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4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4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集"别集"
※《司马文正公传家集》
晁氏曰:皇朝司马光君实,陕州夏县人。
初以父荫入官,年二十,举进士甲科。
故相庞籍荐除馆阁校理。
神宗即位,擢翰林学士、御史中丞,后除枢密副使,力辞而去。
元初,拜门下侍郎,继迁尚书左仆射。
卒年六十八,谥文正。
好学如饥之嗜食,於学无所不通,音乐、律历、天文、书数,皆极其妙。
晚节尤好礼。
其文如金玉帛药石也,必有於用,无益之文,未尝一语及之。
集乃公自编次。
公薨,子康又没,晁以道得而藏之,中更禁锢,迨至渡江,幸不失坠,后以授谢克家。
刘峤刻板上之,今光州有集本。
※《范蜀公集》一百二十卷
汪玉山序:按蜀公《墓志》云:"《文集》一百卷,《谏垣集》十卷,《内制集》二十卷,《外制集》十卷,《正书》三卷,《乐书》三卷。"
公,成都人也。
应辰守成都凡三年,求公文集,虽搜访殆遍,来者不一,而竟无全书。
盖公之没,距今八十年矣。
窃意岁月愈久,则虽此不全之书,亦或未易得也,於是以意类次为六十二卷。
曰《乐议》,曰《使北录》,不见於《墓志》,亦恐其初文集中未必载也,而《乐议》或特出於世俗所裒辑,今皆存之。
又以《谏疏》、《内制》、《外制》、《正书》、《乐书》附之,通为一百十二卷。
《正书》所得止一卷,今分为二。
司马温公论《正书》,其有云舜无焚廪浚井之事,而今之《正书》无此语,岂亦非全书邪?
◎张少愚《白集》三十卷
晁氏曰:张俞字少愚。
幼通悟,於书无不该贯,朝廷尝以校书郎召,表乞授其父。
隐於岷山之白溪,凡六被征召,皆不起。
为文有西汉风,尝赋《洛阳怀古》,苏子美见而叹曰:"优游感讽,意不可尽,吾不能也!"
◎文与可《丹渊集》四十卷
晁氏曰:文同字与可,蜀人。
进士高第。
以文学名,操韵高洁,画笔尤妙。
仕至太常博士、集贤校理。
元丰初,出守吴兴,至宛邱驿,忽留不行,沐浴衣冠,正坐而逝。
东坡谓与可有四绝:诗一、楚词二、草书三、画四。
世少知者,惟予一见识其妙处。
又有诗云:"斯人定何人,游戏得自在;诗鸣草圣余,兼入竹三昧。"
他日观其飞白,复恨知与可之不尽也。
陈氏曰:东坡与之厚善,《墨君堂记》、《谷记》皆为同作。
司马温公称其襟韵潇洒,如晴秋月,尘埃不到。
其为人可知矣。
容斋洪氏《随笔》曰:今人但能知文与可之竹石,惟东坡公称其诗骚,又表出"美人扇坐,羞落庭下花"之句。
予尝恨不见其全。
比得蜀本石室先生《丹渊集》,盖其遗文也。
於乐府杂咏有《秦王卷衣篇》曰:"咸阳秦王家,宫阙明晓霞。 丹文映碧镂,光彩相钩加。 铜螭逐银猊,压屋惊蟠。 洞户锁日月,其中光景赊。 春风动珠箔,鸾额金窠斜。 美人扇坐,羞落庭下花。 弄玉指环,轻冰抱红牙。 君王顾之笑,为驻七宝车。 自卷金缕衣,龙鸾蔚纷葩。 持以赠所爱,结欢其无涯。"
其语意深入骚人阃域。
又有《王昭君三绝句》云:"绝艳生殊域,芳年入内庭;谁知金屋宠,只是信丹青。"
"几岁后宫尘,今朝绝国春;君王重恩信,不欲遣他人。"
"极目胡尘满,伤心汉月圆。 一生埋没恨,长入四条弦。"
令人读之飘飘然感慨无已也。
◎元章简《玉堂集》二十卷
陈氏曰:参政钱塘元绛厚之撰。
绛之祖德昭,相吴越。
