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野获编 卷三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万历野获编
《万历野获编》 卷三 沈德符

○宫闱【修女戒】洪武元年三月朔,命翰林儒臣修《女戒》,谓学士朱升等曰:“后妃虽母仪天下,然不可使预政事。

至于嫔嫱之属,不过备职事,侍巾栉,若宠之太过,以骄恣犯分。

观历代宫阃,政由内出,鲜有不为祸乱者卿等为我篡述《女戒》,及古贤妃事可为法者,使子孙知所持守。

“上之立法,直追三代。

故列圣以来,不第后妃专司阴教,即以英庙及今上冲圣御宇长乐,居尊惟保护皇躬,未曾预闻一政。

诒谋远矣,使宋祖以此示戒,则元祐时,宣仁后之谤,何自而兴?

【母后圣制】本朝仁孝皇后著《内训》,又有《女诫》,至章圣皇太后又有《女训》,今俱刻之内府,颁在宇内。

今上圣母慈圣皇太后所撰述《女鉴》一书,尤为详明典要,主上亲漉宸翰序之,真宫阃中盛事也。

然慈圣圣制又不止此,今文华殿后殿,所悬扁凡十二字,每行二字,共分六行,其文曰:“学二帝三王治天下大经大法,乃慈圣御笔。

臣下但见龙翔凤翥,结构波碟之妙,以为今上御书,而实非也。

古来惟宣仁皇后善飞白大书,然不过一二字,岂如慈圣备得八法精蕴哉!真天人也。

【国初纳妃】高皇帝提一剑芟群雄,于所平诸国妃主,无选入侍者。

惟伪汉违命最久,上心恨之,曾纳其妾,旋即遣出,深以为悔。

野史讹传为曾生潭王,复叛诛,不知潭王与齐王同为达定妃所生,自坐犯家事自焚,初不叛,亦不受诛也。

惟第十四女含山公主母妃韩氏,系高丽人,考辽简王母妃亦韩氏,但不知与含山同产否?无所证据,不敢臆断。

公主以洪武十三年生,二十七年下降附马尹清,永乐间进长公主,洪熙初进大长公主,至天顺六年方薨,年八十三。

于太祖位下二十五子十六女中,最为寿考。

然则高丽贡女,不始于文皇时光禄权永均等诸女也。

天顺五年七月,上致书含山大长公主云:“高皇祖所生,惟祖姑享高寿,诚为难得。

近者承谕,用度有缺,腾心恻然。

特遣太监蓝忠,赉送珠翠九翟,博鬓冠一顶、白金三百两、钞一万贯、纟宁纱罗各十匹、生熟绢三十匹,以表亲亲之义。

按博鬓惟皇后得用之,国初,王妃亦许用,永乐间革之,亲藩曾有请而不许。

今特以赐含山,盖异数也。

【天家生母不同】高皇帝贵妃孙氏,以洪武七年薨,上以妃无子主丧,命吴王橚认为慈母,治后事,服斩衰三年,一如《孝慈录》中生母之例。

橚后改封周王,高后嫡出也。

嘉靖三十四年,肃皇帝第三女宁安公主。

将下降驸马李和,以母妃先薨,命拜皇贵妃沈氏为慈母,出阁醮戒谢辞诸仪,一同生母。

及和与公主成婚后,入谒皇贵妃,赐宴宫中,尤多异数。

一则无子而子,一则无女而女,孰非圣主异恩哉!至有不幸而反是者,如嘉靖三十三年康妃杜氏薨,则穆宗生母也,礼官请复三年丧,上不许:又引孙贵妃故事,亦不从;且以应避至尊,不宜重服下谕。

大臣遂不敢争。

且自穆宗就裕邸后,生不得见,没不得诀,亦可悲矣!又如孝宗为淑妃纪氏出,自离母腹,即为万贵妃所妒,妃出居内安乐堂。

迨季宗六龄,始得见父皇,而淑妃旋以暴薨报,宪宗亦不敢诘。

孝宗龙飞,偏觅母家宗族几十年,终不可得。

两妃为两朝圣主所托体,他日虽备享尊崇,祔葬山陵,而所遭屯剥乃尔,天耶?人耶?意者运数宜然,特假手至尊耶?

【列朝贵妃姓氏】内廷嫔御,尊称至贵妃而极。

先朝拜此秩者历历可数。

高皇帝朝,有贵妃孙氏谥成穆;文皇帝朝,有贵妃张氏谥昭懿,贵妃王氏谥昭献;昭皇帝朝,有贵妃郭氏谥恭肃;章皇帝朝,则孝恭后亦曾先拜,且特加“皇“字,旋位中宫,不敢并纪,嗣后则有贤妃何氏,赠贵妃谥端靖,然而不得皇字矣;睿皇帝朝,则孝肃后亦曾拜,不敢并纪纯皇帝朝,则有皇贵妃万氏,谥恭肃端顺荣靖,为宫妃六字谥之始,而宸妃邵氏进封贵妃,是生兴献帝后称孝惠后,不敢并纪;肃皇帝朝则有皇贵妃王氏,谥端和恭顺温僖,皇贵妃阎氏,谥荣和惠顺端僖,皇贵妃沈氏,谥庄顺安荣贞静,其谥号皆用宪宗万妃例也;庄皇帝朝,则有皇贵妃李氏,即今慈圣皇太后,不敢并纪;今上则有今东宫母妃及敬妃,追封皇贵妃李氏,谥恭顺荣庄端靖,及今翊坤宫郑氏。

盖列帝十二朝,历年二百五十,而得此号者仅十六位,内二位犹非生拜。

然二祖及仁宗朝,尚未有“皇“字,故有册而无宝。

世宗时,阎、王两妃未闻殊宠,特以储宫之重,骤得峻加。

而贤妃柏氏在宪宗朝,曾育悼恭太子,竟不得封。

盖轩龙副贰不轻授如此。

然柏妃至嘉靖六年薨,距生悼恭时已五十九年,虽啬于遇,而丰于寿矣。

孝惠邵后封贵妃时,有册又有宝矣,而不加“皇“字。

意者同封者共十人,不欲太轩轾耶?是不可晓。

嘉靖四十五年八月甲子,进封敬妃文氏为贵妃,时去上六十圣诞仅三日耳。

然封号内无“皇“字,故止用金册无宝。

此则近代未有,姑附纪之。

【帝王娶外国女】太祖第二子秦愍王,以洪武四年娶故元太传中书右丞相河南王扩廓帖木儿女王氏为正妃,至二十八年愍王薨,王妃以死殉,遂得合葬。

而次妃邓氏,则功臣清河王愈女,反屈居其下。

同时洪武十八年戊辰科状元为襄阳人任亨泰,其妻本蒙古人,赐国姓朱氏,而亨泰母为乌古论氏,亦色目人也。

又文皇帝纳高丽所献女数人,其中一人为贤妃权氏,侍上北征,回师薨于峄县,遂槁葬焉。

贤妃父拜光禄卿,仍居高丽。

是时尚仍元俗,未禁属国进女口也。

此后遂不闻此事矣。

后正德间,回回人于永上言:高丽女白皙而美,大胜中国,因并取色目侯及达。

官女入内。

盖亦有所本。

古来中国娶胡妇者,如魏文帝悼后郁久闾氏,为蠕蠕主阿那环长女,文帝至废元配乙弗后纳之。

复以悼后妒,赐乙弗死。

阿那环次女,又为齐神武后,神武每因事跪拜,盖皆仰其鼻息以为盛衰。

及突厥减蠕蠕,其强盛倍于往时,宇文与高氏争衡,倚以为援,共求其女,终为周所得,藉以灭齐。

则唐诗所云“安危托妇人“者,又不在和亲之公主矣。

我朝英宗北狩,也先欲进其妹,上坚拒之,迄不能强。

圣主英概,处困不挠,奚止雪耻酬百王也!

