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4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4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子"医家"
《汉·艺文志》:医经者,原人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度针石汤火所施"师古曰:针所以剌病也。 石谓砭石,即石针也。 古者攻病则有砭,今其术绝矣",调百药齐和之所宜,至齐之得"齐音剂",犹磁石取铁,以物相使。
拙者失理,以为剧,以生为死。
《汉·艺文志》: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辩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於手。
及失其宜者,以热益热,以寒增寒,精气内伤,不见於外,是所独失也。
故谚曰:"有病不治,常得中医。"
《汉志》:医经七家,二百一十六卷。
《汉志》经方十一家,二百七十四卷。
《隋志》:医方二百五十六部,四千五百一十三卷。
《唐志》:明堂经脉类一十六家,三十五部,二百三十一卷"失姓名十六家。 甄权以下不著录二家,十卷"。
《唐志》:医术六十四家,一百二十部,四千四十六卷"失姓名三十八家。 王方庆以下不著录五十五家,四百八卷。 "
《宋三朝志》:经脉四十六部,一百四十卷。
医术一百九十一部,二千九十九卷。
《宋两朝志》:经脉二十九部,四十五卷。
医术八十四部,二百二十六卷。
《宋四朝志》:三十六部,二百九卷。
《宋中兴志》:一百七十九家,二百九部,一千二百五十九卷。
※《黄帝素问》二十四卷
晁氏曰:昔人谓《素问》者,以素书黄帝之问,犹言"素书"也。
唐王︸注。
︸谓:"《汉艺文志》有《黄帝内经》十八卷,《素问》即其经之九卷,兼《灵枢》九卷,其数焉。"
先是第七亡逸,︸时始获,乃诠次注释,凡八十一篇,分二十四卷。
今又亡《刺法论》、《本病论》二篇,︸自号启元子。
医经之传於世者多矣,原百病之起[QL50]者,本乎黄帝;辩百药之味性者,本乎神农;汤液则称伊尹。
三人皆古圣人也,悯世疾苦,亲著书以垂后,而世之君子不察,乃以为贱技,耻习之。
由此故,今称医者多庸人,治之失理,以生为死者甚众。
激者至云"有病不治,常得中医",岂其然乎!故予录医颇详。
《隋志》以此书为首,今从之。
陈氏曰:黄帝与岐伯问答。
《三坟》之书无传,尚矣,此固出於后世依,要是医书之祖也。
唐太仆令王︸注,自号启元子。
按《汉书》但有《黄帝内、外经》至《隋志》乃有《素问》之名,又有全元起《素问注》八卷。
嘉中,光禄卿林亿、国子博士高保衡承诏校定、补注,亦颇采元起之说附见其中。
其为篇八十有一。
王︸者,宝应巾人也。
※《灵枢经》九卷
晁氏曰:王︸谓此书即《汉志》、《黄帝内经》十八卷之九也。
或谓好事者於皇甫谧所集《内经》、《仓公论》中抄出之,名为古书也。
未知孰是。
※吕、杨注《八十一难经》五卷
晁氏曰:秦越人撰,吴吕广注,唐杨元操演。
越人渤海人,家於卢,授桑君秘术,明洞医道。
世以其与黄帝时扁鹊相类,乃号之为"扁鹊"采《黄帝内经》精要之说,凡八十一章。
以其为趣深远,未易了,故名《难经》。
元操编次为十三类。
陈氏曰:《汉志》亦但有《扁鹊内、外经》而巳。
《隋志》始有《难经》,《唐志》遂属之越人,皆不可考。
"难"当作去声读。
※丁德用注《难经》五卷