本姓危氏,唐末危全讽,其伯父也。
父曰仔倡,聚众保乡里,兵败,自临川奔杭州,易姓元。
至今建昌、抚州、邵武多危姓。
绛能文辞,晚岁以王介甫荐入翰林,甚称职,遂柄用。
晁氏曰:绛锁厅中进士第,为翰林学士、参知政事。
立朝无特操。
晚入翰林,谄事王安石及其子弟,时论鄙之。
工文辞,为流辈所推许。
卒时年七十六。
※《蒲左丞集》十卷
晁氏曰:皇朝蒲宗孟字传正,阆州新井人。
皇五年进士,曾公亮荐除馆职。
神宗谓宰相曰:"宗孟有史才。"
乃同修国史。
入为翰林学士,除尚书左丞。
卒,年六十六。
为人酷暴奢侈,苏子瞻尝规之云:"一曰慈,二曰俭。"
世以为中其膏肓之疾。
※《赵懿简集》三十卷
晁氏曰:皇朝赵瞻字大观,人。
少善为古文,庆历五年登进士第。
治平中侍御史,论濮邸事及贬。
元中,终於同知枢密院。
谥懿简。
学《春秋》,著书十卷。
其他文不皆奇也。
※《鲜于谏议集》三卷
晁氏曰:皇朝鲜于亻先字子骏,阆中人。
景中登进士乙科。
神宗初上书,上爱其文,以为不减王陶。
元中,仕至谏议大夫。
亻先治经术有法,论著多出新意。
晚年为诗与楚词尤精,世以为有屈、宋风。
族侄之武编次,有序。
东坡苏氏曰:鲜于子骏《九诵》,友屈、宋於千载上;《尧祠》、《舜祠》二章,气格高古,东汉以来鲜及。
少游秦氏曰:公晚年为诗与楚辞尤精,苏翰林读公《八咏》,自谓欲作而不可得,读《九诵》以为有屈、宋之风。
石林叶氏曰:晁无咎尝云:顷以诸生见鲜于谏议子骏,教之为文曰:"文章但取简易和缓,不必奇险。 如诗言‘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 ’此岂不甚平?后人因之,乃曰:‘援北斗兮酌酒浆’,一变虽奇,以北斗为酌,无已夸乎。 其甚,遂有言‘上天揭取北斗柄’,辞至於此,则已弊矣。"
极以其言为然。
子骏在前辈,诗文亦高古。
初,世未有为《骚》者,自子骏与文与可发之,后遂有相继得其味者也。
※《吕正献公集》二十卷陈氏曰:丞相东莱吕公著晦叔撰。
汪玉山序曰:应辰顷知成都,始得《申正献吕公集》,盖散逸之余,裒缉补缀,非当时全书矣。
然见所未见,亦不为少,其杂以他人所作者什三四。
既而以授公之曾孙金部员外郎企中,金部又属其兄子大麟、大虬,考订刊刂为二十卷。
方全盛时,士大夫家集之藏,未必轻出。
中更党禁,愈益匿,故一旦纷扰,遂不复见。
而此虽残缺不全,未易得也。
金部恻然念之,欲以所得锲板,庶广其传焉。
应辰方待罪太史,论次熙宁、元丰以来公卿大夫事实,虽前修盛德,盖有不待言论风旨而可知者。
然而传信垂后,不可以无证。
诏求遗书,将以补史氏之缺。
久之,无送官者,每为之阁笔而叹也。
※《杨元素集》四十卷
晁氏曰:杨绘字元素,汉州绵竹人。
幼警敏,读书一过辄诵,至老不忘。
皇初,擢进士第二人,累擢翰林学士。
沈存中为三司使,暴其所荐王永年事,因贬官。
终於天章阁待制、知杭州。
尝居无为山,号无为子。
为文立就。
※《刘状元东归集》十卷陈氏曰:大理评事铅山刘辉之道撰。
辉,嘉四年进士第一人。
《尧舜性仁赋》,至今人所传诵。
始在场屋有声,文体奇涩,欧阳公恶之,下第。
及是在殿庐得其赋,大喜,既唱名,乃辉也,公为之愕然。
盖与前所试文如出二人手,可谓速化矣。
仕止於郡幕,年三十六以卒。
世传辉既见黜於欧阳公,怨愤造谤,为猥亵之词。
今观杨杰志辉墓,称其祖母死,虽有诸叔,援古谊以嫡孙解官承重。
又尝买田数百亩以聚其族,而饷给之。
盖笃厚之士也,肯以一试之淹,而为此忄佥薄之事哉?
