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4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4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集"诗集"
陈氏曰:凡无他文而独有诗,及虽有他文,而诗集复独行者,别为一类。
※《阮步兵集》
陈氏曰:魏步兵校尉陈留阮籍嗣宗撰。
其题皆曰《咏怀》。
首卷四言,十三篇;余皆五言,八十篇。
通为九十三篇,《文选》所收十七篇而已。
※《宋武帝集》一卷
陈氏曰:孝武骏也。
※《梁简文集》五卷
陈氏曰:简文帝纲也。
按《隋志》八十五卷,唐已缺五卷,《中兴书目》只存一卷,诗百篇,又缺其三首。
今五卷皆诗,总为二百四十四篇。
※《梁元帝诗》一卷
陈氏曰:即湘东王绎。
※《谢惠连集》一卷陈氏曰:宋司徒参军谢惠连撰。
本集五卷,今惟诗二十四首。
惠连得名早,轻薄多尤累,故仕不显,死时才三十七岁。
※《刘孝绰集》一卷
陈氏曰:梁秘书监彭城刘孝绰撰。
宋仆射π之孙。
本传称文集数十万言,今所存止此。
又言兄弟及群从子弟当时有七十人,并能属文,近古未有。
其三妹亦并有才学。
徐悱者,文尤清拔,所谓刘三娘者也。
今《玉台集》中有悱妻诗。
※《柳吴兴集》一卷陈氏曰:梁吴兴太守河东柳恽文畅撰。
仅有十八首。
※《徐孝穆集》一卷
陈氏曰:陈太子太傅东海徐陵孝穆撰。
本传称其文丧乱散失,存者二十卷。
今惟诗五十余篇。
※《江总集》一卷陈氏曰:陈尚书令考城江总总持撰。
总在陈为太子詹事,以宫端为长夜之饮。
及后主即位,当权任,日为艳诗,君臣昏乱,以至亡国。
入隋,为上开府。
《唐志》,集三十卷。
《中兴书目》,七卷。
今惟存诗仅百首云。
※《阴铿集》一卷
陈氏曰:陈散骑常侍南平阴铿子坚撰。
才三十余篇。
杜子美云:"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
今考之,未见铿之所以似太白者,太白固未易似也。
子美云尔,殆必有说。
※《薛道衡集》一卷
陈氏曰:隋内史侍郎河东薛道衡元卿撰。
诗凡十九篇;本集三十卷,所存止此。
大抵隋以前文集,存全者亡几,多好事者於类书中钞出,以备家数也。
史言道衡每至构文,必隐空斋,蹋壁而卧,闻户外人声便怒,其沈思如此。
※《杜必简集》一卷
陈氏曰:唐著作郎襄阳杜审言必简撰。
工部之祖也。
唐初沈、宋以来,律诗始盛行,然未以平仄失眼为忌。
审言诗虽不多,句律极严,无一失粘者。
甫之家传,有自来矣。
然遂欲衙官屈、宋,则不可也。
杨诚斋序略曰:必简尝为吉州司户。
今户曹赵君彦清旁搜远摭,得其诗四十二首,将刻枣以传;好诗且以为户厅之宝玉大弓,属予集之。
余观必简之诗,若"牵丝紫蔓长",即"水荇牵风翠带长"之句也;若"鹤子曳童衣",即"儒衣山鸟怪"之句也;若"阴送晚雷",即"雷声忽送千峰雨"之句也;若"风光新柳报,宴赏落花催",即"星霜元鸟变,身世白驹催"之句也。
予不知祖孙之相似,其有意乎,抑亦偶然乎?至如"往来花不发,新旧雪仍残",如"日气抱残虹",如"愁思看春不当春,明年春色倍还人",如"飞花搅独愁",皆佳句也。
三世之后,莫之与京,宜哉。
※《薛少保集》一卷
陈氏曰:唐太子少保河东薛稷嗣通撰。
稷,道衡曾孙,魏征外孙。
