

占:"天下大战,道路不通。"

是冬,金虏寇四川,明年,山东李全来归。

十一年八月己丑,木星留守东井。

占为"三军大起"。

於是金人犯随、枣阳。

十二年四月壬申,土退行入氐宿方口内。

占:"天下有兵,期不出四年。"

又曰:"将有亡地者。"

於是金人陷兴元。

六月庚辰,金星顺行入井。

占:"大水,先起兵者败,将军犯罪,政急民流。"

是岁,莫简反於蜀。

十三年二月庚寅,木星顺行犯鬼。

占:

"民饥,人君忧。"

是岁秋,景献太子薨。

十六年正月戊申,木星留守氐宿距星。

占:"岁丰,后有喜。"

甲寅,降生皇子。

○杂星变

秦末,项羽救钜鹿,枉矢西流,枉矢所触,天下之所伐射,灭亡象也。

物莫直於矢,今蛇行不能直而枉者,执矢者亦不正,以象项羽执政乱也。

羽遂合从,亢秦人,屠咸阳。

凡枉矢之流,以乱伐乱也。

汉孝文后二年正月壬寅,天夕出西南"岁星之精"。

占曰:"为兵丧。"

其六年十一月,匈奴入上郡、中,汉起三军以卫京师。

八月,天狗下梁野。

孝景三年七月,天狗下。

占为"破军杀将。 狗又守御类也,天狗所降,以戒守御。"

其年,吴、楚反攻梁,梁坚城守,遂伏尸流血其下。

中三年六月壬戌,蓬星见西南,在房南,去房可二丈,大如二斗器,色白。

癸亥,在心东北,可长丈所。

甲子,在尾北,可六丈。

丁卯,在箕北,近汉稍小,且去时大如桃。

壬申去,凡十日。

占曰:"蓬星出,必有乱臣。 房、心间,天子宫也。"

是时梁王欲为汉嗣,使人杀汉争臣袁盎。

汉按诛梁大臣,斧钺用。

梁王恐惧,布车入关,伏斧钺谢罪,然后得免。

孝昭始元中,蓬星出西方天市东门,行过河鼓,入营室中。

梁成恢曰:"蓬星出六十日,不出三年,下有乱臣戮死於市"详见五星凌犯"。"

元凤五年四月,烛星见奎、娄间。

占曰:"有土功,胡人死,边城和。"

其六年正月,筑辽东、元菟城。

二月,度辽将军范明友击乌桓还。

莽地皇四年,王寻、王邑围昆阳,有营头星堕军上"详见气门"。

汉灵帝熹平二年四月,有星出文昌,入紫微宫,蛇行,有首尾无身,赤色,有光垣墙。

占曰:"文昌为上将贵相。"

后六年,司徒刘为中常侍曹节所谮,下狱死。

光和中,国皇星东南角去地一二丈,如炬火状,十余日不见。

占曰:"国皇星为内乱,外内有兵丧。"

其后黄巾贼张角烧州郡,朝廷遣将讨平,斩首万余级。

中平六年,宫车晏驾,大将军何进令司隶校尉袁绍私募兵千余人,阴寺雒阳城外,窃呼并州牧董卓使将兵至京都,共诛中官,对战南、北宫阙下,死者数千人,燔烧宫室,迁都西京。

及司徒王允与将军吕布诛卓,卓部曲将郭、李亻旋兵攻长安,公卿百官吏民战死者且万人。

天下之乱,皆自内发。

晋惠帝永熙元年三月,妖星见南方。

占曰:"妖星出,天下大兵将起。"

是月,贾后杀太子。

赵王伦寻废后,杀张、裴,又废帝自立。

於是三王并起,迭总大权。

元康四年九月甲午,枉矢东北行,竟天。

六年六月丙午夜,有枉矢自斗魁东南行。

按占曰:"以乱伐乱。 北斗主执杀,出斗魁,居中执杀者,不直之象也。"

