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花楼 第五十六回 王刑部受贿欺心 包待制夜巡获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万花楼
《万花楼》 第五十六回 王刑部受贿欺心 包待制夜巡获 李雨堂

却说是夜王炳与郭槐开怀畅饮,酒酣耳热,便对郭槐说:"老公公,下官断案之法,早已算过,照计而行,万无一失。"

郭槐喜道:"你且将审法说与咱家得知。"

王炳道:"下官并不怕别人,只懮包拯,他久惯搜人破绽,囗人罅漏,须防他暗里来探着机关,又不好用刑审讯。 如要瞒人耳目,用刑审讯,须要觅一人面貌和老公公相像的,待他当起刑来,公公且躲避一旁,大声哀喊,糊糊涂涂审了一堂,便去复旨,那时包拯妄奏朝廷之罪非轻。"

郭槐听罢,满面喜悦,叫道:"王大人,你若将此案办得妥当,不但咱家感你之恩,即太后娘娘也见你之情分。 今赐些小金珠,有甚希罕,还要升个极品之荣。"

王炳道:"全仗老公公,且用酒吧。"

你一杯,我一盏,甚是相投。

郭槐又对王炳面上一观,呼道:"王大人,你因何忽然呆呆不语,何故似有所思?"王炳道:"老公公有所未知,你事容易妥办,只难觅一人像老公公的体貌,下官是以内心踌躇。"

郭槐想了一想,道:"王大人,方才咱家下狱时,只见一犯人生得身材肥胖,差不多与我一样。 咱家也曾问他姓名,他言蓝姓,排行第七,人人呼他为蓝七,乃是汴京人氏,只因打死人问成死罪。 你若弄得他来,即可顶冒了。"

王炳听罢欣然。

次早,王炳差人到狱中,唤到司狱,说明此事,又许赏以金银,加封官爵。

这狱官朱礼,乃是刑部的属下,怎敢违逆,立将蓝七带至。

王炳一瞧,果然生得身长肥胖,面貌与郭槐也有几分相似,即将此情由告知蓝七,许他事完之后,定然开脱死罪,还有赏赐。

蓝七听了禀道:"大人,小人已是釜中之鱼,苦受了些苦楚,得开脱此罪,实乃大人之德。"

王刑部命取过新鲜服色,与蓝七穿起,又赏赐酒食。

那时蓝七穿的服色与郭槐穿的一般,且躲在内衙一个闲静所在候审。

这是王炳做成计策,一则忌着包拯探察,二来刑部衙役人多,只有二名心腹家丁,一名钱成,一名李春,与狱官朱礼得知此事。

且暂停此话,再说刘太后打发三名内监,到刑部衙中,有那扛拾金珠的内监两人回来,却不见王恩回话,不知何故。

当晚刘太后心乱如麻,倒睡牙床,不能成寐。

不表是夜太后心烦,且说次早天子坐朝,文武参谒毕,君王开言问王刑部道:"王卿!朕昨天发交郭槐审办,未知审断如何?"王炳奏道:"还未审供。"

君王道:"缘何还不审勘?"王炳道:"臣思此事关系重大,未便草率从事,况圣限三大,待臣细细严加勘究,依限复旨。"

嘉佑王道:"卿家,寡人知你是忠良之臣,此事须认真办理,休得疏忽。 曲直须当分明决断,受不得贿,容不得情,若究明此事,寡人得母子重逢,王卿即有天大之功;若是存了私,欺瞒于朕,定加处斩,决不轻饶!"王炳道:"领旨。 微臣深受王恩,当思报效。 有此重案,自当秉公办理。"

天子点首退朝。

百官纷纷轿马归衙。

有包公出至朝门,叫道:"王年兄,乞念多年故旧之情,务必诚心着力而办,弟便感激不尽。"

王炳道:"年兄何出此言?"包公道:"王年兄,此事与小弟所关非浅,年兄如若审坏了,小弟难免谎奏欺君之罪。"

王炳冷笑道:"年兄此言差矣!小弟与你是同里故交,一殿同僚,相与伴驾多年,岂可欺君自污,以害年兄?但有一说,如果此事假伪,我也难审作真情复旨。"

包公道:"这也自然,只要年兄秉公审断,无欺无隐就是了。 但今天不审,明天定然要审明复旨,倘明天仍不审断,小弟要劾奏你故违钦限之罪了。"

王炳应诺,又道:"年兄言之甚公,明天定然审明不误。"

说罢,二人拱手而别。

不言包公自去,却说王炳回行进内堂见了夫人,不谈别话,只言领审之事。

马氏道:"老爷,你此事既然安排妥当,何不今天即刻审讯一堂,也好放心。 缘何应承着包拯明朝审断?闻这黑炭他最把细明察,如一泄漏些风声,却麻烦了。"

王炳笑道:"你不明白,下官亦非尽愚呆,今故意诓哄他明天审断,使他今夜不加提防。 我却审过一堂,明朝即上朝复奏圣上。 你道这妙算如何?"马氏听了大悦,道:"老爷福至心灵,算计极是。"

不表夫妇闲谈,且说是晚日落西山,王刑部尚未升堂,先将郭槐藏在案桌下,然后传谕夜堂候审。

一班衙役俱已齐集,在天牢内吊出假郭愧。

法堂上只挂一盏玻璃灯,又传谕出来,说事关重大,须当秘密,衙役吏员等须要站立远远候着,不许近听审词。

这是王刑部怀着私弊,只恐灯烛一多,看出桌下真郭槐,听出他口诉之音。

当时众役人那里知此弊端,只依着王大人吩咐远远排班。

当下王刑部带到郭槐,案基一拍,大喝道:"郭槐!你可将十八年前狸猫换主之事,明白招认,若有半字支吾,难当夹棍之刑。"