【高丽女见疑】洪武十三年,高丽愆贡期,上赐诏诘责之。

既而彼国遣使周谊来计事,上敕辽东都指挥使司曰:“高丽朝贡违约,朕拘其使,后纵之归,乃复怀诈,令谊作行人,非有谋而何?前元庚申君曾纳谊女于宫中,庚申君出奔,内臣得此女以归,今高丽数遣谊来使,殊有意焉,卿不可不备。

敕至当遣谊来京,别有以处之。

“及周谊至京,署本国衔,为礼曹判书。

上赐以袭衣,遣通事先归,留谊于京师。

仍命边将:“自今入境者,皆止于边,不许入见,虽有贡赋亦不许入献。

“盖终以女在宫为疑。

圣主之严防女戎如此,又安得褒女、骊姬之祸乎?

【故后无讳日】太后吕氏,故懿文太子追崇兴宗康皇帝之继配也。

太子娶开平主常遇春女为妃,先薨,以太常卿吕本女为继。

建文帝即位,追尊常氏为懿敬孝康皇后,吕为皇太后。

及文皇兵入,召后至,告以不得已举兵之意,后出宫复故号为太子妃。

寻命懿文诸子:吴王为广泽王,居漳州;衡王为怀恩王,居建昌。

是年俱召还,锢之凤阳高墙。

惟少子允 熙,先封徐王,改封敷惠王,随母吕太妃居懿文陵园。

永乐四年,火起于邸中暴卒,追谥哀简。

盖以吕后生,不欲显诛之也。

经吕后遂不知所终,今纪述中有云与建文同日自焚者,妄也。

今懿文园近附孝陵,岁时尚能沾祭,常、吕二后想亦并祔不废。

然吕后竟无讳日可考,亦无谥号追赠。

虽大义灭亲,然于文皇为长嫂,于仁宗为伯妣,恩礼缺然,可为叹息。

今志士仁人徒致意于建文尊号,屡形章奏,尚未循其本也。

嘉靖间,孝宗张后崩,追谥孝康,与懿文帝后号同。

此大臣不讨论之过。

时贵溪首揆,分宜掌礼部。

【母后在位久】本朝母后,如仁宗诚孝后张氏,以中宫拥立宣、英两朝,进称皇太后、太皇太后,而在位止十八年。

宣宗孝恭后孙氏稍久,正位中宫及太后三十一年。

英宗之孝肃周后,称太后、太皇太后,共四十一年,为更久。

然在成化初,以宪宗生母从贵妃崇进者,惟宪宗之考贞王后,以中宫拥立,孝、武两朝,称太后、太皇太后,共五十五年,最尊且寿。

所微恨者,圣主非所出耳。

至若孝宗之孝康张后,专宠椒宫,古今无匹,且诞育毅皇,爰立肃皇,享天下养,前后亦五十五年,可称备福。

然在正德间已拥虚位,嘉靖间,以章圣之故,开罪主上,祸延二弟,夏挠憔悴,不复可堪。

何如早从敬皇上仙之乐?人有以寿为戚者,帝后且然,况下此者乎?