是后,赵王杀张、裴,废贾后,因自篡盗,以至屠灭,以乱伐乱之应也。

一曰:氐帅齐万年反之应也。

光熙元年五月,枉矢西南流。

时司马越西破河间兵,奉迎大驾,寻收缪允、何绥等,肆无君之心,天下恶之。

及死而石勒焚其尸柩,是其应也。

元帝大兴三年四月壬辰,枉矢出虚、危,没翼、轸。

占曰:枉矢所触,天下之所伐。

翼、轸,荆州之分野。

"太宁二年,王敦杀谯王承及甘卓,而敦又枭夷,是其应也。 穆帝升平二年十二月,枉矢自东南流於西北,其长半天。 四年十月庚戌,天狗见西南。 占曰:“有大兵,流血。"

孝武太元二十年九月,有蓬星如粉絮,东行南,历女虚,至哭星。

占曰:

"蓬星见,不出三年,必有乱臣戮死於市。"

时王国宝交构朝廷。

二十一年,帝崩。

安帝隆安四年,王恭等兴兵,朝廷杀国宝。

梁武帝普通元年九月乙亥,有星晨见东方,光烂如火。

占曰:"国皇见,有内难,有急兵反叛。"

其三年,义州刺史文僧朗以州叛。

陈后主至德元年正月壬戌,蓬星见。

占曰:"必有亡国乱臣。"

后帝於太皇寺扌舍身作奴,以祈冥福,不恤国政,用施文庆等,以至亡国。

隋文帝仁寿四年六月庚午,有星入於月中。

占曰:"有大丧,有大兵,亡国破军杀将。"

七月,帝崩。

炀帝大业十二年九月戊午,有枉矢出北斗魁,委曲蛇形,注於南斗。

占曰:

"主以兵去,天之所伐。"

亦曰:"以乱伐乱。"

后二年,宇文化及弑帝僭号。

唐武后光宅元年九月二十九,有星如半月,见西方。

肃宗上元元年闰四月二十一日,妖星见於西方,长数丈,至五月灭。

昭宗干宁元年七月,妖星见,非彗非孛,不知其名,时人谓之妖星,或曰恶星。

天复元年五月,有三赤星,各有锋芒,在南方,既而西方、北方、东方亦如之。

顷之,又各增一星,凡一十六星。

少时,先从北灭。

占曰:"星也,见则诸侯兵相攻。"

己巳夕,有星当箕下,如炬火,炎炎上冲。

人初以为烧火也,高丈余乃陨。

占曰:"机星也,主天下有乱。"

天元年四月,有星状如人,首赤身黑,在北斗下紫微中。

占曰:"天冲也。 天冲抱极泣帝前,血浊雾下天下冤。"

后三日而黑风晦暝。

二年四月庚子夕,西北隅有星类太白,上有光似彗,长三四丈,色如赭。

辛丑夕,色如缟。

或曰五车之水星也,一曰昭明星也。

三年十二月昏,东方有星如太白,自地徐上,行极缓,至中天,如上弦月,乃曲行,顷分之为二。

占曰:"有大孽。"

后唐明宗天成元年三月,恶星入天库,流星犯天。

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六月己巳,北斗天权星东北有一小星出光似彗。

太史指以为含誉,非也。

孝宗淳熙十四年五月,有星出浊际,大与日等,入时与日相摩荡。

高宗在德寿宫登台见之,召能天文者修武郎王道问之,道跪奏曰:"是谓蓬星,见则有兵,然分非中国,夷狄应之耳。"

出语所亲曰:"非兵也,丧耳,某不敢言。"

是冬,高宗不豫,遂上仙。

於是金人亦有大丧,虏亦应天道云。

按杂星变者,出於五纬、彗孛、客星之外,前史间载之。

至《宋·天文志》则失於纪录,而所书流星最多,往往错见於流星条下矣。

独《中兴志》有此二则,故载之於此,而余则见《流星门》云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