※《古灵集》二十五卷
陈氏曰:枢密直学士长乐陈襄述古撰。
襄在经筵,荐司马光而下三十三人,皆显於时。
绍兴初,诏旨布之天下。
集序,李忠定纲作。
※《李诚之集》三卷
晁氏曰:李师中字诚之。
中进士科。
仁宗朝,权广南转运使,终天章阁待制,唐子方贬春州,尝有诗送行,盛传一时。
※《陈都官集》三十卷
陈氏曰:都官员外郎嘉禾陈舜俞令举撰。
舜俞,庆历六年进士,嘉四年制科。
以言新法谪官南康,与刘凝之骑牛游庐山诗、画皆传於世。
舜俞居苏,秀境上,初从安定胡先生学,熙宁中"六客",其一也。
其墓在城南之苏湾,子孙犹宅於乌镇。
※《张文叔集》四十卷
袁州判官张彦博文叔撰。
曾南丰序略曰:文叔年未三十,喜从余问道理,学为文章。
虽久穷,而讲道益明,属文益工,其辞精深雅赡,有过人者。
而比三遇之,盖未尝为余出其文。
又知文叔自进为甚强,自待为甚重,皆可喜也。
※《濂溪集》七卷陈氏曰:广东提刑营道周敦颐茂叔撰。
遗文才数篇,为一卷,余皆附录也。
本名敦实,避英宗旧名改焉。
其仕以舅郑向任,晚年以疾求知南康军,因家庐山,前有溪,取营道故居濂溪名之。
二程所从学也。
又本并《太极图》为一卷,《遗事》、《行状》附焉。
※《明道集》四卷《遗文》一卷
陈氏曰:监察御史河南程颢伯淳撰。
三司使羽之后也,其父曰颢。
之没,文潞公题其墓曰明道先生。
※《伊川集》二十卷
晁氏曰:崇政殿说书程颐正叔撰。
之之子也。
少与其兄颢从汝南周茂叔学。
元初,司马温公荐於朝,自布衣擢说书,未几罢。
绍圣中,尝谪涪陵,颛务读经明道,深斥辞章之学。
从其游者,多知名於世。
陈氏曰:集凡九卷。
※《河南程氏文集》十二卷
陈氏曰:二程共为一集,建宁所刻本。
◎张横渠《崇文集》十卷
晁氏曰:张载字厚之,京师人。
后居凤翔之横渠镇,学者称曰横渠先生。
吕晦叔荐之於朝,命校书崇文。
未几,诏按狱浙东,既归,卒。
※《孙贤良进卷》十卷
晁氏曰:孙洙字巨源,广陵人。
欧阳永叔举洙贤良,上策论五十篇,极论时事。
元丰中,直学士院,奉诏作《灵津庙碑》,上称洙学术行谊,且大用之,暴得风缓而卒。
或云上欲复大理狱,洙对合旨,由是骤进。
※《钱贤良进卷》十卷
晁氏曰:钱公辅字君倚,武进人。
从胡瑗学,昭陵末,知制诰。
※《王直讲集》十五卷
陈氏曰:天台县令南城王无咎补之撰。
无咎,嘉二年进士,曾巩之妹夫。
从王安石游最久,将用为国子学官,未及而卒,为之志墓。
曾肇序其集云二十卷,今惟十五卷。
※《南阳集》二十卷
陈氏曰:门下侍郎濡昌韩维持国撰。
封南阳郡公,故以名集。
沈晦元用其外孙也。
卷首载鲜于绰所述行状,而晦跋其后。
南润元吉无咎,其四世孙。
※《无为集》十五卷《别集》十卷陈氏曰:礼部郎濡须杨杰次公撰。
嘉四年进士。
元中为郎。
杰善谈禅,《别集》皆为释老,而释又十之九。
※《清江三孔集》四十卷
陈氏曰:中书舍人新淦孔文仲经父、礼部侍郎武仲常父、户部郎中平仲毅父撰。
实先圣四十八世孙。
嘉六年、八年、治平二年连三科,兄弟以次登第。
文仲举贤良,对策切直忤时宠。
举官范镇景仁因求致仕,而制科亦自此废。
武仲为礼部第一人,中甲科。
平仲亦尝举制科。