【宣宗废后】初,宣宗为皇太孙时,纳胡氏为妃,及居东宫,称皇太子妃,宣宗登极为皇后。

至三年十一月,以无子多病,表请闲居,而孝恭孙后代其位。

盖孝恭既诞英宗,甫三月即已正位储宫矣。

胡氏以正统八年薨于别宫,尊为静慈仙师,又至天顺七年,上复下敕所司,追复皇后尊称,谥曰恭让顺康穆静慈,加葺金山寝园,但不立陵名,不祔庙祀耳。

盖英宗之达孝如此。

其时诏中有云:“于情于礼,两皆无憾。

“真不诬也。

此与天顺四年,赦出建庶人文圭,同一盛德。

成化四年六月,慈懿皇太后钱后崩,是为孝庄后。

时,孝肃周后正并尊,恐他日不得祔葬裕陵,乃胁上欲别择地以葬慈懿,赖辅臣彭时、商辂,礼臣姚夔等争之,始许钱后葬。

虚其右以待周后。

按姚夔之疏云:“或曰慈懿无子,宜与恭让同,此又不然,恭让在宣宗时已逊位,而立孝恭矣。

慈懿当时未尝退处,而别立一后。

况宣宗晚年悔恨莫及,曰:‘此朕幼年事‘,盖可知矣。

“盖其时谄孝肃者,有引胡后以比钱后,故夔有是言。

然则圣主举动,为子孙取法,不可不慎如此。

弘治十七年,圣慈仁寿太皇太后崩,即孝肃后也上召辅臣刘健、李东阳、谢迁赐封,出裕陵图以示,则英宗隧道,右圹相通,而左为庄钱氏玄宫,相去数丈,中隔不通。

辅臣谢不知。

上曰:“先生辈如何得知,都是内官做的勾当。

“又曰:“内官有几个识道理的。

昨见成化间彭时、姚夔等章奏,先朝大臣,忠厚为国如此。

“健等曰:“英宗遗命钱后合葬,大学士李贤记在阁下。

“上曰:“遗命奈何违之?“东阳曰:“闻当时尚有别议,委曲至此,非先帝意。

今日断自圣衷,勿惮改作,则天下臣民痛快。

“上曰:“钦天监言恐动风水,朕以为不然。

迁对曰:“阴阳拘忌不足信。

“上曰:“朕已折之矣。

今开圹合葬,非动风水乎?皇掌不通,则天地否隔。

惟一点诚心为之,料亦无害。

“东阳、健等力赞。

上曰:“此事不难。

“后事竟不行。

钦天监既以为岁杀在此,内宫监又谓事干英庙陵寝,难以轻动也。

以孝庙仁圣,尚不能改已成之误。

当时内臣曲媚孝肃,致英宗在天之灵,终于不安。

是时去孝庄祔葬,已三十七年矣。

此事详李文正《庙对录》中,而《孝宗实录》反不详。

其祔庙事更出孝宗独断,文正辈不过将顺而已。

【封妃异典】皇贵妃始于宣庙朝,是固然矣。

然亦有异者。

如高皇帝洪武十七年甲子,册李氏为皇淑妃,又进封郭氏为皇宁妃,而贵妃反不得“皇“字,此其异也。

至文皇帝嫔御,自贤妃而下,凡二十余人,无一得“皇“字者。

至宣宗孝恭后后,而“皇“字始专属贵妃矣。

又如后宫姬侍列在鱼贯者,一承天眷,次日报名谢恩,内廷即以异礼待之,主上亦命铺宫以待封拜。

列圣前后皆然,惟世宗晚年西宫奉玄,掖庭体例,与大内稍异。

兼铒热剂过多,稍有属意,间或非时御幸,不能尽行册拜。

于是有未封妃嫔之呼。

如追封荣妃杨氏,乃以宫人随上遭火灾而得追贲,且谥以恭淑安僖四字,且祔葬于孝洁皇后之侧。

此殊特之典,又前此未有者。

此后殆难尽纪。

然承恩殁没者,必加封内爵,以是外廷得闻。

逮龙驭上宾,其现存未封者概不得知矣。

闻之老内侍云:世宗一日诵经,运手击磬,偶误槌他处,诸侍女皆俯首不敢仰,惟一幼者失声大笑。

上注目顾之,咸谓命在顷刻矣。

经辍后,遂承更衣之宠,即世所称尚美人是也。

从此贵宠震天下,时年仅十三,世宗已将耳顺矣。

其后册拜为寿妃,拜后百余日,而上大渐。

说者归罪寿妃,微似汉成帝之赵昭仪云。

寿妃之薨,在万历三十八年庚戌。

宫嫔承恩早,而下世晚者,近代少其比。

【帝后祔葬】本朝先帝大行山陵,止一后祔葬。

直至英宗元配孝庄钱后崩时,宪宗压于生母孝肃周后,几不得祔葬裕陵。

大臣力诤之,始虚孝穆肃玄宫以待,而二后并祔自此始矣。

宪宗初选吴氏,旋废,则元配为孝贞后王氏,而孝宗生母为孝穆后纪氏,二后同祔茂陵。

盖循用裕陵新例。

至嘉靖入缵,则宪宗贵妃邵氏,已称寿安皇太后,寻崩,初葬金山,后亦迁祔尧陵。

于是三后并祔又从此始。

世宗元配为孝洁后陈氏,继曰孝烈后方氏,上以方氏有定变卫护功,其崩也,梓宫先入永陵玄宫,又特祧仁宗以孝烈神主入太庙。

比穆宗登极,迁孝洁梓宫与孝烈并祔,而上生母为孝恪后杜氏亦迁祔焉。

永陵亦有三后同穴,一如茂陵故事矣。

今上孝祀两宫,他年千秋万岁,其并祔昭陵不待言。

惟太庙配享,列朝以来,止一帝一后,嗣圣俱遵行旧礼,不敢更也。

【废后加礼】本朝废后,如恭让胡后,在天顺间,英宗已复位号矣。

惟宪宗吴后,立匝月而废,后以抚育孝宗稍得加礼,至正德四年薨于别宫,辅臣李东阳等疏称:“吴氏虽先朝所斥,而诏止云退居闲住,无废为庶人之文,宜稍加恩礼。

“上命如英庙惠妃王氏例,岁时以素羞祭别所。

然惠妃得谥端静安和,而吴竟缺谥号,盖以追称窒疑也。

又后兄瑛,为羽林卫指挥使,于弘治间自陈:“臣职乃先世军功所遗,不沾外戚恩泽。

乞升职改卫。

“孝宗命升都指挥佥事,改注锦衣卫而已。

当昭德贵妃谋螫储皇,吴氏保护功实多,而酬报之恩止此,于义俭矣。

至嘉靖张后之薨,上命一依成化吴氏故事,寻得旨改称继后,视吴氏稍优焉。

盖吴之得罪,以谴万妃。

张之得罪,以救张延龄。

皆一时微眚,遂干天怒,真不幸也!

【英宗重夫妇】周璟者,先为云南左布政,居妻丧未几即继一室,为巡抚侍郎郑辰所指摘,问杖罪革职闲住矣。

至正统五年,缘恩赦诏书自辨云:“律所载,但有居父母及夫丧。

而私嫁娶者杖一百,无妻丧嫁娶坐罪之条。

乞命廷议是非,昭示天下。

“上怒甚,勒回不叙。

次年,陕西参议载弁,任满候代,以妻丧及女亡辄归。

都御吏曹翼劾其奸惰不职,弁乃自陈其故。

上曰:“此亦至情可矜,姑贳其罪。

“时大婚未举,已重人伦之始如此。

又有都督同知马良者,少以姿见幸于上,与同卧起,比自南城返正,益厚遇之,驯至极品,行幸必随,如韩嫣、张放故事。

一日以妻亡在告,久未入直。

上出至内苑,忽闻鼓乐之声,问之,知良续妇,又知为阳武侯之妹,上怒曰:“奴薄心肠乃尔!“自此不复召。

盖圣德仁厚,加以中宫钱后同忧患者积年,伉俪情更加笃挚,因推及于臣妾,真帝王盛节也。

闻英宗为太上时,钱后至手作女红卖,以供玉食。

今安昌侯钱氏,宅在城东。

英宗同孝庄后,曾两幸其第。

今正寝尚设有御座。

钱后为浙江之钱塘人,与孝惠后邵氏同邑。

【英宗敬妃丧礼】英宗敬妃刘氏之薨,距上升遐数月耳,其丧礼皆上手定,恩礼独厚,辍朝五日,赠惠妃册谥贞顺懿恭。

一切祭葬之体,视文庙昭献王贵妃有加焉,他妃所不论也。

时,刘氏虽久承恩,然未有所出,则上钟情独至矣。

次年正月,上弥留之际,召太子及太监牛玉等至御榻前,口谕命太子百日后即成婚,次即及皇后钱氏,他日寿终须合葬,惠妃亦须迁来。

盖亦必欲祔葬山陵也,少顷而上宾天矣。

盖始终眷念刘氏如此。

其后成化四年,孝庄太后崩时,孝肃周后恐身后不得同穴,至欲别葬孝庄于他所。

赖阁臣彭时等,及礼臣姚夔等力诤,且述英宗遗命,当时李贤曾纪于阁下。

宪宗始婉达孝肃,得并入玄宫。

而惠妃之得祔与否,则未详考。

但今《祀典》载裕陵十八妃,一葬绵山,余皆金山,意者绵山为刘妃乎?