※《乔知之集》一卷陈氏曰:唐右司郎乔知之撰。
天授中,为酷吏所陷死。
集中有《绿珠怨》,盖其所由以致祸也。
※《孟襄阳集》三卷
陈氏曰:唐进士孟浩然撰。
宜城王士源序之。
凡二百十八首,分为七类,太常卿韦纟舀为之重序。
东坡谓浩然诗韵高而才短,如造内法酒手而无材料耶。
※《崔颢集》一卷
陈氏曰:唐司勋员外郎崔颢撰。
开元十年进士。
才俊无行,《黄鹤楼》诗,盛传於世。
※《祖咏集》一卷
陈氏曰:唐祖咏撰。
开元十二年进士。
※《崔国辅集》一卷
陈氏曰:唐集贤直学士、礼部员外郎崔国辅撰。
开元十三年进士。
应县令举,为许昌令。
天宝中,加学士。
后以王钅共近亲坐贬。
诗凡二十八首,临海李氏本。
后又得石林叶氏本,多六首。
※《綦毋潜集》一卷陈氏曰:唐待制集贤院南康綦毋潜孝通撰。
南康,今赣州。
※《储光羲集》五卷
陈氏曰:唐监察御史鲁国储光羲撰。
与崔国辅、綦毋潜皆同年进士。
天宝末任伪官,贬死。
顾况为集序。
※《常建集》一卷
陈氏曰:唐盱眙尉常建撰。
※《王江宁集》一卷
陈氏曰:唐龙标尉江宁王昌龄少伯撰。
与常建俱开元十四年进士。
二十二年选宏词,超绝群类,为汜水尉,不护细行,贬龙标。
世乱还里,为刺史闾邱晓所杀。
为诗绪密而思清。
※《李颀集》一卷
陈氏曰:唐李颀撰。
开元二十三年进士。
※《崔曙集》一卷
陈氏曰:唐崔曙撰。
开元二十六年进士状头。
※《杜工部诗集注》三十六卷
陈氏曰:蜀人郭知达所集九家注。
世有称东坡《杜诗故事》者,随事造文,一一牵合,而皆不言其所自出,且其辞气首末出一口,盖妄人依,以欺乱流俗者,书坊辄剿入《集注》中,殊败人意。
此本独削去之。
福清曾噩子肃刻板五羊漕司,字大可考,最为善本。
宋子京赞:唐兴,诗人承陈、隋风流,浮靡相矜。
至宋之问、沈期等,研揣声音,浮切不差,而号"律诗",竞相沿袭。
逮开元,稍裁以雅正。
然恃华者质反,好丽者壮违。
人得一概,皆自名所长。
至甫,浑涵汪茫,千汇万状,兼古今而有之,他人不足,甫乃厌余,残膏馥,沾丐后人多矣。
故元稹谓:"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
甫又善陈时事,律切精深,至千言不少衰,世号"诗史"。
昌黎韩愈於文章少许可,至歌诗,独推曰:"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诚可信云。
《朱子语录》曰:杜诗初年甚精细,晚年横逸不可当,只意到处,便押一个韵,如自秦州入蜀诸诗,分明如画,乃其少作也。
人多说杜子美夔州诗好,此不可晓。
夔州诗说得郑重烦絮,不如他中前有一节诗好。
鲁直一时固有所见。
今人只见鲁直说好,便说好,如矮人看场耳。
杜诗最多误字。
蔡宗《正异》固好而未尽。
某尝欲赓之,作《杜诗考异》,竟未暇也。
如"风吹苍江树,雨洒石壁来","树"字无意思,当作"去"字无疑,"去"字对"来"字。
又如蜀有"漏天",以其西北阴盛,常雨,如天之漏也。
故杜诗云:"鼓角漏天东。"
后人不晓其义,遂改"漏"字为"满"字,似此类极多。
※《门类杜诗》二十五卷
陈氏曰:称东莱徐宅居仁编次,未详何人。
※《类集诗史》三十卷
陈氏曰:莆阳方醇道温叟编。
※《王季友集》一卷
陈氏曰:唐王季友撰。
元结《箧中集》有季友诗二首。
今此集有七篇,而《箧中》二首不在焉。
杜诗所谓"酆城客子王季友"者,意即其人也耶?