其著述各数十篇,多散逸弗传。
今其存者,文仲才二卷,武仲十七卷,平仲二十一卷而已。
庆元中,濡须王《辶萧》少愚守临江,裒辑刊行,而周益公必大为之序。
序略曰:遗文虽存一二於千百,然读之者,知其为有德之言,非雕篆之习也。
昔黄太史颂当时人才,有曰:"二苏联璧,三孔分鼎。"
张丞相天觉,在元符中诋元词臣,极其荒唐,谓两苏为狂率,则刚直也,谓公兄弟配之,文行如何哉!※《西溪集》十卷
陈氏曰:翰林学士钱塘沈遘文通撰。
初以郊社斋郎举进士第一,执政谓已宦者不应先多士,遂居其次,实皇元年,自是为故事。
文通吏事精明强敏,为杭州、开封府,皆有能名。
从容暇,夙兴治事,及午而毕。
卒时年四十余。
其孙晦元用,宣和中亦魁天下。
※《长兴集》四十一卷
陈氏曰:翰林学士沈括存中撰。
括於文通为叔,而年少於文通,世传文通常称括叔。
今《四朝史》本传以为从弟者,非也。
文通之父扶,扶之父同,括之父曰周,皆以进士起家,官皆至太常少卿。
王荆公志周与文通墓,及辽志其伯父振之墓可考。
括坐永乐事贬,晚居京口,自号梦溪翁,自叙甚详云。
山谷黄氏曰:沈存中博极群书,至於《左氏春秋传》、班固《汉书》,取之左右逢其原,真笃学之士也。
※《巢集》十卷
陈氏曰:审官西院主簿沈辽达撰。
遘亲弟也。
以兄任为京官,坐法流贬,事见《挥麈录》。
自永徙池,筑室齐山,号巢,竟不复起。
以上三集刊於括苍,号《三沈集》,其次序如此。
※《苏魏公集》七十二卷
陈氏曰:丞相魏国公温陵苏颂子容撰。
绅之子也。
绅在两禁,人称其险讠皮,而颂器局阔厚,未尝与人较短长。
其为相在元末,大臣奏事多禀宣仁,独颂必以白哲庙。
其后免於迁谪,盖上以为识君臣之礼故也。
年逾八十,薨於建中靖国之初。
自草遗表,医屏药,死生之际了然。
集前、后序,汪藻、周必大撰。
◎吕晋伯《辋川集》五卷《奏议》十卷
晁氏曰:皇朝吕大忠字晋伯,蓝田人。
汲公之兄。
皇中进士,除检详枢密院吏房文字,为河北转运判官,累迁宝文阁直学士,三帅秦凤。
晋伯博极群书,为文尚理致,有益於用,章奏皆亲为文。
◎吕汲公《文录》二十卷《文录掇遗》一卷
晁氏曰:皇朝吕大防微仲,京兆蓝田人。
皇初,中进士第。
哲宗即位,召知制诰、翰林学士,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
绍圣初,责授舒州团练副使,循州安置,未逾岭卒。
大防既拜相,常分其俸之半以录书,故所藏甚富。
其在翰林,书命典丽,议者谓在元绛之上云。
◎吕和叔《诚德集》三十卷晁氏曰:皇朝吕大钧和叔,嘉二年,中进士第,大防仲弟也。
终於宣义郎、延路漕司属官。
师张厚之,赡学博文,无所不该,其文非义理不发。
◎吕与叔《玉溪集》二十五卷《玉溪别集》十卷
晁氏曰:皇朝吕大临字与叔,汲公季弟也。
登进士第。
尝历太学博士、秘书省正字。
从程正叔、张厚之学。
通《六经》,尤精於《礼》,解《中庸》、《大学》等篇行於世。
尝赋诗云:"学如元凯方成癖,辞类相如始近俳。 独倚圣门无一事,愿同回也日心斋。"
正叔可之。
《朱子语录》曰:吕与叔《文集》煞有好处,他文字极是实,说得好处,如千兵万马,饱满伉壮。