按太祖孝陵,凡妃嫔四十人,俱身殉从葬,仅二人葬陵之东西,盖洪武中先殁者。

至太宗长陵,则十六妃俱殉矣。

英宗独见,罢免此举,遂破千古迷谬,视唐宗命孟才人先效死于生前者,圣愚奚啻千里。

嘉靖三十一年,康妃杜氏薨逝,礼臣奏循成化纪妃丧礼。

盖杜为穆宗生母,而纪则孝宗所自出,故引用之。

上不悦,仅辍朝三日,加二字谥,并无褒赠。

益见英宗之厚妃至矣。

【景帝废后】成化十一年十二月,上追复郕戾王仍旧帝号,寻上谥曰:“恭仁康定景皇帝“。

且致书于周王等各府诏告天下,云请之圣母皇太后,亦云出自衔帝遣意,不幸上宾,未及举行,兹奉慈训诞告在廷,用成先志,仍令有司修葺陵寝。

盖是年十一月已立孝宗为皇太子,太赦海内,上意欲追崇郕邸。

而难于赦书发之,故特下诏以示崇奉,亦首揆商文毅等苦心也。

但景帝继后杭氏,已于天顺元年废死,而王妃汪氏,故景帝元配,正位中宫者四年,而后被废。

睿皇复辟,即追复为王妃,现居郕邸。

何以不并其位号复之耶?况天顺初,廷臣以无罪废汪后,为王文、于谦之罪,见之弹章。

今王、于既雪,而母后又不返正,亦事理之未惬者。

汪妃至正德元年始薨,乃上谥曰“贞惠安和景皇后“云。

【景皇后寿考】本朝母后在位最久者,宪宗孝贞后王氏五十五年,孝宗孝康后张氏亦五十五年。

王则皇后称皇太后,又称太皇太后。

张则皇后称皇太后,改称伯母皇太后,初无贬降也。

惟景帝汪后,以正统十年乙丑册为郕王妃,十四年景帝即位,立为皇后,景泰三年被废,天顺元年复为郕王妃,至正德元年丙寅始薨。

后以丁未年生,春秋恰八十,追崇为贞惠安和景皇后。

凡为王妃者二次,为皇后者一次,为庶人者一次,为追赠母后者又一次。

凡历五帝六朝,前后六十二年。

升沉兴废,更迭为之,终得与景皇同穴,实前古未之闻。

【宪宗废后】宪宗登极,以天顺八年七月廿一日,册立吴氏为皇后,已诏告天下矣。

至本年八月廿二日,复下诏曰:“太监牛玉,偏殉己私,朦胧将先帝在时选退吴氏,于圣母前奏请立为皇后。

吴氏言动轻浮,礼度粗率,略无敬慎之意。

今废斥吴氏,退居别宫闲住。

“盖中宫正,位甫满一月耳。

又下诏云:“牛玉论罪本当处决,念先帝时曾效微劳,与吴熹都饶死,押发南京孝陵种菜。

“后父都督同知俊戍登州,子雄随之。

至本年十月十二日,又立王氏为皇后。

诏中谓先帝临御之日,尝为朕简贤淑,已定王氏,育于别宫以待期,不意内臣牛玉云云。

盖吴氏之得罪,实由万妃受挞而谗之,其祸遂不可解。

而王氏即孝贞皇后,能委曲下之,故得安于位,在孝宗朝称皇太后,武宗朝称太皇太后,加尊号曰“慈圣康寿“。

母仪两朝,寿过八十。

夫岂偶然?废后吴氏,至成化末年尚在西宫,孝宗为万贵妃所忌,赖吴氏保护以全。

至弘治初,孝宗以吴后抚育恩,命供给俱如后礼,至正德四年正月十六日薨逝。

按天顺八年三月初八日,皇太后圣谕:“皇帝婚期在迩,必得贤淑为配。

先时已常选择,尚虑有司遗忽,礼部具榜晓谕京城内外大小官民之家,素有家法女子,年十五至十八者,令其父母送来亲阅。

“时去睿皇升遐才五旬,而遽下此诏,盖宗祧之计重也。

此事在谢文正公弘治元年疏抗之前,当时不以为非。

至正德元年八月,武宗大婚,纳孝静皇后夏氏,遂已备设六宫。

时去衔帝升遐,亦甫窬年耳。

且圣龄止十六岁,少于孝宗三年。

则谢已为少傅次揆,正受遗当轴,却不闻一语救正,岂蹇谔于宫僚,而循默于宰辅耶?不可得而知矣。

英宗大婚时,年亦止十六。

【孝宗生母】东阿于谷峰宗伯《笔麈》,纪孝宗生母孝穆皇后纪氏,孕孝宗时为万贵妃所妒,潜育西宫,上不及知。

一日,上见百官奏,咄嗟叹愤,太监怀恩奏:“万岁有子在西宫已三岁。

“上惊喜,敕百官语状,召皇子。

纪妃泣曰:“儿去,我不活矣。

“皇子至,遂贺,颁诏天下,移纪居东朝,后寻赐死,或云自缢。

后万妃曾召皇子食,以有毒辞。

妃因忿不能语,以致成疾。

此言似是而实不然。

按尹文和《直琐缀录》云:“纪后有娠万妃恚而苦之,上令托病处安乐堂,以痞报,而属门官照管。

既诞皇子,密令内侍谨护。

“则宪宗设计潜养他所,初非不知也。

又云:“甲午春悼恭太子亡后,与彭先生谈及,请赐名付玉牒。

及冬,乃托太监黄赐达之上。

上云:“果有一子在西宫,俟再打听。

“按孝宗庚寅生,至是已五岁矣,不止三岁也。

又云:“太监张敏结万妃主宫太监段英,乘间说贵妃。

妃惊曰:“何不令我知?遂具服进贺,厚赐纪氏母子。

次日下敕,徙纪居西内永寿宫,礼数一视贵妃。

“是时,内臣乃黄赐等三人之功,怀国成惟奉上命传谕内阁耳。

而纪后迁西宫亦成礼,未有遽称不活之语,亦不曾有进毒一事。

至次年乙未,孝宗正位东宫。

至二十三年春,则孝宗已年十八,万妃方薨。

距立太子时又十三年,安得有忿不能语成疾之说也。

独纪氏有病,万妃虽请以黄袍赐之,俾得生见,未几而卒,则此中暧昧致薨事必有之。

所以孝宗登极后,县丞徐琐等建言,请追报母仇也。

惟此说为稍实耳。

尹謇斋虽非贤者,然此时正长禁林,亲履其事,岂有谬误?于公起北方早贵,并本朝纪载不尽寓目,自谓得其说于今上初年老中官,不知宦寺传言讹舛,更甚于齐东。

予每闻此辈谈朝家故事,十无一实者,最可笑也。

尹录所云彭先生,盖彭文宪也,时甲子年彭正当国,而尹以读学掌院,与彭最厚,故得进言。

尹所纪未免居功,而情景则不谬云。

商文毅公于成化十一年,因悼恭太子薨,上忧念甚,知西宫有子六岁,乃上疏,略曰:“皇子聪明,国本攸系。

重以昭德贵妃抚育,恩逾已出,百官万民皆谓贵妃贤哲近代所无。

但外议皇子生母,因病别居,久不得见。

“人情事体未便。

伏望敕令就近居住,皇了仍烦贵妃抚育,庶朝夕便于接见。

按此疏,孝宗之在西宫,商公已颂言于朝,且归美万氏,以颂寓规,可谓苦心。

今《麈史》乃云出自怀恩密奏,想于公并文毅疏未之见耳。

成化五年,柏贤妃生长子,即悼恭也。

大臣请告之天下,上不许,盖虑伤万妃之心也。

至孝宗之生,臣下不敢请命名,无怪其然。

先宪宗大婚时,初选吴氏为中宫,柏氏与王氏为东西二宫。

迨吴氏废退,王氏代为后,止存柏妃一人,为初婚三宫之一。

若孝穆本万妃宫中人,而万妃又孝肃侍女,先以赐上者,初未有位号,故吴氏得而笞之。

后以此废。

万妃之始先入孝恭太后宫。

【万贵妃】宪庙时,万贵妃专房异宠,首揆万文康至通谱称从子。

而孝宗生母孝穆皇后纪氏,噤不敢自明,至六岁而左右言之,始得见父皇,命养于仁寿皇太后宫。

万贵妃恚甚,孝穆旋以暴薨报,未逾年而孝皇亦旋正东宫之位矣。

以万氏之专妒,遂令孝穆不全,而终不能有加于孝庙,则宗社之灵凭之也。

万氏丰艳有肌,每上出游,必戎服佩刀侍立左右,上每顾之辄为色飞。

其后成化二十三年,挞一宫婢,怒极,气咽痰涌不复苏,急以讣闻。

上不语久之,但长叹曰:“万侍长去了,我亦将去矣。

“于是悒悒无聊,日以不预,至于上宾。

情之所钟,遂甘弃臣民不复顾。

然妇人以纤柔为主,今万氏反是而获异眷,亦犹玉环之受宠于明皇也。

《晋·传咸传》云:“妹喜冠男子之冠,桀亡天下。

“《晋书·五行志》谓男子屐方头,女屐圆头。

至惠帝时,女屐亦如男子,以为贾南风专妒之应。

今万氏女而男服,亦身应之矣。

又,武周垂拱二年,雍州新丰县有山涌出,初仅六七尺,渐高至三百尺。