※《陶翰集》一卷陈氏曰:唐礼部员外郎丹阳陶翰撰。
开元十八年进士,次年宏词。
※《秦隐君集》一卷
陈氏曰:唐处士秦系公绪撰。
自天宝有诗名,藩镇奏辟,皆不就。
尝隐越之剡、泉之南安,至贞元中,年八十余,不知所终。
此本南安所刻,余尝於宋次道《宝刻丛章》得其逸诗二首,书册末。
※《岑嘉州集》八卷
陈氏曰:唐嘉州刺史南阳岑参撰。
文本之曾孙。
天宝三载进士。
为补阙左史郎官。
与杜甫唱和。
※《李嘉集》一卷
陈氏曰:唐台州刺史李嘉从一撰。
天宝七载进士。
亦号《台阁集》。
李肇称其"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之句,王维取之以为七言。
今按此集无之。
右谢惠连、阴铿、杜审言、储光羲、王昌龄、常建、孟浩然、岑参、李嘉《九家集》。
晁氏书录在《别集门》,所论巳附在本门,此更不重具。
※《皇甫冉集》一卷
晁氏曰:唐皇甫冉茂政,丹阳人。
天宝十五载进士。
为无锡尉,历拾遗、补阙,卒。
与弟曾齐名,当时比张氏景阳、孟阳云。
集有独孤及序。
※《皇甫曾集》一卷
陈氏曰:唐侍御史皇甫曾孝常撰。
天宝十二载进士。
兄冉,后曾三载登第。
※《郎士元诗》一卷晁氏曰:唐郎士元字君胄,中山人。
天宝十五载进士。
为郢州刺史。
与钱起俱有诗名,而士元尤更清雅。
时朝廷公卿出牧奉使,若两人无诗祖行,人以为愧。
※《包何集》一卷陈氏曰:唐起居舍人延陵包何幼正撰。
※《包佶集》一卷
《唐史·艺文志》:何、佶皆包融之子,兄弟齐名,世称二包。
融与储光羲皆延陵人。
曲阿有余杭尉丁仙芝,缑氏主簿蔡隐邱,监察御史蔡希周,渭南尉蔡希寂,处士张彦惟、张湘,校书郎张晕,吏部常选周,长洲尉谈ρ,句容有王府参军殷遥,硖石主簿樊光,横阳主簿沈如筠,江宁有右拾遗孙处元,处士徐延寿,丹徒有江都主簿马挺,武进尉申堂构,十八人皆有诗名。
殷蟠汇次其诗为《丹阳集》者。
陈氏曰:唐秘书监包佶选。
天宝六载进士。
兄何后一年。
※《钱考功集》二卷晁氏曰:唐钱起,征之父,吴郡人。
天宝中举进士。
初从乡荐,客舍月夜,闻人哦於庭曰:"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起摄衣从之,无所见矣。
及就试,诗题乃"湘灵鼓瑟"也。
起即以鬼谣十字为落句,主文李晖深嘉之,擢至高第。
释褐授校书郎,终考功。
与郎士元齐名,时曰:"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陈氏曰:蜀本作前、后集十三卷。
※《韩集》五卷
晁氏曰:唐韩君平,南阳人。
天宝十三载进士。
淄青侯希逸、宣武李勉继辟幕府,俄以驾部郎中知制诰,终於中书舍人。
诗兴致繁富,朝野重之。
陈氏曰:以"春城飞花"之句,受知德宗。
※《顾况集》二卷