晁氏曰:德用以杨元操所演甚失大义,因改正之。
经文隐奥者,绘为图。
德用,济阳人,嘉末,其书始成。
陈氏曰:序言太医令吕广重编此经,而杨元操复为之注,览者难明,故为补之,且间为之图。
首篇为《诊候》,最详,凡二十四难。
盖脉学自扁鹊始也。
※《虞庶注难经》五卷
晁氏曰:皇朝虞庶注。
庶,仁寿人,寓居汉嘉。
少为儒,已而弃其业习医。
为此书以补吕、杨所未尽。
黎泰辰治平间为之序。
※《金匮玉函经》八卷
晁氏曰:汉张仲景撰,晋王叔和集。
设答问杂病形证脉理,参以疗治之方。
仁宗朝,王洙得於馆中,用之甚效。
合二百六十二方。
陈氏曰:林亿等校正。
此书王洙於馆阁蠹简中得之,曰《金匮玉函要略方》。
上卷论伤寒,中论杂病,下载其方,并疗妇人,乃录而传之。
今书以逐方次於证候之下,以便检用。
其所论伤寒,文多节略,故但取《杂病》以下,止《服食禁忌》,二十五篇。
二百六十二方,而仍其旧名。
※仲景《伤寒论》十卷晁氏曰:汉张仲景述,晋王叔和撰次。
按《名医录》云:"仲景,南阳人,名机,仲景其字也。 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 以宗族二百余口,建安纪年以来,未及十稔,死者三之二,而伤寒居其七,乃著论二十二篇,证外合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二方。"
善医者或云:"仲景著《伤寒论》,诚不刊之典。 然有大人之病而无婴孺之患;有北方之药,而无南方之治,此其所阙者。 盖陈、蔡以南,不可用柴胡、白虎二汤治伤寒。"
其言极有理。
陈氏曰:其文辞简古奥雅,又名《伤寒卒病论》,凡一百一十二方。
古今治伤寒者,未有能出其外者也。
※《脉经》三卷
晁氏曰:题云黄帝撰。
论诊脉之要,凡二十一篇。
※王叔和《脉经》十卷
晁氏曰:晋王叔和撰。
按唐甘伯宗《名医传》曰:"叔和,西晋高平人,性度沉靖,博通经方,精意诊处,尤好著述。"
其书纂岐伯、华陀等论脉要诀所成,叙阴阳表里,辩三部九候,分人迎、气口、神门,条十二经、二十四气、奇经八脉、五脏六腑、三焦四时之疴,纤悉备具,咸可按用。
凡九十七篇。
皇朝林亿等校正。
※《脉诀》一卷
晁氏曰:题曰王叔和撰,皆歌诀鄙浅之言,后人依者,然最行於世。
※《脉诀机要》三卷,《脉要新括》一卷
陈氏曰:通真子撰,不著名氏,熙宁以后人也。
以叔和《脉诀》有О鄙俗处,疑非叔和作,以其不类故也。
乃作歌百篇,按经为注。
又自言常为《伤寒括要》六十篇,其书未之见。
※《巢氏病源候论》五卷晁氏曰:隋巢元方等撰。
元方大业中被命与诸医共论众病所起之源。
皇朝旧制,监局用此书课试医生。
昭陵时,诏校本刻牍颁行,宋绶为序。
陈氏曰:元方隋太医博士。
其书惟论病证,不载方药。
今按《千金方》诸论,多本此书,业医者可以参考。
※《雷公炮炙》三卷
晁氏曰:宋雷学攵撰,胡洽重定。
述百药性味,炮熬煮炙之方,其论多本之於干宁晏先生。
学攵称"内究守国安正公",当是官名,未详。
※《天元玉策》三十卷
晁氏曰:启元子撰,即唐王︸也。
书推五运六气之变。
唐《人物志》云,︸仕至太仆令,年八十余,以寿终。
※《金宝鉴》三卷
晁氏曰:卫嵩撰。
嵩仕至翰林博士。
《崇文总目》云:"不详何代人,述脉候征验要妙之理。"
※《宝脏畅微论》三卷
晁氏曰:五代轩辕述撰。
青霞君作《宝脏论》三篇,著变炼金石之诀,既详其未善,因刊其谬误,增其阙漏,以成是书,故曰"畅微"。
时年九十,实干亨二年也。
※《圣济经》十卷
晁氏曰:徽宗皇帝御制。
因《黄帝内经》,采天人之赜,原性命之理,明营卫之清浊,究七八之盛衰,辩逆顺之盈虚,为书十篇,凡四十二章。