蓝七口不开言,郭槐在桌下口口声声叫屈道:"王大人,休听包拯妄奏谎言,要咱家招出什么狸猫换主来。"

王炳喝道:"本部也知你倔强,不动刑怎肯招认?"喝令上刑,早有左右两名排军,一声答应,恶狠狠提起生铜夹棍,将假郭槐夹起。

可怜蓝七痛得死去还魂。

若问蓝七犯罪已经定案,只候一刀了决,余外没有一些苦痛,岂知今夜又在刑部堂中再尝铜棍滋味,这是他倒运,祸不单临。

当时只夹得悠悠苏醒,但闻郭槐轻轻叫屈。

一人真痛,一人假喊,其声音却是差不多。

不独站立衙役听不出真假,即行刑的排军也难辨其喊叫之声。

且说包公是夜又带四名健汉,青衣小帽,夜出巡查。

侧耳听得街上两个行人,其中一人说:"事关钦案,非同小可,但不知审得如何。"

一人道:"既然开了衙门审讯,缘何不许闲人走进观看?"一人道:"刑部衙门威严赫赫,岂容闲人喧集?"包公听了,满腹狐疑,心想:王炳约吾明日听审,因何今夜晚堂即审?其中必然有弊。

急急忙忙带了张、赵、董、薛四人向刑部大街而去。

但见门首大灯笼点得光辉,包公进内,即问管门人道:"你家王大人可是审夜堂否?"有把门官认得包公,跪而答道:"正是。"

包公又问:"审讯何案?"把门官道:"启上包大人,审讯狸猫换主之案。"

包公道:"且待本官进去看看。"

把门官道:"如此且待小的通报,迎接大人。"

包公道:"不消通报,老夫与你大人同年故交,无庸拘礼。"

把门官称是,请大人进内。

包公便呼张、赵、董、薛随后,一同进内,直至中堂。

只见差役远远排班,只因灯光之下,又值正在讯夹郭槐,这些行役人等面向刑部大人,只望堂上,不顾堂下。

王刑部也只顾问供假郭槐,那里有眼目看瞧堂下?包公主仆五人,悄悄打从堂侧黑暗中走上,远离刑部半丈之隔。

只闻王炳呼道:"郭槐,速将真情承认!"只闻哭叫之声,喊声不绝。

王炳喝道:"还说冤屈!"喝令再收。

包公天性聪明,况又分外留神,听其声音,不甚惨切,不是犯人喊苦。

即踩开大步,跑上堂道:"三年兄,下边夹者是何人?"王炳侧身一看,吓得魂也失去,犹如烈雷轰顶,立起身硬着头皮言道:"小弟在此审讯狸猫换主之事,下边受刑的是郭槐。"

包公道:"据小弟看来,此人非是郭槐。"

即持案烛东西一照,伸手将桌帷一撩道:"在此了!"夹领将郭槐一把抓定,叫张龙、赵虎连忙把他拖出。

包公更不怠慢,扭住王刑部,两个巴掌,夹面打去,不问长短,即命董超、薛霸将王炳锁住。

当时一堂差役吃惊不小,如别位官员犹可,一见此位黑阎罗拿了王大人好不惊骇,大家一哄而散。

包爷当下坐了王刑部的公位,吩咐放起犯人夹棍,大喝道:"你这奴才是何人,听信何人来顶冒当刑?招出情由,本官决不罪你。 若不明言,即上铡刀分段不饶。"

蓝七听了,心想:久仰包黑大名,不是好惹的,如今料想瞒不过了,只得将情形一一禀知。

包公听罢,冷笑道:"王炳,你果然弄得好神通,岂料事有凑巧,我包拯又无通风密报,自来戳破机关。 老夫不与你多言,明日面圣再议。"

王炳心中着急,只得恳告:"年兄,小弟一时差见,望兄大德周全,宽容于弟,再不敢欺瞒了。"

包公全然不睬,命张龙将蓝七发回原狱,赵虎带领王柄,董、薛带了郭槐,回衙管束,明朝见驾。

好一位堂堂刑部官,皆因听了愚妇之言,欺君贪财,今已鱼投缯网。

慢言包公带去犯人,且说王府家丁慌忙进内报知夫人。

马氏一闻,吓得战战兢兢,咬牙切齿,恨包公将丈夫拿去,定然凶多吉少,怎生是好,一众使女丫环也纷纷谈论不表。

却说包公回归府内,已是四更漏下,不去安睡,停一会命四健丁,持了提灯,带了两名犯人到朝房。

众官也觉惊骇,庞洪道:"包大人,两名犯人是那个?"包公道:"国丈,你去认认,像是何人?"庞洪免不得走近前一瞧,骇然道:"这是王炳,此是九千岁。"

包公道:"你身居国丈之尊,还要逢迎奸佞,呼他九千岁,自倒威权!"庞洪还要诘问,只听得钟鸣鼓响,天子临朝,各官无甚奏章,只有包公出班道:"臣有事启奏。"

天子道:"包卿有何奏闻?"包公即将昨夜三更左右,稽查奸究凶民,偶到刑部衙左近,有街衢往来之民私语,方知刑部审询夜堂。

自己前去察看,方知暗弄机关等情,逐一奏闻。

又道:"臣已将二钦犯拿下,带至午门外,恭候圣裁。"

嘉佑君王闻奏,不觉龙颜大怒道:"可恨王炳如此欺瞒!"即差御前校尉速拿王炳上殿,校尉领旨下去。

不知王炳进殿性命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