晁氏曰:唐顾况字逋翁,苏州人。
至德二年,江东进士。
善为歌诗,性谐谈。
德宗时,柳浑辅政,以秘书郎召。
况善李泌,及泌相,自谓当得达官,久迁著作郎。
及泌卒,有调笑语,贬饶州司户,卒。
集有皇甫序。
陈氏曰:尝言:"吾自为顾况作序,未尝许他人"。
况在唐,盖为人推重也。
集本十五卷,今止五卷,不全。
※《严维集》一卷
陈氏曰:唐秘书郎山阴严维正文撰。
至德二载辞藻宏丽科。
※《耿集》一卷
陈氏曰:唐右拾遗河东耿撰。
宝应二年进士。
《登科记》一作纬。
※《韦苏州集》十卷
陈氏曰:唐韦应物,京兆人。
天宝时为三卫,后作洛阳丞,京兆府功曹,知滁、江二州,召还。
或冒其进,媒孽之,出为苏州刺史。
诗律自沈、宋以后,日益靡,锼章刻句,揣合浮切,虽音韵谐婉,属对丽密,而雅平淡之气不存矣。
独应物之诗,驰骤建安以还,得其风格云。
韩子苍曰:苏州少以三卫郎事元宗,豪纵不羁。
元宗崩,始折节务读书。
故其《逢杨开府》诗曰:"少事武皇帝,无赖恃恩私。 身作里中横,家藏亡命儿。 朝持樗蒲局,暮窃东邻姬。 司隶不敢捕,立在白玉墀。 一字都不识,饮酒肆顽痴"云云。
然余观其人,为性高洁,鲜食寡欲,所居埽地焚香而坐,与豪纵者不类。
其诗清深妙丽,虽唐诗人之盛,亦少其比,又岂似晚节把笔学为者,岂苏州自序之过欤!
徐师川云:韦苏州诗,人多言其古淡,乃是不知言。
自李、杜以后,古人诗法尽废,惟苏州有六朝风致,最为流丽。
※《司空文明集》三卷
陈氏曰:唐虞部郎中京兆司空曙文明撰。
别本一卷,才数篇。
※《李端司马集》三卷
晁氏曰:唐李端,赵州人。
大历五年进士,为校书郎。
卒官杭州司马。
郭暧尚平公主,贤明,招纳士类,故端等皆客之。
当坐上赋诗,奇甚,主大加称叹。
钱起曰:"素为之,请赋起姓。"
端立献一篇,云:"新开金埒看调马,旧赐铜山许铸钱。"
起乃服。
主喜,厚赐之。
※《卢纶诗》一卷
晁氏曰:唐卢纶与中孚、韩、钱起、司空曙、苗发、崔、耿纬、夏侯审、李端皆能诗齐名,号"大历十才子"。
纶字允言,累举进士不第。
※《李益诗》一卷
晁氏曰:唐李益君虞,姑臧人。
大历四年进士,调郑县尉,幽州刘济辟从事。
宪宗雅闻其名,召为集贤殿学士。
负才,凌籍士,众不能堪,暴其献济诗"不上望京楼"之句,以涉怨望。
诏降秩,俄复旧。
益少负词藻,长於歌诗,与宗人贺齐名。
每作一篇,乐工以赂求取,被声歌,供奉天子。
《征人》、《早行》诗,天下皆施之图画。
今集有从军诗五十首,而无此诗,惜其放逸多矣!
陈氏曰:益,宰相揆之族子。
《旧史》本传指其少有痴疾,防闲妻妾过於苛酷,有散灰扃户之谈闻於时,故时谓之妒痴为"李益疾"。
按世传《霍小玉传》所谓李十郎诗"开帘风动竹,疑是故人来"者,即益也。
《旧史》所载如此,岂小玉将死,诀绝之言果验耶?抑好事者因其有此疾,遂为此说以实之也?