陈氏曰:辟ń学生昭武吴衤是注。
※通真子《伤寒诀》一卷
晁氏曰:题曰通真子而不著名氏。
用张长沙《伤寒论》为歌诗,以便览者,《脉诀》之类也。
※《医门玉髓》一卷
陈氏曰:不知作者。
皆为歌诀,论五脏六腑相传之理。
※《伤寒百问》三卷
晁氏曰:题曰无求子。
大观初所著书。
※《医经正本书》一卷
陈氏曰:知进贤县沙随程迥可久撰。
专论伤寒无传染,以救薄俗骨肉相弃绝之敝。
※《运气论奥》三卷晁氏曰:宋朝刘温舒撰。
温舒以《素问》气运最为治病之要,而答问纷揉,文辞古奥,读者难知,因为三十论、二十七图,上於朝。
※《五运指掌赋图》一卷
陈氏曰:叶撰。
※《脉粹》一卷
晁氏曰:宋朝萧世基撰。
世基常阅《素问》及历代医经,患其难知,因缀缉成一编。
治平中姚谊序之。
※《南阳活人书》二十卷
晁氏曰:宋朝朱肱撰。
序谓:"张长沙《伤寒论》,其言雅奥,非精於经络者不能晓会。 顷因投闲,设其对问,补苴缀缉,仅成卷轴。 作於己巳,成於戊子。 计九万一千三百六十八字。"
陈氏曰:肱以仲景《伤寒》方、论,多以类聚,为之问答。
本号《无求子伤寒百问方》,有武夷张藏作序,易此名。
仲景南阳人,而"活人"者,本华陀语。
肱,吴兴人,秘丞临之子,中书舍人服之弟,登第,仕至朝奉郎直秘阁。
※《伤寒微指论》二卷
陈氏曰:不著作者。
序言元丙寅,必当时名医也。
其书颇有发明。
※《伤寒证治》三卷
晁氏曰:宋朝王实编。
实谓百病之急,无逾伤寒,故略举病名法及世名医之言,为十三篇,总方百四十六首。
或云颍州人,官至外郎,庞安常之高弟也。
※《伤寒扌求俗方》一卷
陈氏曰:宁海罗正之尉桐城,民俗惑巫,不信药,因以药施人,多愈。
遂以方书召医参校刻石,以扌求迷俗。
绍兴中有王世臣彦辅者,序之以传。
※《补注神农本草》二十卷晁氏曰:宋朝掌禹锡等补注。
旧说《本草经》神农所作,而《艺文志》所不载。
《平帝纪》:"诏天下举知方术、本草者。"
"本草"之名,盖起於此。
梁之《录》载《神农本草》三卷。
书中有后汉郡县名,盖上世未著文字,师学相传,至张机、华佗始为编述。
嘉初,诏禹锡与林亿、苏颂、张洞等为之补注。
以《开宝本草》及诸家参校,采拾遗逸,刊定,新旧药名一千八十二种,总二十卷。
※《大观本草》三十一卷
陈氏曰:唐慎微撰,不知何人。
仁和县尉艾晟作序,名曰《经史证类本草》。
按"本草"之名,始见《汉书·平帝纪》、《楼护传》。
旧经止一卷,药三百六十五种。
陶隐居增《名医别录》亦三百六十五种,因注释为七卷。
唐显庆又增一百十四种,广为二十卷,谓之《唐本草》。
开宝中又益一百三十三种。
蜀孟昶又尝增益,谓之《蜀本草》。
及嘉中掌禹锡、林亿等重加校正,更为补注,以朱、墨书为之别,凡新旧药一千八十二种,盖亦备矣。
今慎微颇复有所增益,而以墨盖其名物之上,然亦殊不多也。
石林叶氏曰:《神农本草》初但三卷,所载甚略。
议者考其记出产郡名,以为东汉人所作。
梁陶隐居始增修为七卷。
然陶氏不至东北,其论证多谬语。
唐显庆中,苏恭请重修,於是命长孙无忌等广定,遂为二十卷,亦未尽也。
自是伪蜀韩保与术家各自补缉辩证者不一。
开宝中别加详定,嘉初,复诏掌秘监禹锡、苏魏公诸人再论次,遂大备。
盖《神农本草》外,杂取他书凡十六家云。
※《图经本草》二十卷,《目录》一卷
晁氏曰:宋朝苏颂等撰。
先是,诏掌禹锡、林亿等六人重校《神农本草》,累年成书奏御。
又诏郡县图上所产药本,用永徽故事,重命编述。
於是颂再与禹锡等裒集众说,类聚铨次,各有条目云。
嘉六年上。
※《证类本草》三十二卷
晁氏曰:皇朝唐慎微纂。
合两《本草》为一书,且集书传所记单方,附之於本条之下,殊为详博。
