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典 附录 附 录 五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通典
《通典》 附录 附 录 五 杜佑

锦\按:北宋本、傅校本、明刻本、王吴本作「代封」,殿本、局本倒作「封代」。

「公子二宗孔颖达曰案公子唯一无他公子无可为己宗是有无宗也」。

刊本上「公」字讹「世」。

又「言公子有族人来与之为宗之道」。

刊本脱「族」字。

又「公子之宗道也者言此嫡公子为庶公子宗」。

刊本「庶」下脱「公」字,又衍「为」字。

並据礼记注疏改增刪。

锦\按:各本上「公」皆讹「世」;各本皆「有」下脱「族」,「为宗」下脱「敬」;各本皆「庶」下脱「公」,「子」「宗」间衍「为」:並应据礼记大传孔疏改正补刪。

「乡饮酒主人与宾三揖至於阶」注「將进揖当涂揖当碑揖也」。

刊本「碑」讹「阶」,据仪礼注疏改。

锦\按:王吴本、殿本、局本讹「阶」。

北宋本、傅校本、明刻本作「碑」,与仪礼乡饮酒礼郑注合。

「遂彻俎乃羞」注「乡设骨体所以致敬也今进羞所以尽爱也」。

刊本「乡」讹「享」,据仪礼注疏改。

锦\按:北宋本讹「饗」,殿本、局本讹「享」。

仪礼乡饮酒礼郑注作「乡」,是。

乡乃时间副词。

「献於王庭」注「州长春秋习射於序先行乡饮酒之礼」。

刊本脱「行」字,据周礼注疏增。

锦\按:各本均脱「行」,当据仪礼乡饮酒礼贾疏补。

考证谓据周礼注疏,不確。

卷七十四礼三十四「天子受诸侯朝宗覲遇邦畿方千里」注「其朝贡之岁四方各四分趋四时而来」。

刊本「朝」讹「服」,据別本改。

锦\按:殿本、局本讹「服」。

北宋本、傅校本、明刻本、王吴本作「朝」,与周礼大行人郑注合。

「司几筵设黼扆」注「以絳帛为质」。

刊本「絳帛」讹「采白」,据仪礼改。

锦\按:北宋本、傅校本讹作「綵帛」,殿本、局本讹作「采白」。

明刻本、王吴本作「絳帛」,与周礼司几筵郑注合。

考证云「据仪礼改」,误。

「改袒还袭遂入门左」。

刊本「左」讹「右」,据仪礼改。

锦\按:北宋本、殿本、局本讹「右」。

傅校本、明刻本、王吴本作「左」,与仪礼覲礼合。

「夏则礼日於南门之外」注「变拜言礼者客祀也」。

刊本「客」讹「祭」,据仪礼注改。

锦\按:各本皆讹作「祭」。

考证改作「客」,非。

仪礼覲礼郑注作「容」,是。

容,或也。

「秋则礼月与山川丘陵於西门之外」。

案:仪礼「礼」字下无「月与」二字。

锦\按:各本均有「月与」,盖涉下文而衍,应据仪礼覲礼刪。

「天子受诸侯遣使来聘將行之朝朝服释幣於禰告为君使」。

刊本脱下「使」字,据仪礼注增。

锦\按:各本均脱下「使」字,应据仪礼聘礼郑注补。

「天子遣使来迎劳诸侯已聘而还珪璋此轻财重礼之义也」。

刊本「义」讹「仪」,据礼记改。

锦\按:殿本、局本讹「仪」。

北宋本、傅校本、明刻本、王吴本均作「义」,与礼记聘义合。

「三恪二王后武德元年詔曰修废继绝德泽崇於二代」。

刊本「继」讹「纪」,今改。

锦\按:殿本、局本讹「纪」。

北宋本、王吴本及唐会要卷二四作「继」,是。

卷七十五礼三十五「天子朝位二曰中朝」注「王西南向揖之」。