※《傅献简集》七卷陈氏曰:中书侍郎献简公河阳傅尧俞钦之撰。
※《赤城集》十卷
陈氏曰:两浙提刑宁海罗正之撰。
治平二年进士。
学於四明楼郁。
为吏健敏,颇为苏子瞻、刘贡父诸公所知。
台士有闻於世,自始。
※《西塘集》二十卷
陈氏曰:监安上门三山郑侠介夫撰。
治平四年甲科。
小臣靡刂上,言人所不敢言,上为之感动,略施行其言,不惟不怒而已。
既而竟堕深谴,良由吕惠卿欲倾王安石,而侠与安国游从厚善,遂起狱并陷之。
侠既得罪,新法遂不罢,而本朝之祸本成矣。
小人勿用之戒,可不畏哉。
安石亲惠卿而疏侠,岂惟误国,亦以危身。
后之君子可以监矣。
※《范忠宣集》二十卷
陈氏曰:丞相忠宣公吴郡范纯仁尧夫撰。
文正公之次子也。
文正子四人,长纯佑,尤俊有贤行,早年病废以死。
富文忠志其墓。
近时礼部尚书之柔者,其四世孙也。
次纯礼、纯粹,皆显用至大官。
※《刘忠肃集》四十卷
陈氏曰:丞相忠肃公东光刘挚莘老撰。
凡四举於乡,试礼部为第一,登嘉四年甲科。
刘元城为集序,述其出处大概。
※《范子功集》五十卷晁氏曰:范百禄字子功,镇之侄也。
终於中书侍郎。
◎张浮休《画墁集》一百卷《奏议》十卷
晁氏曰:张舜民芸叟,州人。
庆历中,范仲淹帅,见其文异之。
用温公荐为谏官。
仕至吏部侍郎。
后羁置房陵。
政和中卒。
其文豪重有理致,而最刻意於诗。
晚年为乐府百余篇,自序称"年逾耳顺,方敢言诗,百世之后必有知音者"云。
自号浮休先生。
唐张称浮休子,芸叟盖袭之。
陈氏曰:舜民初用於元,至元符末,为谏议大夫。
居职七日,所上事六十章。
崇宁初,坐谢表言绍圣逐臣,有云:"脱禁锢者,何止一千人;计水陆者,不啻一万里。"
又曰:"古先未之或闻,毕竟不知其罪。"
以为讥谤,坐贬。
※《范太史集》五十五卷
陈氏曰:翰林学士成都范祖禹淳夫撰。
《朱子语录》曰:"范淳夫文字纯粹,下一个字,“便是合当下一个字,东坡所以服他。 东坡轻文字,不将为事,微时,只胡乱写去。 又曰:四六语佳莫如范淳夫。"
※《灌园集》三十卷
陈氏曰:乡贡进士吕南公次儒撰。
熙宁初,试礼部不利,会以新经取士,遂罢举。
欲修《三国志》,题其斋曰"衮斧"。
书将成而死,其书亦不传。
元初,诸公欲荐进之,不及。
※《伐檀集》一卷
陈氏曰:知康州豫章黄庶亚夫撰,自为序。
庭坚,其子也。
世所谓"山魈水怪著薛荔"之诗,集中多此体。
庭坚诗律,盖有自来也。
庶,庆历二年进士。
◎黄鲁直《豫章集》三十卷《别集》十四卷
晁氏曰:黄庭坚鲁直也。
幼警悟,读书五行俱下,数过辄记。
苏子瞻尝见其诗於孙莘老家,叹绝,以为世久无此作矣,因以诗往来。
会子瞻以诗得罪,亦罚金。
元中,为校书郎。
先是,秦少游、晁无咎、张文潜皆以文学游苏氏之门,至是同入馆,世号"四学士"。
鲁直之诗尤奇,世又谓之苏黄云。
绍圣初,责置戎州。
至徽宗即位,召还。
尝因嘲谑忤赵正夫,及正夫为相,谕部使者以风旨,所作《承天院塔记》中语,以为幸灾谤国,遂除名,编隶宜州以死,崇宁四年也。
《家传》曰:公既孤,从舅尚书李公公择学。
公择尝过家塾,见其书帙纷错,因乱抽架上书问之,无不通,大惊,以为一日千里。