因命改新丰为庆山县。

江陵人俞文俊上书,谓太后女居男位,反易刚柔致然。

成化十六年,福建长乐县,地中突起一阜,高三四尺,人畜践之辄陷,寻又涌出一山,广袤五丈。

此见《双槐岁抄》,以为男女易拉之象,盖亦以属万氏之服妖云。

唐武宗贤妃有盛宠,其貌与帝甚肖,每戎服从帝骑射,莫知其孰为至尊也。

万氏以成化二年丙戌封贵妃,生皇长子将百日而薨,未及命名。

至妃之薨,则二十三年丁未,想其年必非少艾矣,而恩宠不衰。

亦犹今上之专眷郑贵妃,岁三十年也。

然万氏戚里之封,仅得锦衣秩,虽渐进不离本卫。

今郑氏亦然,并不敢援永乐之例,以请文职。

盖两朝之恩厚,而有节如此。

【谢韩二公论选妃】弘治元年,太监郭镛,请选女子于宫中,或诸王馆,以待上服阕,册封二妃,广衍储嗣。

左庶子谢迁谏止,谓六宫当备,而三年未终,山陵未毕,谅阴犹痛,不宜遽及此事。

焦泌阳秉史笔,谓谢进此谀词献谄,以误孝宗继嗣之不广。

王弇州《考误》中驳焦云:“此泌阳怼笔。

盖阴刺中宫之擅夕,而讥谢公之从臾,时上圣龄甫十九,中宫何以有擅夕之声耶?谢疏议甚正,焦乃小人无忌惮耳。

“此说固不谬,然次年礼科右给事韩鼎,又以皇嗣未广为忧,上言:“古者天子一娶十二女,以广储嗣,重大本也。

今舍是弗图,乃信邪说,徒建设齐醮以徼福,不亦惑乎?“上感其言,优诏答之。

次月,鼎又言:“臣有立天下大本之言,仰承温诏。

今几五十日,而圣断杳然。

伏望慎选良家以充六宫,为宗庙长久计。

“上曰:“立大本之言诚有理,但未宜遽行耳。

“按韩之疏,正与谢牴牾。

但据韩疏细味之,则是时中宫已擅宠,专以祈祷为求嗣法。

上虽是鼎言,终不别广恩泽,盖为后所制也。

以故后自再举蔚悼王后,孝宗更无他子。

泌阳之讥谢文正,诚属无稽。

然而谢之为圣孝计,韩之为宗祧虑,俱忧国谠言,未可偏废也。

至弘治三年,荆王见潚,亦请上博选良家女,以广胤嗣,而上终不从。

盖中宫之擅夕,已著闻于宗藩矣。

至弘治四年,吏部听选监生丁巘者,又疏言内庭妃之选,上用谕德谢迁言而止,所以保护圣躬者至矣。

今恐左右谗巧之人,或以皇储未建为言,移上初意,乞慎终如始云云。

是时去谢疏时已阅四岁,且上亦从无采择之诏,其意不过迎合中宫,结欢张氏。

为进用地也。

然时武宗已在孕矣。

历朝大行山陵后,凡生时嫔御已逝者,及他日亡者,俱得陪葬陵寝,或近陵之金山。

岁时侑食于本陵之享殿,俱得标名沾祭孝宗以前,孝陵在南京,高皇帝之葬,帝后以下祔葬者,妃嫔共四十人。

其在北葬天寿山者,如太宗长陵。

则帝后以下有十六妃祔;仁宗献陵,则帝后以下有七妃祔;宣宗景陵,帝后以下有八妃祔。

以上三陵,俱主上升遐时,殉节从葬者。

英宗裕陵,帝后下有十八妃祔祭;宪宗茂陵,帝后下有十四妃祔祭;其后武宗康陵,则二妃祔祭;世宗永陵,则妃三十人,嫔二十六人祔祭。

以上四朝,则先后薨逝不祔先帝山陵,俱葬金山。

惟孝宗止有孝康皇后,宝山双峙即泰陵,祭祀更无一妃旁侍侑食。

盖上自青宫婚后,未几登大位,无论鱼贯承恩,即寻常三宫亦不曾备,以至于上仙。

真千古所无之事。

【郑旺妖言】当弘治末年,孝康皇后张氏擅宠,六宫俱不得进御。

且自武宗生后,正位东宫,再举蔚悼王薨后,更无支子。

京师遂有浮言:“太子非真中宫出者。

“时有武城尉军余郑旺,有女入高通政家进内,因结内侍刘山,宣言其女今名郑金莲,现在圣慈仁寿太皇太后周氏宫中,实东宫生母也。

孝宗闻之大怒,即殛刘山并郑旺论斩,后遇赦得免。

至正德二年十月,又布前言,同居人王玺擅入东安门,且云欲奏国母见幽之状,武宗下之刑部,再谳再不服,久之始成狱正法。

此案倡议甚怪。

往年郭江夏行勘楚府,时冯开之先生为予言楚事,因及武宗,亦曾被谤如楚宗所言。

以此世宗尤追恨张太后,并及鹤龄、延龄兄弟,决欲族之。

余谓不然。

此谤实始于郑旺,一时皆信之,传入各藩。

正德十四年,宁王宸濠反逆,移檄远近,中有“上以莒灭郑,太祖皇帝不血食“之语。

盖又因郑旺之言而传会之,以实昭圣太后之罪耳。

《治世余闻》云:“郑旺招系坝上人,有女选入内,近闻生有皇子,见在太后宫。

每来西华门内臣刘林探问往来,送时新瓜果入本宫,使人黄女儿递进,回有衣服等物。

旺因夸耀乡人称为郑皇亲已二三年,被缉事衙门访获。

说者以为有所受。

奉旨:刘林便决了,黄女儿送浣衣局,郑氏已发落了,郑旺且监着。

时谓旨云发落,意自可见。

若果妖言,旺乃罪魁,不即加刑,何也?其案在刑部福建司。

至弘治十八年五月,武宗登极大赦,闵尚书珪放出。

盖意亦有在。

“此当时目击其事者所纪,较国史更确。

其所谓有所受者。

指孝康皇后也。

旺罪魁不加刑者指孝宗知旺之冤也。

闵珪意有在者,谓孝宗为中宫所制。

其意实不欲杀旺也。

然则武宗果为郑金莲所出,而孝康攘为嫡子耶?抑更有他皇子也?至正德二年,则已罢去,屠勋代为司寇矣,旺犹不平,复理前说。

时孝康与武宗母子恩深,岂有更改之理,旺不死更何待哉?若金莲者,则编修王赞教内侍书于司礼监,亲见其红毡裹送浣衣局,内臣皆起立迎入,待之异常。

则旨中云发落者,止与黄女儿同耳。

其后日处分,则不可考矣!【颁行女训】世宗以章圣太后所著《女训》一卷示辅臣,其首即献帝为之序,次即太后自序,为目十有二。

已复以《慈孝高皇后传》及仁孝皇后《内训》同示,欲与《女训》并刊行。

辅臣张璁赞美,请上御制跋语于后,已奉旨允行矣。

次辅桂萼复献谀,谓《女训》一书,臣拜观详味,知天启中兴,圣贤继出,胚胎于此矣。

宜仿古胎教,妊子及月,将二南诗古诗编成简明说词,选哲妇十余人以备轮直,凡中宫图书花鸟寓目之物,尤当一一拣择。

又令两京布政司府州县各修官女学,设庙奉先代女师之神;傍有廊,为习女工之所;中一堂,为听教之堂。

选行义父老掌其事,每年十月开学,十二月止。

其教蒙瞽之人以《女训》一书,教令讲解背诵,量与俸给,提学官岁考阅之。

又欲选大家有家法之人为媒氏,凡女七岁以上入学习《女训》者,书其年月名籍,令之收掌。

国有大嘉礼,按籍而取之。

则太子必得圣女,诸王及士大夫家,亦有士行之女配矣。

观萼此疏,欲谀悦取宠而迂诞不经,令人齿冷。

萼素以直名,何澜倒至此也?次年之春,萼即以病去位,寻卒于家。

古人云:“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验之此公,殆不其然。

近年重刊《吕氏闺范》,翊坤宫郑妃作序,凝其书仁孝后之《女诫》、章圣后之《女训》。

说者遂有僭逼之疑,致启大狱,贻祸迄今未解。

是时不知何人视草,不识忌讳乃尔。

【母后谥号】历朝皇后谥号,例用十二字,谥中必有“天圣“二字,而以虚字别之,如高后之“承天顺圣“是也。

盖以匹耦至尊,没后仍存伉俪之体,后世皆仿此。

至世宗朝,追谥章圣太后,乃曰“安天诞圣献皇后“,是直以笃生嗣皇见之徽称,而没其敌体先帝之实矣。

至同时加上高后谥,改“承天顺圣“为“成天育圣“,则又但以生文皇见重,而助赞开天圣人置不论矣。

盖其时世宗自谓应运中兴,功同文皇之靖难,为万世不祧张本。

以故一时在事大臣,政府则李文康、夏文愍、顾文康,礼卿则严分宜,但知逢迎上意,容悦固位而已。

宗庙大体,彼岂暇顾哉!