刊本「南向」讹「面而」,据周礼注改。

锦\按:周礼司士郑注作「王西南向而揖之」。

「西南向」各本脱讹作「西面」。

考证校语误。

「为坛见诸侯之法天子坛上南面」。

刊本「上」讹「土」,据別本改。

锦\按:殿本讹「土」。

北宋本、傅校本、明刻本、王吴本、局本均作「上」。

「信节道路用旌节」注「如汉之邮行者有程矣」。

刊本「程」讹「旌」,据礼记注改。

锦\按:殿本、局本讹「旌」。

北宋本、傅校本、明刻本、王吴本作「程」,与周礼掌节郑注合。

考证云「据礼记注改」,误。

卷七十六礼三十六「天子诸侯將出征周制类於上帝」注「帝谓五德之帝」。

刊本「谓」讹「位」。

又「不敢留尊者命也」。

刊本「命」讹「久」。

並据礼记注疏改。

锦\按:各本皆「谓」讹「位」,「命」讹「久」。

前者据礼记王制郑注改,后者据王制孔疏改。

「禡於所征之地」注「禡师祭也」。

刊本「也」讹「地」,据礼记注改。

锦\按:殿本、局本讹「地」。

北宋本、傅校本、明刻本、王吴本均作「也」,与礼记王制郑注合。

「天子诸侯四时田猎乃鼓退鸣鐃」注「鼓鐸则同异者废鐲而鸣鐃」。

刊本「废」讹「发」,据周礼注改。

锦\按:殿本、局本讹「发」。

北宋本、傅校本、明刻本、王吴本作「废」,与周礼大司马郑注合。

「遂以狩田」注「冬田为狩言守取之」。

刊本「守」讹「狩」,据周礼注改。

锦\按:王吴本、殿本、局本讹「狩」。

北宋本、傅校本、明刻本作「守」,与周礼大司马郑注合。

「艾兰以为防」注「兰香草也」。

刊本「香」讹「者」,据谷梁传注改。

锦\按:殿本、局本讹「者」。

北宋本作「香」,与谷梁传昭公八年范注合。

「隋大业三年陈冬狩之礼诸將各帅其军集於旗下」。

刊本「將」讹「侯」,据隋书礼志改。

锦\按:殿本、局本讹「侯」。

北宋本、傅校本、明刻本、王吴本作「將」,与隋书礼仪志三合。

「出师仪制后汉初立秋之日其仪乘舆御戎路」。

刊本「其」讹「兵」,据后汉礼仪志改。

锦\按:明刻本、王吴本、殿本、局本讹「兵」。

北宋本、傅校本作「其」,与后汉书礼仪志中合。

「灵帝中平五年帝躬环甲介马称无上將军」。

刊本「无」讹「为」,据后汉书改。

锦\按:王吴本、殿本、局本讹「为」。

北宋本、傅校本、明刻本作「无」,与后汉书何进传合。

卷七十七礼三十七「天子诸侯大射乡射以貍步张三侯」注「三侯者司裘所供」。

刊本「裘」讹「射」,据周礼注改。

锦\按:各本皆讹「射」,应据周礼射人郑注改。

卷七十八礼三十八「天子合朔伐鼓北齐制日蚀鸣鼓如严鼓法」。

刊本「如」讹「加」,今改。

锦\按:殿本、局本讹「加」。

北宋本、傅校本、明刻本、王吴本作「如」,与隋书礼仪志三合。

「时儺仲秋天子乃儺」注「此儺儺阳气也」。

刊本「也」讹「除」,据周礼注改。

锦\按:明刻本讹「●」,殿本、局本因臆改作「除」。

北宋本、傅校本、王吴本及御览卷五三0作「恐」,是也。

「气」字圈断,「恐」属下「阳暑至此不衰」为读。

通典此注採自礼记月令注而略有改动。

考证明据月令注改「也」,而误谓「据周礼注改」。

卷八十礼四十「天子为继兄弟统制服议夫帝位次自以君道相承」。

刊本「夫帝」讹「太常」,据別本改。