※《孟东野诗集》十卷晁氏曰:唐孟郊东野,湖州人。
贞元十二年进士。
调溧阳尉,辟为兴元参谋,卒。
郊少隐嵩山,性介寡合,韩愈一见为忘形交。
为诗有理致,然思苦涩。
李观论其诗曰:"高处在古无上;平处下顾二谢"云。
张籍谥为贞曜先生。
集,宋次道重编。
先时,世传汴吴镂本,五卷,一百二十四篇;周安惠本,十卷,三百三十一篇;别本五卷,三百四十篇。
蜀人蹇周退之赠郊句,纂《咸池集》,二卷,一百八十篇。
自余不为编秩,杂录之,家家自异。
次道总拾遗逸,摘去重复,若体制不类者,得五百十一篇,四十联句不与焉。
一赞二书附於后,郊集於是始有完书。
颍滨苏氏曰:唐人工於为诗,而陋於闻道。
孟郊尝有诗曰:"食荠肠亦苦,强歌声无欢;出门如有碍,谁云天地宽。"
郊,耿介之士,虽天地之大,无以安其身,起居饮食,有之忧,是以卒穷以死。
而李观盛称之,至韩退之亦谈不容口。
甚矣,唐人之不闻道也!孔子称颜子"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与郊异矣。
※《朱仿诗》一卷晁氏曰:唐朱仿字长通,襄阳人。
隐居剡溪。
嗣曹王皋镇江西,辟节度参谋。
贞元初,召为拾遗,不就。
※《朱湾集》一卷
陈氏曰:唐永平从事朱湾撰。
自号苍洲。
其为从事,李勉辟之也。
※《麴信陵集》一卷
晁氏曰:唐麴信陵,贞元元年进士。
为舒州望江令以卒。
※《长孙佐辅集》一卷陈氏曰:唐长孙佐辅撰。
按《百家诗选》云:"德宗时人。 其弟公辅为吉州刺史,往依焉。"
当必有所据也。
其诗号《古调集》。
※《柳宗元诗》一卷
陈氏曰:唐柳宗元撰。
子厚诗在唐与王摩诘、韦应物相上下,颇有陶、谢风气。
古律、绝句总一百四十五篇。
在全集中不便於观览,因钞出别行。
东坡曰:苏、李之天成,曹、刘之自得,陶、谢之超然,固已至矣;而杜子美、李太白以英伟绝世之资,凌跨百代,古之诗人尽废。
然魏、晋以来,高风绝尘亦少衰矣。
李、杜之后,诗人继出,虽有远韵,而才不逮意;独韦应物、柳子厚发纤於简古,寄至味於淡泊,非余子所及也。
唐末司空图,崎岖兵乱之,而得诗人高雅,独有承平之遗风。
其论诗曰:"梅止於酸,盐止於咸,饮食不可无盐梅,而其美常在於咸酸之外,可以一唱而三叹也。"
子厚诗在陶渊明下,韦苏州上,退之豪放奇险则过之,而温丽靖深不及也。
所贵於枯淡者,谓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渊明、子厚之流是也。
若中边皆枯,亦何足道。
佛言"譬如食蜜,中边皆甜"。
人食五味,知其甘苦者皆是,能分别其中边者,百无一也。
后村刘氏曰:柳子厚才高,他文惟韩可对垒,古律诗精妙,韩不及也。
当举世为"元和体",韩犹未免谐俗,而子厚独能为一家之言,岂非豪杰之士乎!昔何文缜尝语李汉老云:"如子厚诗,人岂可不学他做数百首?"汉老退而叹曰:
"得一二首似之足矣。"
文缜后从北狩,病中诗云:"历历通前劫,依依返旧魂;人生会有死,遗恨满干坤。"
虽意极忠愤,而语不刻急,亦学柳之验。
※《张籍诗集》五卷
晁氏曰:唐张籍文昌,和州人。
贞元十五年登进士第。
终国子司业。
籍性狷急,为诗长於乐府,多警句。
元和中,与白乐天、孟东野歌词天下宗之,谓之"元和体"。
一本才三卷。
陈氏曰:张洎所编。
钱公辅名《木铎集》,与他本相出入,亦有他本所无者,凡十二卷。