【世宗废后】世宗自孝洁崩逝,甫逾月,即册立顺妃张氏为后,事在嘉靖七年。

至十二年之正月初六日,忽下诏废为庶人。

时首揆张永嘉,新从里居起,再位首揆,亦不能力诤。

而夏文愍为宗伯,最得上眷,寂不闻一言。

即台谏亦无一人出疏谏止。

亦不以废后罪状告宗庙示天下,但云不敬不逊、侮肆不悛而已,至今后学不解其故。

王弇州于本朝事极博,独于此事略之。

前辈如郑端简、雷丰城,时俱已立朝,负史才,所著书。

并不记涯略。

说者谓建昌侯张延龄坐罪当死,昭圣太后乞哀于废后,后乘新正侍上宴,微及其事。

上震怒,立褫冠服鞭挞之,斥谴以去。

本月初八日,即下诏册封德妃方氏为皇后,盖圣心先定久矣。

废后事属之建昌侯者,其说似为近之。

延龄横于孝宗朝,至杀无辜,污宫眷,如文臣李梦阳、内臣何文鼎辈所奏,真死有余僇。

至是大臣力请宽延龄,盖恐昭圣因此不豫,致有他故。

以故延龄在狱十余年而后弃市,时昭圣已升遐不及见矣,此张永嘉、方南海诸公力也。

然十七年章圣服药崩,上疑昭圣为巫蛊,欲行大事。

非李文康以死捍诏旨,几如唐宣宗之于郭太后矣。

昭圣崩之次年,即有宫婢杨金英等谋弑大变,使昭圣尚在,难乎免矣!孝宗优假外戚,反贻后殃,所谓爱之适以害之。

张后以嘉靖十五年闰十二月初三日薨,诏丧礼视宪宗废后吴氏例。

【皇后祔庙之礼】宗庙大事,有以忠愤太过,激成莫解之祸者,无如嘉靖初之议大礼。

若微言至理,导人以不得不从者,无如成化初孝庄太后之议祔葬。

夫葬嫡后于他所,诚为悖谬。

当时彭时、商辂、姚夔诸大臣,回天之力固伟矣,然礼卿姚文敏疏中云:“慈懿葬于左,皇太后万年后葬于右;慈懿今日祔于庙,皇太后他日亦祔于庙。

同尊并列毫无低昂。

“其词甚婉,故孝肃曲意勉从。

又三十七年,而为孝宗弘治之甲子,孝肃始崩,则洛阳、长沙、余姚在阁矣,孝宗以本朝虽未有此事,然二后合葬为非礼,因玄宫先就,无可奈何,遂仍旧贯。

然此后孝贞王后得与宪宗同穴,而孝穆纪后先亡,仅得祔葬。

则孝宗恪遵古礼,嫡庶昭然,不敢逾尺寸,何其仁而断耶?至于祔庙一事,刘健等尚祖姚夔旧说,引唐宋二后三后并尊旧事,以待上之自裁。

而上乃曰:“祖宗以来,惟一帝一后。

今若并祔,乃从朕坏起。

况孝穆为朕生母,尚祀于奉慈殿。

“又有事须师古,末世鄙亵不足学之语。

健等始称诵赞决,而祔庙之议遂定。

果止孝贞合葬茂陵,且与宪宗同入太庙,而孝穆祔葬别祀。

于是一帝一后,永为后世法矣。

其后世宗议大礼,非有孝宗故事在前,则孝惠邵后,亦必入祔太庙,与宪宗同享蒸尝,而孝穆纪后见摈于外矣。

孝宗之为孝,岂非千古一人哉!最后世宗先祔孝烈后,宁非祧仁宗而不恤者,亦以一帝一后成规已定,恐他日身所并食者不为孝烈,而为元配之孝洁,故预为之谋,其心苦矣。

孰知圣子神孙,他日定当补救匡正,安肯违礼拂经,以成先帝之过举耶!【孝烈祔庙】孝烈既以拥护圣躬,大获殊眷,其父安平伯方锐,亦进封侯。

二十六年孝烈崩,上欲升祔太庙,久之廷议不决。

上自出睿断,竟祧仁宗祔孝烈神主于庙。

时分宜当国,固不足言,而华亭新拜宗伯,亦仅一执奏,继奉严旨,即唯诺从事矣。

此事关宗庙最大,而廷臣无有以死诤者。

此时,去议大礼时已二十余年,当时批鳞诸臣,死者无算,即幸存亦流落荒裔。

朝士但羡张、桂诸人之骤贵,其贬窜者无一收召,遂不复能执古谊力争,使圣主有此过举,良可惋叹!至于孝烈梓宫,亦开上寿宫隧道纳之玄宫,尤不惬人情。

盖先世贤主,如南宋文帝之于袁后,唐太宗之于长孙后,亦以先亡归陵寝,他日帝反祔葬焉本朝惟孝陵长陵母后先葬,此后累朝皆别葬他所,及上升遐,始迁后祔葬,于典礼甚合。

况孝洁为上元配,尚瘗袄儿峪,而孝烈为第三后,乃先居上寿宫,更觉失序。

至隆庆初年,孝洁仍祔世宗室,而孝烈神主迁置于奉先殿。

补救折衷,咸归穆宗达孝云。

按隆庆初元,加孝烈谥号有“祗天卫圣“字面,盖亦著当时弭变之功也。

然嘉靖三十五年已从玄门法,加孝烈为九天金阙玉堂辅圣天后、掌仙妙元君,则先有辅圣之语矣。

【母后减谥】嘉靖十四年正月,武庙后庄肃夏氏崩。

时张孚敬为首揆,议以夏后与他后不同,其谥号只可二字,多亦不过四字,盖用景帝废后江氏“贞惠安和“四字故事也。

时汪鋐亦助孚敬,谓只可二字,李后时谓可八字,惟礼卿夏言谓宜如故事,仍为十二字。

都御史王廷相、吏部侍郎霍韬,亦同夏言所议。

上命定为八字。

次年四月,上幸天寿山,坐行宫召大臣曰:“庄肃之谥未安,仍宜循旧。

“至九月乃进今谥,时孚敬已去位矣。

世宗圣意何曾菲薄夏后,乃永嘉素工揣摩,创为异议,其罪岂止逢君之恶?而汪鋐则又逢相之恶。

时贵溪、南海皆以议礼骤贵,犹能持正不阿如此。

今谀永嘉相业者,大抵多溢美。

则江陵公秉史笔时,以声气相附,每追颂其功也。

【庄肃后丧礼】嘉靖十四年正月,武宗庄肃夏后崩。

礼臣上仪注,疑上素冠服举哀,及群臣行奉慰礼。

上曰:“朕于皇兄后无服制,又迫圣母寿诞,朕当青服视事。

“于是礼臣改请:“皇上服制既绝,不必举哀,臣下亦不必奉慰。

“越七日,即为章圣太后寿诞,上命百官不必赴衙门,但于私第尽制,盖视群情也。

辅臣孚敬等言:“圣母圣诞,吉礼重大,宜吉服终日。

“上始悦而许之。

然数日前元旦,以宪庙恭妃初丧,免文武百官庆贺矣。

且庄肃于世宗为同堂从嫂,祖宗亦服緦麻。

乃上曰无服,礼臣亦曰服绝,不得其解。

时贵溪长礼部。

【嘉靖两后丧礼】世宗初年,以议大礼,得伸志于兴邸两亲,其后尊礼靡所不及。

从此遂亲定曲制,厚薄任情,其于丧礼最减杀者则昭圣太后,最隆重者则孝烈皇后而极矣。

嘉靖二十年,昭圣崩,上谕礼部:“昭圣虽称伯母,朕事之敬慎,自十七年秋事,不得不自防爱,以爱宗社。

朕故不敢躬诣问安。

今崩,朝夕奠祭,令内侍官代行。

“盖上意犹谓戊戌章圣之逝,皆昭圣肆毒,不止如始所疑,潜行巫蛊已也。

至二十七年,孝烈后崩,上以壬寅内变,后有大功,命丧以元配礼。

未窬月即定陵名曰永陵,命先葬玄宫,则二祖以后所未有也。

且元配孝洁尚别厝,而第三后先入陵寝,尤亘古所无。

至大祥遂欲祔庙。

辅臣嵩请祔于皇妣之次。

上怒,以为是争考争皇之故智,不许。

至再期竟祧仁宗,而以孝烈先入庙,则古今创见。

时上恚初议,未即许祧。

乃于忌日请祭疏中批旨云:“孝烈所配者入继之君,又非六礼之始,忌日即不祭亦可。

“部臣益惶惧将顺恐后,至引本朝宣庙舍恭让后而祔孝恭宪庙舍吴后而祔孝贞为比,以媚圣意。

上始悦,许之。

时宗伯为徐华亭,岂不知让后以病退别居,尽谢位号,吴后立甫一月废斥迁宫,久不母仪天下,岂孝洁可比。

乃曲笔诡词至此,即得世宗愉快,宠眷一时,其如后世议者何?