※《本草广义》二十卷晁氏曰:皇朝寇宗编。
以《本草》二部著撰之人,或执用已私,失於商确,并考诸家之说,参之事实,其情理,证其脱误,以成此书。
陈氏曰:其书引援辩证,颇可观采。
※《绍兴校定本草》二十二卷陈氏曰:医官王继先等奉诏撰。
绍兴二十九年上之,刻板修内司。
每药为数语辩说,浅俚无高论。
※《子午经》一卷
晁氏曰:题云扁鹊撰。
论针砭之要,成歌咏,盖后人依者。
※《铜人针灸图》三卷
晁氏曰:皇朝王惟德撰。
仁宗尝诏惟德考次针灸之法,铸铜人为式,分腑脏十二经,旁注俞穴所会,刻题其名。
并为图法并主疗之术,刻板传於世。
夏竦为序。
※《明堂针灸图》三卷
晁氏曰:题曰黄帝。
论人身俞穴及灼灸禁忌。
明堂者,谓雷公问道,黄帝授之,故名云。
※《存真图》一卷
晁氏曰:皇朝杨介编。
崇宁间,泗州刑贼於市,郡守李夷行遣医并画工往,亲决膜,摘膏肓,曲折图之,尽得纤悉。
介校以古书,无少异者,比《欧希范五脏图》过之远矣,实有益医家也。
王莽时,捕得翟义党王孙庆,使太医、尚方与巧屠其刳剥之,量度五脏,以竹导其脉,知所始终,云可以治病,亦是此意。
※《膏肓灸法》二卷
陈氏曰:清源庄绰季裕集。
※《点烙三十六黄经》一卷
晁氏曰:不著撰人,唐世书也。
《国史补》云:自茗饮行於世,世人不复病黄瘅。
※《肘后百一方》三卷
陈氏曰:晋葛洪撰。
梁陶隐居增补。
本名《肘后救卒方》,率多易得之药,凡八十六首,陶并七首,加二十二首,共为一百一首。
取佛书"人有四大,一大辄有一病"之义名之。
※《千金方》三十卷晁氏曰:唐孙思邈撰。
思邈博通经传,洞明医术,著用药之方,诊脉之诀,针灸之穴,禁架之法,以至导引养生之要,无不周悉。
后世或能窥其一二,未有不为名医者。
然议者颇恨其独不知伤寒之数云。
陈氏曰:自为之序,名曰《千金备急要方》。
以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於此。
其前类例数十条,林亿等新纂。
※《千金翼方》三十卷
晁氏曰:思邈著《千金方》,复掇集遗轶以羽翼其书,成一家之言。
林亿等谓首之以《药录》,次之以《妇人》、《伤寒》、《小儿》、《养性》、《辟》、《退居》、《补益》、《杂病》、《疮痈》、《色脉》、《针灸》,而《禁经》终焉者,皆有指意云。
陈氏曰:其末兼及禁,术用之多验。
※《外台秘要方》四十卷
晁氏曰:唐王焘撰。
焘在台阁二十年,久知洪文馆,得古方书数千百卷。
因述诸病证候,附以方药、符禁、灼灸之法,凡一千一百四门。
天宝中,出守房陵及太宁郡,故以"外台"名其书。
孙兆以焘谓"针能杀生人,不能起死人,取灸而不取针",讥其为医之蔽。
予独以其言为然。
陈氏曰:自为序,天宝十一载也。
其书博采诸家方、论,如《肘后》、《千金》,世尚多有之;至于《小品》、深师、崔氏、许仁则、张文仲之类,今无传者,犹见於此书云。
凡医书之行於世,皆仁庙朝所校定也。
按《会要》:嘉二年,置校正医书局於编修院,以直集贤院掌禹锡、林亿校理,张洞校勘,苏颂等并为校正。
后又命孙奇、高保衡、孙兆同校正。
每一书毕,即奏上,亿等皆为序,下国子监板行。
并补注《本草》,修《图经》,《千金方、翼》、《金匮要略》、《伤寒论》悉从摹印。
天下皆知学古方书矣。
※《产宝》二卷晁氏曰:唐昝殷撰。
殷,蜀人。
大中初,白敏中守成都,其家有因免乳死者,访问名医,或以殷对,敏中迎之。
殷集备验方药二百七十八首以献。
其后周又作三论附於前。
※《龙树眼论》三卷晁氏曰:佛经龙树大士者,能治眼疾。
或假其说,集治七十二种目病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