近世汤中季庸以诸本校定,为《张司业集》八卷,且考订其为吴郡人,魏峻叔高刻之平江。
续又得《木铎集》,凡他本所无者,皆附其末。
※《王建集》十卷
陈氏曰:唐陕州司马王建仲和撰。
建长於乐府,与张籍相上。
下大历十年进士。
历官昭应县丞。
太和中为陕州司马。
尤长宫词,在集中第十卷,录出别行。
《渔隐丛话》:余阅王建宫词,选其佳者,亦自少得,只世所脍炙者数词而已。
其杂以他人之词,如"吹玉殿昭华管,醉折黎园缥蒂花。 十年一梦归人世,绛缕犹封系臂纱。"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并杜牧之也。
"泪满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 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
此白乐天也。
"宝仗平明金殿开,暂将纨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此王昌龄也。
建词凡百有四篇,又逸词九篇。
或云元微之亦有词杂於其,余以元氏《长庆集》检寻,无之,或者之言误矣。
旧跋:王建,太和中为陕州司马,与韩愈、张籍同时,而籍相友善。
工为乐府歌行,思远格幽。
初为渭南尉,与宦者王守澄有宗人之分,因过饮相讥戏,守澄深憾曰:"吾弟所作宫词,禁掖深邃,何以知之?"将奏劾,建因以诗解之曰:"先朝行坐镇相随,今上春宫见长时;脱下御衣偏得著,进来龙马每教骑。 尝承密旨还家少,独奏边情出殿迟;不是当家频向说,九重争遣外人知。"
事遂寝。
宫词凡百绝,天下传播,效此体者虽有数家,而建为之祖也。
※《李长吉集》四卷
晁氏曰:唐李贺长吉,郑王之孙。
七岁能词章,韩愈、皇甫闻之,过其家,使赋诗,援笔辄就,自目曰"高轩过",二人大惊。
年二十七,终协律郎。
贺词尚奇诡,为诗未始先立题,所得皆警迈,远去笔墨畦径,当时无能亻效者。
乐府十数篇,韶工合之弦管云。
或说贺卒后,不相悦者尽取其所著投圊中,以故世传者不多。
外集,予得之梁子美家,姚铉颇选载《文粹》中。
宋景文诸公在馆,尝评唐人诗云:"太白仙才,长吉鬼才。"
然长吉有《雁门太守》诗曰:"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王安石曰:"是儿言不相副也。 方黑如此,安得向日之甲光也?"
《朱子语录》曰:李贺诗巧,然较怪,不如太白自在。
后村刘氏曰:乐府惟李贺最工,张籍、王建辈皆出其下。
然全集不过一小册,世传贺中表有妒贺才名,投其集溷中,故传於世者极少。
余窃意不然。
天地尤物且不多得,况佳句乎?使贺集不遭厄,必不能一一如今所传本之精善,疑贺手自铨择者耳。
※《卢仝集》一卷
晁氏曰:唐卢仝,范阳人。
隐少室山,号玉川子。
征谏议不起。
《唐史》称韩愈为河南令,爱其诗,厚礼之。
尝作《月蚀》诗以讥元和逆党,愈称其工。
按其诗云"元和庚寅",盖五年也。
宪宗遇弑在十五年,后十岁也。
岂追庚寅岁事为诗乎?不然,则史诬也。
后死於甘露之祸。
陈氏曰:凡三卷。
其诗古怪,而《女儿曲》、《小妇吟》、《有所思》诸篇,辄妩媚艳冶。
其第三卷号《集外诗》,凡十首,庆历中,有韩盈者为之序。
川本止前二卷。
※《刘又诗》一卷