先是嘉靖七年,孝洁陈后崩,灵举赴山陵时,上命出左门。

言官及礼臣再三请,谓宜出正门,终不许。

至孝烈梓宫当葬期,礼部仪注竟拟正门中道出,盖已预揣上意矣。

景泰七年,孝肃后崩,亦先入太庙。

然而不祧祖宗,盖庙室未满也。

【母后先祔庙】世宗既追崇献皇帝矣,至中叶又纳谀臣言,祔献皇于太庙称宗。

臣下畏祸,自侍郎唐胄之外,无复敢继起者。

上追忿往事,谓近代为不足法。

及孝烈皇后崩,已先纳梓宫于上所营寿宫矣,及小祥遂下诏,欲奉神主入祔太庙。

时宗伯费文通依违未果。

比释服,则有徐文贞为礼卿,仅婉辞,以为此圣子神孙之事,上遂大怒,而礼科都给事颜思忠,复执部议以谏,内旨因他事杖一百为民,而孝烈入庙仁宗祧矣。

按洪武十五年,孝慈皇后崩,次月葬钟山之阳,定其名曰孝陵,至太祖升遐合葬焉。

盖用唐太宗昭陵故事,是亦国初未定之制了也。

至永乐五年,仁孝皇后崩,文皇圣意,已不欲立封域于南方,故迟迟未葬,至七年幸北京,始得地于昌平县,用江西术士廖均卿议,改封黄士山为天寿山,十年迁仁孝后梓宫北行安葬,因定陵名曰长陵。

盖三千里輀车远涉,无暂窆他所之理,已非太祖时比矣。

此后累朝不复遵此制,惟景泰七年废后杭氏薨,即怀献太子母也,帝谥为孝肃皇后,先归山陵,因祔太庙。

此为古来仅见之事,盖自未入庙,盖自未入庙。

乃令宫闺先侍祖宗,于典制甚悖。

而陈、王诸辅臣不能救正,识者非之。

比英宗复辟,礼臣胡滢始以为言,上命迁后主于别室,时景帝违豫,未大渐也。

未几襄王瞻墡入朝,谒陵回奏,称景陵明楼未建,而杭氏所葬明楼高耸,与长、献二陵相等,乞毁之。

上命如议。

然而陵名固尚未立,又未几帝与后俱废矣。

世宗薄视累朝,动以二祖为法,以故臣下所建白,无一转圜。

然祔庙一事,肇自景帝,何足遵守?且寻遭废斥,不祥之甚。

惜当时无有以此密讽于上者。

又孝烈之葬,先定名曰永陵,亦用二祖故事。

方孝烈初崩窬月,顺天府进春例当并进,而中宫已虚,上命仍进几筵,府官用吉服从事,亦上所亲定也。

葬孝烈时,上命居玄宫之左,而虚其右以待元配孝洁合葬。

未几又命孝烈复葬右云。

世宗之命追眷故后,盖用宋仁宗温成后故事。

后薨未久,会立春,后阁已虚,词臣不复进帖子词,帝命仍进。

禹玉代欧阳公口占为词,即所谓“花似玉容长不老,只应春色胜人间“者是也。

【亲蚕礼】世宗更定祀典,遂行皇后亲蚕礼。

当时俱咎夏贵溪逢迎上意。

御史冯恩。

至谓后亲蚕于郊,不可示后世。

然夏说未可非也。

《周礼·天官·内宰》:“中春,诏后率内外命妇,始祭蚕于北郊。

“《汉·礼仪志》:“皇后祠先蚕以中牢,文帝、景帝、元帝,俱诏皇后亲蚕。

魏黄初中,依《周礼》置坛于北郊,晋与高齐俱置高坛,皇后亲祭俱躬蚕,后周因之。

隋置坛宫北三里,皇后以太牢祭。

唐置坛在长安宫西苑中,贞观、显庆、先天、干元间,皇后亲蚕,皆先有事于先蚕,坛仪具开元礼。

宋用高齐制,后亲享先蚕,贵妃亚献,昭仪终献。

其神则祠天驷星,次则黄帝元妃西陵氏。

汉加菀蓏妇人, 氏公主,后又益以蚕女、马头娘之属,皆有所本。

嘉靖之制,虽未尽合古,然农桑并举,固帝王所重。

【李氏再贡女】嘉靖十四年十一月,诏选淑女,有河南延津人李拱震献其女。

上以长至在迩,而女适至,大喜之,是月十九日庆成宴毕,即令东华门入,不必择日。

赐拱宸锦币,宴于光禄寺。

次年二月,即拜其女为敬嫔,拱宸为锦衣正千户。

至二十四年九月,拱宸之子应时,又以拱宸之次女为献。

礼部请日未报。

至十一月始得旨,以冬至庆成宴自东华门入,赏赐供宴如其父。

其事俱同昭阳二赵,但相距十年为异耳。

【圣母并尊】唐宋人主为妃嫔所出者,御极以后,尊后为太后,而进所生母为皇太妃。

虽恩礼无异,而嫡庶尚分也。

至后唐庄宗,以嫡母为太妃,而以生母为太后,冠履倒置,盖胡虏不学使然,真贻笑千古。

我朝列帝非后出者,比临御时,多不并尊。

惟景帝初登极,尊皇太后孙氏为上圣太后,生母贤妃吴氏为皇太后。

宪宗初元,则孝庄与孝肃并以天下养,于是尊皇后钱氏为慈懿皇太后,贵妃周氏亦为皇太后,而无尊号,以稍别等威。

识者尚尤其过。

直至隆庆六年,今上六月即位,甫六日而高新郑见逐,江陵奉上面谕,欲并尊两宫,且于生母皇贵妃更加二字徽号。

盖故反其词,以遏止阁臣,使不得执奏也。

于是江陵与礼臣议两宫并进为皇太后,而于嫡母陈加仁圣,生母李加慈圣,各二字徽号而体貌俱无少别矣。

时江陵公方欲内谄慈圣,以为固权地,苟可异礼,何所不至!而议者责以不力谏,误矣!历朝以来,臣下嫡母在堂者,生母不得封;即生母殁,亦不得丁忧,其自爱者不过给假治丧。

今三母并封。

登之令甲,而所生即媵婢,亦得尽三年之哀。

此固君父旷荡之恩,锡类所及,顾欲使人主自靳于所生,当亦非人臣所安也。

按新郑逐时,内臣捧诏旨出,其首云:“皇后懿旨,皇贵妃令旨,皇帝圣旨。

“云云。

是时已三宫并列矣。

窬月始举并尊圣母之典,又安能止勿行也。

【两宫同在位久】今上嫡母曰仁圣皇太后,生母曰慈圣皇太后,当上御极之初,即已并尊,如成化初年故事。

但当时中宫钱氏,进称慈懿皇太后,而孝肃止崇为皇太后,尚有等差。

不如今上同加尊号,情礼并申之为愉快。

又钱后称太后止五年,而仁圣享孝养者二十五年。

且初登长乐时,与慈圣父母俱存,两宫圣母,尚修家人之敬,俾得通藉禁中,尤为亘古未有之福。

今慈圣遐龄正未可量,恐又非孝肃周后所能企耳。

【今上笃厚中宫】自丙申两宫灾后,上移居毓德宫,既而又移启祥宫。

其宫本未央宫,兴献帝诞生此中,世庙以美名冠之,后改今名。

自今上移跸后,惟翊坤郑贵妃,及他宠嫔侍左右,中宫不复得时奉晏闲。

至庚子之冬,京师盛传中宫久病,侍卫不过数人,其膳修服御,俱为主上裁减大半,抑郁成疾,渐濒危殆,都下贵贱长幼皆信之。

盖其时已传旨修东宫,次第册立,未几遂有此谤。

疑上且顿抑中宫,使之不全,以为次子夺嫡之地。

大小臣工,俱忧骇莫敢发。

时,工科都给事中王德完,新自家居补官至都,始露章力谏,其辞哀婉而危切。

上大怒,下诏狱拷讯,究问主使之人,九卿台省俱力救不从。

从首揆久谢病,次辅沈一贯,以密揭婉解。

次日,忽下圣谕云:“中宫乃圣母选择元配,见今同居一宫,少有过失,岂不优容!