锦\按:王吴本、殿本、局本均作「太常位次」,不但「夫帝」妄改「太常」,且擅增「次」字。

北宋本、傅校本、递修本、明抄本、明刻本均作「夫帝位」,应据之改刪。

「天子不降服及降服议天子为诸侯绝期」注「天子之子封为诸侯」。

刊本復衍「子」字,今刪。

锦\按:殿本、局本注中「天子」下復衍「子」字。

应据北宋本、傅校本、递修本、明抄本、明刻本、王吴本刪。

卷八十一礼四十一「天子弔大臣服议魏蒋济奏」注「吴射慈丧服图」。

刊本「射」讹「谢」,据隋书经籍志改。

锦\按:殿本、局本作「谢」。

北宋本、傅校本、明抄本、明刻本作「射」。

作「谢」亦不误,三国志孙奋传即作「谢慈」。

卷八十二礼四十二「皇太子为太后服议宋文帝元嘉十七年有司奏禫服变除礼毕余情一同不应復有再禫」。

刊本「復」讹「服」,据监本改。

锦\按:「同」应作「周」,宋书礼志二作「期」,通典避玄宗嫌名,例改「期」为「周」,「同」显係「周」之形讹。

明抄本、王吴本、殿本、局本讹「服」,北宋本、傅校本、明刻本作「復」,与宋志合。

「皇太子为所生母服议庶子为后服所生母緦」。

刊本「后」讹「后」,据仪礼改。

锦\按:殿本讹「后」。

北宋本、局本作「后」,与仪礼丧服同。

「诸王持重为所生母服议济南王统昔为庶母居庐」。

刊本「济」讹「齐」,据监本改。

锦\按:「持重」应作「传重」,北宋本、傅校本、明抄本「传」作「傅」,显係形讹。

明刻本、王吴本、殿本、局本作「持重」,乃后人臆改。

北宋本作「济」,殿本讹「齐」,局本已改正。

「为太子妃服议王者体绝大礼」。

刊本「礼」讹「理」,据监本改。

锦\按:北宋本、明抄本、王吴本、殿本、局本作「理」,是。

明刻本作「礼」,非。

原文作「王者体大,理绝凡庶」。

考证摘句作「王者体绝大礼」,既读破原句,又擅改旧文,义不可通,与明刻本復异。

「为诸王丧服议诸侯体国备物典策不异成人」。

刊本「策」讹「事」,今改。

锦\按:考证摘句有误,「丧」应作「殤」。

各本皆作「事」,无作「策」者。

考证妄改「策」,不通。

「若升仕朝列则为大成」。

刊本「大」讹「文」,据宋史礼志改。

锦\按:殿本、局本讹「文」。

北宋本、傅校本、明抄本、明刻本、王吴本作「大」,与宋书礼志二合。

考证云「宋史」,误。

卷八十三礼四十三「復夏采」注「求之王平生常有事之处也」。

刊本脱「生」字,据周礼注疏增。

锦\按:各本均脱「生」,当据周礼夏采郑注补。

「中屋履危」。

刊本「履」讹「覆」,据礼记改。

锦\按:北宋本、傅校本、明抄本、明刻本、王吴本、局本均作「履」,与礼记丧大记合。

唯殿本讹「覆」。

「天子诸侯大夫士弔哭议周人去玄冠代以素弁」。

刊本「去」讹「云」,据监本改。

锦\按:王吴本、殿本、局本讹「云」。

北宋本、傅校本、明抄本、明刻本作「去」,是。

「皇子之仪揖而不拜然犹应以练冠功縗\迎立於户侧」。

刊本脱「户」字,据宋书增。

锦\按:殿本、局本脱「户」,北宋本、傅校本、明抄本、明刻本、王吴本均有「户」,当补。

考证云「据宋书增」,宋书不见。

卷八十四礼四十四「沐浴以鬯筑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