晁氏曰:唐刘又。
少尝任侠杀人,后更折节读书,善歌诗,客韩愈门,作《冰柱》、《冰雪》、二诗,出卢仝、李贺右。
归齐鲁,不知所终。
今集二十余篇,不载二诗。
陈氏曰:凡二卷。
又附见《新史·韩愈传》,不知何处人。
其《冰柱》、《雪车》二诗,狂怪诚出卢仝右。
然岂风人之谓哉。
※《杨巨源诗》一卷
晁氏曰:唐杨巨源字景山,河中人。
贞元五年第进士。
为张弘靖从事,自秘书郎擢太常博士,迁礼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除国子司业。
巨源在元和中,诗韵不造新语,体律务实,用功颇深,旦暮摇首,微咏不辍,年老成疾。
尝赠弘靖诗,叙其世家云:"伊陟无闻祖,韦贤不到孙。"
时人称之。
年满七十,丐归。
时宰惜其去,以为其乡少尹,不绝其禄。
太和以官寿卒。
陈氏曰:凡五卷。
按韩退之有《送杨少尹序》。
盖自司业为少尹,称其都少尹者,乃其乡里也。
《艺文志》乃云"太和河中少尹",误。
第三卷末二十余篇,有目无诗。
◎武元衡《临淮集》两卷
晁氏曰:唐武元衡伯苍,河南人。
建中四年进士。
元和二年,以门下侍郎平章事出为剑南节度。
八年,复秉政。
明年,早朝遇盗,害之。
元衡工五言诗,好事者传之,被於管弦。
尝夏夜作诗曰:"夜久喧暂息,池台惟月明;无因驻清景,日出事还生。"
翌日遇害。
旧有《临淮集》七卷,此其二也。
议者谓唐世工诗宦达者唯高,宦达诗工者唯元衡。
陈氏曰:初用莆田李氏本传录,后以石林氏本校,益六首,及李吉甫唱酬六首,川本作二卷。
※《张碧歌诗集》一卷
陈氏曰:唐张碧太碧撰。
《艺文志》云:贞元时人。
集中有《览贯休上人诗》,或剿入之也。
※《陈羽集》一卷
陈氏曰:唐东宫卫佐陈羽撰。
贞元八年,陆贽下第二人。
※《羊士鹗诗》一卷
晁氏曰:唐羊士鹗,贞元元年进士第。
顺宗时为宣、歙巡官。
王叔文所恶,贬汀州宁化尉。
元和初,李吉甫知奖,擢监察御史,掌制诰。
尝出为资州刺史。
陈氏曰:窦群引士鹗为御史,共倾李吉甫。
※《鲍溶诗》五卷
晁氏曰:唐鲍溶字德源。
元和四年进士。
集中有《别韩博士愈》诗,云:
"不知无声泪,中感一顾厚。"
盖退之所尝推激也。
张荐谓溶诗气力宏赡,博识清度,雅正高古,众才无不备具。
曾子固亦爱其诗,以史馆本及欧公所藏互校,得二百三十三篇。
今本有一百九十二篇,余逸。
南丰曾氏曰:《鲍溶诗集》六卷。
史馆书旧题云:《鲍防集》五卷,《崇文总目》叙别集亦然。
知制诰宋敏求为臣言:"此集诗见《文粹》、《唐诗类选》者,皆称鲍溶作;又防之杂感诗最显,而此集无之,知此诗非防作也。"
臣以《文粹》、《类选》及防《杂感》诗考之,敏求言皆是。
又得参知政事欧阳修所藏《鲍溶集》,与此集同,然后知为溶集决也。
史馆书五卷,总二百篇;欧阳氏书无卷第,才百余篇,然其三十三篇,史馆书所无,今别为一卷附於后,而总题曰《鲍溶诗集》六卷。
盖自先王之泽熄而《诗》亡,晚周以来,作者嗜文辞,抒情思而已。
然亦往往有可采者。
溶诗尤清约谨严,而违理者少,亦近世之能言者也。
故既正其误谬,且著其大旨以传焉。
※《窦拾遗集》一卷
陈氏曰:唐左拾遗扶风窦叔向撰。
包何为序。
群、庠、牟、巩皆其子也。
※《贾长江集》十卷
晁氏曰:唐贾岛浪仙诗共三百七十九首。
《唐书》称岛范阳人,初为浮屠,名无本。
后从韩愈,遂去浮屠举进士,累举进士不第。