迩年稍稍悍戾不慈,朕每事教训,务全妇道,中宫亦知改悟,何尝有疾?“云云。

辅臣回奏不报,一贯又上奏,谓:“今日之谤,十年前已鼎沸。

故上前谕,惟示首臣,不使一人得见。

若以此谕外传,外人必谓上果不利于中宫。

则数年之谤,本虚而反以为实。

上数年之旨,本实而反以为虚。

天下藩府,以至万国四夷,岁进表笺,称贺中宫,倘闻此语,尤为未便。

其他语尤过激虽堪。

“上稍为霁威,且示以皇长子册立稍迟之故,并寝所传圣谕不下。

德完虽廷杖削籍,亦得免于死。

上重彝伦,畏名义,即简礼中宫,或亦一时咈意致然。

忽闻中外浮言,谏臣伏阙,遂不胜愧悔。

此后伉俪弥笃,恩礼有加。

次年,即特旨建储,人心大定,去冬弥天疑谤,一旦冰释。

给事虞渊取日,功真不世,而阁臣犯颜苦口,甘犯天威,其善亦未可没也。

【恭妃进封】本朝贵妃之加“皇“字也,自孝恭始也。

孝恭既以诞元子进封,未几元良正位,即代让后居尊。

此虽先朝故事,非可为训。

迨今上连举圣嗣,今东宫生母初止封恭妃,而德妃郑氏,乃特加皇贵妃,且皇第二子年止四岁,以故孙如法、姜应麟辈曹起力谏,亦惧他日有包藏祸心,妄援孝恭,以希横恩者为虑。

虽远不知圣主干断,非臣下所能蠡测,其时姑假名号,以慰翼坤,而长幼之序,久已定矣。

皇贵妃之体,邻于正嫡,凡禁中大庆,奉请两宫,则中宫奉侍仁圣,而翼坤奉侍慈圣,得并讲姑媳之体,他贵嫔皆退避不敢望见。

即今太子册立以后,恭妃执礼犹谦,亦掖廷旧制使然。

是,旧臣下虽懑愤,而不敢请。

直至元孙诞生,上大霈中外,恭加慈圣徽号至十二字,而恭妃进封为皇贵妃,锡以金册金宝。

自此礼仪体貌,一视翼坤,并列左右。

天下始快然无遗憾,而圣心至是大白。

盖主上于定名正分,究竟无爽云。

【郊寺保釐】今上专宠郑贵妃,固累朝所少,因有疑福王怀夺宗之计者。

不知上神断素定,非昔庸王溺衽席者比。

但侍婢左貂之徒,未免妄测,以冀非常,即称谓间,不无逾僭。

犹记向游效外一寺,亦敕建者,壮丽特甚,登殿礼佛,见供几上并列三位,中曰“当今皇帝万岁景命“,左曰“坤宁宫万岁景命“,右曰“翊坤宫万岁景命“。

翊坤,则郑妃所处宫也。

予为吐舌骇汗,讽主僧易之,不知能从与否?此盖彼宫位下大榼所为。

时,福邸之国已久,然不免并嫡之嫌矣。

因思昔年王都谏德完一疏,有功宗社不细。

【今上家法】今上眷郑贵妃,几于宪宗之万贵妃矣。

然礼遇虽隆,而防维则甚峻。

有内臣史宾者,以善书能诗文,知名于内廷,其人已贵显,蟒玉侍御前久矣。

一日,文书房缺员,上偶指宾以为可补此缺,贵妃从旁力赞助之。

上震怒,笞宾逐之南京。

贵妃战栗待罪,久而始释。

史居南十余年,始再召入。

即外廷大臣,如宁陵吕司寇撰《闺范》一书,贵妃作序,重刻其后吕为言官所纠,直指此事为交结宫闱。

上下旨谓此书本系御赐,非出私献,众疑始稍解。

盖此书未必曾入御览,即入览亦必不命重发梓。

闻上初见弹吕疏,圣意甚不怿,特以贵妃故,有投鼠之忌,姑云御赐,以杜众口塞浮谤耳。

吕未几即去位,累荐未召。

盖圣明英察,每多意外之妨如此。

【东宫妃号】万历丙午春三月,上以皇太子第一子生,其生母为钦命选侍王氏,未有封号,命内阁及礼部拟议进呈。

初拟皇太子嫔,不允。

又拟皇太子夫人,亦不圣意。

乃下圣谕,进封为才人,且赐阁部《皇明典礼》各一部。

书内皇太子正妃封妃,次皆拜才人,开载甚明,上命存留备考。

时,揆地为四明、归德、山阴,而署部则侍郎李晋江也,诸公皆大儒,不宜疏陋至此。

然典礼亦非僻书,馆阁名公亦宜家置一帙,而待钦赐耶?按汉太子宫中,自妃而下,有良娣,有孺子,凡三等。

晋惠帝在东宫,谢才人生子遹,进拜淑媛,俱载在史册。

而此后盖不胜纪。

诸公何不详考具奏,而以臆对,知不满圣主一哂耳。

孟蜀年号一事,宋艺祖所以重窦仪也。

按干德纪年,伪宋辅公柘已先称之,而窦仪不及知,则亦未足为读书宰相也。

附记为诸公解嘲。

【王妃殉节】壬辰年,宁夏兵变,庆王新立,为贼所胁,屈节驯服不待言。

宪王之正妃方氏者,继册甫一年,即嫠居矣。

逆贼哱\承恩,逼之欲行非礼,妃乃抱世子匿于土窖,哱\贼怒,搜捕苛急,惊悸薨逝。

管理府事镇原王仲《宣隹》以其事上闻,上恻然伤之,差官慰问。

未几,又报妃实以本年四月初一日,守节自缢。

上曰:妃贞烈可嘉,宜加褒恤,以风示天下,命礼部从厚议恤来言。

盖妃之义不受污,事状必非伪,而死于穴处,与死于雉经,终莫能明。

朝议亦不深核,第遵明旨,锡殊典而已。

其后事平,亦更无实录。

倘彼中将吏功罪,亦贸,如此,何以定诛赏耶?

【宫人姓名】本朝宫女命名,最不典雅。

如世宗壬寅宫婢逆案,其名俱莲菊兰荷之属,与外间粗婢命名无异。

然而出外则不然。

只如遣出监公主驸马府者,则联其父之姓名,如赵甲,则云赵甲女,钱乙则云钱乙女之类是也。

偶阅宋周平园《杂记》,其为翰林学士时,淳熙三年,内中夫人误传锁院,次日御批出,典字真笔吴庭庆,降充紫霞帔主。

管大内宫事庆国淑懿夫人刘从信,降两字夫人,其名与朝士无异。

【文臣赐官婢】太祖赐右丞相汪广洋死,时汪谪南海,已在舟中,使至之日,汪奉诏自经,有一妾从死,使者以闻。

上访其人,则故陈知县之女,以罪谪为官婢。

上怒曰:“凡没官子女,例发功臣为奴,从无与文臣者。

“因敕法司治罪,事在洪武十二年之十二月。

其时上疑宰相胡惟庸,与六部大臣共广洋为奸,次年正月,惟庸即谋叛灭族,六卿或死或窜,无一留者。

盖官婢之重如此。

至正德间,辅臣焦芳乃得钦赐土知府岑浚之妾,与乃子黄中聚麀,何耶?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4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