苏公尝荐公自代,其略曰:
"瑰玮之文,绝妙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
世以为实录。
公学问文章,天成性得,落笔妙天下。
晚节位益黜,名益高,世以配眉山苏公,谓之苏黄。
公尝游皖,乐山谷寺、石牛洞之林泉,因自号山谷道人。
《史赞》曰:自李、杜没而诗律衰,唐末以及五季,虽有以比兴自名者,然格下气弱,么么《骨皮》,无以议为也。
宋兴,杨文公始以文章莅盟,然至为诗,专以李义山为宗。
以渔猎掇拾为博,以俪花斗果为工,号称"昆仑体",嫣然华靡,而气骨不存。
嘉以来,欧公称太白为绝唱,王文公推少陵为高作,而诗格大变。
高风之所扇,作者出,班班可述矣。
元,苏、黄并出,以硕学宏材鼓行士林,引笔行墨追古人而与之俱。
世谓李、杜歌诗高妙而文章不称,李翱、皇甫古文典雅而诗独不传,惟二公不然,可谓兼之矣。
然世之论文者必宗东坡,言诗者必右山谷,其然,岂其然乎?山谷自黔州以后,句法尤高,笔势放纵,实天下之奇作,自宋兴以来,一人而已。
※《豫章别集》一卷
陈氏曰:皆集中所遗者,如《承天塔记》、《黄给事行状》、《毁璧》,盖其显显者也。
诸孙┿子耕集而传之。
后村刘氏曰:山谷文不如诗,诗律不如古,古不如乐府。
其文则专学西汉,惜其才力褊局,不能汪洋趄,如其纪事立言,颇时有类处。
◎晁无咎《鸡肋编》七十卷
晁氏曰:族父吏部公也。
公讳补之,字无咎。
幼豪迈,英爽不群。
七岁能属文,日诵千言,王安国名重天下,甚许可,一见大奇之。
在杭州作文曰《七述》,叙杭之山川人物之盛丽,时苏子瞻ヘ杭州,亦欲有所赋,见其所作,叹曰:"吾可以阁笔矣。"
子瞻以文章名一时,称其博辩俊伟,於文无所不能,屈辈行与之交,由此声名藉甚。
举进士,礼部别试第一,而考官谓其文辞近世未,有遂以进御。
神宗曰:"是深於经,可革浮薄。"
元中,除校书郎。
绍圣初,落职监信州酒。
后知泗州,终於官,大观四年也。
张耒尝言无咎於文章盖天性,读书不过一再,终身不忘。
自少为文,即能追考屈、宋、班、杨,下逮韩愈、柳宗元之作,促驾而力鞭之,务与之齐而后已。
其凌厉奇卓,出於天才,非酝酿而成者。
自韩,柳而还,盖不足道也。
山谷黄氏曰:晁补之文章有汉唐风味,可以名世。
往未识晁无咎时,见其作《安南罪言》,天辩纵横,《跋遮曲》,奥雅奇丽,常恨同时而不相识。
其后得相从甚密,今不见遂十五年,计其文字皆当大进,恨随食南北,不能相见耳。
石林叶氏集序:公少警悟绝人,读《太史公书》而善之,以为可至。
遇有所得,皆不由町畦,自以意会。
其后益纵观百家,驰骋上下数千载,无不咀其华而摘其实。
故公之文,缓急丰约,隐显乘除,猝不可以捕诘。
如终南、太华,峻拔连络;虎豹龙蛇,腾攫变化。
至於优柔宏衍,疏宕邃远,则朱弦疏越,停渊泉,可听而不可求,可望而不可挹也。
盖常自谓喜左邱明、檀弓、屈原、庄周、司马迁相如、枚乘及唐韩、柳氏,天下亦以为兼得数子之奥,莫敢与之争,卒能自成一家。
晚惟文潜与之抗衡,是以后世谓之"晁张"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