文宗时,坐飞谤,谪长江主簿。
会昌初,终普州司仓参军。
今长江祠堂中有石刻大中九年墨制。
大中,宣宗年号,与传不合。
《摭言》又载武帝时谪去,尤差误。
陈氏曰:韩退之有《送无本》诗,即其人也。
后返初,举进士不第。
文宗时,坐飞谤,贬长江。
会昌初,以普州参军卒。
本传所载如此。
今遂宁刊本首载大中墨制云:"比者礼部奏卿风狂,遂且养疾关外,今携卷轴潜至京城,遇朕微行,闻卿讽咏,观其志业,可谓屈人。 是用显我特恩,赐卿墨制,宜从短簿,别俟殊科。"
与传所称飞谤不同。
盖宣宗好微行,小说载岛应对忤旨,好事撰此制以实之。
安有微行而显著训词者?首称"奏卿风狂",尤为好笑。
当以本传亦为正,本传亦据其墓志也。
唐贵进士科,故志言责授长江,如温飞卿亦谪方城尉。
当时谓乡贡进士,不博上州刺史,则簿尉固宜谓之责授;欲使今世进士得罪而责授簿尉,则惟恐责之不早耳。
※《姚少监集》十卷
晁氏曰:唐姚合也。
崇曾孙,以诗闻。
元和十一年,李逢吉知举进士,历武功主簿,富平、万年尉。
宝应中,监察殿中御史,户部员外郎,历金、杭二州刺史,为刑、户二部郎中,谏议大夫,给事中,陕虢观察使。
开成末,终秘书监。
世号姚武功云。
陈氏曰:川本卷数同,编次异。
※《庄南杰集》一卷
陈氏曰:唐进士庄南杰撰。
与贾岛同时。
※《李涉歌诗》一卷
晁氏曰:唐李涉,渤之弟也。
早从陈许辟,一再谪官夷陵。
太和中为太学博士。
自号清溪子。
渤三诗附。
※《殷尧藩集》一卷
陈氏曰:唐侍御史殷尧藩撰。
元和九年进士。
※《章孝标集》一卷
陈氏曰:唐秘书省正字章孝标撰。
元和十四年进士。
※《熊孺登集》一卷
陈氏曰:唐西川从事熊孺登撰。
元和中人。
执易,其从侄也。
◎施肩吾《西山集》五卷
晁氏曰:唐施肩吾,吴兴人。
元和十五年进士。
以豫章之西山乃十二真仙羽化之所,心慕之,因卜隐焉。
且以名其所著,自为之序。
※《雍裕之集》一卷
陈氏曰:唐雍裕之撰。
未详何时人。
※《雍陶诗》五卷
晁氏曰:唐雍陶国钧,太和八年进士。
大中六年,自国子《毛诗》博士出刺简州。
《唐志》集十卷,今亡其半。
※《张南史集》一卷
陈氏曰:唐试参军范阳张南史撰。
《唐史·艺文志》:南史字季直,幽州人。
以试参军避乱於扬州,再召之,未赴而卒。
※《王涯集》一卷
陈氏曰:唐宰相王涯广津撰。
※《袁不约集》一卷
陈氏曰:唐袁不约还朴撰。
长庆三年进士。
其年试《丽龟赋》。
◎李绅《追昔游集》三卷
晁氏曰:唐李绅公垂也。
亳州人。
元和元年进士,补国子助教。
穆宗召为翰林学士,累进中书舍人。
武宗即位,拜中书侍郎平章事。
绅为人短小精悍,於诗最有名,号"短李",与李德裕、元稹同时,号"三俊"。
《追昔游》者,盖赋诗纪其平生所游历。
谓起梁汉、归谏署,升翰苑,及播越荆楚,逾岭峤,上高安,移九江,过锺陵,守滁阳,转寿春,留洛阳,廉会稽,分务东周,守蜀,镇梁也。
开成戊午八月,自为之序。
陈氏曰:皆平生历官及迁谪所至,述怀纪游之作也。
余尝书其后云:"读此篇,见其饰志矜能,夸荣殉势,益知子陵、元亮为千古高人。"
※《朱景元集》一卷
陈氏曰:唐太子谕德朱景元撰。
※《朱庆余集》一卷
陈氏曰:唐朱可久庆余撰。
以字行。
受知於张籍,宝历二年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